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区划体系_第1页
中国农业区划体系_第2页
中国农业区划体系_第3页
中国农业区划体系_第4页
中国农业区划体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农业区划体系

一、农业区划的概念二、农业区划的意义和作用三、农业区划的内容和体系四、“农业区划”概念的发展五、农业区划的基本原理六、农业区划的步骤与方法七、中国农业区划体系主要内容一、农业区划的概念

农业区划(agriculturalregionalization)是按照农业地域分异规律,在一定地区范围内对农业生产的条件和类型所进行的空间区分。是研究农业地理布局的一种重要科学分类方法。是在农业资源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各地不同的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条件、农业资源和农业生产特点,按照区内相似性与区间差异性和保持一定行政区界完整性的原则,把全国或一定地域范围划分为若干不同类型和等级的农业区域;并分析研究各农业区的农业生产条件、特点、布局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指明各农业区的生产发展方向及其建设途径。一、农业区划的概念

农业区划,是从宏观和综合的角度,以资源调查评价为基础,以划分农业区域为对象,以综合分析为手段,以求取资源利用最大效益为目的,为国家发展国民经济宏观决策提供方案。主要内容包括五方面:1.农业资源调查、动态监测和综合评价;2.农业区域划分;3.农业区域合理布局与综合规划;4.农业区域综合开发的前期论证与综合评估;5.农业区域开发实验区的组织与指导。

一、农业区划的概念

农业区划是一门涉及自然生态、社会经济和多种技术的横跨自然、技术、社会经济多学科的一门高度综合的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它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区划揭示农业生产条件和农业布局的地域分异和分工规律。农业区划的基本特征是具有地域性、综合性和宏观性。同时,还具有长期性、超前性和战略性三个特点。二、农业区划的意义和作用

三、农业区划的内容和体系

横向体系纵向体系①农业自然条件区划

②农业部门区划

③农业技术改造区划

④综合农业区划

前三种专项(或部门)区划是综合农业区划的基础;综合农业区划则是专项(部门)区划的集中反映,它又对后者起指导作用。

横向体系——①农业自然条件区划

包括农业气候、地貌、土壤、水文、植被、自然生态等区划。对发展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按照它们的地区分布规律划分区域或类型区,评价其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和不利影响,研究提出因地制宜、趋利避害、扬长避短、合理利用和保护农业资源、改善或改造农业生产条件的方向和途径。同时根据各项自然条件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特点作出综合自然区划,对自然条件进行综合评价,提出综合利用和治理的建议。

横向体系——②农业部门区划

包括农、林、牧、渔各生产部门和各主要作物的区划。分析农、林、牧、渔业各个部门和主要农作物、林种、畜种、鱼种对自然条件的适应性及对社会经济技术条件的要求,并从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和经济效果考虑,按照综合农业区划分区体系,分区提出合理调整生产结构和布局,以及有关增产关键措施等方面的科学依据和建议。横向体系——③农业技术改造区划

包括农业机械化区划、农业水利化区划和化肥、土壤改良、农作物品种、植物保护、农村能源等区划。就发展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化学化、农村能源、土壤改良、植物保护等,分别分析其特定的有关条件,按生产发展的需要和可能,对不同农业区实行技术改造的重点、步骤和方法提出科学建议。

横向体系——④综合农业区划

是整个农业区划的主体和核心。综合分析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技术条件和农业生产各部门的特点,以及生产发展方向和建设途径的地域差异,划分综合农业区域类型,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提出合理利用和保护农业资源、建立良好生态环境、安排生产布局和结构、建设商品生产基地、进行综合治理和逐步实现现代化等方面的建议。

纵向体系不同等级的农业区划或类型,构成农业区划的纵向系统。分级方法,各国不一。有的用农业地带、农业亚地带、农业小地带;有的用农业区、农业亚区、农业小区;有的则用数字序列表示等。比如,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叫全国农业区划,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市)、县范围内进行的叫省级或地(市)级、县区划。这种分级开展的农业区划被称为农业区划的纵向体系。下级区划是上级区划的基础,上级区划对下级区划起指导作用,上下协调,相辅相成。

农业区划的划分单元,一般用区域,有的用类型。同一区域或类型的农业生产条件和内容特点都具有基本的共同性或相似性,与其他区域或类型则有明显的差异性。区域是联片的,不再重复出现;而类型则可能是不联片的、重复出现的。农业区划界线要正确反映客观存在的农业生产分布及其形成的农业区界,有时又不能不打破行政界线;但由于农业的领导和计划管理机构一般是按行政区划单位分级设置的,农业区划又不能不适当保持行政区域的完整性。三、农业区划的体系

四、“农业区划”概念的发展

“农业区划”之称,早在50年代就有,也正是从那时开始,并一直沿用下来。《辞海》(农业分册)将“农业区划”定义为“根据农业生产地域分异的各种规律,把全国、省、地域或县划分为不同等级的农业区”。《简明农业经济词典》对“农业区划”更为详细解释为“根据国家发展国民经济的远景规划,根据各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挤条件的类似性和差异性,按照农业生产布局的原则,把一定的区域范围,如全国、一个省、一个地区、一个县,分为若干个不同的、在农业生产结构上各具特点的农业区。”农业出版社出版的《农业区划》(全国高等农业院校试用教材)上写道农业区划,英文名AgricultureRegionalization或AgriculturalZoning,在中国通称分区划片。从以上三个定义看“农业区划”就是“农业区域划分”的简称,也就是划分农业区,简言之,就是对农业的分区划片。

四、“农业区划”概念的发展

现在的农业区划已不是简简单单的“分区划片”,而是包括资源调查、区域划分、区域规划与开发等一系列工作,逐渐地发展自己的理论体系,从而形成了一门新的学科。农业区划工作由原来简单的分区划片发展为“从宏观和综合的角度进行研究。以资源调查评价为基础,以区域发展为对象,以综合分析为手段,以求取资源利用最大效益为目的,重视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为宏观决策提供比较方案。”(引自《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区划工作的报告》)所以现代的“农业区划”概念已与以前的产生了很大的变化。

五、农业区划的基本原理

2.劳动地域分工理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劳动分工越来越细,有产业上的分工,产业内部的分工和企业内部的分工。但是无论哪一种形式的社会劳动分工都必须立足于特定的地区进行生产,从而形成了劳动地域分工。劳动地域分工的立论基础是比较利益原理即比较成本学说。这一理论是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原则在地域分工上的运用。通过地区专业化,合理布局,充分发挥各地区的优势,使各种农产品安排到生产条件最适宜和较适宜的地区,以最少的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产出,并通过地区间的农产品商品交换满足市场的总需求。

五、农业区划的基本原理

3.农业区位论农业生产总是在一定地域空间进行,由于各地域单元农业资源质量与区位的差异性,从而在区域间形成级差收入,农业生产势必向这些相对收入较高的区域集中。另外,某些流动性生产因素(如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由于地区相对价格差异,会向最有利的地区流动,形成相应因素的新区位优势。在商品生产条件下,不同地区总是利用对自己有利的生产因素生产商品输出,同时输入那些本地区需要稀缺生产因素才能生产的商品,并根据区域专门化与综合发展相结合原则,确定诸农产品生产集约度,建立较协调的部门配合关系,从而形成合理的农业生产地域结构与空间布局格局。

五、农业区划的基本原理

4.人地关系理论人地关系理论是关于人类社会生产活动与环境自然因素相互关系的理论,基本物质内容是人口、资源与环境。一定地域内人口、资源、环境相互联系、彼此制约,在一定质、量前提下客观地存在着与之对应的和谐、平衡关系,并要求人口再生产与物质资料再生产协调发展。这样,才能保证使地域内各项资源能够按其最适宜的用途利用,并形成与之对应的合理生产结构,促使地域生产综合体朝着有利于人类需求的方向演变。否则,地城生产综合体则会朝着与人类需求相背离的方向发展。如在人口迅速膨胀的情形下,人类为了维持自身生存,不得不过度利用资源,在较低水平的需求结构下组建新的生产结构,从而不可避免地使生产结构与资源适宜利用特性要求的合理生产结构发生偏离,降低地域结构的有序性,甚至使之趋向“混浊”,致使资源退化、环境恶化、经济萎缩。可见,地域人地关系怎样直接影响着地域系统的发展演化方向以及农业生产力的地域配置,把地域人地关系的时空演变理论作为农业区划学科的基础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五、农业区划的基本原理

5.农业生态经济理论农业生产力的配置与布局是在一定区域上进行的,而区域是一定地域上的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藕合而成的复合系统,区域的生态系统是构成其经济系统的自然基础,经济系统又会反作用于生态系统。因此,只有运用生态经济理论,确定合理的部门地域结构与部门组合结构,才能使农业生产布局符合不同地区农业生态系统的不同要求,形成各具特色、各种类型区域生产综合体有机组合的地域生产体系才能形成稳定、有序的生产结构,促使生态系统物流和能流高效运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才能指导人们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资源,使资源为人类永续地利用。

五、农业区划的基本原理

6.农业发展预测理论农业区划的战略性与超前性要求农业区划学科理论必须具备预测未来的功能。只有正确预测未来地域农业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地域组合结构与区位特征,预测地域生产结构与部门组合结构在不同时段的演化状态及其生产能力等,才能制订出合理的战略目标、战略规划以及战略措施。农业发展预测理论是农业区划学比可少的基础理论之一。

五、农业区划的基本原理

1.农业区划的步骤

农业区划工作内容复杂,头绪繁杂,但可简单归结为下面四个步骤:①准备工作。包括建立领导班子,组建工作队伍,培训农业区划人员,制定进度计划,收集、整理资料并初步分析,准备交通工具及仪器用品。②室外调查。它是取得第一手资料的重要手段,一般包括普查、路线调查和典型调查三种不同方式。③室内分析研究,提出成果。运用已经掌握的资料,绘制有关分析图表,正式确定分区原则和指标,修改和校正最初的分区方案草稿,并分区研究其农业发展方向,提出科学论证和改进措施。④区划成果的应用。

六、农业区划的步骤与方法2.分区方法农业区划在进行具体分区时,方法种类较多,但总的讲主要有两大类,即定性分析分区法和定量分区法。定性分析分区法。包括主导因素分析法、区域对比法、地图叠加法、综合平衡法等。这种方法是在掌握一定资料和数据基础上,依据区划的目的,确定分区原则和指标体系或绘制有关指标的单因子分区图,相互叠加进行分区,对分区中存在的不确定边界或有争议的分区界线,运用已有的经验,在实地调查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加以调整和完善。定量分区法。比较常用的方法有聚类分析法和模糊聚类法。这种方法主要是根据分类单元及其指标体系所含特征量,经过数学处理,对研究地区进行分区划片。其程序是:首先根据区划目的,罗列出相关因素;接着针对各因素对农业生产影响的重要程度,确定各相关因素的权重;然后进行聚类,聚类既可从上到下分解,将全体分类单元视为一类,然后将差异最大的类分开,也可自下而上聚合,即把相似程度最大的合为一类,使类数目减少;最后,将聚类结果放到实际中检验和调整。

六、农业区划的步骤与方法各地农业生产存在着由普遍到特殊,由大同到小异的等级差异,在对农业生产进行行政管理上,又存在中央、省、地(市)、县等不同层次地域单元;加之农业区划研究内容、研究性质和研究层次的不同,形成了复杂的农业区划体系。其横向结构包括单要素的农业自然区划和综合自然区划,农业部门区划与作物区划,农业技术措施区划,农业综合区划四个方面;而纵向的层次包括国家级、省级、县级三个等级。现将中国国家级区划作一简图如下:七、中国农业区划体系

中国农业区划分类体系

中国现有的农业区划繁多。这里不再一一赘述,仅就《中国综合自然区划》、《中国种植业区划》和《中国综合农业区划》的分区结果作一简介。七、中国农业区划体系

(一)中国综合自然区划《中国综合自然区划》是20世纪80年代初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组织制定的一个综合自然区划,它依据中国特有的地貌形态以及受地理位置和大地貌形态影响而形成的气候、土壤、植被分布的规律性,本着“综合因素与主导因素相结合”、“相似性与差异性相结合”、“重视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自然要素”的分区原则,将中国划分为3个自然区域、14个自然带、44个自然区。首先根据大地貌单元和气候的巨大差异性,将中国划分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早区和青藏高寒区三大区域。再按热量分布的纬度地带性,将中国划分为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北亚热带、中亚热带、南亚热带、边缘热带、中热带、赤道热带、干旱中温带、干旱暖温带、高原寒带、高原亚寒带、高原温带等14个自然带。然后根据地貌条件等分出44个自然区

三大自然区的基本特征三大自然区的基本特征三大自然区的基本特征三大自然区的农业自然条件评价三大自然区的农业自然条件评价三大自然区的农业自然条件评价(二)中国种植业区划十大种植区:东北大豆、春小麦、玉米、甜菜区;北部高原小杂粮甜菜区;黄淮海棉、麦、油、烟、果区;长江中下游稻、棉、油、桑、茶区;南方五陵双季稻、茶、柑橘区;华南双季稻、热带作物、甘蔗区;川陕盆地稻、玉米、薯类、柑橘、桑区;云贵高原稻、玉米、烟草区;西北绿洲麦、棉、甜菜、葡萄区;青藏高原青稞、小麦、油菜区中国种植业分区概述(1)中国种植业分区概述(2)中国种植业分区概述(3)中国种植业分区概述(4)中国种植业分区概述(5)(三)中国综合农业区划《中国综合农业区划》是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于1979年开始组织编写,1981年完成的。它是农业区划研究成果总的体现,是在各种自然区划、部门区划及其他单项区划或专题研究基础上,从分析到综合概括而成的。它根据发展农业生产自然、经济、技术条件的区内相似性和区际差异性;农业基本特征和发展方向的一致性;农业生产关键问题与建设途径的相对一致性;保持一定行政区划的完整性的原则把全国划分为10个一级区和38个二级区。将东部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划分为长江中下游区、西南区、华南区;将秦岭—淮河以北划分为东北区、内蒙古及长城沿线区、黄淮海区、黄土高原区;将西部划分为甘新区、青藏区。以上大陆部分的9个一级区,概括地揭示了中国农业最基本的地域差异。它既可反映中国农业自然资源,特别是热、水、土不同配合提供的发展农业的可能性,也可反映各地区历史形成的农业基本地域特点。这些条件和特点,有很大稳定性,可成为今后农业发展的大的地域单元。此外,还将中国的海域划为一个海洋水产区。由于各一级农区内部农业复杂多样,存在较大的差异,因而在各一级区内又分别划分若干二级区。中国农业综合分区中各一级区的资源条件、农业生产特点及发展途径将在下一节简要介绍。

第三节中国综合农业区划概述

一级区二级区一级区二级区

I.东北区I1.兴安岭林农区I2.松嫩三江平原农业区I3.长白山地林农区I4.辽宁平原丘陵农林区

Ⅵ.西南区Ⅵ1.秦岭大巴山林农区Ⅵ2.四川盆地农林区Ⅵ3.川鄂湘黔边境山地林农区Ⅵ4.黔桂高原山地农林牧区Ⅵ5.川滇高原山地农林牧区

Ⅱ.内蒙古及长城沿线区Ⅱ1.内蒙古北部牧区Ⅱ2.内蒙古中南部牧农区Ⅱ3.长城沿线农林牧区

Ⅶ.华南区

Ⅶ1.闽南粤中农林水产区Ⅶ2.粤西湘南农林区Ⅶ3.滇南农林区Ⅶ4.琼雷及南海诸岛农林区Ⅶ5.台湾农林区Ⅲ.黄淮海区Ⅲ1.燕山太行山山麓平原农业区Ⅲ2.冀鲁豫低洼平原农业区Ⅲ3.黄淮平原农业区Ⅲ4.山东丘陵农林区

Ⅳ.黄土高原区Ⅳ1晋东豫西丘陵山地农林牧区Ⅳ2.汾渭谷地农业区Ⅳ3.晋陕甘黄土丘陵沟谷牧林农区Ⅳ4.陇中青东丘陵农牧区

Ⅷ.甘新区Ⅷ1.蒙宁甘农牧区Ⅷ2.北疆农牧林区Ⅷ3.南疆农牧区V.长江中下游区V1.长江下游平原丘陵农林水产区V2.豫鄂皖平原山地农林区V3.长江中游平原农业水产区V4.江南丘陵山地林农区V5.浙闽丘陵山地林农区V6.南岭丘陵山地林农区Ⅸ.青藏区Ⅸ1.藏南农牧区Ⅸ2.川藏林农牧区Ⅸ3.青甘农区Ⅸ4.青藏高寒牧区X.海洋水产区

Ⅰ.东北区

该区位于中国东北部,北部、东部与俄罗斯、朝鲜为邻,南临黄海、渤海,西至内蒙古高原。土地总面积为95.8×104km2,人口为10004.4万,人口密度为104.4人/km2。该区平原辽阔,土地肥沃,有富饶的森林与矿产,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大豆、木材生产基地和重工业基地。Ⅰ.东北区

Ⅰ.东北区

Ⅱ.内蒙古及长城沿线区

内蒙古及长城沿线区位于中国北部,北至中俄、中蒙国境线,南至长城沿线与黄土高原、黄淮海区接壤,西至乌兰察布盟、包头、盐池,东接东北区。总面积为81×104km2,人口为3721.2万,人口密度为45.8人/km2。该区草原辽阔,是中国的重要牧区。Ⅱ.内蒙古及长城沿线区

Ⅱ.内蒙古及长城沿线区

Ⅲ.黄淮海区

该区位于长城以南,淮河以北,太行山及豫西山地以东。土地总面积为44.3×104km2,人口为25704万,人口密度为578人/km2。该区是中国人口密度最大、平原面积最广的地区。Ⅲ.黄淮海区

Ⅲ.黄淮海区

Ⅳ.黄土高原区

该区位于太行山以西,日月山和乌鞘岭以东,伏牛山及秦岭以北,长城以南;土地总面积为41.6km2,总人口为7976.18万,人口密度为191.7人/km2。该区是中国农业的发源地,但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亟待治理开发。Ⅳ.黄土高原区

Ⅳ.黄土高原区

Ⅴ.长江中下游区

该区位于伏牛山、淮河以南,福州-英德-梧州一线以北,西部以雪峰山为界,东抵海洋,长江横贯而过。土地总面积为97.9×104km2,人口为32196.67万,人口密度为328.9万人/km2。该区是中国农业集约化程度和综合发展水平最高,农村经济发达的地区。Ⅴ.长江中下游区

Ⅴ.长江中下游区

Ⅵ.西南区

该区位于秦岭以南,滇南、桂西山地以北,西依青藏高原,东邻长江中游丘陵、平原。土地总面积为100.7×104km2,总人口为20679万人,人口密度为205.4人/km2。该区是中国自然条件和农业资源最为复杂多样的地区,除四川盆地外,农村经济贫困落后,生态环境恶化。Ⅵ.西南区

Ⅵ.西南区

Ⅶ.华南区

该区位于中国最南部,北以福建闽江口南岸----云南盈江的羯羊河为界。总面积为49.5×104km2,总人口为1l177.46万,人口密度为225.8人/km2。Ⅶ.华南区

Ⅶ.华南区

Ⅷ.甘新区

该区位于包头-盐池-天祝一线以西,祁连山-阿尔金山以北,包括新疆全部、甘肃河西走廊、宁夏银川平原和内蒙古西部。总面积为236.7×104km2,总人口为2310.5万,人口密度为9.8人/km2。Ⅷ.甘新区

Ⅷ.甘新区

Ⅸ.青藏区

东起横断山区,西抵喀喇昆仑山,南至喜马拉雅山,北达阿尔金山祁连山总面积为212.5×104km2,总人口为612.8万,耕地为2.6×104hm2,人口密度为2.9人/km2。地处高寒,是土地面积最大而人口最少的一个农区。Ⅸ.青藏区

Ⅸ.青藏区

Ⅹ.海洋水产区

本区南至南沙群岛,北至辽东湾,跨纬度约44°,包括热带、亚热带、暖温带和温带;自北向南有渤海、黄海、东海、南海以及台湾以东太平洋西部五大海域,总面积约为120.8万平方海里(不包括台湾以东太平洋西部海域),其中大陆架(水深<200m)面积为43万平方海里。Ⅹ.海洋水产区

海洋水产区由于沿海暖流与寒流,外海高盐水与沿岸低盐水在此交汇,加之长江、黄河、珠江、钱塘江、淮河、海河、辽河等从大陆注入,带来了丰富的有机物质和营养盐类,生长着茂盛的海藻和大量的浮游生物,是鱼类洄游、索饵、产卵和繁殖生长的良好场所。因受东南季风的影响,年降雨量大,水体交换频繁,冬季近海水域一般垂直等温,夏秋形成跃层和冷水区,促使某些喜冷及喜温渔业生物避集,利于捕捞。Ⅹ.海洋水产区

第四节中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概述

当前,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着资源约束日益趋紧、农产品需求刚性增长、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的新形势,对保障农产品总量平衡、结构平衡和质量提升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立足资源禀赋,继续深入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实施,显得尤为迫切。必须进一步充实优势农产品品种,优化农业区域布局,调整区域功能定位和主攻方向,进一步发挥好农业区域比较优势;必须进一步适应农产品产业带发展规律,明确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的阶段性要求,积极推进产业集聚和提升,进一步发挥好规划的导向作用,推进农业区域化、专业化发展,促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按照2008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继续搞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和建设的要求,在总结上一轮规划实施情况的基础上,编制《中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

第四节中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概述一、水稻优势区域布局(2008-2015)二、小麦优势区域布局(2008-2015)三、玉米优势区域布局(2008-2015)四、大豆优势区域布局(2008-2015)五、棉花优势区域布局(2008-2015)六、油菜优势区域布局(2008-2015)七、马铃薯优势区域布局(2008-2015)区域布局:着力建设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南方5个优势区。其中,东北马铃薯优势区包括东北地区的黑龙江和吉林2省、辽宁北部和西部、内蒙古东部地区,主要包括34个重点县,着力发展种用、加工用和鲜食用马铃薯;华北马铃薯优势区包括内蒙古中西部、河北北部、山西中北部和山东西南部地区,主要包括44个重点县,着力发展种用、加工用和鲜食用马铃薯;西北马铃薯优势区包括甘肃、宁夏、陕西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