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部分地区高三下学期三模语文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_第1页
湖北省部分地区高三下学期三模语文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_第2页
湖北省部分地区高三下学期三模语文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_第3页
湖北省部分地区高三下学期三模语文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_第4页
湖北省部分地区高三下学期三模语文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文阅读湖北省七市州2024届高三下学期4月调考(三模)语文试卷(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材料一:曾子寝疾,病。乐正子春坐于床下,曾元、曾申坐于足,童子隅坐而执烛。童子曰:“华而睆①,大夫之篑与?”子春曰:“止!”曾子闻之,瞿然曰:“呼!”曰:“华而睆,大夫之篑②与?”曾子曰:“然。斯季孙之赐也,我未之能易也。元,起易箦。”曾元曰:“夫子之病革矣,不可以变。幸而至于旦,请敬易之。”曾子曰:“尔之爱我也不如彼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吾何求哉?吾得正而毙焉斯已矣。”举扶而易之,反席未安而没。(选自《礼记》)①华而睆:华美,光滑。②篑(zé):席子。材料二:景公问政孔子,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景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岂得而食诸!”他日又复问政于孔子,孔子曰:“政在节财。”景公说,将欲以尼溪田封孔子。晏婴进曰:“夫儒者滑稽①而不可轨法;倨傲自顺,不可以为下;崇丧遂哀,破产厚葬,不可以为俗;游说乞贷,不可以为国。自大贤之息,周室既衰,礼乐缺有间。今孔子盛容饰,繁登降之礼,趋详之节,累世不能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君欲用之以移齐俗,非所以先细民也。”后景公敬见孔子,不问其礼。异日,景公止孔子曰:“奉子以季氏,吾不能。”以季孟之间待之。齐大夫欲害孔子,孔子闻之。景公曰:“吾老矣,弗能用也。”孔子遂行,反乎鲁。孔子年七十三,以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葬鲁城北泗上,弟子皆服三年。三年心丧毕,相诀而去,则哭,各复尽哀;或复留。唯子贡庐于冢上,凡六年,然后去。弟子及鲁人往从冢而家者百有余室,因命曰孔里。鲁世世相传以岁时奉祠孔子冢,而诸儒亦讲礼乡饮大射于孔子冢。孔子冢大一顷。故所居堂弟子内,后世因庙藏孔子衣冠琴车书,至于汉二百余年不绝。高皇帝过鲁,以太牢祠焉。诸侯卿相至,常先谒然后从政。(选自《史记·孔子世家》,有删节)①滑稽:此处指能言善辩,言语流利。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尔之爱A我也不如B彼C君子之爱D人也以德E细人之爱F人也以姑G息H吾何求哉?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病,指病重,与“故病且怠”(《种树郭橐驼传》)中的“病”意思不同。B.诸,兼词,之乎,与“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兰亭集序》)中“诸”意思相同。C.可以,可以用来,与“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曹刿论战)中“可以”意思相同。D.然后,这样以后,与“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中“然后”意思相同。12.下列对有关材料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子春制止童子说“华而皖,大夫之篑与”,是担心曾子知道这件事情,又要换席子,这对病危的曾子来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B.齐景公赞赏孔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观点,是因为他需要这样的秩序来维护自己的地位,使自己可以安心享受奢侈浮华的生活。C.晏婴反对重用孔子,理由之一是自从圣君贤相相继去世,周朝王室衰落以后,礼乐残缺有一段时间了,孔子的主张不合时宜。D.曾子为了维护礼制,临死也要换掉超出自己身份的席子;齐景公也极力推崇礼制,所以用“季孟之间”的地位来对待孔子。13.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举扶而易之,反席未安而没。(2)累世不能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14.用自己的话,概括晏婴对儒者的负面评价。【答案】10.CEH11.B12.D13.(1)(大家)一起扶起曾子,换掉席子,将曾子安放回席子,曾子还没躺安稳就去世了。(2)连续几代不能穷尽其中的学问,从幼到老不能学完他的礼乐。14.(1)能言善辩,不守法度。(2)高傲自大,不能用来教育百姓。(3)崇尚厚葬,不能作为风俗。(4)四处游说乞求官禄,不能用来治国。【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你爱我不如他(童仆),君子按照道德标准去爱护别人,小人以无原则的迁就去爱别人。我还有什么苛求啊?“尔之爱我也”为主语,“不如”为谓语动词,“彼”是宾语,应该在C处断开;“君子之爱人也以德”与“细人之爱人也姑息”句式结构一致,应该在EH处断开。故选CEH。【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A.正确。病重;困苦。句意:曾子病危。/所以穷困并且懈怠。B.错误,都是兼词,但意思不同。之乎;之于。句意:我怎么能吃得下去?/有的人从自己的情趣思想中取出一些东西,在室内(跟朋友)面对面地交谈。C.正确。都是“可以用来”的意思。句意:不能任用他们来教育百姓。/这是尽了本职一类的事,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D.正确。都是“这样以后”的意思。句意:这样以后才去处理政务。/文采和质朴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这才能成为君子。故选B。【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齐景公也极力推崇礼制,所以用‘季孟之间’的地位来对待孔子”错误,原文“后景公敬见孔子,不问其礼。异日,景公止孔子曰:‘奉子以季氏,吾不能。’以季孟之间待之”,齐景公对待孔子的规格与礼制无关,“极力”也有拔高之嫌。故选D。【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举”,全;“反”,返回;“没”,通“殁”,死。(2)“累世”,几代;“殚”,尽;“当年”,有生之年,从幼到老。【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1)根据“夫儒者滑稽而不可轨法”可知,晏婴认为这些儒者能言善辩,不能用法度来规范;(2)根据“倨傲自顺,不可以为下”可知,晏婴认为这些儒者高傲自大自以为是,不能任用他们来教育百姓;(3)根据“崇丧遂哀,破产厚葬,不可以为俗”可知,晏婴认为这些儒者崇尚丧礼尽情致哀,破费财力,厚葬死人,不可将这作为习俗。(4)根据“游说乞贷,不可以为国”可知,晏婴认为这些儒者四处游说乞求官禄,不可以用这个来治理国家。参考译文:材料一:曾子因病躺在床上,病危。曾子的弟子乐正子春坐在床旁边,曾元、曾申坐在床脚下,童仆坐在角落拿着蜡烛照明。童仆说:“竹席华美而光洁,那是大夫才能享用的啊!”子春说:“住嘴!”曾子听见这话,惊惧地说:“啊!”(童仆又)说:“华美而光洁,那是大夫才能享用的竹席啊!”曾子说:“是的。那是季孙送给我的,我没有能够及时换掉啊。(曾)元,扶我起来换竹席。”曾元说:“您的病非常严重啊,不能移动您的身体啊。(如果)幸运地到了早晨,一定遵从您的意思换了它。”曾子说:“你爱我不如他(童仆),君子按照道德标准去爱护别人,小人以无原则的迁就去爱别人。我还有什么苛求啊?我能得到(礼制的)正道而死去,也就足够了。”(大家)一起扶起曾子,换掉席子,把曾子安放回席子,曾子还没躺安稳就去世了。材料二:齐景公问孔子如何为政,孔子说,“国君要像国君,臣子要像臣子,父亲要像父亲,儿子要像儿子。”景公说:“讲得好啊!如果真的国君不像国君,臣子不像臣子,父亲不像父亲,儿子不像儿子,纵然有粮食,我怎么能吃得下去?”他日齐景公又向孔子询问为政,孔子说:“为政在于节约财物。”景公很高兴,将要把尼溪田地封赏给孔子。晏婴进言说:“这些儒者能言善辩不能用法度来规范;高傲自大自以为是,不能任用他们来教育百姓;崇尚丧礼尽情致哀,破费财力,厚葬死人,不可将这作为习俗;四处游说乞求官禄,不可以用这个来治理国家。自从圣君贤相相继去世,周朝王室衰落之后,礼乐残缺有一段时间了。如今孔子盛装打扮,繁琐的规定尊卑上下的礼仪,举手投足的节度,连续几代不能穷尽其中的学问,从幼到老不能学完他的礼乐。国君打算用这一套来改造齐国的习俗,恐怕不符合以小民为先的取向。”此后齐景公虽然恭敬地接见孔子,但不再问有关礼的事。有一天,齐景公挽留孔子说:“按照季氏上卿的规格来待你,我不能做到。”于是就用介于鲁国季氏和孟氏之间的规格来对待孔子。齐国大夫企图谋害孔子,孔子听说此事。齐景公说:“我老了,不能用你了。”孔子于是就走了,返回鲁国。孔子享年七十三岁,在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这天去世。(孔子死后)埋葬在鲁城北的泗水边上,弟子们都服丧三年。三年过去了,弟子们为老师守心丧已毕,互相诀别而离去,就哭了起来,各又尽哀;有的弟子又留下来。惟有子贡在坟墓旁建起一间房子,共守了六年,然后离去。前往移居孔子墓旁居住的孔子的弟子和鲁国人有一百多家,因此命名这里为“孔里”。鲁国每年按时节祭祀孔子坟墓,世世代代相传。儒生们也在孔子墓前演习礼仪,举行乡饮酒礼,还举行大规模的比射仪式。孔子坟墓的占地面积有一顷那么大。孔子的故居堂屋及弟子们的内室,后世就改成了庙堂,收藏孔子的衣服、帽子、琴、车、书,直到汉代二百多年没有断绝。高皇帝经过鲁地,用牛羊猪三牲祭祀孔子。诸侯、卿大夫、宰相一到任,常常先去拜谒孔子庙,这样以后才去处理政务。湖北省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三模考试语文试题(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虑天下者,常图其所难,而忽其所易;备其所可畏,而遗其所不疑。然而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岂其虑之未周与?盖虑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当秦之世,而灭诸侯,一天下,而其心以为周之亡在乎诸侯之强耳,变封建而为郡县。方以为兵革可不复用,天子之位可以世守,而不知汉帝起陇亩之中,而卒亡秦之社稷。汉惩秦之孤立,于是大建庶孽而为诸侯,以为同姓之亲,可以相继而无变,而七国萌篡弑之谋。武、宣以后,稍剖析之,而分其势,以为无事矣,而王莽卒移汉祚。光武之惩哀、平,魏之惩汉,晋之惩魏,各惩其所由亡而为之备,而其亡也,皆出于所备之外。唐太宗闻武氏之杀其子孙,求人于疑似之际而除之,而武氏日侍其左右而不悟。宋太祖见五代方镇之足以制其君尽释其兵权使力弱而易制而不知子孙卒困于敌国。此其人皆有出人之智、盖世之才,其于治乱存亡之几,思之详而备之审矣。虑切于此而祸兴于彼,终至乱亡者何哉?盖智可以谋人,而不可以谋天。良医之子,多死于病;良巫之子,多死于鬼。岂工于活人而拙于活己之子也哉?乃工于谋人而拙于谋天也。古之圣人,知天下后世之变,非智虑之所能周,非法术之所能制,不敢肆其私谋诡计,而唯积至诚,用大德以结乎天心,使天眷其德,若慈母之保赤子而不忍释。故其子孙虽有至愚不肖者足以亡国,而天卒不忍遽亡之。此虑之远者也!夫苟不能自结于天,而欲以区区之智,笼络当世之务,而必后世之无危亡,此理之所必无者,而岂天道哉!(选自方孝孺《深虑论》,有删改)材料二:(秦)三主之惑,终身不悟,亡不亦宜乎?当此时也,世非无深谋远虑知化之士也,然所以不敢尽忠拂过者,秦俗多忌讳之禁也,忠言未卒于口,而身糜没矣。故使天下之士倾耳而听,重足而立,阖口而不言。是以三主失道,而忠臣不谏,智士不谋也。天下已乱,奸臣不上闻,岂不悲哉!故秦之盛也,繁法严刑而天下震;及其衰也,百姓怨而海内叛矣。故周五序得其道,千余载不绝;秦本末并失,故不能长。由是观之,安危之统,相去远矣。(选自贾谊《过秦论》,有删改)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宋太祖见A五代方B镇之足C以制其君D尽释其兵权E使力弱F而易制G而不知子孙H卒困于敌国。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图,指考虑、计议,与《烛之武退秦师》中“唯君图之”的“图”意思相同。B.郡县,秦朝建立的郡县两级的中央集权制度,郡下设县,即郡县制。C.社稷,指国家,与《孟子》中“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社稷”意思相同。D.审,指详细、周密,与《促织》中“审视,巨身修尾”的“审”意思不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筹划天下大事的人,常注重事情艰难危险的一面,却忽略事情容易平常的一面,而变乱常在不加注重的地方发生,但这并不足以说明他们考虑得不周全。B.唐太宗有超人的智慧和盖世的才华,对于国家安危的考虑也算是比较周密细致了,但最终免不了灭亡,或许是因为天道的安排无法预测。C.古代圣人知道国家将来的变化,不是仅靠智谋能考虑周全的,也不是政治手段和阴谋诡计能控制的,所以他们就只是积累真诚,用大德来感动上天的意志,让上天眷顾他的恩德。D.秦朝君主昏惑而不觉悟时候,世上有深谋远虑的人士,却不敢竭尽忠诚去指出君主的过失,其原因是秦朝多有忌讳的禁令,忠言还没有说完,尽进忠言者就被杀戮了。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武、宣以后,稍剖析之,而分其势,以为无事矣,而王莽卒移汉祚。(2)是以三主失道,而忠臣不谏,智士不谋也。14.依据材料一中方孝孺关于远虑的观点,材料二中认为秦朝没能延续长久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说明。【答案】10.DEG11.D12.C13.(1)汉武帝、汉宣帝之后,逐渐分割诸侯王的土地,分散他们的势力,以为这样便平安无事了,没想到外戚王莽最终夺取了汉家的皇位。(2)因此,三位君主迷失了路途,而忠臣不敢进谏言,智士不敢出主意。14.①方孝孺认为要用大德来感动上天的意志,使上天眷顾君主对百姓的恩德,才不至于很快招致灭亡,这就是从长计议。②秦朝实行繁法严刑,未能施恩于民,以致天下震惊,百姓怨声载道,所以秦朝很快灭亡。【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宋太祖看到五代的节度可以制伏他们的君王,便收回他们的兵权,使其力量削弱,容易对付,哪料想子孙后代竟被敌国困扰,逐步衰亡。“五代方镇之足以制其君”作“见”的宾语,其后D处断开;“尽释其兵权”,动宾结构,句意完整,E处断开;“力弱而易制”作“使”的宾语,其后G处断开。故DEG三处需要断句。【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词语一词多义现象及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A.正确。句意:常考虑艰难危险的一面。/希望您好好考虑。B.正确。C.正确。句意:最终颠覆了秦朝的江山。/百姓最为重要,国家其次,国君为轻。D.错误。都是指详细、周密。句意:他们可谓考虑得细致,防范得周密了。/仔细一看,只见蟋蟀个儿大,尾巴长。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也不是政治手段和阴谋诡计能控制”错误。原文说“非法术之所能制,不敢肆其私谋诡计”,意为“也不是政治手段能控制的,因此就不敢滥用阴谋诡计”。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稍”,逐渐;“剖析”,分割;“卒”,最终;“移汉祚”,夺取了汉家的皇位。(2)“是以”,因此;“失道”,迷失了路途;“谏”,进谏;“谋”,出主意。【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结合“唯积至诚,用大德以结乎天心,使天眷其德,若慈母之保赤子而不忍释。故其子孙虽有至愚不肖者足以亡国,而天卒不忍遽亡之。此虑之远者也”可知,方孝孺认为要用大德来感动上天的意志,使上天眷顾君主对百姓的恩德,才不至于很快招致灭亡,这就是从长计议;结合“故秦之盛也,繁法严刑而天下震;及其衰也,百姓怨而海内叛”可知,秦朝实行繁法严刑,未能施恩于民,以致天下震惊,百姓怨声载道,所以秦朝很快灭亡。参考译文:材料一:筹划国家大事的人,常注重艰难危险的一面,而忽略平常容易的一面;防范随时会出现的可怕事件,而遗漏不值得疑虑的事件。然而,灾祸常常在疏忽之际发生,变乱常常在不值得疑虑的事上突起。难道是考虑得不周到吗?大凡智力所能考虑到的,都是人事发展理应出现的情况;而超出智力所能达到的范围,那是天道的安排呀!秦始皇剿灭诸侯,统一天下后,认为周朝的灭亡在于诸侯的强大,于是改封建制为郡县制。满以为这样一来就会根除战争动乱,天子的尊位可以代代安享,却不知汉高祖在乡野间崛起,最终颠覆了秦朝的江山。汉王室鉴于秦朝的孤立无辅,大肆分封兄弟、子侄为诸侯,自以为凭着同胞骨肉的亲情,可以共辅江山,不生变乱,然而吴王刘濞等七国还是萌生了弑君篡位的阴谋野心。汉武帝、汉宣帝之后,逐渐分割诸侯王的土地,削弱他们的势力,这样便以为平安无事了,没想到外戚王莽最终夺取了汉家的皇位。光武帝刘秀借鉴了西汉(哀、平)的教训,曹魏借鉴了东汉的教训,西晋借鉴了曹魏的教训,各自借鉴其前代的教训而进行防备。可他们灭亡的根由,都在防备的范围之外。唐太宗听传言说:将有带“武”字的人杀戮唐室子孙,便将可疑之人找出来统统杀掉。可武则天每天侍奉在他身边,却怎么也没想到她。宋太祖看到五代的节度可以制伏他们的君王,便收回他们的兵权,使其力量削弱,容易对付,哪料想子孙后代竟被敌国困扰,逐步衰亡。这些人都有着超人的智慧,盖世的才华,对国家乱亡的诱因,他们可谓考虑得细致,防范得周密了,然而,思虑的重心在这边,灾祸却在那边产生,最终免不了灭亡,为什么呢?大凡智力谋划的只是人事的因素,却无法预测天道的安排。良医的儿子难免会病死,良巫的儿子难免死于神鬼,难道他们善于救助别人而不善于救自己的子女吗?这是善于谋划人事而不善于谋划天道啊!古代的圣人,知道国家将来的变化,不是人的智谋能考虑周全的,也不是法术能控制的,不敢滥用阴谋诡计,因而只是积累真诚,用大德来感动天心,使上天顾念他(对百姓)的恩德,像慈母保护初生婴儿那样不忍心舍弃。尽管他的子孙有愚笨不贤良足以使国家灭亡的,而上天却不忍心迅速灭其家国,这才是思虑得深远呀!假如不能用大德赢得天心,仅凭着微不足道的智谋,包揽天下的事务,想使国家没有危亡,这从道理上是一定讲不过去的,难道天意会如此安排吗?材料二:(秦朝)三位君主一生昏惑而不觉悟,秦朝灭亡不也是应该的吗?在这个时候,世上并非没有深谋远虑懂得形势变化的人士,然而他们不敢竭尽忠诫指出主上的过失,原因是秦朝的风气多有忌讳的禁令,忠言还没说究自己就被杀戮了。所以使得天下之士只能侧着耳朵听,叠足而立不敢迈步,闭上嘴巴不敢说话。因此,三位君主迷失了路途,而忠臣不敢进谏言,智士不敢出主意。天下已经大乱,皇上还不知道,难道不可悲吗?秦朝强盛的时候繁法严刑,天下震惊;等到它衰弱的时候,百姓怨恨,天下背叛。周朝的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合乎根本大道,因而传国一千多年不断绝;而秦朝则是本末皆失,所以不能长久。由此看来,安定和危亡的纲纪相距太远了。湖北省十堰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4月调研考试语文试题(三模)(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成侯邹忌为齐相,田忌为将,不相说。公孙闬谓邹忌曰:“公何不为王谋伐魏?胜,则是君之谋也,君可以有功;战不胜田忌不进战而不死曲挠而诛。”邹忌以为然,乃说王而使田忌伐魏。田忌三战三胜,邹忌以告公孙闬,公孙闬乃使人操十金而往卜于市,曰:“我田忌之人也,吾三战而三胜,声威天下,欲为大事,亦吉否?”卜者出,因令人捕为人卜者,亦验其辞于王前。田忌遂走。孙子①谓田忌曰:“将军可以为大事乎?”田忌曰:“奈何?”孙子曰:“将军无解兵而入齐,使彼罢弊老弱守于任。任者,循轶之途也,辖击摩车而相过。使彼罢弊老弱守于任,必一而当十,十而当百,百而当千。然后背太山,左济,右天唐,军重踵高宛,使轻车锐骑冲雍门。若是则齐君可正而成侯可走。不然,则将军不得入于齐矣。”田忌不听,果不入齐。田忌亡齐而之楚,邹忌代之相齐,恐田忌欲以楚权复于齐。杜赫曰:“臣请为留楚。”谓楚王曰:“邹忌所以不善楚者,恐田忌之以楚权复于齐也。王不如封田忌于江南,以示田忌之不返齐也。邹忌以齐厚事楚。田忌亡人也,而得封,必德王。若复于齐,必以齐事楚。此用二忌之道也。”楚果封之于江南。超然客公众号邹忌事宣王,仕人众,宣王不悦。晏首贵而仕人寡,王悦之。邹忌谓宣王曰:“忌闻以为有一子之孝,不如有五子之孝。今首之所进仕者,以几何人?”宣王因以晏首壅塞之。(选自《战国策·齐策》,有删改)

材料二:田婴者,齐威王少子而齐宣王庶弟也。田婴自威王时任职用事,与成侯邹忌及田忌将而救韩伐魏。成侯与田忌争宠,成侯卖田忌。田忌惧,袭齐之边邑,不胜,亡走。会威王卒,宣王立,知成侯卖田忌,乃复召田忌以为将。宣王二年,田忌与孙膑、田婴俱伐魏,败之马陵,虏魏太子申而杀魏将庞涓。(选自《史记·孟尝君列传》,有删改)[注]①孙子:孙膑。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l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战不胜A田忌B不进C战D而不E死F曲挠G而诛。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然:文中指正确,与《齐桓晋文之事》中“然,诚有百姓者”的“然”意思相同。B.之:文中指到、往,与《鸿门宴》中“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的“之”意思不同。C.德:文中指感激,与《荀子·劝学》中“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的“德”意思不同。D.用事:文中指当权,与现代汉语词语中“感情用事”的“用事”意思不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齐相邹忌与齐将田忌感情不睦,公孙闬趁机向邹忌献策,给田忌下套,最终,邹忌成功排挤走了田忌。B.邹忌害怕田忌返回齐国,杜赫为邹忌出主意,杜赫劝楚王善待田忌,以求田忌回报,楚王听从了杜赫的建议。C.齐宣王对随从很多的邹忌做官不满,反而喜欢随从不多的晏首,邹忌就用巧言误导齐宣王,导致齐宣王误会晏首。D.齐宣王将被陷害出走的田忌召回,并让他做了将领,田忌与孙膑、田婴一起攻打魏国,擒杀了魏将庞涓。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卜者出,因令人捕为人卜者,亦验其辞于王前。田忌遂走。(4分)

(2)邹忌所以不善楚者,恐田忌之以楚权复于齐也。(4分)

14.孙膑为田忌出谋划策,请简要说明孙膑计谋的内容。(3分)10.ACF[(原文标点)战不胜,田忌不进,战而不死,曲挠而诛]11.B(“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中的“之”意思也是“到、往”)12.C(“随从很多”“随从不多”错,“仕人众”意思是推荐任职的人很多,“仕人寡”意思是推荐任职的人不多)13.(1)当算卦的人走出来时,(公孙闬)就叫人把算卦的抓起来,将其带到齐王面前去证明这一席话。田忌于是只好逃离齐国。(得分点:“卜”“险”“走”各1分,大意1分)(2)邹忌跟楚国不友好的原因,是邹忌担心田忌凭借楚国的势力重回齐国。(得分点:“所以”“善”第二个“以”各1分,大意1分)14.孙膑建议田忌带兵返回齐国,留下来老弱士兵守险要之地,(1分)利用有利地形用军队威胁齐国首都,从而控制齐王,挤走邹忌。(2分)[参考译文]材料一:成侯邹忌担任齐相,田忌任将军,这两人关系不好。公孙闬对邹忌说:“您为何不替大王出主意去进攻魏国呢?如果战胜了,因为用了您的计划,就可以立功;如果战败了,田忌没有努力向前进攻,即使没有战死,也会因临阵退缩的罪名被处死。”邹忌认为他说得对,就建议齐王派田忌进攻魏国。田忌连战连胜,邹忌把此事告诉公孙闬,公孙闬就派人拿了十金到集市上去算卦,说:“我是田忌的部下,我们屡战屡胜,威震天下,想要做一番大事业,看看吉利不吉利?”当算卦的人走出来时,(公孙闬)就叫人把算卦的抓起来,将其带到齐王面前去证明这一席话。田忌于是只好逃离齐国。超然客公众号孙膑对田忌说:“将军愿意做一番大事吗?”田忌说:“该怎么做呢?”孙膑说:“将军最好是不要解除武装返回齐国,而让那些疲惫老弱的士兵来驻守任这个地方。任地的道路狭窄,车辆只能碰撞摩擦才能通过。如果让那些疲惫老弱的士兵把守任地,定能以一当十,以十当百,以百当千。这样以后,将军背靠太山,左边有济水,右边有天唐,辎重直达高宛,只需轻车和精锐的骑兵就可以直冲齐都临淄的雍门。如此,齐国的君主就可由将军控制了,而成侯邹忌必定逃走。否则,将军就回不了齐国。”田忌没有听从,果然未能返回齐国。

齐将田忌从齐国逃到楚国,邹忌代替他担任齐相,担心田忌凭借楚国的势力重回齐国。说客杜赫对邹忌说:“我愿意为您把田忌留在楚国。”杜赫便去对楚王说:“邹忌跟楚国不友好的原因,是邹忌担心田忌凭借楚国的势力重回齐国。大王不如把江南封给田忌,以表明田忌不会再重回齐国。邹忌便一定会让齐国和楚国友好。田忌是个逃亡在外的人,他现在得到了封地,一定会深深地感谢大王。如果将来他重回齐国,也一定会使齐国和楚国非常友好。这就是利用田忌、邹忌二人的办法。”楚王果然把江南封给了田忌。邹忌做齐宣王的臣子,他推荐任职的人很多,齐宣王不高兴。晏首是齐宣王的重臣,推荐的人却不多,齐宣王很喜欢他。邹忌便对齐宣王说:“我听人说,家里有一个孝子,不如有五个孝子。现在晏首到底推荐了几个人呢?”齐宣王因此认为晏首堵塞了推荐贤人的道路。材料二:田婴,是齐威王的小儿子、齐宣王庶母所生的弟弟。田婴从威王时就任职当权,曾与成侯邹忌以及田忌带兵去救援韩国攻打魏国。成侯与田忌争宠,成侯出卖了田忌。田忌害怕了,就偷袭齐国边境的城邑,没拿下,便逃跑了。这时正赶上齐威王去世,齐宣王被立为国君,齐宣王知道是成侯出卖田忌,就又召回了田忌并让他做了将领。宣王二年,田忌跟孙膑、田婴一起攻打魏国,在马陵战败魏国,俘虏了魏太子申杀了魏国将领庞涓。湖北省八市2024届高三4月调研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三模)(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曾子寝疾,病。乐正子春坐于床下,曾元、曾申坐于足,童子隅坐而执烛。童子曰:“华而皖①,大夫之箦②与?”子春曰:“止!”曾子闻之,瞿然曰:“呼!”曰:“华而皖,大夫之箦与?”曾子曰:“然。斯季孙之赐也,我未之能易也。元,起易箦。”曾元曰:“夫子之病革矣,不可以变。幸而至于旦,请敬易之。”曾子曰:“尔之爱我也不如彼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吾何求哉?吾得正而毙焉斯已矣。”举扶而易之,反席未安而没。(选自《礼记》)①华而皖:华美,光滑。②篑(zé):席子。材料二:景公问政孔子,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景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岂得而食诸!”他日又复问政于孔子,孔子曰:“政在节财。”景公说,将欲以尼溪田封孔子。晏婴进曰:“夫儒者滑稽①而不可轨法;倨傲自顺,不可以为下;崇丧遂哀,破产厚葬,不可以为俗;游说乞贷,不可以为国。自大贤之息,周室既衰,礼乐缺有间。今孔子盛容饰,繁登降之礼,趋详之节,累世不能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君欲用之以移齐俗,非所以先细民也。”后景公敬见孔子,不问其礼。异日,景公止孔子曰:“奉子以季氏,吾不能。”以季孟之间待之。齐大夫欲害孔子,孔子闻之。景公曰:“吾老矣,弗能用也。”孔子遂行,反乎鲁。孔子年七十三,以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葬鲁城北泗上,弟子皆服三年。三年心丧毕,相诀而去,则哭,各复尽哀;或复留。唯子贡庐于冢上,凡六年,然后去。弟子及鲁人往从冢而家者百有余室,因命曰孔里。鲁世世相传以岁时奉祠孔子冢,而诸儒亦讲礼乡饮大射于孔子冢。孔子冢大一顷。故所居堂弟子内,后世因庙藏孔子衣冠琴车书,至于汉二百余年不绝。高皇帝过鲁,以太牢祠焉。诸侯卿相至,常先谒然后从政。(选自《史记·孔子世家》,有删节)①滑稽:此处指能言善辩,言语流利。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尔之爱A我也不如B彼C君子之爱D人也以德E细人之爱回人也以姑G息H吾何求哉?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病,指病重,与“故病且怠”(《种树郭橐驼传》)中的“病”意思不同。B.诸,兼词,之乎,与“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兰亭集序》)中“诸”意思相同。C.可以,可以用来,与“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曹刿论战)中“可以”意思相同。D.然后,这样以后,与“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中“然后”意思相同。12.下列对有关材料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子春制止童子说“华而皖,大夫之箦与”.是担心曾子知道这件事情,又要换席子,这对病危的曾子来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B.齐景公赞赏孔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观点,是因为他需要这样的秩序来维护自己的地位,使自己可以安心享受奢侈浮华的生活。C.晏婴反对重用孔子,理由之一是自从圣君贤相相继去世,周朝王室衰落以后,礼乐残缺有一段时间了,孔子的主张不合时宜。D.曾子为了维护礼制,临死也要换掉超出自己身份的席子;齐景公也极力推崇礼制,所以用“季孟之间”的地位来对待孔子。13.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举扶而易之,反席未安而没。(2)累世不能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14.用自己的话,概括晏婴对儒者的负面评价。(3分)10.CEH。11.B。A项《种树郭橐驼传》中“病”是“困苦”的意思。B项《兰亭集序》中“诸”是“之于”的意思。C项两个“可以”都是“可以用来”的意思。D项两个“然后”都是“这样以后”的意思。所以选B项。12.D。齐景公对待孔子的规格与礼制无关,“极力”也有拔高之嫌。13.(1)(大家)一起扶起曾子,换掉席子,将曾子安放回席子,曾子还没躺安稳就去世了。(“举”“反”“没”各1分,句意通顺1分)(2)连续几代不能穷尽其中的学问,从幼到老不能学完他的礼乐。(“累世”“殚”“当年”各1分,句意通顺1分)14.(1)能言善辩,不守法度。(2)高傲自大,不能用来教育百姓。(3)崇尚厚葬,不能作为风俗。(4)四处游说乞求官禄,不能用来治国。(答对3点给3分)文言文参考译文:曾子因病躺在床上,病危。曾子的弟子乐正子春坐在床旁边,曾元、曾申坐在床脚下,童仆坐在角落拿着蜡烛照明。童仆说:“竹席华美而光洁,(那是)大夫(才能享用)的啊!”子春说:“住嘴!”曾子听见这话,惊惧地说:“啊!”(童仆又)说:“华美而光洁,(那是)大夫(才能享用)的竹席啊!”曾子说:“是的。那是季孙送给我的,我没有能够及时换掉啊。(曾)元,(扶我)起来换竹席。”曾元说:“您的病非常严重啊,不能移动(您的身体啊)。(如果)幸运地到了早晨,一定遵从您的意思换了它。”曾子说:“你爱我不如他(童仆),君子按照道德标准去爱护别人,小人以无原则的迁就去爱别人。我还有什么苛求啊?我能得到(礼制的)正道而死去,也就足够了。”(大家)一起扶起曾子,换掉席子,把曾子安放回席子,曾子还没躺安稳就去世了。齐景公问孔子如何为政,孔子说,“国君要像国君,臣子要像臣子,父亲要像父亲,儿子要像儿子。”景公说:“讲得好啊!如果真的国君不像国君,臣子不像臣子,父亲不像父亲,儿子不像儿子,纵然有粮食,我怎么能吃得下去呢!”改日齐景公又向孔子询问为政,孔子说:“为政在于节约财物。”景公很高兴,将要把尼溪的土地封赐给孔子。晏婴进言说:“这些儒者能言善辩不能用法度来规范;高傲自大自以为是,不能任用他们来教育百姓;崇尚丧礼尽情致哀,破费财产厚葬死人,不可将这作为习俗;四处游说乞求官禄,不可以用这个来治理国家。自从圣君贤相相继去世,周朝王室衰落以后,礼乐残缺有一段时间了。如今孔子盛装打扮,繁琐地规定尊卑上下的礼仪、举手投足的节度,连续几代不能穷尽其中的学问,从幼到老不能学完他的礼乐。国君打算用这一套来改造齐国的习俗,恐怕不符合以小民为先的取向。”此后齐景公虽然恭敬地接见孔子,但不再问有关礼的事。有一天,齐景公挽留孔子说:“按照季氏上卿的规格来待你,我不能做到。”于是就用介于鲁国季氏和孟氏之间的规格来对待孔子。齐国大夫企图谋害孔子,孔子听说此事。齐景公说:“我老了,不能用你了。”孔子于是就走了,返回鲁国。孔子享年七十三岁,在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这天去世。(孔子死后)埋葬在鲁城北的泗水边上,弟子们都服丧三年。三年过去了,弟子们为老师守心丧已毕,互相诀别而离去,就哭了起来,各又尽哀;有的弟子又留下来。惟有子贡在坟墓旁建起一间房子,共守了六年,然后离去。前往移居孔子墓旁居住的孔子的弟子和鲁国人有一百多家,因此命名这里为“孔里”。鲁国每年按时节祭祀孔子坟墓,世世代代相传。儒生们也在孔子墓前演习礼仪,举行乡饮酒礼,还举行大规模的比射仪式。孔子坟墓的占地面积有一顷那么大。孔子的故居堂屋及弟子们的内室,后世就改成了庙堂,收藏孔子的衣服、帽子、琴、车、书,直到汉代二百多年没有断绝。高皇帝经过鲁地,用牛羊猪三牲祭祀孔子。诸侯、卿大夫、宰相一到任,常常先去拜谒孔子庙,这样以后才去处理政务。湖北省武汉市2024届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考试语文试卷(三模)(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刘实字嘉秀,安福人。宣德五年进士,选庶吉士。自陈才薄亲老气教职,不许。授金华府同知。金华旱,多逋赋,民至子女偿之,实疏请得免,又赎还子女。以母丧归庐墓三年服除,迁顺天府治中。景泰中,以荐入翰林修书。为人刚直峻峭,意所不可,达官贵人必面斥之。书未成,以三考满,迁南雄知府。未数月,有中官使岭外,将至,遣卒先觇供张①。不办,实又不假色词。卒怒,还告。明日,从中使入驿,与诸从骑弓剑列左右。群僚庭参毕留实诘辱之。而南雄民从驿门外望见,竞趋入翼蔽。实出,中使相视惊愕,徐问实所以得民状,欲召实谢之,实不往。中使去至韶,韶人言:“南雄且驿书讼朝使矣。”中使惧,急遣骑驰奏,诬实毁敕,大不敬,冀以抵罪。然实未尝先言也。既闻,逮下诏狱。实从狱中上书,言:“臣从官三十年,未尝以妻子自随,餐粗衣敝,为国家爱养小民,不忍劳费之。以是触忤天使,无所逃罪。”上览书意稍解而中官交谮之竟瘐死狱中。实性廉介,不取民一钱。民有馈鹅者,实不受,民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