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三部分 考前15天 考前“11+4”热身押题练(五)(含解析)-人教高三地理试题_第1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三部分 考前15天 考前“11+4”热身押题练(五)(含解析)-人教高三地理试题_第2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三部分 考前15天 考前“11+4”热身押题练(五)(含解析)-人教高三地理试题_第3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三部分 考前15天 考前“11+4”热身押题练(五)(含解析)-人教高三地理试题_第4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三部分 考前15天 考前“11+4”热身押题练(五)(含解析)-人教高三地理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前“11+4”热身押题练(五)一、选择题欧美对纺织品进口有配额限制,英联邦成员孟加拉国产品享有免税政策。越南的劳动力价格是孟加拉国的两倍,两国都吸引了大量中国服装企业。读下图,完成1~2题。1.中国企业最初更多选择在越南而不是在孟加拉国办厂,主要考虑的因素是()A.面料运输成本 B.地价低C.劳动力 D.关税低2.近年来,中国企业纷纷从越南迁至孟加拉国,主要考虑该国()A.劳动力成本低 B.能源充足C.利于扩大市场 D.原料丰富解析:1.A2.C第1题,中国企业最初选择更多的是在越南办厂,而不是孟加拉国,主要考虑的因素是越南距离近,面料运输成本低,A对。越南、孟加拉国的地价、关税都低,B、D错。越南劳动力价格是孟加拉国的两倍,C错。第2题,近年来,中国企业纷纷从越南迁至孟加拉国,主要考虑孟加拉国在欧美市场享有免税政策,利于扩大市场,C对。劳动力成本、能源、原料条件和以前相似,没有明显变化,不是主要原因,A、B、D错。复种指数是指一定时期内(一般为1年),在同一块耕地上,农作物的种植面积与耕地面积的比值。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复种指数变化统计。据此完成3~5题。3.图示省份可能是()A.黑 B.苏C.藏 D.琼4.导致该地图示时间内复种指数下降的主要原因是()A.生长期延长 B.全球气候变暖C.城乡收入差距大 D.农业技术进步5.复种指数的降低带来()A.土地资源浪费 B.农活强度增加C.土地集约利用 D.农村人地压力增大解析:3.B4.C5.A第3题,本题主要考查中国不同地区的积温与复种指数之间的关系。复种指数越高,说明该地区年均气温越高,而年均气温越低,复种指数也越低。中国复种指数由南往北依次递减,图中的复种指数大多在150%,即一年两熟,华中地区、西南地区属于亚热带地区,作物一年两熟,江苏符合题意,B正确;黑龙江和青藏地区,复种指数较低,应该一年一熟,A、C错误;海南属于热带,应该一年三熟,D错误。故答案选B项。第4题,江苏属于亚热带地区,生长期没有明显的变化,A错误。全球气候变暖,该地的复种指数应该增加,B错误;江苏地区经济发展较快,城市和乡村的差距较大,农村人口大量迁入城市,从而导致农业地位下降,出现弃耕,C对;农业技术的进步不会影响区域的复种指数,D错误。故答案选C项。第5题,复种指数降低,会影响农作物的种植面积,降低土地的利用率,从而导致土地不能有效利用,导致土地资源的浪费,A正确。如图为根据雪季降雪频数划分出的我国降雪地带分布图。读图,完成第6~8题。6.图中常年多雪带的分布规律是()A.范围由南向北逐渐扩大B.范围由东南向西北增大C.由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逐渐减少D.主要分布在较高纬度地区、高山高原地带7.我国不同地区降雪的主要影响因素对应正确的是()A.东北地区—水汽B.塔里木盆地—纬度C.山东半岛—冬季风、地形D.青藏高原东部—太平洋水汽8.有数据表明,青藏地区的积雪日数呈减少趋势,这种变化的最直接影响是()A.使岩石风化速度减慢B.使地表植被类型发生变化C.使冻土期延长D.短期内使河流径流量增大解析:6.D7.C8.D第6题,结合图例分布可知,常年多雪带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新疆北部、青藏高原地区和其他一些高大山脉地区,因此图中常年多雪带主要分布在较高纬度地区、高山高原地带。第7题,东北地区降雪的形成主要与其纬度较高有关;塔里木盆地的永久无雪带主要是受内陆封闭地形影响造成水汽输送较少而形成;山东半岛北部多雪带的形成主要是因为位于冬季盛行风的迎风岸;青藏高原东部多雪带的形成主要与海拔和来自印度洋的水汽输送有关。第8题,积雪日数减少,地表岩石裸露日数增加,会加快岩石的风化;地表植被类型受多种因素影响;积雪日数减少,说明气温升高,会使冻土期缩短;青藏高原是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澜沧江等多条河流的发源地,气温上升,短期内会使冰雪融水增多,从而使河流径流量增大。某校学生到我国一村落进行地理考察。下车后,只见水田沟渠纵横,前方高山耸立、左侧椰林成排(如图)。他们步行进入村落,但见民居间涌泉处处。村长带领他们参观该村的祠堂,提及当初祖先因受连年灾荒,不得不渡海来此。据此完成9~11题。9.该村落所处地形为()A.山地 B.冲积扇C.三角洲 D.高原10.该地所处自然带最可能为()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热带草原带C.热带雨林 D.热带雨林带11.村民的祖先渡海来此后,对当地改造最显著的自然景观是()A.地形 B.河流C.植被 D.道路解析:9.B10.D11.C第9题,本题主要考查地形判断,由材料可知,该处位于高山山前地区,地势较高,且有喷泉分布,应当是上游山区为补给区,该村落所在地主要为冲积扇地形,地形平坦开阔,水源充足,故选B。第10题,由材料可知,该处与大陆之间有大海相隔,且岛上有椰林分布,应位于热带地区,结合选项,该地自然带为热带雨林带,热带雨林为其典型植被,故选D。第11题,本题主要考查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由于在该岛祖先到来之前,这里人烟稀少,由于人口增加,为了获得充足的粮食供应,应当对自然环境中的植被进行了改造,开垦成为耕地,种植水稻等作物,故选C。二、必考主观题36.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丝路山水地图》为明代手卷式地图,现残留30.12m,包括从嘉峪关到今沙特阿拉伯麦加的地域。原图应长40m,向西应到今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图Ⅰ为《丝路山水地图》局部(撒马尔罕地区),图Ⅱ为撒马尔罕气候统计图,图Ⅲ为古丝绸之路示意图。(1)与图Ⅲ相比,说出图Ⅰ在表达撒马尔罕地区地理信息上的特点。(2)说明撒马尔罕的降水特征及其形成原因。近年来,葡萄成为乌兹别克斯坦出口量最大、价格最高的农产品。该国葡萄种植可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撒马尔罕山谷地带为该国葡萄主产区,种植面积超过12万公顷,既有用来酿造高端葡萄酒的酿酒葡萄,又有果香浓郁的鲜食葡萄。这里一直坚持人工采摘和晾制葡萄干,不添加任何化学药剂,以保证产品品质。(3)简析撒马尔罕山谷地带葡萄产业能够享誉世界的主要条件。沙特阿拉伯是最大的石油输出国。近年来,中国“一带一路”战略与沙特阿拉伯旨在摆脱经济依赖石油出口的“2030愿景”相对接,在石油深加工、铁路、港口、电站、通信、劳动培训、广播电视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4)指出中沙深度合作中我国的优势条件,简述中沙深度合作对沙特发展的有利影响。解析: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古代地图与现代地区的区别。读图分析可知,图Ⅰ类似于景观图,绘制地理事物比较形象,对城市、道路等地理事物的形象进行了统一,对地理事物的规模有了区分,但是没有形成图例系统,缺少比例尺、指向标或方向标识,地图精度不高。第(2)题,本题主要考查区域降水的主要特征以及影响降水的因素。降水的主要特征主要从年降水量、降水的季节变化等方面来进行分析。影响降水的因素主要从纬度位置、大气环流、海陆位置等方面进行分析。第(3)题,本题主要考查葡萄产业发展的条件。主要从区域的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市场、交通、种植经验等方面进行分析。第(4)题,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合作的意义。我国相对于沙特来讲,具有资金、技术和市场因素。中沙深度合作,有利于沙特引进我国的资金和技术,有利于市场范围的扩大、产业结构的优化、基础设施的建设等。答案:(1)较形象绘制地理事物,对(城市、道路等)地理事物的形象进行了统一,对地理事物的规模有了区分;没有形成图例系统,缺少比例尺、指向标或方向标识,地图精度不高。(2)地处30°N~40°N,地处内陆,降水总量较少,季节变化较大,10月至次年5月(冬春季节),受西风带的影响,降水较多;6月至9月(夏秋季节),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降水少。(3)该国夏季气温高(热量条件好),光照充足;阴雨天气少,昼夜温差大,有利生产优质葡萄(葡萄含糖量高);不添加化学药剂,满足市场对绿色产品要求;地处山谷地带,水源较丰富;葡萄种植历史悠久,种植经验丰富;生产多种类型葡萄(生产多种葡萄产品),市场灵活度高;近年来“一带一路”战略,使交通条件改善。(4)优势条件:技术先进、市场广阔、资金雄厚。有利影响:帮助沙特对石油进行深度加工(延长石油产业链),提高其产品附加值;帮助沙特发展多种产业,优化其产业结构,减少经济对石油的依赖程度,促进其经济发展;帮助沙特改善基础设施,提升其劳动力素质,增加其就业,促进其社会进步。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气温垂直递减率是指气温随海拔增加的变化程度。空气湿度增加和植被覆盖率升高会使气温垂直递减率降低。下面图1为我国某山地等高线分布图,图2为该山地南、北坡从山麓到山顶气温垂直递减率年变化图。(1)说出该山地南、北坡气温垂直递减率季节变化的异同。(2)与北坡相比,夏季南坡的气温垂直递减率更小,试分析其原因。(3)与南坡相比,冬季北坡的气温垂直递减率更小,试分析其原因。(4)推断该山地是否有永久冰川的存在,并说出判断理由。解析:根据经纬度信息,可判定该山地位于东部季风气候区,为东西走向的秦岭山脉。第(1)题,根据图2即可作答。第(2)题,夏季秦岭南、北坡气温差别不大,主要体现在降水差异上。结合材料信息分析即可。第(3)题,从山地对冬季风的阻挡角度分析。冬季,北坡气温更低,降雪的概率更大,空气湿度更大。第(4)题,根据图中等高线数值计算出山顶与山麓的相对高度,然后用夏季山麓气温值推算山顶气温即可得出结论。答案:(1)相同:夏半年气温垂直递减率大,冬半年气温垂直递减率小。不同:年内气温垂直递减率变化幅度北坡大于南坡(或者北坡冬季气温垂直递减率较南坡低,夏季较南坡高)。(2)该山地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或该山地为秦岭);南坡为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比北坡多;植被覆盖率也高,南坡空气湿度比北坡大,故夏季南坡气温垂直递减率较北坡小。(3)山脉北坡为冬季风的迎风坡;山脉阻挡冷空气的南下;北坡气温低,降雪较多,空气湿度较大,故冬季北坡气温垂直递减率较南坡小。(4)无永久冰川存在。理由:盛夏时节,秦岭南、北侧山麓日均温应在25℃以上;山麓(海拔500m)与山顶(海拔3765m)相对高度不超过3300m,由南、北坡气温垂直递减率可推算出山顶气温远高于0℃,故山顶不可能有永久冰川存在。三、选考题(从以下二题中任选一题作答)43.(旅游地理)河南林州红旗渠蜿蜒于太行山脉悬崖峭壁之上,被世人称之为“人造天河”。它是20世纪60年代林州人民自力更生修建的一项伟大水利工程。下面左图为河南林州位置示意图,右图为红旗渠局部景观图。说明红旗渠发展旅游业的优势区位条件,并指出游客需要注意的安全问题。解析:由材料可知红旗渠是20世纪60年代修建的一项水利工程,位于太行山脉悬崖峭壁之上,因而红旗渠旅游资源独特,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游览价值高;由图可知该市靠近东部较发达的地区和大城市,地理位置优越,市场距离近,有铁路、公路、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交通便利。由于该旅游景观位于悬崖峭壁之上,应当注意防止崩塌、滑坡、陡坡造成的威胁;该区域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多暴雨,在山区旅游应该防止山洪造成的威胁。答案:优势区位条件:红旗渠旅游资源独特,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游览价值高;靠近东部较发达的地区和大城市,地理位置优越,市场距离近;交通便利。应注意的问题:防止崩塌、滑坡、陡坡造成的威胁;夏季多暴雨,防止山洪造成的威胁。44.(环境保护)“冬天是虫,夏天是草,冬虫夏草是个宝”。冬虫夏草是一种名贵的药材,主要分布在我国的青海、西藏等高寒地区,尚不能人工栽培。每年5、6月份,当地的人们便举家出动,带着小榔头等工具走进高山草甸,开始一年一度的虫草采挖活动。近年来,由于冬虫夏草产量日益减少且面临枯竭,价格已经炒到几十万元一斤,有药材中的“软黄金”之称。分析冬虫夏草资源枯竭的原因并提出保护措施。解析:由材料分析可知,冬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