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经典常谈》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1页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经典常谈》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2页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经典常谈》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3页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经典常谈》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4页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经典常谈》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名著导读《经典常谈》选择性阅读1.准确识记有关朱自清和《经典常谈》的文学常识2.结合文章的内容体会中国古代文学发展与历史脉络3.体会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精髓(重点)4.概括《说文解字》、《周易》、诗、文等典籍主要内容。(难点)学习目标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古典文学学者。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伦敦杂记》,文艺论著《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国学普及著作《经典常谈》等。作者简介

我国旧式教育,完全是读经的训练,经典训练成为教育的唯一项目。从幼童时期就开始这样的训练,学生食而不化,既影响了他们对新知识的学习和接受,也影响了真正意义上的文化继承。新式教育的兴起,扭转了这一局面,同时也规定了初、高中学生了解本国固有文化、培养“读解古书,欣赏中国文学名著之能力”等要求。但当时,我国的经典,大部分还未经过现代意义上的整理,一般人往往敬而远之。同时,给这类经典分段、标点、注释,用白话文翻译等工作都还没有深入、具体地做。1937年10月,教育家杨振声建议朱自清写一些有关中国文化的课文,这成为他写作《经典常谈》的直接缘起。而他在写作过程中遵循的标准也是完成一部“一般的读物”而非“考据的著作”。他希望读者能把这部书当作一只船,“航到经典的海里去”。创作背景《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在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全书共十三篇,介绍了《说文解字》《周易》《史记》等经典著作,并概述了诸子百家,辞赋和历代诗文的情况,以此展示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基本面貌。作者以经典为主,以书为主,不囿于陈腐的旧学框架,尽量采择近人新说,以亲切自然、切实浅明的语言介绍了我国文化遗产中的这些经典作品。

十三篇包括《<说文解字>第一》《<周易>第二》《<尚书>第三》《<诗经>第四》《三<礼>第五》《<春秋>三传第六》《四书第七》《<战国策>第八》《<史记>(汉书)第九》《诸子第十》《辞赋第十一》《诗第十二》与《文第十三》。内容概览章节梳理

诸子散文

诸子散文是春秋战国时期各个学派阐述自己的思想倾向、政治主张和哲学观点的著作,代表作有《论语》《孟子》《荀子》《老子》《庄子》《韩非子》《墨子》《吕氏春秋》等。其中以《庄子》和《孟子》文学成就最高。儒家学派三子:孔子、孟子、荀子;法家学派集大成者:韩非子;道家代表:老子、列子(简单了解)、庄子;墨家学派:墨子

艺术特色010203在风格上,这是一部用散文手法谈学术的佳作。在内容上,本书具有点面结合、点线结合的特色。在表述上,全书导入生动,层次清晰,逻辑严密。读经典的意义一、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二、丰富思想,提高认识。三、收获启迪,开启智慧。

阅读经典,可以了解一定时期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人情世故等,可以积累知识、开阔视野、增长见识。

经典的力量更在其思想性,其思想价值是无穷的。经典常读常新,对读者思想的丰富和升华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每一部经典作品都蕴含着一种或多种人生智慧,阅读经典,可以给中学生带来许多人生智慧。这些智慧可能会影响一个人一生。1、《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先生的作品,全书()篇。A.15B.18C.13D.302、中国文字相传是()造的。A.黄帝B.炎帝C.尧

D.仓颉牛刀小试1.【答案】C2.【答案】D3、下列不属于五经的是()A.《易》B.《书》C.《大学》D.《春秋》4、下列不属于四书的是()A.《大学》B.《中庸》C.《论语》D.《春秋》牛刀小试3.【答案】C4.【答案】D

1.《经典常谈》是(

)撰写的一部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其中介结了汉字的由来。让我们知道(

)造字的传说。介绍了古代的字典,即许慎的《》.这是一部划时代的字书。()是常用的经典间读方法,对历史方面感兴期的同学,在间读《经典常谈》时可以挑选((战国策)第八》(《史记)(汉书)第九》等篇目。牛刀小试【答案】朱自清仓颉说文解字选择性阅读2.《论语》中国第一部语录体著作,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与()()()并称“四书”。书中有对孔子仪态举止的静态描写和个性气质的传神刻画,还刻画了孔门弟子的鲜明形象,如子路的率直鲁莽、颜回的温雅贤良、子贡的聪颖善辩、曾皙的潇洒脱俗等。孔子因材施教,表现了诲人不倦的可贵精神。牛刀小试2.【答案】《大学》《中庸》《孟子》结语

“把它当作一只船,航到经典的海里去”,这是朱自清先生在《经典常谈》中寄寓的殷切希望。作业布置0102

阅读《诗第十二》,小组合作绘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