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语文三轮冲刺:文化常识五年真题+模拟检测_第1页
2022届高考语文三轮冲刺:文化常识五年真题+模拟检测_第2页
2022届高考语文三轮冲刺:文化常识五年真题+模拟检测_第3页
2022届高考语文三轮冲刺:文化常识五年真题+模拟检测_第4页
2022届高考语文三轮冲刺:文化常识五年真题+模拟检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届高考语文三轮冲刺:文化常识五年真题+最

新模拟检测

2015——2021真题汇编

1.(2015•卷I)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登进士第,又可称为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

B.兵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

C.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钦宗。

D.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

2.(2015•卷H)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名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是二十岁举行冠礼后才起的。

B.谥号是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据其生平事迹评定的称号,如武帝、哀帝、炀帝。

C.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国封建王朝通常实行长子继承制,君位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

D.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宫廷;“诣阙”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

3、(2016♦卷I)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相指宰相中居于首位的人,与当今某些国家内阁或政府首脑的含义并不相同。

B.建储义为确定储君,也即确定皇位的继承人,我国古代通常采用嫡长子继承制。

C.古代朝廷中分职设官,各有专司,所以可用“有司”来指称朝廷中的各级官员。

D.契丹是古国名,后来改国号为辽,先后与五代和北宋并立,与中原常发生争端。

4、(2016•卷H)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宫是皇后所居之宫,后来又可以借指皇后,这与东宫又可以借指太子是同样道理。

B.陛下指宫殿中立有护卫的台阶下,因群臣不可直呼帝王,于是借用为对帝王的尊称。

C.吏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文官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长官为吏部尚书。

D.移疾指官员上书称病,实际是官员受到权臣诋毁,不得不请求退职的委婉说法。

5、(2016•卷m)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礼部为六部之一,掌管礼仪、祭祀、土地、户挤等职事,部长官称为礼部尚书。

B.教坊司是管理宫廷音乐的官署,专管雅乐以外的音乐、歌舞的教习等演出事务。

C.“致仕”本义是将享受的禄位交还给君王,表示官员辞去官职或到规定年龄而离

职。

D.历史上的“两京”有多种所指,文中则指明代永乐年间迁都以后的南北两处京城。

6、(2017•卷I)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字行,是指在古代社会生活中,某人的字得以通行使用,他的名反而不常用。

B.姻亲,指由于婚姻关系结成的亲戚,它与血亲有同有异,只是血亲中的一部分。

C.母忧是指母亲的丧事,古代官员遭逢父母去世时,按照规定需要离职居家守丧。

D.私禄中的“禄”指俸禄,即古代官员的薪水,这里强调未用东乡君家钱财营葬。

7、(2017•卷H)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下车,古代可以代指官吏就职。后来又常用“下车伊始”表示官吏初到任所。

B.收考,指先行将嫌犯拘捕关进监狱,然后再作考察,进行犯罪事实的取证工作。

C.车驾,原指帝王所乘的车,有时因不能直接称呼帝王,于是又可用作帝王的代称。

D.京师,古代指国家的都城,《三国演义》中就经常提到“京师”,现代泛指首都。

8、(2017•卷m)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状元是我国古代科举制度中一种称号,指在最高级别的殿试中获得第一名的人。

B.上元是我国传统节日,即农历正月十五日元宵节,是春节后第一个重要节日。

C.近侍是指接近并随侍帝王左右的人,他们不仅职位很高,对帝王影响也很大。

D.告老本指古代社会官员因年老辞去职务,有时也是官员因故辞职的一种借口。

9.(2017•江苏高考)下列对联中,适合悬挂在杜甫草堂的一组是(3分)()

①为闻庐岳多真隐别有天地非人间

②十年幕府悲秦月一卷唐诗补蜀风

③狂到世人皆欲杀醉来天子不能呼

④秋天一鹄先生骨春水群鸥野老心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0、(2018•卷I)下列对文中划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坟》《五典》传为我国古代典籍,后又以“坟籍”“坟典”为古代典籍通称.

B.“阙”原指皇宫前面两侧的楼台,又可作为朝廷的代称,赴阙也指入朝觐见皇帝。

C.“践昨”原指踏入古代庙堂前台阶,又表示用武力打败敌对势力,登上国君宝座.

D.逊位,也称为让位、退位,多指君王放弃职务和地位,这里指鲁芝的谦让行为。

n、(2018•卷H)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豪右,指旧时的富豪家族、世家大户;汉代以右为尊,所以习惯上称为“豪右”。

B.顿首,即以头叩地而拜,是古代交际礼仪;又常常用于书信、表奏中作为敬辞。

C.茂才,即秀才,东汉时为避光武帝刘秀名讳,改称茂才,后世有时也沿用此名。

D.京师是古代京城的通称,现代则称为首都;“京”“师”单用,旧时均可指国都。

12、(2018•卷HI)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陵寝是帝王死后安葬的陵墓,陵墓建成后,还需设置守陵奉祀的官员以及禁卫。

B.“株”,本义树根,根与根间紧密相连,因而“株连”又指一人有罪而牵连他人。

C.前尹在文中指开封府前任府尹;“尹”为官名,如令尹、京兆尹,是知府的简称。

D.御名指皇帝名讳,古代与皇帝有关的事物前常加“御”字,如御玺指皇帝印信。

13、(2019•卷I)下列对文中划横线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诸子百家是先秦至汉初学术派别的总称,其中又以道、法、农三家影响最深远。

B.诏令作为古代的文体名称,是以皇帝的名义所发布的各种命令、文告的总称。

C.礼乐指礼制和音乐,古代帝王常常用兴礼乐作为手段,以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D.就国,是指受到君主分封并获得领地后,受封者前非领地居住并进行统治管理。

14、(2019•卷H)下列对文中划横线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

A.缪公即秦穆公,春秋时秦国国君,在位期间任用贤臣,使国力趋强,称霸西戎。

B.汤武即商汤与孙武的并称,他们二人均以善于用人用计,战功赫赫,留名于青史。

C.变法是指对国家的法令制度作出重大变革,商鞅变法为秦国富强奠定了基础。

D.粽是古代的一种刑罚,在犯人脸上刺上记号或文字并涂上墨,在刑罚之中较轻。

15、(2019•卷HI)下列对文中划横线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殷纣为商代末代国君,在位期间统治失控,好酒淫乐,暴殓酷刑,是有名的暴君。

B.武王是周文王之子,继承其父遗志,联合众多部族与商激战,灭商,建立周王朝。

C.三晋,春秋末韩、赵、燕三家分晋,战国时期的韩、赵、燕三国,史上又称“三

s日nz”。

D.令尹,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设置的最高官位,辅佐楚国国君,执掌全国的军政大权。

16、(2020.卷I)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主司既可指主管某项事务的官员,又可特指科举的主试官,文中指后者。

B.殿试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最高一级的考试,在殿廷举行,由丞相主持。

C.司农是官名,又称为大司农,主要掌管农桑、仓储、租税等相关事务。

D.当轴,指做官处在重要的位置,当轴者则指身居显赫职位的当权官员。

17、(2020.卷H)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方士,又称方术士,指中国古代好讲神仙方术、从事巫祝术数活动的人。

B.保任,意思是担保或担保者,文中特指因向朝廷推荐人才而负担保责任。

C.禁中,又称禁内,指皇室宗族所居之处,因所居宫室严禁随便进出得名。

D.四六之制,即骈文,因在发展中逐渐成为相对整齐的四六句式而由此称。

18、(2020•卷IH)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守是郡一级的最高行政长官,主要掌管民政、司法、军事、科举等事务。

B.立嗣可指无子而以同宗之子承继,又可指确立王位继承人,文中则指后者。

C.周公是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曾辅佐周武王讨伐商纣王最终获取天下。

D.居摄是指古代帝王因年幼不能亲政,大臣代居其位来处理政务的一种制度。

19、(2020•山东卷)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

A.辇下,又称为辇毂下,意恩是在皇帝的车驾之下,常常用作京都的代称。

B.东宫是古代皇家宫殿的称呼,由于是太子所居之宫,文中用来借指太子。

C.殿下是古代对太子、诸王、承相的敬称,礼尊意味次于敬称皇帝的陛下。

D.追比指旧时地方官吏严逼限期办事,逾期以杖责等表示警惩,继续追逼。

20.(2020•江苏卷)《新唐书》是:二十四史之一,这一系列的史书在体例上属

,其开山之作是_______:文中欧阳文忠公、宋景文公的本名分别是

21.【2021年山东卷】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子,甲为天干首位,子为地支首位,干支相配以纪年月日,文中是纪日。

B.宗室,是古代社会中对与君主同一宗族血亲的称谓,历代皇族例称为宗室.

C.海内,即国内,古人认为我国疆土四面环绕着大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

D.庶务,指国家的各种政务,后来指朝堂之上跟军国大事相关的各种急务。

22.[2021年乙卷】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犯颜,指敢于冒犯君王或尊长的威严,常常用于表示直言敢谏的执着态度。

B.抵极刑,抵刑即处刑,抵极刑指犯人受到死刑外加上尸体示众极端刑罚。

C.减膳,古代帝王遇到天灾等让自己感到内疚的情况时,常食素或减少肴馔。

D.大理丞,大理丞是大理寺的重要官员,大理寺是我国古代掌管刑狱的官署。

23.【2021年甲卷】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衅鼓,指古代战争时杀人或杀牲取血涂在鼓上以举行祭祀仪式。

B.庙社,庙指宗庙,社指社稷,庙社在古代常用来借指国家朝廷。

C.闰月,农历逢闰年加一个月,闰某月指加在某月之前的那个月。

D.辎重,文中指行军时随军运载的军械、粮草、被服等军用物资。

文化常识模拟题汇编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乡试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之一,由各地州、府主持,考生来自全国各地。

B.宦官也称太监,是古代宫中侍奉皇帝及其家属的人员,由阉割后的男子充任。

C.晏驾是帝王死去的委婉说法,“晏”义为晚,晏驾指帝王车驾未能按时发出。

D.执政指掌管国家政事,又指执掌国家大权的重臣,还可作为高级官员的通称。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骤骑,古代将军的名号,地位仅次于大将军,权位相当于公卿,只有重臣才可以担

任。

B.太租,庙号,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追尊的名号,以某祖来称呼,每个皇帝都

有。

C.赠,文中指追赠官职,古代朝廷在功臣死后,追封爵位官职,以此来表示肯定和赞

扬。

D.壮侯,谥号,古人死后依其生平所立的称号,臣下的谥号由朝廷赐予,代表官方

意见。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宣宗,明朝皇帝朱瞻基的庙号。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中被供奉时所称的名号。

B.籍田,天子率臣子亲自耕田的典礼,又指天子征用民力耕种的田地,文中指前者。

C.户部,古代掌管土地户口、科举考试、财政税收等事务的部门,副职称户部侍郎。

D.庚戌朔,指庚戌日初一这天。这与《登泰山记》中“戊申晦”的纪日法相同。

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掾,原为佐助之意,后为副官佐或官署属员的通称,如“掾曹,掾史,掾属”。

B.祖送,我国古代送行饯别时的一种仪式,一般指临行之前在道路上祭祀祖先。

C.博士,秦汉时是指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与今天的学位名称不同。

D.乞骸骨,乞求自己的尸骨能回到故乡安葬,通常指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泰山,又名岱宗、岱岳、东岳,为五岳之首,古代帝王多在此封禅、祭告天地。

B.薛食,早晨未起在床席上进餐,谓早餐时间很早。薜,陈草复生,引申为草席。

C.肉袒,去衣露体。专指在战争中失败一方以此表达甘愿受罚、真心投降的行为。

D.行在所,也称“行在”,皇帝所在的地方。后专指皇帝巡行所到之处。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出身,科举时代为考中录选者所规定的身份、资格。宋代时,中乡试称及第出身。

B.上封事,古代臣下上书言事时,将奏章用皂囊缄封呈进,以防泄漏,谓之“上封

事”。

C.中堂,原指正中的厅堂,正室;在明清时代,也称内阁大学士为中堂。文中指前

者。

D.万乘,古代四匹马拉的一辆兵车为一乘,国之大小以兵车多少来衡量,万乘为大

国。

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谥,即谥号,是人死之后,后人给予评价的文字。古代对死去的帝妃、诸侯、大臣

以及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

B.封禅,封为“祭天”,禅为“祭地”,意思是指中国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

瑞之时的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礼,-般由帝王亲自举行。

C.阳,古人多用“阳”指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用“阴'’指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文

中“上自太山阳至颠”指从泰山的南坡一直到达顶峰。

D.崩,中国古代称皇帝或皇太后的死亡。《礼记•曲礼》中这样的记载:“天子死曰

崩,诸侯曰薨,大夫曰不禄,士曰卒,庶人曰死。”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江东,一般指地区名。秦代以后习惯上称长江芜湖、南京段以下南岸的地区为“江

东”。

B.围棋,中国传统棋种。终局时,将占有的空位与子数相加计算,或单计空位,多

者为胜。

C.庙堂,古代帝王祭祀、议事的地方。文中指朝廷,又如《岳阳楼记》中的“居庙

堂之高”。

D.左衽,衽,衣襟。我国古代中原一带民众的服装向左开,异于某些少数民族服装

的右衽。

9.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干戚羽旄:干戚,盾和斧,跳武舞时所执的道具;羽旄,雉羽和旄牛尾,跳文舞

时所执的道具。

B.礼乐:指礼制和音乐,古代帝王常以礼、乐追求享乐,并以此来维护社会秩序的

稳定。

C.郑、卫之音:春秋战国时郑、卫两国的民间音乐,因不同于正统的雅乐,被斥为

乱世之音。

D.玄酒:水。水为玄色,即黑色。上古无酒,以水代之,所以称祭祀用的水为玄酒。

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子》,又称《道德经》,是道家学派的主要经典之一,包含着丰富的朴素辩证

法因素。

B.神农,即炎帝,传说中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他与黄帝轩辕氏被并称为中华民族的

始祖。

C.桓公,指齐桓公,姜太公之后,在管仲的辅佐下使齐国逐渐强盛,并成为春秋五霸

之首。

D.千乘,春秋战国诸侯国中的大国。古代四马拉一兵车为一乘,国家大小以兵车多少

衡量。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社稷,“社”指谷神,“稷”指土神,古时君主都祭祀社稷,后用社稷代指国家。

B.首丘,相传狐狸将死时,头会朝向它出生的土丘,后以“首丘”比喻归葬故乡。

C.唐虞,唐尧与虞舜的并称;亦指尧与舜的时代,古人以为唐虞时代是太平盛世。

D.郎中,古职官名,秦、汉时代,掌管宫廷侍卫;隋代以后,为六部内各司之主管。

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朔,年号,是皇帝纪年的名号。汉文帝始建年号,元朔、元鼎均为其年号,一

个皇帝在位期间可用几个年号。

B.浑邪王,浑邪是匈奴的部落之一,元鼎二年,浑邪王担心被匈奴单于诛杀归降于

汉。

C.幕北,“幕”同“漠”,即沙漠,幕北,即漠北,指的是蒙古高原戈壁沙漠以北

的地方,是匈奴人活动的区域。

D.持节,节,旄节,以竹为竿,上缀以耗牛尾,是使者所持有的信物。持节使是接

受皇帝的命令出使他国的人。

13.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丰,皇帝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先秦至汉初无年号,

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始创年号为建元,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

B.公元前522年周景王铸造了一套名叫“无射(yi)”的大型编钟。无射是十二律中

的第十一律,因钟声合乎无射的意律,故用“无射”作钟名。

C.礼部是中国古代官署之一。北魏始置,隋朝以后为中央行政机构六部之一,掌管五

礼之仪制及学校贡举之法。长官为礼部尚书,其后历代相沿不改。

D.《春秋》是中国古代儒家典籍“六经”之一,是周朝时期鲁国的国史,现存版本据

传是由孔子修订而成。因文字过于简质,不易理解,所以诠释之作相继出现,诠释之

作被称为“传”。

1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荫,指封建时代子孙因先辈有功劳而取得做官等权利。

B.京兆尹,官名,国都所在的地区的行政长官,主要掌管民政、司法、科举等事务。

C.对,指古代朝臣定期轮流向皇帝陈献个人对国事的意见,并回答皇帝的问题。

D.中官,即太监,君主时代宫廷内侍奉帝王及其家属的人员,由阉割后的男子充任。

1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隋炀帝始置进士科目,唐亦设此科,凡中试

者皆称进士。

B.除,是授予官职的意思。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中,辟、拜、察、荐、授、领都有授

予官职之意。

C.兵部,为中国古代官署名,六部之一,掌管全国武官的选择、任用和兵籍、军机、

军令之政。

D.谥,即谥号,古代帝王、诸侯、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其生平行为给予的带

褒贬性质的称号。

1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伪位,非正统的帝位,史家视后燕为僭伪政权,但仍肯定其有一定的历史地位。

B.东市,本指城东市肆,汉代在长安东市公审重犯,后以之代指司法审判的场所。

C.郡国,汉代行政区域和诸侯封域名,二者地位相当而并称,此指地方行政区域。

D.子衿之叹,文中指对当时社会遭逢祸乱以致教育废弛、学绝道丧的状况的忧虑

1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学,古代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文中“少游太学”指年轻时在太学游学。

B.烈士,古义指有志于建功立业之人,今指为正义事业而牺牲的人。

C.辟,指征召出仕,与文中“举州茂才”都是由皇帝直接向社会征聘任命。

D.夷,古时对我国东方诸少数民族的泛称,后也可用来泛指四方的少数民族

18.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博士,科举时代应试入选的最高等级,起初为掌议论政事及礼仪的官员。

B.弈棋,指下棋,古代围棋棋艺的等级分为九等,文中羊玄保位列第三等。

C.大明五年,采用的是年号纪年的方法;大明,南朝宋孝武帝刘骏的年号。

D.祭奠,对逝者的一种悼念仪式,体现了中华传统注重“慎终追远”的文化。

1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申,前一位是癸未,后一位是乙酉,文中是以干支相配来记日。甲申日是干支

纪日中的第二十一天。

B.中男,未成丁的男子。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年。唐初时中男的年龄段为

十六岁以上、二十岁以下。

C.贞观,是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时的年号。年号纪年法,是从汉武帝开始按照帝王出

生的时间来纪年。

D.海内,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常用“海内、六合、

八荒”泛指天下。

2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阳,地名.古代因地形和所受太阳辐射多少的关系,形成了“山南水北为阴,山

北水南为阳”的说法,很多地名得名于此。

B.“封泰山”是指到泰山举行封禅典礼,古代帝王到泰山祭天,表明自己受命于天。

C.“废朝”意思是“停止上朝”,名臣功臣死后,朝廷会停止上朝,以此表示哀悼。

D.配飨即合祭、衬祀,指功臣死后附于帝王旁享受合祭,是古代帝王奖赏功臣的一种

形式。2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拾遗,谏官,职位与补阙相同,同掌供奉、讽谏、荐举人才;唐代诗人陈子昂、杜甫

均曾担任拾遗。

B.贡士,是中国古代中央一级科举考试中试者之称。因本场考试在春天举行,故又称为

春试或春闱。

C.崩,专指中国古代帝王之死。封建时代,诸侯死叫薨,大夫死叫卒,土死叫不禄,庶人

死叫死。

D.封禅,中国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时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礼,一般由帝王亲

赴泰山举行。

2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理丞,是大理寺的重要官员,大理寺是我国古代掌管审核刑狱的官署,大理寺

与刑部、都察院合称三法司。

B.宿直,就是值班。古代官署在休沐之日和夜间为了应对突发事变、守护机关和处

理紧急公文,多有一套轮流值班工作制度。

C.乞骸骨,封建社会大臣年纪大了自请退职,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回老家安

度晚年。

D.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也可以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其所育皇

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唐代三品以上的官死也叫薨。

2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坟籍,古代典籍通称。相传《三坟》《五典》为我国最古老的书籍,后以“坟籍”

“坟典”代指古代典籍。

B.举,即察举,是汉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先由地方官员在自己管辖区内进行考察,

再推荐到中央政府去任职。

C.永和,年号名。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

自此以后形成制度。

D.门生,东汉时称儒学宗师亲自授业者弟子,转相传授者为门生。后来渐渐与宗师形

成私人依附关系。

2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策问,是一种取士形式,将政事、经义等问题写在简策上发给应试者作答。

B.礼乐,礼指礼节和规范,乐指音乐和舞蹈,孔子是最早制定礼乐制度的人。

C.九卿,是中国古代中央部分行政长官的总称,秦汉时九卿不一定是九个人。

D.社稷,社为土神,稷为谷神。古时君主每年都祭祀社稷,后用社稷借指国家

2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殿前指挥使,官名,总领殿前诸班,为殿前司长官。统领管理训练、番卫、戍守、

迁补、赏罚,这些事宜总体上都归此官职管理。

B.己未,文中是指“己未年”,采用的是干支纪年法。天干与地支相对应组成,可

以纪年,也可以纪月,纪日。

C.山东,靖山以东,实际上是站在秦人的视角向东看,直至唐末一直未变。韩、楚、

赵、魏、齐、燕六国合称为“山东六国”。

D.契丹,古民族名。居今辽河上游西拉术伦河一带,以游牧为生。北魏时,自号契

丹。唐末,阿保机统一各部族,称帝建辽国。

2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士擢第,科举考试及第。文中指王维参加科举殿试并及第。

B.服阕,古人守丧期间穿孝服,丧期满后脱下孝服。也称除服。

C.昆仲,指称呼他人为兄弟的敬词。年长曰昆,次之曰仲。

D.豪右,有钱有势的家族和大户。一般家住右边,故称豪右

2015-2021年高考真题语文文言文古文化常识专题答案

1.答案:D解析:“太子”专指已确定继承皇位或帝位的帝王的儿子。

2.D.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宫廷;“诣阙”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

3.答案:C解析:“有司”是官吏的通称,可译为“有关官员”,例如课文《廉颇蔺

相如列传》中有言“召有司案图”。

4.答案:D解析:移疾是指旧时官员上书称病,多为居官者求退的婉辞。不一定是受

到权臣诋毁。

5.答案:A

解析:礼部掌管礼仪、祭祀、宴飨、科举等,掌管土地、户籍的是户部。

6.答案:B解析:姻亲是以婚姻关系为中介而产生的亲属,血亲是基于血统关系的

亲属。二者性质完全不同。

7.答案:B解析:“然后再作考察,进行犯罪事实的取证工作”错误。考通“拷”,

是“拷问”之意。

8.答案:C

解析:“近侍”的官职未必就高,对帝王的影响也不一定大。

9.解析:选D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①“庐岳”指江西

庐山,而杜甫草堂在四川成都。②“十年幕府”与他的人生经历相符,并且杜甫曾在

蜀地居住,所以此联适合悬挂在杜甫草堂。(高中语文资料整理与收集)③从“狂”

“杀”看,与杜甫的形象特征不符,此联写的应是李白。④“春水”“群鸥”照应杜

甫《客至》的内容,杜甫又自称“少陵野老”,此联适合悬挂在杜甫草堂。

10.答案:C

解析:践祚:走上昨阶主位。古代庙堂前两阶,主阶在东,称昨阶。无“用武力打败

敌对势力,登上国君宝座”之意。

11.答案:D

解析:“京师”两个字分开,“师”没有“国都”的意思.

12.答案:C

解析:“尹”会意字,左边一撇表示笔,右边是“又”(手),象手拿笔,以表示治

事;本义为治理,是官的通称。“令尹”春秋战国时楚国执政官名,相当于宰相。“京

兆尹”为古代京师的地方长官。都不是“知府”的简称。

13.答案:A

解析:“诸子百家是对先秦时期各学术派别的总称”,而且汉代董仲舒倡导“罢黜百

家,独尊儒术”可知影响最深远的三家应该是“儒、法、道”而非“农”,故选A。

14.答案:B

解析:“汤武”指的是商汤与周武王的并称。《易•革》中说“汤武革命,顺乎天而

应乎人。"汤武革命是指商汤与周武王以武力推翻前朝的革命。商汤王起兵打败夏桀

王于鸣条之野,一举灭夏。商纣王时的牧野之战,武王伐纣成功。后人把夏商周之间

的两场革命称为汤武革命。

15.答案:C

解析:三晋指春秋末韩、赵、魏三家分晋。故选C。

16.答案:B

解析: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此类文化常识题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

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

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

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B项,

“由丞相主持”错。科举史上的殿试是由武则天首创的。宋朝正式成制,金、元、明、

清四代沿用。又称御试、廷试,即指皇帝亲自出题考试。因此应当是由皇帝主持。

17.答案:C

解析:C项,“指皇室宗族所居之处”错误,应是“封建帝王所居宫苑”。

18.解析:A项,“太守是郡一级的最高行政长官,主要掌管民政、司法、军事、科举

等事务”说法错误。太守不负责掌管军事和科举,太守的职责是“治民、进贤、决讼、

检奸,还可以自行任免所属掾史”。

19.解析:C项,“殿下是古代对太子、诸王、丞相的敬称”说法有误。殿下是中国古

代对皇后、皇太子、诸王的敬称,次对皇帝的敬称“陛下”。也指现代社会用于对君

主制国家王储、王子、公主等的敬称。不能称丞相为“殿下”。

20.答案:纪传体《史记》欧阳修宋祁

解析:第一空,二十四史都是纪传体的体例,因此填“纪传体”;

第二空,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第三空,欧阳修,谥号“文忠”,故世

称欧阳文忠公,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集》传世;

第四空,宋祁,曾与欧阳修等合修《新唐书》,《新唐书》大部份为宋祁所作,前后

长达十余年。卒后谥号景文,因此称之为景文公。

21.答案:D.“跟军国大事相关的各种急务”错误。庶务,就是指国家的各种政务。

亦指这些事务的经办人员。故选D。

22.答案:B.“抵极刑”,极刑即死刑,“抵”意为达到,意即达到判处死刑的地步。

没有尸体示众之意。故选B。

23.答案:C.“闰某月指加在某月之前的那个月”错误,闰月加于某月之后叫“闰某

月”。故选C«

【参考答案】

(河南大联考)LA乡试,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之一。唐宋时称“乡贡”、“解试”。

由各地州、府主持考试本地人,考生应该来自各自的州府

(蒲泽期中考试)2.B(庙号以某祖或某宗来称呼,且并不是每个皇帝都有庙号。)

(江苏联考)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3c.“户部,古

代掌管……科举考试”理解错误。科举是礼部掌管,而非户部。故选C。

(山师附中期中考试)4.B“祭祀祖先”错,与《荆轲刺秦王》“既祖,取道”中的

“祖”意义相同,指祭祀路神)

(河南焦作期中考试)5.C

(青岛期中考试)6.(3分)A

(滕州市期中考试)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D.

“大夫曰不禄,士曰卒”错误。大夫死叫“卒”,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