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调查研究报告大学生就业心理金融危机的影响_第1页
社会调查研究报告大学生就业心理金融危机的影响_第2页
社会调查研究报告大学生就业心理金融危机的影响_第3页
社会调查研究报告大学生就业心理金融危机的影响_第4页
社会调查研究报告大学生就业心理金融危机的影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心理调查分析XX单位XX年级XX摘要:伴随大学生毕业分配制度改革,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大学生就业前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就业心理问题愈显突出。文章从地方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调研入手,分析大学生就业心理特点及影响原因,提出了调适就业心理压力对策和提议。关键词:大学生、金融危机、就业心理就业是人生一次关键选择,也是对大学毕业生综合素质一次检验,新就业形势下地方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有何特点,她们就业心理怎样?为此,笔者及两名上海交通大学同学对安徽省XX市120名立即毕业高校大学生就业心理进行了调查,并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对大学生就业心理进行了分析和探讨。试验方法:2月7日早晨,由我和另外两名XX大学同学前往XX市体育场参与由XX市人才交流中心举行招聘会,并对现在就业信息做现场问卷调查,我们采取随机抽样统计方法对现场120名应聘大学生进行调查,其中多数为立即毕业大学生,有少许往届生,经对120份问卷(见附录一)进行整理和筛选后,选择100份合格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桔黄色代表大多数人选择)1、相关就业形势见解:形势严峻,就业难----86%形势正常---13%形势很好就业轻易----1%2、调查者自认为本身欠缺素质:基础处理问题能力—2%沟通协调能力---6%承受压力克服困难能力---18%相关工作实习经验---55%专业知识和技能---15%其它---4%3、择业观念:一步到位,固定收入---14%先就业后择业—73%不就业,继续深造---2%自主创业---11%4、采取何种方法来取得就业机会:招聘会---82%寄发自荐材料---7%就业网站公布就业材料---9%经过熟悉人介绍----2%其它---0% 5、选择何种单位就业:国有----36%民营---14%外企---15%合资---3%政府部门---24%自主创业---5%其它—3%6、自主创业必需条件:资金—65%政府扶持---11%技术—23%其它---1%7、是否愿意到中小城市或西部地域发展:愿意---73%不愿意---27%8、期望工资:1000以下---2%1000-1500元----53%1500-元---21%-2500元---14%3000以上—10%9、求职中困扰:个人能力不足---3%就业指导不够---8%求职方法前技巧---8%缺乏工作经验—62%缺乏社会关系---7%用人单位选拔不公正---12%10、在校实践情况:自主创业---4%社会实践---68%二者皆有---15%二者皆无---13%11、参与能力培训必需性:有必需---93%无所谓---7%12、需要哪些方面就业教导或实训以促进就业:信息化实训---37%服务外包实训---4%企业实训---38%创业培训----10%政府机构组织大学生就业能力培训-----11%13、相关大学生参与就业教导或实训相关证实必需性:有必需,要颁发国家权威证书-----66%无所谓,只要嫩锻炼能力---34%结果分析:1大学生对就业形势见解:受07-金融危机影响,大多数同学还是认为自己就业受到了影响,其中86%同学认为就业形势严峻,就业难,13%同学认为形势正常,只有1%同学认为就业形势很好,轻易就业!分析图标以下,请参考:2、调查者自认为本身欠缺素质:在这次调查中大多数同学认为自己在就业前最欠缺素质是相关工作或实习经验,这占百分比为55%,有18%认为自己承受克服困难能力微弱,还有15%同学对自己专业知识和技能还是不敢肯定,除此之外还有6%同学认为自己沟通协调能力有待提升!这些是关键问题!分析图标以下,请参考:3、择业观念:面对现在严峻就业形势一步到位,大多数同学选择还是偏向于先找工作,其中具体数据以下:固定收入---14%先就业后择业—73%不就业,继续深造---2%自主创业---11%4、采取何种方法来取得就业机会:82%同学期望在招聘会现场能够取得就业机会,有7%同学愿意寄发自荐材料到企业找机会,还有9%想经过就业网站公布就业材料来取得机会,还有2%想经过熟悉人介绍取得机会。 5选择何种单位就业:大多数同学是比较看好国有企业和政府部门,当然民营和哇外资也是大家一个选择,不过5%同学愿意自主创业,因为自主创业需要很多条件,分析图标以下,请参考:6、自主创业必需条件:从上面题来看,选择自主创业同学是极少一部分,这最关键限制原因还是资金问题,其次是技术,政府支持等分析图标以下,请参考:7、是否愿意到中小城市或西部地域发展:面对现在严峻就业形势,同学在选择发展方向上,不再想以往一样盲目奔向大城市或是东部沿海地域工作并寻求发展空间,现在73%同学为了先就业,全部愿意到部分中小城市或西部地域发展,但还有27%同学仍然会选择部分大城市或是东部沿海城市。分析图标以下,请参考:8、期望工资:在现在这种严峻就业形势下,大多数理想工资为1000元-1500元,当然还有10%同学期望工资在3000元以上,这种情况下,1000-1500工资是比较正常,属平均值,我们不能盲目标高估自己,对于应届生来说,这也是极难实现!分析图标以下,请参考:9、求职中困扰:经过调查,62%同学还是认为对自己来说,缺乏工作经验是找工作中最大困难,具体结果数据分析图标以下,请参考:10、在校实践情况:对于在校学生而言,大多数毕业生认为参与社会实践还是有好处,在调查中发觉有68%同学在校期间是参与过社会实践,还有4%同学自主创业,二者全部有有15%。具体分析图标以下,请参考:11、参与能力培训必需性:面对现在严峻就业形势,和自己在找工作中存在不足,有93%同学认为在就业前参与部分就业能力培训是有必需,具体分析图标以下,请参考:12、需要哪些方面就业教导或实训以促进就业:在面对选择培训方面,有37%同学认为相关信息化实训是有用,还有38%同学认为是愿意参与企业实训,具体数据分析以下图标所表示,请参考:13、相关大学生参与就业教导或实训相关证实必需性分析图标以下,请参考:讨论:一、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心理特点(一)自我意识较强。大学生能正确定识和评价自己,能正确把握影响自己成功就业关键原因。大学毕业生对自我能力评价:认为能力尚可占55%;对自己爱好、爱好了解程度:很了解占38%,比较了解占47.8%,说不清占14%;对自己气质和性格了解程度:很了解占38.4%,比较了解占50.7%,说不清占10.9%。从上述数据能够看出,多数大学毕业生对自己个性特征很了解或比较了解,自我意识较强。(二)自信程度不高。面对就业这道门槛,地方高校毕业生和大城市关键高校毕业生相比,显著表现出信心不够。调查发觉,大学生对目前就业形势很有信心只占到13.1%,对用人单位面试很有信心只占24.4%。(三)社会认知上存在偏差。对复杂社会环境和旧毕业分配体制带来负面效应,地方高校大学生在认知上偏差表现得尤为显著。她们对目前社会上人际关系评价表现为:认为人际关系较复杂占63.8%,人心叵测占26.9%,坦然只占9.3%;对立即步入社会前心理调查认为坦然只占20.2%,表示担心自卑占到79%。(四)就业方向表现出多元化。伴随就业政策放开,大学生就业观念也发生了较大改变,多个路径、多重选择就业成为主流,对就业岗位不仅考虑爱好、经济收入,而且考虑地域差异,总期望到环境好、条件优越单位就业,表现出就业期望值仍然偏高,不能正确进行自我定位。大学生对工作地域及工资待遇调查显示:因为对就业前景预期,超出70%人期望到内地发达地域就业;大学生就业后期望月收入在1500以下元占61%,3000元以上占10%。(五)就业路径选择单一且存在偏见。有82%大学生把参与人才市场作为实现就业关键路径,只有9%大学生考虑到经过互联网等信息渠道联络工作。因为受旧社会习气影响,仍有19%大学生认为只有凭社会关系才能找到适宜工作单位。(六)创业意识深入增强。对于毕业后,假如临时没有找到适宜工作调查显示:11%大学生表示考虑自己创业;假如条件许可话有77%大学生愿意或很愿意自己去创业。总而言之,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心理有很好方面,但也反应出部分问题。大学生已经逐步认可了现行就业分配制度,对于就业单位性质有弱化趋向,面对猛烈竞争,全部期望经过人才招聘,靠本身实力寻求适合自己工作岗位。但面临着巨大竞争压力,大学生心理矛盾扭曲和沉积,往往使她们出现种种迷惑和不适应,易产生以下心理误区:(1)对现实状况不很满意,心理失衡;(2)只顾眼前利益,忽略个人发展;(3)渴望竞争环境,但缺乏足够竞争勇气。另外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轻易产生从众、自卑、焦虑、依靠和怯懦等不良心理。二、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及不良就业心理产生原因伴随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不停深入和毕业生就业市场体制逐步确立,毕业生就业正由传统计划分配向市场调整转变,“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已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关键形式。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热门话题,过去那种“皇帝女儿不愁嫁”局面已成历史。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既为广大大学生提供了公平竞争和施展才华机会,同时也对大学生求职心态和就业观念提出了新挑战。引发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原因很多,有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用人单位、高校教育制度等原因,但从多年毕业生就业特点看,毕业生本身错误择业观念从中作祟也是不可忽略原因。(一)大学生本身原因:1.大学毕业生本身错误就业观从中作祟是不可忽略原因。长久以来,大学生由国家统招统分已在大家心目中形成定势,所以相当一部分大学毕业生,虽有强烈竞争渴望,但缺乏竞争勇气,当真正面对竞争时就畏首畏尾、疑虑重重,不能主动参与市场竞争,不能勇敢地向用人单位展示自我,依靠本身努力去赢得用人单位青睐,而是寄期望于学校、家庭或社会关系。面对就业缺乏就业主动性,当自己真正面对竞争时轻易心理失衡。2.过分重视本身品牌,追求“门当户对”。受陈旧观念影响,大学生常常本身定位为“天之骄子”,总认为高人一等,过高估量自己知识和能力水平,眼高手低,招聘时易给用人单位留下浮躁、不扎实印象。大学毕业生中有则就业期望值过高,脱离实际,她们怕吃苦、讲实惠,不愿到基层和艰苦地域去,就业目标和现实之间存在着巨大反差。3.讲究专业对口,过分看重职业稳定。现在中国高等教育其本质是素质教育,部分大学毕业生片面地了解专业涵义,将专业教育等同于职业教育甚至工种教育,所以极端强调“工种对口”,造成对大量工作机会漠然相对。就业时追求职业稳定心情能够了解,但部分大学毕业生将职业稳定绝对化,将其作为选择工作唯一标准,置于至高无上位置,选择单位时将任何含有风险职业全部排除在选择范围之外,致使部分大学毕业生经过数次应聘全部没有能找到理想单位。4.向往发达地域和热门行业,就业行业和地域意向出现“偏好”。在就业行业选择上,大学生仍普遍向往“人满为患”机关,而对就业容量大私营企业和基层服务行业不感爱好,对外资、三资等大型企业格外看重。5.功利色彩比较严重,缺乏对本身情况思索。实惠就业心态在大学毕业生中也占到相当大比重,选择单位时总要看其工作岗位实惠不实惠,一切挣钱第一,而较少考虑自己性格特点和素质优势,结果大家选择职业并不是自己擅长领域,也不适合自己个性发挥,这么就极难发挥自己优势,以致工作业绩不良,难以表现个人对于单位价值。(二)社会环境影响:1.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城镇新增劳动力、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是冲击大学生就业三大原因。整体就业压力增大势必会直接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直接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取向会指向发达地域,尤其是大城市。不过大城市吸收能力相对于试图留在大城市大学毕业生数量显著显得不足。产业发展不平衡,关键是第三产业发展不充足,限制了就业机会增加。据测算,第三产业增加值每增加1个百分点,平均增加就业岗位拉动数字为85万个,大大高于第一、二产业,而现在中国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结构不尽合理,整个产业从业人员仅占全国从业人员27.7%,而部分发达国家这一百分比已达成70%以上。另外改革开放以来就业弹性逐步下降造成大学生就业岗位不足。即使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较快发展速度,但就业弹性却没有对应地增加,在多年反倒呈下降之势。这些均在一定程度上给大学生就业带来挑战。2.二元社会结构给大学生就业问题带来一定错觉。中国从业人口百分比5%受到大专以上教育,据此分析,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远远不应该如此严重。不过,应该指出是,中国二元社会结构一定程度上掩盖了部分问题真相。中国有约2/3农村人口,她们在一定程度上被排斥在城市之外,中国大学生几乎全部在城市就业。由此看来,中国城市从业人口中受过高等教育百分比应该比计算平均情况高约两倍,立即近15%,这个百分比从任何角度看全部是不低,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就业当然有一定难度。3.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是造成大学毕业生难以正常流动另一个关键原因。从现在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看,社会保障体系基础覆盖了城市人口,而农村人口几乎完全被排除在社会保障体系之外。所以,大学毕业生在就业选择时尽可能避开农村也不是没有来由。4.不良社会风气。不良社会风气严重干扰了大学生就业市场,双向选择受到了局限。用人单位“近亲结构”造成就业排外性,干扰了双向选择公平性,助长了不正之风蔓延。在关系就业中,专业错位或低能高就等级错位现象层出不穷,部分缺乏专业技术能力、不能胜任本职员作“关系户”占据着职业岗位,形成了在岗人员素质劣化现象,排斥了有专长毕业生上岗,人为地造成就业困难,增加了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压力。(三)高校原因:1.高校地域分布不均衡。高校地域分布不均衡严重地影响了大学生就业地点选择均衡分布。有调查表明,有约超出70%大学毕业生期望留在沿海大城市和经济较发达内地就业,有近40%大学生首先选择在学校所在城市就业。这无形给地方高校毕业生在选择就业地域时带来了巨大心理压力。2.专业设置和市场经济需求脱节。用人单位在选择毕业生时,通常不期望“学非所用”。而现在中国高校专业设置基础上是根据计划经济模式统一运行,不能立即、灵活地反应社会对专业人才需求情况,专业设置和市场经济需求脱节,造成人才“积压”。学科专业不尽合理,课程内容落后,专业知识陈旧,技能欠缺,学生动手能力较弱,社会实践少,直接造成就业困难。3.高等教育在办学理念、职业指导等方面存在部分问题。即使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现在高等教育在办学理念和专业设置方面仍没有以提升就业率为中心,高校仍沿袭计划经济办学思绪,重视招生,轻视就业,就业指导机构不健全,工作滞后,工作往往不够细致深入,方法也过于单调,这也是大学生就业心理矛盾轻易产生原因之一。三、对策和提议我们应全方面分析并正确定识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产生多种心理,主动寻求处理措施,使广大毕业生尤其是地方高校毕业生能保持稳定、主动、正确就业心态,提升就业成功率。(一)维护和增强心理健康,全方面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形成,既要靠智力原因和非智力原因培养,还要靠自己日常自我调整。大课时代,一个人生理和心理等方面全部处于人生关键转折时期,其心理素质、个性品质、人生观等全部在不停地培养、完善之中。而保持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关键路径之一就是培养锻炼自己个性品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毕业生在人才市场竞争关键是综合素质竞争,大学生在大学阶段应重视自己各方面素质培养,提前做好就业准备。要在生活实践中,不停地和外界环境,如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发生关系,以取得和外界环境平衡和协调,同时还要能随环境条件改变而不停调整自己心理状态,以达成和外界新平衡;要有富于理想,勇于探索和创新;要乐于学习、乐于工作和热爱生活;要注意培养良好友好人际关系,要融入集体生活,要乐于同她人交往,善于处理多种复杂人际关系;要善于控制情绪,培养完整人格,不管碰到什么样挫折,全部能够掌握自己情绪,快速调整自己心理状态;要树立合理健康观念,优化学习、生活环境,学习多种知识和技能,加强本身思想修养,加强人格品质锻炼,维护和增强心理健康。(二)合理调适就业心态。大学生就业心态调适,应该从以下多个方面进行:1.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大学阶段是一个人人生价值观基础定型时期,也是就业观开始形成时期。人价值观不仅决定一个人一生努力方向,而且决定人生意义和价值。作为人生价值观具体表现形式之一就业观,则是大学生对未来人生道路选择风向标,就业观树立得合理是否,将直接决定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心理状态。只有树立了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才能在就业过程中科学地分析就业形势和自我特征,冷静妥善地处理就业过程中多种关系。2.学会评价自我,合理定位。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人自我评价越靠近实际,自我产生心理障碍就越少,适应社会能力就越强。反之,过分地高估或低估自我,就会在实践中出现焦虑、担心不安和狂妄自大等不良心理状态。所以,引导大学生进行正确就业心理调适,就必需帮助大学生学会合理地评价自我、认识自我。面对择业,大学生除了要客观地分析就业环境外,最关键是认识自己已经含有内在素质和能力,明确自己未来发展方向,同时认真分析自己优势和劣势,测试自己性格和气质,选择出最适合自己职业岗位,这么才能够确保在择业过程中赢得主动。同时要学会比较,生活在社会中人,不可避免地会有多种社会关系,社会关系中人,便是进行比较最好参考,尤其是要经过和自己条件、地位类似人来作比较,从而作出类似自我判定;要把她人对自己评价结论、自己在社会实践中具体表现作为自我评价参考物来对比,假如对比结果趋于一致或靠近,那就表明自我评价是合理公正,反之则说明自我认识不够客观,还必需修正。3.要提升本身抗挫折能力。大学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遭遇挫折是客观存在,挫折并不可怕,可怕是不能以主动心态来面对。面对挫折,大学毕业生正确做法是:平静地正视挫折,冷静地接收事实,正确地分析原因,以求得问题处理,同时要冷静分析自己心理准备是否充足,对就业信息是否充足了解,择业心理期望值是否正常;面对挫折要学会改变认知,进行自我抚慰,在求职应聘失败后立即分析原因,也能够采取自我辩解和自我抚慰方法,这么不良情绪困扰就会减轻,就会使自己重新振作起来;面对挫折还要保持主动进取、乐观向上、轻松自信心态和健康心理。(三)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我们应借鉴美国、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做法,从根本上转变观念,提升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认识。学校要把大学生就业指导列入教育教学计划之中,必需在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给保障;要把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纳入学校日常管理范围,并作为一项常常性工作来抓;要配置专业化、教授化就业教育指导队伍,精心开展大学生就业教育指导工作;要充足利用高校知识资源,开设就业指导专业课程,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理论研究;要从低年级开始就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让大学生在大学各个阶段去体验就业“危机”存在,让她们立即发觉自己不足,立即加以调适。(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职业岗位群为依据,尤其是地方高校要依据地方经济特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1.要“强基础、宽口径、重技能”。要在强化专业基础课程教育同时,强化大学生做事和做人教育;要拓宽专业适用范围,要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学校开设课程要为人才培养目标服务,要尝试进行“订单式”培养模式。学校在学制上要采取学分制和弹性学制,以给大学生更多选择权和自主权。2.要抓好大学生创业教育。创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史上一个全新理念在很多关键高校愈来愈受到重视。清华大学创业中心调查汇报显示:中国现在创业情况一个基础特点是创业机会多,但创业能力弱,这和中国长久缺乏创业教育相关。在全部相关创业教育问题上,中国水平均低和GEM(全球创业教育观察)参与国家和地域平均值。面对日益沉重就业压力,转变大学生毕业就是到社会上寻求工作岗位就业观念,加强创业教育,引导毕业生自己创业就显得十分关键。所以,地方高校应将创业教育作为学校职责,注意培养学生创业能力和创业意识,要让大学生做到毕业以后如找不到适宜工作岗位就能够自主创业,那些即使临时就业了,但未来即使失业了学生,也随时能自谋职业,在市场竞争中找到寻求生存空间。附录一:中国大学生就业对大学生就业形势预期调查问卷1.您认为现在就业形势怎样?()A、形势严峻,就业难;B、形势正常;C、形势很好,就业轻易;D、不了解2.您认为自己现在最欠缺素质关键是()A、基础处理问题能力B、沟通协调能力C、承受压力、克服困难能力D、相关工作或实习经验E、专业知识和技能F、其它:。3.请问您择业观念是什么?()A、一步到位,有固定收入B、先就业,后择业C、不就业,继续深造D、自主创业4.请问您将经过何种方法向用人单位介绍自己情况?()A、招聘会现场B、寄发自荐材料C、在就业网站公布就业材料D、经过熟人介绍E、其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