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_第1页
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_第2页
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_第3页
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_第4页
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实验中学高三年级2008—2009学年上期期中考试语文(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第Ⅰ卷一、(12分,每小题3分)1HYPERLINK—2009学年上期期中考试语文".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奇数旖旎犄角掎角之势倚马可待B.玷污粘贴铁砧拈轻怕重沾沾自喜C.跻身侪辈调剂济济一堂风光霁月D.拜谒烟霭褐色响遏行云残碑断碣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学力船仓出奇致胜明修栈道,暗度陈仓B.幅射装潢知人论事兵来将挡,水来土掩C.歉收谙熟一如既往言者无罪,闻者足戒D.刻划寒暄悬梁刺股万事具备,只欠东风假设我们要拿着“一个主义”的尺度来衡量人才,那我就,实在连一打也找不到。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生活是一幅丰富多彩的画卷,如果得不到你的欣赏,那不是它缺少美,而是你缺少发现。B.墨西哥一家舞厅发生了一起有多人丧命的踩踏惨案,警方称,原因是由于夜总会老板故意制造恐慌和紧急出口处受阻引起的。C.虽然无家可归的人数众多,但解放军和武警官兵的艰苦努力,使边远地区的灾民也全部得到毯子、衣服、帐篷和救援物资。D.北京奥运会上,菲尔普斯表现神勇,摘取了八个冠军,多次打破世界纪录。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闲说印规何为印规?即钤印盖章时定位的工具,也叫印矩,是官府和书法家们必备的东西。说印规,先要说说印。印是由官印而逐步发展到平民的。从战国时苏秦佩六国相印至今,已有两千多年了。唐人罗隐有诗云:“腰间印佩黄金重,卷里诗裁白雪高。”印是权力的象征,旧时县官升堂,其案上必将官印摆上。印一旦进入民间,只是名字的图章,按在纸上作为证明。然而,印若盖在很重要的地方,必须要不欹不斜,位置要不离不偏,这样的钤印盖章就要使用印规了。印规始于何时已不可考,自清代民国以降已成盛行之物。据载,清代的皇宫中专有为皇帝盖宝玺的人。像皇帝的诰命、下传的圣谕、书写的墨迹都要钤印,若印章模糊不清,连歪带斜,盖印之人肯定要脑袋搬家。钤印之时,先找准位置,再将印规放上,印章紧贴印规内侧直角钤下,永不会歪斜;印规初时很简单,目前专门的金石宇画店铺中有售,依然是楠木或红木制作的“T”字形印规,长不过10厘米,厚一般在5毫米左右。但印规一进入文人之手,就由工具系列上升为文玩。毛主席的秘书田家英是很有鉴赏力的收藏家。他生前藏有名篆刻家顿力夫为他刻的五枚印章,印章装在一“卍”字纹锦盒中,内中有一直角抹边的印规,硬木质地上面刻有铭文,从印盒、印料到印规是一套原装之物,设计工巧,很珍贵的。文人用的文玩之物喜欢专擅,把自己喜欢的词句或个人的诗句刻在上面,自得其赏。曾有人收藏有大书法家赵之谦题字的一个印规,印规为一长方形楠木锯下一直角,像菜刀形状,上刻“勾股弦,求余边”。我们知道,直角三角形夹直角的两边,短边为勾,长边为股,古代立竿测太阳高度时,日影为勾,竹竿为股。赵之谦巧妙地将此用在印规上,天趣跃然纸上。印规又称印矩,规是画圆的工具,而矩是画直角正方长方形的尺子,按说叫印矩更为贴切,然一般多称之为印规,究其因由,或许因为有的印规是由圆而切割出一直角所制。前翻览《天衡印话》,上有一石质直角印规,末端处还刻有一方小印,颇雅致。另有两方铜质圆形印规,是将扁圆铜平分四份,割去其四分之一,留下一直角,井在铜面上刻字。想来此形称之为印规合宜。笔者前曾请津门刻铜高手王少杰专制一铜印规,上镌“月明河晓,澄雪皎波”等字,横读竖读倒读跳读均可成诵。作印规用,铜质体重,钤印不易挪动,甚佳;用之作镇纸,亦是如此;将它立起,其缺口处又可用笔架,为此在内侧刻上“在此歇笔”,自得其乐也。5.下列对“印规”相关内容的说明,正确的一项是()A.印规是一种能使钤印盖章合乎要求的定位工具,从战国时苏秦佩六国相印时开始,印规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B.皇帝的诰命、圣旨、墨宝都要钤印,盖印人总是用印规找准位置,印章紧贴其内侧盖下,以保证不会歪斜。C.印规最初很简单,只是一般盖章时用的工具,后来经文人使用,逐渐增添了文化内涵,具有了鉴赏功能。D.作者认为,之所以叫印规,是因为有的印规是由圆而切割出一直角所制。《天衡印话》上的三个印规可以作为佐证。6.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在古代,印规是权力、权威的象征。大官随身佩印规,升堂办案要摆上印和印规,文书上要端端正正盖上印。B.在过去,无论官府,还是民间,钤印盖章常用印规来规范,但有些文人使用的印规却更讲究,更雅致。C.印规一般是木质“T”字形的,并没有什么装饰。后来在发展过程中,质地、形状都有变化,有的会刻上铭文。D.作者铜印规上的字,也可读作“晓河明月,波皎雪澄”,还可读作“晓波月明,河皎澄雪”,饶有趣味。7.依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虽然今天的公章大多数是圆形的,但是在古代官府的印章却—,律是方方正正的,一点都随意不得。B.印规经过文人的使用与制作,其用途更加广泛,有的不再单一用来辅助盖章,还可用来计算测量,作镇纸,作笔架。C.印规虽是旧时代的产物,但在现实生活中,不但依然有其实用价值,而且作为艺术品和文物,仍有很高的研究价值。D.李白应召人长安时给妻子的留别诗中写道:“归时倘佩黄金印,莫见苏秦不下机。”可见李白有追求权力的欲望。三、(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王朴字文伯,东平人也。少举进士,为校书郎,依汉枢密使杨邡。邡与王章、史弘肇等有隙,朴见汉兴日浅,隐帝年少孱弱,任用小人,而邡为大臣,与将相交恶,知其必乱,乃去郡东归。周世宗镇澶州,朴为节度掌书记。世宗即位,迁比部郎中。世宗新即位,锐意征伐,已扰群议,亲败刘旻于高平,归而益治兵,慨然有平一天下之志。数顾大臣问治道,选文学之士徐台符等二十人,使作《为君难为臣不易论》及《平边策》,朴在选中。而当时文士皆不欲上急于用武,以谓平定僭乱,在修文德以为先。惟朴等言用兵之策,谓江淮为可先取。世宗雅已知朴,及见其议论伟然,益以为奇,引与计议天下事,无不合,遂决意用之。显德三年,征淮,以朴为东京副留守。还,拜户部侍郎、枢密副使,迁枢密使。世宗之时,外事征伐,而内修法度。朴为人明敏多材智,非独当世之务,至于阴阳律历之法,莫不通焉。朴性刚果,又见信于世宗,凡其所为,当时无敢难者,然人亦莫能加也。世宗征淮,朴留京师,广新城,通道路,壮伟宏阔,今京师之制,多其所规为。其所作乐,至今用之不可变。其陈用兵之略,非特一时之策。至言诸国兴灭次第云:“淮南可最先取,并必死之寇,最后亡。”其后宋兴,平安四方,惟并独后服,皆如朴言。六年春,世宗遣朴行视汴口,作斗门,还,过故相李谷第,疾作,仆于坐上,舁归而卒,年五十四。世宗临其丧,以玉钺叩地,大恸者数四。赠侍中。(选自《新五代史·周臣传》,有删节)8.对下列句子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归而益治兵治:治理B.数顾大臣问治道顾:召集C.以谓平定僭乱僭:超越本分D.世宗临其丧临:面临9.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王朴“明敏而多材智”的一组是()①知其必乱,乃去郡东归②其陈用兵之略,非特一时之策③外事征伐,而内修法度④至于阴阳律历之法,莫不通焉⑤世宗临其丧,以玉钺叩地,大恸者数四⑥凡其所为,当时无敢难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④⑥ D.②⑤⑥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朴很有政治眼光。他最初依附枢密使杨邡,后来发现隐帝任用小人,而杨邠与将相关系不好,料知混乱必然要发生,就离开了他。 B.王朴在众文士主张兴修文教的情况下,主张用武,得到世宗的赏识,并被派征伐江淮,回来后,被提拔为户部侍郎。 C.王朴不仅多才多艺,精通哲学、音律、历法,还善于搞城市建设,他规划京师规制,将开封改造得大路通畅,壮伟宏阔。 D.王朴视察汴河口,返回时到原来的丞相李谷家拜访,发病,倒在座位上,回家后就逝世了。世宗伤心地用玉钺触地。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20分)四、(23分)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世宗雅已知朴,及见其议论伟然,益以为奇,引与计议天下事,无不合,遂决意用之。(5分)译文:(2)朴性刚果,又见信于世宗,凡其所为,当时无敢难者,然人亦莫能加也。(5分)译文: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5分)(1)但以刘日薄西山,,,。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2分)(2)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1分)(3)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2分)五、(2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一17题。湖泊王小妮带着一根擀面杖,德国的朋友坐两小时火车来和我们共同包一顿饺子。如果他不来,我们就得一律用细酒瓶擀面,吃过了中国饭喝过了中国酒,朋友说。这附近有一个熊湖,很值得一看。随后的一星期,找熊湖成了大事情。树林茂密,又不会问路,我们捉迷藏一样乱走。几次遇到一个跑步的德国小伙子,后背像扎武装带满满地扎了一排,远看像一排手榴弹。我们经常见他,细看时背后捆扎的竟是饮用水。别人的湖啊,你在哪儿?秋天了,橡树、核桃树、栗子料的果子劈劈啪啪又砸头又硌脚,路上采了我所见过的最大蘑菇,直径有30厘米。举着蘑菇见到了湖。哪里有熊,只有野鸭子在红黄绿各色树叶的粼粼倒影里。湖边有一个小酒吧,两层接,有人端坐在高处看水,有人坐在水边晒太阳,我估计那一天有30离熊湖几公里远有大停车场,车辆到那里为止,不能再接近湖。除林间偶尔有原木的秋千木椅外,没有什么设施。从公路到熊湖边,至少步行一小时的沙石路。林间几家原住户,外墙高处挂着鹿角猎枪松技,湖区不供游人留宿。这以后的又一年秋天,我们早回了国回到东北,去看长白山脉的一串火山湖。夜里听到当地人讲各种熊瞎子的故事,熊瞎子掰苞米,熊瞎子偷蜂蜜,熊瞎子和老虎打架……在阵阵笑声中,那又笨拙又憨实的家伙,竟引起了我们的兴趣。于是让我想起了熊湖。在中国的东北部更应该有熊湖,一百年前这一带还完全蛮荒。德国的纬度和中国东北盖不多,在德国中部平原上,能闻到中国北方旷野中浓烈的草香。特别在秋天,湖水山色完全相似,只是居住的人不同。10月的东北,过了旅游季节,立刻萧瑟,紧临火山湖修建的宾馆正要锁门过冬,松林间拉根电线,洗衣机整日整夜突突的响,脏水冲着飞旋的落叶直接流进湖里。有个清凉的早上,想到一个人的两句诗:德意志啊德意志,得到了意志,丧失了激情。和德国人比,中国的激情实在太高涨了。这几年旅游业兴起,每逢旺季,或举家出行,或单位公款出游,大小车辆涌向这里,成功地挤满湖边。东北宾馆里的人说,来这儿的客人多数是彻夜打麻将,有时候下湖一会儿,主要是打鱼。谁看湖?拔凉拔凉的水有什么好看?中国东北最有名的湖是松花湖,10月中旬去,水边的简陋木屋全上了锁。说服老板开一间最豪华的,但是一打开房门,看到的竟是满天花板黑压压的爬满快冻僵的瓢虫,有电视机,没卫生间。在德国刚好相反,可以没电视机,干净的卫生间是必须的。德国的家庭旅馆还会送过来一份果盘,或者一束鲜插野花。在松花湖过的那一夜,老板送过来一只超长手电筒,专门叮嘱我们,出门就可以方便。不要走远,惹得狗叫。别人的东西不要羡慕,因为你自己也会有。我的长辈这么告诉我。但是,我怎么告诉我的孩子?14.文中描绘的熊潮周围环境有何特点?(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解释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6分)(1)在德国中部平原上,能闻到中国北方旷野中浓烈的草香。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德意志啊德意志,得到了意志,丧失了激情。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它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解释文章最后一段的含意,写出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15分)18.在下面这两段文字的空缺处分别填入4个备选句子,使其语意连贯、完整,将正确的排序写在横线上(只填序号)。(4分)我明明记得我曾经由人变兽,有人告诉我这不过是十年一梦。()()()()当然我也不再相信梦话!没有神,也没有兽。大家都是人。——巴金《随想录•序言》①但是我不要再做梦。②我的心还在发痛,它还在出血。③我不会忘记自己是一个人,也下定决心不再变为兽,无论谁拿着鞭子在我背上鞭打,我也不再进入梦乡。④还会再做梦吗?为什么不会呢?19.阅读下面两则新闻,回答后面问题。(5分)[《文新传媒》]4月28日4时38分,由北京开往青岛的T195次旅客列车运行至济南铁路局管内胶济下行线王村至周村东间一个拐弯处,因超速行驶,机后9至17位车辆脱轨,并侵入上行线。4时41分,由烟台开往徐州的5034次旅客列车运行至胶济上行线290公里850米处,与侵入限界的T195次列车第15、16位间发生冲突,造成[人民网]昨天,广铁集团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线路维护专家说,列车脱线要么是轨道问题要么是列车问题。具体而言,铁路线路的质量不好可致脱轨。若要通过时速250公里的列车,轨道的水平误差不能超过正负2T195次列车脱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广铁集团专家在谈话中有没有准确地说明T195次列车脱轨的主要原因?请作简要说明。20.依据画线句,在下面横线处续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话语意连贯,句式整齐。(6分)首吞沧海,尾衔大漠;重重叠叠道道关山,绵绵延延茫茫烟海。_____,_______;逶迤古今,铸华夏史册。长城本身就是一部历史,承载着多少辉煌;长城本身就是一首乐曲,演奏着多少民谣;长城本身就是一部名著,演绎着多少故事;________,________!七、(60分)21.请以“人性的光辉”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参考答案1.D A旖、倚读yǐ,B粘、沾读zhān,C剂、霁读jì2.C.[A项中应为“船舱”“出奇制胜”;B项中应为“辐射”“知人论世”;D项中应为“刻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3答案A4答案:A(B.“原因是由于……引起的”杂糅C.“毯子、衣服、帐篷和救援物资”并列不当D.“摘取”“冠军”搭配不当。二、(9分,每题3分)5.D(A项曲解原意。情志心理治疗不是针对“疾病”,而是针对病人困患病两引起的不良情绪、心理;B项偷换概念。改善病人的精神疾患”不对,应该是不良心理状态;C项无中生有。“满足病人心理需要”不对,应为“了解病人心理需要”)6.C(张冠李戴。从原文第4自然段2~4行可知不是让病人“承担责任”,而是医护人员“向病人作出保证,甚至承担责任”)7.B(以偏概全。原文第5自然段最后说“暗示疗法的具体实施涉及多方面因素,其疗效也与病人的人格特点、情绪状态及接受暗示的程度密切相关”,所以并非只取决于医护人员的权威性、学识和治疗能力)二、(9分,每小题3分)5.C(A项与原文“印规始于何时已不可考”不相符;B项与原文“钤印之时,先找准位置,再将印规放上,印章紧贴印规内侧直角钤下”不相符;D项《天衡印话》中的第一个“石质直角印规”不足以作为佐证)(“用来计算测量”不对)三、(12分.每小题3分).8.D(应为“凭吊”)9.B(③说的是世宗,与王朴无关;⑤世宗悲痛,说明两人关系密切。不能作为王朴明敏才智的证明;⑥是说人们对王朴性格刚毅果断的反映。与王朴明敏才智无关)10.B(张冠李戴。征伐江淮的是世宗。王朴当时做东京副留守,留守京师)11.(1)周世宗从前就了解王朴,看到他高妙的论述后,更加认为他有奇才,召来他一同商讨天下大事,都符合自己的想法,于是决心采用他的建议。(“雅”“伟”“益”各l分,句子大意2分,共5分)(2)王朴性格刚毅果断,又被世宗所信任,凡是他所做的事情。当时没有谁敢责备的,然而也没有谁能能超过他。(“见信于”翻译出被动句特点1分,“难”“莫”各1分,句子大意2分,共5分)参考译文:王朴,字文伯,东平(今山东东平县>人。年轻时考中进士。担任校书郎,依附于汉枢密使杨邠。杨邠和王章、史弘肇等人不和,王朴见后汉建立的时间较短。后汉隐帝(刘承佑)年少软弱,任用小人,而杨邠作为大臣,和将相的是关系不和睦,料知他一定会作乱,于是离开扬邠回到家乡。周世宗(柴荣)镇守澶州时,王朴担任节度掌书记,周世宗即位,.王朴又改任比部郎中。周世宗刚即位,锐意征伐,排除众议,亲自在高平打败了刘旻,回来后更加治理军队,慷慨豪迈,俨然有扫平天下的志向。多次看望大臣询问治国因之道,选拔文士徐台符等二十人,让他们写作《为君难为臣不易论》及《平边策》,王朴就在被选的行列中。而当时的文士都不建议皇帝急于用兵。认为平定叛乱,应该先修德,收买民心。只有王朴认为江淮地区可以首先平定。周世宗从前就了解王朴,看到他高妙的论述后,更加认为他有奇才。召来他一同商讨天下太事,都合自己的想法,于是决心采用他的建议。显德(周世宗年号)三年,征讨淮河地区,任命王朴为东京副留守。回师后,加封他为户部侍郎、枢密副使,又升枢密使。周世宗时期,对外征讨,对内修订法度。王扑聪明,才智很高,不只当世政务。就是阴阳律历巧等方面,也没有不精通的。王朴性格刚直果断,又被周世宗所信任,凡是他所做的事情,当时没有谁敢责备的,然而也没有谁能超过他;周世宗讨伐淮河地区,王朴留守京师,增广新城,开通道路,京城更加庄严宏伟。现在京师的情况,大多是他规划的。他制定的音乐,至今还采用着,无法更改。他上奏的用兵方略,也不是只能用在一时的策略。他说的各国灭亡的次序:“淮南可以最先平定,并州是一定要消灭的敌人,在最后灭亡。”后来宋朝兴起,平定天下,只有并州最后臣服。都像王朴说的一样。显德六年春天,周世宗派王朴巡视汴河口,建造斗门,回京.到前任宰相李谷的府第拜访,疾病发作,倒在座位上,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