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2022年陕西中考考前押题密卷(全解全析)_第1页
化学-2022年陕西中考考前押题密卷(全解全析)_第2页
化学-2022年陕西中考考前押题密卷(全解全析)_第3页
化学-2022年陕西中考考前押题密卷(全解全析)_第4页
化学-2022年陕西中考考前押题密卷(全解全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陕西中考考前押题密卷

化学•全解全析

123456789

DAADBCAAD

1.【答案】D

【解析】

A、用金刚石切割玻璃,只是形状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用铁水铸成锅,只是形状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用砂纸打磨铝片,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用葡萄酿制葡萄酒,有酒精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故选D。

2.【答案】A

【分析】

氧化物是含有两种元素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

【解析】

A、水是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正确;

B、氧气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不属于氧化物,错误;

C、硫酸钠中含有钠、硫、氧三种元素,错误;

D、碳酸中含有氢、碳、氧三种元素,错误。

故选Ao

3.【答案】A

【解析】

A、检验氢气纯度的方法: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管口向下移近酒精灯火焰,松开

拇指点火,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需要再收集,再检验,直到听到很小的响声,才表明

氢气已经纯净,故A正确;

B、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故B错误;

C、稀释浓硫酸,应将浓硫酸缓慢地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故C错误;

D、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

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故D错误。

故选Ao

4.【答案】D

【解析】

A、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加碘食盐中的碘指的是碘元素,不是碘单质,错误;

B、焚烧废弃塑料,会产生大气污染物,错误;

C、图书档案失火,用高压水枪灭火会破坏书籍档案,错误;

D、“碳达峰”、“碳中和”的碳指的是CO2,它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正确。

故选D。

5.【答案】B

【解析】

A、离子的表示方法:元素符号右上方表示,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数字为“1”时省略不写,硝酸钾中硝

酸根离子表示为:NO;,说法错误;

B、元素符号表示一个该原子;该种元素;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元素符号表示这种物质,元素符号前面

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3个碳原子:3C,说法正确;

C、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元素的正上方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号化合价代数

和为0,单质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0表示为:J,说法错误;

D、硫酸钾化合物中硫酸根化合价为-2价,钾元素化合价为+1价,硫酸钾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

和为0,则硫酸钾的化学式K2so「说法错误。

故选Bo

6.【答案】C

【分

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的数字为质子数,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电子数:

【解析】

由分析可知:

A、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说法正确;

B、氟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说法正确;

C、氟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7,大于4,容易得到1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说法错误;

D、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氟原子的核电荷数为9,说法正确。

故选C。

7.【答案】A

【解析】

A、反应后增加的是生成物,减少的是反应物,由图可知,反应后没有单质生成,A正确。

B、反应后增加的是生成物,减少的是反应物,由图可知,生成物只有一种,不属于复分解反应,B错误。

C、由图可知,该反应中,原子个数没有发生改变,C错误。

D、反应后增加的是生成物,减少的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和••)的个数比为2:1,D

错误。

故选:Ao

8.【答案】A

【解析】

A、加入过量的碳酸钠,碳酸钠能与钙离子反应生成碳酸钙,可除去钙离子,加入过量的氯化钢,氯化钢能

与硫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钢,可除去硫酸根离子,氯化钢能与过量的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钢和氯化钠,

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钠能与镁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镁,除去镁离子,后面可加入稀盐酸除去过量

的氢氧化钠,但是过量的氯化钢无法除去,符合题意;

B、加水,碳酸钙难溶于水,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溶液温度升高,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变化不大,

硝酸铉溶于水吸热,溶液温度降低,现象不同,可以鉴别,不符合题意;

C、碳酸钙高温煨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可除去杂质,不符合题意;

D、棉纤维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灼烧有纸燃烧的气味,羊毛线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

味,涤纶灼烧有刺激性气味,现象不同,可以区分,不符合题意。

故选Ao

9.【答案】D

【解析】

A、a点对应的值是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的氢氧化镁的质量,设该质量为x

2NaOH+MgCl2=2NaCl+Mg(0H),J

8058

100gx4%x

80_100gx4%

58"~

x=2.9g

生成氢氧化镁的质量为2.9g,此选项表述正确;

B、b点对应的溶液是氢氧化钠还未反应完,故溶液能使无色酚儆溶液变红,此选项表述正确;

C、c点时继续滴加氯化镁,生成沉淀的质量不再增加,说明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此选项表述正确;

D、d点对应的溶液是氢氧化钠已完全反应,且滴加的氯化镁过量,故此时溶液中含有氯化钠和氯化镁两种

溶质,此选项表述不正确。

故选D。

二.填空及简单题(共6小题,满分24分)

10.【答案】③①②④

【解析】

(1)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可以用作干燥剂;故填③•

(2)金刚石的硬度大,可用作玻璃刀;故填①。

(3)常用作甜味剂的是蔗糖;故填②。

(4)可用作纺织原料的是棉花,是因为棉花中含有天然纤维;故填④。

通电小小小

II.【答案】2H2O=2H2T+O2f吸附CaCO3+2HCl=CaCl2+CO2T+H,0C

【解析】

通电A小

(1)、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T+o2T;

(2)、明研可用于净水,是因为明矶溶于水生成胶状物,可以吸附悬浮于水中的杂质,使水澄清,杂质可

以沉淀下来;

(3)、热水瓶内壁水垢主要成分是CaC。?,CaCC)3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二氧化碳,化学方程

式为:CaCO3+2HCl=CaCl2+CO2T+H2O;

(4)、工业废水直接排放会对环境造成损坏,存在有毒物质,破坏水质,必须经过处理,达到排放标准之

后才能排出,所以选项C错误;

通电小小小

故答案为:(1)、2H2O=2H2T+02T;(2)、吸附;(3)、CaCO3+2HCl=CaCl2+CO2T+H2O;

(4)、Co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以及明矶在生活中的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时候注意配平和反应条件。

12.【答案】碱酸电离出的氢离子和碱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的过程(或H.+OH=H?。)

HCO;AC

【解析】

(1)凡物质的水溶液有苦溜味,跟酸接触后会失去原有特性,且使石蕊变蓝的物质叫碱。碳酸钠能与酸反

应,失去原有特性,且碳酸钠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故根据朴素的酸碱理论,Na2c03属于碱;

(2)酸碱电离理论:电离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叫酸,电离时所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0H

的化合物叫碱。故酸碱反应的实质是:酸电离出的氢离子和碱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的过程;

(3)酸失去一个质子后形成的物质叫做该酸的共貌碱,故碳酸的共舸碱是:HCO;;

(4)A、酸碱电离理论:电离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叫酸,电离时所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

0H-的化合物叫碱,故酸碱电离理论认为酸碱是两种不同的物质,符合题意;

B、酸碱电离理论认为氢元素是酸中必不可少的元素,不符合题意;

C、酸碱质子理论:任何能给出质子的物质(分子、原子或离子)都是酸,故酸碱质子理论认为酸和碱可以

是分子,也可以是离子,符合题意;

D、酸碱质子理论扩大了酸和碱的范围,但是具有局限性,不符合题意。

故选ACo

13.【答案】除去SiCh2A1(OH)3=A12O3+3H2O得到纯净的AI2O3

熔融通电

2A1O,4A1+3O2T

2冰晶石

【解析】

(1)铝土矿中的SiO2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加入盐酸后仍为固体状态;操作①的目的是分离固液操

作,除去SiO2。

(2)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操作③得到的A1(OH)3受热分解生成AI2O3,此外还生成水,该反应的化学

/、A

方程式为2Al(OH)3=ALO3+3H2O;

铝土矿中除了氧化铝还含有氧化铁、二氧化硅等杂质,操作①,加入稀盐酸,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

化铁和水,氧化铝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二氧化硅与酸不反应,可除去二氧化硅,操作②加入氢

氧化钠,氢氧化钠和氯化铁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氢氧化钠和氯化铝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氯化钠,氢氧化铝

和过量的氢氧化钠会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过滤,可除去氢氧化铁,通入二氧化碳,过滤,得到氢氧化

铝和碳酸氢钠,氢氧化铝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铝,故操作经过操作①〜④除去了杂质,得到纯净的A12O3。

(3)在冰晶石作助熔剂条件下,高温电解A1203得到金属铝,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熔融通电

4A1+3OT

2Al2。32

冰晶石

14.【答案】>饱和30A

【解析】

(1)由KNO3和Na2co3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数据可知,10℃时,KNCh的溶解度〉Na2co3的溶解度,

故填:>;

(2)20℃时、将129gNaOH固体加入到100g水中,搅拌后固体全部消失,说明氢氧化钠溶解时放热,放

置到h时刻开始析出固体,到t2时刻析出10g固体,说明t2时刻的溶液一定为饱和溶液;t2时刻,100g水

中,恰好溶解了129g-10g=119g氢氧化钠固体,且为饱和溶液,由NaOH溶解度数据可知,t2时刻溶液对应

的温度为30℃,故填:30:

(3)40℃时,NaOH、KNO3和Na2cO3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NaOH>KNCh>Na2cO3,此时等质量的饱和溶

液中溶剂的质量关系为Na2c03>KN03>Na0H,将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冷却到30℃,溶液有晶体

析出,但溶剂的质量不变,所以所得溶液中溶剂质量最多Na2co3,故选A。

15.【答案】H2O熟石灰(或消石灰;或熟石灰、消石灰)CO2+Ca(OH)2=CaCO3+H2O复分

解反应

【分析】

B常用于灭火是二氧化碳,A和B属于同类别物质,A是氧化物,且A能和二氧化碳反应,A是水,D是

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能和二氧化碳反应,且能转化为碳酸钙,C可以为碱氢氧化钙,E能和氢

氧化钙,碳酸钙反应,E为酸如盐酸,带入转化关系,符合题意。

【解析】

(1)由分析可知,A为水,C为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故填:H2O;熟石灰。

(2)B是二氧化碳,C是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故填:CO2+Ca(OH)2=CaCO3X+H2Oo

(3)E为酸如盐酸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故填:复分解反应。

三.试验及探究题(共2小题,计13分)

MnO,

16.【答案】2H2。3^^2通0+0道带火星木条无气泡FeCbABAE

【分析】

本题考查探究实验。

【解析】

MnO,

(1)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镭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2H2O2^^2H2O+O2T;

(2)检验氧气用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题中给出信息:K2s04不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

因此加入硫酸钾溶液,实验现象为无气泡;

iii根据题中信息,加入氯化铁后,产生大量气泡,且过氧化氢的量增大,并不会改变产生气泡的量,说明

不是氯化铁和过氧化氢反应,而是起到了催化剂作用;

(3)根据题意,CuS04可以作催化剂,当加入硫酸钾后并不产生气泡,说明起到催化剂作用的是铜离子而

不是硫酸根离子,因此A符合题意;同时分析得出铁离子可以作催化剂,因此硫酸铁可以作催化剂,故选

AB;

(4)过氧化氢生成氧气不需要加热,因此不需要酒精灯,该实验是利用量筒中的水被排出从而测定氧气的

体积,因此导管E不需要。

17.【答案】加入酚醐溶液的多少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溶解氧不正确隔绝氧气

CO2+2NaOH=Na,CO,+H20

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碳酸钠显碱性,也能使无色酚酰试液变红酸性浓盐酸

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氯化氢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且氯化氢过量在实验范围内,氢氧化

钠的浓度越大,酚酬试液变红后,褪色越快

【解析】

猜想与假设:将酚献溶液滴入NaOH溶液中,溶液变成了红色,但过一会儿红色却消失了,还可能与加入

酚儆溶液的多少有关;

设计与实验:(1)①取少量实验中的NaOH溶液于试管中,再加热煮沸,煮沸的目的是:除去氢氧化钠溶

液中的溶解氧;

②将①中的溶液冷却后滴入酚醐溶液,并滴一些植物油在其上方。目的是隔绝氧气,除去氧气后,溶液变

红,过一会儿红色消失。说明不是因为酚St与氧气发生了反应,甲同学的猜想不正确;

(2)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

反应产生碳酸钠和水,故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H2O;

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碳酸钠显碱性,也能使无色酚醐试液变红,红色不会褪去;

用pH试纸测量试管中的溶液,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