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春新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期末背诵资料_第1页
2024年春新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期末背诵资料_第2页
2024年春新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期末背诵资料_第3页
2024年春新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期末背诵资料_第4页
2024年春新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期末背诵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第一单元植物的一生第1课种子发芽了3第2课幼苗长大了4第3课植物开花了5第4课植物结果了6第二单元植物与环境第5课不同环境里的植物7第6课沙漠中的植物9第7课水里的植物9第8课石头上的植物10第三单元声音的奥秘第9课声音的产生11第10课声音的传播12第11课不同的声音13第四单元身边的材料第12课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14第13课纸15第14课金属16第15课塑料17第五单元观测天气第16课测量气温18第17课运量和雨量19第18课风向和风力19第19课天气和气候20专业学习像科学家那样21新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精编知识点第一单元植物的一生第1课种子发芽了1.番茄的种子是黄色的,水滴形,表面粗糙。2.黄瓜的种子是乳白色的,橄榄形,与番茄种子相比,黄瓜种子表面平整。3.种植番茄或黄瓜。(1)选种:要挑选那些颗粒饱满的、没有受过损伤的种子。(2)播种:在花盆土中挖一个小坑,在里面放两粒种子。土壤要疏松、肥沃。(3)浇水:在种子上盖上一层薄土,浇水。4.种好番茄的注意事项。(1)种植季节:番茄适合在春季栽种,夏季和秋季也可以种植。(2)生长环境:番茄喜欢生长在温暖且有点潮湿的地方,需要充足的阳光。(3)种子种得太深或太浅都不易发芽,深度一般在1厘米左右为宜。(4)大量的水会破坏种子的萌发,可使用喷壶来浇水,使土壤中水分分布均匀。5.栽种记录要记日期、高度、形态的变化、种植处理等内容。6.不同植物种子的特点。植物种子的主要特点蚕豆类似人脚的扁平状,表面平整,前端有眉状黑色种脐苹果扁水滴形,前端尖细,黑褐色,表面平整红松一头大一头小,种皮坚硬冬瓜卵形,白色或淡黄色,扁平枣两头尖,中间大,黄色,种皮坚硬,表面凹凸起伏大7.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是水分、空气和适宜的温度。第2课幼苗长大了1.观察番茄的幼苗。(1)叶子:幼苗的叶子呈不规则羽状,叶子上密布明显的茸毛,具有一种特殊的气味。(2)茎:幼苗的茎刚出土时呈紫色,逐渐生长成绿色。地下部(根)地上部(茎、叶等)地下部(根)地上部(茎、叶等)2.植物的根能够吸收水分和溶解在水中的养料,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3.植物的根通常生长在地下,连接根和叶的部分是植物的茎。4.茎的作用。(1)支撑:茎具有支撑植物的作用。(2)输送:植物的茎能从下向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输送到植物的各个部分,也能从上向下将绿叶制造的养料输送到植物的各个部分。5.植物的叶。(1)植物的叶主要由叶片、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2)植物的叶能够进行光合作用,为植物制造养料,并释放氧气。6.把幼苗的叶子和未脱落的子叶全部去除,幼苗既失去了子叶储存的“营养”供给,又无法利用叶制造养料维持生长,结果只能是死亡。7.植物的根、茎、叶分别负责吸收、输送、制造养料,它们都属于植物的营养器官。第3课植物开花了1.一朵番茄花中既有雄蕊也有雌蕊,是两性花。2.黄瓜花分为雌花和雄花,雌花中只有雌蕊,雄花中只有雄蕊,是单性花。番茄花黄瓜花3.区分黄瓜的雄花与雌花。(1)看花梗:雄花花梗纤细;雌花花梗粗壮,带着一根未来的小黄瓜。(2)看花蕊:雌蕊看起来是一些比较粗大的圆柱体,有雌蕊的就是雌花;雄蕊稍瘦小一点,有很多花粉,有雄蕊的就是雄花。4.植物的传粉方式。(1)桃、油菜的花依靠昆虫传粉。它们以鲜艳的花瓣、芬芳的气味或甜美的花蜜吸引昆虫,被称为虫媒花。常见的传粉昆虫有蜜蜂、蝴蝶等。(2)玉米、杨树的花依靠风力传粉,被称为风媒花。它们一般都很小,花粉多而轻,也没有花香和花蜜。风力越大,花粉传播的距离越远。(3)豌豆、小麦能自己给自己传粉,不需要风或昆虫的帮忙,被称为自花传粉。这些花里既有雄蕊也有雌蕊。(4)为了解决自然状态下传粉不足的问题,人们常常会对一些植物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如黄瓜、丝瓜等。5.花粉必须落到雌蕊上才有可能结果。第4课植物结果了1.番茄和黄瓜的生长过程都经历了播种、生根、发芽、长叶、开花、结果、果实成熟等几个阶段。2.果实由果皮和种子两部分组成。3.植物通过种子繁殖后代。花、果实、种子都属于植物的繁殖器官。4.我们吃的植物。(1)常见的果实有豆角、豌豆、花生、香蕉、南瓜等。(2)豆角和豌豆的果实指的是豆荚,里面的豆子是它们的种子。(3)带壳的花生是果实,吃的花生米是种子。(4)胡萝卜、红薯吃根;甘蔗吃茎;菠菜、芹菜吃茎和叶。5.植物资源的利用。长绒棉与全棉内衣贝母与化痰止咳药橡胶树与轮胎蓝靛果与印染布甘蔗与糖玉米与乙醇汽油第二单元 植物与环境第5课不同环境里的植物1.植物的特点及适宜生长的环境。(1)水瓶树①特点:高大粗壮,树干顶部枝条、树叶稀疏,形状像啤酒瓶。②生存环境:水瓶树的树干里储存水,抗干旱能力强,适宜生长在热带草原。(2)仙人柱①特点:植株高大呈柱状,有分枝。柱上长有许多锐利的棱,棱上长有尖刺。②生存环境:仙人柱喜温暖向阳环境,耐干旱,适宜生长在炎热、干旱的沙漠中。(3)椰树①特点:树干长,笔直,没有分支。树叶巨大,呈羽毛状,集中生长在树干顶端。②生存环境:椰树喜光,在高温、多雨、阳光充足和海风吹拂的条件下生长发育良好,适宜生长在热带沿海。(4)松树①特点:树干较直,树枝从下至上环绕树干向外生长。树叶针状、坚硬,淡绿色或深绿色。②生存环境:松树耐阴、抗旱,有一定的耐寒能力,分布范围广,可生活在高山上。(5)芭蕉①特点:主干没有分枝,叶在主干顶端呈螺旋状排列。叶片长圆形,宽大。主叶脉粗厚,分支叶脉呈羽状平行分布在叶片上。②生存环境:芭蕉喜欢温暖的环境,最适宜生长的温度在24~32℃之间,耐寒性非常差,主要生长在亚热带地区。2.植物的形态与其生长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3.比较大叶黄杨和杨树的叶子。(1)大叶黄杨树叶比杨树树叶厚、光滑。(2)大叶黄杨的树叶冬天落三分之一左右,总体看来树还是绿色的;杨树树叶秋天会变黄,冬天会落光。大叶黄杨树叶杨树树叶4.大叶黄杨树叶上覆盖有比较厚的蜡质,能够减少水分蒸发;树叶内储存大量养料,供给植物体利用,使大叶黄杨能够度过冬天。5.杨树树叶在冬天全部落光,来减少水分蒸发和养料消耗,使杨树能够度过冬天。6.研究大叶黄杨是否落叶的方案:冬季到大叶黄杨树下去看地上是否有落叶;或选定一根枝条,在秋冬季每天观察,看大叶黄杨在秋冬季是否落叶。第6课沙漠中的植物1.沙漠中的植物有仙人球、仙人掌、沙棘、骆驼刺、梭梭树和胡杨等。2.芦荟和石莲花也可以生长在沙漠中。3.仙人掌具有粗壮的茎,茎表面覆盖蜡质;叶退化成针状。4.仙人掌的茎和芦荟的叶中都储存着大量的水分。5.沙漠植物的共同特点。植物的部位共同特点根根系发达,扎根很深,吸水能力强。茎或叶叶子细小,有的甚至无叶;茎或叶表面有不透水的覆盖层,减少水分蒸发。植株由于水分及营养物质的缺乏,植株都较为低矮。第7课水里的植物1.池塘里生长的植物。分类生长位置种类形态特点沉水植物水底金鱼藻茎叶轻而柔软,不易被水流中断浮水植物水面上,没有固定根水葫芦叶或茎的海绵状组织发达,有利于漂浮根在水底,叶浮在水面上睡莲、菱根部固定在水底,叶通常是扁平状,浮在水面上。挺水植物根在水中,大部分茎和叶挺在水面上香蒲、芦苇、莲叶柄和茎内气道发达,茎、叶角质层厚2.能在水中生长的植物统称为水生植物。水里的植物也需要呼吸。3.水葫芦的叶柄中下部膨大似葫芦,内部有海绵状气囊,充满空气,这种结构特点使水葫芦能漂浮在水面上。4.金鱼藻的植株较轻,不固定在水底时,能漂浮;茎柔软,在水流中不易折断。5.莲的叶柄和地下茎内有中空的管道,以保证植株的水下部分对氧气的需求。6.水里的植物有的体内中空,能通气;有的茎柔软,适应水流;有的叶柄膨大,能漂浮等。7.为了防止海浪冲击,红树的主干上会长出许多支柱根,扎入泥滩里以保持植株的稳定。此外,红树还有许多指状的呼吸根从土中伸出地面,帮助植株吸收空气中的氧气。8.碗莲的特点:(1)碗莲的叶子是圆形的,有浮在水面上的浮叶,也有伸到水面上方的立叶。(2)碗莲的地下茎长而肥厚,有长节。(3)碗莲的花立在水面之上,花期过后结出莲子。(4)碗莲喜光,喜热,怕干,不耐阴。第8课石头上的植物1.生长在石头上的植物:南庭芥、青苔和虹如玉等。2.青苔。(1)假根:地下部分的根状物其实是假根,主要起固定作用,不能吸收水分和养料。(2)青苔依靠其表面细小的叶状结构从外界直接吸收水分和养料,从而增大吸收面积,提高了吸收效率,有利于生存。3.卷柏的耐旱力极强,一般生长在向阳山坡干旱的岩石缝中。4.卷柏通过休眠和转移生长位置来应对干旱,仙人掌通过减少水分蒸发来应对干旱。5.卷柏的耐旱本领能适应环境改变,增加生存机会。第三单元声音的奥秘第9课声音的产生1.通过弹、搓、拍等方法可以让塑料袋发出各种声音。2.体验物体发声时的状态。(1)一手压住尺子,另一手弹拨。尺子上下振动,发出声音。(2)把气球挂在正在发声的音箱前方。气球随音箱发出的声音强弱而上下抖动。(3)用手摸着喉咙,发出“啊——”的声音。喉咙在颤动,手感觉到麻。(4)试管里放些泡沫屑,吹试管口。泡沫屑在试管里跳动,试管内空气振动发出声音。(5)敲击音钹,然后轻轻按住。敲击音钹,感觉到音钹振动,发出声音;按住音钹后,音钹停止振动,发声也停止了。3.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物体发声也停止。4.敲击音叉,接近或触及水面时,水面振动,甚至激起水花,这是因为发声的音叉在振动时带动水一起振动。5.水鼓表演中,鼓面振动发声,带动鼓面上的水一起振动。6.动物发出声音的方式:哺乳动物一般靠声带的振动发声;一些昆虫通过翅膀的摩擦或振动发声;鱼类会利用鱼鳔、鳃盖、骨骼等发出各种奇怪的声音;蛇借助舌头与嘴唇摩擦发出轻微的咝咝声;鸟类的发声器官是鸣管。7.动物发声同样是物体振动的结果。不同动物的发声器官有所不同。第10课声音的传播1.声音能够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向各个方向传播。耳朵贴在桌子上,可以听到清晰地声音在各个方向上,都可以听到声音铃声减小或听不到铃声耳朵贴在桌子上,可以听到清晰地声音在各个方向上,都可以听到声音铃声减小或听不到铃声2.敲小鼓,纸屏上吊着的小球会振动。敲鼓→纸屏振动→小球振动。3.耳朵的结构。4.我们听到声音的过程:声源→空气(振动)→鼓膜(振动)→听小骨及耳蜗→听神经→大脑。5.声音通过“土电话”的传播过程。声音→空气→“电话线”→空气→人耳第11课不同的声音1.不同的人嗓音不同,声音的这一特点称为音色。2.声音的强弱叫音量。3.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小皮鼓或三角铁,发出的声音强弱不同。用较小的力敲击时发出的声音较弱,用较大的力敲击时发出的声音较强。4.音量的强弱与物体的振动幅度有关。物体的振动幅度越大,音量越强;物体的振动幅度越小,音量越弱。5.声音的高低叫音调。6.音调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物体振动得越快,音调越高;物体振动得越慢,音调越低。(1)瓶子里的水越多,敲击时发出的声音音调越低,这是因为越高的水柱振动越慢。(2)铝片琴的琴键越短,敲击时发出的声音音调越高,这是因为越短的琴键振动越快。(3)管子的长度越短,敲击时发出的声音音调越高,这是因为越短的管子振动越快。7.噪声是听起来让人感到不舒服的声音。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8.噪声和废气、废水一样,被列为主要的环境污染因素。9.保护我们的听力:不随便挖耳朵;不长时间戴耳机听;不制造噪声;尽量避免强噪声环境。第四单元身边的材料第12课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1.造房子的材料:石子和木材是天然的,玻璃、水泥和钢筋是人造的。2.天然材料:直接来自大自然,如木材、石料、棉花、羊毛等。3.人造材料:不是直接来自大自然,而是通过加工处理天然材料,或使天然材料的性质发生变化后制造出来的,如纸、玻璃、塑料等。4.随着自然资源的大量开发、科学技术的发展,新技术、新工艺不断出现,用天然材料制作的物品会越来越少,用人造材料制作的物品会越来越多。5.比较棉花与腈纶棉。比较方法棉花腈纶棉看一看白色白色揉一揉柔软、弹性好、轻拉后易断柔软、弹性好、轻拉后不易断浸一浸吸水性强吸水性弱烧一烧燃烧时有烧纸张的气味,燃烧后有粉末状灰烬燃烧时呈黏胶状熔化物,燃烧后有黑色固体灰烬体验保暖性保暖性好保暖性好相似处弹性较好、蓬松性好、保暖性好、手感柔软第13课纸1.纸的用途:纸可以用来收纳、装饰、书写、印刷、包装等。2.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3.东汉时期的蔡伦改进了造纸术,生产出了轻便且价廉的纸张,让更多的人可以用上纸,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传播和发展。4.不同纸的吸水性不同。在不同纸的表面,滴一滴有颜色的水,水扩散得越快表示纸的吸水性越强。5.不同纸的结实程度不同,越结实的纸越不易被拉断。吸水性实验 比较纸的结实程度 6.现在造纸的原料主要是木材,用废纸、稻草、旧棉布等也可以造纸。为了保护树木资源我们要注意节约用纸。7.节约用纸的办法。(1)节约使用练习本,不要随便扔掉白纸,要充分利用纸的空白处。(2)倡导课本循环使用。(3)拒绝使用过分包装、装饰的物品。(4)废纸集中回收再利用。第14课金属1.水壶、五金工具、首饰等都是用金属制成的。2.金属的共同性质。比较表面 比较导热性 比较延展性 比较项铜铁铝颜色紫红色银白色银白色金属光泽有有有延展性较好一般较好导热性都容易传热,铜传热最快,铁传热最慢,铝居于二者之间3.金属的共同性质:表面有金属光泽、易传热、具有延展性。4.金箔画就是把黄金锤打成超薄片制成的。5.金属的不同之处。比较硬度 比较轻重 (1)硬度关系:铁>铜>铝(采用相互刻划的方法比较硬度)。(2)轻重关系:铜>铁>铝(比较时取大小相同的三块金属)。6.制作金属物品时要综合考虑金属材料的性质和价格等因素。7.每一种金属都有它的优缺点,而合金比单一金属具有更好的性能。从古代的青铜到如今的铝合金,各种各样的合金材料应运而生,并广泛用于各个领域。第15课塑料1.塑料是一种常见的材料。目前,塑料制品已经被广泛用于人们的生活。2.塑料的优点:表面具有光泽,部分透明或半透明,防水性好,导热性差,大部分为良好绝缘体,质轻且坚固,有弹性,耐磨,耐腐蚀,加工容易,可塑性强,制作成本低等。3.辨别羊毛毛线和塑料绳。比较项羊毛毛线塑料绳看一看有微笑孔隙、蓬松光滑紧密拉一拉易断,不结实难拉断,结实烧一烧产生烧焦羽毛气味,不易结球无烧焦羽毛味,易结球捻一捻灰烬易碾碎灰烬不易碾碎4.塑料的一个显著特点也是它的最大缺点,就是不易分解。它埋在土里几百年也不会发生变化,这对环境极为有害。人们把废塑料污染环境的现象称作“白色污染”。5.塑料对环境的不利影响。(1)影响动植物的生长及人类的健康,威胁海洋生物的安全。(2)占用大量土地,且易引起土壤的恶化、水质的污染等。6.减少“白色污染”的措施。(1)少用或不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如用布袋代替塑料袋等。(2)使用可降解的塑料制品,如微生物降解和光降解塑料制品等。 (3)回收利用各种废弃的塑料。(4)宣传“白色污染”的危害,加强环保意识。循环利用标志第五单元观测天气第16课测量气温1.气温是最重要的气象要素之一。气温通常用气温计来测量。2.气温计的正确读写。(1)左侧气温计标示的温 度读作二十摄氏度,写作20℃。(2)右侧气温计标示的温度读作零下六摄氏度,写作-6℃。(3)温度的常用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表示。3.知道准确气温的作用。(1)明天降温8℃,要添加厚衣服。(2)38℃高温,要及时补充水分。(3)0℃以下有冰冻,汽车要安装防滑链。气温计(4)天热开空调要设定在26℃,节约能源。4.同时在校园的不同地方测量气温,水泥地上的气温高于草地上的气温;阳光下离地面1.5米处的气温高于背阴处离地面1.5米处的气温。5.百叶箱是用来放置气温计等仪器的木箱。(1)传统常用的百叶箱四壁用木片做成百叶窗式。(2)箱内外涂白漆。(3)一般都架设在草坪上。(4)箱门朝北。(5)箱底离地面1.25米。第17课云量和雨量1.天空中云的多少叫云量。如果把天空看成一个圆,把这个圆平均分成四份,我们就可以按照云在天空中所占的面积来划分云量。2.雨量器是测量雨量的装置。3.制作雨量器。(1)沿塑料瓶的肩部剪开,取下部;(2)在瓶子的侧面垂直贴上20厘米长的标尺,在上面贴一层透明胶带;(3)将剪下的瓶颈部分倒扣在瓶子上;(4)测量前,要把水加到“0”刻度。4.天气预报中24小时降雨量等级划分标准。5.下雨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好处:补给水源、灌溉农田、净化空气、调节气温等。6.降水过多易引发洪涝,降水过少易导致干旱。第18课风向和风力1.风吹来的方向叫作风向,风的强度叫作风力。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风力可以用风力计来测量。2.“风级歌”。3.风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有利影响:传播种子、帆船航行、风力发电等。4.龙卷风的危害:拔起大树、摧毁建筑、交通中断、毁坏庄稼等。台风的危害有骤降暴雨,树木、房屋倒塌,摧毁庄稼,引发泥石流等。5.观测天气情况时,需要记录的数据有气温、云量、雨量、风向、风力等。第19课天气和气候1.天气是指气温、风向、风力、降水量等气象要素在短时间内的综合状况。2.在一定的地区,年复一年,长时间内的天气特征,就是该地区的气候。3.描述天气的句子:昨晚一直在下雨;未来两天内有寒潮;今天可真热。4.描述气候的句子:昆明四季如春;北极全年严寒;梅雨天马上要到了。5.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温差小。代表动植物有亚马孙鹦鹉、望天树、芭蕉等。6.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干季、雨季分明。代表动植物有斑马、长颈鹿、水瓶树等。7.极地气候终年严寒。代表动植物有企鹅、北极熊、苔藓等。专项学习 像科学家那样……1.科学有不同的领域,科学家也有他们各自的研究领域。(1)物理学家研究物质最基本的运动形式和规律;(2)化学家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3)生物学家研究植物、动物、微生物等一切有生命的物体;(4)天文学家研究天体及其运行规律,揭开宇宙的奥秘;(5)地质学家研究形成地球的物质、地球的构造以及发展历史;(6)药学家研究药物的成分和作用,研制药品对抗疾病。2.还有更多领域的科学家,如生态学家、气象学家、电磁学家等,他们都在努力揭开未知事物的秘密和规律,让科学为人类服务。3.在冰上撒盐,冰更容易融化。5.小组汇报交流。6.提问:除了形态特征方面的异同,它们在哪些方面也有异同?7.师生交流。8.小结:小狗也有遗传变异现象。狗的后代和亲代在毛色、花纹、体型等方面都有异同,且它们的行为方式、生活习性等也各不相同,这也使得狗的种类多种多样。设计意图:观察交流活动重在通过观察事实和比较异同,了解某种动物(狗)亲代与后代非常相似,但也有一些细微不同,这些不同表现在毛色、花纹、行为方式等方面。本活动意在帮助学生构建和完善动物具有遗传变异现象,感知动物世界的多种多样,同时也为活动二做铺垫。活动二:小组交流其他动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1.谈话:除了狗,自然界其他动物是否也存在遗传变异现象?接下来,请各小组交流下面这几种动物后代和亲代的异同。教师出示企鹅、长颈鹿、猫、马、袋鼠的亲代与子代的图片。2.小组讨论企鹅、长颈鹿、猫、马、袋鼠的遗传变异现象。3.小组汇报交流。4.小结:动物世界普遍存在遗传变异现象。动物的遗传变异现象不仅仅表现在外部形态上,他们在行为方式、生活习性等方面同样也有遗传变异现象。遗传变异使得动物多种多样。5.谈话:其实动植物遗传变异现象的研究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下面我们来了解科学家们的研究成果。教师出示资料:遗传和变异的秘密。6.小结: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通过生殖和发育实现的。相同的基因使生物体有相同的性状,表现为遗传;基因长期发展过程中发生结构的改变,表现出不同的性状,出现了变异。变异可以分为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遗传的变异和由环境改变引起的不可遗传的变异。没有遗传变异,就不会有生物的多样性。设计意图:本活动在活动一的基础上进行,将学生的视野由一种动物拓展到更多的动物,进而体会动物世界普遍存在遗传变异现象,动物种群内都存在着个体差异,动物是多种多样的。补充一些资料可使学生对遗传变异现象有更多深入的认识。活动三:集体研讨1.谈话:遗传变异的秘密虽然深奥,但生活中许多浅显易懂的谚语或俗语生动地描述了遗传变异现象。(1)提问:说一说下面谚语分别描述的是什么现象。“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描述的是动物的遗传现象。“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描述的是动物的变异现象。(2)提问:你还知道哪些动物的遗传变异现象呢?2.学生交流。设计意图:通过研讨,进一步结合实际生活,拓展学生的视野,引发学生对身边动物遗传变异现象的关注。活动四:给各类动物增添新成员1.提问:自然界的动物多种多样,为了清楚地认识它们,请你以小小科学家的身份给动物分类。教师出示8种动物图片。思考:可以用什么样的标准来对这8种动物进行分类呢?2.小组讨论并汇报不同的分类方法。师生整理分类方法:按运动方式,分为游、飞、爬(走);按生存方式,分为家养、野生;按食性,分为肉食、植食、杂食;按身体特征,分为鸟类、鱼类、哺乳类、昆虫类、软体类。3.提问:你们对这些分类方法满意吗?为什么?能不能寻找到更科学合理的分类方法呢?4.谈话:科学家们按照一定标准对动物进行了分类,比如有鸟类、哺乳动物、鱼类、昆虫等。5.小组活动。(1)各小组总结归纳以上某一类动物的特征,并按照这一分类标准再次对8种动物进行分类。(2)其他小组来为这一类动物增添新成员。设计意图:本活动放眼整个动物世界,引领学生运用分类的方法,从生活环境、繁殖方式、运动方式、形态特征等多方面感知动物世界的多种多样。三、课堂小结自然界的动物多种多样,正是因为遗传和变异的作用。遗传和变异是动植物的基本特征,遗传保持了物种的延续性,变异则产生了物种的多样性。四、拓展1.选择一种动物,观察动物宝宝与它们的妈妈或爸爸在形态特征、行为方式、生活习性等方面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并以《××宝宝和它的妈妈(爸爸)》为题写一篇观察日记。2.思考:动植物由于遗传和变异呈现出多样性,作为地球生物的一员,我们人类又是怎样的呢?设计意图:鉴于课堂上对动物观察的局限性,写观察日记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观察,进一步巩固本课学习目标。同时思考的问题也为下节课做好铺垫。2.5《相貌各异的我们》教学设计【教材简析】《相貌各异的我们》是六年级下册《生物的多样性》单元的第5课。本单元从植物、动物、人类、古代生物四个角度着手研究生物的多样性这一话题,并对生物的遗传变异现象有一定涉及。本课则从学生自身的视角出发,以“世界上能找到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吗”为核心话题引导学生体会每一个生物个体的独一无二。教科书安排了“观察自己和其他同学相貌的异同”以及“记录组内同学的相貌特征”两个活动。从内容角度而言,教科书利用学生对相貌的着眼点使学生对“性状”这一概念产生初步的理解,也能使其体会生物的性状是多种多样的;从研究方法角度而言,两个活动涉及对比观察与表格记录的科学研究方法,教师应安排学生通过统计手段归纳班级记录结果,并用简易的数学方法进行分析,从而使学生对科学的数据处理方法产生初步了解。【学生分析】本课依照“对比不同个体的相貌相似程度,最终理解任何两个人都不可能完全相同”的逻辑开展。六年级的学生可以轻松地在同班同学之间开展上述归纳调查活动。学生可以在课前收集一些亲子或胞亲间相似度较高的照片,这更利于学生理解“相似程度高的人也不会完全相同”这一点,也能利用遗传变异的知识理解亲缘关系与相貌相似之间的关系。本课活动开展难度较低,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地联系身边的人和事物,并在课程结束后的生活中仍保持自主观察与思考的良好习惯。【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人类不同个体之间存在着相同与不同。2.人类亲代与后代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也有一些不同。3.人的相貌特征、血型、性格、行为方式等方面都存在着遗传变异现象。科学探究目标1.能通过观察比较,发现人与人相貌特征的相同与不同。2.能将人的相貌特征整合起来比较分析人与人的不同。科学态度目标能基于观察到的现象客观描述人类个体之间的相同与不同。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人类对遗传变异的研究改善着人类生活。【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同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存在着相同与不同。难点:通过观察对比归纳不同生物个体间的异同点。【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小镜子、某一家庭亲代与后代的照片、记录表。教师准备:教学课件、班级记录表、三代或四代同堂全家照、双胞胎照片、人类遗传转轮图、有关遗传病的图片或视频。【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揭示课题1.谈话:(播放人脸支付或人脸解锁科普视频)我们身边的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视频里向大家展示的是一种什么技术?(人脸识别技术或面容识别技术)你在哪里见过它?你觉得它有什么好处?2.提问:你觉得人脸识别安全吗?为什么?3.小结:我们都拥有着不同的相貌,因此我们的长相才能成为我们的密码。人脸识别真的无懈可击吗?我们的相貌真的是独一无二的吗?今天我们就一起通过活动探究它的真相。(板书课题:相貌各异的我们)二、观察不同个体相貌的异同1.提问:我们怎么判断两个人长得像不像?你会关注哪些地方?(观察教科书第33页表格获得提示)可见,我们身上有许许多多的相貌特征,我们生长发育过程中具有的特征称作性状。(板书:性状)2.谈话:(出示记录表,选取眼皮单双、耳垂有无、下颌是否有沟、眉毛细长粗短、鼻梁直弯5组相对性状进行研究)请大家根据这5种性状,在组内相互观察,你和其他组员的相貌有何异同?3.学生观察,并记录观察结果。4.学生按组汇报,教师统计数据并展示。5.提问:观察统计数据,你发现了什么?预设学生回答:不同的同学拥有不同的性状组合。提问:这份数据可以说明每个人的长相都各不相同吗?预设学生回答:不能,穷举5种性状的组合方式共有32种,在40人左右的班级中必有重复情况。6.提问:(选出两位5种性状都一致的同学)这两位同学填表的内容一模一样,他们的相貌相同吗?你是怎么判断的?预设学生回答:通过其余性状判断不相同。7.小结:通过刚才的调查活动我们发现,当我们研究两位同学身上某一个相同的性状时,它们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有着微小的区别,还可能一点也不一样。不过至今我们还没有发现两位相貌一模一样的同学。我们把研究的范围再扩大,来寻找更多长相接近的人。三、研究亲代与子代之间、双胞胎之间的相貌差异1.提问:在我们的印象中,什么样的人会长相很相似呢?预设学生回答:父母孩子之间、双胞胎之间。提问:他们的相貌会完全一样吗?我们继续用相同的方法来研究。2.谈话:(出示相貌相似的一组亲子或双胞胎照片)从这几组照片中,你能辨别出他们的相貌有什么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吗?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察照片中人物的相貌,汇报其异同点,比较哪个小组相同点找得多,不同点找得准确。4.小结:可见,只要我们观察得足够细致,总能从外表相似的两个人身上找到他们的不同性状。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世界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5.谈话:性状研究得越多,就越能发现两个人相貌上的不同。实际上,现在的面部识别技术收集了人面部大约80个性状的信息。通过观察这么多性状,它可以识别出世界上每一个独一无二的人,所以面部识别技术是相当科学且完善的一项新兴技术。四、拓展延伸,了解亲代与子代之间遗传的奥秘1.提问:从刚才的亲子观察中,你还有没有什么别的发现?你能试着猜想其中的原因吗?预设学生回答:亲子之间、双胞胎之间的相似度要比两个普通人之间的相似度高。2.谈话:的确,我们身体中有能控制我们身体性状的密码,这些密码会随着生育从父母那里传给我们。我们和自己的亲代相似的现象称作遗传。3.谈话:能遗传的不只有相貌性状,还有许许多多的特征。(出示性格、行为习惯及遗传疾病等资料)大家回家后可以多方面观察父母、兄弟姐妹等亲人的各种特征,你会对遗传有更加深厚的认识。4.小结:在本单元的前几课,我们领悟了植物、动物都是千姿百态、各不相同的。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也可以体会到,作为一个个人类个体,我们之间也是存在差异的。大自然有着千千万万、各种各样的生物,但是没有两个生物个体是完全一样的,这就是生物的多样性。我们应该保护这样的大自然,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它造就了一个异彩纷呈的世界。2.6《古代生物的多样性》教学设计【教材简析】《古代生物的多样性》是六年级下册《生物的多样性》单元的第6课。本课完成了课程标准里的“11.4有些曾经生活在地球上的植物和动物现在已不复存在,而有些现今存活的生物与它们具有相似之处”学段目标。此前,学生通过学习已经知道了地球上存在不同的生物,不同生物具有不同的特征,并且已经描述比较过生物后代和亲代的异同。本课的内容则落在“描述已灭绝的生物,并比较灭绝生物和当今某些生物的相似之处”上。本课通过观察典型古生物化石推测古生物的特点,比较其与现代生物的异同,再通过观察生物化石认识更多的古代生物。通过观察化石,描述古生物的形态,从而认识更多的古生物。之后,通过研讨对探索活动进行概括和总结,让学生对遗传变异现象在生物中的作用进行全面了解,对生物的多样性有更进一步的认识,明白现存生物都是由古生物进化来的,科学家是借助化石研究古生物及其生活环境的,丰富学生对古生物的认识,思考古生物化石研究的重要意义。最后在拓展部分利用橡皮泥或者黏土制作生物化石模型,巩固本课的学习内容。【学生分析】研究古生物及其化石是学生感兴趣的活动。本课的活动主要是通过观察进行探索,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课前整理资料的能力和合作精神。通过观察化石认识古生物,了解其与现存生物的关联,这些内容都可以以小组交流的形式展开学习,需要学生课前掌握的资料有:①各种各样的古生物化石的资料,如恐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