2024届浙江省温岭市实验校中考化学模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浙江省温岭市实验校中考化学模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浙江省温岭市实验校中考化学模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浙江省温岭市实验校中考化学模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浙江省温岭市实验校中考化学模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浙江省温岭市实验校中考化学模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下列四组实验中,不能体现酸的通性的是()A. B.C. D.2.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蒋争凡教授研究组发现,锰离子是细胞内天然免疫激活剂和警报素。在元素周期表中锰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为25 B.属于金属元素C.原子核内质子数为25 D.相对原子质量为54.94g3.目前,许多烧烤店都改用机制炭作燃料,引燃机制炭可以使用固体酒精,盖灭机制炭可以使用炭灰,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酒精的燃烧是为了升高温度B.炭灰可以隔绝空气而使机制炭熄灭C.酒精的燃烧会升高机制炭的着火点D.机制炭做成空心可以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4.健康的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用工业盐腌制食品 B.不食用用霉变的食物C.用福尔马林保存海产品 D.不吃蔬菜只吃肉类5.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加热液体 B.清洗试管C.验满氧气 D.取用固体粉末6.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是杂质),下列操作方法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操作方法AFe(Fe2O3)加入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BMnO2(KCl)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CNaOH溶液(Na2CO3溶液)加入过量的Ca(OH)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DCuSO4溶液(硫酸)加入过量CuO粉末,加热,充分反应后过滤A.A B.B C.C D.D7.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是()物质(括号内为杂质)实验方案A氮气(氧气)通过足量灼热铜网B氯化钙溶液(盐酸)加入足量碳酸钙粉末,过滤C铁粉(铜粉)加入足量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D氧化铜(木炭粉)在空气中充分灼烧A.A B.B C.C D.D8.对下列词语的有关化学原理解释不合理的是A.火上浇油--隔绝空气B.扇风助火--为可燃物的燃烧提供更多的氧气C.釜底抽薪--清除可燃物达到灭火的目的D.钻木取火--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9.下图是甲转化为丙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B.转化①中甲和O2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1:1C.转化②是化合反应 D.丙中氢、硫、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6:3210.下列实物富含糖类的是A.鸡蛋 B.黄瓜 C.牛肉 D.米饭11.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t2℃时,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B.加入乙物质或蒸发溶剂能使乙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C.相同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分别从t2℃降温到t1℃,析出固体的质量甲<乙D.t3℃时,将75g甲的饱和溶液与25g水混合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5%12.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但推理必须科学、严谨。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可燃物燃烧时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所以温度达到着火点时,可燃物就一定能燃烧B.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因此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C.分子、原子可以构成物质,则物质都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D.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则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是同种元素13.实验室配制40g溶质质量分数为7%的氯化钠溶液(1g以下用游码),下列操作会导致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高的是A. B.C. D.14.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类推结果正确的是()A.CO、C2H5OH在氧气中燃烧都能生成CO2,则在氧气中充分燃烧能生成CO2的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B.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C.氧化物中一定含氧元素,则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则铁在氧气中燃烧也一定能发出蓝紫色火焰15.对下列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选项事实解释A氧气用于切制金属氧气有可燃性B洗洁精可用于除油污洗洁精能溶解油污C大多物质受热膨胀随温度升高分子体积变大D一氧化碳有毒一氧化碳比氧气更易与血红蛋白结合A.A B.B C.C D.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根据下列实验,回答有关问题:(1)图甲实验净化水的方法有过滤和_____。(2)图乙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该实验(I)的实验目的是_____。(3)图丙实验中,当打开K1和K2后,迅速从a处向瓶中鼓入空气,待瓶中的液面低于燃烧匙底部时,此时进入量筒B中水的体积为200mL.关闭K1和K2,发现白磷燃烧(白磷过量),由此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白磷熄灭后,打开K2,发现量筒中的部分水又压回瓶中,最后量筒中水的体积约为_____mL。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生活中常见物质的性质制法等是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完成下列试题。(1)铁是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铁粉可以做某些食品的防腐剂,该铁粉的作用是_____。这种防腐剂失效后(主要成分为氧化铁),可用于实验室模拟工业炼铁,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2)氢氧化钠稀溶液与稀盐酸反应过程中温度和pH的变化如图所示①该实验是将_____溶液中(填写滴加溶液的顺序)。②该反应是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③40s时,溶液中溶质为_____(3)除去NaCl溶液中CaCl2、MgCl2、Na2SO4杂质的操作有:a加过量的NaOH溶液;b加过量的Na2CO3溶液;c.加适量的盐酸;d过滤;e加过量的BaCl2溶液。[提示:Mg(OH)2、BaSO4、BaCO3难溶于水]①以上操作合理的先后顺序为_____(数字序号不能重复使用)。②加入适量稀盐酸的作用是_____,(4)向碳酸钠和氯化钠的固体混合物15.9g中加入1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后,得到111.5g溶液。则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结果精确到0.1%)18.(8分)通过海水晾晒可得粗盐,粗盐除NaCl外,还含有MgCl2、CaCl2、Na2SO4以及泥沙等杂质,以下是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各步操作流程如下:在第①步粗盐溶解操作中要用玻璃棒搅拌,作用是_____。第⑤步“过滤”操作中得到沉淀的成分有:泥沙、BaSO4、Mg(OH)2、_____(填化学式)。在第③步操作中,选择的除杂的试剂不能用KOH代替NaOH,理由是_____。在利用粗盐制备精盐过程的第⑥步操作中,加入适量盐酸的目的是_____。实验所得精盐的质量大于粗盐中NaCl的质量,原因是_____。某品牌纯碱中含有杂质NaCl,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研究:称取12g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并绘制出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放出气体质量的关系如图。①纯碱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CO2的质量为_____g②计算当盐酸与纯碱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47中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们为了探究溶液中离子的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如图所示。帝屹同学分别向装有少量氢氧化钡溶液、稀盐酸和可能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帝屹同学发现在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后出现红色,她认为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变质,请你对她的结论进行评价_____。同学们认真观察实验后,将三支试管都倒入同一个废液缸中,观察到溶液中有气泡出现,最终得到白色沉淀后过滤,同学们对所得的无色溶液中含有的离子的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与讨论]:同学们根据物质间的反应原理推出一定存在的离子是:_____。[提出问题]:无色溶液中含有哪些离子?(不考虑酚酞)[猜想与假设]:甲同学猜想:只含有Na+、Cl-乙同学猜想:Na+、Cl-、OH-、CO32-丙同学猜想:Na+、Cl-、Ba2+、H+丁同学猜想:Na+、Cl-、Ba2+[实验与讨论]:同学们根据溶液的颜色,可得出_____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又根据其他实验现象推出_____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原因是_____。丁同学是分析溶液中氯化钠是溶于水的生成物一定存在,而混合后生成的氯化钡经反应后可能有剩余于是得出自己的猜想,丁同学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取少量无色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的硝酸银溶液,观察到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于是得出自己的猜想正确,请你对丁同学的结论进行评价_____。经过同学们的共同能力,经过合理的实验得出了溶液中的离子成分。[反思与评价]:通过上述探究活动,当根据溶质种类确定溶液中离子成分时,可以先确定一定存在的溶质从而确定一定存在的离子,再加入合理的试剂验证可能存在的溶质与一定存在的溶质中_____的离子是否存在,就可以确定溶液中离子的成分。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C【解析】

A、稀盐酸、稀硫酸都会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氢气,故A正确;B、稀盐酸、稀硫酸都会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故B正确;C、稀硫酸会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稀盐酸不会与氯化钡反应,故C错误;D、稀盐酸、稀硫酸都能使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变无色,故D正确。故选:C。2、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知,A、原子序数为25,故A正确;B、属于金属元素,故B正确;C、原子核内质子数为25,原子核内质子数等于原子序数,故C正确;D、相对原子质量为54.94,相对原子质量没有单位,故D错误。点睛∶原子核内质子数等于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没有单位。3、C【解析】试题分析:A、酒精的燃烧是为了升高温度达到木炭的着火点,正确;B、炭灰可以隔绝空气而使机制炭熄灭,正确;C、酒精的燃烧是为了升高温度达到木炭的着火点,机制炭的着火点不能改变,错误;D、机制炭做成空心可以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燃烧更充分,正确。故选C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4、B【解析】

A、工业用盐中所含有的亚硝酸钠是有毒的,所以不能用来腌制的肉类食品,会危及人体健康,错误;B、霉变的食物中含有有毒的黄曲霉毒素,不能食用霉变的食物,正确。C、福尔马林有毒,能破坏蛋白质的结构,对人体有害,用福尔马林保存海产品,错误;D、不偏食,不挑食,不暴饮暴食,并且主副食合理搭配、粗细粮合理搭配、三餐合理搭配这样才能够满足人体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才能够满足人体对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错误。故选B。5、D【解析】

A.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管口向上倾斜,液体的量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手应握在试管夹的长柄处,选项错误;B.用无名指与小拇指夹住试管下面部分,其余三个手指握住试管上段,用手腕的力量去振荡试管,可保证液体不会溅出,不能上下震荡,选项错误;C.验满氧气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选项错误;D.向试管中加入粉末状固体时,应将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将固体放在试管底,然后将试管竖起,使固体滑到试管底,选项正确。故选D。6、D【解析】

A、向混合固体中加入稀盐酸,三氧化二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但是铁也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虽然除去了三氧化二铁,同时也除去了原物质,不符合题意;B、二氧化锰不溶于水,氯化钾易溶于水,将混合固体加水溶解、过滤即可除去二氧化锰中混有的氯化钾,需洗涤干燥,无需蒸发结晶,不符合题意;C、向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钙,氢氧化钙能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虽然除去了碳酸钠,但是引入了新的杂质氢氧化钙,不符合题意;D、向混合溶液中加入氧化铜,氧化铜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沉淀和水,过滤即可将硫酸铜溶液中的硫酸除去,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除杂选择试剂的原则是:不增(不引入新的杂质)、不减(不能将原物质反应掉)、不繁(整个过程不繁琐)。7、C【解析】

A、氧气通过灼热的铜网时,可与铜反应生成氧化铜,而氮气不与铜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正确;B、盐酸能与过量的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再过滤除去过量的碳酸钙,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正确;C、铁粉能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铜不与稀盐酸反应,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错误;D、木炭粉在空气中灼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正确。故选C。8、A【解析】

A、油是可燃物,火上浇油增加可燃物,燃烧更旺,没有隔绝空气,解释错误;B、扇动时空气流动,为可燃物的燃烧提供更多的氧气,解释正确;C、薪即为可燃物,釜底抽薪就是清除可燃物达到灭火的目的,解释正确;D、钻木取火,通过摩擦生热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解释正确。故选A。【点睛】灭火的原理是:清除可燃物、隔绝氧气、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具备其中一个就能达到灭火的目的。9、B【解析】

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甲物质是H2S,乙物质是SO2,丙物质是H2SO4。【详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不变,不符合题意;B、转化①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2H2S+3O22SO2+2H2O,甲和O2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2:3,符合题意;C、转化②是二氧化硫和过氧化氢反应生成硫酸,是多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D、丙中氢、硫、氧元素的质量比,不符合题意。故选B。10、D【解析】试题分析:A、鸡蛋富含蛋白质,B、黄瓜属于青菜,富含维生素,C、牛肉属于动物肌肉,富含蛋白质,D、米饭富含淀粉,属于糖类,正确,故选D考点:人类重要营养物质的食物来源11、C【解析】

A、t2℃时,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选项A正确;B、在溶剂质量不变时,增加溶质至不能再溶,不饱和溶液就变成饱和溶液,这是最可靠的方法,如果蒸发溶剂至有少量溶质析出,不饱和溶液也就变成饱和溶液,所以加入乙物质或蒸发溶剂能使乙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选项B正确;C、相同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分别从t2℃降温到t1℃,因为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析出固体的质量应该是甲>乙,选项C错误;D、t3℃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50g,所以将75g甲的饱和溶液与25g水混合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5%,选项D正确。故选C。【点睛】等质量的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溶解度变化大,析出晶体就多。饱和溶液中加入溶剂得到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应该是:原溶液中的溶质质量与加水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之比,在此过程中溶质质量没有变化,溶液质量增加。12、D【解析】

A、燃烧的条件是:可燃物、氧气、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可燃物要燃烧必须要有氧气且温度达到着火点,缺一不可,如果只是温度达到着火点而没有氧气,一般可燃物不能燃烧,故选项错误;B、催化剂是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但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的物质,因此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不一定是催化剂,可能什么都不是,故选项错误;C、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分子、原子可以构成物质,离子也可以构成物质,比如氯化钠就是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故选项错误;D、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质子数相同的原子就是同种元素,故选项正确。故选D。13、D【解析】

A.瓶塞倒放会污染药品,氯化钠不纯,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该实验中需要称量氯化钠的质量为:40g×7%=2.8g,药品和砝码位置放反以后,被称药品的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故氯化钠的质量偏少,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溶解时烧杯内壁有水会造成水的量变多,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俯视读数,量取水的体积偏少,造成水的质量偏小,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此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14、A【解析】A、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物质中一定含碳元素,正确;B、单质只含一种元素,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例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气体是一种混合物,只含有一种元素,错误;C、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但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例如氯酸钾,含有氧元素不是氧化物,错误;D、铁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错误。故选A。15、D【解析】A、氧气助燃,不能燃烧,氧气用于切割金属,是利于它的助燃性,错误;B、利用洗洁精的乳化作用去除油污,错误;C、物质受热膨胀,是因为构成该物质的分子之间有间隔受热后变大了,分子的大小不会变化,错误;D、一氧化碳的毒性是指它极易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地与氧气结合,失去了携氧能力,造成生物体内缺氧,而发生中毒现象,正确。故选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吸附CO2+H2O=H2CO3证明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实验对照与氧气接触160【解析】

(1)图中纱布、小卵石、石英砂可以起过滤作用,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色素和异味,甲实验净化水的方法是过滤和吸附;故填:吸附;(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化学方程式为H2O+CO2═H2CO3,实验(I)的目的是证明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实验对照;故填:CO2+H2O=H2CO3;证明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实验对照;(3)图丙实验中,当打开K1和K2后,迅速从a处向瓶中鼓入空气,待瓶中的液面低于燃烧匙底部时,此时进入量筒B中水的体积为200mL.关闭K1和K2,发现白磷燃烧(白磷过量),由此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与氧气接触;实验中进入量筒B中水的体积为200mL,即A瓶内空气的体积为200mL,因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所以足量的白磷燃烧后消耗氧气的体积为:40mL,白磷熄灭后,打开K2,发现量筒中的部分水(40mL)又压回瓶中,最后量筒中水的体积约为200mL﹣40mL=160mL;故填:与氧气接触;160。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吸收氧气和水蒸气Fe2O3+3CO2Fe+3CO2氢氧化钠稀溶液滴加到稀盐酸放热HCl和NaClaebdc,除去多余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调整溶液的pH为766.7%【解析】

铁生锈是铁与氧气和水反应,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沉淀,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详解】(1)铁生锈是铁与氧气和水反应,铁粉可以做某些食品的防腐剂,该铁粉的作用是吸收氧气和水蒸气。这种防腐剂失效后(主要成分为氧化铁),可用于实验室模拟工业炼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①由溶液的pH由小于7逐渐增大到等于7、大于7,说明了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稀溶液滴加到稀盐酸溶液中。②该反应过程中溶液温度升高,说明了该反应是放热反应。③由图示可知,40s时,溶液中的稀盐酸未完全反应,溶液中溶质为HCl和NaCl。(3)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沉淀,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过滤要放在所有的沉淀操作之后,加碳酸钠要放在加氯化钡之后,可以将过量的钡离子沉淀,最后再用盐酸处理溶液中的碳酸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调整溶液的pH,所以合理的先后顺序为aebdc。(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设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为故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66.7%。18、加速溶解CaCO3BaCO3引入了新的杂质KCl除去溶液中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了氯化钠4.4g16.3%【解析】本题考查了氯化钠与粗盐提纯,酸、碱、盐的化学性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和有关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综合性较强,认真审题,理清反应过程是解题的关键。(1)在第①步粗盐溶解操作中要用玻璃棒搅拌,作用是加快溶解速率;(2)第②步中氯化钡与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第③步中氢氧化钠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第④步中碳酸钠与过量的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第⑤步“过滤”操作中得到沉淀的成分有:泥沙、BaSO4、Mg(OH)2、CaCO3、BaCO3;(3)氢氧化钾会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钾,氯化钾对氯化钠来说就是杂质。在第③步操作中,选择的除杂的试剂不能用KOH代替NaOH,理由是会带入新的杂质氯化钾;(4)在第④、⑤步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在利用粗盐制备精盐过程的第⑥步操作中,加入适量盐酸的目的是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5)在第②③④步中均有氯化钠生成。在实验所得精盐的质量大于粗盐中NaCl的质量,原因是反应生成了氯化钠。(6)根据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放出气体质量的关系图,可知(1)纯碱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CO2的质量为4.4g,(2)设:碳酸钠质量为x,生成氯化钠质量为y,Na2CO3+2HCl═2NaCl+H2O+CO2↑,10611744xy4.4g,x=10.6g,y=11.7g,当盐酸与纯碱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100%=16.3%,答:当盐酸与纯碱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16.3%。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她的结论不正确,氢氧化钠和变质后生成的碳酸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