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讲评课件_第1页
山东省烟台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讲评课件_第2页
山东省烟台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讲评课件_第3页
山东省烟台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讲评课件_第4页
山东省烟台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讲评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高考诊断性测试历史第Ⅰ卷第Ⅱ卷第Ⅰ卷第Ⅱ卷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的答案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第Ⅱ卷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遗址发现的聚落距今8000年,半地穴式房屋成排布列,最大房址占据聚落中心。临潼姜寨遗址发现的仰韶文化村落距今7000年左右,房屋围绕中心广场分为东、南、西、西北、北五个房屋组,每组代表一个亲属组织。两者布局的不同反映了(

)A.

自然环境造成定居方式的差异

B.

不同地区文化发展形态的多元C.

经济发展推动社会阶层的分化

D.

不同历史时期生产方式的变化√【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原始社会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兴隆洼遗址和仰韶文化村落遗址的房屋布局有着显著的不同,其中兴隆洼遗址半地穴式房屋成排布列,凸显集体活动,仰韶文化村落的房屋围绕中心广场分为东、南、西、西北、北五个房屋组,凸显血缘关系,这主要是因为不同地区的文化发展形态导致,B项正确;地理环境对定居方式有一定影响,非决定性因素,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社会阶层的分化,排除C项;生产方式是指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物质资料的谋得方式,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与自然界之间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的体系,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2.

西汉前期,士农工商大都以追求财富和权欲作为动机;西汉后期,弥漫整个社会的功利思想逐渐淡化。这一变化缘于(

)A.

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发展

B.

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C.

对外经济文化联系加强

D.

社会主流思想发生改变√【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原因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时期的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期,采取“独尊儒术”的措施,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对当时社会价值观产生巨大影响,因此西汉后期,弥漫整个社会的功利思想逐渐淡化,D项正确;社会经济的发展,助推了对财富的追求,排除A项;材料与重农抑商政策无关,排除B项;材料与对外经济文化联系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3.

唐代,岭南“十月作田,正月收粟,养蚕八度,收稻再度”;云南曲靖州以南、滇池以西,农民“从八月获稻,至十一月、十二月之交,便于稻田种大麦,三、四月即熟。收大麦后,还种粳稻。”这可以用来说明唐代(

)A.

农作物种类明显增多

B.

农业生产技术大为提高C.

农作物品种得到改良

D.

南方粮食产量已超北方√【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唐代(中国)。据材料“十月作田,正月收粟,养蚕八度,收稻再度”,“从八月获稻,至十一月、十二月之交,便于稻田种大麦,三、四月即熟。收大麦后,还种粳稻。”,可知,唐朝时期,岭南地区和云南地区,依托农时,充分利用土地,说明农业生产技术在提高,B项正确;仅从两个地区的农业,

不能说明农作物种类的增多,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农业技术的提高,并不能得出农作物品种的改良信息,排除C项;仅从材料,无法得出南方与北方粮食产量的对比信息,排除D项。故选B项。4.

有学者说:“清康熙朝开海贸易并设立江、浙、闽、粤四大海关,仅仅是恢复‘闽粤边海生民’的一条谋生之路,并征收海关税以益于“闽粤兵饷”,所以清朝制定以限制为基本特征的对外贸易法律就成为必然。”该学者意在强调清朝(

)A.

重农抑商政策与海禁政策的一致性

B.

抑商政策因时局变迁而调整C.

限制了外贸推动经济发展的可能性

D.

商人已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时空是前朝时期。根据材料“清康熙朝开海贸易并设立江、浙、闽、粤四大海关,仅仅是恢复‘闽粤边海生民’的一条谋生之路,并征收海关税以益于‘闽粤兵饱’”可知,清朝统治者开关的初衷并不是通过海外贸易来刺激国内的商品生产并进而积累资本达到国富兵强,结合“所以清朝制定以限制为基本特征的对外贸易法律就成为必然”可知,清朝限制了外贸推动经济发展的可能性,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重农”的相关信息,无法得出相关结论,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清朝抑商政策因时局而改变的历史信息,即没有涉及抑商政策的发展情况,排除B项;商人在中国古代始终没有能够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排除D项。故选C项。5.

清朝道光、咸丰年间,关于西北边疆的研究蔚然成风,相关史地研究著作大量出现,如魏源的《西北边域考》、沈垚的《钦定回疆则例》等,并在不同程度上关注了西北的边防和疆域,这一现象(

)A.

说明列强的侵略渗透内陆地区

B.

推动中国史地学的近代化发展C.

反映了国人对时局的忧患意识

D.

受左宗棠收复新疆的直接影响√【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晚清中国。根据材料“在不同程度上关注了西北的边防和疆域”可知,清朝道光、咸丰年间发生了鸦片战争,列强侵华,关于西北边疆的研究体现了士人对边疆地区的关注,也有防范于未然的想法,体现了国人对时局的忧患意识,C项正确;清朝道光、咸丰年间列强的侵略尚未渗透到内陆地区,排除A项;材料强调士人对边疆地区的关注,未说明史地学的近代化,排除B项;左宗棠收复新疆在光绪时期,排除D项。故选C项。6.

1904年,清政府在颁行的《奏定学堂章程》中明确规定“各学堂皆学官音”:各国言语,全国皆归一致,故同国之人,其情易洽,实由小学堂教字母拼音始……兹拟以官音统一天下之语言……将来各省学堂教员,凡授科学,均以官音讲解。此举意在(

)A.

改革教育塑造国家意识

B.

利用新式学堂统一思想C.

借助新政控制地方政权

D.

改进教学方式发展科技√【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晚清(中国)。根据材料“各国言语,全国皆归一致,故同国之人,其情易洽,实由小学堂教字母拼音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政府在颁行的《奏定学堂章程》目的是改革教育塑造国家意识,A项正确;本题主旨为“塑造国家意识”,而“利用新式学堂统一思想”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借助新政控制地方政权”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教学方式发展科技”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7.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个人主义”思潮盛极一时,欢迎“莫拉尔小姐”即“道德伦理革命”的大有人在,其热门程度足以和“民主”“科学”构成三足鼎立的态势,随后却迅速被边缘化。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青年追求个人幸福和个性解放

B.

民主与科学思想影响深远C.

传统伦理和国家危难双重作用

D.

各思想流派呈现融合趋势√【详解】根据材料“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个人主义’思潮盛极一时……随后却迅速被边缘化”,可得出,五四新文化运动解放了思想,一度出现“个人主义”思潮盛极一时的局面,但由于民族危机严重,加之受传统文化影响,中国人更强调集体意志,在“传统伦理和国家为难双重作用”的影响下,“个人主义”思潮迅速被边缘化,故C项正确;“青年追求个人幸福和个性解放”是“个人主义”思潮出现的原因,不是被边缘化的原因,故A项错误;“民主与科学思想影响深远”是影响不是原因,故B项错误;“各思想流派呈现融合趋势”与材料主旨不符,故D项错误。8.

1969年,中央政府将全国划分为10个经济协作区域,并命令每个协作区域建立自给自足的工业体系。1973年,中央政府将经济协作区域合并为6个,并放缓了建设步伐。这一转变主要是由于我国(

)A.

已建成完整的工业体系

B.

外部环境趋向缓和C.

纠正了“文革”极“左”思潮

D.

政府调整工业布局√【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69年至1973年(中国)。根据材料可知,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根据世界形势的变化,国家工业布局由“有利于备战”转向“以备战为中心”,基于此,国家开始“三线建设”,1969到1972年是三线建设的第二次高潮,“命令”每个协作区域建立自给自足的工业体系,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我国发展经济的外部环境超向缓和,中央政府决定“放缓建设步伐”,B项正确;材料仅涉及中央政府划分经济协作区域并调整建设步伐,不能说明完整工业体系的建立,排除A项;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纠正了“文革”极“左”思潮,排除C项;材料反映了国内经济协作区域的划分和调整,未体现政府调整工业布局,排除D项。故选B项。9.

1978年7月至9月,国务院召开务虚会议,着重探讨了各类引进问题,尤其是怎样提升技术引入力度、增加外汇、使用比较合理

方式去引进海外投资等。这表明当时我国(

)A.

加大对外开放力度

B.

改善经济建设环境C.

调整外资利用方式

D.

探寻经济发展路径√【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材料关键信息“1978年7月至9月”“着重探讨了各类引进问题,尤其是怎样提升技术引入力度、增加外汇、使用比较合理的方式去引进海外投资等”和所学可知,改革开放前夕,国家积极探索招商引资模式,进而找到一条适合国情的经济发展路径,D项正确;此时对外开放尚未开展,排除A项;材料与改善经济建设环境无关,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经济道路的探索,非调整外资利用方式,且此时尚未进行对外开放,排除C项。故选D项。10.

《汉谟拉比法典》对于土地的转让、出租、抵押都做出了具体的规定,如“田园房屋由自行买得则得以之遗赠其妻,亦得以抵偿债务”。这表明古巴比伦王国(

)A.

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的发展

B.

着力于强化国王的专制统治C.

承认并保护土地的私有产权

D.

法律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巴比伦王国。据材料,《汉谟拉比法典》对土地的处分权进行了保护,体现出对于私有产权的保护与尊重,C项正确;在材料中无法得出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的发展,排除A项;材料涉及是土地问题,无法体现着力于强化国王的专制统治,排除B项;材料与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11.

12世纪的西欧城市学校由市政府决定学费金额、选聘教师、支付工资、确定儿童人学资格等。从教学内容上看,城市学校注重读、写、算的基础知识和与商业、手工业活动有关的各科知识的学习。上述材料反映了(

)A.

教育朝着精英化方向发展

B.

王权加强促进教育的变革C.

近代科学知识得到社会重视

D.

城市教育的世俗化趋势明显√【详解】由材料可知,中世纪后期的西欧城市学校由市政府领导,具有世俗性;教学内容上强调与实际生活相关的世俗知识,体现了城市教育的世俗化趋势明显,D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中世纪后期的西欧城市学校教育世俗化趋势明显,没有体现教育的精英化发展方向,排除A项;材料内容没有表明王权与教育变革的关系,排除B项;读、写、算的基础知识和与商业、手工业活动有关的各科知识不属于近代科学知识,排除C项。故选D项。12.

17世纪中期,西欧出版了各种类型新式地图与地图集,甚至传统书商也开始在书籍中添加一些地图插页或者封面,配合这一时期流行的冒险故事和游记文学。这主要是因为(

)A.

外部空间知识

更新

B.

商业革命的兴起C.

民众文化水平的提高

D.

印刷技术的传入√【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原因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欧洲。根据材料“17世纪中期,西欧出版了各种类型新式地图与地图集”“配合这一时期流行的冒险故事和游记文学”和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以来,西欧国家开始进行殖民扩张,对外部空间的认知得到更新,因此出现材料中的现象,A项正确;商业革命主要表现为流通中的商品种类与数量的增多、商路及商业中心的转移、商业经营方式的转变、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等,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材料与民众的文化水平提高无关,排除C项;印刷术在此之前就已经传入了欧洲,排除D项。故选A项。13.

1893年,恩格斯在《致保尔·拉法格》一文中写道:“如果法国——可能如此——发出(革命的)信号,但斗争的结局将决定于……德国;而只要英国还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那么即便法国和德国都不能保证最终赢得胜利。”他意在强调(

)A.

无产阶级革命的重要性

B.

工人斗争应突破民族国家范围C.

社会主义实现的必然性

D.

西欧国家阶级矛盾呈现不平衡√【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目的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欧洲。材料“如果法国——可能如此——发出(革命的)信号,但斗争的结局将决定于……德国”“而只要英国还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那么即便法国和德国都不能保证最终赢得胜利”体现的是恩格斯主张工人运动应该突破国家范畴,实现联动,最终取得革命的胜利,B项正确;材料与无产阶级革命的重要性无关,排除A项;社会主义实现的必然性与生产力发展程度有关,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阶级矛盾不平衡的说法,排除D项。故选B项。14.

如表为不同历史时期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分布情况。它反映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时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人)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亚洲澳洲1901—1920年1911921—1940年1531941—1960年14211961—1980年1441211981—2000年1141312001—2015年101112A.

欧洲文学水平领先世界

B.

世界文化多样性得到了更多认可C.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D.

国家经济实力决定了其文学水平√【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以来的世界。根据材料数据变化可知,一战之前,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主要在欧洲,亚洲有零星分布。一战后,虽然欧洲国家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占据大部分,但是美洲、非洲、澳洲等地区也相继出现,说明的是世界文化多样性得到了更多认可,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文化多样性的认可,非欧洲文学水平领先世界,且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材料与政治格局变化无关,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国家经济实力对文学水平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B项。15.

如图为2018年大洋洲、欧洲等地区的区域内、外出口占本地区总出口的比重(%)。据此可知,当时(

)A.

经济全球化进程受阻

B.

各洲一体化程度差别明显C.

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

D.

各国之间贸易依存度降低√【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时空是2018年(世界)。据图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主要结论:大洋洲、拉美、非洲等地,区域内出口占总出口的比重较小,而欧洲、亚洲等地,区域内出口占总出口比重较高,说明各州一体化程度差别明显,B项正确;仅从区域内、外出口占比,无法得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状况,排除A项;仅从图示,无法得出南北之间的差距信息,排除C项;经济全球化形势下,各国之间贸易的依存度在逐渐增强,排除D项。故选B项。第Ⅱ卷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5分。16.

有学者提出中唐至宋“社会变化之巨,并不亚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转变”的观点。某历史研究小组尝试通过研究,探寻史家得出这一结论的研究路径。

步骤一搜集中唐之前社会发展状况的

材料

史料一

限民名田,以赡不足,塞并兼之路。

——《汉书·食货志》

史料二

自隋唐而上,官有簿状,家有谱系,官之选举必由于簿状,家之婚姻必由于谱系……此近古之制,以绳天下,使责有常尊,贱有等威者也。

——【宋】郑樵《通志》

史料三

诗人之赋丽(言辞华美、内容雅正)以则。

——【汉】扬雄《法言·吾子》

步骤二搜集中唐至宋社会发展状况的

材料

史料四

(宋太祖)富室连我阡陌,为国守财尔。缓急盗贼窃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

——【南宋】王明清《挥麈录·余话》

史料五

自五季以来,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

——【宋】郑樵《通志》

史料六

词自南唐以来,但有小令。慢曲当起于仁宗朝,中原息兵,汴京繁庶……耆卿失意市俚,流连坊曲:遂尽收俚俗语言,编入词中……一时动听,散播四方。

——【南宋】吴曾《能改斋漫录》

步骤三讨论总结,得出结论(1)综合上述材料,说明该学者的观点。【答案】中唐以前土地制度严格,政府实行均田或限田以打击豪强,保护自耕农;中唐后,均田制破坏,宋代不抑兼并,土地私有制发展,推动赋役制度变革。中唐前重门第、等级森严,中唐后士族门阀制度衰落,科举制日益发展,社会流动性增强。中唐前文学艺术重典雅、优美,中唐后世俗化趋势加强。

【详解】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唐朝时期的中国。说明:根据材料“限民名田,以赡不足,塞并兼之路”和所学可知,中唐以前土地制度严格,政府实行均田或限田以打击豪强,保护自耕农;根据材料“(宋太祖)富室连我阡陌,为国守财尔。缓急盗贼窃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和所学可知,中唐后,均田制破坏,宋代不抑兼并,土地私有制发展,推动赋役制度变革;根据材料“……此近古之制,以绳天下,使责有常尊,贱有等威者也”“自五季以来,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和所学可知,中唐前重门第、等级森严,中唐后士族门阀制度衰落,科举制日益发展,社会流动性增强;根据材料“诗人之赋丽(言辞华美、内容雅正)以则”“……耆卿失意市俚,流连坊曲:遂尽收俚俗语言,编入词中……一时动听,散播四方”和所学可知,中唐前文学艺术重典雅、优美,中唐后世俗化趋势加强。(2)研究小组若要进一步证明这一观点,还可以补充哪些材料?试举两例说明。【答案】如坊市界限被打破;货币经济发展,纸币出现;儒学发展到理学

高度等(任意两点,其他言之有理都可)。

【详解】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唐朝时期的中国。举例:关于中唐至宋的社会变化,还可从坊市界限被打破、货币经济发展,纸币出现、儒学发展到理学的高度等角度进行补充。(3)上述活动涉及到哪些历史探究的方法?【答案】文献研究法;历史比较法等。【详解】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唐朝时期的中国。方法:从材料中的文献出处来看,可知是文献研究法;从材料中的唐宋时期的对比,可知是历史比较法等。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07年7月15日,秋瑾于家乡浙江绍兴的轩亭口以谋反罪被杀。消息传出,在各界激起强烈反响。图2为清末刊行于广州的《时事画报》第17期(1907年8月)刊发的《聂政姊》。结合所学知识,对画报描绘的“聂政姊”形象加以阐释。(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逻辑严密,条理清晰。)【答案】画报描绘的“聂政姊”为成全贤弟之名,面对政府的悬赏令,挺身而出、凛然赴死的形象,实质映射的是资产阶级女革命家秋瑾追求理想、勇于献身的革命精神和革命大义。画报对“聂政姊”形象的塑造是时代的产物。当时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清政府极度腐朽,“新政”加剧其危机;西学以及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传播;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兴起。画报旗帜鲜明地颂扬英烈、宣传政治革命,为当时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舆论支持,激起国人对革命和革命者的同情,从而推动革命思想进一步传播和革命运动进一步发展。【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晚清(中国)。根据材料“1907年7月15日,秋瑾于家乡浙江绍兴的轩亭口以谋反罪被杀”与“政之姊荣(妇名也)至市伏尸哭极哀,于邑言曰:‘妾奈何畏殁身之诛,终灭贤弟之名!’大惊韩市人。卒于邑悲哀而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画报描绘的“聂政姊”为成全贤弟之名,面对政府的悬赏令,挺身而出、凛然赴死的形象,实质映射的是资产阶级女革命家秋瑾追求理想、勇于献身的革命精神和革命大义。根据材料“近世……反于祖国二千年之侠士忘之也,更何论侠士之侠姊乎!吾谓……战国聂政有姊则政之名以著,皆祖国女界之伟谭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画报对“聂政姊”形象的塑造是时代的产物。当时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清政府极度腐朽,“新政”加剧其危机;西学以及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传播;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兴起。根据材料“战国聂政有姊则政之名以著,皆祖国女界之伟谭也。”与“1907年7月15日,秋瑾于家乡浙江绍兴的轩亭口以谋反罪被杀。消息传出,在各界激起强烈反响。下图为清末刊行于广州的《时事画报》第17期(1907年8月)刊发的《聂政姊》。”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画报旗帜鲜明地颂扬英烈、宣传政治革命,为当时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舆论支持,激起国人对革命和革命者的同情,从而推动革命思想进一步传播和革命运动进一步发展。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51年国营黄泛区农场小麦的丰产,黄泛区形成于1938年河南中牟县黄河的决口。国营黄泛区农场建立于1950年秋天,全场土地分布在河南西华县南部和扶沟县西北部。那里气候良好,土壤大部分是黄河淤积土,地势平坦集中。在1951年麦收时,农场组织了麦收指挥部,拟订了详细的麦收计划,全场各单位,直到生产小组,都按照统一的计划来制订计划和工作进度,做好拖拉机和康拜因(联合收割机)的检修、运输工具的配备和康拜因试割等准备工作。在1951年的麦收、夏耕和秋种中,全场职工展开爱国主义丰产竞赛运动,如屡夺红旗的孙海山康拜因小组利用六号拖拉机康拜因收麦,创造了二十四小时收割小麦79050斤的新纪录。

在8450亩土地上,农场每亩平均达到209斤的高额产量。比较河南全省总平均产量高出一倍,比较附近农民亩产量高出百分之四十。农场的丰产成绩,使附近的农民开始看到中国农业的美好远景。他们纷纷组织起来,学习采用农场的农业科学技术。——据李春桂柳培良《国营黄泛区农场创造了小麦的大面积高额产量》,《人民日报》,1952年2月28日(1)根据材料,分析说明1951年国营黄泛区农场小麦丰产的原因。【答案】农场自然条件优越;实行统一组织;采用机械化生产;实现规模化生产;职工生产积极性高。(任意四点即可)

【详解】本题是原因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现代中国。原因:根据材料“那里气候良好,土壤大部分是黄河淤积土,地势平坦集中”可知,农场自然条件优越;根据材料“都按照统一的计划来制订计划和工作进度”可知,实行统一组织;根据材料“做好拖拉机和康拜因(联合收割机)的检修、运输工具的配备和康拜因试割等准备工作”可知,采用机械化生产;根据材料“如屡夺红旗的孙海山康拜因小组利用六号拖拉机康拜因收麦”可知,实现规模化生产;根据材料“创造了二十四小时收割小麦79050斤的新纪录”可知,职工生产积极性高。(2)结合所学知识,对当时《人民日报》报道这一新闻的意图加以解读。【答案】1952年,我国处在过渡时期,恢复发展国民经济,巩固人民民主政权是当时党和政府的重要任务。《人民日报》对1951年国营黄泛区农场促进小麦丰产的一系列措施、农场取得的成就及其带动效应的详细报道,意在展示新中国成立人民当家做主后高度的工作热情、在农业建设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增强人民对新生政权的认同;同时通过宣传先进经验,进一步推动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引导农民走集体化道路,为向社会主义过渡作铺垫。【详解】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现代中国。解读:根据材料“国营黄泛区农场建立于1950年秋天,全场土地分布在河南西华县南部和扶沟县西北部”“农场的丰产成绩,使附近的农民开始看到中国农业的美好远景。他们纷纷组织起来,学习采用农场的农业科学技术”和所学可知,可从当时国民经济恢复和巩固政权、增强人民对新生政权的认同感、宣传先进经验、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做准备等角度进行分析。19.

1954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农业贸易促进与资助法案》以农产品作为对外援助的一种补充形式,被称为“美国农产品外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农业贸易促进与资助法案》的主要条款

受援国可与美国达成协议,从美国获得贷款,依据当地的汇率从美国进口农产品。这些农产品一般包括:小麦、蔬菜油、玉米、大豆、棉花、动物脂、面粉、高粱、大米等。

禁止社会主义国家或者同美国没有外交关系的国家接受美国的援助。

美国政府通过向其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