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部分地区 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_第1页
山东省部分地区 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_第2页
山东省部分地区 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_第3页
山东省部分地区 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_第4页
山东省部分地区 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文阅读山东省菏泽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宓子贱①治亶父,恐鲁君之听谗人,而令已不得行其术也。将辞而行,请近吏二人于鲁君与之俱。至于亶父,邑吏皆朝。宓子贱令吏二人书。吏方将书,宓子贱从旁时掣摇其肘。吏书之不善,则宓子贱为之怒。吏甚患之,辞而请归。宓子贱曰:“子之书甚不善,子勉归矣!二吏归报于君,曰:“宓子贱不可为书。”君曰:“何故?”对曰:“宓子贱使臣书而时掣摇臣之肘书恶而有甚怒吏皆笑宓子。此臣所以辞而去也。”鲁君太息而叹曰:“宓子以此谏寡人之不肖也!寡人之乱宓子,而令宓子不得行其术,必数有之矣。微二人,寡人几过!”遂发所爱而令之亶父,告宓子曰:“自今以来,亶父非寡人之有也,子之有也。有便于亶父者,子决为之矣。五岁而言其要。”宓子敬诺,乃得行其术于亶父。三年,巫马旗短褐衣弊裘,而往观化于亶父,见夜渔者,得则舍之。巫马旗问焉,曰:“渔为得也。今子得而舍之,何也?”对曰:“宓子不欲人之取小鱼也。所舍者,小鱼也。”巫马旗归,告孔子曰:“宓子之德至矣。使民暗行,若有严刑于旁。敢问宓子何以至于此?”孔子曰:“丘尝与之言曰:‘诚乎此者刑乎彼。’宓子必行此术于亶父也。”夫宓子之得行此术也,鲁君后得之也。鲁君后得之者,宓子先有其备也。先有其备,岂遽必哉?此鲁君之贤也。三月婴儿,轩冕在前,弗知欲也;斧钱在后,弗知恶也;慈母之爱谕焉,诚也。故诚有诚乃合于情,精有精乃通于天。乃通于天,水木石之性,皆可动也,又况于有血气者乎?故凡说与治之务莫若诚。(节选自《吕氏春秋·具备》)材料二:宓子治亶父。齐人攻鲁,道亶父。始,父老请曰:“麦已熟矣,今迫齐寇,民人出自刈附郭者归,可以益食,且不资寇。”三请,宓子弗听。俄而,麦毕还乎齐寇。季孙闻之怒,使人让宓子曰:“岂不可哀哉!民乎,寒耕热耘,曾弗得食也。弗知犹可,闻或以告,而夫子弗听!”宓子蹴然曰:“今年无麦,明年可树。令不耕者得获,是乐有寇也。且一岁之麦,于鲁不加强,丧之不加弱。令民有自取之心,其创必数年不息。”季孙闻之,惭曰:“使穴可入,吾岂忍见宓子哉!”(节选自《新书·审微》)【注】①宓子贱: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后文称为“宓子”,曾担任亶父宰。②蹴然:吃惊不安的样子。

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宓子贱使臣A书B而时掣C摇臣之肘D书恶而有甚怒E吏F皆笑子。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不肖,文中指昏庸,与《屈原列传》中“人君无愚、智、贤、不肖”的“不肖”词义相同。

B.弊,文中指粗劣、破旧,与《过秦论》中“秦有余力而制其弊”的“弊”词义不同。C.治,文中指施行、治理,与《苏武传》中“单于使卫律治其事”的“治”词义相同。D.见,文中指看见,与《孔雀东南飞》中“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的“见”词义不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宓子贱辞别鲁君治理父时,请求国君的两个近吏随行,这种做法是为了自请监视,取信于鲁王。

B.鲁君能容贤纳谏,并醒悟改过,认识到自己已经多次扰乱宓子贱,于是决定直父由宓子贱掌管。

C.巫马期观察民情,惊叹渔者黑夜捕鱼也不贪求多得,可见宓子贱对父的治理已达到很高的境界。

D.季孙对宓子贱多次拒绝父老乡亲收麦的请求表示不理解并提出质疑,宓子贱的回应让他深感惭愧。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今迫齐寇,民人出自刈附郭者归,可以益食,且不资寇。(4分)

(2)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屈原

列传》)(4分)

14.宓子贱在父为政有方,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概括。(3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10.(3分)BDE(宓子贱使臣书,而时掣摇臣之肘,书恶而有甚怒,吏皆笑宓子)

11.(3分)C(《苏武传》中“单于使卫律治其事”的“治”是“审理”的意思)

12.(3分)A(“这种做法是为了自请监视,取信于鲁王”错)

13.(1)现在麦田靠近齐国入侵者经过的地方,百姓们出城自行把靠近外城的麦子收割回来,

可以借此增加粮食储备,并且不会帮助齐国入侵者得到粮食。

(4分。“迫”“郭”“益”“资”各1分)

(2)楚怀王让屈原制定国家法令,屈原撰写初稿尚未定稿,上官大夫看到了就想强取,屈

原不同意。(4分。“造为”“属”“夺”“与”各1分)

14.①“掣肘”讽劝,获得独立决断权;②内心赤诚,为他人作出表率;③眼光长远,注重对

百姓的日常教化。(3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参考译文】

材料一:宓子贱将去治理亶父,担心鲁国国君听信那些说自己坏话的人,就会让自己没有机会实行自己的主张。将要告辞离开时,宓子贱向鲁君请求安排国君亲近的两个官吏跟自己一起去。到了亶父,亶父的官吏都来拜见。宓子贱让那两人作记录。正要开始写,宓子贱从旁边时常拉动摇晃他们的胳膊肘。官吏写得不好,宓子贱为此而发怒。官吏非常担忧这件事,就告辞请求回到鲁君身边去。宓子贱说:“你们写得很不好,你们赶快回去吧!”两个官吏回去后向鲁君票报说:“宓子贱这个人不能给他作记录。”鲁君问道:“原因是什么呢?”官吏回答说:“宓子贱让我写,却时常拉动摇晃我的胳膊肘,写得不好又大发脾气,亶父的官吏们都因此笑话宓子贱。这就是我们要告辞离开的原因。”鲁君长叹道:“宓子是用这样的方式对我的不足(缺点)进行劝谏啊!我扰乱宓子,导致宓子不能实行自己的主张,这样的事一定多次出现过了。假如没有你们两个,我几乎要犯错误了!”于是就派自己喜欢的人,让他到亶父去,告诉安子说:“从今以后,亶父不归我掌握,归您掌握。有对亶父有利的事情,您自己决断去实行吧。五年以后向我报告施政的要点。”宓子恭敬地答应了,这才有机会在亶父实行自己的主张。过了三年,巫马旗穿着粗劣的衣服,到亶父去考察(子)推行教化的情况,看到有夜里捕鱼的人,捕到鱼后扔回水里。巫马旗就这种情形发问说:“捕鱼就是为了得到鱼,现在您得到了鱼却又把它扔回水里,这是为什么呢?”捕鱼的人回答说:“宓子不想让人们捕小鱼。我扔回水里的,都是小鱼。”巫马旗回去后,告诉孔子说:“宓子的德政达到顶点了。他让百姓在独自做事时,就好像有严刑在身旁一样(不会为非作歹)。冒昧地请教您,宓子是用什么方法达到这种境界的?”孔子说:“我曾经跟他说;‘自己内心赤诚,就能为他人作出表率。’”宓子一定是在亶父实行这个主张了。”宓子有机会实行这个主张,(是因为)鲁君后来领悟到了这一点。鲁君之所以后来能领悟到这一点,是因为宓子事先有了准备。事先有人有准备,难道就一定能领悟吗?这就是鲁君的贤明之处啊。三个月大的婴儿,华美的车子和礼服出现在面前,不知道美慕;危险的斧钺出现在身后,不知道厌恶;面对慈母的爱却能明白,(这是因为)内心赤诚啊。所以赤诚而又赤诚才合乎真情,精微而又精微才与天性相通。与天性相通,水、木、石的本性都可以改变,更何况有血气的人呢?因此但凡劝说别人和施行政务所追求的,没有什么能像赤诚一样(重要)。材料二:宓子治理亶父。齐国人攻打鲁国,将要取道亶父。起初,亶父的父老乡亲(向宓子)请求说:“麦子已经成熟了,现在麦田靠近齐国入侵者(经过的地方),百姓们出城自行把靠近外城的麦子收割回来,可以借此增加粮食储备,并且不会帮助齐国入侵者得到粮食。”多次请求,宓子都没有听从。不久,麦子全都被齐国入侵者收走了。季孙听说这件事后很生气,派人责备子说:“难道不是值得悲哀的事情吗!那些百姓啊,寒天耕地,热天锄草,竟然都吃不上麦子。(先生)要是事先不知道,还能让人理解;听到消息后就有人把这件事告诉您,但是先生您却不接受!(这没法让人理解)”宓子吃惊地说:“今年没有收获麦子,明年还能够种。如果现在百姓中有人不劳作却可以(借此情势)有收获,他们就会乐意看到有敌寇入侵这样的情况出现。况且,一年的麦子,对鲁国而言,收获了也不能因此就更强大,失去了也不会因此更弱小。如果百姓们萌生了可以随意据财物为己有的想法,它带来的伤害一定好几年也不会停止。”季孙听到这些话,惭愧地说:“假如有一个洞穴可以钻进去该有多好啊,我怎么好意思再见到宓子啊!”山东省临沂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修不幸,生四岁而孤。太夫人守节自誓,居穷,自力于衣食,以长以教俾至于成人。太夫人告之曰:“汝父为吏,廉而好施与,喜宾客。其俸禄虽薄,常不使有余,曰:‘毋以是为我累。’故其亡也,无一瓦之覆,一垅之植,以庇而为生。吾何恃而能自守耶?吾于汝父,知其一二,以有待于汝也。自吾为汝家妇,不及事吾姑,然知汝父之能养也。汝孤而幼,吾不能知汝之必有立,然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吾之始归也,汝父免于母丧方逾年。岁时祭祀,则必涕泣曰:‘祭而丰,不如养之薄也。’间御酒食,则又涕泣曰:‘昔常不足,而今有余,其何及也!’吾始一二见之,以为新免于丧适然耳。既而其后常然,至其终身未尝不然。吾虽不及事姑,而以此知汝父之能养也。汝父为吏,尝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吾问之,则曰:‘此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吾曰:‘生可求乎?’曰:‘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也;矧①求而有得耶,以其有得,则知不求而死者有恨也。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回顾乳者剑②汝而立于旁,因指而叹曰:术者谓我岁行在成将死使其言然吾不及见儿之立也后当以我语告之。’其平居教他子弟,常用此语,吾耳熟焉,故能详也。其施于外事吾不能知;其居于家,无所矜饰,而所为如此。是真发于中者耶!呜呼!其心厚于仁者耶!此吾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汝其勉之!夫养不必丰,要于孝;利虽不得博于物,要其心之厚于仁。吾不能教汝,此汝父之志也。”修泣而志之,不敢忘。(节选自欧阳修《泷冈阡表》)材料二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憨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子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节选自李密《陈情表》)注:①矧shěn:何况,况且。②剑:挟在胁下,这里指抱着。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术者A谓我岁B行在成将死C使其言D然E吾不及F见儿之立也G后H当以我语告之。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归,指“女子出嫁”,与《项脊轩志》中“吾妻来归”的“归”意思相同,与《归去来兮辞》中“归”意思不同。B.烛,名词用作动词,与《登泰山记》中“苍山负雪,明烛天南”的“烛”用法相同。C.矜,指“夸耀”,与《陈情表》中“犹蒙矜育”“不矜名节”的“矜”意思都不同。D.鲜,少,文中是“没有”的意思,与“数见不鲜”“鲜为人知”中“鲜”的意思相近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欧阳修的父亲为官廉洁又喜欢救济别人,去世后没有留下维持生活的钱财,但欧阳修的母亲守节自誓、衣食自力,将欧阳修抚养成人。B.欧阳修的父亲每逢祭祀时总会哭泣,因其母亲在世时生活困难没能好好奉养,又因每逢有酒水美食时母亲已无法享用遗憾哭泣。C.欧阳修的父亲认为想给死刑犯求一条生路却没能达成,死者和自己都没有遗憾:如果不为死囚求生路,死去的人可能就有遗憾了。D.欧阳修和李密有着相似的悲惨经历,都幸得母亲或祖母抚育,材料一借助母亲之口写父亲的品行,材料二侧重写祖母抚养自己的艰难。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夫养不必丰,要于孝;利虽不得博于物,要其心之厚于仁。(4分)(2)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4分)14.材料一中欧阳修的母亲“何恃而能自守”?请简要概括。(3分)10.CEG(占卜的人说我在成年就会死,假使他的话是真的,我就来不及看到我的儿子长大成人,以后你要将我的话告诉他。)11.D(与“数见不鲜”中的“鲜”意思不同)12.B(“因其母亲在世时生活困难没能好好奉养”错)13.(1)赡养(父母)不一定要衣食丰厚,重要的是孝顺;(施与)利益虽然不能遍及每一个人,重要的是心要仁爱。(4分。“养”“要”“物”各1分,句意1分)(2)刚出生六个月,我慈爱的父亲就不幸去世了:到四岁时,男父又强迫母亲改变守节的志向(逼她改嫁)。(4分。“以”“夙”“见背”各1分,句意1分)14.①了解、敬佩欧阳修父亲人品,与欧父感情深厚;②寄望于欧阳修;③为了让丈夫后继有人。(3分。每个要点1分)参考译文:我不幸,四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母亲发誓守节,家里贫寒,还要在生活上自食其力,抚养我,教育我,让我长大成人。母亲告诉我说:“你的父亲为官清廉,喜欢教济别人,乐于结交朋友。他的俸禄少,常常没有剩余,说:'不要让我因为钱财受累。他去世后,没有留下可以覆盖的一片瓦,可以耕种的一垄地,可以用以生存的家产。我依靠什么来守节呢?我对你的父亲了解一二,因而将希望寄托在你身上。自从我成为你家媳妇之后,来不及侍奉我的婆婆,但我知道你的父亲赡养父母。你自幼失去了父亲,我不能断定你以后是否会有所成就,但是我知道你的父亲一定会后继有人。我刚刚嫁过来的时候,你的父亲刚刚为他的母亲守完丧满一年。每到岁末祭祀的时候,他总会哭泣,说:祭品再丰盛,也不如微薄的赡养。有时准备了酒水美食,又哭泣道:过去常常不够吃,现在有富余的,又哪能让她吃到呢!刚开始我见到这样的情况,以为他是刚刚守完丧才这样。后来常常如此,一直到他临终前,没有不这样的。我虽然来不及侍养婆婆,但由此可以知道你的父亲能侍泰父母你的父亲为官时,曾经在晚上点着蜡烛批阅官文时,多次停下来叹气。我问他原因,他就说:这是一个判了死刑的案件,我想免除他的死刑却不行。我说:可以为死囚求得生路吗?他说:想要给他求一条生路却不能免除他的死刑,那么死者与我都没有遗憾了:况且为他免除死刑了呢?因为有免除了死刑的,就知道如果不去求生路,死去的人就有遗憾了常常为他们求得生路的,尚且还枉杀人;而世人常常求他们死。他回头看见奶妈抱着你站在旁边,于是就指着你感叹道:术人说我在成年就会死,假使他的话是真的,我就来不及看到我的儿子长大成人,以后你要将我的话告诉他。他平日里教育其他的子弟时,也常常说这些话,我已经听得很熟了,所以能记得很详细。他在外面如何,我不知道:他在家,从不夸耀做作,他这样做,是真的发自于内心。唉!他内心很看重仁爱。从这个方面我知道你的父亲一定会后继有人。你要用这些勉励自己啊!糖养父母,不一定要衣食丰厚,重要的是孝顺;施与利益虽然不能遍及每一个人,重要的是心要仁爱。我没什么能教育你,这都是你父亲的心愿。”我哭着记下了母亲的教诲,不敢忘记。山东省泰安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柳先生曰:越人少恩,生男女,必货视之。自毁齿以上,父兄鬻卖以觊其利。不足,则取他室。束缚钳梏之,至有须鬣者①,力不胜,皆屈为僮。当道相贼杀以为俗。幸得壮大,则缚取幺弱者。汉官因以为己利,苟得僮,恣所为不问。以是越中户口滋耗,少得自脱。惟童区寄②以十一岁胜,斯亦奇矣。童寄者,柳州荛牧儿也。行牧且荛,二豪贼劫持反接,布囊其口,去逾四十里之虚所卖之。寄伪儿啼,恐栗,为儿恒状。贼易之,对饮,酒醉。一人去为市,一人卧,植刃道上。童微伺其睡,以缚背刃,力下上,得绝,因脱。逃未及远,市者还,得童,大骇,将杀童。遽曰:“为两郎僮,孰若为一郎僮耶?彼不我恩也。郎诚见完与思,无所不可。”市者良久计曰:“与其杀是僮,孰若卖之?与其卖而分,孰若吾得专焉?甚善。”持童抵主人所。愈束缚,牢甚。夜半,童自转,以缚即炉火烧绝之,复脱。因大号,一虚皆惊。童曰:“我区氏儿也,不当为僮。赋二人得我,我幸脱,愿以闻于官。”虚吏白州,州白大府。大府召视儿,幼愿耳。刺史颜证奇之,留为小吏,不肯。(节选自柳宗元《童区寄传》,有删减)材料二:子厚,讳宗元。少精敏,无不通达。逮其父时,虽少年,已自成人,能取进士第,崭然见头角。其后以博学宏词,授集贤殿正字,蓝田尉。俊杰廉悍,议论证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子踔厉风发率常屈其座人。名声大振,一时皆慕与之交。诸公要人,争欲令出我门下,交口荐誉之。元和中,出为柳州刺史。既至,叹曰:“是岂不足为政邪?”因其土俗,为设教禁,州人顺赖。其俗以男女质钱,约不时赎,子本相侔③,则没为奴婢。子厚与设方计,悉令赎归。其尤贫力不能者,令书其佣,足相当,则使归其质。观察使下其法于他州,比一岁,免而归者且千人。衡湘以南为进士者,皆以子厚为师,其经承子厚口讲指画为文词者,悉有法度可观。(节选自韩愈《柳子厚慧志铭》,有删减)【注】①鬣(1iè)髭须。②童:儿童。区(ōu)寄:姓区名寄。③相侔(móu);相等。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将答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议论证据[A]今古[B]出入[C]经史百子[D]踔厉风发[E]率[F]常屈[G]其[H]座人。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斯亦奇矣"与“刺史颜证奇之"中“奇"的用法不同。B“贼易之”与“移风易俗“中“易”的含义不同。C.“孰若为一郎僮”与“为设教禁"中“为”的用法相同。D.“逮其父时”与“力有未逮”中“逮”的含义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越地人寡恩薄情,当地有劫缚小孩的恶俗,而官府为一己私利放纵不管,导致越地人口减少,很少有人能摆脱做童仆的命运。B.柳宗元的传记散文,大都取材于劳动人民。如《童区寄传》,写得精湛感人,表现了作者本人的正直品格,反映了社会现实。C.柳宗元才华横溢,成绩斐然。时人都敬慕他,想与他交往,那些权贵公卿也争着让他做自己的门生,一致赞誉举荐他。D.衡山、湘江以南准备考进士的人,都把柳宗元当作老师。那些接受过他指点的人,都认为他的文章有章法,值得欣赏。13.把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童微伺其睡,以缚背刃,力下上,得绝,因脱。(2)其俗以男女质钱,约不时赎,子本相侔,则没为奴婢。14.区寄具有哪些优秀品质?请要概括。(3分)10.BDE11.C(“用法相同”错)12.D(“都认为他的文章有章法”错)13.(1)区寄暗中伺察他睡着了,就把(捆绑自己的)绳子靠在刀刃上,用力地上下磨动,(绳子)断了,于是就逃脱了。(落实“微”“背”“力”“绝”,保持语意通畅,共4分)(2)当地习俗用儿女做抵押借钱,约定(如果)不能按时赎回,(等到)利息与本金相等时,(债主)就把人质没收做奴婢。(落实“质”“时”“子本”“没”,保持语意通畅,共4分)14.(1)机智勇敢(2)小心谨慎,坚决果断(3)知法懂法,知事明理(4)淳朴憨厚(每点1分,任意三点得3分。)【参考译文】材料一:柳先生说:越地的人寡恩薄情,无论生男生女,都把他们当作货物一般看待。孩子七八岁以后,父母就为贪图钱财而把他们卖掉。如获得的钱财还不能满足他们的贪欲,便去偷他人的子女。得手后就用铁箍套颈,木铐铐手,以防逃跑,甚至有的成年人因敌不过束缚者也被逼为奴仆。当时在大路上互相残杀已习染成风,有幸而能长得强壮高大的人就去绑架那些力小体弱的人。汉族官吏则利用这种恶习为自己谋利,只要能得到僮仆,他们就放纵而不加追究。因此,越地人口减少,很少有人能逃脱做僮仆的悲惨命运。只有区寄,以十一岁的小小年纪却战胜了绑架他的强盗,这也算够奇特的了。儿童区寄,是郴州地区打柴放牛的孩子。一天,他正一边放牛一边打柴,有两个蛮横的强盗把他绑架了,反背着手捆起来,用布蒙住他的嘴,离开本乡四十多里地,想到集市上把他卖掉。区寄装着小孩儿似的哭哭啼啼,害怕得发抖,做出一副孩子常有的胆小的样子。强盗并不把他放在心上,相对喝酒,喝醉了。其中一个强盗离开前去集市谈买卖孩子的生意,另一个躺下来,把刀插在路上。区寄暗中伺察他睡着了,就把(捆绑自己的)绳子靠在刀刃上,用力地上下磨动,(绳子)断了,于是就逃脱了。区寄逃出去没多远,那个上集市谈买卖的强盗回来了,抓住区寄,非常惊恐,打算要杀掉他。区寄急忙说:“做两个主人的奴仆,哪里比得上做一个主人的奴仆呢?他不好好待我,主子你果真能保全我的性命并好好待我,无论怎么样都可以。”强盗盘算了很久,心想:“与其杀死这个奴仆,哪里比得上把他卖掉呢?与其卖掉他后两个人分钱,哪里比得上我一个人独吞呢?好极了!”带着区寄到集市中窝藏强盗的主人那里。他越发把区寄捆绑得结实。到了半夜,区寄自己转过身来,把捆绑的绳子就着炉火烧断了,又逃脱了。然后大声呼喊,整个集市都惊动了。区寄说:“我是姓区人家的孩子,不该做奴仆。两个强盗绑架了我,幸好我逃脱了,我愿把这件事报告官府。”集镇的差吏把这件事报告了州官。州官又报告给府官。府官召见了区寄,年幼老实罢了。刺史颜证认为他与众不同,便留他做小吏,区寄不愿意。材料二:子厚,名叫宗元。少年时就很精明聪敏,没有不明白通晓的事。赶上他父亲在世时,他虽然很年轻,但已经成才,能够考取为进士,突出地显露出才华。后来又通过博学宏词科的考试,被授为集贤殿、蓝田尉的官职。他才能出众,方正勇敢,发表议论时能引证今古事例为依据,精通经史诸子典籍,议论时才华横溢,滔滔不绝,常常使在座的人折服。因此名声轰动,一时之间人们都敬慕而希望与他交往。那些公卿贵人争着想让他成为自己的门生,异口同声的推荐赞誉他。元和年间,京官外任做柳州刺史。到任之后,他慨叹道:“这里难道不值得做出政绩吗?”于是按照当地的风俗,为柳州制订了教谕和禁令,全州百姓都顺从并信赖他。当地习惯于用儿女做抵押向人借钱,约定如果不能按时赎回,等到利息与本金相等时,债主就把人质没收做奴婢。子厚为此替借债人想方设法,都让他们把子女赎了回来;那些特别穷困没有能力赎回的,就让债主记下子女当佣工的工钱,到应得的工钱足够抵消债务时,就让债主归还被抵押的人质。观察使把这个办法推广到别的州县,到一年后,免除奴婢身份回家的将近一千人。衡山、湘水以南准备考进士的人,就把子厚当做老师,那些经过子厚亲自讲授和指点的人所写的文章,全都可以看得出是合乎规范的。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2023-2024学年下学期期中质量监测高二语文试题(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其闻A四张季之B论C犹曰D卑之毋高E益谓兴F先王之道G以明民H非已所能任也。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靡,倒下,文中是“归服”的意思,与《氓》中“靡室劳矣”的“靡”的意思不同。B.因,趁着、乘着,与《过秦论》中“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的“因”意思不同。C.疾,迅疾、迅速,与《屈原列传》中“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的“疾”意思不同。D.见,看见,与《五代史伶官传序》中“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的“见”意思不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汉文帝屈尊对待匈奴,虽然没有使他们臣服,但汉匈之间的战争,与汉武帝时相比少了很多。B.晁错认为中央主动削减诸侯的封地损害相对较小,世人都认为晁错的观点是正确的,苏辙却不认同。C.方苞认为关于治理天下,魏晋南北朝以来的帝王没有畏惧和顾忌,而汉文帝却从不张扬,谨小慎微。D.方苞认为汉文帝与子产只能够做到让老百姓吃饱却不能教化他们,这是因为受黄、老思想的影响。13.将下面的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若能高其垣墙,深其陷阱,时伺而谨防之,虎安能必为害。(4分)(2)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屈原列传》)(4分)14.苏辙和方苞在评论汉文帝时观点不同,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概括。(3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10.CEH(其闻张季之论,犹曰“卑之毋高”,盖谓兴先王之道以明民,非己所能任也。)11.D(意思相同)12.D(原文未说子产受黄、老思想影响)13.(1)如果能够筑高那些墙垣,挖深那些陷阱,时时观察,谨慎地防备它,老虎哪里能成为祸害呢。(4分,“高”“深”“伺”“安”各1分)(2)楚怀王让屈原制定国家法令,屈原撰写初稿尚未定稿,上官大夫看到了就想强取,屈原不同意。(4分,“造为”“属”“夺”“与”各1分)14.①苏辙赞赏汉文帝以柔克刚的主张。②方苞认为汉文帝信奉黄老之道,有“君德”,但少“治功”。(3分,答出一点1分,两点3分,意思对即可)附参考译文:材料一:老子说:“柔韧能够战胜刚硬,弱小能够战胜强大。”汉文帝采用怀柔的策略治理天下,那些刚硬强大的人全都顺风归服了。尉佗自封为南越王,文帝修复了他在中原的祖坟,召唤他的兄弟,赐予显贵的身份。尉佗就主动去掉了南越王的称号,俯首跪拜表示臣服。匈奴不顺服,侵扰中原。文帝屈尊给匈奴写信,并且送去丰厚的丝绵衣物。虽然没有能够调教驯服他们,但是汉匈战争,与汉武帝时代相比,不过仅占十分之一二。吴王刘濞暗藏谋反之心,谎称有病,不上朝。文帝赏赐他坐几和手杖,表达对兄长的尊敬。刘濞就没有逞威发怒的由头,叛乱也因此没能发动。假如汉文帝还活着,不会超过十年,刘濞也就已经老死了,那么来自东南地区的七王之乱,就没有可能发动起来。到汉景帝即位后,不能容忍地方诸侯势力,采用晁错的计策,削减诸侯王的封地。刘濞趁这样的时机号召七个诸侯,向西进攻函谷关。大汉王朝派遣了36位将军,竭尽全国的力量,才勉强战胜了他们。晁错的理论是:诸侯国已经强大了,中央削减他们的封地,他们会谋反;不削弱他们的封地,他们也会造反。中央主动削减他们的封地,他们发动叛乱迅速并且损害相对小;如果不削减他们的封地,他们发动叛乱会延迟但是损害巨大。世人都认为晁错的观点是正确的。我却不能认同。果真像文帝那样采用隐忍怀柔的政策,刘濞一定不会发动叛乱。拖延几年之后,诸侯国的发展变化情况就会不同了。慢慢地顺着他们各自势力的变化情况,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用来控制诸侯国的办法,本来就是有多种策略的。猛虎盘踞在山野,每天会捕食牛羊,百姓不能容忍,扛着长矛前去刺杀老虎,如果幸运,那么就将老虎杀死;如果不幸,那么人就被老虎咬死了,那样作为损失就太大了。晁错的计策与此相比有什么差别呢!如果能够修建起高高的墙垣,挖深那些陷阱,时时观察,谨慎地防备它,老虎哪里能成为祸害呢。这就是文帝用来防备刘濞的策略。哎,为国家思虑祸患,却让好名贪利而又缺乏节操能力和心胸的人来施行,大概不重蹈晁错覆辙的,就很难了。(节选自苏辙《汉文帝论》)材料二:夏禹、商汤、周武王以来,品评帝王的品德,一定以汉文帝刘恒为首位,而不是他治理国家的功绩是其他帝王所比不上的;自魏晋南北朝以来,虽然都是叛乱的臣子和外族入侵者阴谋篡夺的天子之位,全都从容自如地享有帝王宝座却没有半点犹疑,所以采用放纵专横的手段统治天下却没有什么畏惧和顾忌;汉文帝则是从来不张扬,常常像是没有足够的能力来担此大任,因而害怕不能坚持到最后,这就是大禹“别人比我强”、商汤“自感恐惧危险,浑身发抖”这类的心理。世人只是认识到汉文帝自己生活的俭朴,对待大臣的恭敬,治理百姓的简约,认为是他的道家思想导致如此,没有认识到正是他自认为有所不足导致的。可是汉文帝因为这样治理国家的方略,也只能在浅显切近的层面苟安,如果可以维持下去就行了。他听到张释之陈说利国利民的大计方针,文帝就说“说些接近现实生活的事,不要高谈阔论。”大概意思就是,复兴先王的治国策略来使百姓明达,不是自己所能够胜任的。孔子说:“子产好像是百姓的慈母,他能让百姓吃饱,却不知道怎样教育他们。”《尚书》说:“周公教养老百姓。”像文帝这样的帝王,能养活百姓却不能教化他们。这就是文帝治国理政思想中掺杂道家思想的弊端。(节选自方苞《汉文帝论》)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节选自《离骚》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漏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歐其釀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