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网络操作系统项目式教程(统信UOS)(微课版) 实验实训指导书 实训1-7 安装统信UOS操作系统-配置网络_第1页
Linux网络操作系统项目式教程(统信UOS)(微课版) 实验实训指导书 实训1-7 安装统信UOS操作系统-配置网络_第2页
Linux网络操作系统项目式教程(统信UOS)(微课版) 实验实训指导书 实训1-7 安装统信UOS操作系统-配置网络_第3页
Linux网络操作系统项目式教程(统信UOS)(微课版) 实验实训指导书 实训1-7 安装统信UOS操作系统-配置网络_第4页
Linux网络操作系统项目式教程(统信UOS)(微课版) 实验实训指导书 实训1-7 安装统信UOS操作系统-配置网络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训一安装统信UOS操作系统虽然SISO学院的每个电子教室都配备了台式计算机,但是孙老师经常使用自己的计算机给学生上课。最近,孙老师购买了一台崭新的笔记本电脑,除了预装的Windows10操作系统外,她需要安装上课所需的Linux虚拟机。要求如下。(1)安装统信UOS操作系统。(2)将虚拟机硬盘空间设置为60GB,内存设置为4GB。(3)要安装“带GUI的服务器”。(4)为系统设置4个分区,/boot、/、/home和swap,分区容量分别为500MB、15GB、10GB和2GB。前3个分区的文件系统类型设置为xfs,swap交换分区的文件系统类型必须使用swap。(5)为root用户设置密码“Siso@7211”;创建“siso”用户,将其密码设置为“siso#1001”。

实训二使用Linux常用命令一、实训目的(1)掌握Linux各类命令的使用方法。(2)熟悉Linux操作环境。二、实训内容练习使用Linux常用命令,达到熟练应用的目的。三、实训练习(1)文件和目录类命令启动计算机,利用root用户登录到系统,进入字符提示界面。用pwd命令查看当前所在的目录。用ls命令列出此目录下的文件和目录。回到上层目录,利用rm命令删除目录test和其下所有文件。(1)启动计算机,使用siso用户登录系统,登录后,打开一个终端窗口。(2)使用pwd命令查看当前工作目录,使用ls命令查看当前目录下有哪些内容。(3)使用cd命令切换到tmp目录,使用pwd命令检查当前工作目录是否改变。(4)使用-l选项查看tmp目录下的详细信息。在这一步中,孙老师要求同学们根据输出的第一个字符判断文件的类型,即判断哪些是目录,哪些是普通文件;使用-a选项查看隐藏文件,观察隐藏文件的特点。(5)使用cat命令查看文件file1的内容,并显示行号。(6)在tmp目录下创建子目录dir2、文件file2及file3。将file1复制到目录dir1中,复制后的文件名为file1.bak。将file2移动到dir2中,将file3重命名为file3.bak。(7)删除文件file3.bak。使用rmdir命令删除目录dir2,观察删除操作是否成功。如果不成功,则尝试使用rm命令重新删除。(8)在后台运行cat命令,使用ps命令查看这个进程并强行终止其运行。(9)运行cat命令,按Ctrl+Z组合键挂起cat进程。使用jobs命令查看作业。先使用bg命令将cat进程切换到后台运行,再使用fg命令将其切换到前台运行,最后按Ctrl+C组合键结束cat进程。四、参考答案[siso@localhost~]$pwd//第2步/home/siso[siso@localhost~]$ls//第2步tmp[siso@localhost~]$cdtmp//第3步[siso@localhosttmp]$pwd//第3步/home/siso/tmp[siso@localhosttmp]$ls-l//第4步drwxrwxr-x.2sisosiso610月1222:08dir1-rw-rw-r--.1sisosiso11810月1222:08file1[siso@localhosttmp]$ls-al//第4步...dir1file1.hiddenfile[siso@localhosttmp]$cat-nfile1//第5步1 Repeatthedoseafter12hoursifnecessary2 HehesitatedforthemerestfrActionofasecond3 ohhhhhhhhho,ithurtsme[siso@localhosttmp]$mkdirdir2 //第6步[siso@localhosttmp]$touchfile2file3 //第6步[siso@localhosttmp]$lsdir1dir2file1file2file3[siso@localhosttmp]$cpfile1dir1/file1.bak //第6步[siso@localhosttmp]$mvfile2dir2 //第6步[siso@localhosttmp]$mvfile3file3.bak //第6步[siso@localhosttmp]$lsdir1dir2file1file3.bak[siso@localhosttmp]$rmfile3.bak //第7步[siso@localhosttmp]$rmdirdir2 //第7步rmdir:删除"dir2"失败:目录非空[siso@localhosttmp]$rm-rfdir2 //第7步[siso@localhosttmp]$lsdir1file1[siso@localhosttmp]$cat&//第8步[1]10412[1]+已停止cat[siso@localhosttmp]$ps//第8步PIDTTYTIMECMD9174pts/000:00:00bash10412pts/000:00:00cat10419pts/000:00:00ps[siso@localhosttmp]$kill-910412//第8步[1]+已杀死cat[siso@localhosttmp]$cat//第9步,按Ctrl+Z组合键挂起cat进程^Z[1]+已停止cat[siso@localhosttmp]$jobs//第9步[1]+已停止cat[siso@localhosttmp]$bg1//第9步[1]+cat&[1]+已停止cat[siso@localhosttmp]$fg1//第9步cat^Z[1]+已停止cat

实训三使用Vim编辑器一、实训目的通过练习修改一个C程序的错误学习Vim的启动、保存、文本输入、现有文件的打开、光标移动、复制/剪贴、查找/替换等命令。二、实训内容熟练掌握Vim编辑器的使用。三、实训练习(1)进入统信UOS操作系统,打开一个终端窗口。在命令行中输入vim命令启动vim,vim后面不加文件名,启动vim后默认进入编辑模式。(2)在编辑模式下按i键进入插入模式,输入如下所示的程序。为了方便下文表述,这里把代码的行号也一并列出。1#include<stdio.h>23intmain()4{5inthour1,minute1;6inthour2,minute278scanf("%d%d",&hour1,&minute1);9scanf("%d%d",hour2,&minute2);1011intt1=hour1*6+minute1;12intt=t1-t2;1314printf("timedifference:%dhour,%dminutes\n",t/6,t%6);1516return0;17}(3)按Esc键返回编辑模式。输入“:”进入命令行模式,输入“wtimediff.c”将程序保存为文件timediff.c,输入“:q”退出vim。(4)重新启动vim,打开文件timediff.c,输入“:setnu”显示行号。(5)因为文件内容比较少,所以全部内容可在一屏中显示。在编辑模式下,按M键将光标移动到当前屏幕中央一行的行首,输入“1g”或“gg”将光标移动到第一行的行首。(6)在编辑模式下输入“6G”将光标移动到第6行行首,按A键进入插入模式,此时光标停留在第6行行尾。输入“;”,按Esc键返回编辑模式。(7)在编辑模式下输入“9G”将光标移动到第9行行首。按w键将光标移动到下一个单词的词首,连续按l键向右移动光标,直接光标停留在“hour2”单词的词首。按i键进入插入模式,输入“&”,按Esc键返回编辑模式。(8)在编辑模式下输入“11G”将光标移动到第11行行首。输入“yy”复制第11行的内容,按p键将其粘贴到第11行的下面一行。此时,原文件的第12~17行依次变为第13~18行,并且光标停留在新添加的第12行的行首。(9)在编辑模式下连续按e键使光标移动到下一个单词的词尾,直至光标停留在“t1”的词尾字符“1”处。按s键删除字符“1”并随即进入插入模式。在插入模式下输入“2”,按Esc键返回编辑模式。重复此操作并把“hour1”“minute1”中的字符“1”修改为“2”。(10)在编辑模式下按k键将光标上移1行,即移动到第11行,输入“:11,15s/6/60/gc”,进入命令行模式,将第11~15行中的“6”全部替换为“60”。注意,在每次替换时都要输入“y”给予确认。替换后,光标停留在第15行。(11)在编辑模式下输入“2j”将光标下移2行,即移动到第17行。输入“dd”删除第17行,输入“u”撤销删除操作。(12)在编辑模式下输入“:wq”进入命令行模式,保存文件后退出vim编辑器。四、参考答案1#include<stdio.h>23intmain()4{5inthour1,minute1;6inthour2,minute2;78scanf("%d%d",&hour1,&minute1);9scanf("%d%d",&hour2,&minute2);1011intt1=hour1*60+minute1;12intt2=hour2*60+minute2;13intt=t1-t2;1415printf("timedifference:%dhour,%dminutes\n",t/60,t%60);1617return0;18}

实训四文件系统和磁盘管理一、实训目的①掌握Linux下磁盘管理的方法。②掌握文件系统的挂载与卸载。③掌握磁盘限额与文件权限管理。二、实训内容练习Linux系统下磁盘管理、文件系统管理、磁盘限额及文件权限的管理。三、实训练习(1)进入统信UOS操作系统,打开一个终端窗口,使用su-root命令切换到root用户。(2)使用lsblk-p命令查看当前系统的所有磁盘及分区。系统当前有一块虚拟硬盘,命名为/dev/sda。在其上有5个分区,编号为/dev/sda1~/dev/sda5。其中,/dev/sda4为扩展分区,不能直接使用;/dev/sda5是在/dev/sda4上划分出来的逻辑分区。因此,新添加的分区应从6开始编号。(3)使用fdisk/dev/sda命令进入fdisk的交互模式。fdisk命令可用于对磁盘进行分区管理。(4)输入m,获取fdisk的子命令提示。在fdisk交互模式下有很多子命令,每个子命令用一个字母表示,如n表示添加分区,d表示删除分区。(5)输入p,查看磁盘分区表信息。这里显示的磁盘分区表信息包括分区名称、启动分区标识、起始扇区号、终止扇区号、扇区数、文件系统标识及文件系统名称等。(6)输入n,添加新分区。fdisk根据已有分区自动确定新分区号是6,并提示输入新分区的起始扇区号。这里直接按Enter键,即采用默认值即可。(7)fdisk提示输入新分区的大小。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孙老师采用最简单的一种方式,输入“+8G”,即指定分区大小为8GB。(8)输入p,再次查看磁盘分区表信息。虽然现在可以看到新添加的/dev/sda6分区,但是孙老师特别强调这些操作目前只是保存在内存中,重启系统后才会真正写入磁盘分区表。(9)输入w,保存操作并退出fdisk交互模式。(10)使用shutdown-rnow命令重启系统。打开终端窗口并切换到root用户。再次使用lsblk-p命令查看当前系统的所有磁盘及分区,此时应该能够看到/dev/sda6分区已经出现在磁盘分区表中了。(11)使用mkfs-txfs/dev/sda6命令为/dev/sda6分区创建xfs文件系统。执行完以上步骤后,孙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创建了文件系统的分区是否可以正常使用?有几位学生回答说需要将这个分区挂载到一个目录中才能正常访问。孙老师对此表示赞同,并补充说这是使新分区可用的最后一步。(12)使用mkdir-p/mnt/testdir命令创建新目录,使用mount/dev/sda6/mnt/testdir命令将/dev/sda6分区与目录/mnt/testdir绑定。(13)为了验证挂载的结果,使用lsblk-p/dev/sda6命令查看/dev/sda6分区的挂载点。

实训五管理用户和组一、实训目的熟悉Linux用户的访问权限。掌握在Linux系统中增加、修改、删除用户或用户组的方法。掌握用户账户管理及安全管理。二、实训内容以添加用户为例,学习如何进行Linux用户和用户组的管理。。三、实训练习(1)登录到文件服务器,打开一个终端窗口,使用su-root命令切换到root用户。(2)使用cat/etc/passwd命令查看当前系统用户的信息。在这一步,孙老师让学生判断哪些用户是系统用户,哪些是孙老师之前为各位老师手动添加的普通用户。(3)使用grepysq/etc/passwd命令确认系统中是否已有ysq用户。查询结果显示不存在这个用户,因此使用useraddysq命令创建了这个新用户,并使用passwdysq为其设置初始密码123456。(4)反应敏捷的小张同学对孙老师说,现在/etc/passwd文件中肯定多了一条关于ysq用户的信息,/etc/shadow和/etc/group两个文件也是如此,而且ysq用户的默认主目录/home/ysq也已被默认创建。其实,这也是孙老师想对学生强调的内容。因为useradd命令会使用默认的参数创建新用户。孙老师请小张同学帮忙在终端窗口中验证ysq用户的信息。(5)使用命令groupmems-aysq-gsie将ysq用户加入到网络与通信技术系用户组中,这样做的目的是统一管理组内成员的权限。再使用idysq命令查看ysq用户的信息,并让学生对这次的输出内容和之前小张同学所查询出的用户的信息进行比较。(6)为了进一步演示用户组的管理,孙老师假定ysq老师要加入新成立的智能机器人系。孙老师要为智能机器人系创建一个用户组,并将ysq用户加入到其中。四、参考答案[root@localhost~]#grepysq/etc/passwdysq:x:1001:1002::/home/ysq:/bin/bash[root@localhost~]#grepysq/etc/shadowysq:!!:18185:0:99999:7:::[root@localhost~]#grepysq/etc/groupysq:x:1002:[root@localhost~]#ls-ld/home/ysqdrwx------.3ysqysq7810月1617:16/home/ysq[root@localhost~]#idysquid=1001(ysq)gid=1002(ysq)组=1002(ysq)[root@localhost~]#groupmems-dysq-gsie //从sie组中移除ysq用户[root@localhost~]#groupaddirt //添加智能机器人系用户组irt[root@localhost~]#groupmems-aysq-girt //将ysq用户添加到irt组中[root@localhost~]#idysquid=1001(ysq)gid=1002(ysq)组=1002(ysq),1003(irt)

实训六管理文件权限一、实训目的①掌握权限的分类,普通文件权限和目录权限的不同含义。②掌握使用符号法和数字法修改文件权限的方法。二、实训内容修改普通文件权限和目录权限。三、实训练习(1)登录到文件服务器,打开一个终端窗口,使用su-root命令切换到root用户。(2)切换到/ito/pub目录,新建示例文件readme.ito。/ito/pub目录中保存的是信息工程学院的公共文件,本学院的所有老师都能读取文件的内容,但只有系统管理员孙老师本人可以修改文件。另外,其他学院的老师无法读取文件内容。孙老师把这个文件的所有者和属组分别设置为sjx和ito,同时修改了文件的权限。(3)使用su–zys命令切换到zys用户。使用vim打开readme.ito文件,可以正常打开,但尝试修改时提示只有读权限。使用exit命令退出zys用户,返回root用户。(4)切换到/ito/sie/pub目录,新建示例文件readme.sie。/ito/sie/pub目录中保存的是网络与通信技术系的公共文件,本系的所有老师都可以读写这些文件,而其他系的老师只能读取文件内容。(5)分别切换到zys和ysq用户,并尝试对readme.sie进行读和写操作。此时发现zys可以正常读写,而ysq无法读和写。这是因为zys用户属于sie组,对readme.sie有读写权限,但ysq属于智能机器人系用户组irt。(6)分别在/ito/pub和/ito/sie/pub两个目录中建立一个子目录,并对其进行不同权限的设置,使用不同的用户进行验证,加深对普通文件和目录权限管理的理解。四、参考答案[root@localhost~]#cd/ito/pub[root@localhostpub]#touchreadme.ito[root@localhostpub]#ls-lreadme.ito-rw-r--r--.1rootroot010月1620:32readme.ito[root@localhostpub]#chownsjx:itoreadme.ito[root@localhostpub]#chmodo-rreadme.ito[root@localhostpub]#ls-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