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河道治理_第1页
农村河道治理_第2页
农村河道治理_第3页
农村河道治理_第4页
农村河道治理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村河道治理本文首先介绍了农村河道的特点,然后指出了农村河道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探讨了农村河道综合治理措施。我国农村河道数量众多、沟壑纵横,具有农业灌溉、调蓄洪水、调节气候、削减污染物等功能,是水资源和生态环境效益的直接表现。但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发展,侵占河道、任意排放污染物的情况严重,导致农村河道水环境质量下降和河道正常防洪排涝功能减弱。因此,治理农村河道成为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需采取有效措施来改善水质,增加景观功能,保护水资源,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农村河道的特点农村河道包括一个县境内河道或跨县的小河道和较小的排涝及山洪沟道,目前纳入“全国中小河流治理规划”正在治理的河道大部分属于农村河道。与城市河道相比,农村河道有其自身的功能和特点。功能多样性农村河网是河网水系的最基本组成部分,其分布紧密。农村河道在农村水利工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既是灌溉排涝的主要通道,又是蓄水调洪的重要走廊,同时也是景观生态廊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如此,农村河道还是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资源,有些河道是城乡饮用水的水源地。农村河道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生物资源和生态景观价值,为新农村的建设营造了良好的人居环境和发展条件。河道结构多样性农村河道按地貌形态和流经地区的不同,一般分为山区河流和平原河流两大类。山区河流流经地势高峻的山区,平面形态十分复杂,河道曲折多变,岸线和床面不规则,径流系数大,汇流时间短,水面比降一般较大。平原河流流经地势平坦、土质疏松的平原地区,河床纵坡平缓,积水面积大,汇流时间长,水面比降一般较小。水环境问题多样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侵占、污染河道的现象日益增多,加之缺乏有效的治理措施,农村河道水环境污染状况越来越严重。农村河道水环境恶化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自然因素是:河道断面不规则,且大多未经工程治理,易导致岸坡坍塌、形成险工。而且农村河道基流小,水域不宽阔,水体自净功能差,生态环境质量脆弱。人为因素是:沿河企业随意设置排污口,生产过程中的废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到河道中,对河道的地表水和地下水环境造成了污染;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农药、化肥,通常只有10%〜20%附着在农作物上,其余都流失到土壤和水体中,在农田灌溉和降雨的作用下,这些农药、化肥渗入地下,污染了地下水环境。2农村河道存在的主要问题农村河道是泄洪、引水、灌溉和解决人民群众生活及工农业用水的命脉,长期以来为防汛抗旱,减轻自然灾害,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农村河道呈现出功能弱化、水质退化的情况。河道保护的意识不强多数地区的农村,对河道保护的意识淡薄,受传统生活习惯的影响,很多地方的村民把河道当成垃圾场,随意弃置各种生活和建筑垃圾,加重了河道污染,加之近年来经常出现违章建筑(构筑)物侵占河道的现象,使有的河道基本上失去了排灌防汛的基本能力。河道水环境已到了最后的底线很多农村的河道,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一些工业污水不经处理,直接排到河道中,其水体自然净化功能退化,水质污染十分严重;还有部分河道无人管理,水草、浮萍、杂物以及各种垃圾等长期积聚在河道中,使河道变得脏乱不堪;河道治理工作难落到实处,一些河道长年淤积,水流不通,几近干涸。河道保洁工作不到位大部分农村的河道都处于一种自然的状态,基本上没有保洁工作,即便有的地方有,也多数是连基本工作都做不到位,对河道的保洁工作认识不到位,缺少专人管理。加之河道水流具有流动性,使得上下游、左右岸保洁工作职责难以分清,相互扯皮推诿的事时有发生,难以转变河道的“水”况。3农村河道综合治理措施实施农村河道综合整治既是当前改善水环境面貌的迫切要求,也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和实施城乡统筹,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要因河制宜、标本兼治研究和制订农村河道综合整治举措。加大河道整治力度要遵循农村河道生态的多样性和沿河居民群众需求的多元化,针对河道所处地段、重要程度、功能效益,在满足河道生态性和沿河居民群众的安全性、亲水性和休闲性等综合需求的前提下,因河制宜、统筹优选堤岸防护形式,以达到“堤固、洪畅、水清、岸绿”的治河理念。轮流实施河道清淤结合河道整治和冬修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完成主要河道的清淤疏浚,统一规划实施,解决农村河道普遍存在淤积严重、泄洪不畅、调蓄能力弱化、水质较差等实际问题水环境生态修复农村河道水环境对降雨、调蓄洪水、农田灌溉及生态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针对农村水环境污染分布广、面源污染严重、治理难度大的特点,综合考虑灌溉供水、防洪排涝、生态环境方面的要求,以改善农村水环境状况、保护水资源不受污染为目标,结合新农村建设规划,对不同地区、不同条件,因地制宜,科学制定治理方案。农村河道生态治理协调农村发展与河道生态保护的关系是河道整治工程所追求的重要目标,在维护河道原有的自然形态和水文特征的同时,还需要保持河流景观与其周围环境的和谐。根据农村河道自身特点,其生态治理包括生态护岸设计和河岸景观设计两个方面。3.4.1生态护岸生态型河道护岸是利用新型防护材料与植被相结合构成的,具有一定的结构强度,不仅能减轻水流冲蚀,同时也能够为动植物生长繁殖提供场所,有自我修复和净化能力。护岸可以分为非生物材料护岸和植物(生物)型护岸两大类,常用的有:1)植物护岸。在边坡种植芦苇、杨柳等水生植物和湿地植物,其根系发达的特点,对岸坡的水土保持有很好的作用。2)天然材料护岸。包括木桩、竹笼、石笼、石积(无规则堆积)护岸等。3)绿色生态混凝土护岸。由无砂多孔混凝土、表层土和保水材料组成,绿色生态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相比有良好的透水透气性,为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空间,同时有施工期短和工程造价低的特点。4)土工合成材料护岸。有抗冲刷能力强、易于水生动植物和微生物生存的特点,如三维土工网、三维植被网、土工织物袋、土工格栅等。河岸生态修复应选择亲水性和透水性较强的非生物材料。3.4.2河岸景观设计在河道治理过程中,一般认为拓宽河道行洪断面、裁弯取直能提高河道的防洪防灾的能力,但往往忽略了河道景观要求。应综合考虑河道的防洪行洪能力和生态环境的相互结合,将河道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河道清淤同步进行,使农村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