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部分地区高三下学期三模语文试题汇编:语言文字运用Ⅱ_第1页
河南省部分地区高三下学期三模语文试题汇编:语言文字运用Ⅱ_第2页
河南省部分地区高三下学期三模语文试题汇编:语言文字运用Ⅱ_第3页
河南省部分地区高三下学期三模语文试题汇编:语言文字运用Ⅱ_第4页
河南省部分地区高三下学期三模语文试题汇编:语言文字运用Ⅱ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言文字运用Ⅱ河南省开封市2024届高三年级第三次质量检测语文试卷(二)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生产力就是人类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能力。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最活跃、①最革命的要素,生产力发展是衡量社会发展的带有根本性的标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马克思曾说:②“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邓小平同志也明确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③。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主导、实现关键性颠覆性技术突破而产生的生产力。没有科技发展的关键性突破,就没有新质生产力——④先进科技是新质生产力生成的内在动力。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是“新”与“质”。所谓“新”,是指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传统生产力,以新技术、新经济、新业态为主要内涵的生产力。所谓“质”,是强调把创新驱动作为生产力的关键要素,以实现自立自强的关键性颠覆性技术突破为龙头的生产力跃升。因此,新质生产力是科技创新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高效能、高质量,区别于依靠大量资源投入、高度消耗资源能源的生产力发展方式,是摆脱了传统增长路径、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生产力,是数字时代更具融合性、更体现新内涵的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提出,带来的是发展命题,也是改革命题。生产力是生产关系形成的前提和基础。生产关系是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建立起来的,是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它的性质必须适应生产力的状况。与形成新质生产力相适应,要加快围绕创新驱动的体制机制变革,通过不断调整生产关系来激发社会生产力发展活力。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发展和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中国化时代化。20.文中划横线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①顿号 B.②冒号 C.③引号 D.④破折号2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如果改成“科技发展的关键性突破促使新质生产力的生成”,语义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22.文中多处出现“马克思”一词,表意各有侧重,请简要说明。【答案】20.B21.①原文使用两个“没有”,能更好地强调科技发展对生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性。②原文“就”,更能凸显前后两句的逻辑关系。22.①第一处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解释生产力的概念内涵。②第二处引用马克思曾说的话,明确生产力与科学的关系。③第三处指出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创新及中国化时代化。【解析】【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辨析标点符号的能力。B.②处冒号使用不恰当,此处是间接引用,应该用逗号。故选B。【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语句(语段)表达效果的能力。①内容主旨上,原文连续使用两个否定词“没有”,强调作用更为凸显,更有力地突出了科技发展对生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性。②句式结构上,在前一句“没有科技发展的关键性突破”之后,用“就”字承接,并引出后一句,更能凸显“科技发展的关键性突破”和“新质生产力”之间紧密逻辑关系。【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同词异境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①第一次出现“马克思”,是在开头处,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来阐释生产力的概念内涵,即“生产力就是人类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能力”。②第二次出现“马克思”,是引用马克思曾经说过的话,“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来明确生产力与科学的关系。③第三次出现“马克思”,是在结尾处分,指出“新质生产力”的提出,符合马克思主义理论,并且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创新及中国化时代化。河南省新乡市2024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月光下的清流蜿蜒曲折,水声潺潺。这条一脚就能跨过去的小溪仿佛是固定在大地的一根琴弦。弹拨它的,是清风、月光以及一双少年的手。云领放下篮子,撩开菊花,取出两盏河灯,又取出火柴,一一将它们点燃,将一盏莲花形的送给我。他对我说,他妈妈喜欢吃南瓜,所以他每年放的河灯都是南瓜形的。云领先把几枝菊花放在清流上,然后怕我搅扰了他似的,捧着河灯去了上游。我打量着那盏属于魔术师的莲花形的河灯,它用明黄色的油纸做成,烛光将它映得晶莹剔透。我从随身的包中取出魔术师的剃须刀盒,打开漆黑的外壳,从中取出闪着银光的剃须刀,抠开后盖,将槽中那些细若尘埃的胡须轻轻倾入河灯中。我不想再让浸透着他血液的胡须被囚禁在一个黑盒子中,囚禁在我的怀念中,让它们随着清流而去吧。我呼唤着魔术师的名字,将河灯捧入水中。它一入水先是在一个小小的旋涡处耸了耸身子,仿佛在与我做最后的告别,之后便悠然向下游漂荡而去。我将剃须刀放回原处,合上漆黑的外壳。虽然那里是没有光明的,但我觉得它不再是虚空和黑暗的,清流的月光和清风一定在里面荡漾着。我的心里不再有那种被遗弃的委屈和哀痛,在这个夜晚,天与地完美地衔接到了一起,我确信这清流上的河灯可以一路走到银河之中。21.文中加点的动词使用十分精练传神,请结合文本,从总体上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22.文中画横线处都用到了“仿佛”,说说二者表意和表达效果的不同。第一处:仿佛是固定在大地的一根琴弦。第二处:仿佛在与我做最后的告别。【答案】21.动作的叠加使用,使得文本逐步营造一种温馨、神秘而又稍带忧伤的氛围;同时一系列动作的描写不仅仅是对场景的描述,也是整个故事情节发展的推动力,每一个动作都在向前推进故事。22.第一处“仿佛”是比喻词,将小溪比作大自然中的一根美妙的琴弦,增强了读者对景色美妙和大自然和谐共生的感受;第二处“仿佛”表示类似,用来描写一种状态,像是,其实又不是,增强了场景的情感氛围。【解析】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词语的表达效果的能力。首先,作者在描述云领时,叠用了“放”“撩”“取”“取”“点”“送”等一连串动词,诸如“撩”“取”等动作都显得非常轻柔,而“送给我”的行为,这说明我们关系良好,这使得文本所呈现出的内容是温馨。而读者读罢这一连串动词后,或许会产生疑问:我们为什么要点河灯,是要做什么?再结合后文“他对我说,他妈妈喜欢吃南瓜,所以他每年放的河灯都是南瓜形的”等语句,读者又可得出答案:原来是为了祭奠。由此,文本除了温馨之外,又逐步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稍带忧伤的氛围;其次,正是通过云领一系列的动作行为,我们点河灯的过程得以完成,从而正式进入后面放河灯以及“我”倾倒胡须的内容中。所以这一系列动作的描写不仅仅是对场景的描述,也是整个故事情节发展的推动力,每一个动作都在向前推进故事。【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同一词语在不同语境下的意义和表达效果的能力。第一处,语句将前者“这条一脚就能跨过去的小溪”和后者“固定在大地的一根琴弦”通过“仿佛”一词衔接起来,而两者的共同之处在于形状相似,都具有美感。所以,这里其实是运用了比喻手法,,将小溪比作大自然中的一根美妙的琴弦,而“仿佛”就是比喻词。这一手法的运用,充分增强了读者对景色美妙和大自然和谐共生的感受。第二处,前文语境中描述了“它”在旋涡处“耸了耸身子”的动作,这是现实行为,而在作者的观念或想象里,它这么做是带有一定感情成分的,也就是“仿佛在与我做最后的告别”。这实际上并不是事实,而只是处于作者的想象,所以作者在这里用“仿佛”一词来表示类似,用来描写一种状态,像是,其实又不是,增强了场景的情感氛围。河南省五市2024届高三三模语文试卷(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一般来说,①,而一年四季都在同一个地方逗留和繁殖的称为留鸟。但这两者之间的界定其实并没有很严格,因为如果留鸟所在的栖息地被破坏或者食物减少,它们也会考虑迁居到其他地方。候鸟也需要为食物和筑巢的地方操心,季节的变化会促使它们主动去往温暖的气候中,寻找可以满足这两种“必需品”的地方。通常来说,许多鸟类每年会进行两次迁徙,春季来临时,它们向北飞行,夏季在温带或寒带进行繁殖,秋冬季节②。当然,在南半球,方向是相反的。而这就是鸟类迁移模式中最常见的一种:③,或者说沿南北方向迁徙,比如很多人熟悉的大雁南飞。除此之外,也有一些不常见的迁徙模式。在欧亚大陆上,部分雀形目的鸟类不再向南迁徙至非洲的越冬地,而是一路向西飞向法国南部过冬,这种自东向西的迁徙模式不属于传统的南北方向“鸟类迁飞路线”,而是沿着“经度”进行迁徙。在20世纪末,西欧和南欧的气温升高,使得这些地区比以前更适合鸟类过冬,它们无需飞行更远的距离就能安定下来,对鸟类来说是一种风险更低的迁徙方式。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22.简述第三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表达准确流畅,不超过50个字。【答案】21.①有迁徙行为的鸟类称为候鸟;②再返回南方较暖的地区越冬;③遵循“纬度”进行迁徙。22.①因为西欧和南欧比以前更适合鸟类过冬,②且距离近、③风险低,④所以部分鸟类出现了自东向西的迁徙模式。【解析】【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①此处和“一年四季都在同一个地方逗留和繁殖的称为留鸟”为对照句,应指候鸟,应填“有迁徙行为的鸟类称为候鸟”;②结合“春季来临时,它们向北飞行,夏季在温带或寒带进行繁殖”,秋冬则应是回归较温暖的南方,应填“再返回南方较暖的地区越冬”;③后文有“这种自东向西的迁徙模式不属于传统的南北方向‘鸟类迁飞路线’,而是沿着‘经度’进行迁徙”,此处是传统的南北方向的迁徙,故应是沿着“纬度”迁徙,应填:遵循“纬度”进行迁徙。【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选择句式概括要点的能力。文段主要阐述沿着“经度”进行迁徙的自东向西的迁徙模式。前两句提出这一迁徙模式,第三句举例说明原因。关键信息为“西欧和南欧的气温升高”“更适合鸟类过冬”“无需飞行更远”“风险更低”。用因果关系整合概括以上信息得出答案:因为西欧和南欧比以前更适合鸟类过冬,且距离近、风险低,所以部分鸟类出现了自东向西的迁徙模式。河南省四市2024届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相比于传统烹调方式,有些人觉得“低温慢煮”更健康。那么,①?低温慢煮是食材料理常用的一种技法。本质上是将食材密封在真空袋中,然后放入能够精准调节温度的加热系统中烹调。温度一般在50℃到80℃之间,时间则长达几个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或更久。低温慢煮相对于传统的高温烹饪而言,的确是更健康的选择。食物经高温烹饪可能产生致癌物质,而低温慢煮的烹调温度一般只有50℃到80℃,能够避免有害物质的产生。同时,低温慢煮不需要费心控制火候,也不用担心一时忘记而烧锅、糊锅,可以让烹调更省心。此外,这种新型烹调方式能够让食物口感更好,因为真空包装避免了氧气与食物接触发生的化学反应,使食物保持了“原汁原味”。②,尤其是一些加热温度和时间不够就有中毒风险的食物。比如豆类,它们含有植物血凝素,需要100℃加热数分钟甚至半小时以上才能分解毒素。还有具有结缔组织的肉类,结缔组织在低温下不能被分解,需要经过高温处理后方可食用。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22.简述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表达准确流畅,不超过50个字。【答案】21.①什么是低温慢煮②但不是所有食物都适合低温慢煮22.因为低温慢煮能够避免有害物质的产生,让烹调更省心,食物口感更好,所以低温慢煮是更健康的选择。【解析】【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①根据后文“低温慢煮是食材料理常用的一种技法”可知,横线处应该是对低温慢煮概念的提问,可填“什么是低温慢煮”。②根据“尤其是一些加热温度和时间不够就有中毒风险的食物”可知,有些食物加热温度和时间不够就有中毒风险。由此推断,不是所有的食物都适合低温慢煮,可填“但不是所有食物都适合低温慢煮”。【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压缩语段、变换句式的能力。第二自然段主要讲了低温慢煮是健康选择的原因。一是“能够避免有害物质的产生”,“让烹调更省心”;二是“能够让食物口感更好”,“使食物保持了‘原汁原味’”,即保留“原汁原味”。以此进行概括,注意运用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如“因为”“所以”。河南省郑州市宇华实验学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7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1~22小题。五富一下火车就紧张了,他的嘴张着,肌肉僵硬,天还有点凉,但汗出了一层又出一层。奇怪的是我们都穿了我们最好的衣服,现在却显得那样的破旧和灰暗。而且手黝黑,手怎么一下子就黝黑了呢?五富一直扯着我的衣襟,前脚总是磕碰着我的脚后跟,我让他不要扯我的衣襟,不扯我的衣襟又怕他走丢。①没事的,五富,你到我前边走,我说咋走你咋走。楼是一幢一幢高低胖瘦往空中戳着,路上架路,曲里拐弯,在人和车搅和得像蚂蚁窝一样的闹市里,我是能分辨出方向的,虽然没有太阳却知道哪儿是东哪儿是西。我得轻松一下,我说五富,我问你,一头牛……我话没说完,五富说:牛?哪儿有牛?!我恨他,②我说:一头牛,牛头朝东,尾巴朝哪儿?五富说:朝西。我说:错!朝下。五富想了想,是朝下。21.有人认为正如②处用“我说”一样,①处也应加上“我说”。结合语境,谈谈你的看法。(3分)22.文中画波浪线句子如改成:“现在却显得那样的旧和暗,而且手也黑了。”语义基本相同,但原句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4分)【答案】21.不同意。示例:①原句节奏更快,符合“我”当时紧张、忙乱的状态。②同句中已有“我说”,如加上会显得累赘。22.①与“旧”“灰”“黑”相比,“破旧”“灰暗”“黝黑”更凸显出我们的土气,反衬城市的繁华和人们的光鲜,表现了我们自惭形秽的心理。②“而且手也黑了”只简单陈述了手黑的状态,原句加上“手怎么一下子就黝黑了”,用疑问句式反映我们的震惊,突出的还是内心的自卑;“一下子”给人瞬间的冲击感,表现我们与城市的距离。③原句的“破旧“灰暗”“黝黑”,是双音节词,节奏舒缓,符合语境,能反映我们相互观察、比较的状态。【解析】21.本题考查学生解析语句表达效果的能力。不同意。①语段描写“我”和五富等农村人来到城里的感受,我们感觉最好的衣服也显得破旧灰暗,手也变得黝黑,“五富一直扯着我的衣襟,前脚总是磕碰着我的脚后跟”,我们都感到自卑而又紧张,因此这里不加“我说”而直接写说的内容,节奏更快,符合“我”当时紧张、忙乱的状态。②同句中“我说五富”一句中已有“我说”,如加上会显得累赘。22.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效果的能力。①从词语方面看,原文用的是“破旧”“灰暗”“黝黑”,改句用的是“旧”“灰”“黑”,两者比较,“破旧”“灰暗”“黝黑”更突出衣服不仅旧而且破,颜色不仅灰而且暗,手显得更黑,原句中的词凸显出我们的土气;这种感受是因为城市里的人衣着光鲜亮丽,皮肤白皙,用原文的词反衬城市的繁华和人们的光鲜,表现了我们自惭形秽的心理。②改句“而且手也黑了”只简单陈述了手黑的状态,原句是“手怎么一下子就黝黑了”,用“怎么”突显疑问,我们无法理解手在家时不显得黑,是什么时候变得这么黑的?用疑问句式反映我们的震惊,突出的还是内心的自卑;“一下子”仿佛手是到了城市里突然变黑的,给人瞬间的冲击感,表现我们与城市的距离。③原句的“破旧“灰暗”“黝黑”,是双音节词,读起来比单音节词节奏舒缓,我们边走边观察城市,也比较我们自己,我们在互相观察,也观察自己,这是一个过程。用双音节词符合语境,能反映我们相互观察、比较的状态。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7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1~22小题。昆明菌子极多。雨季逛菜市场,随时可以看到各种菌子。最多,也最便宜的是牛肝菌。牛肝菌下来的时候,家家饭馆卖炒牛肝菌,连西南联大食堂的桌子上都可以有一碗。牛肝菌色如牛肝,滑,嫩,鲜,香,很好吃。炒牛肝菌须多放蒜,否则容易使人晕倒。青头菌比牛肝菌略贵。这种菌子炒熟了也还是浅绿色的,格调比牛肝菌高。菌中之王是鸡枞菌,味道鲜浓,无可方比。鸡枞菌是名贵的山珍,但并不真的贵得惊人。一盘红烧鸡枞的价钱和一碗黄焖鸡不相上下,因为这东西在云南并不难得。有一种菌子,中吃不中看,叫做干巴菌。乍一看那样子,真叫人怀疑:①这种东西也能吃?!颜色深褐带绿,有点像一堆半干的牛粪或一个被踩破了的马蜂窝。里头还有许多草茎、松毛,乱七八糟!可是下点功夫,把草茎松毛择净,撕成蟹腿肉粗细的丝,和青辣椒同炒,入口便会使你张目结舌:②这东西这么好吃?!还有一种菌子,中看不中吃,叫做鸡油菌。都是一般大小,有一块银元那样大,滴溜儿圆,颜色浅黄,恰似鸡油一样。这种菌子只有做菜时配色用,没甚味道。2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