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试题及答案_第1页
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试题及答案_第2页
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试题及答案_第3页
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试题及答案_第4页
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西省南昌二中2008届高三第二次阶段性考试语文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39分)一、选择题(18分)1.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每对的读音各不相同的一组是 ()A.劳累/拖累行伍/行若无事靡费/靡不有初B.横财/蛮横上乘/千乘之国蔓延/顺蔓模瓜C.攒钱/攒集翘楚/翘首以待绿茶/绿林好汉D.镜框/框图当真/螳臂当车参差/扪参历井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辈分脉搏林荫道寥若辰星委曲求全B.赧然诨号砍大山莫明其妙披沙拣金C.忌恨蛊惑挖墙脚鞭辟入里凭心而论D.剽悍蜚声百叶窗唉声叹气计日成功3.下面句子横线上应选词语的一项是 ()①国家有关部门的______结果表明,广东大亚湾核电站运行一年,废液、废气排放量均大大低于国家标准。②事发当日,看守所民警值班期间未认真履行看管职责,_______离岗,外出吃饭,造成在押人员脱管。③像孩童第一次睁开眼睛看见阳光,作者目光是那样惊喜,_______着饱满的生气。 A.监测私自充斥 B.监控擅自充斥 C.监测擅自充溢 D.监控私自充溢4.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天下决无一挥而就之事,亦无一学即能之事,天下事无不从一点一滴的积累而成。 B.我们学校新校区新近落成,看起来古朴庄严,气宇轩昂。 C.26岁的姚明发扬无所不为的精神,在本赛季比赛中均得26.8分和9.7个篮板球,两项指数都是全队最高的。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在20世纪堪称不刊之论,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外出旅游,难免会出现游客权益受到侵害的情况。游客应该知道如何防止这种事情的出现?如何更好地保护自己? B.经过近四、五个月的追查,4月25日上午,发生在河南省荥阳市的“9·12”矿瞒报重大责任事故的最后两名漏网犯终于归案。 C.“纽约时报”披露,事故发生时,“旧金山”号的航行指南仍然是1989年版的老航海图。该图显示,在距离事发地点大约5公里范围内,“没有任何潜在危险物”。 D.本单位无房的在职职工和离退休人员,不分男女、婚否、工作年限、职位高低,都可提出分房申请;但年度内受过重大处分和有违法犯罪行为的人除外。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矿难频发的根本原因是很多经营管理者和一些矿工,对安全投入等问题认识不足在作怪。 B.马英九在专访中指出,民进党的大陆政策是危险的,不仅在安全上危及台湾,而且在国际地位问题上也危及台湾,因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承认一中原则。 C.人只知道在人生的道路上狂奔,结果失去了观看道路两旁美丽娇艳的花朵。 D.一篇文章写得好与坏,不在于它文辞多么优美,形式多么新颖,而在于它要有思想有风骨,惟有此才能永恒。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9分)希腊神话中的潘多拉,是一个充满好奇心的女人,主神宙斯为了惩罚盗得火种的人类,将她派下界来,并给了她一个漂亮的魔盒。那盒子中装的尽是对人类的诅咒。好奇的潘多拉打开了盒子,里面所有的不幸都飞了出来,人类从此饱受灾难与疾病的折磨。我们的体内也有这样的魔盒,里面装着一些危险分子——原癌基因。我们身体内的每一个细胞都带着特定的基因,告诉细胞何时成长、何时分裂、如何和别的细胞联手,构造功能协调的人体组织器官。然而,正是在这些辛勤劳作的基因中,潜伏着自我毁灭的种子——原癌基因。基因正常的调控功能一旦遭到破坏,就会向细胞发送同遭到破坏前截然不同的指令,让健康的细胞卷入癌变的泥沼。原癌基因存在于我们每一个细胞的正常基因组内,从我们还是受精卵的时候起,它就是我们最亲密的伙伴。这些原本用于正常活动的原癌基因,在被各类因素不适当地激活后,会造成蛋白质产物结构的改变,超出正常需求地大量生产蛋白质,却又不能关闭基因合成蛋白质的过程。不同的原癌基因遵照独特的突变机制变成真正的癌基因。原癌基因主管细胞分裂、增殖,人的生长需要它。终其一生,我们的体内都有原癌基因。这听上去很恐怖,不过,由于原癌基因在突变前处于中规中矩的状态,只要不去招惹它,就不用担心癌症的侵害。然而在致癌因素的作用下,原癌基因的力量会变大,直到失去控制。癌症约80%是由于与外界致癌物质接触而引起的。现知有1000多种化学物质具有致癌作用,它们可与DNA.RNA以及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引起原癌基因改变。变质的蔬菜及食品中含量较高的亚硝胺类化合物,能引起消化系统、肾脏等多种器官的细胞中的基因发生变化。有些癌症难以避免。比如,人体内会因为代谢而产生许多的游离基,它们比普通的分子多出了一个电子,这些活泼的带电小分子能够引起原癌基因的突变。就一个细胞而言,其DNA遭受游离基打击的可能性是每天10000次。由于不可能让人体停止生产游离基,因此即使杜绝了外界的致癌因素,人体依然有可能患上癌症。幸运的是,“叛变”的细胞需要经过很多年才会长成恶性肿瘤。“叛变”细胞的增殖是以倍增方式进行的,累积到10亿以上,我们才会察觉到不适。使原癌细胞不发展成癌细胞的希望是有的,它也存在于我们的体内,这个希望就是抑癌基因。抑癌基因在细胞生长中起负调节作用,抑制增殖、促进细胞分化成熟与衰老,引导多余细胞进入死亡程序,与原癌基因的作用正好相反。抑癌基因与原癌基因一起维持着细胞的平衡更新与凋亡。科学家已经进行了尝试。他们将含有特定抑癌基因的整条染色体放入肿瘤细胞中,使这个危险的细胞失去了演变成癌细胞的能力。7.以下对“原癌基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原癌基因存在于我们每一个细胞的正常基因组内,从我们还是受精卵的时候就一直存在于体内。 B.原癌基因主管细胞分裂、增殖,人的生长需要它,从人还是受精卵到人去世,它一直存在于体内。 C.在致癌因素的作用下,不同的原癌基因遵照独特的突变机制变成真正的癌基因。 D.原癌基因原本用于正常活动,但一旦遭到破坏,它将停止活动,变成真正的癌基因。8.根据原文,以下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体内的每一个细胞携都带着特定的基因,这些基因促使细胞成长、分裂、增殖,并使细胞联合构造功能协调的人体组织器官。 B.基因正常的调控功能一旦遭到破坏,就会向细胞发送同遭到破坏前截然不同的指令,这时正常基因也就变成了原癌基因。 C.1000多种具有致癌作用的化学物质可与DNA.RNA以及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改变原癌基因,导致80%的癌症病例。 D.引起消化系统、肾脏等多种器官的细胞中基因发生变化的惟一原因是变质的蔬菜及食品中含量较高的亚硝胺类化合物。9.根据原文,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人们在生活中对致癌因素有所防范,尽量不接触致癌物质,就不会患上癌症。 B.科学家将含有特定抑癌基因的整条染色体放入肿瘤细胞中,效果显著,这说明抑癌基因能够彻底制服癌症。 C.由游离基导致改变的原癌基因将使细胞发生病变,但这些病变的细胞需要经过很多年才会长成恶性肿瘤。 D.一个细胞的DNA每天遭受人体内因代谢而产生的游离基的约10000次打击,这种打击是不可避免的。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3题。(12分)任延字长孙。更始元年,拜会稽都尉。会稽颇称多士。延到,皆聘请高行,敬待以师友之礼。掾吏贫者,辄分奉禄以赈给之。每时行县,辄使慰勉孝子,就餐饭之。吴有龙丘苌者,隐居太末,王莽时,四辅三公连辟,不到。掾吏曰请召之。延曰:“龙丘先生躬德履义,有伯夷之节。都尉扫洒其门,犹惧辱焉,召之不可。”遣功曹奉谒,修书记,致医药,吏使相望于道。积一岁,苌乃乘辇诣府门,愿得先死备录。遂署议曹祭酒。苌寻病卒,延自临殡,不朝三日。是以郡中贤大夫争往宦焉。建武初,诏征为九真太守。九真俗以射猎为业,不知牛耕,民常告籴交趾,每致困乏。延乃令铸作田器,教之垦辟。田畴岁岁开广,百姓充给。拜武威太守,帝亲见,戒之曰:“善事上官,无失名誉。”延对曰:“臣闻忠臣不私,私臣不忠。履正奉公,臣子之节。上下雷同,非陛下之福。善事上官,臣不敢奉诏。”帝叹息曰:“卿言是也。”既之武威,时将兵长史田绀,郡之大姓,其子弟宾客为人暴害。延收绀系之,父子宾客伏法者五六人。绀少子尚乃聚会轻薄数百人,自号将军,夜来攻郡。延即发兵破之。自是威行境内,吏民累息。又造立校官,自掾吏子孙,皆令诣学受业。郡遂有儒雅之士。后坐擅诛羌不先上,左转召陵令。(选自《后汉书·任延传》)1,3,510、下列对加线的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1,3,5A.修书记,致医药致:送去B.吏使相望于道相望:相互看望C.遂署议曹祭酒署:暂任D.其子弟宾客为人暴害暴害:残暴凶恶11、下列加点虚词的用法及意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都尉扫洒其门,犹惧辱焉 B.九真俗以射猎为业青麻头伏焉莫不欲求忠以自为C.既之武威 D.延乃令铸作田器魏王怒公子之盗其兵符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12.全都直接表现任延“仁德为政”的一组是 ()①皆聘请高行,敬待以师友之礼 ②掾吏贫者,辄分奉禄以赈给之③善事上官,臣不敢奉诏 ④又造立校官,自掾吏子孙,皆令诣学受业⑤是以郡中贤大夫争往宦焉 ⑥延收绀系之A.①③④ B.②⑤⑥ C.②③⑤ D.①②④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任延就任会稽尉后,总是聘请那些品行高尚的人,救济家庭贫穷的属官,勉励那些孝敬老人的人,可见,任延自己就是个“躬德履义”之人。B.任延认为龙丘先生有伯夷一般的节操,所以非常尊重他,可是龙丘为官不久就因病去世,任延很气愤,于是连续三天不去上朝。C.任延到任九真后,发现这里的人们靠打猎为生,常常搞到生活贫困。于是,教他们开垦荒地,终于使当地百姓富足。D.任延胆敢当面否定皇帝告诫他的要好好侍奉上级的话,不过皇帝还是肯定了任延的观点。1,3,5第Ⅱ卷(共111分)1,3,5四、(共23分)14.翻译文言文中的划线句。(9分)①每时行县,辄使慰勉孝子,就餐饭之。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不知牛耕,民常告籴交趾,每致困乏。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后坐擅诛羌不先上,左转召陵令。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6分)早行陈与义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注〕阑干:纵横的样子。(1)诗人从哪些角度来表现诗的内容和意境?试作简要分析。(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诗歌是如何突出“早”的?试举例说明。(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填空:(8分)(1)“明月松间照,________________”是唐朝___________(流派)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中的名句。(2)羁鸟恋旧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复得返自然。(3)杜甫《》中的名句是“无边落木萧萧下,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谈笑间,_______________。”出自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5)二十四桥仍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__,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____________。(7)是故无贵无贱,_______________,道之所存,________________。(8)“庄生晓梦迷蝴蝶,_________________”是唐朝诗人______的《锦瑟》中的名句。五、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7-20题。(20分)武夷归来说柳永陈志泽柳永的词艺术成就极高,据说他少年时期就在家乡有“一枝笔”的美誉。后来,他为歌妓乐工写歌词,其广泛传唱达到“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的程度。柳永的家乡在福建崇安县(即现在的武夷山市),作为福建人,多年来我总想前往寻访一番。盛夏里到武夷山,便直奔不远的上梅乡茶景村而去。茶景村的鹅子峰苍翠、俊美。这里就是柳永的故里。远眺鹅子峰,我们霎时感受到这里山水的灵气。柳永的故居早已荡然无存,在它的遗址之上,现在建起的一座神庙和柳永毫不相干。像是为了消除我们的疑惑,村民把柳永故居残存的地基指给我们看。柳氏故居遗址左侧有两株罗汉松挺立,这种很难长大也很难衰亡的独特树种,成了柳永和柳永故居的见证和注释。据说柳氏故居前方原竖有石碑,现在还能找到断裂了的一块,可惜字迹看不清了,岁月把石头磨平了,那些记载的文字早已消融在霜晨雨夕里了。……我们就这么冒着骄阳在茶景村,在山巅、在村道、在水旁寻找着柳永当年的踪迹。这个风水极佳的村落,到处是一片碧绿青翠。近旁是武夷山水,地脉紧紧相连。这里活脱脱是一处得天独厚的世外桃源。柳永就在这里汲取家乡的乳水长大,柳永的才华就在这里孕育。在这块土地灵气的熏陶下,柳永的脚步渐渐变得矫健、变得潇洒、变得风流,直到颠沛流离,浪迹天涯……就因为他在《鹤冲天》一词中有“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之句,宋仁宗御批:“此人风前月下,好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且填词去!”将他削落进士之榜。填词去就填词去,他倒痛痛快快地从此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浪迹于江湖市井和歌楼舞馆,专力作词。50多岁时,他改了一个名字考中进士,但仍因作词得罪了皇帝,被弃之不用。柳永一生遭受许多困厄,74岁时死在异乡。但柳永得到了处在社会底层的歌妓们发自心灵的热爱,这是很可以欣慰的。歌妓界有首歌谣:“不愿穿绫罗,愿依柳七哥;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不愿千黄金,愿中柳七心;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柳永病逝,穷到无钱安葬,还是歌妓们集资,为他置办上好的棺木安葬。柳永在歌妓们的一片哭声中葬到江苏镇江的北固山上,她们在寒风中绕着柳永的新坟,低着头,洒着泪水,一回又一回缓步而行,不忍离去……有诗为证:“乐游原上妓如云,尽上风流柳七坟。可笑纷纷缙绅辈,怜才不及众红裙。”北宋词坛大词家柳永其实已成为一种人们心领神会的形象和意境。“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这是情种柳永;“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孤独、迷茫的柳永;“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这是不倦地寻找美、享受美的飘逸的柳永;“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这是天涯沦落人柳永;“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这是满怀愁绪的丹青手柳永……柳永成了许多文人雅士心目中的“自我”,尊崇柳永者,大有人在。一代伟人毛泽东也垂青柳永,经他圈点的柳词就达50多首,还有他书写的柳词《望海潮》的狂草墨宝……当然,柳永是有缺陷的,柳永也难免有粉饰太平、淫词艳语之作,但这正是真实的柳永,并不影响他的耸然独立。我想应该感谢不让他当官的宋仁宗,中国少了一个平庸甚或腐败的官吏,而多出一个旷世奇才!再就是要感谢贫困而又自由的平民生活。柳永怀揣一颗破碎的心,在人生的旅途上辗转、颠簸,四处飘游,他时而纵情于繁华闹市,时而滞留于古道荒原;时而混迹于风尘女子之中,同下层市民耳鬓厮磨,时而金樽檀板,在及时行乐中尽情挥洒艺术创造之美……艰难而丰富的生活体验是柳永的才华得以萌发和生长的肥沃土壤。是的,柳永在人世间没留下多少踪迹,甚至连他的生卒之年也不甚了了。但柳永却是崛立在中国文学史上永不消逝的一座高峰,是映现在人们视野里的一道奇异的风景!17.柳永之所以能驰名北宋词坛,成为一代旷世奇才,其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文意分点概括。(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文中不惜笔墨写了歌妓们对柳永的热爱和伤悼,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第四段中摘引了柳永的大量词句,旨在说明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根据文章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作者说“柳永其实已成为一种人们心领神会的形象和意境”,是说柳词为人们所熟知,柳词的真情实感耐人寻味,动人心弦,能使人产生强烈的心灵共鸣。B.柳氏故居遗址左侧有两株挺立着的很难长大也很难衰亡的罗汉松,作者意在表现柳氏故居的真实和环境的幽静。C.柳词音律谐婉,平易轻约,更善情景之融。“满怀愁绪的丹青手”柳永是将情与景融合的高手,他的词为文人雅士所喜爱,也为下层平民所喜爱。“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足见其靡盛。D.柳永一生偃蹇潦倒,郁不得志,四处飘游的生活是他创作的源泉,其间创作了大量感人至深的词作,也有粉饰太平、淫词艳语之作,而这正是他的真实、伟大之处。E.文章语言流畅生动,情感真挚、丰富,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古典词句的引用,使文章神韵毕现,排比增添文章语势。六、(共8分)21.仿照例句,再写两个句子。(4分)欣赏高山,自然会在高山的巍峨中找到强悍和凝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给下面一则新闻拟一个简短的标题,不得超过15个字。(2分)9月22日,南昌首个无车日如约而至,南昌市区共有15条道路实行了交通管制,市民途径这些道路只能搭乘公交车、出租车或骑自行车和步行。由于恰逢周末,没有上下班的高峰,公车封存,私车出行减少,车流量明显少于平日,连平时繁华、热闹的中山路上也“安静”了不少,马路看上去也更宽敞了。非管制道路基本通畅,也未出现明显拥堵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将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神话把神人化,传说把人神化。②中国的小说,也和世界各国一样,是从神话传说开始的。③这两者之间的界限很难确切划分。④其实源只有一个,那就是神话小说。⑤有人说我国的小说有很多起源,如寓言、史传、诸子散文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60分)24.作文有位极具智慧的心理学家,在她的小女儿第一天上学之前,教给她一项诀窍,这项诀窍令她在学习生活中无往不利。他告诉女儿在学校里要多举手,想上厕所时,更是要举手。小女孩遵照父亲的叮咛,不只在想上厕所时记得举手,老师发问时,她也总是第一个举手,不论老师所说的、所问的她是否了解,或是否能够回答,她总是举手。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老师对这个不断举手的小女孩,印象自然极为深刻。不论是发问还是回答问题,老师总是优先让她开口。因为积累了许多优先发言的机会,小女孩在学习上、自我肯定的表现上,以及许多其他方面的成长,大大超越了其他同学。读完这则材料,你有什么感悟,请以“举手”为话题,写一篇800字以上文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除诗歌、戏剧),不得抄袭。参考答案1.A(B横财、蛮横相同;C翘楚、翘首以待相同;D 镜框、框图相同)1,3,52.B(A寥若晨星,C平心而论,D计日程功)1,3,53.C(监测:监视检测;临控:检测控,句中无控制意思。/擅自:对不在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自作主张;私自:背着组织或他人,做不合规章制度的事。/充斥:充满,含厌恶意;充溢:充满流露)4.D(A一挥而就:形容写字、绘事、作文等很快就完成,不用于做事。B精神饱满,气度不凡的样子,只用于人。C无所不为:感情色彩不对)5.D(A改问号为逗号、句号;B去掉顿号;C报刊引号书名号)6.B(A杂糅,去掉“在作怪”;C缺宾语,句末加“的机会”;D两面对一面)7.D(原癌基因在遭到破坏后,并不是停止活动,相反是“其力量变大,直到失去控制”)8.A(B正常基因变成原癌基因说法错;C理解错误,参见第六段第一句;D文中并没有说是惟一原因)9.C(A根据文中第七段最后一句可判断A错误;B“彻底制服癌症”说法过于绝对;D文中只说遭受打击的可能性是10000次,并不是真的每天受10000次打击,系曲解词义)10.B(连绵不断)11.D(就;A他/兼词;B介词、把/连词、来;C动词、去/助词、表主谓结构)12.D13.B(不是感到气愤,而是表示悲伤与哀悼)14.(见译文)15.(1)诗人通过感觉、视觉和听觉的(2分)交替和综合,描绘出一幅独特的早行图。晓寒、星明、虫鸣,让天上地上的明暗喧寂(1分)——展现出来。(2)从多方面突出“早”的特点。驼褐虽厚,却仍感觉到被露水打湿的寒冷;星光明亮,说明天色未明;过桥时还睡意朦胧,说明因过早而未睡醒(一方面1分)。16.略17.①家乡山水的孕育,故土灵气的熏陶②仕途的挫折使他更加专力填词③与下层市民的亲近与融洽使他尽情挥洒艺术创作之美(意对即可)④对文学创作的酷爱(答对三点即可)18.一是说明贫苦而自由的平民生活成就了柳永的才华,使他赢得世人的喜爱;二是衬托柳永仕途的不得志,表现其怀才不遇的遗憾。(意对即可)19.用词句来概括柳永的经历/说明柳永一生遭遇坎坷/词人感情丰富,才华横溢/是许多文人雅士心目中的“自我”形象。(写到三点即可,每点2分)20.B(应为虚实结合)D(“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