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问粮之道 教学设计_第1页
中国问粮之道 教学设计_第2页
中国问粮之道 教学设计_第3页
中国问粮之道 教学设计_第4页
中国问粮之道 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于大单元设计**************人教版选必三《中国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第2课时《中国问粮之道》教学设计马其虎芜湖市第十二中学【教学内容】人教版(2019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三·第二章“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第三节“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课程标准】3.3运用图表,解释中国耕地资源的分布,说明其开发利用现状,以及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的关系。【课标分析及应用】根据课程标准要求,《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模块主要包括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资源环境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意义三方面内容,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的关系,增强保护资源和环境的意识,树立维护国家安全、发展利益的观念。本课时主要内容是“说明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的关系”。课标前置条件为“运用图表”,可采用图表判断、综合分析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我国耕地资源现状,认识耕地对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性。通过情境熏陶、图表判断、活动展示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的基本内涵,能站在国家安全、国际合作的高度,认识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举措;结合生活实践,树立保护耕地、厉行节约从我做起的主体意识。【学情分析及教学落点】学习本课时之前,学生已对自然资源及其利用有了初步认识,对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的关系也有所了解。《中国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是继能源安全之后的另一案例学习。本节核心是耕地、粮食与国家安全的关系,粮食安全的资源基础是耕地,耕地的数量、质量和生态安全必须支撑粮食安全,粮食安全的落点是实现粮食基本自给。【教学目标】1.学生能通过国际贸易外部环境的分析,结合中国人口、耕地国情,站在国家安全和国际合作的高度,认识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考量综合思维、区域认知)2.学生能有理有据、全面综合地分析我国粮食安全战略的具体施策路径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3.学生能树立我国耕地的数量、质量和生态安全必须支撑粮食安全的正确粮食安全观;能辩证看待中国粮食进口问题,具备“基于全球合作、善于规避风险”的国际视野与战略自信。(人地协调观、科学发展观、世界观)【教学重难点】中国粮食安全的战略考量与施策路径。【教学思路】本节课从《卢拉的眼泪》导入,从影响粮食安全的环节入手,从外部环境和国情实际出发,探讨“中国粮食安全的战略考量与施策路径”。以“万物生于土,有土斯有粮”的哲学道理为牵引展开课堂教学,意在培养学生宏观上具有粮食安全的战略考量(立足国内,全球视野中观上具有科学的藏粮之策(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藏粮于仓理解“藏”之深意,领悟“藏”之联系;微观上树立保护耕地人人有责、节约粮食从我做起的正确资源观和发展观。【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沉浸式学习【教具】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前情境循环播放《希望的田野》欣赏视频情境熏陶,营造氛围课时导入1.认识粮食:实物展示小麦、水稻,引入“粮食”话题。2.播放视频《卢拉的眼泪》,介绍巴西优越的资源条件。问:巴西是一个最不该挨饿的国家,却饥饿问题难以根除,为什么?卢拉的眼泪引起世界尤其发展中国家的广泛关注,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该如何根除饥饿保障粮食供给?引入本课时主题--中国问粮之道(板书)。1.认识粮食实物,激发学习兴趣。2.看视频,思考《卢拉的眼泪》给我们的警示。以《卢拉的眼泪》导入,警示学生粮食安全。粮食安全1.卢拉眼泪的背后是粮食安全问题,那么,什么是粮食安全?影响粮食安全主要环节有哪些?3.提出问题:鉴于我国耕地紧张,农业生产成本高,有人建议我国维持粮食安全应充分依赖国际粮食市场。你们认同这个观点吗?引入任务一:粮食安全的战略考量(板书)1.学生根据课本P37找到相关答案。明确:及时、生存需求、健康需求、充足这些关键信息;明确影响粮食安全的四个环节。2.表达观点。从认识粮食开始,引入粮食安全主题,既力,又为话题展开打下基础。【承转】在回答上述观点前,我们需要先了解粮食进口的外部环境。外部环境1.展示资料,开展活动讨论:资料一:ABCD四大粮商国际粮食交易的垄断地位;资料二:疫情、俄乌战争导致世界饥饿人口增多问题。活动1:运用资料说明我国粮食进口的外部风险2.计算获得中国粮食需求大(主粮至少6亿吨/年以上),“大国效应”会导致粮食1.结合资料,组内讨论活动1,积极回答。明确:国际粮食交易垄断和供应链阻断可能是面临的潜在风险。2.根据课本P42,结合计算、思考,理解“大国效应”会推高粮价,引发粮食安全风结合大量数据、资料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中国粮食安全的立足点必须是,立足国内资源,实现粮食基本进口出现买不到、买得贵、运不来等风险。归纳核心结论在课本P37找到并划出,以示强调。【承转】中国粮食安全的立足点在国内,那么,保障粮食安全的施策路径是什么呢板书)藏粮于地1.计算:按平均亩产400kg计算,我国每年6亿吨口粮至少需要多少耕地?2.《中国粮食安全白皮书》规定,落实18亿亩耕地保有量。问:为什么严守18亿亩而不是15亿亩?活动2:从资源基础角度分析严守18亿亩耕地的必要性。1.通过计算和第一课时(课本P37-39)所学的中国耕地资源与粮食生产能力特点,分析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的必要性;2.小组讨论,积极回答。利用第1课时所学课本知识,启发学生计算、思考,获得正确资源观和安全观,落实地理核心素养。突出学科的逻辑性。归纳树立“中国口粮须自地!”的耕地资源观与粮食安全观。过渡提出问题:1.“藏粮于地”除了确保耕地面积还有哪些含义?2.归纳并强调:1.学生在课本P54找到藏粮于地内涵;2.在课本P43找到核心结论,划线强化认知。科学理解“藏粮于地”三层内涵,理解我国粮食安全的三大支过渡如何守住“产能”安全?思考并转入下环节学习。守住“产能”的关键1---提高国家治理能力1.展示《农民日报》评析巴西饥饿问题的观点:除自然灾害外,国家治理能力的不足,是其不可或缺的因素:(1)粮食全链条自主权旁落;(2)耕地“非粮/农化”严重;(3)贫穷是饥饿问题的根源。2.活动3:从国家治理层面分析我国如何1.以巴西贫穷和饥饿问题的根源为警示,思考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国家治理措施;2.明确粮食生产自主、防止耕地“非粮化”、脱贫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提高国家治理能力,防止耕地“非粮化”,脱贫攻坚战略助力粮食安全等政策具有全面性、综合性、系统性特点。让学生理解,助其树立正确发展守住“产能”安全确保老百姓“买得到、买得起、吃得饱、吃得好”)观,树立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的信心。守住“产能”的关键2---提高生产能力1.展示《粮食产量与播种面积图》、《粮食单产增长趋势图》,问题1:说明2016年前后我国粮食增产途径的差异性。2.展示《粮食单产增长趋势图》与《城市、农村人口变化图》,问题2:说明我国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增长的主要途径。2016年前,我国粮食增产主要靠增加播种面积与提高单位产量共同实现的;2016年后,粮食增产途径主要靠提高单产实现。2.提高单产主要途径靠物质与技术的投入(农村劳动力人数下降,人力投入不可持续)。通过图表资料分析,获得科学结论,培养提取运用信息的综合思维能力,培养正确的粮食安全观。归纳一味靠增加耕地面积和人力投入守住粮食“产能”安全,是不现实的,守住粮食“产能”安全的关键是物质和技术不断投入。引入“藏粮于技”藏粮于技1.课堂活动:讨论藏粮于技的施策路径。话题:科技育种、治田护田、防灾治灾、科学耕作。课前任务:(1)8-10人为一组,选某话题讨论;(2)主要观点书写题写板上;(3)呈现形式不限(可思维导图、漫画、关键词等);课时任务:(4)抽组汇报,时间2分钟.其余组展示作品(汇报组数视时间而定)。课后任务:(5)课后完成所有话题并上交。2.听取汇报,点评。3.问:针对不同地区的农业问题不同,我们该怎样落实科学施策因地施策)1.根据课前任务单提供资料包,组内讨论,总结。上;3.部分组代表登台发言。4.没发言组展示题板。5.明确科学施策与因地施策是有机组合,不可或缺。以课前任务单形式布置任务,培养学生团料,提炼观点能力;以课堂展示并说明观点来锻炼学生表达能力。培养地理实践力,提高区域认知水平等综合能力。藏粮于仓1.根据水土分布不匹配现状,借鉴水资源管理措施,讨论粮食管理措施:如何解决粮食供需不平衡问题?2.展示芜湖粮食储备基地照片,问:粮食储备信息为什么很少?是不是仓库里藏的粮食越多就越安全呢?3.归纳:粮食安全不在于“藏”了多少粮1.建粮食储备库,解决产需季节不均衡,跨区调剂解决产需空间不均衡。2.理解藏粮之策的相互关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藏粮于仓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彼此策应的。粮食信息安全也是安全之一。通过学习,让学生形成食,而在于其全部耕地的产能。归纳学习并理解藏粮之策的内涵。构建逻辑思维,提升认知能力。辩证看待进口问题1.展示“中国非粮类农产品需求变化图”以及2018年大豆等农产品进口数据。问:18亿亩耕地保住了主粮(生存需求如何保障粮食的健康需求进口)2.提问:如何化解粮食进口潜在风险?3.观看视频《主粮之战》,全面理解“基于全球合作,善于规避风险”的国际视野和战略自信。4.问:从公民行为看,当下我们能做什么?1.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2.提出战略储备是化解进口风险的策略之一。3.树立基于全球合作的国际视野,提升善于规避风险的战略自信。4.厉行节约,保护耕地,从我做起,从当下做起。培养学生站在国家安全、国际合作的高度,理解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考量,树立厉行节约从我做起的主体意识。课堂小结警示录1.今卢拉的眼泪,一再给我们敲响警钟:温饱无忧从来不是理所当然,粮食安全问题须臾不可放松,粮食自主权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农民日报》2022.11.212.播放20大习总书记强调粮食安全的战略要求视频。(强化学生粮食安全意识)【板书设计】《中国问粮之道》学习任务单课前学习任务单【任务一】复习第1课时内容,完成下列要求:一、粮食的分类:1.按种类分:类、类、豆类和杂粮等;2.按用途分:、、和种子粮。二、什么是粮食安全?危机粮食安全的主要环节有哪些P37)三、我国耕地资源和粮食生产能力的主要特征P37-39)1.人均耕地少,有限;2.耕地质量;3.耕地空间分布,水土配置。4.农业灾害,粮食产量年际;2014-2021年中国自然灾害造成农作物受灾情况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注:2021年应急管理部未公布绝收面积5.耕地现象严重。【任务二】阅读“藏粮于技”相关资料(见资料包一并借助网络适当补充,完成下列要求。藏粮于技思考途径科技育种从培育适种品种和增产品种方面说明科技增粮。治田护田针对低产田、问题田等提出科学治理措施。防灾治灾结合常见农业灾害,提出针对性治理措施。科学耕作实例说明科学耕作,既能提地力(保水土肥)又能增产提效。要求:书写主要观点;呈现形式不限(思维导图、漫画、结构图、关键词等均可);做好发言准备。课中学习任务单【活动1】讨论我国粮食进口的(潜在)外部风险资料1:国际四大粮商垄断国际粮食交易详见资料包二)资料2:疫情与俄乌战争推升世界粮食危机。2020年以来,缺乏稳定食物获取来源的人从疫情前的1.35亿增加至当下的2.76亿。俄乌战争的连锁反应预计会在未来几年使饥饿人口达到3.23亿人。---《世界粮农组织》【活动2】从资源基础角度分析严守18亿亩耕地的必要性。(提示:从课本P37-39我国耕地资源和粮食生产能力特征角度思考)【活动3】依据巴西粮食安全问题的警示,从国家治理层面分析我国如何守住“产能”安全?(确保老百姓“买得到、买得起、吃得饱、吃得好”)除天灾外,“人祸”更是巴西粮食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农民日报》1.粮食全链条自主权旁落巴西产出的粮食,销售和定价权却被跨国粮商掌握,导致守着“金饭碗”饿肚子。巴西85%化肥依赖进口,国际化肥价格上涨,产生连锁反应,波及农产品价格。2.耕地“非粮/农化”严重巴西土地大量被外资兼并,大片土地被用于种植满足西方需要的高利润经济作物。耕地“非粮化”、“非农化”严重影响了国家对粮食市场和物价水平的调控、治理能力。3.贫穷是饥饿问题的根源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巴西失去土地的农民工作缺乏保障,疫情又使其陷入贫困,“买不起”粮食。【活动4】从生产能力层面分析如何守住“产能”安全。问题1:说明2016年前后我国粮食总产增长途径的差异性。问题2:说明我国粮食单产增长的主要途径。【活动5】分组展示“藏粮于技”施策路径课后学习任务单【课后任务】完成“藏粮于技”(科技育种、治田护田、防灾治灾、科学耕作)施策路径保障粮食安全的思维导图,上交。附:资料一:藏粮于技资料介绍1.科技育种海水稻(耐盐碱水稻),是指能在盐(碱)浓度0.3%以上的盐碱地生长、且单产可达300kg/667m2以上的一类水稻品种。比其他普通的水稻具有更强的生存竞争能力,具有抗涝、抗盐碱、抗倒伏、抗病虫等能力。据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资料统计,在不包括滨海滩涂的前提下,我国盐渍土面积为3487万公顷,约为5亿亩,可开发利用的面积多达2亿亩,占我国耕地总面积的10%左右。如果亩产提高到袁隆平希望的300公斤,可以增谷600亿公斤,满足2亿人的粮食需要。(1)利用盐碱地及滩涂地,解决人口粮食问题中国盐碱地规模大,大部分土壤严重盐渍化土壤,水稻、小麦等粮食植物难以在这些盐碱地生长。另外,滩涂地大部分都处于荒废状态。研发海水水稻可以充分利用盐碱地和海洋滩涂,解决粮食问题。海水稻具有抗盐碱,抗涝能力,能抵抗盐碱地和滩涂地的伤害,正常的生长及结实。海水稻能长到两米高且具有抗倒伏的能力。在滩涂地中,即使海水会完全淹没水稻,只剩若隐若现的叶尖,但退潮后依然生长清秀。(2)改善环境,制造有机绿色食品海水稻的种植不仅仅利用滩涂地生产粮食,还能防风消浪、促淤保滩、固岸护堤、净化海水和空气,具有如红树林一般的生态和社会价值。海水稻的根系深30~40厘米,有效地滞留陆地来沙,减少近岸海域的含沙量,而且增加土壤有机质。另外,海水稻的生产过程中,可不使用化肥,不喷洒农药,即可优良地生长,产出有机绿色食物。(3)科研价值海水稻具有抗涝、抗盐碱、抗倒伏、抗病虫等能力,为了得到更优良的品种,可将海水稻与普通高产水稻杂交得到更优良的品种,既能得到高产,也能在盐碱地等生长,这样不仅仅高产,而且能更好地利用撂荒的土地。同样还可以克隆一些有特定功能的基因,导入不同物种。巨型稻,2022年5月,由袁隆平团队带来的“巨型稻”开始在天津市宁河区正式插秧,这也是“巨型稻”在京津冀地区的首次大面积试种。株高可达2.2米、亩产可达800千克以上、具有高产、抗倒伏、抗病虫害、耐淹涝等特点。“巨型稻”的秸秆产量是普通水稻的2-3倍,且具有抑制杂草的特性,它的“身材”高大,能大范围遮蔽自身下部的土地,使杂草无法获得足够的阳光,难以生长,既为农民节约了除草成本又增加了收益。不仅如此,足够高的“巨型稻”还可以增加稻田的蓄水深度,水田里不仅可以养鸭,还可以养鱼、虾、蟹,这种种养结合的立体农业模式,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的同时也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渠道。2.治田护田改造中低产田比垦荒投入省、用工省、见效快中低产田改造不单纯是提高当年产量,而是着眼于根本性的土壤改良,提高耕地特别是要进行提高综合生产能力的基本建设。针对不同类型中低产田采取综合措施,清除或减轻制约产量的土壤障碍因素,提高耕地基础地力等级,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在改造中低产田中应通过调整种植业结构,增加养地作物,增施有机肥,并进行生态农业建设,进行水、土、田、林、路综合治理,提高土地的可持续生产能力。修筑梯田坡耕地的存在严重制约旱地作物产量的大幅度提高。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包括梯田整修和新建梯田。梯田整修主要通过田块平整、修筑田埂及排水沟等方式修整土地;新建梯田以5至15度的坡耕地整治为重点,通过表土剥离、田块平整、修筑田埂、深田翻耕等方式,增强坡耕地的蓄水保土能力,进一步提高耕地的产量和效益;而坡度>15°的坡耕地,主张退耕还林还草。建设高标准农田是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举措。高标准农田是指在划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区范围内,建成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高标准永久基本农田。农业农村部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强政策支持,强化工作指导,推动各地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生态环境,提升粮食生产能力。治理污染按污染源不同,可分为工业污染、交通运输污染、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染四类。土地污染必然引起和促进其他环境要素污染。防治措施主要有:生物防治、施加抑制剂、增施有机肥料、加强水田管理、改变耕作制度和换土、翻土等。工业排放的各种大气污染物中,以粉尘、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为主,约占大气污染物总量的3/4;工业废水排入江河湖泊和海洋,成为污染水体的主要污染源,污水直接渗入土壤或被引用于农田,会污染土壤和农产品;工业废渣不仅占据大量的空间,而且含有有害成分,被水溶解后造成土壤污染和水污染。随着各种交通工具流动越来越频繁,它们排放的废气中尾气成为污染大气、水域的一个重要污染源。二次污染,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各种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等,也使城乡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如农用塑料薄膜、农药、化肥等带来的污染。土地污染必然引起和促进其他环境要素污染。如当进入土地的污染物质数量超过其容量和自净能力时引起水体、生物和大气的污染。甚至导致农作物的产量、质量下降,引起农作物的污染,进而可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3.防灾治灾旱灾:指因气候严酷或不正常的干旱而形成的气象灾害。一般指因土壤水分不足,农作物水分平衡遭到破坏而减产或歉收从而带来粮食问题。套种一种集约利用时间的套种一种集约利用时间的种植方式。一般把几种作物同时期播种的叫间作,不同时期播种的叫套种。套作的主要作用是争取时间以提高光能水平套种作物耐淹能力,造成农业减产的灾害。造成农作物减产的原因是,积水深度过大,时间过长,使土壤中的空气相继排出,造成作物根部氧气不足,根系部呼吸困难,并产生乙醇等有毒有害物质,从而影响作物生长,甚至造成作物死亡。水旱灾害包括河湖洪水、渍涝灾害、山洪灾害(指由降雨引发的山洪、泥石流、滑坡灾害)、台风灾害、干旱灾害、供水危机以及由洪水、地震等引发的水库垮坝、堤防决口、水闸倒塌等次生、衍生灾害。主要措施:(1)兴修水利,发展农田灌溉事业,加强农田基本建设。(2)植树造林,改善区域气候,减少蒸发,降低干旱风的危害。(3)改进耕作制度,改变作物构成,选育耐旱品种,充分利用有限的降雨。(4)研究应用现代技术和节水措施,例如人工降雨,喷滴灌、地膜覆盖、保墒,以及暂时利用质量较差的水源,包括劣质地下水以至海水等。病虫害:农作物病虫害是我国的主要农业灾害之一,它具有种类多、影响大、并时常暴发成灾的特点,其发生范围和严重程度对我国国民经济、特别是农业生产常造成重大损失。我国农作物常见的有以下种类的病虫害:稻飞虱、白粉病、玉米螟、棉铃虫、小麦锈病、棉蚜、稻纹枯病、稻瘟病、麦蚜、麦红蜘蛛、蝗虫、麦类赤霉病等,已成为严重影响我国农业生产的重大病虫害。主要措施:(1)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方法主要有天敌昆虫法、益鸟法。(2)采用杀菌剂或杀虫剂等化学物质进行的化学防治法。(3)利用光或射线等物理能,或建造障壁的物理防治法。(4)改变作物品种,选用抗虫品种,栽培时间或环境以减少危害的耕作防治。科学种植是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措施,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进行农业生产活动,使农产品高产、稳产、品质好、成本低,同时又不破坏农业环境,最终实现良性的农业循环。主要措施包括改良土壤,培养优良品种,选用优质农肥、农药,改良农机具,改进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者的科学技术水平,以收到最好的经济效果。科学种植根据农作物的合理需要进行施肥,打药,灌溉,促进农作物健康生长,提高产量,改善品种。通过对植物的生活习性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管理,让农作物达到最大收益,这就是科学种植的最终目的。垂直套种垂直套种轮作可以均衡利用土壤中的矿质元素,防止土壤中营养物质偏耗而造成土壤肥力的枯竭,把用地和养地结合起来。复种指数指一定时期内(轮作可以均衡利用土壤中的矿质元素,防止土壤中营养物质偏耗而造成土壤肥力的枯竭,把用地和养地结合起来。复种指数指一定时期内(一般为1年)在同一地块耕地面积上种植农作物的平均次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