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安全评价师考试复习资料_第1页
三级安全评价师考试复习资料_第2页
三级安全评价师考试复习资料_第3页
三级安全评价师考试复习资料_第4页
三级安全评价师考试复习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级安全评价师考试复习资料

安全评价概述

1、安全评价的定义:(又称风险评价)是以实现工程、系统

安全为目的,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对工程、系统

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与分析,判断工程、系统

发生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安全对策

建议,从而为制定防范措施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安全评价的目的:是查找、分析和预测工程、系统存在

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可能导致的危险、危害后果和程度,提

出合理可能的安全对策措施,指导危险源监控和事故预防,

以达到最低事故率、最少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安全

评价可以达到以下目的:(1)提高系统本质安全化程度;(2)

实现全过程安全控制;(3)建立系统的最优方案,为决策提

供依据;(4)为实现安全技术、安全管理的标准化和科学化

创造条件。

3、安全评价的意义:在于可有效地预防事故的发生,减少

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主要表现在:(1)安全评价是安全管

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有助于政府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对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实行宏观控制;(3)有助于安全

投资的合理选择;(4)有膈于提高安全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

管理水平(实现三个转变:①变事后处理为事先预测预防;

②变纵向单一管理为全面系统管理;③变经验管理为目标管

理。);(5)有助于生产经营单位提高经济效益。

4、安全评价依据:(1)国家及地方的有关法律、法规、标

准;(2)企业内部的规章制度及技术规范;(3)可接受的风

险标准;(4)前人的经验教训。

5、安全评价原理:(1)相关性原理,是系统因果评价方法

的基础;(2)类推(类比)原理,常用方法有:①平衡推算

法、②代替推算法、③因素推算法(R=PS)、④抽样推算法、

⑤比例推算法、⑥概率推算法;(3)惯性原理;(4)量变到

质变原理。

6、安全评价的原则:(1)科学性;(2)公平性;(3)合法

性;(4)针对性。

7、安全评价的限制因素:(1)评价方法;(2)评价人员的

素质和经验。

8、安全评价的程序:(1)准备阶段;(2)危险、有害因素

识别与分析;(3)定性、定量评价;(4)提出安全对策措施;

(5)形成安全评价结论及建议;(6)编制安全评价报告。

9、安全评价规范:(1)安全评价通则;(2)各类安全评价

导则及行业评价导则;(3)各类安全评价实施细则。

10、安全评价内容:(1)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2)危险

和危害程度评价。

11、风险判别指标:常用的有:(1)安全系数;(2)安全指

标,如①事故频率、②财产损失率、③死亡概率;(3)失效

概率等。

12、安全评价种类:

(1)安全预评价:是根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

告的内容,分析和预测该建设项目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

素的种类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

议。

是一种预测性评价;以拟建建设项目为研究对象,

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其核心为对系统存在的危险、有害因

素进行守性定量分析,用有关标准对系统进行衡量、分析,

说明系统的安全性;最终目的是确定采取哪些优化的技术、

管理措施,使各子系统及建设项目整体达到安全标准的要

求。

(2)安全验收评价:是在建设项目竣工、试运行

正常后,通过对建设项目的设施、设备、装置实际运行状况

及管理状况的安全评价,查找该建设项目投产后存在的危

险、有害因素,确定其程度并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

及建议。

是一种检查性安全评价;是为安全验收进行的技术准备;主

要判断系统在安全上的符合性和配套安全设施的有效性。

(3)安全现状综合评价:是针对系统工程(某一

个生产经营单位总体或局部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安全现状进

行的安全评价。通过安全现状评价查找其存在的危险、有害

因素并确定其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

议。

(4)专项安全评价:是针对某一项活动或场所,

如一个特定的行业、产品、生产方式、生产工艺或生产装置

等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的安全评价,目的是查找其存

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其程度并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

策措施及建议。

通常是根据政府有关管理部门的要求进行的。

(5)联系与区别:

①安全评价包括: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安全现状评

价和专项安全评价;

②安全预评价在系统设计之前进行,对其后诞生的系统中可

能出现的危险性、有害性进行预测和评价,并提出安全对策

措施,指导系统设计,使诞生的系统达到安全要求;

③安全验收评价与安全现状评价同在系统诞生之后有效寿

命期内进行,前者是系统诞生并经过早期故障阶段(试生产)

刚进入“系统有效寿命期”时进行,以达标为目标。后者是

在“系统寿命期”的中、后期进行,以持续改进为目的。从

本质上看,安全验收评价是先特殊的安全现状评价。

④专项安全评价是在系统寿命期内(不一定是系统有效期)

进行的安全评价。其目标是多样性的,可以是针对某一项活

动或场所,也可以是针对一个特定的行业、产品、生产方式、

生产工艺或生产装置等。

13、故障率、可靠度、故障密度函数

(1)故障率函数入(t)曲线反映系统的故障强度,分三个阶

段:早期故障阶段、偶然故障阶段、耗损故障阶段;

(2)故障密度函数f(t)曲线反映系统故障概率密度;

(3)系统可靠度函数R(t)曲线随时间推移而下降,但经整

改或维修后可回升;

三、事故致因理论

1、事故因果论

(1)事故因果类型:①集中型、②连锁型、③复合型。

(2)多米诺骨牌原理:五因素:①社会环境和管理、②人

为失误(88%)、③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10%)、④意

外事件(2%)、⑤伤亡(后果)。

2、管理失误论:认为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和

物的不安全状态。但是造成“人失误”和“物故障”的这一

直接原因的原因却常常是管理上的缺陷,后者虽是间接原

因,但它却是背景因素,而又常是发生事故的本质原因。

3、扰动起源论

4、能量转移论:认为在一定条件下某种形式的能量能否产

生伤害、造成人员伤亡事故,取决于:①能量的大小;②接

触能量的时间和频率;③力的集中程度。

5、轨迹交叉论

该理论的侧重点是说明人为失误难以控制,但可以控制设

备、物流不发生故障。

(1)人的事件链:生理、先天身心缺陷一一社会环境、企

业管理上的缺陷一一后天的心理缺陷一一视、听、嗅、味、

触五感能量分配上的差异一一行为失误。

(2)物的事件链:设计上的缺陷一一制造工艺流程上的缺

陷维修保养上的缺陷使用上的缺陷作业场所

环境上的缺陷。

轨迹交叉理论强度的是砍断物的事件链,提倡彩可靠性高、

结构完整性强的系统和设备,大力推广保险系统、防护系统

和信号系统及高度自动化和遥控装置。

6、人因素的系统理论

(1)S—0—R的人因素模型:包括两组问题:①危险出现;

②危险释放。

每组包含三类心理和生理成分:①对事件的感觉(刺激S),

②对事件的认识(内部响应、认识活动0),③生理行为响应

(输出R)o

(2)海尔模型:四方面相互关系:①察觉情况,接受信息;

②处理信息;③用行动改变形势;④新的察觉、处理、响应。

7、综合原因论

(1)三原因:①直接原因、②间接原因、③基础原因。

(2)三因素:①社会因素、②管理因素、③生产中的危险

因素(被偶然事件触发所造成的结果)。

(3)事故产生的过程:由基础原因的“社会因素”产生“管

理因素”(间接原因),进一步产生“生产中的危险因素”,

通过人与物的偶然因素触发而发生伤亡和损失。

四、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

1、定义:(1)危险因素:是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

突发性损害的因素。(2)有害因素:是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健

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

2、危险、有害因素产生的原因:(1)存在危险有害物质、

能量;(2)危险有害物质、能量失去控制。

3、危险有害物质、能量失去控制的主要体现:(1)人的不

安全行为;(2)物的不安全状态;(3)管理缺陷。

4、人的不安全行为(13类):(1)操作失误、忽视安全、忽

视警告;(2)造成安全装置失效;(3)使用不安全设备;(4)

手代替工具操作;(5)物体存放不当;(6)冒险进入作业场

所;(7)攀坐不安全位置;(8)在塌吊物下作业、停留;(9)

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检查、调整、焊接、清扫等工作;

(10)有分散注意力行为;(H)在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具

的作业或场合中,忽视其使用;(12)不安全装束;(13)对

易燃、易爆等危险品处理错误。

5、物的不安全状态:(1)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

有缺陷;(2)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3)个人防

护用品用具等缺少或缺陷;(4)生产(施工)场地环境不良。

6、管理缺陷:(1)对物(含作业环境)性能控制的缺陷;(2)

对人失误控制的缺陷;(3)工艺过程、作业程序的缺陷;(4)

用人单位的缺陷;(5)对来自相关方(供应商、承包商等)

的风险管理缺陷;(6)违反安全人机工程原理。

7、危险有害害因素的分类:

(1)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分:①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

②化学性一③生物性一④心理、生理性一⑤行为性一⑥其它

O

(2)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①物体打击、②车辆

伤害、③机械伤害、④起重伤害、⑤触电、⑥淹溺、⑦灼烫、

⑧火灾、⑨高处坠落、⑩坍塌、①冒顶片帮、②透水、③放

炮、④火药爆炸、⑤瓦斯爆炸、⑥锅炉爆炸、⑦容器爆炸、

⑧其他爆炸、⑨中毒和窒息、⑩其他伤害。

(3)按职业健康分类:①生产性粉尘、②毒物、③噪声与

振动、④高温、⑤低温、⑥辐射、⑦其他。

8、危险有害因素识别的原理:(1)科学性、(2)系统性、(3)

全面性、(4)预测性。

9、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

五、评价单元的划分

1、评价单元:是为了安全评价需要,按照建设项目生产工

艺或场所的特点,将生产工艺或场所划分成若干相对独立的

部分。

2、评价单元一般以(1)生产工艺、(2)工艺装置、(3)物

料的特点特征、(4)危险有害因素的类别和分布有机结合进

行划分。

3、划分的原则与方法:

(1)以危险有害因素的类别为主划分评价单元:①对工艺

方案、总体布置及自然条件、社会环境对系统影响等方面的

分析和评价,可将整个系统作为一个评价单元;②将具有共

性危险、有害因素的场所和装置划分为一个单元。

(2)以装置和物质的特征划分评价单元:①按装置功能划

分;②按布置相对独立性划分;③按工艺条件划分;④按贮

存、处理危险物质的潜在化学能、毒性和危险物质的数量划

分;⑤按以往事故资料划分。

(3)依据评价方法的有关规定划分。

4、注意的问题:(1)保证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工作的全面

性;(2)划分作业活动单元时,一般不单独采用某一种方法,

往往是多种方法同时采用。但同一划分层次上,一般不使用

第二种划分方法。

六、安全对策措施

1、安全对策措施的基本要求:(1)能消除或减弱生产过程

中产生的危险危害;(2)处置危险和有害物质,并降到国家

规定的限值内;(3)预防生产装置失灵和操作误产生的危险

危害;(4)能有效地预防重大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发生;(5)

发生意外事故时,能为遇队人员提供自救和互救条件。

2、制定安全对策措施应遵循的原则:

(1)安全技术措施等级顺序:①直接安全技术措施;②间

接安全技术措施;③指示性安全技术措施;④采用安全操作

规程、教育、培训和个休防护等措施。

(2)据安全技术措施等级顺序的要求应遵循的具体原则:

①消除、②预防、③减弱、④隔离、⑤连锁、⑥警告。

(3)安全对策措施应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和经济合理

性。

3、安全对策措施的内容:(1)厂址及厂区布局的对策措施;

(2)防火、防爆对策措施;(3)电气安全对策措施;(4)

机械伤害对策措施;(5)其它安全对策措施;(6)有害因素

控制对策措施;(7)安全管理对策措施。

4、厂址及厂区布局的对策措施

(1)项目选址:①自然条件的影响;②与周边区域的相互

影响。

(2)厂区平面布置:①功能分区;②厂内运输和装卸;③

危险设施/处理有害物质设施的布置;④强噪声源、振动源

的布置;⑤建筑物自然通风及采光;⑥其他要求。

5、防火、防爆对策措施

(1)防火、防爆对策措施的原则;①防止可燃可爆系统的

形成:A取代或控制用量;B加强密封;C通风排气;D惰性

化;②消除控制火源,主要火源有:A明火、B高温表面、C

磨擦或撞击、D绝热压缩、E化学反应热、F电气火花、G静

电火花、H雷击、I光热射线等;③有效监控、及时处理。

应做到:A早发现、B早排除、C早控制。

(2)工艺防火、防爆:①工艺过程的防火防爆;②物料的

防火防爆;③工艺流程的防火防爆;④工艺布置的防火防

爆。

(3)自动控制

(4)设备的防火防爆。关键是材料的正确选择。

(5)工艺管线的防火防爆

(6)其他安全防护:①通风、②隋性气体保护、③保险装

置、④安全监测。

(7)建(构)筑物防火防爆措施:①生产及储存的火灾危

险性分类:甲、乙、丙、丁、戊5类;②建筑物的耐火等级,

4个等级;③厂房的耐火等级、层数和占地面积;④厂房建

筑的防爆设计:A合理布置有爆炸危险的厂房、B采用耐火

耐爆结构、C设置必要的泄压面积、D设置防爆墙、防爆门、

防爆窗、E不发火地面、F露天生产场所内建筑物的防爆、G

排水管网的防爆、H防火间距、I安全疏散设施和安全疏散

距离。

(8)消防设施:①消防用水;②消防给水设施;③露天装

置区消防给用水;④灭火器;⑤消防站;⑥消防供电。

(9)其他防火防爆对策措施

6、电气安全对策措施

(1)防触电:①保护接零(TN—S、TN—C—S、TN-C)和

保护接地(TT、IT);②漏电保护;③绝缘;④电气隔离;

⑤安全电压;⑥屏护和安全距离;⑦连锁保护;⑧其他对策

措施。

(2)电气防火防爆对策措施:①危险环境划分:A气体、蒸

汽爆炸危险环境,B粉尘、纤维爆炸危险环境,C火灾危险

环境;②爆炸危险环境中电气设备的选用;③防爆电气线路;

④电气防火防爆基本措施:A消除或减少爆炸性混合物,B

隔离和间距,C消除引燃源,D爆炸危险环境接地或接

零。(3)防静电对策措施:①工艺控制;②泄漏;③中

和;④屏蔽;⑤综合措施;⑥其他措施。

(4)防雷:①直击雷防护:A避雷针,B避雷线,C避雷网,

D避雷带;②感应雷防护:A静电感应防护,B电磁感应防护;

③雷电侵入波防护;④电子设备防护。

7、机械伤害对策措施

(1)设计与制造的本质安全措施:①选用适应的设计结构,

消除或减弱危险:A采用本质安全技术(避免锐边、尖角和

凸出部分;安全距离原则;限制有关因素的物理量;使用本

质安全工艺过程和动力源);B限制机械应力;C材料或物质

的安全性;D遵循人机工程学原则;E设计控制系统的安全

原则;F防止气动和液压系统的危险;G预防电的危险。②

采用机械化和自动化技术:A操作自动化、B装卸搬运自动

化、C调整维修的安全。

(2)安全防护装置措施:①安全防护装置的一般要求;②

安全防护装置的设置原则;③安全防护装置的选择。

(3)符合人机工程学原则:①操纵(控制)器的安全人机

学要求;②显示器的安全人机工程学要求;③工作位置的安

全性;④操作姿势的安全要求。

(4)安全信息的使用。

8、锅炉、压力容器及特种设备安全对策措施

(1)锅炉安全对策措施:①锅炉设计;②锅炉的制造、安

装、改造和维修;③锅炉使用;④锅炉检验;⑤安全阀;⑥

压力表;⑦水位表。

(2)压力容器安全对策措施:①压力容器设计;②压力容

器的制造、安装、改造和维修;③压力容器的使用;④压力

容器检验;⑤压力容器的主要安全附件:A安全阀、B爆破

片装置、C紧急切断装置、D压力表、E液面计、F测温仪表、

G快开门式压力容器安全连锁装置等。

(3)压力管道安全对策措施:①压力管道设计;②压力管

道的制造、安装;③压力管道的使用;④压力管道检验。

(4)起重机械安全对策措施:①起重机械的制造、安装、

维修、改造、使用单位的基本要求;②起重机械使用的基本

要求。

9、其它安全对策措施

(1)防高处坠落、物体打击

(2)安全色:①红(禁止、危险);②黄(警告、注意);

③蓝(指令、遵守);④绿(通行、安全)

安全标志:①禁止标志;②警告标志;③指令标志;④

提示标志。

使用安全标志应遵守的原则:①醒目清晰;②简单易懂;

③易懂易记。

标志应满足的要求:①含义明确无误;②内容具体有针

对性;③设置位置;④应清晰持久。

(3)贮运安全:①厂内运输安全对策措施;②危险化学品

贮运安全对策措施。

(4)焊割作业安全

(5)防腐蚀:①大气腐蚀;②全面腐蚀;③电偶腐蚀;④

缝隙腐蚀;⑤孔蚀;⑥其他。

(6)米暖、通风、照明、米光。

10、有害因素控制对策措施

(1)预防中毒的对策措施:①物料和工艺;②工艺设备;

③通风净化;④应急处理;⑤急性化学物中毒事故的现场急

救;⑥其他措施。

(2)预防缺氧、窒息的对策措施

(3)防尘对策措施:①工艺和物料;②限制、抑制扬尘和

粉尘扩散;③通风除尘;④其他措施。

(4)噪声控制措施:①工艺设计和设备选择;②噪声源的

平面布置;③隔声、消声、吸声、隔振降噪、个体防护。

(5)振动控制措施:①工艺和设备;②基础;③个体防护。

(6)其他有害因素控制措施:①防辐射(电离辐射)对策

措施;②防非电离辐射对策措施:A防紫外线、B防红外线

(热辐射)、C防激光辐射、D防电磁辐射;③高温作业的防

护措施;④低温作业、冷水作业的防护措施。

11、其他对策措施:(1)体力劳动;(2)定员定编、工时制

度、劳动组织;(3)工厂辅助用室的设置;(4)女职工劳动

保护。

七、安全管理对策措施

1、建立健全企业安全管理制度:(1)建立健全企业安全生

产责任制;(2)制定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①

规范人的安全管理、②规范专业技术的安全管理、③规范设

备和物的安全管理、④规范生产环境的安全管理。

2、安全管理机构和人员:(1)安全管理机构和人员配置;(2)

安全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责和任务。

3、安全培训、教育和考核:(1)安全培训教育的四个层面:

①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安全教育培训、②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

教育培训、③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④特种作业人员的

安全教育培训;(2)安全教育方式:①入厂教育(40学时),

三级:厂级、车间级和班组级;②日常教育;③特殊教育。

4、安全投入和安全设施:(1)安全投入;(2)安全技术措

施计划;(3)安全设施配备。

5、安全生产过程控制和管理

(1)常用的安全管理方法:①人的可靠性分析与评价;②

有害作业分级管理;③安全巡检“挂牌制”;④现场“物

流”定置管理;⑤现场“三点”控制(危险点、危害点、事

故多发点);⑥工作票制度等。

(2)安全管理的重点:①重大危险源;②特种设备;③特

种作业;④安全标志。

6、安全生产监督与检查

(1)安全管理对策措施的动态表现:①监督、②检查。

(2)安全检查的基本任务:发现和查明各种危险和隐患,

督促整改,监督各项安全规章制度的实施,制止违章指挥、

违章作业。

(3)安全检查的原则:①领导检查与群众检查相结合;②

企业自查与上级督查相结合。

(4)安全检查的形式:①职工自查;②对口互查;③综合

检查;④专业检查(每年不少于2次);⑤季节性检查;⑥

节假日检查;⑦夜间抽查;⑧日常检查(包括岗位自查和管

理人员巡查)。

(5)安全检查的“四定”:①定措施;②定负责人;③

定资金来源;

讲座

故障树分析(FTA)技术是美国贝尔电话实验室于1962年开发

的,它采用逻辑的方法,形象地进行危险的分析工作,特点

是直观、明了,思路清晰,逻辑性强,可以做定性分析,也

可以做定量分析。体现了以系统工程方法研究安全问题的系

统性、准确性和预测性,它是安全系统工程的主要分析方法

之一。一般来讲,安全系统工程的发展也是以故障树分析为

主要标志的。

1974年美国原子能委员会发表了关于核电站危

险性评价报告,即“拉姆森报告”,大量、有效地应用了FTA,

从而迅速推动了它的发展。

1数学基础

1.1基本概念

(1)集:从最普遍的意义上说,集就是具有某种共

同可识别特点的项(事件)的集合。这些共同特点使之能够区

别于他类事物。

⑵并集

把集合A的元素和集合B的元素合并在一起,这些

元素的全体构成的集合叫做A与B的并集,记为AUB或A+B。

若A与B有公共元素,则公共元素在并集中只出现一次。

例若A={a、b、c、d};

B={c、d、e、f};

AUB={a、b、c、d、e、f}o

(3)交集

两个集合A与B的交集是两个集合的公共元素所构

成的集合,记为AUB或A+B。

根据定义,交是可以交换的,即AAB=B.A

例若A={a、b、c、d};

B={c、d、e};

则AAB={c、d}o

(4)补集

在整个集合(。)中集合A的补集为一个不属于A集

的所有元素的集。补集又称余,记为二'或A1.2布尔

代数规则布尔代数用于集的运算,与普通代数运算法则不

同。它可用于故障讨分析,布尔代数可以帮助我们将事件表

达为另一些基本事件的组合。将系统失效表达为基本元件失

效的组合。演算这些方程即可求出导致系统失效的元件失效

组合(即最小割集),进而根据元件失效概率,计算出系统失

效的概率。

布尔代数规则如下(X、Y代表两个集合):

⑴交换律X・Y=Y・X

X+Y=Y+X

(2)结合律

(3)分配律

X•(Y•Z):(X•Y)•Z

X+(Y+Z)=(X+Y)+Z

X・(Y+Z):X-Y+X・Z

X+(Y・Z)=(X+Y)-(X+Z)

(4)吸收律X-(X+Y):X

X+(X•Y):X

(5)互补律X+X=Q=1

X-X表示空集)

(6)幕等律X-X=X

x+x=x

(7)狄.摩根定律(x-Y)''=X''+Y

(X+Y)=X''•Y

(8)对合律(X''),'=X

(9)重叠律X+X''Y=X+Y=Y+Y''X

2故障树的编制

故障树是由各种事件符号和逻辑门组成的,事件之

间的逻辑关系用逻辑门表示。这些符号可分逻辑符号、事件

符号等。

2.1故障树的符号及意义

(1)事件符号

①矩形符号:代表顶t=事件或中间事件,见图

8-1(a)o是通过逻辑门作用的、由一个或多个原因而导致

的故障事件。

②圆形符号:代表基本事件,见图8-1(b)o表示

不要求进一步展开的基本引发故障事件。

③屋形符号:代表正常事件,见图8-1(C)o即系

统在正常状态下发挥正常功能的事件。

④菱形符号:代表省略事件,见图8—1(d)。因该

事件影响不大或因情报不足,因而没有进一步展开的故障事

件。

⑤椭圆形符号:代表条件事件,见图8-1(e)o表

示施加于任何逻辑门的条件或限制。

(2)逻辑符号

故障树中表示事件之间逻辑关系的符号称门,主要

有以下几种。

①或门:代表一个或多个输入事件发生,即发生输

出事件的情况。或门符号见图8-2(a),或门示意图见图

8—3o

②与门:代表当全部输入事件发生时,输出事件才

发生的逻辑关系。表现为逻辑积的关系。与门符号见图

8—2(b),与门示意图见图8—4o

③禁门:是与门的特殊情况。它的输出事件是由

单输入事件所引起的。但在输入造成输出之间,必须满足某

种特定的条件。禁门符号见图8-2(C),禁门示意图见图

8—5o

例如许多化学反应只有在催化剂存在的情况下才

能反应完全,催化剂不参加反应,但它的存在是必要的。这

种逻辑如图8—6所示。

2.2建树原则

故障树的树形结构是进行分析的基础。故障树树形

结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故障树的分析及其可靠程度。因

此,为了成功地建造故障树,要遵循一套基本规则。

(1)”直接原因原理”(细步思考法则)编制故障树

时,首先从顶上事件分析,确定顶上事件的直接、必要和充

分的原因,应注意不是顶上事件的基本原因。将这直接、必

要和充分原因事件作为次顶上事件(即中间事件),再来确定

它们的直接、必要和充分的原因,这样逐步展开。这时,“直

接原因”是至关重要的。按照直接原因原理,才能保持故障

树的严密的逻辑性,对事故的基本原因作详尽的分析。

(2)基本规则I

事件方框图内填入故障内容,说明什么样的故障,

在什么条件下发生。

(3)基本规则n

对方框内事件提问:”方框内的故障能否由一个元

件失效构成?”如果对该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把事件列为

“元件类”故障。如果回答是否定的,把奇件列为“系统

类”故障。

“元件类”故障下,加卜或门,找出主因故障、次

因故障、指令故障或其他影响。

“系统类”故障下,根据具体情况,加上或门、与

门或禁门等,逐项分析下去。

主因故障为元件在规定的工作条件范围内发生的

故障。如:设计压力P0的压力容器在工作压力PWpo时的

破坏。次因故障为元件在超过规定的工作条件范围内发生的

故障。如:设计压力为P0的压力容器在压力p>P0时的破

坏。指令故障为元件的工作是正常的,但时间发生错误或地

点发生错误。其他影响的故障:主要指环境或安装所致的故

障,如湿度太大、接头锈死等。

⑷完整门规则

在对某个门的全部输入事件中的任一输入尊件作

进一步分析之前,应先对该门的全部输入事件作出完整的定

义。

(5)非门门规则

门的输入应当是恰当定义的故障事件,门与门之间

不得直接相连,门门连接的出现说明粗心。在定量评定及

简化故障树时,门门连接可能是对的,但在建树过程中会导

致混乱。

2.3故障树分析步骤

(1)确定所分析的系统

确定分析系统即确定系统所包括的内容及其边界

范围。

(2)熟悉所分析的系统

指熟悉系统的整个情况,包括系统性能、运行情况、

操作情况及各种重要参数等,必要时要画出工艺流程图及布

置图。

(3)凋查系统发生的事故

调查分析过去、现在和未来可能发生的故障,同时

调查本单位及外单位同类系统曾发生的所有事故。

(4)确定故障树的顶上事件

是指确定所要分析的对象事件。将易于发生且后果

严重的事故作为顶卜事件。

(5)调查与顶上市件有关的所有原囚奇件。

(6)故障树作图

按建树原则,从顶上事件起.一层-层往下分析各

自的直接原因誉件,根据彼此间的逻辑关系,用逻辑门连接

上下层事件,直到所要求的分析深度,形成一株倒置的逻辑

树形图,即故障树图。

(7)故障树定性分析

定性分析是故障树分析的核心内容之一。其目的是

分析该类事故的发生规律及特点,通过求取最小割集(或最

小经集),找出控制事故的可行方案,并从故障树结构卜、

发生概率上分析各基本事件的重要程度,以便按轻重缓急

分别采取对策。

(8)定量分析

定量分析包括①确定各基本事件的故障率或失误

率;②求取顶上事件发生的概率,将计算结果与通过统计分

析得出的事故发生概率进行比较。

(9)安全性评价

根据损失率的大小评价该类事故的危险性。这就要

从定性和定量分析的结果中找出能够降低顶上事件发生概

率的最佳方案。

2.4建树举例

事件树是判断树在灾害分析上的应用。判断树

(DecisionTree)是以元素的可靠性系数表示系统可靠程度

的系统分析方法之一。是一种既能定性,又能定量分析的方

法。

1分析步骤及应用范围

判断树用于灾害分析时,常称为事件树。这时,树

形图从作为危险源的初始事件出发,根据后续事件或安全措

施是否成功作分支,最后到灾害事件的发生为止。

事件树图的具体作法是将系统内各个啦件按完全

对立的两种状态(如成功、失败)进行分支,然后把彝件依次

连接成树形,最后再和表示系统状态的输出连接起来。事件

树图的绘制是根据系统简图由左至右进行的。在表示各个事

什的节点,一般表示成功尊件的分支向上,表示失败啊件的

分支向下。每个分支上注明其发生概率,最后分别求出它们

的积与和,作为系统的可靠系数。督件树分析中,形成分支

的每个事件的概率之和,一般都等于1。

事件树分析主要应用于:

(1)搞清楚初期事件到事故的过程,系统地图示出

种种故障与系统成功、失败的关系。

(2)提供定义故障树顶.卜事件的手段。

(3)可用于事故分析。

2应用举例

例1有一泵和两个串联阀门组成的物料输送系统

(如图7—1所示)。物料沿箭头方向顺序经过泵A、阀门B

和阀门C,泵启动后的物料输送系统的事件树如图7-2所示。

设泵A、阀门B和阀门c的可靠度分别为0.95、0、9、0.9,

则系统成功的概率为0.7695,系统失败的概率为0.2305。

例2有一泵和两个并联阀门组成的物料输送系

统,如图7-3所示。图中A代表泵,阀门C是阀门B的备

用阀,只有当阀门B失败时,C才开始工作。同例1一样,

假设泵A、阀门BfH阀门(、的可靠度分别为0.95、0.9、

0.9,则按照它的事件树(图7—4),可得知这个系统成功的

概率为0.9405,系统失败的概率为0.0595o从以上两例

可以看出,阀门并联物料系统的可靠度比阀门串联时要大得

多。

例3某工厂的氯磺酸罐发生爆炸.致使3人死亡,

用啊件树分析的结果如图7-5所示。该厂有4台氯磺酸贮

罐。因其中两台的紧急切断阀失灵而准备检修,一般按如下

程序准备:①反罐内的氯磺酸移至其他罐;②将水徐徐注

入,使残留的浆状氯磺酸分解;③氯磺酸全部分解且烟雾消

失以后,往罐内注水至满罐为止;④静置一段时间后,将水

排出;⑤打开人孔盖,进入罐内检修。

可是在这次检修时。负责人为了争取时间,在上述

第3项任务未完成的情况下,连水也没排净就命令维修工人

去开人孔盖。由于人孔盖螺栓锈死,两检修工用气割切断螺

栓时,突然发生爆炸,负责人和两名俭修工当场死亡。

预先危险分析是〜项实现系统安全危害分析的初步或初始

的工作,是在方案开发初期阶段或设计阶段之初完成的,可

以帮助选择技术路线。它在工程项目预评价中有较多的应

用,应用于现有工艺过程及装置,也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1特点

预先危险分析是一种定性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它

的主要优点是:

(1)最初产品设计或系统开发时,可以利用危险分

析的结果,提出应遵循的注意事项和规程。

(2)由于在最初构思产品设计时,即可指出存在的

主要危险,从一开始便可采用措施排除、降低和控制它们。

(3)可用来制定设计管理方法和制定技术责任,并

可编制成安全检查表以保证实施。

通过预先危险分析,力求达到四项基本目标:

①大体识别与系统有关的一切主要危害。在初始识

别中暂不考虑事故发生的概率。

②鉴别产生危害的原因。

③假设危害确实出现,估计和鉴别对系统的影响。

④将已经识别的危害分级。分级标准如下:

I级.可忽略的,不至于造成人员伤害和系统损害。

II级.临界的,不会造成人员伤害和主要系统的损

坏,并且可能排除和控制。

III级.危险的(致命的),会造成人员伤害和主要系

统的损坏,为了人员和系统安全,需立即采取措施。

IV级.破坏性的(灾难性),会造成人员死亡或众多

伤残、重伤及系统报废。

2分析步骤

(1)参照过去同类及相关产品或系统发生事故的经

验教训,查明所开发的系统(工艺、设备)是否会出现同样的

问题。

(2)了解所开发系统的任务、目的、基本活动的要

求(包括对环境的了解)。

(3)确定能够造成受伤、损失、功能失效或物质损

失的初始危险。

(4)确定初始危险的起因事件。

(5)找出消除或控制危险的可能方法。

(6)在危险不能控制的情况下,分析最好的预防损

失方法,如隔离、个体防护、救护等。

(7)提出采取并完成纠正措施的责任者。

分析结果通常采用不同型式的表格,表4〜1、表

4-2为两种表格的表头型式。

3基本危害的确定

基本危害的确定是首要的一环,要尽可能周密、详

尽.不发生遗漏,否则分析会发生失误。各种系统中可能遇

到的一些基本危害有:

(1)火灾。

(2)爆炸。

(3)有毒气体或蒸气不可控溢出。

(4)腐蚀性液体的不可控溢出。

(5)电击伤。

(6)动能意外释放。

(7)位能意外释放。

(8)人员暴露于过热环境中。

(9)人员暴露于超过允许剂量的放射性环境中。

(10)人员暴露于噪声强度过高的环境中。

(11)眼睛暴露于电焊弧光的照射下。

(12)操作才暴露于无防护设施的切削或剪锯的操

作过程中。

(18)高速旋转的飞轮、转盘等的碎裂。

以上是基本的危害,可参照上述基本危害并结合实

际制本系统危害一览表。

4应用举例

例:热水器的预先危险分析热水器用煤气加热,装

有温度、煤气开关联动装置,水温超过规定温度时,联动装

置将调节煤气阀的开度。如发生故障,致压力过高时,则由

泄压安全阀放出热水,防止发生事故。热水器结构示意图见

图4—1,危险分析结果列于表4—3

(13)冷冻液的不可控溢出。

(14)人员从工作台、扶梯、塔架等高处附落。

(15)金属加工(如镀等)过程中,释放出不可控有毒

气体。

(16)有毒物质不加控制地放置。

(17)人员意外地暴露在恶劣气候条件下。

前几讲,介绍了几种常用的一些评价方法,每种方法往往

只适用于一定的对象,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为了经济、

有效、全面地进行评价,单一的评价方法往往收不到很好的

效果。将上述几种方法结合起来,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由此产生了综合型的方法。日本劳动省的“化工装置六阶段

安全评价”方法是一个典型的代表,美国杜邦公司采用的

“安全检查表一一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一一故障树、事件

树”三阶段安全评价决策程序以及我国的“光气及光气产

品生产装置安全评价通则一一三阶段安全评价”均属此类。

这些方法已见诸于许多资料。“苏黎世”风险分析方法虽不

是典型的综合型评价方法,但其中的危险辨识方法并没有限

定,姑且将它看作是一种综合评价方法。现简要介绍如下:

“苏黎世”风险分析方法已成功地应用了许多年并能应用

于任何场合。“苏黎世”风险工程被指定用于安全及与之相

关的损失预防、风险减少等。它系统地涉及到所有工程上的

内容,也扩展到法律、合同、经济和保险业。

1评价程序

“苏黎世”风险分析程序见图10-lo

2评价范围的确定

“苏黎世”风险分析方法要求仔细而又清晰地确

定评价范围及评价步骤。这项工作一般由管理人员或评价小

组完成,必须充分考虑所能提供的信息、时间及与之相适应

的分析结果。评价范围过大对分析不利。适当的方法是先从

有限的范围开始,然后在分析过程中再逐步扩展到所涉及的

部分。

3工作小组

该评价方法虽然富有成效,但也要求所有成员必须

具有非常丰富的经验,特别是分析小组的领导。工作小组成

员组成、小组领导与小组成员的协调关系是决定“苏黎世”

风险分析方法最终价值的关键。小组成员应是各有关领域的

专家。

4危险辨识

业已研究开发了许多危险辨识方法,尤其是归纳法

类的方法对危险辨识更为有效。这些方法有:预先危险分析、

概略危险分析、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可操作性研究、事件

树分析等。“苏黎世”风险分析方法中有一种有效的工具,

它是一连串的提醒,被称为备忘录。它连续地从五个方面分

析:

第一,也许是最明显的一点,涉及该产品、系统或

过程的危险物性对人或财产有哪些危险?这第一个问题的实

质是针对所采用的危险物质以及各种形式的能。

第二,要考虑划定范围内各种故障,这时常常需要

更丰富的想像力。这种故障能否变成危险?

第三,是环境因素。给定范围的环境因素能否从反

面影响过程的正常进行而招致危险?来自给定范围之外的所

有因素都要考虑。

第四,要考虑范围内的“使用”与操作。是否有某

种“使用”或操作是危险的?此处的重点是人一机因素及其

交接面的问题,它包括人类工效学的内容和可能的误操

作。

第五,研究寿命周期的问题。在产品、系统、工艺

或设备整个寿命期间内潜在的变化是什么?可能引起什么危

险?这里是研究时间因素带来的危险,它包括老化及在设计、

组织及配置等方面发生的变化。

5危险目录

将辨识的危险、原因、后果列于危险目录表(见表

10-1),表中“频度”和“后果分类”两项的选择见下

款。

6风险评价

在“苏黎世”风险分析方法中,要分析出每一项危

险的潜在原因的相对概率和可能带来后果的相对大小。通过

小组内富有经验的专家们的工作,能够对危险作出可靠的相

对评价,消除绝对数字带来的潜在缺陷。

(1)危险后果分类

“苏黎世”风险分析把危险后果的相对严重度区

分为四类,按照递减的顺序表示如下。

I、灾难性的一一人员死亡、完全残废,公司的

信誉彻底丧失,严重的财产损失,系统损失。

11、危险的一一致使人员部分残废的严重伤害,公

司信誉的严重丧失,大的财产损失,部分系统损失。

IIL边缘的一一人员伤害,公司信誉暂时丧失,间

接的财产损失,系统损害。

IV、可忽略的一一最少的人员伤害,公司的信誉受

到最小的影响,财产损失最小,最小的系统损害。

2)危险发生频度(危险原因水平)

一般情况下,陌生的或变化的事物的故障概率难

以用绝对数值来表示。基于这种原因,“苏黎世”分析方法

采用潜在原因的相对发生频率,并分为六个种类。按照发生

频率递减的顺序列示如下,它们可作如下描述:

A.频繁的一一频繁的感觉到或很可能频繁地发

生(最高限)。

B.中等的一一感觉到几次或发生几次。

C.偶然的一一有时被感觉到或有时发生。

D.很少的一一可能被感觉到或可能发生。

E.几乎不可能的一一几乎不可能被感觉到或几乎

不可能发生。

F.不可能一一实际上不可能发生(最低限)。

为了便于分析,为了恰当地确定发生频率的类别,

可以先明确在某种具体情况下“正常”意味着什么?“正

常”应处于上述类别c、D之间,然后以它为基准确定各相

对发生频率的类别。

7风险分布在纵坐标上标出6个危险发生频度,在

横坐标上标出4个严重类别,画出危险分布网络(如图10-2

所示)。

按照惯例,自x-Y轴交点开始分别是最小发生频

度和最低的严重度,其结果是朝向右上角表示风险增加。

在与之对应的方格内填入连续编号的危险,就能非

常直观地表示风险的位置及种类。

8防护水平

实际分析时,根据所能接受的风险,规定相应的发

生频率及后果类别,这样,一个名叫防护水平的曲线就能被

确定并画出,它在风险分布图上是一条折线(见图10-2)o

公司风险方针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规定防护水平。

在防护水平曲线下和左面的风险都处于理想的防

护水平之内,那些在防护水平曲线上面和右面的风险都超

出理想的防护水平。这需要在后面的“风险减少”中进一步

的研究。

9风险减少

所有风险都已标注在风险分布图上。风险减少就是

试图消除所有位于防护水平线之上的风险。如果这样做是不

合理的或者已超出了成本一一效益分析所规定的范围,至

少要将这些风险降低。

对于那处于给防护水平线以内的风险,以及仍处

于防护水平上的风险,也都需要决定哪些风险要转移?哪

些风险要由保险单位或合同条款加以保证?哪些风险应保留

由公司承担?需要作一次彻底的检查以确保所有的风险都已

切实地作出了正确的估价。

风险减少的全部内容,连同风险分布状况、危险编

号以及危险名称(要同危险目录中的名称保持一致)一并记

录在风险减少目录中。根据各自的责任和提供的表格把应采

取的修正措施列表(见表10-2)o那些业已采取的措施要勾

出并填入取得的效果。这样,风险减少的整个过程显得直观、

明了、并能在必要时重新进行风险减少的分析。

(1)重点

风险减少有两条可行的途径:其一是在危险严重度

分类不变的情况下减少危险发生的慨率;其二是在危险发生

慨率不变的情况下降低其严重度。对风险分布图而言,第一

种情况相当于在垂直方向由上而下,第二种情况则相当于在

水平方向上由右到左(图10-2)o

危险的严重程度自然而然地提示了风险减少的重

点,从这种意义上讲,最大的严重度类别即类别I成为第一

个重点。按照逻辑,应使这类危险滑着危险发生慨率的方向

下降直到期望的防护水平,即由“频繁发生A”向着“不可

能发生F”的方向下降,直到期望水平或至少要降到一个合

适的水平。

依照同样的推论和逻辑,类别n(危险的)成为第二

个风险减少的重点。然后是类别III、IV。

(2)序列

①一般序列

根据风险分布确立的重点,风险消除、减少的序列

建议按如下原则确定:

a.第一步是防止出现不安全状况或不安全事件被

触发,这就完全消除了危险的危害。

b.假如第一步不能产生理想的结果或者是不合理,

作为第二步是保护人们免受潜在不安全状况事件的影响。

C.如果由于事物或所限定环境的特点,使得第二

步也没仃取得成功,作为最后一步就是要使不安全状态或

事件可能造成的后果降至最小。

③产品安全

为了达到产品安全,一般的风险减少序列一一消

除、防护和减少一一可以考虑如下几个特殊方面。在产品

安全中,设汁一个安全产品的责任一般是住丁工程学。住整

个工艺开发和改变工艺期间,工程学积极地配合着不安全状

况的消除、减少或控制,这与风险减少的第一个步骤

——防止不安全事件触发或避免不安全状况出现的精神

是一致的。住一些特定的情况下,产品的某些方面可能是不

安全的,但是不能将其修改(为了保证它预定的性能),这时

就要求采取保护措施,保护措施还具有一些工艺功能,只要

防护措施适当,一定能保证产品的安全。

不能通过修改设计而消除或不能采取防护措施而

避免的不安全状态被认为是产品的固有危险。对此应该提供

这方面的警告和教育,应使人们了解不安全的或潜在的不安

全状况,指出怎样可以避免这样的不安全状况以及不采取措

施的后果。这类的警告、告诫或教育不能替代工程技术或防

护措施。

安全评价在欧美各国被称为“风险评估”或“风险评

价"(riskassesm"nt)0在日本,为了顺应人们的心理,

改称为“安全评价”。或许是受日本的影响,在我国多称之

为“安全评价”。安全评价是以保障安全为目的,按照科学

的程序和方法,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对工程项目或工业生产中

潜在危险进行预先的识别、分析和评估,为制定基本防灾措

施和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本讲概述了安全评价的内容、特点、作用及主要评

价方法,从第二讲起将陆续介绍常用安全评价方法,以便使

集团公司企业选择适应自己实际情况的方法。

1安全评价的内容

本世纪60年代初,安全评价技术起源于美国。美

国空军倡导系统安全工程评价方法,而美国道化学公司则首

创了危险指数评价方法,迄今为止已逐渐形成了并行不悖的

两大流派。

不论哪一种评价方法,其主要内容不外乎以下4个

方面:危险的识别、危险的定量、定量化的危险与基准值比

较、提出控制危险的措施。危险的识别是分析所研究对象存

在的各种危险;危险的定量则是研究确定这些危险发生的频

率及可能造成的后果,一般将定量化的危险称之为风险;与

基准值比较是将这些风险与预定的风险值相比较,判断是否

可以接受;最后即是根据风险能否接受而提出的降低、排除、

转移风险的对策。

2安全评价的特点

安全评价的系统、预测和定量的特点从一开始就引

起人们的极大兴趣。它的产生和发展造成了对传统安全管理

体制的冲击,促进了现代安全管理体制的建立;它对现有安

全技术的成效作出评判并提示新的安全对策,促进了安全技

术的发展。

与传统的安全分析和安全管理相比,安全评价的主

要特点是:

(1)确立了系统安全的观点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

生产技术的日趋复杂和连续化生产的实现,系统往往由许多

子系统构成。为了保证系统的安全,就必须研究每一个子系

统,另外,各个子系统之间的“接点”往往会被忽略而引发

事故,因而“接点”的危险性不容忽视。安全评价是以整个

系统安全为目标的,因此不能孤立地对子系统进行研究和分

析,而要从全局的观点出发,才能寻求到最佳的、有效的防

灾途径。

(2)开发了事故预测技术传统的安全管理颇有些

“亡羊补牢”的意味,即从已经发生的事故中吸取教训,这

当然是必要的。但是有些事故的代价太大,必须预先采取相

应的防范措施。安全评价的目的是预先发现、识别可能导致

事故发生的危险因素,以便于在事故发生之前采取措施消

除、控制这些因素,防止事故的发生。

(3)对安全作定量描述安全评价对安全作定量化分

析,把安全从抽象的概念转化为数量指标,从而为安全管理、

事故预测和选择最优化方案等提供了科学依据。

虽然在某种意义上说,安全评价是一种创新,但它毕竟是从

传统的安全分析和安全管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传

统安全管理的宝贵经验和从过去事故中汲取的教训对于安

全评价依然是十分重要的。

3安全评价的地位和作用

安全评价的上述特点,使它在杜绝、减少事故的发

生,降低灾害带来的损失及事故原因分析诸方面均发挥了重

要的作用,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安全评价已越来越多地列

入各国法规、标准以及国际化组织有关规范的条款中。这表

明安全评价已正式确立了它在生产中的地位。

3.1安全评价业已成为工程项目建设中必须的一项工作

美国重要的工程项目都要进行安全评价。日本劳动

省则要求新建、改建的化工厂执行《化工装置六阶段安全评

价》。英国甚至规定新建企业没有安全评价就不得开工。

我国将安全评价作为工程项目“三同时”的一项

新内容,是使“三同时”工作进一步科学化和制度化的重要

举措。1992年,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了《GB13548—92光

气及光气化产品生产装置安全评价通则》强制性国家标准,

标准中规定了安全评价的原则和方法。1992年,劳动部发布

了《ID31—92光气及光气化产品生产安全规程》部颁标准,

标准中规定“报批初步设计时,必须附安全和工业卫生评价

报告”。1996年10月,劳动部发布了《建设项目(工程)劳

动安全监察规定》,其中规定:“初步设计会审前,必须向

劳动行政部门报送建设项目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报告和初

步设计文件[含《劳动安全卫生专篇》(见附件一)和有关的

图纸资料。”另外还规定:“凡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必须

进行建设项目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一)大中型和限额以上

的建设项目;(二)火灾危险性生产类别为甲类的建设项目。

1998年2月,劳动部发布了《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

预评价管理办法》,对安全评价的具体内容作了详细规定。

3.2安全评价是安全管理标准体系中的基础性内

随着工业的发展,质量保证体系及环境保护体系得

到人们的认同,IS09000系列标准和IS014000系列标准在全

世界范围内广为采用,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化问题也越来

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就世界范围看,安全管理体系业已形成。

危险辨识、风险评价是做好安全管理的前提,因此,在有关

安全管理的标准中几乎无一例外地将安全评价作为一个重

要的组成部分:加拿大的《责任与关怀》将“危险评价”作

为“支持实施规程应遵守的合作计划”9项工作内容之一,

IS014690《石油天然气工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中

将安全评价列为七大要素之一,其他像美国职业安全卫生管

理体系、英国标准BS8800、澳大利亚标准AS1470也都包括

了安全评价的内容;我国的《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试行标

准》主要由5个要素组成,在“计划”要素中将“危险辨识、

危险评价和危险控制计划”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企业标准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安全、环境与健康管理体系》

的十大要素之一就是安全评价。

3.3安全评价成为控制重大工业事故的重要手段

为避免重大工业事故,国际劳工组织于1993年通

过了《预防重大工业事故公约》,其中要求雇主须提交“安

全报告”,“安全报告”的第1项内容就是“危险的鉴别与

分析以及对事故危险的评估,包括考虑各种物质之间可能的

相互作用”;国际劳工组织1988年出版的《重大事故控制

实用手册》(MajorHazardControl)中将"危险评价”作

为企业管理者的职责并提供了若干安全评价方法;国际劳工

组织1991年出版的《重大工业事故的预防》

(PreventionofMajorIndustrialAccident)中

“危险分析”则作为一个独立的章节;1992年美国职业安全

卫生管理局发布的联邦法规《高度危害化学品处理过程的安

全管理》

(ProcessSafetyManagementofHighlyHazardous

Chemicals)中规定应在5年之内完成“危险评估”,并且在

以后要对业已完成的“危险评估”重新确认。美国环保局

发布的《化学事故预防规定》

(ChemicalAccidentPreventionProvisions)也有进

行危险分析和评价的条款。欧洲共同体于1996年对1982年

的《塞维索法令》进行了修改,修改后的指令(96/82/EC

危险物质重大事故危险的控制)要求,成员国企业的安全管

理体系中应涉及“(ii)鉴别、评价重大危险一一修订、实

旋由正常操作或不正常操作引发的重大危险的系统鉴别方

法,评价重大危险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中国石油化工集

团公司也于2000年开展了关键装置要害部位的安全评价。

4主要评价方法

现在,提出的安全评价方法不下几十种,各种方法

都各具特点并适于特定的场合。有关标准及资料推荐的评价

方法主要有:如果怎么样;检查表;如果怎么样/检查表;

预先危险分析;危险及可操作性研究;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

故障树分析;事件树分析;美国道化学公司及英国蒙德分部

的危险指数评价方法;原因、后果分析;人员失误分析;荷

兰的单元或工厂设备分类快速排序法;苏黎世安全评价方

法;日本劳动省六阶段安全评价方法以及我国国家标准

——光气生产三阶段评价方法等。

众所周知,评价事故的危害有两个指标:靠故发生频度及事

故后果。为此,开发了许多方法分别加以研究。前面几讲介

绍的一些系统安全工程方法均属此类,其中故障树分析、事

件树分析是典型的代表。在故障树分析中,根据基本事件(如

阀门、泵、仪表等的故障)的发生概率,能准确计算出顶上

争件(故)的发生概率。实际上,有许多因素既影响事故发

生频度又与故的后果有关,这在化工过程中尤为突出。美国

道化学公司开创的危险指数评价法,综合考虑了影响故发

生频度与后果的危险因素,给它们赋以分值并运算后得到表

征总危险度的指数,从而形成了与系统安全工程方法并所行

不悖的两大安全评价的流派。

1危险指数评价法的产生与发展

美国道化学公司1964年公布第一版危险指数评价

方法,至今已作了6次修改,提出了第7版。道化学公司方

法推出以后,各国竞相研究,推动了这项技术的发展,在它

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不同的评价方法,其中尤以英国ICI公

司蒙德分部方法最具特色。第三版道化学公司方法的评价结

果是以火灾、爆炸指数来表示的,英国ICI公司蒙德分部则

根据化学工业的特点,扩充了毒性指标,并对所采取的安全

措施引进了补偿系数的概念,把这种方法向前推进了一大

步。道化学公司又在吸收蒙德方法优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把

单元危险度转化为最大财产损失,技术日臻完善。危险指数

评价方法图谱见图9—1。道化公司第三版、第五版评价程序

分别见图9—2、图9—3。英国ICI公司蒙德分部评价程序。

我国也开展了危险指数评价的研究,在1992年

发布的国家标准一一光气生产安全评价中采取的危险指数

计算程序如图9-5所示。在光气生产中,所处理物料有易

燃、易爆的一氧化碳、液氯等,又有毒性很大的物质如光气、

一氧化碳等。根据这个特点,在评价中除了火灾、爆炸之外,

还突出了毒性这一评价指标。在这项研究中,结合我国光气

生产工艺水平和设备状况,重点扩展了毒性指数的计算并提

出了“工艺过程毒性”这一新的概念。图9-5中MF代表物

质系数,F&EI代表火灾、爆炸指数,11代表毒性指数,

F&EI和11分别代表补偿(即根据所采取的预防手段及安

全措施来进行修正)后的火灾、爆炸指数和毒性指数。

2道化学公司方法不同版本的比较

现将道化学公司方法各版本的异同点简要归纳如

下:⑴物质系数(MF)

在第二版中物质系数(MF)取决于物质的沸点、燃点

及燃烧范围等等。第三版中则以燃烧热和反应热为依据。在

第四版突出考虑了物质的反应性(物质的不稳定性、与水反

应性等)并确定了从化学活动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