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马小学课堂教学设计用表_第1页
五马小学课堂教学设计用表_第2页
五马小学课堂教学设计用表_第3页
五马小学课堂教学设计用表_第4页
五马小学课堂教学设计用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马小学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

姓名:王明富,

班级:六年级,

学科数学,

五马小学课堂教学设计用表

课题

位置与方向㈠

1.通过解决问题,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确

教学目标定位置的方法。

2.学会通过测量描述物体在平面图上的具体位置,并

会依据描述在平面图上画出物体的具体位置。

重点能依据随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难点

依据描述标出物体在平面图上的具体位置。

课时支配:总3课时第1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环节教学流程与方法设计意图

一、情景导入

沟通例题中有关台风的消息。

导入1.1

2.导入新课

二、探究新知

㈠教学题例1

1.投影出示例题1O

学生视察情境图,沟通从图中信息?

2.沟通确定台风中心具体位置的方法。

⑴让学生尝试说说台风中心的具体位置。

⑵老师结合学生的汇报状况进行引导。

提问:东偏南30°是什么意思?

⑶小结确定位置的方法。

提问:假如只有一个条件,能够确定台

风中心的具体位置吗?

3.组织计算。学生独立计算,组织沟

通。600:20=30(小时)

(二)教学例题2

1.投影出示例题2。

提问:在例题1的图中,B市、C市的

具体位置应当标在哪里呢?请你在例题1

的图中标出B市、C市的具体位置。

2.尝试画图。⑴学生独立思索怎样标

出B市、C市的具体位置。⑵小组沟通作图

的方法。⑶尝试画图。老师巡察沟通,参与

部分小组探讨,辅导有困难的学生。

3.组织全班沟通。投影展示学生完成

的作品。

书•100km

B*'30-L

计200km>

&._____________竺_____?

100kmV

一*

总结拓展三、课堂小结。同学们今日学习后有什么

收获?

四、巩固练习

巩固提高1.教材第20页“做一做”。⑴让学生独立

进行测量、计算、填空。⑵组织沟通。

2.教材第21页“做一做二

教后反思

五马小学课堂教学设计用表

课题

位置与方向㈡

1、能用语方描述简洁的路途图,并能依据描述画出具

教学目标

体的路途示意图。

2、在学习过程中培育学生的视察分析和沟通合作的实

力。

能用语方描述简洁的路途图,并能依据描述画出具体的

重点

路途示意图。

难点

能依据观测点的变更灵敏描述路途。

课时支配:总3课时第2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环节教学流程与方法设计意图

一.复习导入学生回忆

同学们,在上节课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学习过的

知道了要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须要哪几个学问,为学

条件?习新课做

导入

分别让学生说一说。准备,让学

导入。今日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位置与方生快速地

向的相关学问。进入学习

状态。

二、探过新知教学过程

㈠教学例题3。中让学生

1.出示台风的大致路径图。通过视察

(1)让学生在路径图上分别找一找:台风分析、独立

生成地、A市、B市、路径图上的方向标。思索、合作

(2)指名汇报。沟通等方

2.组织沟通。式,亲历问

指名汇报,其他学生进行补充。题分析、解

通过沟通活动让学生明白台风到达一决过程,更

个新的位置后,要以新的位置作为观测点来好地理解

推断台风运行的方向。物体之间

3.小结描述路途的方法。的相对位

描述路途时要讲清楚“从哪里动身”“沿置关系。

什么方向”“移动多少距离”“到达哪里”。

(二)出示教材第22页“做一做”。

1.提出要求。

依据下面的描述画出路途示意图。

任2.小组探讨画图方法。

务⑴学生小组探讨怎么样画图。

老师巡察,参与个别小组探讨。

⑵组织沟通汇报。

通过沟通,让学生明白画图的步骤:

3.学生独立画路径图。

老师巡察,辅导有困难的学生。

4.展示汇报,沟通评议。

位置与方向㈡

描述路途:从哪里动身一沿什么方

向一移动多少距离一到达哪里

定下动身的位置。

「1

板<标出示意图

的方向标。1

画路途图的方法:用量角器量出

方向。

确定比例尺,

计算出图上距离,量出图上距离。

三、课堂小结

总结拓展

师生通过沟通总结:知道了如何描述路途

图,并依据路途图画出示意图,知道了物

体的位置方向是相对的。

四、巩固练习

巩固提高

1.教材第23页“练习五”第3题。

2.教材第26页“练习五”第9题。

教后反思

五马小学课堂教学设计用表

课题

教材第23-27页相关内容与练习题。

1、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驾驭

描述路途的方法和画路途图的步骤。

教学目标

2、在练习过程中,主动参与沟通探讨,培育学生的合

作意识。

重点

灵敏运用位置与方向的相关学问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难点

依据描述的路途绘制路途示意图。

课时支配:总3课时第3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环节教学流程与方法设计意图

一、复习引入

1、在图上确定物体的具体位置须要具备

哪些条件?

2、怎样描述物体的移动路途?

导入

3、依据描述画路途示意图时要留意什

么?

4、导入今日这节课,我们就来做一些有

关位置和方向的练习。(板书课题:练习五)

二、探究新知

1.出示教材第23页“练习五”第1题。

这道题是让学生通过测量教材上的方

伴图,确定物体所在的方向。练习时先让学

生将观测点的“十”字坐标图放大,再进行

测量。

2.出示教材第23页“练习五”第2题。

这道题是以填空的形式让学生用方向

和距离两个条件来确定各建筑物所在的位

置。

3.出示教材第24贾“练习五”第4题。

提问:要知道小刚家在学校的什么位置

上,你有什么好方法?

学生操作测量后,接着提问:那学校又

在小刚家的什么位置上呢?

小组活动:在小组内分别说一说其他几

位同学家在学校的什么位置上,再说一说学

校在这几位同学家的什么位置上。

4.教材第24-25页“练习五”第5、7先让学生

题。独立完成,

这道题是依据描述在平面图上标出物再组织沟

体所在的位置。通,沟通时

5.教材第25页“练习五”第6题。让学生说

教:这道题是将数对的学问和确定位置的学说在平面

学问相结合,促进学问间的联系。图上标物

在6.教材第26页“练习五”第8题。出示体所在的

务题目后,引导学生看图。提问:从图上你了位置时要

解到哪些信息?留意什么。

学生视察并沟通获得的信息。依据路途图,

让学生说一说小玲从家去书店和回来时所

走的方向和路程。老师组织学生动手量一

量,在小组中沟通,再填表格,最终汇报展

Zj''*O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完成第⑵小题,然后

沟通汇报。

7.教材第27页“练习五”第10题。

同学之间相互说一说上学和放学的大致

路途。

8.教材第27页“练习五”第11题。

组织学生先理解题目意思,再进行设计,

最终组织沟通汇报。

练习五

-<r方向

物定物体位置距离

板V

位置与方向(一)在平面图上标明物体位置

书X.

的方法

物体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描述并绘制简洁的路途图

方法

三、课堂小结

总结拓展

今日这节课我们做了许多与位置和方

向有关的练习,通过练习我们进一步相识

到了,不仅可以用数对确定位置,还可以

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位置。同时在描述路

途时,参照点是不断变更的。

教后反思

五马小学课堂教学设计用表

课题

1、倒数的相识

引导学生通过视察、探讨、类推等数学活动,理解

倒数的意义,总结出求倒数的方法;通过互助活动,培

教学目标

育学生与人合作、与人沟通的习惯;通过自行设计方案,

培育学生自主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重点

理解倒数的含义。

难点

驾驭求倒数的方法。

课时支配:总11课时第1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环节教学流程与方法设计意图

(一)导入

导入L找找下面文字的构成规律

呆------杏士------干吞

______

2.依据上面的规律填数

-——J)-——()—

72

-——()

2

能依据分之和分母的位置关系,给这三组

数取个名吗?揭示课题:倒数

(二)教学实施

关于倒数同学们想知道些什么呢?学习

倒数的含义

1.视察教材28页的例1,归纳,总结

倒数的含义,

2.举例验证:4和;,7和;,3

a

和!

学3

4乘!的积是,所以4和!互为倒数;7

可以看成分母是1的分数,把分子、分

务母调换位置后就是:,所以7和!互为

77

倒数。

归纳: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3.特殊数:0和1(引导学生辩论。有

没有倒数,1有没有倒数,是多少?)

老师归纳板书:。没有倒数,1的倒数

就是它本身。

教1.求倒数的方法

让学生依据已学学问独立解决怎样求一

学个数的倒数,集体订正,老师归纳,板

书:求倒数的方法

任2.反馈练习

完成教材29页的“做一做”,完成练习

六的第3、4题。

「i;下面哪两个数互为倒数?

"37512

S-6TTT1T0

板'你是怎样找一个数的倒数的?

3分子、分母交换位遥一53v5

5*35-XT1

6号至垄型嵯三得6x1=1

设所以《的倒数是累6的倒数是9

(三)课堂小结

总结拓展

学完本节课,我们知道了乘积是1的来

年各个数互为倒数。1的倒数是它本身,0

没有倒数。

四、课堂练习

找一找下列数中哪两个数互为倒数

2---1-0

48127

巩固提高421

164

填空

。的倒数是(),()的倒数是:。

48

10的倒数是(),()没有倒数。

教后反思

五马小学课堂教学设计用表

课题

分数除以整数(例1)

1、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借助已有的阅历理解分数

除法的意义并驾驭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分

教学目标数除以整数。

2、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索、合作沟通,形成计

算技能。

1、分数除法意义的理解;2、分数除以整数的算法的探

重点

究。

难点分数除以整数的算法的探究。

课时支配:总11课时第2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环节教学流程与方法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景导入:

1、同学们,你们去过超市购物吗?(去过)

你去买了一些什么东西呢?你有没有过相

导入

同的东西买几件的时候?能不能举个例?

(指名让学生举例并用算式表示求该例的

总价)

二、新知探究:

(一)分数除法的意义

1、出示例1的教学挂图,让学生看图视察

图意,指名口答图意和应当怎样列式。

2、(学生独立思索,口答问题和列式)

3、(引导学生将整数乘除法应用题变更成分

数乘除法应用题)

4、引导学生视察比较整数乘除法的问题和

改写后的问题,分析得出整数除法和分数除

法的联系以与分数除法的意义。

5、练习:(巩固加深对意义的理解)课本

28页做一做。学生独立练习,订正时让学

生说明为什么这样填。

二)、分数除以整数

1、小组学习活动:

活动⑴把这张纸的4/5平均分成2份,每份

是这张长方形纸的几分之几

活动⑵把这张纸的4/5平均分成3份,每份

是这张长方形纸的几分之几

[活动要求]先独立动手操作,再在组内沟

通:通过折纸操作和计算,你发觉了什么规

律?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出来?

2、汇报学习结果:

探讨:

1、从折纸试验和计算来看,你发觉计算分

数除以整数可以怎样计算?

2、整数可以为0吗?

小结并板书:分数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整

数,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

1把一张纸的告平均分成2份.皿分是这眯2氏的几分之几?臼ulH苛

'折一圻.解一算

板「杷告个g介比2的.我是把}

4个看­嘏2口.与僻@r

—1个*•一几♦・尸工一

书告+27-普

Ri序涕〉书

告+2=告*3=备=停

总结拓展三、本节课有什么收获。

三、巩固与提高

1、把3/5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多少;什

巩固提高

么数乘6等于3/20?

2、假如a是一个不等于0的自然数,1/3

小a等于多少?l/a+3等于多少?你能用

一个具体的数检验上面的结果吗?

教后反思

五马小学课堂教学设计用表

课题

一个数除以分数(例2)

1、通过画线段图引导学生分析并归纳一个数除以分数

教学目标的计算法则。

2、能运用法则,正确快速地计算分数除法。

重点

分析并归纳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

难点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算理。

课时支配:总11课时第3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环节教学流程与方法设计意图

一、复习导入

1、计算:5/64-103/54-315/164-20

导入

40/394-26

(说一说,你在计算中如何尽量避开错误的

产生?在计算中要留意什么?)

2、胜利路长1000米,东东走完全程用了

20分钟,东东平均每分钟行多少米?

(独立解答并且说明解题依据)

3、2/3小时有()个1/3小时,1小时有()

个1/3小时。

1、教学例2:小明2/3小时走了2km,小红

5/12小时走了5/6km,谁走得快些?

小明等小定了2km.T-g-km,H匕也得快些?

师:已知什么?

生:已知小明和小红各自的时间和对应的路

程。

师:问题求什么?

生:求谁走的快些。

师:求谁走得快些?就是比较什么?

生:就是比较谁的速度快。

师:你能依据题意列出算式吗?

生:2+2/35/6+5/12

2、除数是分数的除法计算方法的探究:

引导学生画线段图分析:

1小时■走了?千米

;,例针?千米

年〃时走了2km

师:请你视察上面和算式,怎样把除法转化

成为乘法来进行计算?你能说出转化的要

点吗?

生:1、被除数没有变更;2、除号变乘号;

3、除数变成了它的倒数。

3、学生独立计算5/6―5/12订正并板书:

5二5—5义12—2(km)

6.12一65-4k

为什么写成-x?

4、让学生依据分数除法的意义检验后作答。

一个数除以分数

小明2/3小时走了2km,小红5/12小时走

书了5/6km,谁走得快些?

设2+2/3=2X1/2X3=2X3/2=3

针^4-A=/XIp=2(knt)

01L00

为什么写成“XU"?

0

总结拓展三、全课小结:

1今日我们共同探讨了什么学问?

2你能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说一说今日的主要

内容吗?

3你认为在完成课后作业时,应当从哪些方

面尽量避开错误的产生?

三、巩固与提高:

1、32页做一做第1题和第2题的后两个小

巩固提高题。

(做完1题后,让学生把每个算式完整地读

一遍,然后再完成第2题,其次题要求学生

要写出计算过程。)

教后反思

五马小学课堂教学设计用表

课题分数除法的计算

1在理解分数除法算理的基础上,正确娴熟地进行分数

教学目标除法的计算;

2运用所学的分数除法的学问,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重占

/、、、分析并归纳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

难点

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算理。

课时支配:总11课时第4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环节教学流程与方法设计意图

导入老师谈话导入。

一、基础学问练习:

1、计算:

⑴2/13+28/94-43/104-35/114-5

22/234-2

⑵3/10+223/24+2617/21+51

8/94-713/154-4

(学生独立计算,老师巡察指导,订正时让学

住生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

务2、通过计算下面的题,请你想一想,除数是

整数和除数是分数的除法在计算上有什么

相同的地方

6■々15•QQ3c,5

7844

引导学生小结: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

于H这个数的倒数.

二深化练习

1、计算下面各题,比较它们的计算方法.

5/6+2/35/6-2/35/6X2/35/64-

2/3

教2、

学不用计弟你知道卜面哪几道题的商大于被除数,哪几道

的商小F被除数吗?

6・Q15,0Q.3尻.5

7丁08=*“丁彳°丁彳

1_二211二Z互二旦4二JL

2~39*307,25,5

(让学生计算后分组探讨:你发觉了什么规

律请你把你发觉的规律完整地讲给大家听

听。)

依据学生的回答,老师板书:

板一个数除以小于1的数,商大于被除

书数;

一个数除以1,商等于被除数;

一个数除以大于1的数,商小于被除

数。

总结拓展三、老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

三、解决问题:练习七第7至8题。

第7题学生独立解答。

巩固提高

第8题学生解答时提示学生须要先统一

单位。

小结三道题的共同特点:都是求一个量里包

含多少个另一个量,都用除法计算。

教后反思

五马小学课堂教学设计用表

课题例3

1、正确解答两三步计算的分数四则混合式题。

教学目标2、运用学过的学问,解答两步计算的较简洁的分数应

用题。

重点两三步式题的正确计算。

难点培育和训练学生运用所学学问解决问题的实力。

课时支配:总11课时第5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环节教学流程与方法设计意图

一:复习铺垫

1、填空:

导入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o

2、口算:

3/54-33/7X22/5—1/51/44-2/3

1/24-334-3/51/3+1/26X1/3

二、引入新课:

3但-L」

3出工尸塞,

•.也以昇士向於兀西求J、

暨It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说一说,你想怎样求?

3、学生列式:

=-§-<>4->-Ii3—(2x=24<>

rN+-r2x-§-—s<军=q)

一:/-3^-yA乂efzi=-e>rz*。打--A上-三工泰王,一)

后,盥向DEWAH----H-..

-1

r2-(妥xa)-1-s--

4、师:请同学们视察,这道题目中有哪几

种运算?

教师:在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中,运算依次是怎

学样的?

生:略。

师:从以上分析请你推想:整数四则混合运

算的运算依次,适用于分数吗?

生:通过分析例4的题意我们可以看出一一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方法,同样适用于

分数和计算。

5、学生独立计算,师巡察指导并作订正。

6、思索:在计算中,应当留意什么?

板93=等(片)124=12漏=24(次)

12+等=12又等=8(天)24+3=8(天)

型Lt/也可以用综合算式表示以上过程.、

守人已武者计算一工

12+(三x3)12+十・3

计==

三、全课总结:

1、说一说,今日学习了什么新学问?

总结拓展

2、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吗?有什么发觉

吗?有什么想要告知老师和同学的吗?请

大家发表自己的见解。

巩固提高

1.计算下面各履.

JL4x5x--——RC16a-4-

13,4697,6兆Lb.15

18v0.6-r--白+勺+甘(-g~+~2~)

教后反思

五马小学课堂教学设计用表

课题分数除法的计算与相应问题解答。

进一步驾驭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快速地计算

教学目标两、三步计算的分数四则运算式题,提高分数四则运算

的实力。

重点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学问解决问题的实力。

难点能运用分数的学问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课时支配:总11课时第6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环节教学流程与方法设计意图

导入一、老师引导,激趣导入。

二、基本练习:

1、推断正误:

①3/5+5=5/3X5()

②4分米的1/5等于5分米的1/4。()

③两数相除,商确定大于被除数。()

2、

计算下面各鹿.

15・—JC•93.12.8

227。45145,飞7r21

普x0.375+与4+号—0.6年噜仔舞+

学生计算后订正时,着重评讲第小题至第

学5

小题的解法,第、小题让学生说一说

任756

写出计算过程前是怎样想的,即和

务0.375

0.6是怎样处理的?第7小题可以分步计算

也可以运用乘法支配律进行计算。

3、

解下列方程.

-L才=」—

5=li8-=AXA=152=12

x1921x1552834

订正时让学生说明解题依据。第四小题目可

以在等号两边先乘以4再乘2/3,也可以一

次同乘4与2/3的积。

三、深化练习:

1、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①一根绳子剪去3米正好是1/3,这根绳子

原来的长度是多少米?()

A1B9

C3

②与12・4/5相等的式子是:()

A125X4B124-

4X5Cl2X0.4

2、

60瓦的灯1小时耗电/千瓦时,某个传达室除了

一星60瓦的灯外,没有别的电器.这个传达室上个月的

用电所是6千瓦时,这蠡灯上个月共使用多少小时?

按F面的步骤计算,再把最后的行数9开始的数比较,你

板能发现什么?你知道为什么吗?

-2▲x-L

书•3742\

总结拓展四、课堂总结。同学们今日学了有哪些收

获?

1、一根绳子每次剪去它的1/2,一共剪了4

次,最终下这根绳子的几分之几?

巩固提高

2、用汽车运一堆货物,每天运这堆货物的

四分之一,几天可以运完?每天运这堆货物

的七分之二,几天可以运完?

教后反思

五马小学课堂教学设计用表

课题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使学生学会驾驭“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娴熟地列方程解答

教学目标

这类应用题。

重点弄清单位“1”的量,会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

难点分数除法应用题的特点与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课时支配:总11课时第7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环节教学流程与方法设计意图

一、复习

导入

1、出示复习题:

2、让学生视察题目,看看题目中所给的三

个条件是否都用得上,并说说为什么。

3、选择解决问题所需的条件,确定出单位

“1”,并引导学生说出数量关系式。小明

的体重义4/5=体内水分的重量

4、指名口头列式计算。

二、新授

1、教学例4的第一个问题:小明的体重是

多少千克?

(1)读题、理解题意,并画出线段图来表

示题意:

(2)引导学生结合线段图理解题意,分析

教题中的数量关系式,并写出等量关系式。

小明的体重X4/5=体内

水分的重量

(3)这道题与复习题相比有什么相同点和

不同点?(相同点是它们的数量关系是一样

的;不同点是已知条件和问题变了)

(4)这道题什么是单位“1”?单位“1”

是已知的还是未知的?怎样求?(引导学生

依据数量关系式,将未知的单位“1”设为

X,列方程来解决问题)

(5)启发学生应用算术解来解答应用题。

(依据数量关系式:小明的体重X4/5=体

内水分的重量,反过来,体内水分的重量

H-4/5=小明的体重)

2、解决其次个问题:小明的体重是爸爸的

7/15,爸爸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例5课件出示

(1)启发学生找到分率句,确定单位“1”。

(2)让学生选择一种自己宠爱的解法进行

计算,独立解决其次个问题。

(3)指名说说自己是怎样理解题意的,并

与其他同学沟通自己的解题思路。(出示线

图)

①方程解:解:设爸爸的体重是x千克。

②算术解:354-7/15=75(千克)

7/15x

=35

X

=354-7/15

X

=75

3、巩固练习:P38“做一做”(学生先独立

审题完成,然后全班再一起分析题意、评讲)

分数除法应用题

依据测定,成人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2/3,

而儿童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4/5,小明体

书内有28千克水分,小明的体重是爸爸的

7/15。小明体重是多少?爸爸体重是多少?

小明的体重X4/5=体内水分的重量

爸爸的体重X7/15=小明的体

三、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分数应用题中“已知一

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

总结拓展

题”,我们知道了,假如分率句中的单位

“1”是未知的话,可以用方程或除法进行

解答。

四、练习

1、练习8第1—3题。(先分析数量关系式,

然后确定单位“1”,最终再进行解答。其

次题留意引导学生发觉250ml的鲜牛奶是

巩固提高

多余条件)

2、练习十第6题(引导学生先求出单位

“1”——爸爸妈妈两人的工资和1500+

1000,再依据数量关系式进行计算)

教后反思

五马小学课堂教学设计用表

课题两步计算解决问题(课本第39,40页练习八)

使学生能用除法计算娴熟解决“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教学目标

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

重点能综合运用所学学问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难点分数除法应用题的特点与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课时支配:总11课时第8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环节教学流程与方法设计意图

导入一、老师谈话导入。

二、基础练习

完成课本练习八第5题。

过程要求:

(1)学生独立计算,老师巡察,发觉问题

与时订正;

(2)选取几道计算题,让学生上台演板。

(3)集体评价。

(4)小结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三、专项练习

1、只列式不计算。

(1)男生30人,是女生人数的2倍,女生

有多少人?

(2)男生30人,是女生人数的1.5倍,女

生有多少人?

(3)男生30人,是女生人数的1/2,女生

有多少人?

(4)男生30人,是女生人数的2/3,女生

有多少人?

过程要求:依次出示题目,学生依据题意列

出除法算式;

说一说有什么体会。

通过沟通,使学生明白这类问题的特征和解

答方法。

老师结合板书帮助分析。

2、即时练习。学校田径队有女队员20人,

是男队员人数的4/5,男队员有多少人?

过程要求:(1)学生尝试用除法解答。

(2)引导提问:4/5把什么看作单位“1”?

如何求单位“1”的量?

具体量是多少,占单位“1”

的几分之几?

怎样列式计算?

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书一个数义几/几=具体量f

设单位“1”的量义几/几=具体量

计f单位“1”

的量=具体量♦几/几

总结拓展四、老师引导进行总结。

三、巩固练习:完成课本练习八第6〜9题。

1、第6题:3/5把什么看作单位“1”?

、第题:把什么看作单位?

巩固提高272/7“1”

3、第8题:说一说题中的数量关系?

4、第9题:细致审题,弄清题意;说一说

你的解答思路。再计算,把结果填在表上。

教后反思

五马小学课堂教学设计用表

课题稍困难的分数除法应用题

使学生在理解分数除法意义与驾驭分数乘法应用题

解题思路的基础上,驾驭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教学目标

求这个数的稍困难分数除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能比较娴熟地解答一些简洁的实际问题。

重占

/、、、弄清单位“1”的量,会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

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

难点

课时支配:总11课时第9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环节教学流程与方法设计意图

一、复习

小红家买来一袋大米,重40千克,吃了

5/8,还剩多少千克?

、指定一学生口述题目的条件和问题,其

导入1

他学生画出线段图。

2、学生独立解答。

3、集体订正。提问学生说一说两种方法解

题的过程。

二、新授

1、教学补充例题:小红家买来一袋大米,

吃了5/8,还剩15千克。买来大米多少千

克?

(1)吃了5/8是什么意思?应当把哪个数

量看作单位“1”?

(2)引导学生理解题意,画出线段图。

(3)引导学生依据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

式:买来大米的重量一吃了的重量=剩下的

重量

(4)指名列出方程。

解:设买来大米X千克。

X—5/8x=15

2、教学例6,课件出示。

(1)出示例题,理解题意。

(2)学生试画出线段图。

(3)依据线段图,结合题中的分率句,列

出数量关系式。

稍困难的分数除法应用题

小红家买来一袋大米,吃了5/8,还剩15

千克。买来大米多少千克?

买来大米的重量一吃了的重量=剩下的重量

三、小结

1、今日我们学习的这两道应用题,它们有

什么共同点?(今日我们学习的这两道应用

题,题里的单位“1”都是未知的数量,都

总结拓展

可以列方程来解,这样顺着题意列出方程思

索起来比较便利。)

2、用方程解答稍困难的分数应用题的关键

是什么?(关键是找准单位“1”,再依据

题意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巩固提高四、练习

练习九第4、12、14题。

教后反思

五马小学课堂教学设计用表

课题工程问题

1、使学生理解“工程问题”的解题思路。

教学目标

2、会解答较简洁的工程问题。

重点会解答较简洁的工程问题。

难点分析例7的数量关系。

课时支配:总11课时第10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环节教学流程与方法设计意图

一、复习。师:同学们,我们回忆一下,以

前学过的做工问题涉与到哪三种量?生:工

导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师:那它们

的关系又如何呢?(课件出示)

二、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三、探究沟通,学习新知。

1、课件出示例7.

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探讨。(课件

出示)

任1)题目里没有具体的工作总量,可用什么

来表示工作总量?

务2)甲队每天完成工程的几分之分?

3)乙队每天完成工程的几分之几?

4)两队合做,每天完成工程的几分之

儿?

5)两队合做,需几天完成?

学生汇报:生1::题目里没有具体的工作

总量,可用单位“1”来表示工作总量。生

教2:甲队每天完成工程的上。生3:乙队每

学天完成工程的生4:两队合做,每天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