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613新闻传播史论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_第1页
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613新闻传播史论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_第2页
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613新闻传播史论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_第3页
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613新闻传播史论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_第4页
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613新闻传播史论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

2016年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613新闻传播史论考研真题(A

卷)

2016年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613新闻传播史论考研真题(B卷)

2015年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613新闻传播史论考研真题

2014年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613新闻传播史论考研真题

2013年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613新闻传播史论考研真题(不完

整)

2012年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传播史论考研真题(不完整)

2011年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传播史论考研真题

2009年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传播史论考研真题

2008年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传播史论考研真题(A卷)及详解

2008年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传播史论考研真题(B卷)及详解

2007年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传播史论考研真题(A卷)及详解

2007年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传播史论考研真题(B卷)及详解

2016年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

学院613新闻传播史论考研真题

(A卷)

学科专业:新闻传播学

专业方向:①②③④

考试科目:新闻传播史论A

试题代码:613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符号

2.反馈

3.集合行为

4.地球村

5.批判理论

二、简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三题选做两题)

1.简述受众的权力及影响

2.简述信息主权和影响

3.大众传媒组织受哪些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三、论述题(两题选做一题,25分)

1.谈谈你对社交媒体传播基本特点和趋势的认识

2.结合中国新闻发展史,谈谈你对党强调意识形态工作重要性的

认识

四、分析题(30分)

请运用新闻传播学相关理论对下面现象进行分析。

信息暴发的时代,你是埋头族吗?

上课中,你在埋头玩手机;

公车上,你在埋头玩手机;

走路上,你在埋头玩手机;

躺床上,你在埋头玩手机~

你的手不酸、腰不胀、脖子不疼吗?

别等荒废学业,错过风景和美丽,交通意外和身体欠痒才想起,自

己已走很远~

抬起你的头,做该做的事!

五、综合题(35分)

结合现实谈谈你对当下报纸经营断崖式下滑的认识和看法

2016年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

学院613新闻传播史论考研真题

(B卷)

学科专业:新闻传播学

专业方向:①②③④

考试科目:新闻传播史论B

试题代码:613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大数据新闻

2.群体传播

3.微博达人

4.社会责任论

5.谣言

二、简述题(每题15分,三题选做两题,共30分)

1.拉斯维尔为什么被称为传播学先驱

2.一面提示和两面提示作用和影响

3.我国媒介市场化的过程和表现

三、论述题(两题选做一题,25分)

1.谈谈你对我国危机传播的现状和趋势的认识

2.研究中国新闻史对党的新闻工作的价值和意义。

四、分析题(30分)

请运用新闻传播学的相关理论对以下现象进行分析。

材料来源|中国之声

最近,关于媒体人辞职的消息,层出不穷。近两周内,郎永淳、

张泉灵、李小萌、武卿…这些我们熟悉的面孔,就像是在传递辞职接力

棒一般,义无反顾的离开了。而在他们之前,选择辞职的还有很多

人:崔永元、李咏、白燕升、刘建宏…难道,传说中的“媒体人辞职

潮”真的来了吗?辞职的背后是什么问题?

五、综合题(35分)

从媒介融合战略与传媒转型看如何构建传媒新生态

2015年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

学院613新闻传播史论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新闻真实

2.舆论引导

3.施拉姆

4.沉默的螺旋

5.议程设置

二、简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三题选做两题)

1.媒介技术进步对传媒发展的影响。

2.1918年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的成立及其意义。

3.如何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重要作用。

三、论述题(两题选做一题,25分)

1.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价值和意义。

2.新闻媒体从业者如何坚守职业伦理。

四、分析题(30分)

请运用新闻传播学相关理论对下面的材料进行分析。

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官方网站昨天下午发布《关于广播电视节目和广

告中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通知》,规定广播电视节目和广告不

得使用根据网络语言、仿照成语形式生造的词语。总局在通知中表示,

近期听众观众反映一些广播电视节目和广告中还存在语言文字不规范的

问题,如随意篡改、乱用成语,把“刻不容缓”改为“咳不容缓”等,总局

表示这些做法不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等

法律法规的基本要求。总局要求各类广播电视节目和广告应严格按照规

范写法和标准含义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字、词、短语、成语等,不

得随意更换文字、变动结构或曲解内涵,不得在成语中随意插入网络语

言或外国语言文字,不得使用或介绍根据网络语言、仿照成语形式生造

的词语,如“十动然拒”“人艰不拆”等。

五、综合题(35分)

谈谈你对坚持依法治国和做好新闻传播工作关系的认识。

2014年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

学院613新闻传播史论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网络大V

2.新闻观

3.经验学派

4.内容分析法

5.培养理论

6.东方两大社

二、简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

2.五四时期的新闻教育和新闻学研究。

三、论述题(25分)

从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看传媒技术发展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四、分析题(30分)

2013年4月,一则严重诋毁雷锋形象的信息被网名“秦火火”的人发

布在互联网上并迅速传播,北京警方迅速开展侦查,发现以“秦火

火”、“立二拆四”为首的北京尔玛互动营销策划有限公司,专门通过互

联网策划制造网络事件,蓄意制造传播谣言及低俗媚俗信息,恶意侵害

他人名誉。

请根据新闻传播学相关理论对上述事件进行分析。

五、综合题(35分)

结合现实谈我国卫视市场竞争的现状与趋势。

2013年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

学院613新闻传播史论考研真题

(不完整)

2012年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

学院新闻传播史论考研真题(不

完整)

2011年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

学院传播史论考研真题

2009年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

学院传播史论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信息社会

2.新媒介

3.拉斯韦尔

4.传播制度

5.新华日报

6.CNN

二、简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简述大众社会的基本条件。

2.如何理解作为市场的受众?

三、论述题(25分)

从国际传播的角度,分析2008年奥运传播的功能和意义。

四、分析题(30分)

请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结合对下段材料的分析,谈谈你的看法。

“5•12是中国新闻史上一个新的开始”

综合《环球时报》等多家媒体报道,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

生里氏8级地震。14点30分,优酷网登出第一条关于地震的视频《实拍

朝阳门地震现场》。14点45分新华社播发简讯,47分新华社播发简明消

息。14点50分央视以滚动字幕方式作了报道,15点整点新闻头条口播;

15点04分,中央电台中国之声插播地震消息。15点20分央视开始特别直

播《关注汶川地震》。5月13日上午中宣部召开全国宣传系统电视电话

会议,部署抗震救灾宣传报道工作。四川省政府新闻办每天下午举办一

场新闻发布会,通报受灾、抗灾新情况。

5月13日《人民日报》发表陆侠《灾难中凝聚沉着的力量》的时评

指出,“这场‘全国直播’的震情随着电波和网络迅速传送,不仅没有扩散

恐慌,反而抚平了公众的不安,凝聚起坚定沉着宁静的力量”,“作为30

年改革开放的果实之一,在大灾大难面前实现的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让

我们在战胜灾难时更加自信,更加从容不迫,也更加万众一心”。5月13

日中国青年报刊曹杰文《这次,真相跑在了谣言前面》认为,这种平静

和理性归功于通畅的信息传播和政府及时的信息公开。5月20日柳斌杰

在接受《新华月报》专访时表示,中国媒体这一次真正掌握了在世界公

众面前的话语权。6月7日《新京报》刊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史

安斌与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周庆安对话,史认为,与5年

前的SARS疫情对照,国内主流媒体第一时间大篇幅、不间断、多角度

报道,境外记者第一时间获准赴灾区采访,中央和地方政府部门第一时

间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灾情、澄清谣言,反映了中国在运用‘软实力’上

的巨大进步。周认为“这场突如其来的地震灾难为中国化解国际公关危

机、重塑国家形象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

五、综合题(35分)

结合改革开放30年,谈谈你对中国传媒改革与发展30年的认识。

2008年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

学院传播史论考研真题(A卷)

及详解

考试科目:传播史论(A卷)(试题共1页)

注意:

1.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写在专用的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一律无

效;

2.试题附在考卷内交回。

传播理论部分(8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

1.媒介依存症

2.使用与满足理论

3.文化接近性

二、简述(每题15分,共30分)

1.“新世界信息秩序”论争的产生过程

2.媒介进化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三、论述(35分)

卡茨曼的知沟理论及其在地区开放中的应用前景

新闻传播史部分(7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申报》

2.《时务报》

3.韬奋精神

4.普利策

二、简述(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维新派的办报思想

2.中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产生的历史条件

3.简述三社四边协定及其影响

三、论述题(20分)

从解放日报的改革看我国当今新闻改革的作用和意义

参考答案:

传播理论部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

1.媒介依存症

答:媒介依存症是一种传媒文化心理现象有以下几个特点:①过度

沉湎于媒介接触不能自拔;②价值和行为选择一切必须从媒介中寻找依

据;③满足于与媒介中的虚拟社会互动而回避现实的社会互动4.孤独自

闭的社会性格。

2.使用与满足理论

答:起源于上世纪40年代的使用与满足理论是适度效果理论的经典

模式之一,它站在受众的立场上,通过分析受众对媒介的使用动机和获

得需求满足来考察大众传播给人类带来的心理和行为上的效用。同传统

的讯息如何作用受众的思路不同,它强调受众的作用,受众需要的满足

和对媒介的选择间的联系中,突出受众的地位。该理论认为受众通过对

媒介的积极使用,从而制约着媒介传播的过程,并指出使用媒介完全基

于个人的需求和愿望。

3.文化接近性

答:跨文化传播理论中的一个概念,对文化接近性的表述是:文化

和个人一样具有相似性,比如所有文化都有一种语言,都有关于年龄和

性别方面的规划和规范,都有政府、宗教、经济、娱乐、游戏、艺术和

音乐等系统。具有了文化的接近性,双方在传播过程中就显得容易许

多。

二、简述(每题(15分,共30分)

1.“新世界信息秩序”论争的产生过程

答:“新世界信息秩序”论争的产生背景是发达国家对新闻和信息生

产、流通的控制,顽固地维持着发展中国家在政、经、文等各领域对其

的依附。①1973年不结盟国家《阿尔及尔宣言》—1978年教科文

组织《大众传媒宣言》《阿尔及尔宣言》是论争明朗化的开端;

1976年不结盟国家《关于信息非殖民化的新德里宣言》,内容:

a.世界信息流通严重不合理、不平衡,信息传播手段集中在极少

数发达国家,绝大部分国家被动;b.这种状况导致极少数国家

对“传播什么”和“怎样传播”的新型决断权的绝对控制;c.世界信

息发布掌握在发达国家的极少数大通讯社手中,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对

其依附,甚至被迫忍受形象歪曲;d.政治、经济的依附关系及障碍政、

经的现行信息依附关系都是殖民制度的产物;e.“信息自由”只是

少数发达国家根据自己的意志选择和传播信息的自由,大多数发展中国

家的相关权利被剥削。②1978年教科文组织《大众传媒宣言》—

1980年《多种声音一个世界》(论争不断走向激化)1978年教科

文组织《大众传媒宣言》:只规定了大众传媒活动的一般准则和规范,

并没有解决任何实质性问题,是妥协的产物,并没有引起各国的重视。

1980年麦克布莱德委员会《多种声音一个世界》/《麦克布莱德报

告》:a.不平衡是现行国际信息秩序的基本特征,必须加以改

变;b.过度集中垄断必须解消;c.必须从内外清除某些障碍以保证信

息与观念的自由平衡流通;d.保障信息来源与传播渠道的多元化;e.

应保障新闻工作者的自由,自由与责任不可分割;f.发展中国家要提

高改变现状的能力;g.发达国家应为实现上述目标显示自己真正的诚

意;h.必须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特点,以及各民族向世界人民传达自

己利益、愿望以及社会文化价值的权利;i.必须尊重所有国家的人民

在平等、公正、互惠的基础上参与信息的国际交流与交换的权利;j.

任何民族、种族、社会群体以及个人都拥有接近信息来源以及积极参与

传播过程的权利。1981年世界自由出版委员会《塔罗瓦尔宣

言》:教科文组织决议将会导致各国政府对新闻出版自由的控制,关于

新世界流通秩序的“论争”本身对报道自由和言论自由的基本原则就是有

害的。③英美退出教科文组织—今

2.媒介进化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答:传播媒介的进化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加拿大传

播学家麦克卢汉曾经提出一个著名的观点:媒介即讯息。这个观点的核

心思想是,从人类社会发展的漫长过程来看,真正有价值的讯息不是各

个时代的传播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及其开创的

可能性。因此,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每一种新的媒介的产生都

开创了人类交往和社会生活的新方式。如果我们把媒介和媒介技术理解

为社会生产力的重要内容,那么媒介的进步对社会变革的巨大影响是无

可否认的。媒介的极大丰富和体外化信息系统的发达,进一步增加了信

息和信息传播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信息社会,正是在这个基础上产

生的。

三、论述(35分)

卡茨曼的知沟理论及其在地区开放中的应用前景

答:1974年,N.卡茨曼就着眼于新传播技术的发展,提出了他

的“信息沟”理论,其主要观点包括:

1.新传播技术的采用将带来整个社会信息流通量和信息接触量的

增大,这对每一个社会成员来说都是如此。

2.新技术的采用所带来的利益并非对所有社会成员都是均等的。

这就是说,现有信息水准或信息能力比较强的人,能够比较弱的人获得

更多的信息,其理由是:(1)新技术的早期效果,首先会带给那些传

播活跃、既有信息储量大的社会群体;(2)对新媒介技术及其传播内

容的接触和使用需要相关的知识,这对现有信息能力较弱的人是不利

的;(3)采用新技术需要经济条件或其他资源。而这些资源的现实社

会分配并不是均等的;(4)现有信息水准的程度、与采用新技术的积

极性是成正比的,主观因素也决定了前者处于有利地位。

3.与人的能力相比,电脑等机器的信息处理和储存能力要强大得

多;既有的信息富裕阶层通过早期采用和熟练使用这些先进机器,能够

比其他人更拥有信息优势。

4.新媒介技术层出不穷,更新换代周期越来越短,其趋势可能

是“老沟”未平,而“新沟”又不断出现。这种状况,在新媒介的采用过程

中尤其明显。

目前,“信息沟”乃至“知沟”理论的应用领域主要有两个,一是新媒

介的普及过程研究,二是地区开发和社会发展研究。

地区开发和社会发展研究关注的重点是发展中国家区域开发问题。

70年代乃80年代的一些研究的着眼点,是发达国家的开发援助给发展中

国家带来的新的社会不平等。例如,拉丁美洲国家不少学者认为,发达

国家提供信息、物资和资金援助对象主要是当地从事大规模经营的农场

主和高学历的富裕农民,而一般穷苦农民即使有改变现状的强烈愿望也

得不到任何援助。这种援助不仅没有帮助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的目的,

反而加剧了当地社会的贫富两极分化和阶级矛盾的尖锐化。这些学者主

张,发达国家的开发援助应从战略上来一个转变,把援助重点放在贫困

阶层,尤其是放在落后地区的教育事业上。

进入90年代以后,开发与社会发展研究拓展到了整个信息社会规划

和建设的领域。1993年美国提出“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从某种意义上来

说也是试图通过全国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为”所有的个人“提供均等的

传播机会,以期缩小社会阶层间的信息差距乃至”知沟“的一种设想。当

然,这个计划完成以后的效果如何,我们还拭目以待。

许多学者认为,在媒介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情况下,缩小社会

的“信息沟”“乃至“知沟”至少必须在两个方面采取对策:(1)在“硬

件”方面,必须对不发达地区或低收入阶层制订特殊的扶持政策,例如

对一定收入以下的家庭或地区实行价格优惠,以便推进硬件在全社会的

普及程度。(2)在“软件”方面,必须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媒介使用能

力”,换句话说,仅有了硬件的普及还不够,由于新媒介的使用伴随着

一定知识和技能,如果不进行使用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或教育,缩小社

会“知沟”也只能是一句空话。

“信息沟”乃至“知沟”研究对我国的社会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

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传播事业飞速发展,报刊、广播、电视的普

及程度不断提高,大多数省份已经有了卫星电视,在接触大众传媒方

面,城乡和地区之间的信息差距大大缩小。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

新传播媒介领域(例如电脑、网络、移动电话),城市和农村、沿海和

内地、东部和西部之间的差距则是很明显的。另一方面,在“媒介使用

能力”方面,社会各个阶层或群体之间的差距也正在呈扩大之势。不少

调查表明,我国电脑和网络的用户主要集中于男性、青少年、高收入、

高学历阶层中,许多人还只是作为“电子游戏机”来使用,而未能比较全

面地发挥它们的信息处理功能。此外,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无论

在“硬件”还是“软件”方面还有较大的差距。因此,研究这些内外的“信

息沟”、“知沟”以及解决的对策,实乃我国社会发展和信息化建设中的

一个重要而迫切的课题。

新闻传播史部分(共70分)

一、名词解释(20分)

1.《申报》

答:《申报》是旧中国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份报纸。原全称

《申江新报》,“申”字常被用来代表上海,于是就缩写成《申报》,是

上海历史上第二个创刊的中文报纸。它从1872年4月30日(清同治十一

年三月廿三日)创刊,至1949年5月27日停刊,前后办了77年,共出版

25600号。初由英商安纳斯·美查(ErnestMajor)等人集资创办。1909年

为买办席裕福收买,1912年转让给史量才,次年由史接办,先后创办

《自由谈》等副刊,发表民主自由言论。1934年史量才被蒋介石派遣特

务暗杀后,言论又趋保守。1937年7月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同年12月

15日,因日军检查新闻,自动停刊。抗战期间,曾在日伪控制下出版。

抗战胜利后被国民党接收,成为CC系报纸。1949年上海解放时停刊。

《申报》前后历时78年,记录了从清末到民国近八十年间政治、军事、

经济、文化、社会各方面的情况,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被称为“近现

代史的百科全书”。

2.《时务报》

答:1896年8月9日,维新派在上海创办《时务报》。旬刊,石印。

总理汪康年,主笔梁启超。载有论说、上谕、奏折、中外杂志、域外报

译等,以宣传维新变法、救亡图强为宗旨。数月之间,风糜海内,销至

万余份,为“中国有报以来所未有”。百日维新期间,清廷允御史宋伯鲁

之请,改为官办。1898年8月8日终刊,共出69册。由汪康年改办为《昌

言报》。

3.韬奋精神

答:邹韬奋从事新闻出版工作二十多年,主编《生活》系列报刊的

丰富经验、办报思想和优良的工作作风,体现了我国人民新闻工作的优

秀传统,主要表现在:坚持正确的办报方向。一读者利益为中心,以社

会改造为目的,发扬为读者服务的精神,倡导创造精神,办出报刊的鲜

明个性和独特风格,推崇视事业如生命的傻子精神等

4.普利策

答:约瑟夫·普利策,1847年4月10日生于匈牙利一个犹太人家庭。

17岁时从家中出走,想从军,因视力差、身体弱而被拒绝。后被美国军

队招募,成为一名骑兵。1867年加入美国籍。1868年当了德文《西部邮

报》记者。他凭借强烈的求知欲和充沛的精力,不知疲倦地挖掘各种新

闻,后成为该报的全资经营者。到1878年,他熟练地掌握了英语,于当

年12月9日出价2500美元买下了圣路易斯的《电讯报》。后与当地《邮

报》合并为《圣路易斯邮讯报》。1883年,他以34.6万美元买下《纽约

世界报》。他采用编辑写作制——即记者采写的材料由编辑润色、整

理、综合成稿件见报。这种写作规则,至今仍是整个新闻界的普遍原

则。普利策对报纸的经营与编辑独树一帜。他强调报纸发表新闻要真实

和准确,文字要简洁和通俗,要花力气写好社论。普利策1911年去世。

现在人们常纪念他的方式是普利策新闻奖(1912年设立),尤其是摄影

奖,代表美国新闻摄影界的成就。

二、简述(30分)

1.简述维新派的办报思想

答:(1)早期维新派思想家的办报主张。从19世纪70年代到甲午

战争前,早期的维新派的办报思想主要来自于王韬,郑观应,陈炽等

人。康有为的“通时务”、“知新政”是和变法维新相连的;梁启超在《论

报馆有益于国是》中把报纸作用概括为“去塞求通”,即广译五洲近事,

详录各省新政,博搜交涉要案,旁载政治学艺要书。还将其比作人的耳

目、喉舌;谭嗣同提出报纸就是民史民口,更有民主民权和言论自由的

色彩,这些都属于资产阶级的新闻思想范畴。早期维新派还带着浓厚的

封建色彩。

(2)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办报思想。梁启超在海外办报,新闻思想

有所转变,提出报馆的“两大天职”,即“监督政府”、“向导作用”。为中

国资产阶级新闻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也为后来的中国革命派人士们

所借见。①戊戌变法时期,随着办报实践的增多,以康梁为首的维新派

志士对报刊的认识不断深化。其中阐述最多的仍是报刊对于国家的积极

作用,他们将报刊的功能高度民主概括为“通”。可从三方面论述:a.维

新派极力阐述并努力实践报刊的“通西情”特别是“通外情”的功能。重视

报刊传播信息和稳定国家统治秩序的作用。b.强调并利用了报刊的开

通民智的功能,因而始终把开民智作为报纸的主要任务之一。c.重视

并自觉的运用了报刊开通风气的功能,即引导舆论的功能。②对报刊性

质的认识超出了早期维新派人士的程度。维新派已经把办报视为为民众

的当然权力和政治民主的体现,意识到报刊反专制的战斗作用。③对报

章文体报人素质问题发表了见解,提出制定报律的建议。

2.中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产生的历史条件

三个历史条件:1.共产主义小组创办的报刊和通讯社宣告我国无

产阶级新闻事业的诞生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2.五四运动后,无

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马克思列宁主义在我国广泛传播。3.涌现出了

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知识分子,他们发起组成了共产主义

小组,这就为我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诞生提供了阶级基础、思想旗

帜、编者作者队伍和组织领导力量等必要条件。特点:①鲜明的无产阶

级立场,要“促进国内劳动同胞的团结”,为他们提供阶级斗争的工具。

②强调理论联系实际。③注意联系群众,并在工人中进行组织活动。

改组后的《新青年》,增设了《编辑室札礼》专栏,加强编者和读者的

联系,听取读者批评,改进工作。

3.简述三社四边协定及其影响

答:“联环同盟”的缔结是早期通讯社竞争和垄断的产物。欧洲的哈

瓦斯、沃尔夫、路透三大通讯社自1866年开始展开竞争。他们的业务日

益超过国界,而且同殖民扩张的进程相联系,经过十几年的激烈争夺,

已把世界新闻市场分割完毕。经过:为了确认既定事实和各自得垄断范

围,1870年1月17日,签订了“联环同盟”协定。协定以欧洲三大通讯社

为主,美国的纽约联合新闻社虽然也参加了,但不能插足美国以外的地

区,所以通常称之为“三社四边协定”。协定确定了各社采访和发布新闻

的范围,并规定互相交换所采集到的新闻。影响:四大通讯社垄断了世

界新闻市场,他们凭借自己各方面的优势,压制和排斥所在各国的新闻

机构,迫使众多的新闻机构只能从他们唯一渠道获取新闻,达到更好的

为本国资产阶级殖民活动服务的目的。

三、论述题(20)

从解放日报的改革看我国当今新闻改革的作用和意义(要点)

《解放日报》改革的原因是:党性不强,脱离实际,缺乏政治敏

感,搞形式主义,沾染了八股文风。具体的过程是:①务虚——全党开

始学习毛泽东《整风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改造我们的学习》三

篇重要的报告,学习中共中央的宣传部的重要文化,以及中共中央发布

的《为改造党报的通知》,目的清算新闻工作中资产阶级的影响。②务

虚——改革版面,整顿组织,从理论上进行总结。影响:这次《解放日

报》改革增强了党性,宣传了党的方针政策,使组织上和党中央保持一

致。由于宣传了为人们服务的思想,从而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解放

日报》的大面积改革也使这份报纸增强了战斗性,使《解放日报》成为

真正战斗的党的机关报。同时它也促进了文风的变化,使报纸联系实

际,联系生活和大众。并且促进了新闻理论的建设和发展。对一些重大

的新闻理论问题进行了阐述,批判了教条主义和资产阶级新闻观点,主

要在以下问题上丰富和发展了中国无产阶级的新闻思想和新闻理论。第

一、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新闻观,批判唯心主义的新闻观,主张新闻必

须完全真实。1946年9月1日,《解放日报》发表陆定一文章《我们对于

新闻学的基本观点》,指出:“新闻的定义,将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

道”,“新闻的本源是事实”。第二、确立“全党办报”思想,批判“同人办

报”观点。“报纸不仅是集体的宣传员和集体的鼓动员,而且是集体的组

织者”,所谓“集体”,“是指整个党的组织而言的集体”。全党办报的实

质就是:办报要在党的领导下走群众路线。第三、确立“人民公仆”的思

想,批判“无冕之王”的观点。第四、提倡“政治第一、技术第二”的观

点,批判“技术第一”的思想。坚定政治立场,明确政治方向。第五、树

立生动活泼新鲜有力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文风,反对党八股。第六、发

扬党报的优良作风。第七、坚持无产阶级新闻宣传的党性原则。经过整

风改革,初步奠定了中国无产阶级新闻学的理论基础。它丰富了马克思

主义的新闻学,促进了新闻工作者的思想改造,推动了新闻工作的深入

改革。

从解放日报改革可以看出,①当前新闻改革的目的应该是改革目前

新闻实践中不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过时的成分,要与时俱进;②新闻

改革的目的是服务社会主义建设,推进改革开放;③新闻改革要坚持马

克思主义原则,并从理论上升华;④新闻改革的要求是强化新闻传播的

效力,创造和谐社会……(要求论述有根有据,观点合理)

2008年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

学院传播史论考研真题(B卷)

及详解

传播理论部分(共8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

1.“传播流”

2.经验学派

3.议程设置

二、简述(每题15分,共30分)

1.试述米德的“主我”与“客我”理论

2.试述集合行为中的特殊传播机制

三、论述(35分)

从“把关人理论”看建设责任媒体的作用和意义

新闻传播史部分(共7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王韬

2.《国闻报》

3.《解放日报》

4.赫斯特

二、简述(每题15分,共30分)

1.简述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新闻思想

2.我国建国初期的新闻报道

三、论述(20分)

从学习苏联新闻工作经验的利弊得失看我们应如何学习发达国家的

传媒发展经验

参考答案:

传播理论部分(共80分)

一、名词解释(15分)

1.“传播流”

答:传播流指的是大众传播媒介发出的信息和影响,经过各种中间

环节"流"向传播对象的社会过程."传播流"可以区分为"信息流"

和"影响流",前者可以是一级的,即媒介信息可以直接抵达一般受

众;后者是多级的,即媒介的影响需要经过各种意见领袖的中介才能对

一般受众发生作用."传播流"研究强调人际产播在大众传播过程中所

起的作用,揭示了传播效果形成过程中的众多制约因素环节,对否定早

期"魔弹论"的传播观起了重要作用,其代表学者是拉扎斯菲尔德,卡

兹和罗杰斯等.

2.经验学派

答:传播学经验学派的思想发轫于20世纪初期,且作为一个学术流

派成熟于20世纪的40-50年代,一旦形成后就“主宰西方学术将近三十

年”。①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经验学派本身所依赖的这种理论视角并不

是独创,正如一些学者指出的那样,传播学经验学派是各种学科杂糅之

后的产物。具体来说,传播学所使用的是以社会学和心理学为主的学科

已搭建好的理论视野,以此为基础,经验学派要作的只是运用这个视角

和早已准备好的工具来解释在传播领域内所出现的各种现象,形成具体

的理论。总之,传播学经验学派是踩在心理学和社会学、政治学等其它

学科的肩膀上顺势而生的,有了其它学科的铺垫,才最终成就了它自己

的理论体系和学科价值。本文着重探讨了传播学经验学派所采纳的有关

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研究范式及其方法论基础,试图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

角度对其理论视野作出学理上的阐释。

3.议程设置

答:议程设置是大众传播的重要社会功能和效果之一.70年代,

美国传播学者麦库姆斯和肖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在公众对社会公共事务

中重要问题的认识和判断与传播媒介的报道活动之间,存在着一种高度

对应德关系,即传播媒介作为"大事"加以报道的问题,同样也作为大

事反映在公众的意识中;传播媒介给予的强调越多,公众对该问题的重

视程度越高.根据这种高度对应的相关关系,麦库姆斯和肖认为大众传

播具有一种形成社会"议事日程"的功能,传播媒介以赋予各种议题不

同程度"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公众瞩目的焦点和对社会环境的认

知.后来也有一些研究对报纸,广播电视媒介等不同媒介的议程设置功

能的特点进行了探讨.

二、简述(30分)

1.试述米德的“主我”与“客我”理论

答:米德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就是在这种“主我”和客“我”的辨证互

动的过程中形成、发展和变化的。“主我”是形式(由行为反应表现出

来),“客我”是内容(体现了社会关系的方方面面的影响)。“客我”可

以促使“主我”发生新的变化,而“主我”反过来也可以改变“客我”,两者

的互动不断形成新的自我。由此看来,作为自我传播的人内传播的社会

性、双向性和互动性也就显而易见了。人内传播是一个“主我”、“客

我”之间互动社会过程,互动的介质同样是信息,用米德的话说即“有意

义的象征符”。

2.试述集合行为中的特殊传播机制

答:集合行为:又称“集体行为”或“大众行为”,指不受现有社会规

范控制的人数众多的自发的无组织行为。集合行为的三种特殊的传播机

制(暗示与感染;模仿与匿名;非常态流动)

三、论述(35分)

从“把关人理论”看建设责任媒体的作用和意义

答:“把关人”理论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传播学四大先驱之一的

卢因率先提出的。他在《群体生活的渠道》(1947年)一文中,首先提

出“把关”(gatekeeping)一词。他指出:“信息总是沿着含有门区的某些

渠道流动,在那里,或是根据公正无私的规定,或是根据‘守门人’的个

人意见,对信息或商品是否被允许进入渠道或继续在渠道里流动做出决

定。”“信息传播网络中布满了把关人。”他认为在群体传播过程式中,

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

能进入传播的渠道。1950年,传播学者怀特将社会学中的这个概念引入

新闻传播,发现在大众传播的新闻报道中,传媒组织成为实际中的"把

关人",由他们对新闻信息进行取舍,决定哪些内容最后与受众见面。

从此,新闻选择的"把关人"理论从人们的不自觉行为成为大众传媒组织

的有意操作,在更大范围和程度上或明或暗的影响新闻实践。经怀特、

麦克内利等众多学者的深入挖掘研究,最终成为传播学控制分析领域最

具科学性的理论之一。从把关人理论看,传媒组织成为实际中的“把关

人”要承担明确的社会责任,把关人的失职将直接导致媒体责任的缺

失;其次把关人要不断学习,提高,以使自身符合政治文化和职业标

准;媒体对社会有重大影响,因此必须树立责任媒体理念……

新闻传播史部分(共70分)

一、名词解释(20分)

1.王韬

答:王韬(1828-1897)中国近代著名思想家,我国历史上第一位

报刊政论家,原名利宾,1862年改名韬,字紫诠,号仲韬,又号天南遁

叟、蘅华馆主等,江苏苏州府甫里村(今甪直镇)人。1857年参加《六

合丛报》的编辑工作,是他报刊活动的开始。1864年兼任《近事编录》

的编辑工作。1874年创办《循环日报》。是近代报刊思想的奠基人,是

我国新闻史上第一位报刊政论家,他的政论反帝爱国,昌言变法,短小

精悍,深入浅出,富于感情,后来被发展为一种新的报章文体,后发展

于梁启超,对当时的文坛和以后的维新派领导人影响较大。他关于办报

的言论代表了维新变法前报刊理论的最高成就,奠定了近代报刊理论的

基石。王韬主编的《循环日报》是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份以政论著称的报

刊。王韬是中国第一位报刊政论家,《弢园文录外编》,是我国最早的

一部报刊政论文集。王韬的政论继承和发展了我国古代论说文的传统,

突破了当时梧桐时文和八股文的局限,强调文章是“载道之器”,指

出“文章之贵在乎纪事述情”,不应拘泥于文法,墨守陈规。他的政论对

报章问题和政论文风的改观和发展影响很大。

2.《国闻报》

答:《国闻报》:清末维新派的报刊,日刊,严复主编,每旬出增

刊《国闻汇报》。1897年10月26日创刊于天津。刊登国内各省要闻,如

《保国会章程》等;同时译载重要政论及名著,如连载严复译的赫胥黎

《天演论》等。在维新运动中影响很大,成为维新派的重要宣传工具,

与上海《时务报》分掌南北舆论界的领导地位。戊戌变法后遭清政府查

办,1898年12月被迫停刊。1900年一度复刊。《国闻报》在维新派报刊

中独树一帜,很有特色:首先,它以“通外情为要务”;其次,讲究办报

的策略;再次,消息迅速,稿源茂盛。

3.《解放日报》

答:《解放日报》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原机关报,1941年5月

16日在延安创刊。1942年9月起,兼中共中央西北局机关报。曾先后发

表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

《论联合政府》,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论党内斗争》等重

要论文。1947年3月随中国人民解放军主动撤出延安后,出至27日停

刊,共出版2130期。

4.赫斯特

答:赫斯特(Hearst,WilliamRandolph,1863~1951),美国报业

主。1863年4月29日生于圣弗朗西斯科,卒于1951年8月14日。早年入哈

佛大学。1887年接办其父的《旧金山考察报》。1895年购进《纽约日

报》后,增加插图、彩色专刊和大字标题,并以耸人听闻的手法,大量

刊登犯罪、灾祸、丑闻等报道,因而被称为黄色新闻大王。1925年建立

赫斯特报团。1927年他在17个城市拥有25家日报,总发行量520万份,

17家星期日报,总发行量673.5万份,还有24家杂志。并拥有国际新闻

社,金氏特稿辛迪加、12家广播电台以及2家电影公司。1903~1907

年,赫斯特曾2次当选为美国众议员。

二、简述(30分)

1.简述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新闻思想

答: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新闻思想与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新闻思想均来

自西方资产阶级的新闻学说,他们的办报主张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是,

革命派报刊活动的轨迹与改良派的相反,他们是从外到内,他们的新闻

思想与改良派的也有质的不同,他们更注意汲取西方新闻学说中反封建

的民主主义内涵,因而更具有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革命性和战斗性。①

公开承认革命报刊的党派性。资产阶级革命派明确宣布自己的报纸

是“党报”和“机关报”,必须大力宣传革命党的纲领和主张。《民报》创

刊时,孙中山在《发刊词》中就强调要将“非常革新之学说,其理想输

灌于人心,而化为常识,则去实行也近”。他在旧金山指导《少年中国

晨报》的工作时还说:“革命党是体,报纸是用。有体有用,我们党的

宗旨和作用才能发挥出来,两件事就是一件事。”②明确提出为革命办

报的主张。在《民报》与《新民丛报》的辩论中,革命派大批改良,强

调“《民报》革命报也,以使人真知革命为目的”②即使是在国内出版不

便倡言革命的报刊,也巧妙地表达了它们为革命办报的宗旨。像《民呼

日报》就一再强凋“为民请命”、“吊民伐罪”和作“义师先声”。③把报纸

视为革命斗争的有力武器。革命派将西方新闻学著作中流行的一家报馆

犹如一支军队、报纸的威力胜过四千毛瑟枪等观点加以引进,大肆宣

扬。秋瑾把她所办的报纸称为革命队伍中的一个“师团”。郑贯公则

说:“报纸能宣布公理,激励人心,何异政令?报纸能声罪致讨,以儆

效尤,何异裁判定案?报纸能密查侦察,何异侦探暗差?报纸能布其证

据,直斥其人,何异警察巡兵?报纸能与人辩诬讼冤,何异律师?报纸

能笔战舌战,何异军人?”基于这种认识,革命派报刊把揭露清政府的

专制腐败、卖国虐民和激起人民的革命情绪作为其主要内容。④记者应

该先知先觉。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认为民众有“先知先觉”和“后知

后觉”两种,前者人少,但应带领后者一起前进。记者应该是先知先觉

者,应尽自己的天职,《民报》的《发刊词》中说:“惟夫一群之中,

有少数最良之心理,能策其群而进之,使最宜之治法适应于吾群,吾群

之进步适应于世界,此先知先觉之天职,而吾《民报》所为作也。”这

就是说记者对三民主义应先知先觉,并用它来教育人民群众、鞭策人民

群众向前进。除上述几点外,革命派报人还发表了一些鼓吹言论自由、

重视开发“民智”。反映民意、指导舆论等方面的主张。但总的看来,革

命派报人的办报主张都比较零碎,他们的“先知先觉”观点,还有唯心主

义色彩和个人英雄主义的烙印。

2.我国建国初期的新闻报道(要点)

答:①经济宣传报道,重点突出了国家建设成就,强调人民当家作

主,突出先进事迹;②政治宣传报道,报道政策、会议、领导人活动

等,以及战争报道;③文化宣传报道,意识形态领域的思想改造、教育

学术文化活动等

三、论述(20分)

从学习苏联新闻工作经验的利弊得失看我们应如何学习发达国家的

传媒发展经验

答:学习苏联新闻工作经验是建国初期改进新闻工作的一个重要指

导思想。其间介绍了大量列宁、斯大林等的相关文章,苏联新闻工作者

也多次来中国访问考察指导工作,作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新闻

实践和理论确有不少可以借助的经验。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也有不少教

训:如相信《真理报》没有错误,提出了办没有错误的报纸的口号。二

是社论写作盲目模仿《真理报》,不管有无必要,每天一篇,导致一些

社论空洞无物。三是新闻业务机械化,标题单调,国际新闻则只跟苏联

的语调,四是放弃广告。广播方面,不重视地方台的作用,只谈成绩不

做批评报道。联系实际,今天我们较多地向西方传媒业学习,但是也要

注意原则:一是坚持自己的特色,坚持自己的信念,二是注意批判地吸

收其思想观点和一些市场化做法,三是要从中国国情出发去学习,四是

在新闻传播中要有自己的声音,不简单沿袭西方报道方式和方法;五是

要大力发展新媒体以及地方媒体在新闻传播中的作用

2007年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

学院传播史论考研真题(A卷)

及详解

理论部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5分)

1.大众

2.IPP指数

3.“象征性现实”

二、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计30分)

1.试析不同媒体“议程设置”的不同特点

2.简述现代文化的象征性

三、论述题(30分)

运用拉斯韦尔关于社会传播的三大功能理论,结合案例分析大众传

媒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

新闻传播史部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5分)

1.《新青年》

2.梁启超

3.癸丑报灾

二、简述题(每小题10分,共计30分)

1.延安整风运动中《解放日报》的改革与我国无产阶级新闻理论

的发展

2.维新派办报活动的作用和贡献

3.现代报刊得以在欧洲起源的条件

三、论述(30分)

谈谈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的新闻工作及其你的认识

参考答案:

理论部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5分)

1.大众

答:大众是伴随着大众社会理论的形成而出现的一个特定概念。这

种理论认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人类进入大众社会的一个分界点。在

这个时代,作为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以及大众传播发展的结果,过

去那种传统社会结构、等级秩序和统一的价值观已被打破,社会成员失

去了统一的参照系,变成了一种孤立的、分散的、均质的、原子式的存

在,即所谓“大众”。

2.IPP指数

即“既有政治倾向指数”,是一个从社会经济地位、居住区域和宗教

信仰三个方面来显示受众在接触媒介宣传前已有的政治立场和态度的综

合指数。这个指数是根据当时美国政治力量的分布状况(共和党支持者

集中于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阶层、新教徒和区县农村;民主党支持者主

要集中于经济地位低的阶层),以给予具备支持共和党背景的人较低得

分、给予支持民主党背景的人较高得分的方法来计算的。

IPP指数分析的结果表明,选民的投票立场与他们既有政治倾向有

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也就是说,那些具有支持共和党倾向的人主要投了

共和党人的票,而那些具有支持民主党倾向的人主要投了支持民主党人

的票,根据这一结果,拉扎斯菲尔德等人提出了著名的“政治倾向假

说”:在人们就选举或其他政治问题作出决定之际,这种决定并不取决

于一时的政治宣传和大众传播,而是基本上取决于他们迄今为止所持的

政治倾向。

或答:即“既有政治倾向指数”,是一个从社会经济地位、居住区域

和宗教信仰三个方面来显示受众在接触媒介宣传前已有的政治立场和态

度的综合指数。这个概念来自1940年美国的总统选举中拉扎斯菲尔德等

人为了考察大众传播的竞选宣传对选举结果的影响所作的“伊里调查”。

调查结果表明,大众传播对受众的态度产生了三种不同的作用:

第一,强化了选民现有的观点和态度,也就是说,大众传播的宣传

与说服更坚定了受传者已有的选择。这一类选民大约占半数以上。

第二,使选民的态度进一步明朗化或产生微小的调整。这是指一些

犹豫不决的选民,确定了自己的投票选择;或指一些欲投某一后选者的

选民,又对原来的选择犹豫不决了。

第三,改变受众的原有态度。这种作用很小,影响面在全部选民中

只占8%。

这个结果表明,大众传播的竞选宣传并不是选民投票行为的决定因

素。其决定因素是选民的社会经济地位、居住区域和宗教信仰三个方

面。

3.“象征性现实”

答:“象征性现实”(“拟态环境”)即所谓“拟态环境”,也就是我们

所说的信息环境,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

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再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

们提示的环境。

二、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计30分)

1.试析不同媒体“议程设置”的不同特点。

答:麦库姆斯和唐纳德·肖在1968年和1972年两次调查中,都是把

报刊、杂志、电视作为一个总体来考察的,其后的许多研究则将不同的

媒介加以区别,对它们不同的功能特点进行比较。例如,韦弗等人在调

查中发现,报纸的“议程设置”对较长期的议题的“重要性顺序排列”影响

较大,而电视的“热点化效果”比较突出;报纸的新闻报道形成“议程的

基本框架,而电视新闻报道则挑选出“议程”中若干最主要的“议题”加以

突出强调;电视的主要影响是提供“谈话议题”,而报纸则可以进一步

对“个人议题”产生较深刻的影响。

2.简述现代文化的象征性。

答:“文化”一词,在不同学科领域有不同的解释。在社会学和文化

人类学中,“文化”也可以作为符号体系尤其是象征性符号体系来把握。

在传统的社会里,由于人们绝大部分的体力和精力必须用于物质生产,

所以对文化的符号性和象征性的感触并不是那么明显,但是在已经进入

信息时代的今天,情况就大不一样了。我们生活环境中到处充满了象征

符,包括街头的、路边的、建筑物上的,报刊、广播、电视以及互联网

中的等等,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会处于这些视觉的、听觉的甚至触觉的

符号的包围之中。现代人正在把各种各样的事物作为符号加以利用,为

其赋予某种象征性意义,与他人交换这种意义,并通过意义的交换来实

现自己的目的。我们的生活空间正在成为符号空间或意义空间。这就是

现代文化的象征性。

三、论述题(24分)

运用拉斯韦尔关于社会传播的三大功能理论,结合案例分析大众传

媒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

答:分析大众传播媒介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需要从

大众传播媒介的社会功能谈起。

早在1948年,美国政治学家H·拉斯韦尔发表的论文《传播在社会中

的结构与功能》,就探讨了传播具有三项基本社会功;环境监视、社会

协调和社会遗产传承。今天,我们从拉斯韦尔的传播社会功能理论中得

到的启发是,大众传播媒介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突出的

作用。

就第一项功能而言,自然与社会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只有及时了

解、把握并适应环境的变化,人类社会才能保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在

这个意义上说,传播对社会起着一种“暸望哨”的作用。2003年我国发

生‘非典’疫情。开始一段时间,我国的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未

得到有关方面的授权,曾一度保持“沉默”,于是社会上一度出现了抢购

医药、食品等恐慌状况,由此造成了社会的不安定。后来,党中央强

调‘非典’疫情不能隐瞒不报,我国报刊电视等新闻媒介才及时沟通情

况。此后,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得以战胜非典,避免了社会可能发生的

不稳定。其实,何止‘非典“是如此。在通常情况下,人们最怕的是信息

的不确定性,及时报道真实的信息,即使是不好的、令人不愉快的,其

结果不会是社会的混乱,而是有秩序的克服困难的行动。1980年11月

《北京车站发生一起爆炸事件,经公安机关查明是一起反革命破坏案

件》,新华社作了及时报道,胡乔木亲自修改记者的来稿,发表后化解

了人们一些不必要的猜测和所造成的不必要的恐慌。因为这一爆炸事件

发生后,有的西方通讯社曾经臆断事件与审判林彪、四人帮反革命集团

有关,其实毫无联系。2001年乌鲁木齐市区发生特大爆炸事件,第二

天凌晨5点新华社就作了报道,尽管这个事件是场悲剧,但是由于明确

不是恐怖事件,国内外来新疆投资和旅游的人就放心了,这对于维护新

疆的稳定和谐秩序起了重要作用。

第二,社会协调功能。社会是一个建立在分工合作基础上的有机

体,只有实现了社会各个部分之间的协调和统一,才能有效地适应环境

的变化。传播正是执行联络、沟通和协调社会关系功能的重要社会系

统。在传统社会里,人们对周围事物的认知主要依靠自己的感官获得的

第一手材料就能识别,但这种认知范围很小。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社

会,当今世界上发生的任何事情都与国家和民众的利益息息相关,如战

争、灾害等。在这种情况下,公众洞察周围的环境,主要依靠大众传播

渠道。因此,不管人们是否意识到,大众传播媒介所报道的任何消息和

披露的任何信息,都会对社会产生这样那样的影响,都在有意无意中构

建和调整社会关系。比如媒介上的广告、就业信息,就无时无刻不在沟

通和调整商家产品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或者用人方与求职方的关系。当

社会发生重大事件的时候,传媒就有责任及时向公众报告事实,但要冷

静、理智,而不要炒作。

第三,社会遗产传承功能。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建立在继承和创新的

基础之上的,只有将前人的经验、智慧、知识加以记录、积累、保存并

传给后代,后人才能在前人的基础上做进一步完善、发展和创造。传播

是保证社会遗产代代相传的重要机制。大众传媒通过传播舆论把关和实

施正确的舆论导向主导文化的弘扬、确认亚文化和创造新文化,来塑造

和维护社会公共价值。我们知道,传统文化和新文化中往往有精华和糟

粕之分野,大众传播媒介作为信息的“把关人”,如何继承、批评、扬

弃、整合和创造文化形态,都与构建和谐社会息息相关。大众传播媒介

除通过信息的编排,隐含地传递媒体意见外,它还可以利用自身广泛的

影响力,通过社论、述评直接对社会舆论的形成和发展施加强大的影

响。在信息社会中,大众传媒对舆论生成的引导力量是其他任何社会力

量所难以匹敌的。

传播史部分

一、名词解释

1.《新青年》

答:《新青年》是中国现代革命史上最重要,影响最大的刊物之

一。创刊于1915年9月15日,由陈独秀主编。李大钊、鲁迅等曾是编辑

成员和主要撰稿人。在新文化运动中,高举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

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两大旗帜,提倡科学和民主,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

阵地,同时该刊对马克思主义和苏俄社会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做出了突出

贡献。

2.梁启超

答:梁启超(1873-1929),子卓如,号任工,广东新会人。事情

末很有影响的资产阶级报刊宣传家之一。参加过“公车上书”主编过《万

国公报》《中外纪闻报》《时务报》等。后流亡海外,先后在日本创办

《清议报》《新民丛报》《新小说》等被时人誉为言论界之骄子。从

1895年开始办报到1922年脱离报界,总共有27年的报刊活动。他亲自创

办和积极支持国的报刊有17家,撰写文字1400万言,为近代新闻史所罕

见。他对中国近代新闻事业的发展作过重要贡献,他的新闻思想对当时

报界产生了很大影响。

3.癸丑报灾

答:二次革命失败后,袁世凯为了实现独裁统治,对国民党系统的

报刊和其他反袁报刊实行大清洗。京津汉穗等城市的国民党报刊全部被

查封。一些进步报人和主笔被暗杀或枪决。据统计,到1913年底,全国

继续出版的报纸只剩下139家,比1912年初的500多家少了2/3,同时又

大皮包人受迫害。这段历史在中国近代新闻史上被称为“癸丑报灾”。

二、简述

1.延安整风运动中《解放日报》的改革与我国无产阶级新闻理论

的发展

答:1942年3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做出了《为改造党报的通知》要求

各地按整风精神来检查和改造报纸。包括全党办报,提高党报的战斗

性、提倡通俗化等。1942年4月1日《解放日报》改版,开始了新闻改

革。党报理论方面主要观点表现在:确立全党办报的思想;重申党报的

性质、任务和特征;加强党性修养,确立人民公仆思想;坚持政治第

一,技术第二的原则;反对党八股,树立新鲜活泼的文风;发扬党报理

论和实践结合,与人民群众结合以及自我批评的三大作风。

2.维新派的办报活动的作用和贡献(要点)

进步作用:(1)向读者进行了资产阶级思想的启蒙教育。

(2)进行救国图存的爱国主义教育。

(3)推动维新运动的发展。

贡献:(1)冲破了封建统治的言禁。

(2)开政治家办报的先河,提高了报人、报业的社会地位。

(3)创造了报章新文体,影响了一代文风。

3.现代报刊得以在欧洲起源的条件

答:(1)世界地理大发现使欧洲的商业和工业从地中海贸易撞向

全球贸易,造成对新闻传播的规模化需求。

(2)欧洲文明区域的形成和贸易关卡减少,信息传递障碍减少。

(3)六个主要欧洲民族经过文艺复兴运动,形成了各自的标准语言

和文字,奠定了大众传播的基础和条件;

(4)谷登堡的机械印刷术的发明,构成了技术条件;

(5)文艺复兴后,文化从僧侣阶层的垄断下逐步解放出来,转向世

俗社会,培养了大众读者群体。

三、论述

谈谈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的新闻工作及其你的认识(要点)

答:(1)加强对改革开放的新闻报道和舆论支持

(2)恢复和加强了批评报道

(3)新闻领域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斗争

(4)新时期的新闻改革

2007年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

学院传播史论考研真题(B卷)

及详解

传播理论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5分)

1.“多媒体”

2.“选择性接触假说”

3.大众传媒“强化”效果

二、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计30分)

1.简析人内传播的双向互动性。

2.试析媒介议程设置过程背后的力学关系。

三、论述题(30分)

试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媒介规范理论的基本内容。

新闻传播史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5分)

1.《申报》

2.邹韬奋

3.新闻“四能”

二、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计30分)

1.民国初年新闻事业短暂繁荣的情况和原因

2.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事业的建立

3.西方报刊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三、论述题(30分)

反“客里空”运动及其现实意义

参考答案:

传播理论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7分,共21分)

1.“多媒体”

答:“多媒体”指的是使用数字压缩技术和网络技术将广播、电视、

电话、传真、电子出版、计算机通信等各种信息媒介联成一体,对声

音、影像、文字、数据等进行一元化高速处理并提供给用户的双向信息

系统。

2.“选择性接触假说”(hypothesisofselectiveexposure)

答:既有政治倾向不但决定着人们的政治选择,而且也制约着人们

对大众传媒内容的接触,这是IPP指数分析的的另一个重要发现,拉扎

斯菲尔德等人的调查表明,受众在接触大众传播的信息时并不是不加选

择的,而是更愿意选择那些与自己的既有立场和态度一致或接近的内容

加以接触,而对与此对立或冲突的内容有一种回避的倾向。他们把这个

结论称为“选择性接触假说”(hypothesisofselectiveexposure)。

3.大众传媒“强化”效果

答:大众传媒“强化”效果指大众传播对受众既有态度的巩固和加强

效果。根据调查对象中投票意向未变者占半数,以及对传播内容的选择

性接触倾向的普遍性,研究人员认为“强化”是大众传播的最主要的效

果。

二、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计30分)

1.简析人内传播的双向互动性。

答:最早研究人内传播的双向互动性的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G.H.米

德。他在研究人的内省活动时发现,自我意识对人的行为决策有着重要

的影响,自我可以分解成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一方是作为

意愿和行为主体的“主我”(I),它通过对象事物从事的行为和反应具

体体现出来;另一方是作为他人的社会评价和社会期待之代表的“客

我”(me),它是自我意识的社会性的体现。换句话说,人的自我是

在“主我”和“客我”的互动中形成的,又是这种关系的体现。例如,李先

生是一位教师,又是一个丈夫和父亲,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多重角色。

他非常喜欢人体健美,并想当一个业余模特。但是,在他就此事作出决

定之前,他要经过一番考虑:当模特是否符合一个教师、丈夫和父亲的

形象?同僚、妻子、孩子、朋友对此事会如何评价?他们对我的角色期

待是什么?如此等等。经过这些考虑,李先生最终作出决定:当模特或

放弃这种想法。不管这种决定的性质如何,它表现了“主我”的作用,然

而,这个“主我”并不是一意孤行的,相反,它是对各种社会关系之体现

的“客我”的反映。

米德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就是在这种“主我””和客我“的辨证互动的

过程中形成、发展和变化的。“主我”是形式(由行为反应表现出

来),“客我”是内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