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公务员(申论)模拟试卷55_第1页
北京公务员(申论)模拟试卷55_第2页
北京公务员(申论)模拟试卷55_第3页
北京公务员(申论)模拟试卷55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公务员(申论)模拟试卷55一、论述组题(本题共3题,每题1.0分,共3分。)一、注意事项1.申论考试,与传统作文考试不同,是对分析驾驭材料的能力与对表达能力并重的考试。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3.仔细阅读给定的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依次作答。二、给定资料材料一2005年6—8月,患者翁文辉在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67天,仅住院费就花了近140万元,并按医生要求购买了400多万元自备药物。这一年8月6日,翁文辉因抢救无效病逝。据报道,翁文辉在住院期间召集的专家会诊,一共用了将近1000万元。患者去世后,家属发现了医药举上开有患者严重敏感的药物、患者去世两天后医院还在开化验单、一些自备药不知去向等重大疑点。面对质疑,院方负责人辩称,该医院是一所“从来不用特权去索取身外的任何利益”的“人民医院”,他们不但没有多收翁某一分钱,反而“漏收了130多万元”。目前卫生部联合调查组对于此事的初步调查结论包括:该院内部管理十分混乱,在翁文辉的治疗过程中,存在严重的过度医疗服务、过度检查、过度用药行为。而过度医疗有两个集中表现:一是过度检查和过度依赖仪器,二是过度用药。《第一财经日报》2005年12月8日报道,患者的儿子翁强回忆道:“我依然记得父亲生前曾跟我说的一句话,让我很内疚。他说,‘我本来是哮喘,现在怎么搞成这样?’”《三联生活周刊》2005年12月8日的报道说,老人的这段医疗始于2004年底,被确诊为恶性淋巴瘤是2005年2月份的事情。材料二据央视《东方时空》报道,继患者翁文辉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花去550万元人民币治疗费一案经报道后,央视记者日前调查发现,患者诸少侠因心脏衰竭在深圳人民医院住院119天后病故,医疗费用92万元多,再加上医院推荐家属自费购买的药品费用,诸少侠住院119天的费用高达120多万元。诸少侠的家属对此产生疑问,在仔细核对有关账单后发现:2006年1月3日的账单上显示抽取患者的动脉血是15次,静脉血是11次,也就是说一天抽了26次血。据了解,相关账单上还显示诸少侠某一天获抢救60次,其中59次成功。对此,家属翻阅当时的处方后发现,患者获抢救有17次,剩下的43次不知出自何处。诸少侠事件发生后,医院是认了错的,承认“我们医务界就有这个弊病”,“是制度上有缺陷”,“还有医风医德上有很多不足”。材料三两个患者,最后都不幸死了,医而无效,尤让家人对巨额的医疗开支产生狐疑;要是幸而生还,其中的许多猫腻,就有可能被掩饰过去。两个患者,一是退休的医生,一是离休的教师,家属也都是断文识字的文化人;诸少侠还曾经是深圳联合医院的院长,他的家属本身就是医生;面对这样的患者,医院都敢胡作非为,要是换成连个病名也说不清、连张药方也看不懂的患者,挥刀开宰起来恐怕就更没有顾忌。两起事件,都发生在大城市的大医院,应属管理最为规范的地方,但依然发生管理如此混乱、鲸吞如此无忌的事件,若是换了个地处偏僻、管理松散的医院,恐怕更不可想象。两个患者,都已经病入膏肓,理应得到最大的同情和体恤;结果,遭遇了几近残酷的盘剥与掠夺:诸少侠的家属,在公费之外,自费了20多万元,翁文辉的家属,被要求自费买了400多万元的药,——号称奉行人道主义的医院,趁人之危、趁火打劫的时候,竟然如此毫无良知可言。至于两个患者所遭遇的盘剥手段,则更是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仅据现已确认的资料:在诸少侠的治疗过程中,一天可以抽26次血;住院119天,可以抢救60次,而有43次家属根本不知道;血管选择性造影,文件规定的收费标准是200元,医院却可以收1400元;每小时195元的透析费用,按规定已包含透析液,医院却每次都让患者另行购买;在翁文辉的治疗过程中,67天里,竟然有1180次会诊记录;其中一天的输血记录就达94次;其中有两天的输液量则分别达到近1吨……材料四不论是550万元医疗费,还是120万元住院费,都是极端个案。普通老百姓拿不出那么多钱,甚至也进不了ICU(重症监护病房)的门,所以自然也遇不到这样数字惊人的事。但是正如许多评论已经指出的,这两件荒唐事反映出了医院的办事逻辑:最大程度地发挥医院的信息优势和定价优势,将开药就医实践成为一种缺乏节制的牟利行为。材料五2005年12月7日《新民周刊》一则报道中写道:51岁的刘奇心电图呈直线而被宣布死亡。推往太平间的时候,鬼使神差动了动手指,又正巧被身边的家人发现,否则等待他的很可能就是焚化炉。后来才发现,心电图机分别连接胸口、四肢的5根导线中竟然断了4根。一位84岁的张老太也同样遭罪:心跳骤停,但血压和呼吸都显示正常。七八名医生不由分说轮番上去捶胸、打强心剂、电击,一点也不见效,后来才发现原来是粘在胸口的心脏监护仪导线松掉了。还有一位患者刚开始有点咳嗽,后来变得气喘。在几家医院做胸透都显示肺拐角有阴影,诊断为感染性肺结核或过敏性哮喘,开了很多抗菌素和哮喘药。可她吃了药后病不仅没好,痰液里还开始渐渐出现血丝,气都喘不上来,最后只得住院。做核磁共振的时候发现沿喉下去15厘米之处出现占位性病变,布满菜花状凹凸不平的东西,这符合恶性肿瘤的特征,于是医生紧急进行开刀切除。但是切下来的肿瘤经过培养后发现,里面根本没有癌细胞。原来,这位病人根本不是哮喘,而是气管吸入了异物。在大量激素的作用下,细胞变异成了“类癌”。而是不是哮喘,是一个合格医生凭经验很容易判别的。过度治疗使一些没病的有病、有病的可能病更重甚至死亡。过度医疗已经成为典型的谋财害命。我国每年有多少人因此而死亡?可以断定其人数远在矿难死亡人数之上。我国平均每天要牺牲至少15名矿工,百万吨死亡率是南非的30倍,美国的100倍。那么,因过度医疗而死亡的问题,国人是否也应该和对待矿难一样“同仇敌忾”?!材料六大医院有“大检查”。二甲医院说,“在大医院,血常规数据的得出,是由大型的电脑设备来完成的。而我们医院,这些数据都是由我们两个医生,人工进行统计的。”而我们的一些大医院到底为病人做了多少大检查?统计表明,目前我国大型医疗设备使用频繁,但经检查发现病症的只占检查人数的30%,远远低于卫生部要求的阳性率(即检查出病症的概率)达60%的标准。也就是说,至少有一半的患者做了不应该做的高价检查。大医院用“大药”。某白血病患者说“像西迪林、仙力素、马斯平、大扶康、泰能,以往是我们常用的药。这些药最便宜的60多元,最贵的300多元钱。二甲医院却很少用,医生用经常性的口腔护理代替。”二甲医院说,“为了抗真菌,我们为患者勤做口腔护理,每次只需几块钱,这比选择一瓶数百元的抗生素,要省钱得多。”大医院有“大智慧”。白血病患儿家长要买便宜药,但药店买不到不说,药店想到厂家去帮他们买,得到的答复却是:“这药不能供给你,我们不能让你搅乱医院的药价”;“你们买也行,但我们只能以高出医院的价格供货。”药店无奈地说,“白血病患儿家长想买的药品,80%以上是厂家只给医院直供,这其中又以针剂为主。看来,他们都惟恐我们把水‘搅浑’,让药价变得透明。这个忙帮不上了,对不起。”材料七新华社报道,近日,拥有近2万名癌症患者会员的上海市癌症康复俱乐部进行了一项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自负医疗费用在3万—5万元的占21.4%,5万元以上的占21.6%。患病后家庭经济状况呈“入不敷出”的,占42.8%。另据报道,在一个二甲医院每月几千元就可以拿下的日常治疗到了三甲医院却需要7万元,相对于决定其中巨大差额的检查费,久盼的药品降价在患儿家长看来却无足轻重。(2005年12月8日《沈阳今报》)为治疗家人疾病而乞讨、卖血、卖身的悲惨故事,也时时见诸媒体。1、请用不超过200字的篇幅,概括出给定材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标准答案:材料反映了一些医院肆意盘剥患者及其家属,过度医疗、草率对待病人和医风、医德差的问题。这不仅大大提高了医疗成本、降低了医生的医疗水平,更严重的是它事实上已走上了医生救死扶伤的反面。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从政府制定政策的角度,提出解决给定资料所反映问题的对策建议。要求:有针对性,切实可行。字数不超过350字。标准答案:(1)继续深化医疗体制改革,使其向廉价、高效的方向发展。目前要根本改变以药养医的机制,让医药分家,改变药品销售的途径,断绝医生“开大处方”、“医药合谋”的路子。(2)充分借鉴国外在医疗方面的成功经验,如在重大疾病医疗保障额度方面,设置最高限额,实行扣除制,即当患者因个人投入医疗费用已达到一定额度并陷入经济困境时,则由国家和社会为其提供后续救助;实行针对低收入人群的减免医疗费用性质的救助制度、面向一般收入人群的国民健康保障社会医疗保险、面向高收入人群的市场或私人医疗保险。(3)加大对医疗机构的财政投入。(4)加强医风、医德教育,并建立相关的责任制。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就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用1200字左右的篇幅,自拟标题进行论述。要求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论述深刻,有说服力。标准答案:不容利益集团公然掠夺大众最近一段时间,哈尔滨的天价医药费事件,激起了极大的民愤。因为这一事件集中暴露了当前医疗行业的积弊,也暴露出在一种不成熟的体制之下,某些“白衣天使”的职业道德已经荡然无存——其实何止是职业道德,根本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底线被彻底突破!不仅如此,这一事件引人关注的更深层次原因还在于:这是社会转型时期一个群体对另一个群体进行公然掠夺的典型案例。从这个角度说,用一般的语言很难描述这一事件的极端恶劣性,很难描述这一事件对病患群体的恐怖性。面对这种公然掠夺病患群体的严峻事实,再用医德医风之类的逻辑来解释,显得多么荒唐可笑。这个事件告诉人们: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对既得利益者来说,是最硬的道理,如果没有强力的制度规范,既得利益者是不会住手的。哈医二院这所自我标榜的“贫下中农的医院”,对于支付了五百多万元(最新消息说高达1000余万元)医疗费的患者来说,无异于是站在对立面的利益集团。曾寄托着普通百姓厚望的医疗改革,在这里却造就了一个“改革陷阱”:医疗改革的目标,本来是为了克服医药卫生行业存在的种种弊端,让广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看得起病,吃得起药,但是天价医院却凭借自己掌握的医疗资源,扼住你的咽喉随意要挟,以达把利益集团“做大做强”之目的。医疗改革成功与否,研究机构和主管部门还有分歧,但是,对于广大患者及家属来说,有一点很清楚,那就是直到现在,他们还在支付超高额的医疗成本,还在被无可奈何地掠夺着,以至于连主治医生对这种公然的掠夺都于心不忍!对于医改是否成功的争论,老百姓可能没有多大的兴趣,老百姓感兴趣的是,什么样的制度和力量,可以斩断既得利益者伸出的黑手。在“天价医药费”事件被媒体披露后,人们除了听到过该省卫生厅否认中纪委参与调查此事的“辟谣”之外,几乎没有再听到过当地省市卫生行政部门的意见,也不曾听说他们为保护患者利益做过什么。而根据媒体的消息,此前患者曾写过100多封举报信。难道在卫生部介入调查此事前,当地有关部门没有接到过举报信?因为媒体没有披露相关细节,不好妄加评论。但新华社的评论说,哈医二院出现的种种问题,“主管部门监管不力,对医疗机构重扶持、轻监管,无疑是一个重要原因”。从一些地方的情况看,公立医院受到有关部门的庇护,几乎是全方位的。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唐钧在回答记者“医改的最大障碍是什么”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