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基础教案_第1页
中医学基础教案_第2页
中医学基础教案_第3页
中医学基础教案_第4页
中医学基础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授课科目中医学基础授课教师刘明山授课题目第一章绪论授课类型理论课授课班级2020级康复专业4班授课时数2教学方法讲授为主,结合提问、视频、实践演示并运用生活及临床举例说明。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熟悉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经历的四个学术活跃期。能力目标:掌握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情感目标:初步建立对中医学此门课程的感性认识。教学重难点重点:中医学的基本特点。难点: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经历的四个学术活跃期。教具和教参教具:多媒体课件、计算机、投影仪教参:1郑洪新主编.中医基础理论.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孙广仁.中医学的学科属性与其现代化刍议.中国医药学报3孙广仁等.中医基础理论难点解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4张登本主编.中医学基础.中国中医药出版本章总结:绪论这一章节的难点在于:中医学理论体系是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一个整体系统,它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以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核心,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需多以生活及临床举例,以使学生对中医学基础这门课程形成基本的认识并产生一定兴趣。教学过程第一节课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相交融的科学知识体系。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具有社会科学特性,受到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的产物。(1)形成的基础和方法:①社会背景;②医药知识的积累;③直接观察与整体观察;④哲学思想(精气、阴阳、五行学说)的渗透。(2)四个学术活跃期:①年代;②标志;③《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金元四大家、温病学派等在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中的意义。(1)魏晋隋唐时期:①王叔和《脉经》;②巢元方《诸病源候论》;③孙思邈《千金方》。(2)宋金元时期:①陈言《三因方》;②钱乙《小儿药证直诀》;③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守真,河间,寒凉派)、张从正(子和,戴人,攻邪派)、李杲(明之,东垣,补土派)、朱震亨(彦修,丹溪,滋阴派)以及李杲的老师、易水学派的代表人物张元素(洁古,易水)。(3)明清时期:①张介宾(景岳)、赵养葵(献可)等的命门学说;②吴又可(有(4)近代与现代提出的新观点:如中西汇通等。第二节课(1)阐释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生理上、病理上、诊治上的整体性。(2)阐释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自然环境的变化对人体生理、病理及疾病防治的影响。(3)阐释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社会环境对人体生理、病理与疾病防治的关系。(1)病、证、症的基本概念:阐释病、证、症的基本概念及其区别和联系,指出证的时相性和空间性特征。(2)辨证论治的基本概念:①辨证的基本概念和思维过程,如辨病因,辨病位,辨病性,辨病势等。②论治的基本概念和思维过程,如因证立法,随法选方,据方施治等。(3)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的涵义:阐释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的涵义,指出中医治病着眼于证的异同。(4)辨证与辨病相结合:①辨病论治的由来;②“以辨病为先,以辨证为主”的临床诊治原则。教学内容备注1.中医学的形成与发展概况;2.中医学的基本特点;3.中医学的认知与思维方法特点;板书设计1.中医学的形成与发展概况①形成:神农尝百草;外治法;腧穴;针具;汤剂的发现2四个学术活跃期:《黄帝内经》的问世,奠定了中医学理论的基础;《伤寒杂病论》的问世,创立了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金元四大家促进了中医学术的争鸣:-“温病学派”的兴起,进一步完善了中医学。2.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整体观念:人体自身;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统一性恒动观念:生理,病理,疾病防治辨证论治:辩“病”“症”“证”;论治3.中医学的认知与思维方法特点司外揣内;整体恒动;援物比类;摆脱表象的束缚知识小结中医学是植根于中华民族文化土壤之中,伴随中华民族与中华文化的发展,形成富有中华文化特色的理论体系。中医药起源于生活实践,中医学的理论体察在实践中不断地深化与充实。经历了四个学术活跃期:第一个学术活跃期,以《黄帝内经》为代表,奠定了中医学理论的基础:第二个学术活跃期,以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为代表,奠定了中医辩证论治体系;第三个学术活跃期,以“金元四大家”为代表的的“卫气营血辨证”为代表,成就了清初学术活跃的鼎盛时期。整体观念、恒动观念、辨证论治是贯穿整个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三个最基本特中医学的认知与思维方法特点:司外揣内、整体恒动,援物比类;摆脱表象的束缚。课后作业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经历的四个学术活跃期。授课科目中医学基础授课教师刘明山授课题目第二章中医学与中国古代哲学授课类型理论课授课班级2020级康复专业4班授课时数6教学方法讲授为主,结合提问、视频、实践演示并运用生活及临床举例说明。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能力目标:熟悉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情感目标:初步建立对中医学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的认识。教学重难点重点: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难点: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教具和教参教具:多媒体课件、计算机、投影仪教参:1郑洪新主编.中医基础理论.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孙广仁.中医学的学科属性与其现代化刍议.中国医药学报3孙广仁等.中医基础理论难点解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4张登本主编.中医学基础.中国中医药出版本章总结: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是对中医学影响最大的中国古代哲学。学习中医学就要认识古代哲学思想,了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在中医学中的具体应用。教学过程第一节课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宇宙万物由精气构成,是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精,又称精气,泛指气,指无形而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世界(宇宙)万物的本原。气的精粹部分,是构成人体的本原。气,是构成物质世界的本原,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物质的气的运动变化而生成的。(1)精气是构成万物的基本物质(一切事物现象都是精气运动变化的结果)(2)气化推动世界的变化(升降出入)(3)气是天、地、万物之间的中介(精气充斥于天、地、万物之间)(4)天地之精气化生为人(天地之精气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物质)第二节课(1)说明人体的基本构成(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2)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构成人体的物质基础,生理活动的根本动力),(3)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气化功能失调,气机失常)。(4)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精气不足→固护精气;气机失调→调理气机)2阐述精、气、神之间的关系。(20分钟)(1)精可化气,气可化精,精气互化。(2)精气生神,精气养神,神摄精气。第三节课阴是指山之北,河之南;阳是指山之南,河之北阴阳是对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阳: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兴奋的、强大的、功能的阴:静止的、内向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抑制的、弱小的、物质的(1)对立制约:相互排斥、互相斗争、相互制约(2)相互依存、互为前提和根本;相互资生、相互促进和助长;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阴代表物质,阳代表功能)第四节课(1)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2)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物质(阴)是功能(阳)的基础,功能是物质的反映。(3)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阴阳偏盛→阳盛则热,阴盛则寒阴阳偏衰→阳虚则寒,阴虚则热阴阳互损→阳损及阴,阴损及阳(4)用于疾病的诊断(5)用于疾病的防治第五节课(1)五行的涵义:①五方;②五材;③五星;④五种元素;⑤五气(六气);⑥五种特性。(2)五行的特性: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爱稼穑;金曰从革;水曰润下五行归类表。(1)五行生克:相生的概念、次序、母子关系,举例说明;相克的概念、次序、所胜与所不胜的关系,举例说明。(2)五行制化与胜复:制化的概念、规律(生中有克,克中有生);胜复的概念、规律(有胜则复),举例。(3)五行乘侮:相乘的概念、次序和原因,举例;相侮的概念、次序和原因,举例。(4)五行母子相及:母病及子:母能令子虚及其举例;子病及母:子盛致母实、子盛致母虚、子虚致母虚及其举例。第六节课(1)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与相互关系①说明人体组织结构的分属②说明脏腑的生理功能③说明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④说明人体与内外环境的统一(2)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相克(3)用于疾病的诊断(4)用于疾病的治疗①指导脏腑用药如:青赤黄白黑,酸苦甘辛咸②控制疾病的传变如: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③确定治则和治法如:抑木扶土法,培土生金法④指导针灸取穴⑤指导情志病的治疗如:怒思恐喜悲2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的相互关系(15分钟)教学内容备注第一节精气学说一、精气学说的形成与发展二、精气学说的基本概念三、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四、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五、精、气、神之间的关系第二节阴阳学说一、阴阳学说的起源与形成二、阴阳学说的基本概念三、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四、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第三节五行学说一、五行学说的形成和发展二、五行的基本概念和特性三、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四、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五、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的相互关系板书设计1.精气学说①概念精:无形而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气:构成物质世界的本原②气的运动形式:升降出入;运动产生各种各样的变化→气化③精气神之间的关系精2.阴阳学说①概念:阴阳是对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②事物和现象的阴阳属性举例③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阴阳转化3.五行学说①概念: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和现象的运动变化②五行的特性: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爱稼穑;金曰从革;水曰润下③自然界与人体的五行属性归类举例④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知识小结精气、阴阳、五行学说等古代哲学思想,作为中医学的思维方法,具有注重宏观观察、注重整体研究、擅长哲学思维、强调功能联系等四个方面的基本特点。在学习过程中,应着重其各自概念的理解,把握其思想的精神实质,且应交互印证,互相联系,才能灵活地运用于临床实践。课后作业1.阴阳的含义2.五行的特性3.五行相生、相克的顺序授课科目中医学基础授课教师刘明山授课题目第三章人体结构与功能授课类型理论课授课班级2020级康复专业4班授课时数教学方法讲授为主,结合提问、视频、实践演示等,运用生活及临床举例说明。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及病理表现2.掌握精、气、血、津、液的生成及作用。能力目标:1.熟悉脏腑之间的生理联系及病理影响2.熟悉气与血、气与津、津与血之间的相互关系。情感目标:使学生初步建立对中医藏象学说的认识教学重难点重点:1.脏腑之间的生理联系及病理影响2.气与血、气与津、津与血之间的相互关系。难点:1.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及病理表现2.精、气、血、津、液的生成及作用。教具和教参教具:多媒体课件、计算机、投影仪教参:1郑洪新主编.中医基础理论.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孙广仁.中医学的学科属性与其现代化刍议.中国医药学报3孙广仁等.中医基础理论难点解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4张登本主编.中医学基础.中国中医药出版本章总结:藏象学说这一章节的难点在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及病理表现,容易混淆且难以理解,必须整理比较彼此之间的异同,以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教学过程第一节课是藏于体内的内脏及其表现于外的形态、生理病理征象及与自然环境相通应的现象。(1)古代解剖学的认识。(2)长期生活实践的观察。(3)古代哲学思想的渗透。(4)医疗实践经验的积累。藏象学说的主要特点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主要体现在:(1)以五脏为中心的人体自身的整体性。(2)五脏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第二节课(1)主血脉:①心主血与心主脉的涵义:主血包括运血和生血;主脉是指心气推动和调控心脏的搏动和脉管的舒缩。②血液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2)藏神:①涵义:主人体的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②为什么藏神的脏是心而不是脑?③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的意义。(1)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2)心在窍为舌。(3)心在志为喜;(4)心在液为汗;(5)心气通于夏,第三节课(1)主气司呼吸:①主呼吸之气,是指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肺气的宣降主司呼吸和气体的出入交换。②主一身之气,是指肺有主司一身之气的生成和运行的作10分钟)(2)主行水:肺气的宣降推动和调节全身水液的输布和排泄。其内涵有二方面:①通过肺气的宣发作用……②通过肺气的肃降作用……肺为水之上源;提壶揭盖法治疗水肿。(3)朝百脉,主治节:①朝百脉的涵义:全身血液都通过百脉而流经于肺,经肺的呼吸,进行气体交换后再输送到全身。②主治节的涵义:治理调节呼吸及气、血、水的作用。2阐释肺的生理特性(15分钟)(1)肺为华盖:肺为脏之长。(2)肺为娇脏:(3)主宣发与肃降:①主宣发的涵义及其体现;②主肃降的涵义及其体现;③主宣发与主肃降的关系。(1)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2)肺在窍为鼻(喉为肺之门户)(3)肺在志为悲;(4)肺在液为涕。第四节课(1)主运化:①涵义:脾气将水谷化为精微,并将精微输送到全身的作用。②过程:运化水谷的过程—“中央土以灌四傍”,通过经脉和三焦的通路,将水谷之精输送到心肺肝肾四脏;运化水液的过程—“脾气散精,上归于肺”及肺气宣降以行水。(2)主统血:①涵义:脾气统摄、控制血液在脉中运行而不逸出脉外。②机理:气的固摄作用的体现。③意义:虚性出血的治疗。(1)脾气主升:①主升清;②升举内脏。(2)喜燥恶湿:①脾气与湿的关系;②脾气下陷的病机分析(1)脾在体合肌肉,主四肢。(2)脾在窍为口。(3)脾在志为思。(4)脾在液为涎。第五节课(1)主疏泄:①涵义:是指肝气具有疏通全身气机,进而促进精血津液的运行输布、脾胃之气的升降、胆汁的分泌排泄以及情志的舒畅作用。肝气疏泄失常的两种表现:肝气郁结和肝气上逆。②主要体现于4个方面:促进血液和津液的运行输布;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和胆汁的分泌排泄;调畅情志;促进男子排精与女子排卵行经。(2)藏血:①涵义:是指肝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和防止出血的功能。②生理意义5个方面:涵养肝气;调节血量;濡养肝及筋目;为经血之源;防止出血。③肝不藏血的病机有三:肝气虚弱,收摄无力;肝阴不足而肝阳偏亢;肝火亢盛,(1)肝为刚脏。(2)肝主升发。(1)肝在体合筋,其华在爪。(2)肝在窍为目,五轮学说。(3)肝在志为怒。(4)肝在液为泪。第六节课(1)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与脏腑气化:①藏精的涵义;精的概念、来源及关系;肾所藏之精的成分。②主生长发育及生殖:肾精肾气主机体的生长发育;肾精肾气主司人体的生殖功能。③推动和调节脏腑气化:肾精化肾气,肾气分为肾阴、肾阳,肾阴、肾阳为五脏阴阳之本,推动和调节脏腑气化;久病及肾。(2)主水:①涵义:肾气具有主司和调节全身水液代谢的功能。②机理:肾气对参与水液代谢脏腑的促进作用;肾气的生尿和排尿作用,(3)主纳气:①涵义:肾气摄纳肺吸入的清气,保持呼吸深度,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②机理及临床意义:肾气的封藏作用;补肾气以纳气。(1)肾主骨,生髓,通脑,其华在发,肾为“作强之官,伎巧出焉”(2)肾在窍为耳及二阴,肾主二便。(3)肾在志为恐。(4)肾在液为唾。第七节课(1)胆:胆位于肝之短叶间。①主要生理功能:贮藏和排泄胆汁;主决断。②为奇恒之腑之一。(2)胃:胃分上脘、中脘、下脘三部分。①主要生理功能:主受纳水谷;腐熟水谷。有“水谷之海”、“太仓”之称。②生理特性:主通降,以降为和;喜燥恶湿。③胃气的概念:胃气的作用涉及到小肠和大肠,故有“大肠、小肠皆属于胃”之说。(3)小肠:主要生理功能:受盛化物;泌别清浊;小肠主液与“利小便即所以实大便”。(4)大肠:主要生理功能:传化糟粕及与此相关的脏腑功能;大肠主津。(5)膀胱:主要生理功能:贮尿、排尿,但传统中医认为是“津液藏焉”,第八节课(1)心与肺:气与血互用的关系。(2)心与脾:血的生成与运行方面的互用关系。(4)心与肾:心肾相交:水火既济;精神互用;君相安位。(5)肺与脾:气的生成;津液的输布代谢。(6)肺与肝:气机调节。(7)肺与肾:水液代谢;呼吸运动;阴阳互资。(8)肝与脾:饮食物的消化;血的生成、运行与贮藏。(9)肝与肾:精血同源;藏泄互用;阴阳互资互制。(10)脾与肾:先天后天相互资生;水液的输布代谢。2图示腑与腑之间的关系: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泄的互相联系和密切配合。(10分钟)(1)心与小肠(2)肺与大肠:呼吸与气的运动。(3)脾与胃:纳运相和;升降相因;燥湿相济。(4)肝与胆:同司疏泄;共主勇怯。(5)肾与膀胱第九节课①气是人体内的无形而运行不息的具有生命活力的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②气与精的概念不同:精是藏于人体脏腑之内的液态精华物质,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物质,是生命的本原。③人体之内的气是一个具体的概念,古代哲学的气是一个极为抽象的概念,是宇宙的本原。①来源:先天之精所化之先天之气,水谷之精所化之谷气,自然界中的清气。②在脏腑的综合作用下而生成:肾的藏精化元气的作用,脾胃的化生水谷之精而生谷气的作用,肺的吸入清气的作用。①人身之气。②元气、宗气、营气、卫气的概念、生成、分布和功能。③脏腑之气和经络之气的化生、功能及其与脏腑功能之间的关系。是运行于经脉之中的具有丰富营养的赤色液态样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①来源:血由营气和津液所构成,精可化血。②脾胃、心肺、肝肾等脏在血液生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气的推动作用与固摄作用的协调,五脏之气(心气、肺气、脾气、肝气等)的不同作用以及寒热等因素对血液运行的影响。第八节课1阐述津液的基本概念:是体内一切正常水液的统称,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2分清津与液的区别:从性状和流动特点上来区分:津清稀,流动性大,分布范围广;液稠厚,流动性小,分布范围小,只在脑髓、关节、脏腑等处分布。3简述精气血津液神之间的关系(加绘图表示):(1)气与血的关系:①气为血之帅:生血,行血,摄血;②血为气之母:载气,养气。(2)气与津液的关系:①气生津液;②气行(化)津液;③气摄津液;④津液载气;⑤津液化气。(3)精血津液的关系:①津血同源;②津血同源。(4)精气神的关系:①气能生精摄精;②精能化气;③精气化神;④神驭精气。4简述经络的基本概念。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5简要介绍经络学说的形成。6简述经络系统的组成。经络系统由经脉、络脉及其连属部分组成。经脉又分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和十二经别;络脉由别络、孙络和浮络组成;连属部则外连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内属五脏六腑。和脏腑;十二经脉的具体名称包括手三阴、手三阳、足三阴和足三阳。8阐释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9阐释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1)相为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四肢末端交接(2)同名手足阳经在头面部交接(3)手足阴经在胸部交接教学内容备注第一节藏象一、五脏二、六腑三、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四、精、气、血、津液第二节经络一、经络的概念与经络系统二、十二经脉三、奇经八脉四、经络的生理功能和经络学说的应压板书设计1.藏象学说①心主血脉主神志②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朝百脉,主治节③脾主运化主升清_主统血④肝主疏泄主藏血⑤肾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主水L主纳气⑥六腑胆:贮藏和排泄胆汁;主决断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主通降小肠:受盛化物;泌别清浊大肠:传化糟粕膀胱:贮尿、排尿⑦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找共同点、协同点⑧精、气、血、津液:概念、生成、功能和相互关系⑨经络系统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五络脉的分布经脉络脉X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十五络脉孙洛浮洛十二经脉的附属部分头(面)胸腹)足三阳经)足三阳经(乎三阴缝)(足三朝般)足手十二烃脉走向交接规律示意图手太阴肺经手太阴肺经食指端,手阳明大肠经-心中。手少阴心经小指端胸中足少阳胆经足大趾足厥阴肝经肺中无名指端手少明三焦经足阳明霄经足大趾满足太明膀胱经中足少阴睿经足太阴脾经手太明小肠目内手厥阳心包经强冀旁目外眦知识小结人体结构与功能包括藏象与经络两大部分,是中医学整体观念的具体体现。藏象:是指脏腑的生理功能活动及其病理变化反映于外的征象。中医学以此作为依据来判断人体的健康与疾病,是中医学的核心,是辩证论治的基础,在中医临床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1.五脏即心、肺、肝、脾、肾,其共同作用是化生和贮藏精气。具体而言,心主血脉、主神志;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朝百脉、主治节;脾主运化、主升清、主统血,为“后天之本”;肝主疏泄、主藏血;肾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主水,主纳气,有“先天之本”之称。2.六腑即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其共同作用是受纳和腐熟水谷,传化和排泄糟粕。具体而言,胆贮存和排泄胆汁、主决断;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主通降;小肠主受盛化物,泌别清浊;大肠传化糟粕;膀胱贮存和排泄尿液。六腑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饮食物的消化、吸收,以及废物排泄过程中的相互协同和密切配合上。3.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人体的各脏腑、组织器官,它们不仅在生理上相互协调,在病理上常常通过一定的途径或规律相互影响、相互传变。4.精、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它们既是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又是脏腑功能活动的产物。精有“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之分,具有繁衍生殖、生长发育、生髓化血、濡润脏腑的作用。气有元气、宗气、营气、卫气,具有推动、温煦、防御、固摄、气化等作用。血主要由营气和津液所组成,既具有营养和滋润的作用,又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血液的正常循行,是心、肺、脾、肝相互协同作用的结果。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主要是肺、脾、肾、三焦相互配合维持了体内津液代谢的相对平衡,并发挥其滋润濡养、化生血液、调节人体阴阳平衡、排泄代谢产物的作用。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组成、循行部位、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理论,它和阴阳五行学说、藏象学说等一样,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后作业五脏六腑主要生理功能。授课科目中医学基础授课教师刘明山授课题目第四章病因病机授课类型理论课授课班级2020级康复专业4班授课时数8教学方法讲授为主,结合提问、视频、实践演示并运用生活及临床举例说明。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病因的致病特点及基本病机能力目标:熟悉病因的致病特点及发病情感目标:让学生建立对病因病机的初步认识。教学重难点重点:病因的致病特点及基本病机。难点:病因的致病特点及发病。教具和教参教具:多媒体课件、计算机、投影仪教参:1郑洪新主编.中医基础理论.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孙广仁.中医学的学科属性与其现代化刍议.中国医药学报3孙广仁等.中医基础理论难点解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4张登本主编.中医学基础.中国中医药出版本章总结:病因病机这一章节的难点在于:病因是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又称致病因素或病邪,也就是破坏人体相对平衡状态引起疾病发生的原因。病机指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机理。病因病机学说生涩难懂,但趣味性强,可联系实际生活及临床案例,以使学生掌握病因的致病特点及基本病机,熟悉病因的致病特点及发病。教学过程第一节课1简述病因学说的概念和在中医基础理论中的地位。提出病因的概念,强调中医①启发学生概括出中医病因学说的指导思想是整体观念;②明确“辨症求因”是探求病因主要的方法,也是中医病因学的主要特点。3讲述六淫的概念,六气转化为六淫的条件,强调“淫”即侵淫、太过之意。(8分钟)注意从自然界六气的特性,通过取象比类的方法过渡到六浮的抽象概念,再一次重申中医“辨症求因”的特点。(1)外感性:注意强调六淫致病的初期,见有恶寒发热等表证的表现,以帮助理解各种淫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2)季节性。(3)地域性。(4)相兼性。第二节课(1)风邪的概念:从自然界风的特性、过渡到风邪的概念。(2)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①风性轻扬开泄,易袭阳位;②风性善行而数变;③风性主动;④风为百病之长。(1)寒邪的概念;外寒病中伤寒与中寒的区别。(2)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①寒为阴邪,易伤阳气;②寒性凝滞;③寒性收引。第三节课(1)湿邪的基本概念。(2)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①湿为阴邪,易阻滞气机,损伤阳气;②湿性重浊;③湿性黏滞;④湿性趋下,易袭阴位。(1)燥邪的基本概念:燥邪致病,多从口鼻而入;温燥与凉燥的区别。(2)燥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①燥性干涩,易伤津液;②燥易伤肺。(1)火邪的基本概念,火、热、温邪的比较。(2)火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①火热为阳邪,其性燔灼趋上;②火热易扰心神;③火热易伤津耗气;④火热易生风动血;⑤火邪易致疮痈第四节课(1)暑邪的基本概念,暑邪致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2)暑邪性质和致病特征: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暑性升散,最易伤津耗气;暑多挟湿。2疠气(30分钟)(1)疠气的基本概念:注意讲解六淫和疠气的区别。(2)疠气的致病特点.(3)疠气形成和疫病流行的原因。第五节课1七情内伤(45分钟)(1)七情与七情内伤的概念。着重讲解七情的常与变。(2)七情与脏腑精气的关系,包括生理、病理两个方面。(3)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①直接伤及内脏:首先影响心神;数情交织伤心肝脾;易伤潜病之脏腑。②影响脏腑气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惊则气乱,恐则气下,思则气结。③多发为情志病证。④七情变化影响病情。第六节课(1)痰饮的基本概念:注意痰与饮、以及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的区别。(2)痰饮的形成:通过简单回顾水液的运行、输布和代谢过程,总结出痰饮的形成原因。(3)痰饮的致病特点:①阻滞气血运行;②影响水液代谢;③易于蒙蔽神明;④致病广泛,变幻多端。第七节课(1)瘀血的基本概念。注意与血瘀的区别。(2)瘀血的形成:启发学生概括出瘀血的形成原因。(3)瘀血的致病特点和病症特点。(1)结石的基本概念。(2)结石的形成:与结石形成的有关因素。(3)结石的致病特点。第八节课(1)正气不足是发病的内在因素;(2)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3)正邪相搏的胜负,决定发病与不发病。3简述中医基本病机,包括邪正盛衰、阴阳失调、精气血津液失常。(15分钟)教学内容备注1.中医学的形成与发展概况;2.中医学的基本特点;3.中医学的认知与思维方法特点;4.《中医学基础》的主要内容与学习方法.板书设计1.外感病因①风性轻扬开泄,易袭阳位;②风性善行而数变;③风性主动;④风为百病之长。①寒为阴邪,易伤阳气;②寒性凝滞;③寒性收引。①湿为阴邪,易阻滞气机,损伤阳气;②湿性重浊;③湿性黏滞;-④湿性趋下,易袭阴位。-①燥性干涩,易伤津液;②燥易伤肺。①火热为阳邪,其性燔灼趋上②火热易扰心神;③火热易伤津耗气;④火热易生风动血;-⑤火邪易致疮痈。-①暑为阳邪,其性炎热;②暑性升散,最易伤津耗气;-③暑多挟湿。2.内伤病因③劳逸。3.其他病因③结石。4.基本病机①邪正盛衰;②阴阳失调;-③气血失常。知识小结病因,是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也就是破坏人体相对平衡状态引起疾病发生的原因。病因分为外感病因、内伤病因、其他病因三大类。风、寒、暑、温、燥、火六淫邪气是外感病证的主要致病因素。由于脏腑功能失调而产生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五种病理状态称为内生五邪。疫方是一类传染性很强的致病因素。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的异常变化,是内伤疾病的病因之一。主要伤及脏腑功能,引起脏腑气机紊乱,气血失调。七情致病,以心、肝、脾多见。其他病因有饮食、劳逸、外伤、医源因素与先天因素以及某些病理产物。病机是指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机制。是研究疾病发生和人体产生病理变化的全过程及其规律的理论。疾病的发生,就是在一定条件下邪正双方相互斗争的反映。影响发病的国素振多,除主要的致城因素外,还有环境因素、精神因素等。基本病机主要有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气血失常。不同体质的人对病那的耐受性和易感性不同,具有对某些残满的易患倾向:支满后,实城有从体质而变化的“从化”现象,体质的强弱决定着正气的虚实。因此,中医学强调“因人制宜”。疾病演变过程中有一些基本规律。如病位传变、病性传变。疾病的结局有痊愈、死亡。在疾病过程中有缠绵、后遗等。探明这些演变规律及共机制,有利于进一步揭示疾病的本质,更好地进行辨证论治。课后作业六淫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授课科目中医学基础授课教师刘明山授课题目第五章诊法授课类型理论课授课班级2020级康复专业4班授课时数6教学方法讲授为主,结合提问、视频、实践演示并运用生活及临床举例说明。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望神、望色、望舌的内容及临床意义。2.掌握寸口脉诊的方法、常脉的特征、常见病脉及临床主病。能力目标:1.熟悉问诊的方法及注意事项;掌握现在症的问诊要点及临床意义。2.熟悉按肌肤、按脘腹、按手足、按腧穴的内容和意义。情感目标:让学生初步掌握中医诊断学的基本方法。教学重难点重点:1.望神、望色、望舌的内容及临床意义。2.寸口脉诊的方法、常脉的特征、常见病脉及临床主病。难点:1.问诊的方法及注意事项;掌握现在症的问诊要点及临床意义。2.按肌肤、按脘腹、按手足、按腧穴的内容和意义教具和教参教具:多媒体课件、计算机、投影仪教参:1李灿东.中医诊断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朱文锋.中医诊断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3李灿东,吴承玉主编.中医诊断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本章总结:诊法这一章节的难点在于知识点繁杂琐碎,需要记忆的知识点较多,需反复强调并结合临床案例加深印象,以使学生初步掌握望神、望色、望舌的内容及临床意义及寸口脉诊的方法、常脉的特征、常见病脉及临床主病。教学过程第一节课(1)得神(3)失神(4)假神(5)神乱4望色(25分钟)(1)望色诊病的原理①色与泽的意义与关系②望面色的诊断意义③面部分候脏腑(2)常色与病色①常色②病色(3)五色主病1.赤色3.黄色4.青色5.黑色第二节课1望形体(10分钟)(1)望形体诊病的原理(2)望形体的内容①形体强弱②形体胖瘦③体质形态2望态(10分钟)(1)望态诊病的原理(2)望态的内容①动静姿态②衰惫姿态③异常动作3局部望诊(15分钟)(1)望头面①望头部②望面部(2)望五官①望目②望耳③望鼻④望口与唇⑤望齿与龈⑥望咽喉(3)望躯体①望颈项②望胸胁③望腹部④望腰背部(4)望四肢①望手足②望掌腕③望指趾4望排出物(10分钟)(1)望痰涕①望痰②望涕(2)望涎唾(3)望呕吐物(4)望二便第三节课1舌诊概说(5分钟)(1)舌的形态结构(2)舌诊的原理①舌的组织结构与舌象形成的关系②脏腑经络与舌象形成的关系③脏腑在舌面上的分属部位2舌诊的方法和注意事项(3分钟)(1)望舌的体位和伸舌姿势(2)诊舌的方法(3)诊舌的注意事项3舌诊的内容和正常舌象(2分钟)(1)舌诊的内容(2)正常舌象(3)舌象的生理变异4望舌质(20分钟)(1)舌色①淡红舌②淡白舌③红舌④绛舌⑤紫舌(2)舌形①老、嫩舌②胖、瘦舌③点、刺舌④裂纹舌⑤齿痕舌(3)舌态①痿软舌②强硬舌③歪斜舌④颤动舌⑤吐弄舌⑥短缩舌(4)舌下络脉5苔色(15分钟)(1)白苔薄白而润、薄白而干、薄白而滑、白厚腻苔、白厚腻干苔、积粉苔(2)黄苔淡黄苔、焦黄苔、黄腻苔、黄糙苔、黄瓣苔、黄滑苔(3)灰黑苔舌面湿润,舌质淡白胖嫩、黄腻灰黑苔、苔焦黑,干燥,舌质干裂起刺第二节课1望小儿指纹(15分钟)(1)正常小儿指纹(2)病理小儿指纹2听声音(30分钟)(1)声音①发声②音哑和失音③鼻鼾④呻吟⑤惊呼⑥喷嚏⑦呵欠⑧太息(2)语言①谵语②郑声③独语④错语第三节课1问诊的意义及方法(25分钟)(1)问诊的意义(2)问诊的方法(3)问诊的内容①一般情况②主诉③现病史④既往史⑤个人生活史⑥家族史2问现在症(1)问寒热(20分钟)1.含义①有汗无汗②特殊汗出自汗、盗汗、绝汗、战汗、冷汗、热汗第四节课(2)问疼痛(15分钟)①问疼痛的性质掣痛②问疼痛的部位5问睡眠(5分钟)(1)失眠(2)嗜睡6问饮食与口味(5分钟)(1)问饮食的含义和内容(2)意义①口渴与饮水②食欲与食量③口味7问二便(10分钟)(1)大便①便次异常②便质异常③排便感异常(2)小便①尿次异常②尿量异常③排尿感异常8问经带(10分钟)(1)月经(2)带下第五节课1常见脉象(1)浮脉(重点讲述其脉象特征及临床意义)(10分钟)相类脉①散脉(脉象特征及临床意义)②乾脉(重点讲述其脉象特征及临床意义)③革脉(2)沉脉(重点讲述其脉象特征及临床意义)(10分钟)相类脉①伏脉(脉象特征及临床意义)②牢脉(脉象特征及临床意义)(3)迟脉(重点讲述其脉象特征及临床意义)(10分钟)相类脉缓脉(重点讲述其脉象特征及临床意义)(4)数脉(重点讲述其脉象特征及临床意义)(5分钟)相类脉疾脉(脉象特征及临床意义)(5)虚脉(脉象特征及临床意义)(5分钟)(6)实脉(重点讲述其脉象特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