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达标名校2024届中考化学模试卷含解析_第1页
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达标名校2024届中考化学模试卷含解析_第2页
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达标名校2024届中考化学模试卷含解析_第3页
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达标名校2024届中考化学模试卷含解析_第4页
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达标名校2024届中考化学模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达标名校2024届中考化学模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有新物质产生的物质变化是()A.粮食发酵 B.切割玻璃 C.湿衣晒干 D.粉碎废纸2.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A.洗涤剂去油污和汽油去油污的原理不相同B.一定条件下,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可以相互转化C.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固体都易溶于水且溶解过程中都会放热D.实验室配置生理盐水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和胶头滴管3.芯片是智能家电的核心部件,它是以高纯度的单质(Si)为材料制成的。硅及其氧化物能发生如下反应:①Si+O2SiO2②Si+2NaOH+X=Na2SiO3+2H2↑③SiO2+2CSi+2CO↑④SiO2+Na2CO3Na2SiO3+CO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②中X的化学式为H2OB.反应③进行中不能有O2存在C.反应④属于置换反应D.Si和Si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4.钒被誉为“合金中的维生素”,钒元素的部分信息如图。下列有关钒的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非金属元素B.原子序数为23C.该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D.相对原子质量为50.94g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通入CO2后石蕊溶液变红,所以CO2是酸B.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某反应的速率发生改变,一定使用了催化剂C.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因此,物体只要振动就能产生声音D.运动员用力蹬地面起跑,原理是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6.在天宫二号实验室中,航天员将研究一种叫作多晶碲化锌的新型材料.由图可知,下列关于碲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A.碲原子核外有52个电子 B.碲原子有52个质子C.碲原子的质量为127.60 D.碲元素是非金属元素7.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模型正确的是()A.燃烧条件模型B.原子结构模型C.物质分类模型D.空气组成模型8.钴在国防工业中有重要的作用,下图为钻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钻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B.钻原子核内有27个质子C.钻元素又称为一氧化碳D.钴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58.93g9.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t1℃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B.t1℃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25%C.将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溶液质量保持不变的只有丙D.采取降温和蒸发溶剂的方法都可以使接近饱和的丙物质溶液变成饱和溶液10.洁净的空气对于人类和其它动植物都非常重要.下列气体目前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是A.二氧化碳 B.二氧化氮 C.臭氧 D.一氧化碳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作为临近中考的初四学生,身体健康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一日三餐要营养均衡,有些学生只爱吃鱼、肉,不爱吃蔬菜,为了让不爱吃蔬菜的学生营养均衡。家长把榨好的各种颜色的蔬菜汁放在面粉里和面,做成口味独特的蔬菜馒头。(1)这种馒头为人体提供的营养素是_____,其中面粉所含的主要成分是由_____(写元素符号)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所属营养素在人体内经_____放出能量,为_____提供能量。(2)小麦在生长过程中需施加磷肥,其作用是促进作物生长,增强_____能力。若还需要补充氮元素,则能同时提供这两种营养元素的复合肥是_____(写化学式)。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阿司匹林(C9H8O4)常用于治疗感冒引起的发热,也用于缓解疼痛如头痛、牙痛等。请回答:阿司匹林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最简整数比)若将100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阿司匹林溶液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1%的阿司匹林溶液,需要加水的质量为_____g。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某仓库着火,消防员用了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中制作的某种灭火器,它的反应原理是______(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大火被扑灭后,消防员还要在原地洒水,其目的是_________;仓库内的主要物品有纸质材料和塑料,从燃烧的条件判断,纸质材料和塑料属于_______。14.小王习惯把手机放在床上充电,某天早上起床后他忘记拿手机也没有关闭电源就去上班了。中午回家后发现从卧室门缝往外冒黑烟,他立即打开门窗,结果原本只是冒黑烟的被子瞬间燃起了火焰。试分析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_________。这种情况应该采取什么方法灭火?_________。若火势凶猛,无法扑灭时,该如何逃生?_________。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2019年苏州市初中化学实验考查内容是“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装置图如下),下面是某同学在本次实验过程中填写的部分实验报告,请回答有关问题:实验步骤有关问题⑴检查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检查装置气密性的具体操作及气密性良好的判断依据是_____。⑵向试管中加入少量高锰酸钾粉末,使其平铺于试管底部,按上图所示组装实验装置。在接近试管口的地方放置一小团蓬松的棉花团。①用药匙或纸槽向试管中加入少量高锰酸钾粉末。②组装实验装置时,要根据___的高度将盛有药品的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③欲调整装置中试管的倾斜角度,应调节图中A、B、C哪个旋钮:___旋钮。④试管口棉花团的作用是____。实验步骤有关问题⑶加热试管,当导管口有连续均匀气泡冒出时,开始收集气体。①加热试管的方法是____。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③收集满瓶氧气的操作过程是:等集气瓶中的水排完后,一只手扶稳集气瓶,另一只手首先小心地将导管从瓶口移开,然后___,最后把集气瓶正放在桌子上。⑷气体收集完毕后,操作B操作B是先____,再_____⑸收集完气体后,测得其纯度明显偏低,其原因可能是____(填字母)。A高锰酸钾中混入了二氧化锰B收集前,集气瓶中未注满水C收集后,集气瓶中仍留有水D未见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就开始收集⑹选择排水法收集一瓶氧气,供“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使用的理由是____。⑺)加热3.16g高锰酸钾固体一段时间,若高锰酸钾中的氧元素有1/4转化为氧气,则生成的氧气的质量为____,剩余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精确到0.1%)⑻林同学称取一定质量高锰酸钾制取一定质量的氧气,将温度控制在250℃加热制O2,实验结束时,林同学发现在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中,收集到的O2大于理论产量,针对这一现象,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如下探究:依据质量守恒定律,他们做出如下猜想:猜想Ⅰ:反应生成的MnO2分解放出O2猜想Ⅱ:反应生成的K2MnO4分解放出O2同学们分为两组,分别进行以下实验:①第一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MnO2,在250℃条件下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测得MnO2的质量不变。则猜想____错误。②第二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K2MnO4在250℃条件下加热,固体质量____(填“减轻”或“增重”),得出了猜想Ⅱ正确的结论。林同学提出:不用测定质量也能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确,林同学选择的实验方法可能是____。实验发现,K2MnO4受热只能部分分解,经分析可能是K2MnO4分解的生成物K2O对其分解产生影响。为验证此结论,设计如下实验方案:①分别取K2MnO4固体于两支试管中,一支试管中加入K2O,一支试管中不加K2O。②加热,用相同规格的集气瓶,用排水法分别收集一瓶气体。③比较所用的时间长短,以确定锰酸钾的分解是否与氧化钾有关系。该过程中还必须控制相同的变量是______。16.在化学学科节上,化学老师表演了“吹气生火”的魔术。他向包有过氧化钠(Na2O2)粉末的脱脂棉上用吸管吹气,脱脂棉燃烧起来了(如图1)。同学们对实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根据燃烧条件,脱脂棉是可燃物,小新认为过氧化钠(Na2O2)与吹出的CO2及H2O反应生成了可以支持燃烧的物质:而且还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满足了燃烧的另一个条件_____。兴趣小组的同学将反应后的固体放入水中,发现固体全部溶解形成无色溶液,于是,对溶液中溶质成分进行探究。Na2O2是淡黄色固体,易与二氧化碳反应,也易与水反应,分别生成碳酸钠和氢氧化钠,都放出氧气。猜想一:溶质是Na2CO3;猜想二:溶质是NaOH;猜想三:溶质是_____。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振荡溶液红色猜想二成立2.另取反应后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稀盐酸_____猜想二不成立3.取步骤1的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足量的_____溶液,振荡①_____②_____猜想一不成立(拓展与交流)小郑同学认为步骤1的实验结论不正确,请解释原因:_____。步骤2的实验现象说明有碳酸钠的存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Na2O2也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化工厂存有过氧化钠,一旦失火不能选用图2中的灭火器材是_____(填字母)。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A【解析】

A、粮食发酵有酒精等新的物质产生,正确;B、切割玻璃只是改变了玻璃的形状,没有新的物质产生,错误;C、湿衣晒干只是液态水转变为气态水,水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的物质产生,错误;D、粉粹废纸只是改变了纸的形状,没有新的物质产生,错误。故选A。2、C【解析】

A、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汽油能溶解油污,利用的溶解原理,故选项说法正确;B、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故选项说法正确;C、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故选项说法错误;D、实验室配制生理盐水需要的仪器:托盘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和玻璃棒,其中属于玻璃仪器的是玻璃棒、烧杯、胶头滴管、量筒,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3、C【解析】

A、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碳、一氧化碳均能与氧气反应,进行分析判断;C、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D、根据反应①③,进行分析判断。【详解】A、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则每个X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H2O,故选项说法正确;B、碳、一氧化碳均能与氧气反应,反应③进行中不能有O2存在,故选项说法正确;C、反应④的生成物均为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D、由反应①③可知,Si和Si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难度不大,理解题意、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置换反应的特征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4、B【解析】

A、由元素名称的偏旁“金”字可知,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故错误;B、由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钒的原子序数为23,故正确;C、钒原子的核外有4个电子层,在周期表中位于第四周期,故错误;D、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错误。故选B。5、D【解析】

A、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通入二氧化碳后石蕊溶液变红,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碳酸显酸性,能使石蕊溶液变红,不是因为二氧化碳是酸,不符合题意;B、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但是某反应的速率发生改变,不一定是使用了催化剂,如温度也能改变反应速率,不符合题意;C、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但是物体振动后还需要介质进行传播才能听到声音,如物体在真空中振动不能产生声音,不符合题意;D、运动员用力蹬地面起跑,是因为力的作用力是相互的,运动员用力蹬地,地也能给运动员一个反作用力,符合题意。故选D。6、C【解析】

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详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52,表示原子序数为52;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52,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52,表示原子序数为52;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则碲原子有52个质子,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7.60,而不是碲原子的质量为127.60,说法错误。故符合题意;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碲,属于非金属元素,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7、D【解析】

A、燃烧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是:可燃物、氧气(或空气)、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即着火点)。选项A不正确;B、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因此质子是构成原子核的粒子之一,应包含在原子核内,选项B不正确;C、根据物质是否只由一种物质组成,自然界中的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根据纯净物是否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因此化合物属于纯净物,应包含在纯净物中,选项C不正确;D、通过实验测定,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等其他成分1%,选项D正确。故选D。8、B【解析】

A、钻是“金”旁,因此,钻元素属于金属元素,选项错误,故不符合题意;B、由图可知,钻原子的原子序数为27,根据在原子中,质子数=原子序数可得,钻原子核内有27个质子,故符合题意;C、钻元素的元素符号为:Co,一氧化碳的化学式为:CO,而一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无钴元素,两者是不同的概念,因此,钻元素不能称为一氧化碳,故不符合题意;D、相对原子质量是比值,不是实际质量,单位为“1”,可省略不写,但不能写“g”,故不符合题意。9、C【解析】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该温度下的溶解度,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一个点表示该溶质在某一温度下的溶解度,两条曲线的交点表示这两种物质在某一相同温度下具有相同的溶解度,曲线下方的点表示溶液是不饱和溶液,在溶解度曲线上方靠近曲线的点表示过饱和溶液(一般物质在较高温度下制成饱和溶液,快速地降到室温,溶液中溶解的溶质的质量超过室温的溶解度,但尚未析出晶体时的溶液叫过饱和溶液)。【详解】A、t1℃时,甲、丙的溶解度相等,故A不正确;B、t1℃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故B不正确;C、将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溶液质量保持不变的只有丙,故C正确;D、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知道,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则采取降温方法不能使接近饱和的丙物质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故D不正确。故选C。【点睛】10、A【解析】空气污染物有有害气体和烟尘。有害气体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臭氧等;烟尘包括可吸入颗粒和总悬浮颗粒物,选A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维生素和糖类C、H、O氧化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体温需要抗寒抗旱NH4H2PO4,(NH4)2HPO4【解析】

(1)馒头中富含糖类,蔬菜汁液中富含维生素。这种馒头为人体提供的营养素是维生素和糖类;面粉所含的主要成分是淀粉,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在人体内经氧化放出能量,为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体温需要提供能量;(2)磷元素能增强植物抗抗寒抗旱能力;既含有磷元素,又含有氨元素的复合肥料有NH4H2PO4,(NH4)2HPO4。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27:2:165000【解析】

(1)阿司匹林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9):(1×8):(16×4)=27:2:16,故填:27:2:16;(2)设需要加水的质量为x,根据稀释前后溶液中溶质质量不变,可得1000g×6%=(1000g+x)×1%,x=5000g,故填:5000。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2HCl+Na2CO3=2NaCl+H2O+CO2↑将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可燃物【解析】

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HCl+Na2CO3=2NaCl+H2O+CO2↑;大火被扑灭后,消防员还要在原地洒水,其目的是将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燃烧的条件有可燃物、氧气和温度达到着火点,纸质材料和塑料属于可燃物。故答案:(1).2HCl+Na2CO3=2NaCl+H2O+CO2↑(2).将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3).可燃物14、打开门窗时空气流动,提供了充足的氧气,使燃烧更旺先切断电源,然后用水或者灭火器灭火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俯下身体贴近地面逃离【解析】

(1)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打开门窗时空气流动,提供了充足的氧气,使燃烧更旺,充足的氧气是物质充分燃烧的重要条件;(2)这种情况应该采取灭火方法是先切断电源,然后用水或者灭火器灭火,以防触电事故发生;(3)若火势凶猛,无法扑灭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俯下身体贴近地面逃离逃生,这是保护自己的有效方法。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先把导管进入水中,用手握住试管,导管口会有气泡冒出移开手后过一段时间,导管口会形成一段水柱,说明装置不漏气酒精灯B防止高锰酸钾粉末随气流进入导管或水槽先均匀加热试管,再集中加热试管底部2KMnO4K2MnO4+MnO2+O2↑在水下盖上玻璃片,把集气瓶从水中取出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BD排水法收集的氧气较纯净且便于在瓶内预留少量水0.32g33.8%Ⅰ减轻将带火星木条伸进试管口,根据木条是否复燃判断是否产生了氧气高锰酸钾固体的质量和加热的温度【解析】

(1)该实验中检查装置气密性的具体操作是先把导管进入水中,用手握住试管,导管口会有气泡冒出,故填先把导管进入水中,用手握住试管,导管口会有气泡冒出;判断气密性良好的依据是移开手后过一段时间,导管口会形成一段水柱,说明装置不漏气,故填移开手后过一段时间,导管口会形成一段水柱,说明装置不漏气。(2)②组装实验装置时,要根据酒精灯的高度来调节试管的高度,故填酒精灯;③由图可知,A旋钮用来调节试管的高度,B旋钮用来调节试管的倾斜度,C试管用来调节铁夹夹取试管的长度,故填B;④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可以防止高锰酸钾粉末随气流进入导管或水槽,故填防止高锰酸钾粉末随气流进入导管或水槽。(3)①加热试管时,应先均匀加热试管,再集中加热试管底部,避免试管受热不匀发生炸裂,故填先均匀加热试管,再集中加热试管底部;②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2KMnO4K2MnO4+MnO2+O2↑;③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集满氧气后,应在水下盖上玻璃片,把集气瓶从水中取出,故填在水下盖上玻璃片,把集气瓶从水中取出。(4)加热固体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实验停止时,应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流使试管遇水骤冷发生炸裂,故填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5)A高锰酸钾中混入了二氧化锰被棉花过滤不会进入集气瓶中,选项错误;B收集前,集气瓶中未注满水,瓶中含有空气,降低了氧气的纯度,选项正确;C收集后,集气瓶中仍留有水,只是减小了瓶中氧气的体积,但不影响氧气的纯度,选项错误;D刚出气就收集气体,刚冒出的气泡主要是原瓶中的空气,降低了氧气的纯度,选项正确,故填BD。(6)选择排水法收集一瓶氧气的优点是排水法收集的氧气较纯净且便于在瓶内预留少量水,故填排水法收集的氧气较纯净且便于在瓶内预留少量水。(7)生成氧气的质量为3.16g××100%×=0.32,故填0.32g;剩余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为3.16g××100%×=0.96g,剩余固体的质量为3.16g−0.32g=2.84g,剩余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33.8%,故填33.8%。[实验验证]①取一定质量的MnO2,在250℃条件下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测得MnO2的质量不变,说明MnO2不能分解放出O2,则猜想I不成立,故填I。②猜想Ⅱ正确,说明反应生成的K2MnO4也能分解放出O2,则加热K2MnO4固体后质量减轻,故填减轻;氧气具有助燃性,也可以通过检验氧气的方法来判断,即将带火星木条伸进试管口,根据木条是否复燃判断是否产生了氧气,故填将带火星木条伸进试管口,根据木条是否复燃判断是否产生了氧气。[拓展延伸]该实验是验证K2O对高锰酸钾分解生成氧气的影响,所以实验中应控制高锰酸钾固体的质量和加热的温度相同,故填高锰酸钾固体的质量和加热的温度。16、放出温度达到脱脂棉的着火点Na2CO3、NaOH产生气泡氯化钙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