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2024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专项练习(2023高考真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_第1页
高中语文2024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专项练习(2023高考真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_第2页
高中语文2024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专项练习(2023高考真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真题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2023高考全国甲卷】(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临江仙晃补之身外闲愁空满眼,就中欢事常稀。明年应赋送君诗。试从今夜数,相会几多时。浅酒欲邀谁共劝,深情唯有君知。东溪春近好同归。柳垂江上影,梅谢雪中枝。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词真实描写了送别的场景,充分地表现出词人对朋友的眷恋之情。B.词人时常感到缺乏快乐,而即将到来的离别又会强化这种愁闷的感受。C.因不忍与朋友分别,词人更珍惜当下,数算还剩下多少时日可以相聚。D.春天即将到来,词人希望与朋友同归东溪游览,共同欣赏春日的美景。15.词的结尾两句被后代评论家称赞为“绝妙”,请简要分析其妙处。【2023高考全国乙卷】(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破阵子陆游看破空花尘世,放轻昨梦浮名。蜡屐登山真率饮,筇杖穿林自在行,身闲心太平。料峭余寒犹力,廉纤细雨初晴。苔纸闲题溪上句,菱唱遥闻烟外声。与君同醉醒。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人以“空花”“昨梦”喻指过往的虚无,“看破”“放轻”宣示自己告别过去。B.词人着屐拄杖、登山穿林,一个远离尘世、悠游自在的山野隐逸形象跃然纸上。C.细雨初晴的春日,依然会使人感觉到寒冷,但这并没有影响词人的轻松自得。D.词人在最后表示,希望远方友人能与自己同饮共醉,表达了真挚的思念之情。15.这首词是如何表现人闲适心情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附:参考答案【2023高考全国甲卷】14.【参考答案】A【解析】“真实描写了送别的场景”错。词中“明年应赋送君诗。试从今夜数,相会几多时”,意思是眼前虽是相聚,明年肯定又要送别你了。从今夜开始细数,到明年分离时还有多少相聚的时候。据此看出词人是明年送别朋友,属于虚写,并不是真实的场景。15.【参考答案】①用动词“垂”“谢”赋予“柳”“梅”动态的美感,运用虚写的手法,想象在春季邀约友人同去东溪岸边,去观赏秀丽的春景;②此句以春光美景收束全词,通过想象未来再聚之景,表达了对即将再会的期盼,安慰即将远离的友人,更表达出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之情和乐观豁达的情愫。【参考译文】这世间充满闲愁,所见所闻没有乐事,皆是悲苦。眼前虽是相聚,明年肯定又要送别你了。从今夜开始细数,到明年分离时还有多少相聚的时候呢。浅酒无别人可劝,惟你能劝;深情无别人可知,也只有你才能知道。春天将尽,东边的溪山风景秀丽,可以与你同游,去观赏那江水中倒映柳树的影子和隐在雪中的梅花零落。【鉴赏】《临江仙·身外闲愁空满》是北宋词人晁补之(一说晏几道)所作的一首词。上片主要描写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下片是对两人欢聚场面的描写。全词通过描述作者与友人的酒筵欢会,表达了对人生相聚苦短的心理感受。该词以春柳冬梅来烘托渲染,所抒发的情感深挚凄美,情景交融之效果,独树一帜。词的上片写的是与友人在一起的酒筵欢会,却以“眼中欢事常稀”来表现,使欢乐也蒙上一层愁苦的阴影。因为聚会稀少,故而特别珍惜;因为珍惜,故而更怕这段欢事的终结;因为怕它终结故而要仔细地数一数究竟还有多少个相聚的日子。作者真切地表述了细腻的心理活动,很是耐人寻味。下片当以“东溪春近好同归”为核心,表述了作者对生活的取向和希望。“浅酒”与“深情”两句,就其句式与内涵而论,又是相互纠葛在一起的,这种笔法,本是《临江仙》词牌的一种约定俗成的习惯性的写作要求,其间有对比,有连结,或为对仗,或为互文。这两句是说:浅酒无别人可劝,惟君能劝;深情无别人可知,惟君能知。这样就把席间欢会的主客双方的亲密关系交代了出来。“东溪”,即东边的溪山,泛言风景秀丽之处,并不是实有的地名。选个好去处,携同归隐共赏春光,也就不会再有异地分离的情况了——这只不过是一种美好的愿望而已。最后两句是由“春近”二字引发出来的想象中的东溪美景:“柳垂江上影,梅谢雪中枝”。用十个字总写春景,并不容易。选材欲其美,大概至少须得做到这么几点方能合乎要求。(摘自《古诗文网》)【2023高考全国乙卷】14.【参考答案】D【解析】“表达了真挚的思念之情”错。“与君同醉醒”,意思是与友人一同醉醒,表达闲适自在的心情。15.【参考答案】①看破虚幻的世界,放弃过往的无谓名利。体现出作者处世豁达的人生态度,旷达自然,超凡脱俗;②穿着蜡屐登山率真地饮酒,带上筇杖自在地行走,身体自由,心灵宁静。体现出作者宁静从容的心境,诠释着作者退居后乐观淡泊的精神追求;③闲暇之时在溪边题诗,听着远处传来烟霭外采菱人的歌声。写作者对官场失望之后徜徉在山水之间,不问世事,抒写闲适情趣,力求解脱之道的旷达胸怀。【注释】蜡屐登山:屐,木鞋;蜡屐,往木屐上涂蜡以防潮湿。南朝诗人谢灵运喜爱登山观赏风景,他穿的木屐有特别的讲究,《南史》本传记载:“登蹑常著木屐,上山则去其前齿,下山去其后齿。”此处暗用这个典故。真率饮:宋人作《侍讲杂记》载:“温公(司马光)居洛,与楚正叔通议、王安之朝议等耆老六七人,时相与会于城内之名园古寺,且为之约:果实不过三品,肴馔不过五品,酒则无算。以为俭则易供,简则易继,命之曰‘真率会’。”筇(qiónɡ)杖:筇,古书上记载的一种竹子,常用以制作手杖,即名“筇杖”。心太平:谓心境简淡平和。《黄庭经》有云:“闲暇无事心太平。”陆游曾名其所居曰:“心太平庵”。料峭:叠韵联绵词语,用以形容早春季节的寒冷。犹力:仍然强劲。廉纤:叠韵联绵词语,用以形容小雨、细雨。苔纸:即侧理纸。古代南越人用海苔制成的纸,其纹理纵横斜侧,故名“侧理纸”。菱唱:即菱歌,采菱女子所唱的歌谣。【参考译文】看破虚幻的世界,放弃过往的无谓名利。我穿着涂蜡的木屐,悠游地登上高山,纯真坦率地纵情饮酒。拄着手杖在山林间穿林,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内心是如此地闲适,心中是那样的平静。料峭的寒风,依然是那样强劲;微微的细雨刚刚飘然而去,春日初晴的阳光就洒满身上。在苔纸上闲散地定下外出游览时看到的山中美景,溪上风光。远远的风烟之外,隐隐地传来了采菱人的悠扬的歌声,在这宁静幽然的景致中,我多么想和你一同醉醒。【鉴赏】这是一首描写乡居生活的词,词中有愤激之情,也有闲适之意。上片开头便说:“看破空花尘世,放轻昨梦浮名”这既是对现实世界的理性思考,也是对过去生活的沉痛反思。词人将自己过去的崇高事业斥为追求浮名,这本身就含有怀才不遇的悲愤在内。“真率饮”和“自在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