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 1618-2021迷你型甘薯春提早生产技术规程》_第1页
《DB32T 1618-2021迷你型甘薯春提早生产技术规程》_第2页
《DB32T 1618-2021迷你型甘薯春提早生产技术规程》_第3页
《DB32T 1618-2021迷你型甘薯春提早生产技术规程》_第4页
《DB32T 1618-2021迷你型甘薯春提早生产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20.20

CCSB23

DB32

江苏省地方标准

DB32/T1618—2021

代替DB32/T1618—2010

迷你型甘薯春提早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forminisweetpotatoesproductioninearlyspring

2021-12-31发布2022-01-31实施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2/T1618—2021

I

DB32/T1618—2021

迷你型甘薯春提早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迷你型甘薯春提早生产的基地选择、育苗、种植与管理、收获分级与贮藏及生产

记录。

本文件适用于迷你型甘薯春提早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NY/T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NY/T2642甘薯等级规格

NY/T2789薯类贮藏技术规范

DB32/T3208甘薯主要病虫害防控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迷你型甘薯minisweetpotato

单个薯重50g~150g,外观整齐、色泽均匀,质地细腻,口感佳的商品薯。

4基地选择

4.1基地环境条件应符合NY/T391的要求。

4.2宜选用地下水位低、肥力好,土层较厚、土质疏松、排水好、土壤pH值在(5.8~6.2)偏酸性、

周围无污染的地块。以新开山坡地、沙壤土或水旱轮作地为宜。未种过甘薯的田块更适宜。

5育苗

5.1品种选择

适合当地生态条件的、高产、优质、薯形美观、薯皮光滑的迷你甘薯品种,如苏薯16、心香、

金玉。

1

DB32/T1618—2021

5.2种薯准备

选择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健康的薯作种薯。

5.3苗床准备

选择背风向阳,肥力较好,管理方便的田块做苗床,床土以偏酸性沙壤土为宜,畦宽120cm,畦

深20cm,用腐熟厩肥做基肥,平整床面,四周开好排水沟。苗床长度根据排种量而定。

5.4育苗时间

3月上中旬。

5.5排种

排种时应将薯斜放,头尾方向一致,顶部向上,尾部向下,相邻薯间隔(1~3)cm,排好后浇

清水再覆土3cm。排种覆土后地膜覆盖,搭棚盖膜。气温低于5℃时,可采用大小棚加地膜方式保

温。

5.6培育壮苗

5.6.1排种至齐苗阶段

出苗前床温保持在10℃~35℃,出苗后温度保持在25℃~28℃,保持床土相对湿度70%~80%。

5.6.2齐苗至剪苗前阶段

床温25℃~28℃。随着薯苗的生长,增加浇水量,浇施腐熟的厩肥,保持床土相对湿度70%~

80%为宜。

5.6.3炼苗至剪苗阶段

苗高(25~30)cm,有(6~8)叶时,转为炼苗,停止浇水,揭开薄膜等覆盖物,使薯苗充分

通风见光,经(2~3)d日晒夜露炼苗,剪苗扦插,以后每剪苗一次,浇施一次腐熟厩肥。

5.6.4壮苗标准

茎粗(0.3~0.5)cm,长(25~30)cm,(6~8)叶,叶片适中,厚而深绿,无病虫。

6种植与管理

6.1整地和做垄

甘薯地应在第一年冬天进行耕翻,栽种前进行整地作垄,采用甘薯作垄机械起垄,两垄中心线

距离80cm,垄高25cm,四周开好一套排水沟。

6.2施肥

每亩施(40~50)kg的复合肥(N:P:K=15:15:15),结合作垄条施垄心。

2

DB32/T1618—2021

6.3栽插

6.3.1栽插时间

4月上中旬开始,前期地表温度低于12℃时采用先覆膜再栽插。

6.3.2栽插密度

株距20cm,栽插密度为4200株/亩。

6.3.3栽插方式

采用浅平栽法,将4个节位水平插入土中,2叶1心外露垄面,其它叶片埋于土中。

6.3.4查苗补缺

应及时查苗补苗,补栽宜在栽后5d内完成。

6.4中耕除草

中耕除草在薯苗开始延藤时开始,封垄前结束,在生长中后期对大草进行人工拔除。

6.5田间排水

应保持田间围沟排水畅通,雨后及时进行清沟理墒,做到雨后田间无积水。

6.6病虫防治

6.6.1防治原则

按照“轮作换茬、物理防治”为主,生态、自然调节为辅的防治原则,通过加强田间管理如中

耕除草、开沟排水、抗旱灌水、合理密植、提蔓等措施来控制病虫的发生和蔓延。

6.6.2防病治虫

病虫害防治技术要求参照DB32/T3208。

7收获分级与贮藏

7.1收获时间

收获时间应根据当地气候、品种特点,结合市场需求来确定,一般扦插(90~100)d即可收获。

7.2收获方法

采用机械收获,薯蔓采用切蔓机粉碎还田,再选用收获犁破土收获,收获时做到轻装、轻卸,

防止薯皮破损和薯碰伤。

7.3分级

参照NY/T2642进行分级装框。

3

DB32/T1618—2021

7.4贮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