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组织滴虫病的诊断与防治_第1页
鸡组织滴虫病的诊断与防治_第2页
鸡组织滴虫病的诊断与防治_第3页
鸡组织滴虫病的诊断与防治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鸡组织滴虫病是林下散养鸡中经常出现的一种疾病,该疾病是因为鸡误食了还有一些线虫虫卵的蚯蚓导致,患病之后症状比较明显,会导致肝脏出血,或者坏死,影响鸡养殖业的健康发展,给养殖户造成的损失比较大。为此,应该重视对鸡组织滴虫病的防治工作,减少该疾病所造成的影响。01发病情况在某地区的规模化养鸡场中,为了提高养鸡的质量,采取林下放养的方式,但是在养殖的过程中不重视卫生管理,卫生条件差,鸡群密度比较小,尤其是圈舍有大量的粪便和污染物。没有及时清理,林下光照条件不好。在2020年的9月份,该养鸡场陆续出现了鸡只拉稀的症状,排出黄色或者浅绿色粪便,明显的腥臭味,同时有些鸡只死亡。为了治疗疾病,养殖户给患病鸡投喂了氟苯尼考和复方磺胺甲噁唑粉,但治疗的效果不明显,在10上旬,鸡只死亡数量增加,养殖户开始重视起来。02临床症状到养殖场之后发现了比较明显的临床症状,患病鸡精神不振,羽毛蓬松,喜欢睡觉,同时翅膀下垂,其次,有些患病鸡的头部和鸡冠部位出现明显的病变症状。再次,患病鸡下痢,排出黄色或者金黄色的粪便,并且伴有恶臭气味,有些粪便中还有血块组织。如果长期得不到治疗的话,患病鸡逐渐消瘦,最后衰竭死亡。03剖检病变对病死鸡进行解剖可以发现一系列明显的症状,肝脏部位肿大,同时肝脏部位有不规则的坏死灶,呈现白色或者黄色,尤其是肝脏部位的坏死灶和其他部位有明显的区别。其次,肾病鸡的盲肠部位发生改变,盲肠1侧或者2侧肿大,并且坚实,触碰比较硬,伴有出血炎症。此外,肠腔内有大量的血液。04实验室诊断将病死鸡带回实验室剖检之后可以发现鸡只的肝脏部位和盲肠部位出现明显的病变,选择肝组织和盲肠表面的粘液和粪便,加入35℃左右的生理盐水中稀释,然后选择少量的稀释液放在载玻片上,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发现有鞭毛的虫,并且有规律的摆动。结合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和实验室检查可以初步确诊为鸡组织滴虫病。05防治措施5.1加强日常的饲养管理在鸡养殖的过程中,保证环境的干净卫生很重要,能够减少疾病的发生,为此,应该保证鸡舍的干净卫生,同时通风采光条件好。其次,在林下养殖模式中,森林中的杂物和腐殖树叶比较多,为了减少病虫的出现,需要定期的清理木下的杂叶。再次,异刺线虫是组织滴虫病的主要传播媒介,应该控制异刺线虫。再次,定期使用阿苯达唑伊维菌素预混剂,目的是清除机制盲肠中的异刺线虫。最后,对树林周边的环境也应该进行彻底的消毒处理,可以选择生石灰来消毒地面,能够杀灭蚯蚓。5.2治疗措施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能够减少疾病的传播和蔓延。首先,可以在饲料中加入一定量的甲硝唑,按照一定的比例搅拌饲料,或者添加一定量的地美硝唑预混剂,服用5d之后停用3d,然后再使用5d。此外,为了防止其他疾病的出现,可以采取预防的措施,在饲料中加入一定量的白头翁散,或者一定量的氟苯尼考粉,连续使用3d即可。采取上述的治疗措施之后,经过1个星期的治疗之后发现没有新增的病例和死亡的病例,治疗效果比较明显。06小结与讨论第一,确诊鸡组织滴虫病之后,应该针对病因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对策。此外,鸡组织滴虫病和其它的疾病可能混淆,具有比较高度的相似性。鸡组织滴虫病和球虫病、鸡异刺线虫病、禽霍乱和禽副伤寒等疾病都有明显的相似性,需要采取科学的鉴别诊断措施。第二,鸡组织线虫病的发生直接受到蚯蚓和异刺线虫的影响,两者是主要的传播媒介。为此,在日常养殖的过程中应该加强饲养管理,及时的清理地面的粪便,保证饲养环境的干净卫生。同时还应该对粪便进行堆积发酵处理,能够消灭粪便中的虫卵,同时还能减少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其次,定期驱杀希线虫病,禁止鸡采食蚯蚓,能够有效的防止该疾病的发生。第三,鸡组织滴虫病会引起肝脏部位和肠道部位的坏死和病变。应该重视对肝脏部位的保护,或者选择有利于肝脏恢复的药物。该疾病还会引起盲肠炎症,导致盲肠损伤和出血。为此,在治疗的过程中应该配合使用增强血液凝固能力的药物,提高止血能力,减少血液的流出。如果该疾病演变为慢性疾病的话,应该注意给鸡只补充一定量的VC和多种元素,增加鸡只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减少疾病发生。第四,采取科学的饲养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