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痹(肩袖损伤)中医临床路径及入院标准2020版_第1页
肩痹(肩袖损伤)中医临床路径及入院标准2020版_第2页
肩痹(肩袖损伤)中医临床路径及入院标准2020版_第3页
肩痹(肩袖损伤)中医临床路径及入院标准2020版_第4页
肩痹(肩袖损伤)中医临床路径及入院标准2020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5PAGE2肩痹(肩袖损伤)入院标准:反复肩关节疼痛,或伴活动受限,或出现关节萎缩或关节挛缩。门诊治疗未见明显改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肩袖损伤的住院患者。一、肩痹(肩袖损伤)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肩痹/漏肩风(TCD2019版:A03.06.04.03)。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肩袖损伤(ICD-10:S46.002)。(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中的肩痹疾病诊断标准。(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12年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由冯华主编的《实用骨科运动损伤临床诊断》中关于肩袖损伤诊断标准。①临床表现:肩关节疼痛,以三角区内疼痛为主;或活动受限,以肩主动前屈、外展关节活动为主;有慢性劳损或外伤或感受风寒等病史。②体格检查:肩峰下或肱骨大结节处压痛;或垂臂试验和撞击试验阳性;疼痛弧:外展60-120度疼痛,肱盂关节摩擦音:主动、被动活动时肱盂关节弹响或摩擦音。病程大于3月者可能出现肌肉萎缩或关节挛缩。③辅助检查:X-ray检查:肩关节平片,骨骼可有骨质增生或无明显异常;超声:肩袖部位存在回声増强紊乱,可见低回声或高、低混合性回声病灶,肩袖区有积液;核磁共振成像(MRI):肩袖组织损伤但未完全撕裂。肩袖损伤分级:参照Zlatkin分类:根据磁共振检查结果,根据肌腱外形、肌腱连续性、肌腱局部信号强度等因素,将肩袖损伤分为4级。0级:无损伤。1级:肩袖挫伤,患者肩袖肌腱水肿、充血,甚至纤维变性,这种损伤是可逆的。2级:肩袖不完全撕裂,肌腱纤维部分撕裂,若不知识治疗或反复撕裂损伤可进展为完全性撕裂,常见于冈上肌肌腱的滑囊面侧或关节面侧。3级:肩袖完全撕裂,这种损伤多见于肩胛下肌、冈上肌肌腱,患者肌腱完全撕裂,是一种贯通肩峰下滑囊和肱盂关节的损伤,此过程不可逆,常需手术治疗。2.证候诊断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肩痹疾病诊断标准。临床常见证候:(1)风寒湿证:主症:肩周以游走疼痛为主,肩臂酸痛沉重、活动受限,畏寒惧风,得温痛减;兼症: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弦紧。(2)瘀血阻滞证:主症:肩周以局部固定肿胀、刺痛为主,按压痛明显,关节活动幅度减小、僵硬。兼症:舌色较暗,瘀斑时见,薄黄苔,脉象细、弦、涩。(3)气虚血瘀证:肩周疼痛固定,呈针刺样,夜间为甚,休息后缓解,伴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肢体酸软无力,或伴有肌肉萎缩。兼症:舌质暗,少苔或舌苔白,脉细弱或沉。(4)肝肾不足证:肩周疼痛,按压痛明显,关节活动幅度减小、僵硬。兼症:腰部酸痛,舌色淡,苔少,脉沉细。(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肩痹疾病。1.肩袖损伤诊断明确。2.患者适合并愿意接受保守治疗。(四)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肩袖损伤,ICD-10疾病编码为S46.002。2.如患有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3.年龄在25-85岁。4.排除有手术指征如完全肩袖撕裂或巨大肩袖损伤者等。(五)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六)入院检查项目1.必须的检查项目:血、尿、粪常规。2.可选项目:(1)生化全套、凝血四项+FDP、抗“O”、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血沉等;(2)心电图;(3)影像学检查:肩关节MRI或X摄片等。(4)康复评定:根据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系统(UCLA)评分。(5)有相关疾病者必要时请相应科室会诊。(七)康复治疗方案参照Zlatkin分类,分为4级,0级、1级、2级、3级,分级辨证治疗。1.针灸治疗(1)针刺体位:坐位或侧卧位取穴如下:①主穴:肩前、肩髎、肩髃、臑俞、外关、合谷。②配穴:风寒夹湿型加风门、风池、阴陵泉等;瘀血阻滞型加肩贞、阳陵泉、条口、气海等;气血亏虚型加气海、关元、足三里等。方法:进针前穴位皮肤消毒;采用指切或夹持进针法,垂直于皮肤进针,针刺深度按部位不同在10-25mm范围,捻转得气(局部酸、胀、重、麻感)。(2)电针刺激:得气后,分别接电针,采用连续波或者疏密波,留针30min。(3)温针灸:在肩前、肩髎、肩髃、臑俞等局部腧穴针刺得气后,选用2~3个腧穴实施温针灸,连续施灸2~3壮(每壮3克艾绒);(4)TDP照射:肩部局部或针刺部位局部神灯照射,每次30分钟。(5)拔罐:针灸后可在压痛点或局部腧穴加拔火罐1~3只,行留罐或闪罐、游走罐等治疗。(6)放血疗法:若瘀滞严重可刺络拔罐,采用皮肤针叩刺或粗针点刺压痛点,使少量出血,再加拔火罐1~2只,留罐5~15min。(7)穴位注射:选取以上穴位1-3个,如甲钴胺注射液等,每周注射三次;(8)穴位贴敷:选用自制中药研粉在肩前、肩髎、肩髃等穴贴敷治疗。(9)中频治疗仪:选用电脑中频治疗仪。电极连接肩部,以患者感觉为主,选用适宜强度刺激20min。(10)刮痧:肩关节可沿手少阳三焦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循经刮痧治疗,每周1-3次。(11)中医定向透药疗法:选用电脑中频治疗仪。采用1-2对电极分别连接患侧肩周穴位,以患者感觉为主,选用适宜强度刺激20min。(12)梅花针:局部或者上肢麻木部位轻叩至皮肤潮红为度。(13)埋针治疗:取阿是穴行埋针治疗。(14)耳针:取枕、肩等穴位行耳针治疗。(15)针刺运动疗法:针刺条口透承山穴,同时嘱患者适当缓慢活动患者肩周。(16)推拿治疗:以点、按、揉、推等手法作用于肩关节,以患者能耐受为度。2.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1)风寒湿证:治法:祛风散寒,利湿通络推荐方药:蠲痹汤加减,羌活、独活、秦艽、当归、川芎、桂枝、木香、乳香、茯苓、防风、桑枝、海风藤、炙甘草。(2)瘀血阻滞证:治法:活血祛瘀,舒筋通络推荐方药:舒筋活血汤加减,当归、川芎、熟地、川牛膝、威灵仙、苍术、陈皮、白芍、木防己、防风、羌活、白芷、茯苓、醋元胡、生姜。(3)气虚血瘀证治法:益气活血,通经活络推荐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减,黄芪、当归、川芎、白芍、白术、细辛、秦艽、防风、炙甘草。(4)肝肾不足证治法:滋补肝肾,强壮筋骨推荐方药:六味地黄丸加减。熟地,山萸肉,山药,茯苓,牡丹皮,泽泻等。3.辨证选择外用中药熏蒸方(1)风寒湿证治法:祛风散寒,利湿通络推荐方药:蠲痹汤加减。(2)瘀血阻滞证(院内制剂)治法:活血祛瘀,舒筋通络方药:可选院内中药熏洗Ⅱ号方(3)气虚血瘀证(院内制剂)治法:补气养血,通络止痛方药:可选院内中药熏洗I号方(4)肝肾不足证(院内制剂)治法:滋补肝肾,强壮筋骨方药:可选院内中药熏洗IV号方4.口服中成药、西药治疗中成药:透骨消痛胶囊一次1g口服tid西药:盐酸氨基葡萄糖0.48g口服tid地奥司明0.48g,口服bid5.外用:可选用氟比洛芬巴布膏、骨通贴膏等外用消炎止痛。6.其他疗法:根据病情需要选择小针刀疗法、火针、体外冲击波等治疗。(八)复查项目以康复评定为主,注重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九)出院标准1.症状基本消失,肩关节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基本恢复;2.症状缓解,生活能自理,可以转为门诊治疗。(十)变异及原因分析1.部分中老年病人有合并症:如脑血管或心血管病、糖尿病等,这些疾病可能会加重需要同时治疗,导致治疗时间延长与费用增加。2.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执行,退出本路径。(十一)标准住院日≤21天。(十二)标准费用:10000元。二、肩痹(肩袖损伤)中医临床路径住院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肩痹(肩袖损伤)(TCD2019版:A03.06.04.03;ICD-10:S46.002)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_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14-21天时间住院第1天住院第2~3天住院第4~14天主要诊疗工作□询问病史、体格检查、舌象、脉象□下达医嘱、开出各项检查单□完成首次病程记录□完成入院记录□完成初步诊断和病情(功能)评估□应急处理□向患者交待病情和注意事项□采集中医四诊信息进行辨证□上级医师查房:调整或补充诊疗方案□入院相关检查□实施治疗方案□完成病历书写和病程记录□必要时西药对症处理□上级医师查房,观察病情变化调整方案□采集中医四诊信息进行辨证□实施治疗方案□完成病程记录□必要时西药对症处理重点医嘱□专科护理常规□专科护理□饮食:普食、或、糖尿病饮食或低盐低脂饮食□针灸治疗□针刺运动疗法□拔罐疗法□灸法□埋针治疗□其他外治法□中药内服□物理治疗□其他辅助治疗临时医嘱:□血、尿、便常规□肩关节MRI血糖及其他必要生化检查□心电图□其他检查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而定□长期医嘱:□专科护理□针灸疗法□冲击波治疗□推拿疗法□针刺运动疗法□拔罐疗法□其他外治法□中药内服或静滴□中药熏洗□物理治疗□其他辅助治疗□临时医嘱:□必要时复查异常项目□必要时请相关科室会诊□必要时口服中成药制剂□长期医嘱:□专科护理□手法治疗□针灸疗法□推拿疗法□拔罐疗法□其他外治法□中药内服或静滴□物理治疗□中药熏洗□运动疗法□其他辅助治疗□临时医嘱:□根据患者情况决定检查项目□必要时口服中成药制剂□颈椎功能评定主要护理工作□做入院介绍、入院评估□进行入院健康教育□介绍各项检查前注意事项□饮食、日常护理指导□按照医嘱执行诊疗护理措施□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健康宣教□疼痛护理□观察患者一般状况□功能训练指导□饮食指导病情变异记录□无□有,原因:1.2.□无□有,原因:1.2.□无□有,原因:1.2.护士签名医师签名时间住院第15~20天住院第21天主要诊疗工作□上级医师查房与功能评估,明确是否出院□采集中医四诊信息进行辨证□复查异常生化指标□完成病程记录□观察患者病情调整治疗方案□出院前功能评定□向患者交代出院注意事项□开具出院诊断书□完成出院记录□指导出院后康复重点医嘱□长期医嘱:□专科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