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部分地区 下学期高三三模语文试题汇编诗歌_第1页
陕西省部分地区 下学期高三三模语文试题汇编诗歌_第2页
陕西省部分地区 下学期高三三模语文试题汇编诗歌_第3页
陕西省部分地区 下学期高三三模语文试题汇编诗歌_第4页
陕西省部分地区 下学期高三三模语文试题汇编诗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陕西省部分地区2023-2024学年下学期高三三模语文试题汇编诗歌2024届陕西省宝鸡市高三三模考试语文试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苏幕遮·草梅尧臣露堤平,烟墅①杳。乱碧萋萋,雨后江天晓。独有庾郎②年最少。窣地春袍③,嫩色宜相照。接长亭,迷远道。堪怨王孙,不记归期早。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注】①墅:田庐、圃墅。②庾郎:指庾信,《庾开府集序》记载庾信“年十五,侍梁东宫讲读”。③春袍:即青袍,刚释褐入仕的年轻官员,一般都穿青袍。用这里主要是形容宦游少年的英俊风貌。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开头两句写长堤上绿草平整、露光闪烁,远处的田庐在如烟绿草的掩映下若隐若现。B.三、四句写芳草萋萋,江水澄静,哀景衬乐情,为下文得意“少年”的出场作铺垫。C.“老”字与上片“嫩”字遥相呼应,春草由“嫩”变“老”,暗中寄寓伤春、嗟老之意。D.全词形象鲜明突出,在写景中寄寓了诗人的身世之感,意境深远,多处用典,耐人寻味。15.宋朝沈义父云:“咏物词,最忌说出题字。”(《乐府指迷》)这首咏草词虽不着一“草”字,却通过情态、环境、形象的描绘,将春草写得形神兼备。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6分)2024届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高三三模考试语文试题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孤雁杜甫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早雁杜牧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14.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孤雁》首联借写孤雁不饮不啄,鸣声中透出对同伴的思念,寄寓了诗人当时渴望与亲人、朋友团聚的心情。B.《孤雁》颔联“一片”“万重”形成对比,极言孤雁之孤。“谁怜”二字委婉抒情,凝聚了诗人对孤雁的怜悯。C.《早雁》中“惊飞四散哀”五个字从情态、动作到声音,层次分明又贯串一气,是非常真切凝练的动态描写。D.《早雁》中“孤影过”绘影,“数声来”写声,与上联“惊飞四散”相照应,表现了雁的失群离散、形单影只。15.这两首诗都写到了大雁,但尾联运用的手法和抒发的情感不同,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2024届陕西省商洛市高三下学期学情诊断考试(三模)语文试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贺新郎•和徐斯选下第谢诸公载酒相访韵辛弃疾逸气轩眉宇。似王良①、轻车熟路,骅骝欲舞。我觉君非池中物,咫尺蛟龙云雨。时与命、犹须天付。兰佩芳菲无人问,叹灵均、欲向重华诉。空壹郁,共谁语?儿曹不料扬雄赋,怪当年、甘泉②误说,青葱玉树。风引船回沧溟阔,目断三山③伊阻。但笑指、吾庐何许。门外苍官④千百辈,尽堂堂、八尺须髯古。谁载酒,带湖去。【注】①王良:一名孙无政,晋之善御马者,为赵简子御。②甘泉:指西汉扬雄的赋作《甘泉赋》,曾被左思误评,③三山:指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④苍官:松柏的别称。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人曾经以为友人必然高中,如王良驾车轻车熟路,如蛟龙得雨顺势腾飞。B.“空壹”两句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表现了屈原和徐斯远的郁闷孤独之情。C.“门外”两句和“逸气”句的友人形象相呼应,反衬友人淡泊功名的趣味。D.结尾两句照应标题,以邀请友人来到环境清幽的带湖饮酒作乐来归结全篇。15.全词多处运用典故来表达对友人落第的安慰。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2024届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西安市第一中学高三三模语文试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落星寺①曹彦约好风好雨旧关情,落在江心不强名。地尽匡庐犹变现,水连彭蠡略峥嵘。金山②但设龙鱼险,滟滪③空闻象马惊。争似④清晖楼上好,重湖九叠互分明。【注】①落星寺:《庐山记》载“落星石在彭蠡湖水中。石上有落星寺”。②金山:位于镇江西北,古代金山原是屹立于长江中流的一个岛屿,有“江心一朵美芙蓉”之称誉。③滟滪:指滟滪堆,长江瞿塘峡口的险滩,在四川省奉节县东。④争似:怎似。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的首联连用两个“好”字表明风和雨是温和的,“落在江心”一词则从地理位置上解释了落星寺不出名的原因。B.诗的颔联巧妙地形容“落星石”犹如庐山变换样貌在湖中出现,其周边的湖水因连接彭蠡湖而显得略为峥嵘。C.诗的颈联写到诗人登临落星寺,看到了处于险要地势的金山,听到了从滟滪堆传来的像象马受惊的声音。D.“九叠”形容山峰相互重叠的样子。同柳永《望海潮》中“叠𪩘”的意思相同。15.律诗的尾联往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请赏析本诗尾联的作用。陕西铜川市2024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忧国陆游恩许还山已六年,誓凭耕稼饯华颠。养心虽若冰将释,忧国犹虞火未然。议论孰能忘忌讳?人材正要越拘挛。群公亦采刍荛否?贞观开元在目前。【注]①此诗绍熙五年(1194)作于故乡山阴。淳熙十六年(1189)诗人被劾罢官,至此已有五年多。②华颠:白头。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人回到故乡已经六年,他发誓要在耕作中度过余年。“饯”是送的意思。B.“养心虽若冰将释"形容自己已彻底心灰意冷,即便为国事忧虑也无法重燃希望。C.本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以自身的隐居生活为背景,展现了他对国家深沉的爱。D.本诗在抒情方式上和《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有相同之处,都采用了叙事抒情和直抒胸臆。15.本诗采用了双问双答的形式,请对其效果作简要品析。(6分)答案2024届陕西省宝鸡市高三三模考试语文试题14.B(3分)【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分析鉴赏诗歌内容、语言、表达技巧及情感的能力。B项“哀景衬乐情”错误。“乱碧萋萋,雨后江天晓”情景一致,乐景乐情,通过雨后万物澄澈、江天开阔的明媚物象,活画出浓郁的春意和蓬勃的生机,为下文得意“少年”的出场作铺垫。15.(6分)【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诗歌的表现手法,分析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答案示例】①描写草的情态,上片“萋萋”写出“草”的茂盛,下片“翠色”,写出草翠绿的颜色,突出雨后青草之美。②环境烘托,“雨后江天晓”,描写雨后万物澄彻、江天开阔的明朗景象,表现浓郁的春意和蓬勃的生机,用特定环境烘托雨后春草的茂盛。③形象烘托,宦游少年的英俊风貌与草的青绿茂盛互相映衬,“嫩色宜相照”,指嫩绿的草色与青袍的颜色互相辉映,十分相宜,以此烘托青草的生机勃发。④青草表达离愁别恨,下片写离别,用“长亭”“远道”营造离别的氛围,暗示青草,突出青草有情。【评分标准】答对一点2分,答出以上任意三点可得6分,意对即可。2024届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高三三模考试语文试题【答案】14.B15.《孤雁》结尾运用对比手法,表达了诗人的爱憎感情。孤雁念群之情那么迫切,它那么痛苦、劳累;而野鸦们是全然不懂的,它们纷纷然鸣噪不停,自得其乐。以此凸显作者对孤雁的同情和对野鸭的厌恶。《早雁》尾联运用象征手法,以惊飞四散的大雁,象征饱受骚扰的边地人民,作者嘱咐那些无家可归的逃难者,不要急于北还,潇湘之地也可以生存。进而讽刺了朝廷无力安边,表达对人民的劝慰和同情。【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B.“委婉抒情”错误,“谁怜”二字直抒胸臆,表达对天际孤雁的怜惜之情。故选B。【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比较阅读之赏析诗歌艺术手法和情感的能力。《孤雁》结尾意思是,野鸦完全不解孤雁的念群之情,只顾自己鸣噪不停。诗句用了对比,表达了诗人的爱憎感情。孤雁念群之情那么迫切,它那么痛苦、劳累;而野鸦们是全然不懂的,它们纷纷然鸣噪不停,自得其乐。通过孤雁的多情和野鸦的淡漠的对比凸显作者对孤雁的同情和对野鸦的厌恶。《早雁》尾联诗人深情地劝慰南飞的征雁:不要厌弃潇湘一带空旷人稀,那里水中泽畔长满了菰米莓苔,尽堪作为食料,不妨暂时安居下来吧。此处诗句用运用象征手法,以惊飞四散的大雁,象征饱受骚扰的边地人民,嘱咐那些无家可归的逃难者:胡骑尚在,你们到春天时也不要急于北飞,潇湘之地也可以生存。进而讽刺朝廷无力安边,担心南来的百姓也许不习惯潇湘的空旷孤寂,表达对人民的劝慰和同情。2024届陕西省商洛市高三下学期学情诊断考试(三模)语文试卷【答案】14.C15.①“兰佩”两句运用屈原欲向舜帝陈辞的典故,将徐斯远和屈原相提并论,指出像屈原那么优秀的人也会怀才不遇,不被重用,那么你应试落第岂不是正常?劝慰友人看淡自己应试不第的事。②“怪当年”两句运用扬雄的《甘泉赋》被左思误评的典故,指出是主考官的无才无识、遗弃贤才才致使徐斯远落第,以对主考官的斥责来劝慰友人。③“风引”两句运用三山的典故,说明理想虚无缥缈很难实现,暗示友人不必过分追求功名,带湖饮酒,襟怀高朗才够畅快。【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C.“反衬友人淡泊功名趣味”错,意在劝说友人徐斯远要淡泊功名。故选C。【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①“兰佩”两句是说屈原是个兰佩芳菲即品性高洁、才华过人的古代志士,他犹且无人过问,怀抱冷落,为此曾经激愤地向重华(舜)陈辞,那么友人的不遇岂不分所该当?这里的用典,既包含着词人对天下才士收场一例凄凉的悲愤感,又表达了他以重比轻、要友人看轻自己的落第的用意。②“怪当年”两句意思是,主考官就像是当年左思误评扬雄之《甘泉赋》一样,不识徐斯远文章之妙,以致使其落第。由朋友及于考官,表达他对于考官无才乏学,埋没人才的讽刺,指出是主考官的无才无识、遗弃贤才才致使徐斯远落第,以对主考官的斥责来劝慰友人。③“风引”两句意思是,友人徐斯远落第,其报国理想难以实现,就像是乘船去寻找传说中的仙山,因其虚无缥缈,所以总是难以到达。运用三山的典故,说明理想虚无缥缈很难实现,暗示友人不必过分追求功名,带湖饮酒,襟怀高朗才够畅快。2024届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西安市第一中学高三三模语文试题【答案】14.C15.①内容上,尾联一改前三联写落星石不甚出名,似乎比不上金山和滟滪堆的惊险之景,但它的独特清旷悠远,依山伴湖的美景却令人心旷神怡。这就点明了诗歌描写的主体事物,是为点睛。②情感上,尾联描写落星寺周围的美景清旷渺远,犹如仙境一般,暗示了诗人的人生理想和审美意趣。是为点睛。【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C.“看到了处于险要地势的金山,听到了从滟滪堆传来的像象马受惊的声音”错,“金山但设龙鱼险,滟滪空闻象马惊”是说金山以险而出名,滟滪堆以声而闻名,可它们都比不上落星寺。通过“但”和“空”可知并非作者亲眼所见和亲耳所听,只是虚写,是为了烘托落星寺。故选C。【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句内容及作用的能力。尾联“争似清晖楼上好,重湖九叠互分明”意思是,金山和滟滪堆的惊险之景怎么能比得上落星石的景色呢?你看那清晖之下,高楼之上,远眺湖山交叠,旷远而明晰的景色令人心旷神怡。再看尾联如何体现“画龙点睛”。诗歌前三联一直在写落星石和落星寺不很有名。首联“落在江心不强名”,交代落星石的地理位置,点明它不“强名”,即没有盛名;颔联写落星石和落星寺所在的环境,“略峥嵘”的“略”字颇有勉强之意,是说它周围的环境还算不错,但也说不上特别好;颈联把它与金山和滟滪堆比较,金山有“江心一朵美芙蓉”之称誉,而且有“龙鱼险”,而滟滪堆更是以声音之壮而闻名,相比来说,落星寺似乎没有什么拿的出手的东西。然而作者忽然笔锋一转,写落星寺之美,“清晖”让人联想到明月星辉,这也是落星石得名的由来,而“高楼”之上可以眺望远景,明月星辉之下,无数的湖水青山重叠绵延,自有一番美景令人可赏可叹。尾联一改前三联写落星石不甚出名,似乎比不上金山和滟滪堆的惊险之景,但它的独特清旷悠远,依山伴湖的美景却令人心旷神怡。这就点明了诗歌描写的主体事物,是为点睛。其次,尾联描写站在落星寺上赏景,明月星辉之下,落星寺真有仙境一般缥缈的美,并且被湖山层层包围,周围景色一览无余,可以荡涤胸中块垒,自然是其他地方的名胜所不能比的。能够欣赏这样的地方,这样的景色,也暗示了诗人的人生理想和审美意趣。是为点睛。陕西铜川市2024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14.(3分)B(“养心虽若冰将释”并不是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