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总复习《声、光》专项测试题(附带答案)_第1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声、光》专项测试题(附带答案)_第2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声、光》专项测试题(附带答案)_第3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声、光》专项测试题(附带答案)_第4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声、光》专项测试题(附带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中考物理总复习《声、光》专项测试题(附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55小题)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B.吹奏笛子时,演奏者抬起压在不同出气孔上的手指,是为了改变发出声音的响度 C.公共场合要“轻声慢语”指的是减小声音的音调 D.超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2.调节电视机的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3.关于声现象的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拨动伸出桌面的钢尺,钢尺振动的幅度越大,音调就越高 B.乙图:将扬声器对准烛焰,播放音乐,烛焰会跳动,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 C.丙图: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的声音变小,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D.丁图:车间的工人佩戴耳罩,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4.在公共场所,人们要轻声说话。这里的“轻”是指声音的()A.音色 B.响度 C.音调 D.频率5.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噪声污染问题日益凸显。有关噪声及降噪手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建筑工人将噪声较大的机械置于全封闭隔音棚中,是为了在声源处防止噪声产生 B.住户将窗户的普通单层玻璃改用双层真空玻璃,是利用了真空不能传声,阻碍噪声的传播 C.冬奥高铁专列“踏雪无声”采用粒子阻尼减振降噪技术,减小了振动部位的振动幅度,实现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避免噪声音调过高影响乘车体验 D.噪声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的,但只能传递能量,不能传递信息6.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甲中的倒车雷达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 B.图乙中航母舰载机引导员戴上耳罩,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图丙中吹笛子时,按住不同气孔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 D.图丁中从无人机传出的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7.我们能分辨人工智能语音机器人模仿的是哪位歌唱家的歌声,主要是依据声音的()A.响度 B.音色 C.音量 D.音调8.下列减弱噪声的措施中,通过阻断噪声传播的是()A.如图甲,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 B.如图乙,道路旁安装隔声板 C.如图丙,中考期间考场周边建筑工地停工 D.如图丁,小区内禁止鸣笛9.在公共场所交谈要轻声,是指要控制声音的()A.音色 B.响度 C.音调 D.频率10.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不能产生声音的是()A.拨动张紧的橡皮筋 B.关闭的立体声收音机 C.敲击水瓶琴 D.真空罩中响铃的闹钟1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知识表述不正确的是()A.0dB是刚引起听觉的声音 B.只要声音足够大,人就一定能听到 C.15℃时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 D.声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12.小杰用两个大小不同的力弹同一个琴键,第二个声音的音量更大,主要是由于第二次声源比第一次()A.速度大 B.音色好 C.时间长 D.振幅大13.中国民族乐器笙、古筝、扬琴等能发出悦耳动听的声音,听众区分这些乐器主要依靠()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声速14.下列词语中,形容声音响度小的是()A.震耳欲聋 B.声如洪钟 C.轻声细语 D.鼾声如雷15.夏季,泸州市江阳公园的音乐喷泉随音乐舞动,供市民欣赏。以下关于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音箱发出的音乐不是振动产生的 B.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可以传递信息 C.区别吉它和小提琴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音调不同 D.声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速度保持340m/s不变16.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振动,人们就能听到声音 B.“教学楼内请轻声慢步”,其中“轻声”是指音调低 C.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最快 D.开会时将手机设置为静音,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17.在班里举行的小型音乐会上,有同学在8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制成了“水瓶琴”。如图所示,用棒敲打其中两个发出的声音可能具有的相同特征是()A.音调音色 B.响度音色 C.音调响度 D.只可能是音色18.为增强居民对新冠病毒的科学防护意识,社区工作人员用大喇叭在小区内播放疫情防护知识。关于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大喇叭发出的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大喇叭发出的声音是次声波 C.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D.工作人员调节大喇叭的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19.我们学过的许多成语包含了声现象,如:①隔墙有耳、②掩耳盗铃、③低声细语、④悦耳动听、⑤震耳欲聋。这些成语中描述同一声音特征的是()A.①② B.②⑤ C.③④ D.③⑤20.下列形容声音的词语,描述音调的是()A.引吭高歌 B.窃窃私语 C.这首歌音太高,唱不上去 D.听不见,声音大些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歌唱家“引吭高歌”,其中的“高”是指音调高 B.人们很难听到飞舞的蝴蝶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发出声音的响度很小 C.敲击鼓面所用的力越大,在一个固定位置的人听到它发出声音的响度就越大 D.听众能够区分出小提琴和二胡的声音,是因为这两种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22.下列光学现象中,所成的像是实像的是()A.平面镜成像 B.小孔成像 C.海市蜃楼 D.用放大镜看书23.“霜叶红于二月花”。秋天的枫叶呈现红色是因为它()A.反射了红光 B.吸收了红光 C.反射了红、绿、蓝光 D.吸收了红、绿、蓝光24.如图所示的“手影”游戏中,影子的形成原因是()A.光的反射 B.光沿直线传播 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2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光屏处于图示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利用这个成像规律可以制成()A.照相机 B.潜望镜 C.放大镜 D.幻灯机26.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树荫下的圆形光斑 B.水中倒影 C.手影 D.铅笔在水面处弯曲27.下列现象中可以利用光的直线传播知识解释的是()A.平面镜成像 B.海市蜃楼 C.池水变浅 D.小孔成像28.成语中蕴含了丰富的光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杯弓蛇影”,杯中的“弓”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B.“鱼翔浅底”,看到的鱼是实像 C.“皓月千里”,皎洁的月亮是光源 D.“一叶障目”,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29.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理学家通过研究,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B.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正电荷,是从丝绸上转移来的 C.柳絮飘扬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光从牛郎星传播到织女星的时间约为16光年30.如图所描绘的情景中,可以用光沿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A.筷子在水中弯折 B.山在水中的倒影 C.手的影子 D.天空中出现的彩虹31.下列现象中,对应的物理知识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A.雨后的彩虹 B.射击瞄准时要做到“三点一线” C.在平静的湖面可以看到蓝天白云 D.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32.下列光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A.猫在镜中的像 B.水中的筷子弯折 C.水杯的影子 D.手机相机拍照33.“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我们能看见水中的鱼,是因为()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平面镜成像 D.光的折射34.如图是小明拍摄“东方明珠”时的情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小明在地上的影子形成的原理与平面镜成像原理相同 B.用照相机拍照时,镜头成的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C.数码相机屏幕的彩色画面,由红、黄、蓝三种色光组成 D.水中建筑物的倒影是光的反射所成的虚像35.如图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海市蜃楼 B.手影 C.放大镜中的像 D.凸镜中的像36.如图所示,桥在水中的倒影形成的原理是()A.光的色散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直线传播37.下列对四幅图的描述正确的是()A.如图,开凿隧道时是利用光沿直线传播引导掘进机前进的 B.如图,荷花在水中的倒影是实像 C.如图,海市蜃楼是一种由光的反射产生的现象 D.如图,照相时照相机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虚像38.如图所示,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A.小孔成像 B.彩虹的形成 C.太阳灶聚光 D.从岸上看鱼的位置变浅39.下列光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A.日偏食 B.照镜子 C.汽车观后镜 D.水中筷子变弯40.下图中与光的反射有关的是()A.如图所示,透过树丛的光束 B.如图所示,筷子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 C.如图所示,雨后天晴,挂在天空的彩虹 D.如图所示,把平面镜按一定规律排列,汇聚太阳光的塔式太阳能电站41.下列现象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渔民叉鱼 B.水中倒影 C.手影 D.海市蜃楼42.下列现象属于光的反射的是()A.雨后的彩虹 B.树荫下的光斑 C.池水看起来“浅” D.树在水中的倒影43.一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将点燃的蜡烛从离凸透镜40cm处沿主光轴移到20cm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和像距的变化情况是()A.像变大,像距变大 B.像变小,像距变小 C.像变大,像距变小 D.像变小,像距变大44.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如图中的烛焰经小孔所成的像是虚像 B.如图中的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C.如图中的小孩叉鱼时对准鱼就能叉到 D.如图中的雨后彩虹是阳光经小水滴色散后形成的45.关于凸透镜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成的像都是实像 B.照相时,景物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内 C.投影仪中的投影片放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外 D.远视眼镜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46.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放大的“金鱼” B.墙上的手影 C.斑马在水中的倒影 D.雨后的彩虹47.关于有拍照功能的手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手机的摄像镜头相当于凹透镜 B.物体通过镜头成缩小的虚像 C.给关机的手机充电时,手机内部电池相当于电源 D.手机是利用发射和接收电磁波与外界传递信息的48.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 B. C. D.49.下列现象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小孔成像 B.立竿见影 C.海市蜃楼 D.水中倒影50.阳光灿烂的日子,行走在绿树成荫的街道上,常常见到地面上有一些圆形的光斑,这些光斑是()A.树叶的实像 B.树叶的虚像 C.太阳的实像 D.太阳的虚像51.人们在生活中遇到的透镜及其组合所成的像是各种各样的,其中只能成实像的是()A.眼睛 B.放大镜 C.望远镜 D.显微镜52.下列成语与光的折射现象有关的是()A.立竿见影 B.镜花水月 C.坐井观天 D.海市蜃楼53.下列各种单色光中,属于三原色光之一的是()A.紫光 B.红光 C.橙光 D.黄光54.在资治通鉴中记载“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表明我们的祖先就会用磨光的铜面做镜面,观察自己的像。人在铜镜中所成的像是()A.缩小的实像 B.等大的实像 C.放大的虚像 D.等大的虚像55.下列图中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不正确的是()A.甲图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 B.乙图中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 C.丙图中白光通过三棱镜会分解成多种色光 D.丁图中漫反射的光线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参考答案1.A; 2.A; 3.C; 4.B; 5.B; 6.B; 7.B; 8.B; 9.B; 10.B; 11.B; 12.D; 13.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