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版新教材高中化学期末质量检测卷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1页
2023版新教材高中化学期末质量检测卷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2页
2023版新教材高中化学期末质量检测卷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3页
2023版新教材高中化学期末质量检测卷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4页
2023版新教材高中化学期末质量检测卷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期末质量检测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C-120-16Cu-64Na-23Fe-56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与社会、健康及环境保护息息相关,下列有关化学的使用或者描述不正确的是

()

A.FeSO,作补血剂时可与维生素C同时服用

B.长期服用Na£03治疗胃酸过多

2-

水质检验员在自来水出厂前会对水中的、、微生物等进行检测和分析

C.so4

D.Fe4常作为红色涂料

2.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质分类不正确的是()

A.化合物:干冰、冰水混合物、烧碱

B.同素异形体:石墨、0»、金刚石

C.非电解质:乙醇、四氯化碳、氯气

D.混合物:漂白粉、纯净矿泉水、盐酸

3.向烧杯中加入25mL蒸懦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6滴FeCh饱和溶液。

继续加热至液体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就制得了Fe(0H)3胶体。下列有关胶体的叙述不正

确的是()

A.胶体是一种分散系,属于混合物

B.胶体的本质特征是能发生丁达尔效应

C.胶体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100nm之间

D.利用丁达尔现象是区分胶体和溶液的一种常用方法

4.用NaCl固体配制100mL1.00mol,L-1NaCl溶液。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不需

要进行的操作是()

ABCD

A.原子序数:Y>X〉Z

B.原子半径:Z>X>Y

C.单质的还原性:X>Y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X>Y

6.某溶液中存在Na+、Mg"'+、Fe"、Fe"四种金属阳离子,向其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

液并充分搅拌,再加入过量盐酸后,大量减少的离子是()

A.Na+B.Mg2+

C.Fe2+D.Fe"

7.淡化碘(IBr)的化学性质很像卤素的单质,它能与大多数金属、非金属化合生成卤

化物,它也能与水发生以下反应:IBr+HQ=HBr+HIO,下列有关IBr的叙述中,不正确的

是()

A.在很多反应中IBr是强氧化剂

B.IBr与水反应时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C.IBr与AgNOs溶液反应会生成AgBr沉淀

D.IBr与NaOH溶液反应时,生成NaBr和NalO

8.已知2NaHC03△Na2CO3+HO+COt,现1mol过氧化钠与2mol碳酸氢钠固体混

22

合后,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充分反应,排出气体物质后冷却,残留的固体物质是()

A.Na2c。3

B.Na202Na2cO3

C.NaOHNa2cO3

D.Na2()2NaOHNa2cO3

9.固体化合物X由3种元素组成。某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B干燥H,(过量:)

凶torn-

(2.38g)

(恰好中和,消耗0.02molHC1)

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A.由现象1得出化合物X含有。元素

B.X的化学式NazCuOz

C.固体混合物Y的成分是Cu和NaOH

I).若X与浓盐酸反应产生黄绿色气体,则反应中X作氧化剂

10.下表中,对陈述I、II的正确性及两者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的判断都正确的是()

选项陈述I陈述II判断

A可用pH试纸测氯水pH氯水有酸性[对,n对,无

将Na/)2加入酚献溶液中最终

BNazOz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I对,H错,无

溶液变为红色

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以隔绝常温下,金属钠在空气中会生

CI对,【I对,有

空气成过氧化钠

氯气可以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

DC12与KI溶液反应生成12I对,II对,有

试纸变蓝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1.NaCl是一种化工原料,可以制备一系列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熔脚80时,|Ca(ClO)2|

|NaCI

通电Lpg

%*INaHCO,金|NaZ西1

A.25℃,NaHCO,在水中的溶解度比NazCO:;的大

B.石灰乳与Ch的反应中,CL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常温下干燥的C1?能用钢瓶贮存,所以Ch不与铁反应

D.图中所示转化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2-

12.工业废水中含有的Cr20?有毒,必须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现取5mL含有0.05mol«L

2-

t的Cr20;样品溶液恰好能将5mL浓度为0.3mol•的Fe?+完全氧化,则元素Cr在还原

产物中的化合价为()

A.+2B.+3

C.+4D.+5

13.用高铁酸钠(N&FeOD对河湖水消毒是城市饮水处理的新方法。高铁酸钠可通过湿

法或干法来制备,反应原理如下:

2-

湿法:2Fe3++3Cl(T+100I「=2Fe0+3C「+5H?0

4

干法:2FeS0,+6Na202=2Na2Fe0i+2Na20+2Na2soi+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azFeO,中铁元素为+6价,具有强氧化性,能消毒杀菌

-

B.湿法中每生成1molNa2FeO”转移3mole

C.湿法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

D.干法中Na◎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14,下列关于离子方程式的评价不合理的是()

选项化学反应及其离子方程式评价

KAI(SO.D2溶液与足量的Ba(OH)2

错误,Al(OH)3在强碱性条

溶液反应:2Ba2++3OH-+Al"+

A

2-

件下会反应生成AIO

2S0=2BaS01+A1(OH)I2

443

已知氧化性Brz>Fe",向FeBr,溶液中

-

B通入少量氯气:Cl2+2Br=2Cr+正确

B「2

稀盐酸除去含CaC。;的水垢:CaC03+

C正确

+2+

2H=Ca+C02t+H20

向CuSOi溶液中加入一小粒钠块:

D正确,钠的活泼性比铜的强

2Na+Cu"^2Na1+Cu

15.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R,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主族元素中原子半

径最小的元素,Y、R同主族且R原子核电荷数等于Y原子核电荷数的2倍,Z、W原子的最外

层电子数之和与Y、R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r(Y)<r(Z)

B.X与Y只能形成一种化合物

C.W、R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W<R

D.Y、R分别与X形成的最简单化合物的热稳定性:Y>R

第H卷(非选择题)

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60分。

16.(10分)利用如图所示的“价一类”二维图,可以从物质类别、化合价角度认识含

氯元素的物质的性质及其转化关系,图中甲〜辛均为含氯元素的物质。回答下列问题:

(1)戊的化学式为。

(2)甲、乙、丙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填化学式)。根据氯元素的化合价判

断乙(填序号)。

a.只有氧化性b.只有还原性

c.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3)庚是“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能有效灭菌,某化学社团模拟生产厂家配制了500

mL“84”消毒液,并在瓶体贴上标签,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84消毒液

(有效成分)NaClO

(规格)500mL

(质量分数)14.旗

-(密度)1.1g•cnT:

①写出氯气和NaOH溶液生产此消毒液的离子方程式

该“84”消毒液有效成分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②“84”消毒液与稀硫酸混合使用可增强消毒能力,该社团成员用18mol-C的浓硫

酸配制100mL0.90mol•的稀硫酸用于增强“8配消毒液的消毒能力。若所配制的稀硫

酸浓度偏高,则可能的原因是。

A.配制前,容量瓶中有少量蒸储水

B.量取浓硫酸时,仰视液体的凹液面

C.未冷却,立即转移至容量瓶定容

D.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17.(12分)国家实施“青山绿水”工程,故加大力度研究脱硫以及“三废”处理技术

意义重大。某工厂拟综合处理工业废气(主要含M、CO?、SO2、NO、CO,不考虑其他成分)

和含NH的废水,设计了如下流程:

4

已知:so?为酸性氧化物。

(1)在瓯C02,CO、NaOH中,属于电解质的是(填化学式,下同)。

(2)固体1中除含有Ca(OH)2外,还含有(填化学式)。

(3)生成NaNOz的反应可表示为:4N0+02+4NaOH=NaNO2+2H20,该反应中还原剂

是;捕获剂所捕获的气体主要是(填化学式)。

(4)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处理含NH,的废水时发生的反应:

4

当0.5molNH参加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目为也。

4

18.(12分)纯碱和食盐混合可做家用清洁剂,现欲测定一定质量该清洁剂样品中纯碱

的质量分数。回答下列问题:

(1)甲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洗气瓶B中盛装的是(填试剂名称),

在实验完成时,需要获得的数据是,装置D的作用是。

ABCD

(2)乙同学按照下图所示步骤进行实验。“操作I”的名称为,“溶液M”中的溶

质有(填物质名称),样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为%(用含x、y的代数

式表示)。

1溶液M|

称取.rg样品

①过■的Ba«)H。溶液

②操作J泞人|洗涤.干燥•称址/亩在

并制成溶液]

仇淀A|---------------------»|yg固体|

19.(14分)为探究铁和铁的化合物的一些化学性质,某学生实验小组设计以下实验。

(1)如下图:

Na0H

|口c.二|HC1亦海足量Fe粉G沟菊r-q

-2()3固体|---->|A溶液|---->B溶液|—0—>|_C]

①Fe2()3和HC1的离子方程式是

②B-C变化中可看到的现象是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某班同学用如下实验探究F,+、Fe计的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①分别取一定量氯化铁、氯化亚铁固体,均配制成100mL0.1mol•的溶液。在配

制FeCL溶液时需加入少量铁屑,其目的是。

②某同学取2mLFeCk溶液,加入几滴氯水,再加入1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说明

CL可将Fe*12*7+氧化。FeCL溶液与氯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某实验小组探究氯水与铁的反应。(实验过程)操作过程及实验现象如图所示。

试剂X、

——

1min后

实验iir一一

寻思

ni中上层清液溶液变为红色

鬣-籥试剂X、

实验jn「,

7min后

实验iii__

i中上层清液溶液无明显变化

①实验i中产生少量无色气体,该气体可能是.

②实验ii中观察到溶液变为红色,可推知上层清液中含有Fe3+,则试剂X是(填

字母)。

a.KSCN溶液b.NaCl溶液

③实验迨中观察到溶液无明显变化,可推知上层清液中不含Fe",其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④甲同学认为上层清液中的Fe"是由Ck与Fe?+反应生成。乙同学认为还有其他可能性,

请写出其中一种:。

20.(12分)下表列出了a〜h八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根据表中所列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1)h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2)元素c、f、g的简单离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填写离子符号)。

(3)e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o

(4)写出f、g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写出由a、c、d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oa、c组成的一种化合

物既能用作实验室制备氧气,也能用作绿色的氧化剂和还原剂,请用电子式表示该化合物的

形成过程,该化合物与酸性高锌酸钾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为O

期末质量检测卷

1.答案:B

解析:维生素C有还原性可抑制Fe?+被氧化,所以FeSO“可与维生素C同时服用,故A

不符合题意;治疗胃酸过多可以服用碳酸氢钠,但不能长期服用,故B符合题意;水质检验

2-

员在自来水出厂前会对水中的SO,、Cl,微生物等进行检测和分析,C不符合题意;Fe203

为红棕色固体,常作为红色涂料,D不符合题意。

2.答案:C

解析: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冰水混合物实质是水,烧碱即NaOH,三者均是化合物,

A正确;由同种元素组成的性质不同的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石墨、Cm、金刚石是碳元素组

成的同素异形体,B正确;乙醇,四氯化碳均是化合物,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均不能电离,

是非电解质,氯气是单质,不是化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C错误;漂白粉是

主要成分为氯化钙、次氯酸钙的混合物,纯净矿泉水是含多种电解质的水溶液为混合物,盐

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为混合物,D正确。

3.答案:B

解析:胶体属于分散系,是一种混合物,故A正确;胶体的本质特征是胶体粒子直径为

1-100nm之间,故B错误;胶体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100nm之间,故C正确;胶体具

有丁达尔现象,溶液不具有丁达尔现象,因此丁达尔现象是区分胶体和溶液的一种方法,故

D正确。

4.答案:B

解析:固体配制100mL1.00mol-L_1NaCl溶液的主要步骤有计算、称量、溶解、转

移、洗涤、定容、摇匀。将NaCl固体在烧杯中溶解,溶解为需要进行的操作,故A不选;配

制NaCl溶液时不需要蒸发,蒸发为不需要进行的操作,故B选;将烧杯中的溶液转移至容量

瓶中,转移为需要进行的操作,故C不选;在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线,定容为需要进行的操

作,故D不选。

5.答案:B

解析:X、Y、Z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其简单离子X+、Y"、Z?-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

则这三种离子均具有2个电子层,故X为Na、Y为Al、Z为0。原子序数ADNaX),选项A

正确;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

增大,故原子半径Na>Al>0,选项B错误;金属性Na>Al,单质的还原性Na>Al,选项C正确;

金属性Na>Al,单质的还原性Na>Al,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NaOIDAl(0H)3,选项D

正确。

6.答案:C

解析:向题给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并充分搅拌,分别生成Mg(OH)2、Fe(OH)2和Fe(OH)3

沉淀,其中Fe(0H)2沉淀在搅拌过程中被溶解在溶液中的氧化为Fe(OH)再加入过量盐酸

后,沉淀溶解,生成Mg?+、Fe",所以溶液中的Fe,+大量减少。

7.答案:B

解析:IBr碘为+1价,浪为一1价,IBr是一种强氧化剂,故A正确;IBr与水的反应

不是氧化还原反应,而是复分解反应,故B错误;已知IBr与水的反应生成HBr和HI0,推

测可知IBr与AgNO:,溶液反应会生成AgBr沉淀,故C正确;已知IBr与水的反应生成HBr

和HI0,推测可知IBr与NaOH溶液反应时,生成NaBr和NalO,故D正确。

8.答案:A

解析:加热混合物,首先发生反应:2NaHCO3^^Na2c(h+fW+COzt,2molNaHCOs完

全分解生成Na2c。3、H20和CO?各1mol;然后ftO和COz与Na曲分别发生反应:2Na202+

2H2O=4NaOH+O,t,2Na202+2C02=2Na2C03+02,CO2和40完全反应需消耗2molNa202,但

题中只有ImolNazOz,可以先考虑:⑴假设1molNazOz先与1mol考0反应,生成2molNaOH

和0.5molO,,然后2molNaOH与1molCO?反应:2NaOH+CO2=Na2C()3+H2O,最后生成1mol

Na2cO3和0.5mol02;(2)若假设1molNa?。?先与1molCO2反应,最后也生成1molN&CO3

和0.5molO20所以最后残留的固体是Na2cO3。

9.答案:B

解析:固体X经还原后得到的混合气体能使白色CuSOi变为蓝色,则说明产物中有水

蒸气,即化合物X中含有0元素;最终所得固体单质呈紫红色,则该单质为Cu,说明化合物

X含有Cu元素,且ffl(Cu)=l.28g,则2.38gX中含有Cu0.02mol;最终所得碱性溶液的

焰色试验为黄色,则说明化合物X中含有Na,该碱性溶液为NaOH,且〃(NaOH)=/7(HCl)=0.02

mol;经H2还原后,所得固体混合物Y的成分是Cu和NaOH;综上所述,2.38g化合物X含

1.28gCu、0.02molNa和0元素,则®(0)—2.38g—1.28g—0.02molX23g,mol-1=0.64

g,则n(0)=0.04mol,即2.38g化合物X含0.02molCu、0.02molNa、0.04mol0,

故化合物X的化学式为NaCuOz。现象1为混合气体能使白色CuSO,变为蓝色,说明经还原

的产物中有水蒸气,从而得出化合物X含有0元素,A正确;经分析,2.38g化合物X含0.02

molCu、0.02molNa、0.04mol0,故化合物X的化学式为NaCuO?,B错误;固体Y加水得

紫红色的单质该单质为Cu,碱性溶液为NaOH溶液,故固体混合物Y的成分是Cu和NaOH,C

正确;若X与浓盐酸反应产生黄绿色气体CL,则浓盐酸做还原剂,X作氧化剂,D正确。

10.答案:D

解析:氯水具有漂白性,不能用pH试纸测氯水pH值,故A错误;过氧化钠具有强氧化

性,将NazOz加入酚酷溶液中先变为红色最终褪色,故B错误;常温下,金属钠在空气中会生

成氧化钠,点燃或加热时生成过氧化钠,故C错误;Ck与KI溶液反应生成因此氯气可

以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D正确。

11.答案:B

解析:25C,NaHCd在水中的溶解度比NazCCh的小,A项错误;石灰乳与CL的反应生

成氯化钙、次氯酸钙和水,只有氯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Ck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B项

正确;常温下CL不与铁反应,加热条件下则可以反应,C项错误;图中所示转化反应中生成

NaHC03>NazCOs的反应都是非氧化还原反应,D项错误。

12.答案:B

解析:反应中二价铁失去1个电子化合价升高得到三价铁,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5X

2-

3I=

10~LX0.3mol•irl.5X10"mol,根据电子守恒可知,Cr2O.中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

2-

为-?(5X10-3LXO.05mol•L-,X2)=3,故CmO?中铭元素的化合价由+6

价变为+3价。

13.答案:C

解析:Na是+1价,0为一2价,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NaJ^eO,中

铁元素为+6价,该物质具有强氧化性,能使细菌、病毒蛋白质氧化变性而失去其生理活性,

因而具有消毒杀菌作用,A正确;根据方程式可知:在湿法制取高铁酸钠时.,每生成1mol

Na2FeO„元素化合价改变3价,因此反应过程中转移3nlole「,B正确;在湿法中,氧化产

物是NazFeO」,还原产物是NaCl,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C错误;干

法中NaD将FeSO,氧化为Na^FeO”同时其本身失去电子被氧化产生02,得到电子被还原

产生Na2。、Na2FeO.i,因此Na?。?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D正确。

14.答案:BD

解析:KA1(SO“)2溶液与足量的Ba(0H)2溶液反应应该生成偏铝酸盐,故A正确;根据氧

化性Br,Fe",可知还原性:Fe2+>Br^o向FeBn溶液中通入少量氯气,氯气应该先与还原

性强的Fe"反应,故B错误;盐酸酸性强于碳酸,故发生反应CaCO3+2H+==Ca"+CO2t+

HQ,且符合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规则,故C正确;钠与盐溶液反应时,应该钠先与水反应,生

成的氢氧化钠再与盐溶液中的溶质反应,故D错误。

15.答案:CD

解析: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R,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原子半径最小的

元素,则X为H元素;Y、R同主族且R原子核电荷数等于Y原子核电荷数的2倍,Y、R分别

处于第二、第三周期,设Y的核电荷数为a,则2a=a+8,解得a=8,故Y为0元素、R为

S元素;Z、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Y、R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相等,即Z、W最外

层电子数之和为16,则二者只能分别为VA、VHA元素中的一种,而原子序数Z<W<R(硫),

故Z为F元素、W为P元素。由分析可知,X为H、Y为0、Z为F、W为P、R为S元素。Y为

0、Z为F,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故原子半径:r(Y)>r(Z),故A错误;X为H、Y

为0,二者可以形成上0、故B错误;W为P、R为S,非金属性PVS,故最高价氧化物

的水化物酸性:W<R,故C正确;Y为0、R为S,非金属性0>S,故氢化物稳定性:Y>R,

故D正确。

16.答案:(DHC10

(2)CIO?c

(3)①CL+20H-=C「+C10-+H202.2mol•L-1②BC

解析:甲〜辛均为含氯元素的物质,甲为氢化物,C1的化合价为一1价,则甲为HC1;

乙为单质,则乙为CL;丙为+4价的氧化物,则丙为C102;丁为+7价的氧化物,则丁为C1A;

戊为+1价的含氧酸,则戊为HC10;己为+7价的含氧酸,则己为HC10";庚为+1价正盐,

则庚中含有C10;辛为+5价正盐,则辛中含有C10.0(1)由分析可知,戊的化学式为HC10;

(2)由分析可知,甲为HC1,乙为Ck,丙为CIO?,HC1是电解质,Ch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

电解质,CIO?是非电解质,故属于非电解质的是丙;乙为Ck,C1元素的化合价为0价,既

可以升高也可以降低,则CL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3)氯气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NaClO、

NaCl和HzO,离子方程式为C12+2OH-=C1-+C1O+HZO;根据C」°°甘,可得NaClO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0()。X二XI4.9%mol.「=2.2mol-L-1;配制前,容量瓶中有

(4.□

少量蒸储水,对硫酸浓度无影响,A项不选;量取浓硫酸时,仰视液体的凹液面,量取的浓

硫酸体积偏大,使配制的稀硫酸浓度偏高,B项选;未冷却,立即转移至容量瓶定容,导致

稀溶液体积偏小,浓度偏高,C项选;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烧杯和玻璃棒上残留部分的硫

酸,使配制的稀硫酸浓度偏低,D项不选。

17.答案:(l)NaOH

(2)CaCO3>CaSO;t

(3)NOCO

(4)NO+NH=N+2H01.5

2422

解析:废气中的CO2、S02与石灰乳反应产生CaC03、CaSOs进入固体1中,固体1中含有

CaCOs.CaS03及过量Ca(OH)z;气体1成分为含岫、NO、CO,然后将气体通入NaOH溶液中,

+

并向其中通入适量空气,N0与。2、NaOH反应产生NaNOz,向其中加入含N4H的废水,发生氧

化还原反应产生无污染的N”气体2中含帖、C0,经捕获剂捕获CO后,剩余g可直接排出。

(1)在Nz、CO2、CO、NaOH中,N?是单质,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CO?、C0

属于非电解质,而NaOH属于电解质;

(2)固体1中除含有Ca(OH)z外,还含有CO?、SO,与石灰乳反应产生CaCOs、CaSOs;

(3)生成NaNO2的反应可表示为:4N0+02+4Na0H=NaN02+2H20,该反应中,N元素化合

价升高,0元素化合价降低,所以还原剂是N0,氧化剂是6;气体2成分是CO、经捕获

剂捕获后剩余气体是心,则所捕获的气体主要是C0;

+

(4)向NaNOz溶液中加入含有NH,的废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无污染的回,根据电子

-+

守恒、电荷守恒、原子守恒,可得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O,+NH=N+2H0;根据方

2422

++

程式可知:每有1molNH反应,转移3mol电子,则当有0.5molNH参加反应时,转

44

移的电子数目为L5AC

18.(1)浓硫酸U形干燥管内固体质量增加值(或反应前后U形干燥管的质量)防止空

气中的CO?和IL0进入装置C中

(2)过滤氯化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钏”.

197x

解析:(1)由图可知,先通入氮气排出空气,A中稀硫酸与纯碱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洗

气瓶B中盛装的是浓硫酸,可干燥气体,在实验完成时,需要获得的数据是U型管内固体质

量增加值,装置C中增加质量为二氧化碳的质量,装置D中碱石灰可吸收空气中水蒸气和二

氧化碳,故装置D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进入装置C中,从而产生误差;

(2)由流程可知,①为碳酸钠与氢氧化钢反应生成碳酸铁沉淀,②为过滤分离出A,A为

碳酸钢,由上述分析可知,“操作I”的名称为“过滤”,"溶液中的溶质有氯化钠、氢氧

化钠、氢氧化钢;洗涤、干燥、称量固体质量为yg,即碳酸银的质量为yg,由元素守恒可

知样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为I9,----------------X100%=%。

xg197x

19.答案:(1)①Fe203+6H+=2Fe3++3HQ②生成白色絮状沉淀,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

最终变为红褐色

4Fe(OH)2+02+2H20=4Fe(OH)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