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迎接蚕宝宝的到来》教学设计(新课标)_第1页
2.1《迎接蚕宝宝的到来》教学设计(新课标)_第2页
2.1《迎接蚕宝宝的到来》教学设计(新课标)_第3页
2.1《迎接蚕宝宝的到来》教学设计(新课标)_第4页
2.1《迎接蚕宝宝的到来》教学设计(新课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动物的—生第1课时迎接蚕宝宝的到来课型观察探究课课时1学情分析学生在一、二年级的时候已经对蜗牛、金鱼等动物有了初步的观察和了解,他们对动物的饲养和观察兴趣是非常浓厚的。部分学生对蚕也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具体到蚕的一生是如何变化的、如何饲养蚕,他们是不太清楚的。同时,三年级的学生还不具备独立制订观察计划的能力,而且让学生长期进行观察记录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做好指导工作。教学目标科学观念*蚕卵的外部形态特征包括颜色、大小、形状等。*蚕的一生从卵开始,蚕卵里孕育着新生命。*蚁蚕是由蚕卵孵化出来的。*蚕卵孵化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水分。科学思维*了解并意识到人类不断改进养蚕技术以适应自己的需求。探究实践*能用画图、文字等方法记录蚕卵的外部形态特征。*能用收集资料或访谈的方法获得养蚕的相关知识。*能制订切实可行的观察计划,并用于观察记录蚕一生的生长变化。*观察蚕卵孵化小蚕的过程,并按照计划做好记录。态度责任*对观察蚕卵以及养蚕活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领悟生命的可爱,懂得珍爱生命。*能在课后坚持观察记录蚕的生长变化。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蚕卵的大小颜色、孵化的基本条件以及蚕孵化出来以后的生长需要什么条件。难点:理解蚕是由蚕卵孵化出来的,蚕的孵化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水分。教学准备教师准备:阅读资料卡、教学课件、蚕卯等。学生准备:蚕卵、透明塑料盒、放大镜、尺子、记录单、养蚕手册等。教学环节师生活动指导与评价设计意图一、聚焦1.用课件展示蚕宝宝的图片。提问:同学们,你们见过蚕吗?2.说一说你见过的蚕长什么样?关于蚕你还想知道些什么呢?3.今天就请同学们跟随老师的脚步一起来认识和了解一下蚕吧!(板书课题)通过提问的形式导入本单元主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二、探索活动一:观察蚕卵的外部形态特征。1.播放视频:观察蚕的方法。明确观察注意事项。2.使用放大镜观察蚕卵的大小、颜色、形状等,并把观察到的结果写在记录单上。3.思考:蚕卵是怎样变成一个新生命的呢?在什么条件下蚕卵才能孵化呢?4.小结:颜色为紫黑色或灰绿色,形状为椭圆形,很小,用放大镜可观察到蚕卵中心是凹下去的。活动二:为蚕宝宝建一个“家”。1.阅读资料卡,思考下面儿个问题:(1)蚕宝宝吃什么?(2)蚕宝宝需不需要呼吸?(3)蚕宝宝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4)蚕宝宝会生病吗?生病了该怎么办?(5)桑叶需要怎样处理才能给蚕宝宝喂食呢?2.学生小组交流讨论,分享观察结果。3.总结:应该给蚕宝宝建造一个温暖、安全的“家”。1.引导学生关注蚕卵的不同,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意识和良好的思维习惯。2.了解养蚕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情。三、研讨1.蚕卵是什么样的?蚕卵孵化需要什么条件?2.研究蚕一生的生长变化情况,我们应该怎样做?3.学生自主交流,制订观察计划。4.成果展示,教师和学生共同研讨和质疑,完善观察计划。5.用课件展示“蚕的一生观察计划”记录表,指导学生观察记录的方法。启发学生思考长期观察和做好观察记录的重要性。指导学生学习一些观察与记录的技巧与方法。四、拓展每天观察记录蚕卵的变化,并及时记录蚕宝宝出生的日期和样子。坚持每天观察并记录蚕宝宝的生长变化特征。激励学生坚持观察记录。板书设计迎接蚕宝宝的到来淡黄色淡红色灰绿色(或紫黑色)教学反思本节课是第二单元的起始课,也是学生进入动物生长变化研究的大门,这一节课的学习效果直接关系着一整个单元内容的学习。经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于蚕宝宝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建立起了对养蚕的兴趣,为课后饲养蚕宝宝做好了铺垫。但是养蚕活动的持续时间比较长,需要学生有坚持长期观察的耐心、责任心和爱心,所以对整个活动的观察监管的设计还有待加强。第二单元动物的一生第1课迎接蚕宝宝的到来1.蚕卵是扁圆形的,中间凹下去,大小和芝麻粒差不多。2.幼虫或幼崽从动物卵中破壳而出,叫孵化。3.蚕的生命是从蚕卵开始的,一个蚕卵就是一个生命。4.刚产下的蚕卵是淡黄色的,要孵化时变成紫黑色。刚孵化出的小蚕是黑色的,很小,样子有点像蚂蚁,叫蚁蚕。淡黄色或黄色淡黄色或黄色淡红色或浅褐色灰绿色或紫黑色蚁蚕蚁蚕6.孵化后的卵壳是白色(半透明)的。7.蚕卵孵化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和空气。8.养蚕小窍门(1)小蚕爱吃桑叶。(2)蚕一出蚕卵就要及时用毛笔或羽毛轻轻地把它刷到桑叶上。(3)要让小蚕吃饱吃好,桑叶要新鲜并保持干燥,切成碎片或条状。(4)经常清除蚕的粪便和吃剩的残叶,保持小蚕“房间”的清洁。(5)把小蚕放在空气流通的地方,不要在养蚕的房间里喷洒杀虫剂。第2课认识其他动物的卵1.许多动物都是通过产卵繁殖后代的。2.常见的产卵繁殖后代的动物有蚕、鸡、鸭、鱼、龟、蛙、蛇、蚂蚁等。3.根据卵外是否有硬壳,可以将动物的卵分为两类。(1)蛇卵、龟卵、鸡卵(鸡蛋)等是有硬壳的。(2)蛙卵、鱼卵、蚂蚁卵等是没有硬壳的。4.卵是动物一生的初始阶段,卵孵化发育成小动物。5.不同动物的卵外部形态不同,但内部结构相似。6.观察鸡蛋的内部结构蛋黄上有一个小白点蛋黄上有一个小白点(1)纵向切开一颗熟鸡蛋,观察到鸡蛋包括卵壳、卵白、卵黄、气室等结构。(2)打开一颗生鸡蛋.可以看到蛋黄上的小白点——胚盘,它是鸡宝宝生命的开端。(3)鸡蛋各部分的作用:卵壳具有保护卵的作用,卵白为卵孵化提供水分和营养物质,卵黄为卵孵化提供主要营养物质,气室为卵孵化提供氧气,胚盘发育成小鸡。第3课蚕长大了1.蚕身体呈圆筒形,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身体上有体节,胸部有3个体节,腹部有10个体节。两侧的小黑点叫气门。气门(9对):呼吸腹足(4对):运动尾足(1对):固定身体胸足(3对):协助进食2.蚕的头部较小,位于蚕身体的最前方,呈扁圆形。头部有黑褐色单眼和咀嚼式口器。3.蚕的幼虫在生长过程中的变化:身体由短变长,由细变粗,体色由黑色变成青白色,身体表面有许多细毛变得光滑等。4.蚕卵可以孵化出蚕宝宝,蚕宝宝就是蚕的幼虫。5.蚕生长到一定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蜕皮。6.从蚁蚕到吐丝结茧,蚕共需蜕皮4次。7.蚕蜕皮前头高高仰起,不吃也不动,好像睡着了一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