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0kV交流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现场交接试验规程编制说明》_第1页
《1100kV交流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现场交接试验规程编制说明》_第2页
《1100kV交流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现场交接试验规程编制说明》_第3页
《1100kV交流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现场交接试验规程编制说明》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00kV交流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

现场交接试验规程

编制说明

1

1编制背景

本标准依据国家能源局关于下达《2018年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汇总》(能

源201804681100kV交流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现场交接试验规程)的安排制订的。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Gas-insulatedmetal-enclosedTransmissionLines,GIL)具

有传输容量大、电能损耗小、运行可靠性高、维护工作量少的优点,安装方式灵活,可以地

面架设、直埋敷设或隧道安装,环境适应性强,是一种技术先进、性能优越、绿色环保的输

电设备,长期以来在水电站、核电站的电能送出场合获得了广泛应用。在特高压GIL领域,

目前国内外尚未有成熟的产品和工程应用。国外,仅有美国的AZZ公司于20世纪80年代

研制过特高压GIL试验线段。2015年开始,国内研究机构和制造厂商启动特高压GIL研制,

在淮南-南京-上海特高压输电工程采用特高压GIL替代GIS母线,进行了变电站试用并取得

成功。2016年,国家电网公司通过论证获得国家核准,正式立项启动苏通GIL综合管廊工

程,在南通-苏州长江大跨越采用隧道安装GIL方式实现电能输送。这是特高压GIL在世界

上首次大规模工程应用,预期将建设成为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距离最长、输送容量最大、

技术水平最高的GIL工程。

目前,国内在GIL相关标准方面取得了较多成果,但在1100kV交流GIL现场交接试验

方面尚属空白。2011年,由中国电力联合会提出,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西北勘测设计研

究院、青海电力科学试验研究院、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等单位联合起草了DL/T

304-2011标准《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现场交接试验导则》。随着特高压GIL的工程

应用,特别是苏通GIL综合管廊工程的即将竣工,亟需开展针对1100kV交流GIL现场交接

试验的标准制定工作。

为了检验特高压交流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GIL)在现场的安装质量,考核产品

性能,以确保设备能正常投入运行,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规定了GIL在现场安装后、投入

运行前应进行的交接试验项目和技术要求,供安装和使用单位进行交接试验时执行。

2编制主要原则

本标准主要根据以下原则编制:

a)严格遵守现有相关法律、条例、标准和导则。

b)在编制过程中参考了相关国标、行业标准和IEC标准的有关要求。

c)依托苏通GIL综合管廊工程,充分考虑1100kV交流GIL长期运行的可靠性,在现

有技术水平基础上适度从严,针对GIL现场交接提出具体技术要求和试验项目,

形成适用的标准供后续类似工程参考。

3与其他标准文件的关系

本标准与相关技术领域的国家现行法律、法规和政策保持一致。

本标准在结构内容方面与同类行业标准DL/T304—2011《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

现场交接试验导则》相近,在绝缘试验中选用了适用于1100kV交流GIL的加压程序,在外

观检查和元件试验中补充了感应电流快速释放装置和伸缩节检查的内容。

本标准不涉及专利、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使用问题。

4主要工作过程

2

2018年7月,按照国家能源局关于下达《2018年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

(计划编号:能源20180468)的安排启动本标准的编制工作。

2019年1月,成立标准编写工作组,正式组织开展1100kVGIL技术情况调研,进行技

术文件的收资和整理,梳理相关技术要求。

2019年6月,工程现场调研讨论现场耐压试验方案。

2019年7月,形成本标准讨论稿。

2019年8月,工作组正式讨论会,并根据会上意见形成了本标准的征求意见稿。

5标准结构和内容

本标准按照国家能源局关于下达《2018年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计划

编号:能源20180468)的安排编写。

本标准的主要结构和内容如下:

本标准主题章分为11章,包括外观检查与核实,主回路电阻测量,气体密封性试验,

气体的验收试验,气体质量验证,元件试验,主回路绝缘试验,辅助回路和控制回路的绝缘

试验,电磁场测量。本标准内容充分考虑了苏通综合管廊工程的现场实际情况,借鉴了DL/T

304中的内容,明确了伸缩节检查应注意的细节、感应电流快速释放装置联锁功能的验证方

法、利用接地开关导电杆关合到主回路上测量电阻的方法等内容,从而为标准在具体实践中

的应用提供重要参考。

6条文说明

本标准第1条中,明确适用范围为在户外敞开式环境(含敞开式沟槽)、隧道、竖井、

斜井和类似场所中安装的GIL,不包括地下直埋安装的GIL。这是考虑到1100kV交流GIL

尚未开展过直埋敷设方式的应用,限于工程实践经验暂不涵盖该种情况。此外,可预期的后

续工程短期采用直埋方式的可能性较小,应用需求尚不明确。若后续工程中的1100kV交流

GIL采用了直埋方式,其交接试验规程可参考本标准。

本标准第5.11条中,在DL/T304-2011的基础上增加了伸缩节检查应注意的细节。这

是因为GIL长度较大,受温度、地面沉降等因素影响较大,伸缩节作为其中调节变形的重要

部件,应特别注意其安装正确和功能完好。

本标准第6.4条中,说明利用接地开关导电杆关合到测量主回路上来测量电阻的方法。

这是因为考虑1100kV交流GIL两侧不一定都有出线套管,需要靠接地开关导电杆来注入测

量电流。

本标准第7.1.1条中,GIL气室对年漏气率的要求借鉴了苏通GIL综合管廊工程的实践

经验。在该工程中,由于1100kVGIL敷设于地下穿江隧道中,微量的气体泄漏也会导致可

观的积累并难以完全清除。对于以其他方式敷设的GIL,由于GIL单个气室长度较大,用气

量较多,此时再采用GIS的要求(年泄露率不超过0.5%)仍会造成可观的泄漏量。考虑到

运行中人员和设备的安全,以及环境保护的要求,GIL气室应具有极低的漏气率。为此,规

定单个气室年漏气率不应大于0.1%,长度≥15m的GIL气室的年漏气率不应大于0.01%。

本标准第8.3条中,表1的内容在DL/T304-2011的基础上,按照GB/T120022-2014

进行了更新和补充。

本标准第9.4条中,在DL/T304-2011的基础上,借鉴了DL/T617和GB7674中现场

交接试验的内容,提出了对气体纯度检测的要求。

本标准第10.4条中,对感应电流快速释放装置的联锁功能设计了详细的验证试验,这

是因为感应电流快速释放装置是1100kV交流GIL中的重要部件,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