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电缆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技术规范_第1页
高压电缆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技术规范_第2页
高压电缆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技术规范_第3页
高压电缆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技术规范_第4页
高压电缆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技术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XXX—XXXX

高压电缆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

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ofpartialdischargeon-linemonitoringsystem

forhighvoltagepowercables

(征求意见稿)

201×-××-××发布201×-××-××实施

国家能源局发布

DL/TXXX—XXXX

前言

为规范高压交流电缆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行管理,统一技术标准和检验

标准,促进高压交流电缆局部放电在线监测技术的应用,提高电网的运行可靠性,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E为资料性附录,附录D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电力设备状态维修与在线监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参加单位: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北京市白广路二条

一号,100761)。

I

高压电缆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高压交流电力电缆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的结构组成、工作条件、技术要求、试验及

要求、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110(66)kV及以上高压交流交联聚乙烯电力电缆的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其它电

压等级或其它绝缘类型电力电缆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423.1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试验Kb:盐雾,交变(氯化钠溶液)

GB42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11463电子测量仪器可靠性试验

DL/T417电力设备局部放电现场设备测量导则

DL/T476电力系统实时数据通讯应用层协议

DL/T846.4高电压测试设备通用技术条件第4部分:局部放电测量仪

DL/T860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

DL/T1506高压交流电缆在线监测系统通用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高压交流电缆highvoltageACpowercable

由110(66)kV及以上的交流电力电缆本体、电缆附件及接地箱、交叉互联箱等附属设备所组成

的系统。

3.2

局部放电partialdischarge

指设备绝缘系统中部分被击穿的电气放电,这种放电可以发生在导体(电极)附近,也可发生在其

他位置。

[DL/T417,定义3.1]

3.3

局部放电传感器PDsensor

高压交流电缆的局部放电状态量感知元件,如高频脉冲电流互感器(HFCT)、电容耦合传感器等。

3.4

信号采集单元signalacquisitionunit

安装在高压交流电缆的本体、终端、接头、接地箱、交叉互联箱等部位或附近,用以转换、处理、

缓存和发送局部放电传感器输出信号,并且能通过现场工业总线、光纤、无线等通信方式与监控主机通

信的监测装置。

1

[DL/T1506,定义3.5]

3.5

监控主机monitoringstation

部署于变电站等处,实现对局部放电状态量的处理、分析和对信号采集单元的管控,并能与综合监

测分析系统进行标准化通信的一种计算机设备。

3.6

高压交流电缆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partialdischargeon-linemonitoringsystemforhighvoltage

ACpowercables

对高压交流电缆运行过程中的局部放电状态量进行连续或周期性地监测、分析与辅助诊断的系统。

3.7

综合监测分析系统comprehensivemonitoringandanalysissystem

能够接入高压交流电缆的局部放电在线监测信息,并进行集中存储、处理、分析、展示和应用的一

种计算机主站系统。

[DL/T1506,定义3.8]

3.8

户外装置outdoordevice

现场安装的高压交流电缆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功能部件,如局部放电传感器、信号采集单元等。

3.9

户内装置indoordevice

户内安装的高压交流电缆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功能部件,如监控主机等。

3.10

平均失效间隔时间meantimebetweenfailure(MTBF)

高压交流电缆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投运后两次相邻故障间的工作时间的平均值。

3.11

年故障次数faulttimeperyear

高压交流电缆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投运后年故障的平均次数。

4总则

4.1系统功能

系统宜采用高频脉冲电流法,对运行状态下高压交流电缆的局部放电状态量进行连续或周期性地自

动监测,应对监测数据进行长期存储、管理、综合分析,以数值、图形、表格、曲线和文字等形式进行

展示和描述,能反映局部放电状态量的变化趋势,并在局部放电状态量异常时进行报警。

4.2系统结构

系统应采用分层、分布式或定点式结构,由局部放电传感器、信号采集单元和监控主机三部分组成。

高压交流电缆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典型结构见附录A,高压交流电缆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局部放电

传感器典型安装方式见附录B。

5工作条件

5.1户外装置正常工作条件

应符合DL/T15065.1的要求。

2

5.2户内装置正常工作条件

应符合DL/T15065.2的要求。

5.3特殊工作条件

当超出5.1、5.2中规定的工作条件时,由用户与供应商协商确定。

6技术要求

6.1安全性能

应符合DL/T15066.1的要求。

6.2可靠性

监测系统应能在第5章所述工作条件下长期可靠工作,每回高压交流电缆的监测系统投运后至少满

足年故障次数不超过2次或平均失效间隔时间(MTBF)大于5000h。

6.3基本功能

6.3.1监测功能

a)信号采集单元应具备高压交流电缆局部放电状态量的自动采集、信号调理、模数转换和数据预

处理功能。

b)信号采集单元应能够将高压交流电缆局部放电状态量就地数字化和缓存,并根据需要定期将监

测信息发送至监控主机。

c)监测系统应具备干扰抑制功能,可抑制高压交流电缆线路内部及外界的干扰信号,如连续性窄

带干扰、固定相位脉冲干扰、随机性脉冲干扰等。

d)监测系统应具备手动检测功能。

6.3.2数据记录功能

a)监控主机应具备局部放电状态量特征参数(放电量、放电相位、放电次数、放电量-放电相位

图谱等)的自动记录与就地存储功能,存储时长应不小于1年。

b)监测系统应具有数据保护功能,不应因供电电压中断、快速或缓慢波动及跌落丢失已储存的监

测数据。

c)监测系统应具有数据管理功能,应能导出备份超过规定存储时长的数据,并应具备历史数据浏

览功能。

6.3.3数据分析功能

a)监测系统应能提供放电量、放电相位、放电次数等基本的局部放电状态量特征参数,展示二维

(Q-φ、n-φ、Q-t、n-t等)、三维(Q-φ-n、Q-φ-t等)放电图谱,具备各种统计特征参数展示

功能。

b)监测系统应具备数据分析与识别诊断功能。

c)监测系统应能以图形、曲线、报表等方式对局部放电状态量的变化趋势进行统计、分析和展示,

时间段、时间间隔应可选。

d)监测系统报警时,应能切换至手动检测与分析模式。

e)监测系统发现放电或放电活动趋势异变后,应具备辅助查找放电源位置的功能。

3

f)监测系统应提供离线分析功能,离线分析用数据导出格式模板见附录E。

6.3.4报警功能

a)监测系统应能实现局部放电状态量检出报警,宜具备在预设的监测周期内变化趋势异常报警功

能,可设定报警条件。报警信息应能上传至综合监测分析系统,且宜能同时发送至用户的手持

式移动终端。

b)监测系统异常情况下应能建立事件日志。

6.3.5通信功能

a)信号采集单元和监控主机之间的通信应满足监测数据交换所需要的、标准的、可靠的现场工业

控制总线、以太网络总线或无线网络的要求。

b)监控主机应能够将经过处理的数据发送至综合监测分析系统;监控主机与综合监测分析系统之

间应采用DL/T860、DL/T476或用户要求的其它标准通信协议进行通信。

c)在线监测系统应满足信息安全防护方面的相关要求。

d)在线监测系统应具有时钟同步功能,实现系统内各部分的时钟同步。

6.3.6自诊断及自恢复

应符合DL/T15066.3.6的要求。

6.3.7其它功能

应符合DL/T15066.3.7的要求。

6.4专项技术要求

6.4.1检测频带

采用高频脉冲电流法的监测系统信号检测频带至少应包含200kHz~20MHz。

6.4.2测量灵敏度

a)为便于对比分析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的测量结果,放电量单位宜统一为pC,放电量幅值计

算宜采用在6.4.1规定的检测频带内对放电脉冲电流进行频域积分。

b)在实验室环境下,监测系统中所有信号采集单元的最小可测局部放电幅值不应大于5pC。

6.4.3测量精度

应符合DL/T846.4的要求。

6.4.4测量稳定性

应符合DL/T846.4的要求。

6.4.5主要技术指标

高压交流电缆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主要技术指标见附录C。

6.5通用技术要求

6.5.1绝缘性能

4

应符合DL/T15066.5的要求。

6.5.2电磁兼容性能

应符合DL/T15066.6的要求。

6.5.3环境适应性能

应符合DL/T15066.7的要求。

6.5.4机械性能

应符合DL/T15066.8的要求。

6.5.5外壳防护性能

a)户内装置应符合GB4208中规定的外壳防护等级IP31的要求。

b)户外装置应符合GB4208中规定的外壳防护等级IP65的要求。

c)当局部放电传感器、信号采集单元安装现场有浸水可能时,应由生产厂商和用户协商,选取合

适的防护等级,如IP67或IP68。

6.5.6结构和外观要求

应符合DL/T15066.10的要求。

6.5.7连续通电

应符合DL/T15066.11的要求。

6.5.8接地要求

应符合DL/T15066.12的要求。

6.5.9可扩展性

应符合DL/T15066.13的要求。

7试验项目及要求

7.1试验环境

除环境适应性试验和在现场进行的试验之外,其它试验项目应在以下试验环境中进行。

a)环境温度:+15℃~+35℃(户外试验不做要求);

b)相对湿度:≤75%;

c)大气压力:80kPa~110kPa。

7.2型式试验

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试验:

a)新产品定型后、投运前;

b)正式投产后,如设计、工艺材料、元器件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c)产品停产两年以上又重新恢复生产时;

5

d)出厂试验结果与型式试验有较大差异时;

e)合同规定进行型式试验时。

7.3出厂试验

每套监测系统出厂前在正常试验条件下逐个部件按规定进行例行检验,检验合格后,附有合格证,

方可允许出厂。

7.4交接试验

在监测系统安装完毕后、正式投运前,由用户开展试验,试验合格后,方可投入运行。

7.5现场试验

现场试验是监测系统用户或具有资质的检测机构对现场待测监测系统性能进行测试。现场试验一般

分两种情况:

a)对监测系统进行的例行校验,校验周期为1~2年;

b)怀疑监测系统有故障时。

7.6特殊试验

根据应用需求,需要增补的试验项目。特殊试验项目可包括:

a)可靠性试验:一般按照GB11463的规定,通过专项试验进行,也可在监测系统运行时进行;

b)耐腐蚀试验:一般按照GB/T2423.18的规定,通过专项试验进行。

7.7试验项目

试验项目按表1的规定执行,试验方法见附录D。

表1试验项目

序号检验项目型式试验出厂试验交接试验现场试验

1结构和外观检查●●●●

2检测频带试验●●●●

3干扰抑制试验●○●○

4测量灵敏度试验●●○○

5测量精度试验●●●○

6测量稳定性试验●●●○

7绝缘性能试验●●○○

8电磁兼容性能试验●○○○

9环境适应性试验●●○○

10机械性能试验●○○○

11外壳防护性能试验●○○○

12连续通电试验●●●○

6

13功能性验证试验●●●●

14可靠性试验*○○○

15耐腐蚀试验*○○○

备注●表示规定应做的项目;○表示规定可不做的项目;*表示根据客户要求选做的项目。

8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8.1标志

8.1.1每台装置必须有明晰的铭牌,铭牌内容如下:

a)装置型号;

b)产品全称;

c)制造厂全称及商标;

d)额定参数;

e)出厂年月及编号。

8.1.2包装箱上应有如下标记:

a)发货厂名、产品名称、型号;

b)包装箱外形及毛重;

c)包装箱外面书写“防潮”、“小心轻放”、“不可倒置”等字样。

8.2包装

8.2.1产品包装前的检查

a)产品的合格证书和产品说明书、附件、备品、备件齐全;

b)产品外观无损伤;

c)产品表面无灰尘。

8.2.2包装的一般要求

产品应有内包装和外包装,包装应有防尘、防雨、防水、防潮、防震等措施。

8.3运输

产品应适用于陆运、空运、水(海)运,运输装卸包装箱上的标准进行操作。

8.4贮存

包装好的装置应存贮在环境温度为–25~+50℃、湿度不大于85%的库房内,室内无酸、碱、盐及

腐蚀性、爆炸性气体,不受灰尘雨雪的侵蚀。

7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高压交流电缆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典型结构

图A.1高压交流电缆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典型结构(虚线框内)

8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高压交流电缆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传感器典型安装方式

应根据现场敷设的高压交流电缆实际情况,选择局部放电传感器安装方式,典型安装方式如下。

B.1电缆终端位置传感器安装方式

图B.1电缆终端位置HFCT传感器安装示意图

B.2电缆接头位置传感器安装方式

图B.2接头两侧分别引出接地线,HFCT传感器安装示意图

9

图B.3直接接地接头只有单根接地线时,HFCT传感器安装示意图

图B.4具有外部金属套连接电缆的直通接头,HFCT传感器安装示意图

图B.5直接接地箱内部HFCT传感器安装示意图

10

图B.6交叉互联箱内部HFCT传感器安装示意图

图B.7绝缘接头外表面电容耦合传感器安装示意图

图B.8绝缘接头旁边电缆本体外表面电容耦合传感器和本体HFCT安装示意图

11

附录C

(资料性附录)

高压交流电缆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主要技术指标

高压交流电缆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主要技术指标见表C.1。

表C.1高压交流电缆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主要技术指标

设备组成技术参数名称技术指标要求

提供信号幅值、相位、放电频次等基本的局部放电

数据显示表征参数及二维(Q-φ、Q-t、N-t等)、三维(Q-φ-n、

Q-φ-t等)放电图谱

抗干扰可抑制设备内部及外部的干扰信号

监控主机

分析各种相关数据分析工具

诊断辅助实现放电模式识别、缺陷及隐患类型判断

数据管理图谱、数据存储与导出

工作电源AC220V±15%,频率50Hz

检测通道≥3通道

下限:≤200kHz;

检测频带

上限:≥20MHz

下限:≤5pC;

信号采集单元检测量程

上限:≥5000pC

采样率≥100MS/s

系统噪声≤2pC(实验室条件下)

检测灵敏度≤5pC(实验室条件下)

结构钳型开口式

下限:≤200kHz;

HFCT(小内径)带宽

上限:≥20MHz

内径≥38mm

结构钳型开口式

常用传感器下限:≤200kHz;

HFCT(大内径)带宽

上限:≥20MHz

内径根据所应用高压电缆外径确定

结构金属薄膜

电容耦合传感器下限:≤200kHz;

带宽

上限:≥100MHz

12

附录D

(规范性附录)

高压交流电缆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试验方法

D.1型式试验方法

试验前应汇总被测设备的相关技术资料,结合其在线监测技术特点和现场检测方法,综合了解设备

的工作原理、信号采集方式、数据处理方法、分析与诊断方法和干扰抑制技术手段等内容。

D.1.1外观要求试验

按DL/T1506要求逐项进行试验。

D.1.2绝缘性能试验

按DL/T1506要求逐项进行试验。

D.1.3电磁兼容性能试验

按DL/T1506要求逐项进行试验。

D.1.4环境适应性能试验

按DL/T1506要求逐项进行试验。

D.1.5机械性能试

按DL/T1506要求逐项进行试验。

D.1.6外壳防护性能试验

按DL/T1506要求逐项进行试验。

D.1.7专项技术指标测试

实验室内采用单根高压XLPE电缆及其附件构成电缆试品系统。在试品不带电状态下,使用高频局

部放电带电检测设备自带的校准装置对试品依次注入标称校准信号完成设备校验。

外置式电容耦合传感器检测电力电缆接头时,宜采用间接校正法:使用两个结构尺寸及传递函数完

全相同的电容耦合传感器,通过从一个传感器注入标准脉冲,另一个传感器检测信号进行局部放电检测

的带电校正;HFCT检测电力电缆附件时,宜采用形式校正法,使用标准脉冲发生装置对高频电流互感

器注入脉冲信号,通过标准脉冲与检测主机上的等效放电量比较,调节设备对采集信号的传输阻抗修正

系数以达到对检测回路的校正目的。

使用标准信号发生装置对试品按幅值由大至小依次注入模拟检测量,获得设备所能检出的最小局部

放电信号等效放电量(信噪比SNR=2时),即为设备的检测灵敏度。若灵敏度水平无法满足要求,应

结合检测信号的时、频域特征合理转换检测频段或采用抗干扰手段。

D.1.8功能性验证试验

局放带电在线监测系统设备功能性验证试验应在实际局部放电测量过程中进行逐项验证。

13

D.2出厂试验试验方法

出厂试验项目按表1规定执行,试验方法按型式试验方法执行。

D.3交接试验方法

交接试验项目按表1规定执行,试验方法按型式试验方法执行。

D.4现场试验方法

现场试验项目按表1规定执行,试验方法按型式试验方法执行。

14

附录E

(资料性附录)

高压交流电缆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数据导出模板

高压交流电缆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数据导出模板见表E.1。

表E.1高压交流电缆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数据导出模板

被测电缆信息

线路名称电压等级

监测位置监测点接地方式

电缆厂家电缆型号

附件厂家附件类型

通道类型投运日期

局部放电在线监测信息

监测周期报表生成日期

温度/湿度℃,%监测系统型号

局部放电状态量

特征参量

备注

相序局部放电监测图谱

二维图谱三维图谱

A相

变化趋势图补充图谱

15

表E.1(续)

相序局部放电监测图谱

二维图谱三维图谱

B相

变化趋势图补充图谱

二维图谱三维图谱

C相

变化趋势图补充图谱

16

DL/TXXX—XXXX

目次

前言.......................................................................................................................................................................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总则................................................................................................................................................................2

5工作条件........................................................................................................................................................2

6技术要求........................................................................................................................................................3

7试验项目及要求............................................................................................................................................5

8标志、包装、运输、贮存............................................................................................................................7

附录A(资料性附录)高压交流电缆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典型结构.....................................................8

附录B(资料性附录)高压交流电缆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传感器典型安装方式..................................9

附录C(资料性附录)高压交流电缆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主要技术指标............................................12

附录D(资料性附录)高压交流电缆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试验方法...................................................12

附录E(规范性附录)高压交流电缆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数据导出模板............................................13

I

高压电缆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高压交流电力电缆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的结构组成、工作条件、技术要求、试验及

要求、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110(66)kV及以上高压交流交联聚乙烯电力电缆的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其它电

压等级或其它绝缘类型电力电缆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423.1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试验Kb:盐雾,交变(氯化钠溶液)

GB42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11463电子测量仪器可靠性试验

DL/T417电力设备局部放电现场设备测量导则

DL/T476电力系统实时数据通讯应用层协议

DL/T846.4高电压测试设备通用技术条件第4部分:局部放电测量仪

DL/T860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

DL/T1506高压交流电缆在线监测系统通用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高压交流电缆highvoltageACpowercable

由110(66)kV及以上的交流电力电缆本体、电缆附件及接地箱、交叉互联箱等附属设备所组成

的系统。

3.2

局部放电partialdischarge

指设备绝缘系统中部分被击穿的电气放电,这种放电可以发生在导体(电极)附近,也可发生在其

他位置。

[DL/T417,定义3.1]

3.3

局部放电传感器PDsensor

高压交流电缆的局部放电状态量感知元件,如高频脉冲电流互感器(HFCT)、电容耦合传感器等。

3.4

信号采集单元signalacquisitionunit

安装在高压交流电缆的本体、终端、接头、接地箱、交叉互联箱等部位或附近,用以转换、处理、

缓存和发送局部放电传感器输出信号,并且能通过现场工业总线、光纤、无线等通信方式与监控主机通

信的监测装置。

1

[DL/T1506,定义3.5]

3.5

监控主机monitoringstation

部署于变电站等处,实现对局部放电状态量的处理、分析和对信号采集单元的管控,并能与综合监

测分析系统进行标准化通信的一种计算机设备。

3.6

高压交流电缆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partialdischargeon-linemonitoringsystemforhighvoltage

ACpowercables

对高压交流电缆运行过程中的局部放电状态量进行连续或周期性地监测、分析与辅助诊断的系统。

3.7

综合监测分析系统comprehensivemonitoringandanalysissystem

能够接入高压交流电缆的局部放电在线监测信息,并进行集中存储、处理、分析、展示和应用的一

种计算机主站系统。

[DL/T1506,定义3.8]

3.8

户外装置outdoordevice

现场安装的高压交流电缆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功能部件,如局部放电传感器、信号采集单元等。

3.9

户内装置indoordevice

户内安装的高压交流电缆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功能部件,如监控主机等。

3.10

平均失效间隔时间meantimebetweenfailure(MTBF)

高压交流电缆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投运后两次相邻故障间的工作时间的平均值。

3.11

年故障次数faulttimeperyear

高压交流电缆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投运后年故障的平均次数。

4总则

4.1系统功能

系统宜采用高频脉冲电流法,对运行状态下高压交流电缆的局部放电状态量进行连续或周期性地自

动监测,应对监测数据进行长期存储、管理、综合分析,以数值、图形、表格、曲线和文字等形式进行

展示和描述,能反映局部放电状态量的变化趋势,并在局部放电状态量异常时进行报警。

4.2系统结构

系统应采用分层、分布式或定点式结构,由局部放电传感器、信号采集单元和监控主机三部分组成。

高压交流电缆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典型结构见附录A,高压交流电缆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局部放电

传感器典型安装方式见附录B。

5工作条件

5.1户外装置正常工作条件

应符合DL/T15065.1的要求。

2

5.2户内装置正常工作条件

应符合DL/T15065.2的要求。

5.3特殊工作条件

当超出5.1、5.2中规定的工作条件时,由用户与供应商协商确定。

6技术要求

6.1安全性能

应符合DL/T15066.1的要求。

6.2可靠性

监测系统应能在第5章所述工作条件下长期可靠工作,每回高压交流电缆的监测系统投运后至少满

足年故障次数不超过2次或平均失效间隔时间(MTBF)大于5000h。

6.3基本功能

6.3.1监测功能

a)信号采集单元应具备高压交流电缆局部放电状态量的自动采集、信号调理、模数转换和数据预

处理功能。

b)信号采集单元应能够将高压交流电缆局部放电状态量就地数字化和缓存,并根据需要定期将监

测信息发送至监控主机。

c)监测系统应具备干扰抑制功能,可抑制高压交流电缆线路内部及外界的干扰信号,如连续性窄

带干扰、固定相位脉冲干扰、随机性脉冲干扰等。

d)监测系统应具备手动检测功能。

6.3.2数据记录功能

a)监控主机应具备局部放电状态量特征参数(放电量、放电相位、放电次数、放电量-放电相位

图谱等)的自动记录与就地存储功能,存储时长应不小于1年。

b)监测系统应具有数据保护功能,不应因供电电压中断、快速或缓慢波动及跌落丢失已储存的监

测数据。

c)监测系统应具有数据管理功能,应能导出备份超过规定存储时长的数据,并应具备历史数据浏

览功能。

6.3.3数据分析功能

a)监测系统应能提供放电量、放电相位、放电次数等基本的局部放电状态量特征参数,展示二维

(Q-φ、n-φ、Q-t、n-t等)、三维(Q-φ-n、Q-φ-t等)放电图谱,具备各种统计特征参数展示

功能。

b)监测系统应具备数据分析与识别诊断功能。

c)监测系统应能以图形、曲线、报表等方式对局部放电状态量的变化趋势进行统计、分析和展示,

时间段、时间间隔应可选。

d)监测系统报警时,应能切换至手动检测与分析模式。

e)监测系统发现放电或放电活动趋势异变后,应具备辅助查找放电源位置的功能。

3

f)监测系统应提供离线分析功能,离线分析用数据导出格式模板见附录E。

6.3.4报警功能

a)监测系统应能实现局部放电状态量检出报警,宜具备在预设的监测周期内变化趋势异常报警功

能,可设定报警条件。报警信息应能上传至综合监测分析系统,且宜能同时发送至用户的手持

式移动终端。

b)监测系统异常情况下应能建立事件日志。

6.3.5通信功能

a)信号采集单元和监控主机之间的通信应满足监测数据交换所需要的、标准的、可靠的现场工业

控制总线、以太网络总线或无线网络的要求。

b)监控主机应能够将经过处理的数据发送至综合监测分析系统;监控主机与综合监测分析系统之

间应采用DL/T860、DL/T476或用户要求的其它标准通信协议进行通信。

c)在线监测系统应满足信息安全防护方面的相关要求。

d)在线监测系统应具有时钟同步功能,实现系统内各部分的时钟同步。

6.3.6自诊断及自恢复

应符合DL/T15066.3.6的要求。

6.3.7其它功能

应符合DL/T15066.3.7的要求。

6.4专项技术要求

6.4.1检测频带

采用高频脉冲电流法的监测系统信号检测频带至少应包含200kHz~20MHz。

6.4.2测量灵敏度

a)为便于对比分析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的测量结果,放电量单位宜统一为pC,放电量幅值计

算宜采用在6.4.1规定的检测频带内对放电脉冲电流进行频域积分。

b)在实验室环境下,监测系统中所有信号采集单元的最小可测局部放电幅值不应大于5pC。

6.4.3测量精度

应符合DL/T846.4的要求。

6.4.4测量稳定性

应符合DL/T846.4的要求。

6.4.5主要技术指标

高压交流电缆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主要技术指标见附录C。

6.5通用技术要求

6.5.1绝缘性能

4

应符合DL/T15066.5的要求。

6.5.2电磁兼容性能

应符合DL/T15066.6的要求。

6.5.3环境适应性能

应符合DL/T15066.7的要求。

6.5.4机械性能

应符合DL/T15066.8的要求。

6.5.5外壳防护性能

a)户内装置应符合GB4208中规定的外壳防护等级IP31的要求。

b)户外装置应符合GB4208中规定的外壳防护等级IP65的要求。

c)当局部放电传感器、信号采集单元安装现场有浸水可能时,应由生产厂商和用户协商,选取合

适的防护等级,如IP67或IP68。

6.5.6结构和外观要求

应符合DL/T15066.10的要求。

6.5.7连续通电

应符合DL/T15066.11的要求。

6.5.8接地要求

应符合DL/T15066.12的要求。

6.5.9可扩展性

应符合DL/T15066.13的要求。

7试验项目及要求

7.1试验环境

除环境适应性试验和在现场进行的试验之外,其它试验项目应在以下试验环境中进行。

a)环境温度:+15℃~+35℃(户外试验不做要求);

b)相对湿度:≤75%;

c)大气压力:80kPa~110kPa。

7.2型式试验

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试验:

a)新产品定型后、投运前;

b)正式投产后,如设计、工艺材料、元器件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