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1页
《祝福》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2页
《祝福》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3页
《祝福》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4页
《祝福》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祝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梳理故事情节,准确概括祥林嫂的三次变化及形象特点。二、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人物塑造的方法。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理解倒叙手法的妙处。三、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旧社会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重点难点1.塑造人物的方法;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重)2.深刻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封建制度、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难)导入

鲁迅认为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资格,至多不过是奴隶,中国历史上只有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鲁迅努力从整体上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在此基础之上,在许多文章中还十分深刻地剖析中国传统文化的种种弊病,来加以揭示和批判,“意在复兴,在改善”,因而鲁迅在他的乡土小说的创作中也努力解剖、抨击中国传统文化在民族心理性格方面形成的种种病态。今天,我们共同研讨鲁迅小说《彷徨》集中《祝福》为我们塑造的一个病态社会下的一个典型的妇女形象──祥林嫂。1.鲁迅其人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民主战士,代表作品有中国第一本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散文诗集《野草》、小说集《呐喊》《彷徨》等。大量作品被编入语文教材,如《故乡》《藤野先生》《拿来主义》等。2.写作背景

《祝福》写于1924年2月7日。20世纪20年代,正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时期。鲁迅以极大的热情欢呼辛亥革命的爆发,可是残酷的现实不久就让他失望了。他看到帝制政权虽被推翻,但代之而起的却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封建社会的基础并没有被彻底推翻,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宗法观念、封建礼教仍然是压在人民头上的精神枷锁。妇女是中国封建思想最大的受害者。封建的“政权、族权、神权、夫权”严重束缚着她们的身心,妇女解放问题成为鲁迅这一时期探索的主要问题。因此鲁迅选取了妇女题材,写了《祝福》这篇小说。这一时期的鲁迅基本上还是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还不可能用马克思主义来分析观察,有时就不免发生怀疑,感到失望。他把这一时期的小说集叫做《彷徨》,显然是反映了其时自己忧愤的心情。但鲁迅毕竟是个“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正视淋漓的鲜血”,他决不会畏缩、退避,而是积极奋斗,正如他在《彷徨》前面的题辞“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3.题解

《祝福》是鲁迅的代表作之一,选自《彷徨》。故事主要讲述作者回到家乡,暂住在鲁四老爷的家中,见证了祥林嫂的死亡,并剖析了祥林嫂死亡的深入原因,对当时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关于“祝福”:“祝福”是旧时浙江绍兴一带曾经流行过的一种迷信习俗。每当旧历年底,地主和有钱人家举行年终大典,杀鸡、宰鹅、买猪肉,并将三牲煮熟,作为“福礼”,公顷天生和祖宗享用,感谢他们保佑当年平安,并祈求来年幸福。任务一:快速阅读,整体感知,理清小说思路要求:

一、疏通字词、正音

二、结合小说三要素理清情节:请学生速读课文,画出课文中表明时间地点的词语,并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各段内容。字音字形寒暄xuān

送灶zào陈抟tuán朱拓tà

荸荠bíqí门槛kăn咀嚼jŭjué渣滓zĭ炮烙páoluò窈陷yăo草窠kē蹙cù缩歆xīn享牲醴lĭ

唾tuò弃

蹒跚pánshān一瞥piē驯xùn熟钝dùn响瓦楞léng间或jiàn悚然song踌躇chóuchú俨然yǎn不更事gēng谬种miù

雪褥rù尘芥jiè形骸hái呜咽yè桌帏wéi

讪讪shàn嚎叫háo理清情节

情节

内容

顺序

序幕祝福景象与鲁四老爷(1-2)结局

祥林突然死去(3-33)

倒叙

开端

初到鲁镇(34-53)三个半月发展

被卖改嫁(54-65)两年高潮

再到鲁镇(66-111)约两年尾声

祝福景象和我的感受(112)思考:1.《祝福》在结构上采取倒叙的手法有什么作用?

2.哪一句在结构上承上启下,显示将倒叙转为顺序的?3.“我”在小说中起了什么作用?【明确】

1.《祝福》在结构上采取倒叙的手法有什么作用?

(1)小说将祥林嫂的悲惨结局在开始就呈现在读者面前,为读者设置了一系列悬念:祥林嫂过去是什么人?为什么会落到嫂这个地步?为什么又会在死前提出那样奇怪的问题呢?这一切都使读者急于追根溯源探求原委。

(2)造成了浓厚的悲剧气氛,揭示了祥林嫂与鲁四老爷之间尖锐的矛盾,突出了小说反封建的主题。一边是鲁镇年终祝福的热闹忙碌气氛,一边是祥林嫂在富人们的一片祝福声中寂然死去,造成了浓厚的悲剧气氛;死后引起鲁四老爷的震怒,被骂为“谬种”,这就揭示了祥林嫂与鲁四老爷之间尖锐的矛盾,突出了小说反封建的主题。

2.哪一句在结构上承上启下,显示收倒叙转为顺序的?

“然而先前所见所闻她的半生事迹的断片,至此也联成一片了。”

2.“我”在小说中起了什么作用?

①线索作用。以“我”之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串起连全文。

②代表一种有限叙述视角。小说主要以“我”的视角来展开叙述。

③故事的亲历者和旁观者。既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性,又增加了故事的客观性。

④拓展主题意蕴空间。使小说主题从同情底层百姓妇女的不幸命运、批判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对底层妇女的精神毒害,辐射到底层人之间的冷漠,以及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精神懦弱与情感隔膜。任务二:细读文本,赏析人物形象

一、祥林嫂

1.祥林嫂从26岁到40岁上下共经历了七件事。请用四字短语概括这七件事,并结合重点句子分析这些事件对祥林嫂人生的影响。2.文中有三次对祥林嫂的肖像描写,各有什么变化?其中的变化说明了什么?肖像中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找出相关描写,分析祥林嫂的形象特点并体会这些描写的作用。【明确】1.祥林嫂从26岁到40岁上下共经历了七件事。请用四字短语概括这七件事,并结合重点句子分析这些事件对祥林嫂人生的影响。①逃至鲁镇。“然而她反满足,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满足”一词写出了她对做工生活的满意。②抓回婆家。“一个抱住她,一个帮着,拖进船去了。……她像是捆了躺在船板上。”从几个动词中可以看出祥林嫂婆家的蛮横和夫权族权的威慑,可以揣度她回到婆家的生活状况。③再度出嫁。“我们见得多了……鲜血直流……”,可以看出夫权意识对她的巨大影响,她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④夫死子丧。倾诉阿毛之死。阿毛之死令她痛彻肺腑,因此也失去了在婆家生存的资格,乃至被赶出婆家。⑤重回鲁镇。鲁镇人的咀嚼赏鉴,让她感受到人性的冷漠,遭人唾弃。⑥捐献门槛。柳妈的话对她打击巨大。⑦死于祝福。“魂灵”之有无造成了她巨大的精神压力。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脸色青黄青黄黄中带黑两颊红的消失了血色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眼睛顺着眼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衣着饰物(用物)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竹篮,空的破碗;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形象特点年轻寡妇,生活贫困,但身体还健康,精力充沛生活更为贫困,精神上也受到更大打击,健康状况不如从前了精神已完全麻木、枯竭,物质上一无所有,陷入绝境作用:通过这些不断变化的肖像描写,尤其是祥林嫂的眼神变化,展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概括了祥林嫂半生悲惨的经历。通过鲜明的对照反映了祥林嫂悲剧命运的几个阶段,形象地反映了祥林嫂是怎样一步步地被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逼到绝境的,深刻地揭露了封建思想对劳动妇女的摧残和迫害。

在当时的社会里,围绕在祥林嫂周围的人,不管亲的疏的、有恶意的无恶意的,都在把她往死路上赶。

初到鲁镇

鲁四老爷

钳制精神

卫老婆子

剥削金钱

被卖改嫁

夫家堂伯

掠夺财产

婆婆

剥夺人身自由

再到鲁镇

柳妈

精神恐吓

鲁镇的闲人

嘲笑打击

寂然死去

“我”

增加其痛苦

鲁家的短工

毫无同情心

小结:祥林嫂的性格特点及其意义

祥林嫂是旧社会劳动妇女的典型,她勤劳善良,朴实顽强,但在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旧社会,她被践踏、被迫害、被摧残,以至为旧社会所吞噬。封建礼教对她的种种迫害,她曾不断地挣扎与反抗,最后还是被压垮了。祥林嫂的悲剧深刻揭示了旧社会封建礼教对劳动妇女的摧残和迫害,控诉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二、其他人物

1.鲁四老爷是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典型。他迂腐、保守、顽固,坚决捍卫封建思想,反对一切改革和革命,尊崇理学和孔孟之道,自觉维护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他自私伪善,冷酷无情,在精神上迫害祥林嫂,才让她生存信心彻底毁灭,是导致祥林嫂惨死的主要人物。

2.柳妈是个吃斋念佛的善女人,受封建迷信思想毒害很深,同情祥林嫂,又把她视为不贞的人加以奚落。出于善意,她想给祥林嫂寻求解脱的药方,结果反而给祥林嫂造成难以支撑的重压,把祥林嫂推向更悲惨的深渊之中。柳妈自身的被害与她不经意的害人,从另一角度揭露了封建礼教的罪恶。

3.“我”是一个具有进步思想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形象,同情劳动人民,不满黑暗现实,但也有软弱与无能的一面。在小说的结构上,“我”又起着线索的作用,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都是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来展现的。任务三:研读课文本,分析环境描写,体会艺术匠心

《祝福》描绘了复杂的社会环境:

1.祝福的描写。形象地再现鲁镇封建气息浓厚的环境,同时它也是一个时间标志,把祥林嫂的人生悲剧串联起来,形成清晰的发展脉络。还和祥林嫂的死形成强烈对比,增添了作品的悲剧氛围。

2.鲁四老爷书房的描写。表露了鲁四老爷的身份,揭示了他伪善的本质。他是一个宣扬封建礼教,自觉维护封建统治的卫道者。

3.鲁镇人文环境的描写。鲁镇是一个封闭式社会,是当时中国偏僻而落后的一个角落,受到理学严密的思想统治,弥漫着浓厚的迷信气氛。为祥林嫂的“被打败”提供了典型环境。

作者巧妙地把祥林嫂悲剧性格上的几次重大变化,都集中在鲁镇“祝福”的特定的环境里,三次有关“祝福”的描写,不但表现了祥林嫂悲剧的典型环境,而且也印下祥林嫂悲惨一生的足迹。

1.研读课文第1—2段,思考:课文是怎样描写鲁镇祝福景象的?哪些语句带有作者的感情或有特定的思想内容?2.研读课文中第二次对鲁四老爷家祝福的描写,思考:有何深刻含义?3.研读课文结尾通过“我”的感受来描写祝福景象的句子,思考:有何用意?

【明确】

1.研读课文第1—2段,思考:课文是怎样描写鲁镇祝福景象的?哪些语句带有作者的感情或有特定的思想内容?

小说在开头就渲染了鲁镇年终祝福的热闹忙碌的气氛:晚云的闪光、爆竹的钝响、幽微的火药和人们忙碌的景象。调动了读者的视觉、听觉和嗅觉,写得层次分明,具体形象,使人如见其景,如闻其声。课文中用“沉重”的晚云,“阴暗”的天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等语句,透露出作者对这种气氛的反感和贬抑。其中有一句话“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只要买得起福礼和爆竹之类的,——今年自然也如此”值得注意。这句话点出了辛亥革命以后农村风俗习惯依旧,封建思想依旧。而破折号插入的部分又反映出,在这贫富悬殊的社会里,穷人无福可祝,无福可言。这些语句,勾勒了当时的社会环境,烘托一种沉闷悲凉的氛围,揭示了祥林嫂悲剧的社会基础,预示了祥林嫂悲剧命运的必然性。

2.研读课文中第二次对鲁四老爷家祝福的描写,思考:有何深刻含义?

祥林嫂是一个被鲁四老爷认为“败坏风俗”的罪人,被剥夺了做人的权利。祝福本身就是旧社会最富有特色的封建迷信活动,所以在祝福时封建宗法思想和反动的理学观念也表现得最为强烈,在鲁四老爷不准“败坏风俗”的祥林嫂沾手的告诫下,祥林嫂失去了祝福的权利。她为了求取这点权利,用“历来积存的工钱”捐了一条“赎”罪的门槛,但所得到的仍是“你放着罢,祥林嫂”。这样一句喝令,就粉碎了她生前免于侮辱、死后免于痛苦的愿望,她的一切挣扎的希望都在这一句喝令中破灭了。就这样,鲁四老爷在祝福的时刻凭着封建宗法思想和封建礼教的淫威,把祥林嫂一步步逼上死亡的道路。特定的环境描写,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同时也增加了人物形象的真实感与感染力。

3.研读课文结尾通过“我”的感受来描写祝福景象的句子,思考:有何用意?

已经是乞丐的祥林嫂怀着对地狱的恐惧悲惨地死去,祥林嫂的悲剧达到高潮。祥林嫂死的惨象和天地圣众“预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的气氛,形成鲜明的对照,深化了对旧社会杀人本质的揭露,同时在布局上也起到了首尾呼应、使小说结构更臻完善的作用。任务四:深读文本,探究主旨

阅读思考:

1.祥林嫂的春天是被她所生活的那个社会、那个环境夺走的。这是怎样的社会、环境?2.祥林嫂悲剧形成的主观原因又是什么?

【明确】

1.祥林嫂的春天是被她所生活的那个社会、那个环境夺走的。这是怎样的社会、环境?

那是一个封建势力猖獗、封建礼教观念浓厚、封建迷信旧俗盛行的社会。

(1)在这个社会环境中,妇女没有丝毫的权利。尽管祥林嫂也劳动,而且又勤快能干,还是没有丝毫的权利,连最起码的人身自由也没有。男女不平等,妇女成了婚姻中的买卖商品。婆婆可以强行将她抓回去卖到山里,大伯可以在祥林嫂丧夫亡子时,将她扫地出门。族权使她“守寡不成”“守家不成”。

(2)在这个社会环境中,人们以封建贞操观念歧视再婚妇女。鲁四老爷认为祥林嫂这样再婚过的人,“败坏风俗”,“不干不净”,祭祀不让沾手,柳妈认为,再婚还不如“索性撞一个死,就好了”,连祥林嫂极力抗争的撞破头而留下的伤疤,也成为“耻辱”的标记。即便祥林嫂用血汗钱捐了门槛,也无以赎掉再婚的“罪名”。封建的夫权又要她守寡,从一而终,要她守家,“生为夫家人,死为夫家鬼”。

封建宗法制度的黑手,伸出了两条绳索(夫权与族权),捆住了她的脖子,朝着相反的方向紧勒。祥林嫂就是被这封建的礼教夺去生命的春天的。

(3)在这个社会环境中,人心冷漠,没有同情,没有爱。对于祥林嫂的不幸,鲁镇的男女老少,都视为笑料,没有丝毫的安慰和援助,有的只是烦厌,嘲弄和唾弃。最后被鲁家无情地打发出门,沦为乞丐,还要不到饭。在人们只顾“拜求来年一年中的好运气”之时,倒毙在风雪中。即便如此,代表封建政权的鲁四老爷还骂她是“谬种”,冷酷,冷酷的社会夺走了祥林嫂生命中的春天。

(4)在这个社会环境中,迷信观念又使祥林嫂在死亡线上饱受精神折磨。代表着封建政权维护者的鲁四老爷以封建的贞操观念剥夺了她劳动的权利,她精神崩溃,信神信鬼,怀着死后被锯成两半的恐惧走向死亡。

鲁镇,旧中国村镇的缩影。这里世态冷酷,封建势力猖獗,封建迷信等旧俗盛行。鲁镇住满了吃人的,自己被吃又转过来吃人的人,他们组成一个浩浩荡荡的队伍,有的笑吟吟,有的流着泪,有的皱着眉,但全都闪着白历历的牙齿,对着牺牲者——祥林嫂,明中暗中咬她一口!祥林嫂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竭力逃避着被吃的命运,虽然她进行了一次次的挣扎,但最终还是葬送于比死亡更恐怖的毁灭中。是封建制度、封建礼教,夺走了祥林嫂生命中的春天。

正如现代作家丁玲指出的:“我读这篇作品觉得这是真正的悲剧。祥林嫂是非死不可的,同情她的人和冷酷的人、自私的人是一样的把她往死里赶,是一样使她精神上增加痛苦,因为并不是这一个人,或那一个人才造成她的悲哀的命运的。”又如许寿裳所说:“人世间的惨事,不惨在狼吃阿毛,而惨在礼教吃祥林嫂。”

2.祥林嫂悲剧形成的主观原因又是什么?

(1)贞节观

祥林嫂是普通的农村妇女,但是却深受封建思想的节烈观的影响。可见封建思想对中国人的毒害多么深重,不仅在鲁四老爷这样保守的乡绅头脑中根深蒂固,而且深入到社会最底层。祥林嫂对再嫁反抗越激烈,说明她受的毒害越深。不仅世人认为祥林嫂再嫁是罪恶,就连她自己也一直以再嫁为耻,精神萎靡,心怀恐惧。

(2)迷信思想

迷信也同样毒害着祥林嫂的心灵。如果她没有再嫁的罪恶感,也许对鬼神的恐惧不会那么强烈。因为有了这样的罪感,“怕暗夜,怕黑影”,她想摆脱,想赎罪,自然乞求于迷信。她捐了门槛,自以为摆脱了罪孽,却不被社会认可。于是“她有如在白天出穴游行的小鼠”,自绝于这个社会了。【归纳总结】

周围的人都把杀人的矛头刺向了祥林嫂。祥林嫂是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她勤劳、善良、质朴、顽强,但在旧社会却不但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反而成了一个被践踏、被迫害、被愚弄、被鄙视的人物,以致被旧社会所吞噬。在被婆婆、堂伯、大伯虐待,出卖,被迫再嫁,被驱赶时,她不断挣扎;为了能使鲁四老爷、鲁四婶再让她在祝福前做祭祀的活,摆脱灵魂上的迷信枷锁,争取做人的权利,她倾其所有到土地庙里捐门槛;面对柳妈、鲁镇男女的种种讥讽、侮辱与伤害,她给以无声的抗议。但在封建社会里,根本找不到违反了封建礼教的祥林嫂的位置,更何况她还要反抗,这更加为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所不容。正是以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为指南的鲁四老爷和受这种思想文化熏染毒害的人们,是他们的思想把一个勤劳、善良、质朴、顽强的妇女推向恐怖的地狱。

封建社会的四道绳索——族权、夫权、神权、政权混为一体,形成了一股凶残的封建宗法势力,残酷地奴役和迫害她,将她一步步逼上绝路,最终把她置于死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