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全册第三单元13.唐诗五首_第1页
2022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全册第三单元13.唐诗五首_第2页
2022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全册第三单元13.唐诗五首_第3页
2022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全册第三单元13.唐诗五首_第4页
2022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全册第三单元13.唐诗五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3.唐诗五首

学习目标

1.诵读诗歌,领略诗歌的韵律之美。;了解律诗起承转合的结构特点,

领会诗人布局之精巧。

2.结合背景,领会诗歌主旨,体会诗人的情感。

3.积累优美诗句,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预习新知

【积累精彩语句】

1.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2.晴川历历汉阳树,白云千载空悠悠。

3.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4.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6.山随平野尽,江大荒流。

7.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8.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9.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了解文学文化常识】

1.作者作品

王绩(约589—644),字无功,号东皋子,古绛州龙门(今山西

河津)人,唐代诗人。

崔颖(704-754),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唐代诗人。最为人

们津津乐道的是这首《黄鹤楼》,据说李白为之搁笔,曾有“眼前有

景道不得,崔颖题诗在上头”的赞叹。《全唐诗》存其诗四十二首。

王维(701年一761年),字摩诘,唐代杰出画家、诗人。原籍

太原祁(今山西祁县境)人。后迁居蒲州(今山西永济),遂为河东

人。工诗善书,尤以画名,开元进士,官至尚书右丞,故人称“王右

丞”。其作品魄力雄大,宋苏东坡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李白(701年一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

(今甘肃天水附近),天宝元年(742年),因道士吴筠的推荐,被

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玄宗所赏识。后因

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

的流浪生活。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有《李太白集》。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

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有“诗魔”和“诗王”之

称。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

琶行》等。

2.写作背景

《野望》:王绩入唐后以秘书省正字待诏门下省,不久辞官还乡。

贞观中出为太乐丞,旋又告归。此诗当作于诗人辞官隐居东皋(在今

山西河津)之时。

《黄鹤楼》:此诗为崔颖游宦到了湖北武昌的黄鹤楼有感而作。

诗人登临古迹黄鹤楼,泛览眼前景物,即景而生情,诗兴大作,脱口而

出。

《使至塞上》写于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春夏,当时河西节

度副大使崔希逸战胜吐蕃,王维以监察御使的身份奉使慰问。当时与

他谊兼师友的名相张九龄被李林甫排斥罢相。所以诗人也被排斥出朝

廷。因而诗中并非是一味的高昂振奋,也兼有孤寂之感。

《渡荆门送别》是李白出蜀时所作。25岁的李白这次从蜀地出

发,由水路乘船远行,经巴渝、出三峡,直向荆门山之外驶去,目的

是到湖北、湖南一带的楚国故地游览。

《钱塘湖春行》:这诗是长庆三或四年春(823或824)白居易

任杭州刺史时所作。钱塘湖是西湖的别名。乐天在杭州时,有关湖光

山色的题咏很多。

3.知识链接

古代诗歌按音律角度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往往是指唐代

以前的古代诗歌。唐初形成的近体诗是在字数、声韵、对仗方面都有

严格规定的格律诗,主要包括律诗和绝句。但唐代以及唐以后的诗人

仍有写古体诗的。唐代是诗歌发展的高峰。

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句五个字或

七个字,简称“五律”或“七律”。律诗一般为八句,每两句为一联。

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尾

联。每首的二、三两联(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必须是对偶句。律诗

要求全诗通押一个韵,限平声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

押可不押。此外,也有十句以上的律诗,称“排律”或“长律”。

【掌握基础知识】

1.给加点字注音。

东军(gao)博暮(bo)年倚(xi)落呼(hui)

驱缺(du)采微(wei)鹦鹉(ying)(wu)

部护(du)燕然(yGn)沙型(di)

2.理解词义。

(1)东皋尊善望(傍晚。薄,接近)

(2)侬倚欲何依(徘徊)

(3)长歌怀采微(比喻隐居不仕)

(4)苛人已乘黄鹤去(传说中骑鹤飞去的先人)

(5)白云千载空暮暮(飘飘荡荡的样子)

(6)晴“归因汉阳树(平川、原野;分明的样子)

(7)芳草搴搴鹦鹉洲(草木茂盛的样子)

(8)日暮乡去何处是(故乡)

(9)单隼欲问边(一辆车,表明此次出使随从不多)

(10)展国过居延(典属国的简称。这里借指自己出使边塞的使者身

份。)

(11)佃蓬出汉塞(飘飞的蓬草,比喻远行之人)

(12)大漠孤型直(烽烟)

(13)熔河落日圆(黄河)

(14)来丛楚国游(往)

(15)江入冬荒流(辽远无际的原野)

(16)仍检故乡水(喜爱)

(17)水面郎平云脚低(刚刚)

(18)几处早莺争用笆(向阳的树)

3.文学文化常识填空。

(1)《野望》的作者是王绩,字无功,号东皋子,唐代诗人。

(2)《黄鹤楼》是一首七言律诗(体裁),作者是崔题。

(3)《使至塞上》的作者是王维,字摩诘,唐代杰出画家、诗人。

宋代苏东坡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4)《渡荆门送别》的作者是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与杜甫

齐名,世称“李杜”o

(5)《钱塘湖春行》的作者是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

土,有“诗魔”和“诗王”之称。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

《琵琶行》等。

【初步感知文本】

1.《野望》:描绘了一幅诗人薄暮时分在东皋所见的田园风光。

2.《黄鹤楼》: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3.《使至塞上》:诗人用极为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

4.《渡荆门送别》:作者描绘舟过荆门时所见的景色,含蓄地抒发思

乏之情。

5.《钱塘湖春行》:诗人描绘了西湖花草渐盛、莺歌燕舞的春天景色,

表达了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之情。

【探究重点难点】

一、重点句子翻译

1.《野望》

(1)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答案:黄昏的时候伫立在东皋怅望,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

(2)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答案: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只能咏一曲长歌来怀念古代采薇

而食的隐士。

2.《黄鹤楼》

(1)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答案: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有一片碧绿的芳草

覆盖。

(2)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答案:天色已晚,眺望远方,故乡在哪儿呢?眼前只见一片雾霭笼罩

江面,给人带来深深的愁绪。

3.《使至塞上》

(1)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答案:(我)轻车简从将要去慰问边关,以使者的身份到边塞的居延。

(2)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答案:(我)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过了汉地的边塞,像北归的大雁

飞入胡地的天空。

4.《渡荆门送别》

(1)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答案:山随着平坦广阔的原野的出现逐渐消失,江水在一望无际的原

野中奔流。

(2)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答案:江面月影好似天上飞来的明镜,云层变幻好似海市蜃楼。

5.《钱塘湖春行》

(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答案:几只早出的黄莺争栖向阳的暖树,谁家新飞来的燕子忙着筑巢

衔泥。

(2)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答案:野花竞相开放就要让人眼花缭乱,春草还没有长高才刚刚没过

马蹄。

二、内容探究

《野望》:

1.颔联和颈联运用了何种手法?描绘了怎样一幅景象?

明确:这两联运用了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颔联写作者举目四望,山、

树一片秋色,在夕阳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颈联表现牧歌式的田园气

氛,牧人与猎马的出现,使静谧的画面活了起来。这四句宛如一幅山

林秋晚图,在闲逸的基调中,透露出几分忧郁和苦闷。

2.尾联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运用典故。“采薇”比喻隐居不仕,含蓄表达诗人愿以先贤为

伍,避世退隐、孤独寂寞之情。

《黄鹤楼》:

1.读了这首诗,你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答案示例:(1)我喜欢“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因

为这两句对仗工整,用词优美,我眼前好像也出现了这么一幅令人陶

醉的画面。“历历”“萋萋”两个叠词读起来流畅、舒缓,感觉非

常宁静。

(2)我喜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这两句虽然没

有华丽的辞藻,但它讲述了一个美丽的传说,表达诗人的怅惘之情。

2.赏析: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答案: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以一“愁”收篇,准确地表达了日暮时

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思乡愁绪,同时又和开篇的暗喻相照应,以起伏

辗转的文笔表现缠绵的乡愁,做到了言外传情,情内展画,画外余音。

《使至塞上》:

L颔联中诗人借“征蓬”“归雁”比作什么?透露出作者当时怎样的

心境?

明确:比喻诗人自己,透露出诗人被排挤出朝廷后孤寂、抑郁、愤懑

以及远离家乡的漂泊、思乡等幽微难言的复杂心情。

2.你能不能用几个词语描述一下颈联中这幅边塞风光图?此时诗人

的心境与前两联一样吗?

答案示例:苍茫辽阔,浩瀚无边。心情不同,使人看到这副壮美的边

塞图,心胸也为之开阔,心中充满对边塞壮美风光的赞美之情。

3.请概括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明确:这首诗叙事写景相结合。以大漠、秋天为背景,以征蓬、归雁、

孤烟长河、落日为实体,描绘了塞外奇特壮美的风光,歌颂守边将士

的以身许国爱国精神,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因个人际遇的抑郁、孤寂的

思想感情。

《渡荆门送别》:

1.“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中“随”和“入”用的好,好在哪里?

明确:“随”生动地写出崇山峻岭随着船的移动逐渐消失,而代之以

一望无际的平野的情景;“入”描写出长江水由山区流入平原,一泻

千里的气势。天开地阔,诗人开阔的胸襟、舒畅的心情,都流露在字

里行间。

2.“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尾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作用?

明确:运用拟人手法,借故乡的水有情,不远万里送“我”告别故乡,

表达了诗人离开故乡时依依不舍、思念亲人的感情。

《钱塘湖春行》:

1.颔联中有两个动词用得极妙,请找出来作简要赏析。

(1)颔联中两个用得极妙的动词:争、啄。

(2)赏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一个“争”字,让人感到春光

的难得与宝贵。一个“啄”字描写出燕子那忙碌而兴奋的情景,把小

燕子的活泼可爱描写得淋漓尽致。这两句着意描绘出莺燕的动态,从

而使得全诗洋溢着春的活力与生机。

2.本诗运用了什么抒情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抒情手法:借景抒情,直抒胸臆。思想感情:抒发了诗人观赏

西湖早春美景的喜悦之情。

3.请你描绘“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的画面。

参考示例:在明媚的春光中,几只早来的黄莺叽叽喳喳,争先恐后地

飞到向阳的树上;不知谁家的新燕已经开始啄泥衔草,筑建新巢,来

来往往那么忙碌。

【拓展延伸】

春天是美丽的,古往今来,多少的文人墨客留下了太多绘春赞春的美

文佳作。请你积累这样的诗句,并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