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习心得体会与中医师承工作总结汇编_第1页
中医学习心得体会与中医师承工作总结汇编_第2页
中医学习心得体会与中医师承工作总结汇编_第3页
中医学习心得体会与中医师承工作总结汇编_第4页
中医学习心得体会与中医师承工作总结汇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学习心得体会与中医师承工作总结汇编

中医学习心得体会

学习中医药的心得体会有人说:中医是宏观医学,西医是微观医学,中医他承载

了中国人的智慧,中国的文化,中国的发展,并使我们可站在更高的角度观察人类的

繁衍生息。在跟李冬黎中医学习之前我一直觉得,中医是一位老人,左手拿着《本草

纲目》,右手给人号脉,并能用毛笔写出药方的文人,他的疗效并不怀疑,可他的治

愈时间确是我回避的主要原因。中药我只知道是用一些特殊的花草和特殊的昆虫动物

所制成的汤剂,疗效好。中药治病,但口感不好,使我更多地选择西药片。经过长时

间的学习,我知道了什么是中医、中药,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与疾病作斗争的智慧结

晶,对于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其又是世界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

分,并对世界医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迄今仍然为人类的医疗保健事业发挥着重

要作用。我国的中医中药经历数千年,通过历代无数医家的努力得以不断地丰富发

展,从而逐渐形成其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他融入了我国古代用以认识自然和解释自

然的宇宙观和方法论一阴阳五行。阴阳之间的关系极其复杂,但也有规律可循。阴阳

即对立又是统一的整体,他始终处于此消彼长或此长彼消的不断运动变化状态,并相

互依存,相互促进,互为根基,且可相互转化。五行既木、火、土、金、水五种自然

物质,它们相生相克也构成了对立统一的关系.中医诊病则通过观察患者外在的局部

的表现来推测内脏的变化,以确定病情,尽而就产生了四诊,望、闻、问、切四种诊

察病情的基本方法。我国老中医之所以神奇,能治百病,就在于他结合中医的理论把

四诊运用到了极至,如东汉的华佗、张仲景,明代的李时珍,他们为中医、中药的发

展完善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有了中医的理论,中医的诊断就得有中药的治疗。谈到中

药,他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认识和使用的药物,其所有的药物大多数源于我国天然

产的,但也有源于外国的,还有少数化学药品。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水土、气

候、日照、温差、湿度生物分布等生态环境各异,各地所产的同一种药材,其质量优

势不一,可见中药材具有明显的地域性,这就有了“道地药材”。如四川的黄连、附

子,东北的人参、五味子,甘肃的当归,湖南地黄,山东的阿胶,广西的肉桂等等。

近些年来,日本、韩国、加拿大等一些发达国家已把中药纳入其居民医疗保险体系

中,欧美很多医药学家也将目光投向了植物制药,中医药在预防、养身、保健、康复

等方面也显示出了其特有的优势,我相信中医药会像我国的经济发展一样引领世界。

我会认真的跟李冬黎老中医学习,继续钻研刻苦学习中医药知识,掌握的更好更扎

实。

篇二:学习中医经典的心得体会

学习中医经典的心得体会现在很多人学经典是带着一种批评的眼光来学,觉得经

典这也不科学,那也不科学,你比经典都高明了,那你还学什么经典呢?你以一种抵

触的情绪,认为经典过时了,那你怎么学得进经典?所以,学经典这个态度很重要,

你必须完全地相信它,接受它,然后再思考怎么按照经典的思想去奉行。只有这样,

经典才学得进,只有这样,你才会有收获。经典经过了那么长时间的考验,那么多人

依靠经典成了名医,你有什么担心呢?所以,对于经典完全地可以信受奉行。这里为

什么要提出这个条件和素质呢?因为它太重要了。不具备这个条件,经典的学习整个

就成了障碍。记得在读《本草纲目》的时候,谈到白术这一条时,李时珍引了张锐

《鸡峰备急方》的一则案例:察见牙齿日长,渐至难食,名曰髓溢病。用白术煎汤,

漱服即愈。大家看到这个案例,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呢?我想很多人会不相信。牙齿

长到一定程度就定型了,怎么会越长越长,以致进食都困难呢?这太离谱了。即便有

这个髓溢病,牙齿那么坚硬的东西,怎么用白术漱漱口就能缩回去呢?简直太不科学

了。但,我不这么想,我首先是相信它,然后,再来思考它的道理。首先,这个病名

很有意思。牙齿为骨之余,由肾所主。肾主骨生髓,骨与髓乃是异名同类的东西。牙

齿日长,就好像是髓满了在往外溢一样,所以,叫做髓溢病。现在要考虑的是这个牙

齿为什么会日渐长长?髓为什么会往外溢?这一定是约束骨、髓的这个系统出了问

题。骨、髓由肾所主,肾为水藏,故骨髓亦属水类,明白了这层关系,就知道对骨、

髓的约束功能是由土系统来完成的,这亦是前面所讲的土克水。现在土系统出了问

题,土虚了,当然就会发生水溢,当然就会发生髓溢。髓溢了,牙齿自然会日渐变

长。这个道理明白了,用白术来补土制水,控制髓溢,就是十分简单的事了。这是我

对髓溢病及其治疗的思考过程。去年接治一位跟骨骨刺的患者,患者的双跟都有骨

刺,疼痛厉害,以致足跟不敢落地,要踮起脚来走路,所以,生活感到很困难。我按

常规的思路,用了补肾的方法,也用了活血、除痛、蠲痹的其他方法,但,都没有获

得明显的疗效。正在我感到进退两难的时候,突然想到了上面的这个案例。骨刺病也

叫骨质增生,是由于骨钙流失到骨面,思考中医骨性赘生物所致。骨钙流失形成骨性

赘生物,这与髓溢有什么差别呢?应该没有差别。于是我如法炮制,用白术煎汤,让

患者浸泡足跟,每日二三次,每次20分钟。出乎意料,不数日,痛即大减,足跟能

够落地,坚持近月,病即痊愈。上面这个例子给我的感受很深,什么感受呢?就是对

这个信受奉行的感受。对这件事我首先是相信了,相信了才有可能去进行上面的思

考。如果对这件事根本不相信,那怎么会有以后的思考?没有这些思考,就不会想到

要用白术来治疗跟骨骨刺。所以,相信是第一,只有这一步做好了,才有可能为今后

的研究带来机会。如果首先就不信受,那一切就被你拒绝了,一切的机会就没有了。

大家想一想是不是这么回事。因此,学习接受中医经典著作,也是学习中医必须具备

的一个条件。

篇三:中医学习心得体会—匡

这学期有幸选到了李恩庆老师的《中医药膳食疗法》课程,一方面更体会到中医

深邃的历史文化底蕴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另一方面,发现原来中医无时不刻的影

响着我们的生活,中医食疗更是让中医更加通俗、实用、真实、独特地融入了寻常百

姓家的膳食当中。由于生长在南方地区,从小就开始接触到中医药膳,对于“药补不

如食补”、食药结合等药膳养生有一定的了解。喜欢中医,因为它深邃的历史文化思

想底蕴与健康的治疗之道。在一个学期的学习过程中,除概括了解中医的一些基本理

论知识外,我最大的体会是明白了怎样在日常的点滴生活中贯穿中医食疗之道,有时

候看上去“貌不惊人”的一些食材竟然对一个人的身体有如此深刻的潜移默化的影

响,如我的家乡特产大枣,可以健脾益气、和胃生津。但就像李恩庆老师说的,一学

期的课远远不够了解到具体全面的知识,我们的课堂就是希望能够与对中医有兴趣的

同学有所教导与交流。三十多个课时的课程中,优质、实用的中医膳食疗法令我感受

颇深。通过课堂上李老师的讲解我明白了,中医学的基本特点在于它的整体观念和辨

证论治两个方面,比如,人体是有机的整体,它是由若干脏器和组织、器官所组成

的,它们在生理上相互联系,在病理上相互影响;而且,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其生

理、病理无不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证”与“症”的概念不同的,在中医治疗的过程

中会“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在课堂学习上,给我印象最深的,应该是“药膳

食疗应用”这一块。因为这些药膳食疗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都能得到体现。记得

当初刚刚来到珠海的时候,不是很适应这边的食物和气候,经常容易上火或者湿热。

现在通过对《中医药膳食疗法》这门课程的学习,对于日常生活中的食物和常用的药

物都有了一定的了解,能够较好地跟随气候的变化来调节自己的饮食习惯,使得自己

的身心都处于健康的状态,也能够为家人日常生活的健康饮食提供一些很有用的建

议。中医药膳食保健是中医中的重要部分,在将来也必将为更多的人所了解,影响着

我们的日常生活,在辅助治疗和调养中发挥出巨大的作用,并且会一代代的发展和流

传下去。

中医师承工作总结

中医师承年度总结从医十八年以来,我一直从事内科住院部工作,虽然有时也在

临床中运用中医辨证施治的理念,处方用药,但总不能得心应手。故大多数情况下以

西医治疗手段为主,对中医的疗效没有信心。今年有幸能师承于四川省十大名中医之

一陈老师,通过老师口传心授,精心指导,耳濡目染,我逐渐领悟了祖国医学的经久

的魅力,看到了中医学的博大精深和现代医学不可及的地方,故而对中医事业充满了

信心,决心专心致志学好中医,用好中医,传承好中医。通过半年多的学习,我受益

匪浅,现将学习心得总结如下:

一、“以大医精诚为念,矢志利益苍生”“古今欲行医于天下者,先治其身;欲治

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精其术”,此可谓医者仁心。作为一名医

者,除了要有高超的医术,更重要的是必须具备高尚的医德。陈老在“仁心、仁德、

仁术”方面都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他总是认真对待每一位患者,以解除他们的

病痛为己任;在临床诊治过程中态度谦和,耐心为病人讲解、分析病情;总是为患者

着想,从来不开价格昂贵的检查和药物;有时不收取挂号费为患者免费诊治.老师的

言传身教深深的感染着我们每一位学员,我将继承老师对患者的这份责任心和爱心,

定将孙思邈“大医精诚”做为自己一生圭臬,真正做到“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

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

二、加强中医理论学习,理论联系临床。理论实践,实践基于理论,这是中医药

学发展的基础。因此,在实践中不断地加强中医理论学习,对提高临床疗效大有裨

益。中医临床的依托,乃由阴阳五行,脏腑经络,四诊八纲,病因病机,治则治法等

基本理论,而如何掌握和运用好,无疑需弄清各有关概念的内涵、外延及彼此间错综

复杂关系,并通过临床实践不断地加以充实和提高,从而指导临床,开拓创新。当

然,熟读、熟背经典的主要条文,并读懂全书的宗义也非常有必要。如对《伤寒

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外感温热篇》等读到不加思索,张口即来,

才能对中医理论有深刻的理解,到临症时就会有活水源头,不至枯涩乏术。陈老还教

导我们,作为一名中医师,还应该熟知中药学的知识,掌握好药物的性、味、归经;

并且能够熟悉药物的炮制;识别药物的品质和伪劣,才能保证用药的疗效与安全。因

此,我利用一切空闲时间加强理论学习;到中药房辨识药材;把理论和临床有机的联

系起来,不断思考可总结,使得自己的中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升。

三、与时俱进,辨证与辨病相结合陈老认为:随着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

步,传统的辨病与辨证已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认识和治疗疾病的需求,其局限性已渐

渐在临床上显露。为弥补传统的辨病与辨证方法不足,将现代医学诊断疾病的指标作

为中医辨证的一部分,不仅可以提高辨证的客观性和准确性,而且还给传统的辨证思

维方式以新的思想。陈老主张1.病证结合。在临床中,首先是诊断病人患了什么

病,再根据中医理论辨证治疗。只有病证并重,把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临床疗效才

显著。如临床常见的慢性胆囊炎、胆石症和部分胃、十二指肠溃疡病人,都可表现为

右肋部胀满或痛,都可用疏肝理气法治疗,但由于二者各有其病理特点,治疗时还应

同中有异。慢性胆囊炎、胆石症:加郁金、茵陈、焦桅子等利胆之品;胃、十二指肠

溃疡:加左金丸、海蝶峭等制酸。

2.无症从病。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有些疾病早期或后期无任何临床症状可辨,

而理化检查异常。对这类病人,采用因病施治之法。

3.无病从证。无病是指目前暂时未能诊断出来的病,如一些不明原因的口干等各

种检查未发现任何异常,但中医辩证却已明确显示胃阴虚、肝肾阴虚证。此时应无病

从证,采用益胃汤或一贯煎、六味地黄丸之类的方剂加减治疗,常获得满意疗效。

4.中西结合。中医、西医虽然理论体系不同,各有长处、各有千秋,不能相互攻

击其短,而应该取长补短。一个好的中医,应在学习中医同时,不断学习现代医学,

为中医学服务,提高临床疗效。如肺结核,慢性胃炎等。

四、总结老师经验,学以致用。陈老师行医几十年,具有相当丰富的临床经验,

他擅长治疗各种内科、妇科及儿科的常见病与多发病以及疑难杂症。在跟师学习的这

短短的一段时间,已经让我体会到了陈老师是一位博学的老师。他并常常把临床实践

中需要我们重点学习和掌握的临床技巧,耐心的给我们讲解,把临床实践上升为理

论,用于教导我们,使我们从实践-理论-实践的模式中提升自己。我深深体会到跟诊

和病案整理是继承老师经验的有效途径。跟随老师应诊,面对临床病例,从写病例、

四诊入手,反复体会老师的辨证思想、用药经验,包括如何抓主症、辨证分析、治

法、用药经验及诊疗技巧。医案可以反映老师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我利用空闲时

间,整理老师医案,特别是一些疑难病案及用药疗效显著的病案,分析老师的用药特

点,从中受到启发,以指导自己临床的辨证施治。通过半年多的学习,我总结出陈老

师在临证时主张采取双重诊断,灵活运用“病证结合”、“无症从病”、“无病从

证”等方法,同时注重“中西医结合”。例如:老师在胃痞病治疗中,结合现代医学

胃镜的检查手段,对应用药,此乃老师用药特色,临床疗效确切。如患者胃镜检查伴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则常加用黄连,黄苓,黄柏,大黄,桅子,紫花地丁,蒲公英,

高良姜,砂仁等,因其都有不同程度的抗幽门螺旋杆菌的药理作用,并辩证使用,而

不脱离中医辩证,把所有抗幽门螺旋杆菌药物罗列一起,这样就偏离了中医辨病与辩

证的理论宗旨。再如乙肝的治疗,陈老会通过现代医学的检查手段,以明确大、小三

阳,肝功有无异常,再结合临床辩证论治。陈老师将乙型肝炎的病因概括为内、外两

方面。外因有湿热疫毒、饮食不节。其中最主要的是湿热疫毒。“湿”反映乙型肝炎

具有重浊粘滞的性质,整个病变过程缠绵难愈。“疫毒”则反映其具有传染性的特

征。内因则与正气亏虚、内伤不足有关。由于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因此正

气不足首先变现为肝肾亏虚。当湿热疫毒侵袭人体,如若正气实,邪气微则可驱邪外

出,临床可不出现症状或症状轻微。若正虚邪恋,则病情迁延不愈;若邪实正衰,正

不胜邪,则病情危重。因此,临床上必须将扶助正气放在重要的位置。临床上陈老将

乙型肝炎分为以下四型来辨证论治:

1、肝胆湿热型症见:胸脱痞满,恶心呕吐,腹胀,厌油纳差,口干而苦,小便

黄,大便秘结或粘滞不爽,部分患者有目黄、身黄、发热,舌质红,苔腻或黄腻,脉

弦滑或滑数。治宜清热利湿,解毒醒脾,活血凉血。方用茵陈蒿汤加减。

2、肝郁气滞型症见:胁肋胀痛,胸闷腹胀,体倦乏力,纳差暧气,舌质淡红,

苔薄白,脉象多弦。治宜疏肝理气,活血解毒。方用四逆散加减。

3、肝郁脾虚型症见:身倦乏力、胁肋胀痛,胸闷腹胀,纳呆便澹,舌质淡红,

苔薄白,脉沉弦。治宜疏肝活血,健脾益气。方用逍遥散加减肝肾阴虚型症见:体倦

乏力,右胁不适,或有隐痛,头晕耳鸣,腰背酸痛,两目干涩,五心烦热,舌红少

苔,脉细或细数。治宜滋肾柔肝,养阴活血,方用一贯煎加减。乙肝的治疗到现在仍

是医学界的难题,西医无特效药。而中医治疗有可喜的进步,也有更好的发展空间。

陈老师在治疗乙肝时,常常辨证选用具有降低转氨酶的药物,如邪热或湿热炽盛的

急、慢性肝炎伴转氨酶升高者常常选用垂盆草;湿偏盛者常常选用虎杖;热偏盛者可

选用龙胆草;而肝肾阴虚、气血不足、脾肾阳虚者往往加用五味子。而护肝降转氨酶

的药物,常选用柴胡,茵陈,女贞子,五味子等有疏肝柔肝作用的药物。陈老师之所

以这样用药是基于对药物性味、功效、特性的准确把握,同时也充分体现了中医辨证

施治的理念,这些都是值得我们不断学习和探索的地方。在跟师陈老学习过程中,让

我亲身体会了陈老运用经方、验方治

篇二:中医院师承教育工作总结

中医院五级中医药师承教育工作总结我院自20**年10月被确定为五级师承教育

试点单位以来,在县卫生局的关心和指导下,医院领导重视,创新进取、继承发扬组

织管理,落实带教任务,对推进我院中医药继承与创新、提升中医药整体服务能力与

水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将今年的五级师承教育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组织管理师徒传授方式是中医药学重要的继承方式,是培养中医药人才的一

个有效途径。医院领导深知师承工作的重要性,结合实际,制定工作方案,明确管理

部门,确定专人管理。由医务科负责日常的中医药师承教育工作,围绕师承教育,督

导学术继承人跟师笔记、月记、临床医案、论文、平时考核表和阶段考核表等的完

成,保证了师承工作的顺利开展与进行。

二、带教情况根据县乡村三级师承教育的相关文件,我院有4名带教老师,12

名学术继承人。按照《甘肃省中医药师承教育工作带教日志》、《甘肃省中医药师承

教育工作月记》的要求,做好每次跟师随诊或实际操作记录,及时整理和总结跟师学习

心得体会,认真写好月记。我院跟师学生12名,每位学生每年完成导师临床医案总结

24份,学习心得24篇,跟师笔记96篇。公开发表临床经验的论文1篇,在省级、市

级进行学术交流论文6篇。其中较为突出的有:顾燕、王承芳、韩燕、王顺琴、屈小

琴、王晓红,带教日志共完成576篇,其中顾燕在中国保健杂志发表论文1篇。不断

创新师承教育工作,保证继承人在学习期间学习的连续性。一是带教老师根据自身的

多年学术经验认真对学生的日志、临床医案、跟师笔记进行批阅、修正,提出修改意

见,指出辨证或用药的不足,将自己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在临床实

践过程中不断提高诊治疾病的能力。

二是开展专题讲座和病案讨论,学生通过整理病案讨论,对疾病的病因、病机、

诊断、治疗及预后等都有详细的记录,真正起到教学相长的作用。

三、存在不足两年的师承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不足。个别继承人

思想上不积极,态度不能始终如一,致使师承教学时间和继承人学习质量不高。在抽

查或考核中发现有的学生一开始时很认真负责,完成的跟师材料质量较高,到后期就

出现为了完成任务而应付了事,形成虎头蛇尾的情况。个别学术继承人学习态度不端

正等原因。

四、今后的打算:

1.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和要求,完善教学计划,规范跟师笔记、月记等材料的书

写和整理工作,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

2.落实师承教育既定的优惠措施,提高中医药师承教育指导老师和继承人的积极

性,同时加强平时考核、阶段考核和年度考核,提高管理质量。中医医院医务科20**

年11月5日

篇三:中医师承总结

中医师承总结当今世界科技已成为第一生产力,科技竞争成为各国之间竞争的最

主要成分,而科技竞争的成败关键在于人才。中医要在竞争中与时俱进,最具决定性

的因素同样在于人才。我院在**院长数年来,清楚的认识到中医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与

迫切性,不断探索中医人才培养新思路,不断创新中医人才培养模式,在思想上重

视,组织上保证,督管上严肃。营造中医氛围,在学习中强化;推动中医进步,在实

践中深化。采取多种多样师承模式,坚持传承和发展中医,努力培养一批中医后继人

才。

一、开展层次分明的师承培养模式1、对不同的中医学术流派,有针对的进行相

应的学术继承和发展研究,力争全面继承,重点突破,繁荣中医学术。从相关专业科

室选拨德才兼备的中青年骨干医师,以学术继承人的身份学习中医。以学术继承人为

骨干,以所在临床科室为依托,开展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经验的继承工作,并进行中医

相关学术经验的研究。人才梯队合理,专兼职人员分工合作,传承名老中医的学术经

验。目的是使专科中青年骨干医师的中医学术基础进一步巩固,方向进一步明确,水

平进一步提高,临床经验进一步丰富。并以此带动全院中医师承的学习热潮,对推动

中医学术的繁荣昌盛起到积极作用。

2、根据市卫生局制定的规划要求,实施全市优秀左右两侧研修项目和老中医药

专家学术经验思想的继承工作,我院积极响应,率先开展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

和老中医的学术经验继承工作。职能部门专人管理,每年对学术经验的传授人和继承

人进行相关考核,确保老中医的学术经验真正的得以传承。

3、开展优秀中青年中医临床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在全省选拨中青年临

床骨干进行重点培养,我院共有1人入选该项目学习。我院根据省中医药局对于中医

师承教育工作的实施办法,结合我院的具体情况,制订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加强对学

院的跟师情况进行月查岗考勤,并进行季度考核和年度考核,鼓励学员积极参加各种

中医理论培训班及网上学习等等。我院该项工作高质量的实施,对我市的优秀中青年

中医临床人才的培养起到一个带头示范的作用培养院优秀中医临床重点人才和青苗人

才,通过全院范围公开考评,择优录取青年中医作为培养对象,通过有计划,有组织

的系统培训教育考核,最终选取优秀人员作为院内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培养对象。借此

营造中医学术氛围,推动中医学术进步,使中医事业后继有人,薪火相传。为确保方

案实施,在院长领导下,院内成立考评专家组,成员由院内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专家组

成,院长任考评组组长。主要针对本院中热爱中医事业并具有较好的专业基础和较高

的悟性,有志于为中医的继承与发展作出贡献的中医医师。考评分笔试和面试两部

分。笔试包括医古文,中医诊断学与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方剂学内容为主的基础

部分和以中医经典经文在本专业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体会,诊法心得,遣方用药心得,

病案分析为主的临床应用。面试内容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沟通技巧,文字功底,对中

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与认识,对中医传统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