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急救展史课件_第1页
院前急救展史课件_第2页
院前急救展史课件_第3页
院前急救展史课件_第4页
院前急救展史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院前急救概述院前急救展史学习目标1、熟悉国内外院前急救的发展史2、掌握现代化急诊医疗体系的组成及管理3、了解院前、院内急救的相关内容4、了解国内外医疗急救组织网络组成院前急救展史目录

第一节现场急救的发展第二节现代急诊医疗体系的组成与管理第三节加强急救医疗网络的建设与管理院前急救展史第一节现场急救的发展

院前急救概述国外院前急救的发展史国内院前急救的发展史国内院前急救的主要任务院前急救展史院前急救

是指对急危重伤病员进入医院前的医疗急救

包括现场急救以及转运图中的监护,是整个卫生医疗服务工作中一个组成部分院前急救的发展史院前急救展史院前急救概述现场急救为院前急救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现场紧急处理转运途中的监护急救知识的普及与宣传院前急救展史WHO资料显示猝死最佳急救时间为发病后时间4~6分钟创伤伤后黄金1小时为最佳急救交通事故20%因不及时救治而死亡

65%在事故后25分钟内死亡

心肌梗塞40~60%在发病初几小时内死亡

院前急救展史BA国内外院前急救发展史国外始于19世纪初院前急救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国内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院前急救体制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快院前急救的发展史院前急救展史院前急救展史BECDA

德国

“112”

法国

“15”

英国

“999”

美国

“911”

前苏联

“03”

一、国外院前急救发展院前急救展史诞生于19世纪初拿破仑时代,当时战争较多,出现马车式救护车,医生由麻醉科医生担任19世纪70年代欧洲电话刚进入使用时期,人们就开始用电话进行医疗救助。急救专用电话号码“15”1986年以国家立法形式确定院前急救的任务和资金保障法国院前急救展史19世纪初,院前急救是由红十字会和汽车俱乐部主持,

90%的救护车属红十字会所有

1968年开始使用直升飞机,由飞行员、急救队员和医生共同组成一个小组随时待命,急救专用电话号码“112”

德国

院前急救展史19世纪初诞生了院前急救1948年英国开始实行“国家卫生服务制”,向所有居民免费提供医疗服务,包括急救医疗在内,成为欧洲唯一的国家医疗制国家。急救专用电话号码“999”

院前急救服务工作人员分为两类:一类是仅从事抢救工作的人员;另一类则为从事非紧急工作人员

英国院前急救展史急救服务可追溯到美国南北战争(1861~1865年)结束后,纽约即出现了急救服务1870年贝尔维尤医院用5辆马车开始急救服务,全市共有

45辆医院急救车。院前急救人员是非全日制医学院毕业生,急救专用电话号码“911”1972年纽约市又建立了第一个急救医疗服务联系中心1979年9月急救医学被美国医学会确认为美国第23个医学专业

美国院前急救展史

前苏联1898年在莫斯科成立了民间流动医疗队,主要为交通事故中受害的人员进行救护和转运,急救专用电话“03”,以后发展为城市急救站院前急救展史

20世纪50年代初院前急救体制是参照前苏联的模式,在一些大中城市建立“急救站”二、国内院前急救发展

1980年3月召开了建国第一次10个城市急救站工作会议1986年12月1日正式成立“中华急诊医学会”1995年发布《灾害事故医疗救援工作管理办法》1996年正式批准“120”为全国统一的呼救电话号码院前急救展史国内院前急救的主要任务1、负责全市急救工作的管理与指导,并掌握急诊工作情况2、负责全市急诊病床的调配使用和病床使用情况的全面了解3、负责全市救护车的组织调配4、组织或担任临时性的救护和集体灾害等急救工作5、群众急救训练与宣传教育6、日常急救业务处置、外伤、中毒、急诊、急产等院前急救展史

20世纪50年代初院前急救体制是参照前苏联的模式,在一些大中城市建立“急救站”二、国内院前急救发展

1980年3月召开了建国第一次10个城市急救站工作会议1986年12月1日正式成立“中华急诊医学会”1995年发布《灾害事故医疗救援工作管理办法》1996年正式批准“120”为全国统一的呼救电话号码院前急救展史第一阶段:改革开放之前,基本上是纯粹的救护车转运服务第二阶段:改革开放到本世纪初,我国的院前急救逐步形成了集“独立型、院前型、依托型、指挥型”为一体的运作模式第三阶段:2003年SARS后,中国的院前急救飞速发展,成为了集“医学急救、灾难救援、医疗保障、危重病监护转运”等功能为一体急诊医疗体系我国院前急救发展历程院前急救展史一、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SS)形成二、院前急救三、院内急救四、急诊医疗体系管理五、推进我国急诊医学建设应遵循的几项原则第二节现代急诊医疗体系的组成与管理院前急救展史一、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SS)形成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SS):

即将院前急救一院内急诊室(科)诊治---ICU或CCU救治形成一个完整体系,这既适合平时急诊医疗工作,也适合战争或突发事故的急救。院前急救展史

ICUCCU

急救医学特点是“急”急救医学实质是“救”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SS)组成

EMSS组成结构院前急救急诊科院前急救展史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SS)功能确保为急危重伤病员提供现场救治和安全转运确保为急危重伤病员在医院内得到快速有效的进一步救治为急危重症患者打造生命救治的绿色通道EMSS的功能院前急救展史二、院前急救院前急救的任务

1、承担平时呼救病人的急救

2、承担对灾害或战争时遇难者的医疗救护

3、担任对参加大型集会或活动、贵宾来访等救护值班院前急救展史二、院前急救院前急救的特点与原则特点:在紧急情况下,不管现场急救条件多么差都应立即采取措施

原则:以生命器官维持与对症治疗为主(以救命为主)

院前急救展史二、院前急救

尽管院前急救是暂时的、应急的,但对于一些特重病人来说,如果没有在院前急救过程中所争取到的分分秒秒院内的设备再好,医师技术再高也难以起死回生。因此院前急救是EMSS最前沿阵地(一)实施医疗技术(二)重视搬运技术(三)注意运输安全院前急救展史二、院前急救(一)实施医疗技术1、加强生命器官支持,维持呼吸、循环、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手段;2、急性中毒、意外事故处理,应维持生命指征正常或基本正常;3、颅脑、脊柱伤以及其他外伤以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等为主4、给予止痉、止痛、止吐、止喘、止血等对症处理。院前急救展史二、院前急救(二)重视搬运技术

1、救护人员应因病人、伤情、条件、环境而异,采用恰当的方式或手段进行搬运

2、搬运时应随时观察病人的病情,一旦发现病人的呼吸、心跳停止应立即就地进行复苏院前急救展史二、院前急救

(三)注意运输安全

1、运输时避免突然刹车,防止车轮剧烈颠簸

2、病人的担架应加以固定,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院前急救展史三、院内急救急诊分诊支持与保护手术治疗留观或监护室治疗(一)急诊室抢救院前急救展史三、院内急救(二)监护室监护病情严重的病人应实施严密监护。其主要目的是运用先进的诊断方法和监测技术,对病员进行连续的、细致的观察,以高度准确的应变能力,及时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从而有效的降低伤残、死亡率,提高抢救成功率,进一步保证生命质量院前急救展史(一)加强急救人员知识技术培训急诊医疗体系管理(二)抢救药械的配备(三)保持运输工具的完好(四)形成现代化的通信系统(五)建立急救网络系统四、急诊医疗体系管理院前急救展史五、推进我国急诊医学建设应遵循的几项原则(一)组织工作和业务工作并重(二)人才建设和基本建设并重(三)院前急救和院内救治并重(四)普及培训和提高研究并重院前急救展史院前急救展史第三节加强急救医疗网络的建设与管理无论是突发性灾难或是急危重病人的抢救随时都可能发生,为做好医疗急救工作,必须做好急救医疗网的组织工作。近些年来,很多国家在这些方面都很重视,他们根据本国情况,以急救医学体系为基础组织救灾医疗网络院前急救展史1、美国从1985年起成立国家灾害医疗系统(NDMS)。以军队医疗机构为骨干,形成全国性的救灾网络。规定500张床位以上的医院必须设置急诊科或加强治疗监护病房2、法国1956年就建立急救服务部(SAMU),按区划分工,在全国成立了97个服务站,随时准备赴现场进行紧急救护3、德国1982年已在西部设立了31个卫生直升机基地,覆盖90%以上国土,直升机最佳呼救半径为21±千米,医务人员于12±分钟可抵达灾害区域或事故现场,34±分钟内将伤员送到医院一、国外医疗救灾网络院前急救展史二、国内医疗急救组织网络

目前尚无固定常设救灾医疗机构。在发生突发性重大自然灾害或事故时,通常由各级政府在城市急救网络的基础上予以加强充实,实施灾区医疗救护工作。急诊医疗分为院外急救和院内急救两种院前急救展史目前国际院前急救模式广州式美英模式先将病人进行简单处理,然后在最短的时间内,将病人送到医院如: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欧陆模式把最好的医生送到现场,提供高水平医疗救护,然后根据病情,把病人分配到相关医院如:法国、俄罗斯、中国院前急救展史二、国内医疗急救组织网络国内目前院前急救模式上海模式广州模式重庆模式北京模式院前急救展史卫生局急救中心

急救科通讯科运输科独立自主型(上海模式)院前急救展史卫生局指挥调度中心综合医院急救中心指挥型(广州模式)院前急救展史卫生局急救中心

院前急救院内急救综合自主型(北京模式)院前急救展史卫生局急救中心综合医院

依托型(重庆模式)急救科通讯科运输科院前急救展史

一级急救网

二级急救网

三级急救网

(一)省内形成三级急救网络

县级三级急救网

以城市街道医院或卫生院作为一级急救医院。要有一般的急救设备和急救药品,掌握一般的急救医疗技术。在抢救工作遇到困难时,请上级急救中心支援或护送上转

在市、县、区级建立急救网,按市、县分设急救中心(站),多以三级甲等医院为依托形成二级急救医疗网在省会所在地或大都市建立120急救中心按国际标准半径4~5公里设置一个急救站连成网络负责处理突发疾病和灾害事故等特殊危重病人

以县医院作为全县的急救医疗中心,各县的二级急救医院参与,承担起全县乡、镇及村的现场急救和来急诊室就诊病员的急救院前急救展史(二)军队中在灾难救援工作中的作用军队卫勤部门有严密的急救组织系统,掌握现代化通信和交通工具,有高度快速反应能力,可在大范围内实施机动,而且平时有适量药材储备,各地设有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