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提高仔猪成活率技术要点_第1页
当前提高仔猪成活率技术要点_第2页
当前提高仔猪成活率技术要点_第3页
当前提高仔猪成活率技术要点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冬春以来,一些地方仔猪流行性腹泻、传染性胃肠炎等疫病多发,仔猪死亡率增加。为帮助广大养殖场户改善饲养管理,提高仔猪成活率,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提出了加强仔猪饲养管理的四项技术措施,供大家参考。一、加强仔猪疫病防控养殖场户要继续加强非洲猪瘟常态化防控,定期开展母猪群监测和检测,发现非洲猪瘟病毒核酸或抗体阳性,及时扑杀并无害化处理,对猪舍以及全场进行消毒,对可能受到污染的生产物资严格规范消毒处理;污染严重的养殖场应进行全场猪群的清除和猪场的彻底消毒。强化养殖场生物安全措施,特别是要加强购猪和引种的检测,防止引入非洲猪瘟病毒感染阳性猪。针对猪流行性腹泻,要做好种群免疫,加强仔猪疫病综合防控。一是加强猪场内外环境卫生消毒,尤其是产房卫生消毒。仔猪断奶后,产房母猪应全部移出,对产房进行彻底清洗、清除粪便及污染物、干燥、喷洒消毒剂或进行熏蒸消毒、空舍5-7天,同时对产房的饲槽等饲喂工具进行清洗和消毒。待产母猪进行卫生清洗后,方能进入产房。二是疫苗免疫接种。合理制订免疫程序,做好母猪的跟胎免疫,为所产仔猪提供一定水平的母源抗体,保护哺乳仔猪。三是发病猪场应重在切断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在场内传播,立即隔离发病猪群,对发病猪产房彻底进行消毒,严格采用清洗-干燥-喷洒消毒剂(熏蒸、火焰消毒)-空舍的消毒程序,以杀灭污染的病毒。二、加强饲料营养调控重点考虑提高母猪采食量和泌乳量。可通过提高日粮营养水平、饲喂适口性好的饲料、选择适宜的饲喂方式、供给充足清洁水等多方面措施进行。通常情况下,一头哺乳期母猪每天需要30-40千克清洁水,其饮水器流量控制在1.5-2千克/分钟。同时,还可通过减少环境应激和生产中的噪音,保证哺乳母猪健康,从而提高采食量。仔猪要适时补料,充分满足营养需求。早补料能促进消化道和消化腺体的发育,可避免仔猪乱啃赃物,减少下痢病患和死亡。仔猪出生6-7天开始诱导补料,10天后逐渐补充高能量、高蛋白、适口性好、易消化的全价混合料。注意补充铁盐,仔猪出生后2-3日龄在仔猪颈部肌注100毫克铁复合制剂,以防止仔猪因贫血引起下痢。三、加强仔猪饲养管理一是固定乳头。全窝仔猪出生后,即可训练其固定乳头,保证每头仔猪及时吃到母乳。固定乳头时,可先让仔猪自行选择,再按体重大小强弱适当调整,使弱小仔猪吃中、前部乳头,强壮仔猪吃后部乳头。人工辅助两三天,便可固定仔猪吃乳位置,保证仔猪均衡生长。二是早吃初乳。仔猪出生时,肠道上皮处于原始状态,具有吸收大分子免疫球蛋白的机能,6小时后开始下降,12小时后几乎失去此项功能。早吃初乳,吃足初乳,是提高仔猪抗病力的有效措施。三是防止踏压。母猪起卧时容易踩伤或压伤仔猪,特别是仔猪出生1-3天更易发生。应设保护栏或保育间,采取母仔分开睡觉休息,防止压死踏伤仔猪。四是科学断奶。仔猪断奶日龄一般都在21-28天。在计划断奶前5天,母猪就要逐步减料,以减少乳汁分泌,迫使仔猪吃料,减少仔猪应激。断奶后转至保育舍环境温度必须保持在24℃以上。在饲喂仔猪时,不可加料太多,每次只让仔猪吃八九成饱。每天最好饲喂5-6次,间隔时间以3-4小时为宜。此外,当仔猪转入保育舍,精心调教非常重要。转栏1周内要反复调教,建立仔猪条件反射,经常观察仔猪活动,采食情况、粪便状况,及时打扫,确保圈舍空气清新,环境整洁。冬春季节,在保证室内温度的前提下,白天可打开窗户或运动场,给仔猪或猪舍内增加光照,提高温度,增强仔猪抵抗力,提高成活率。四、加强环境控制环境因素对仔猪生长影响大,适宜的环境条件,猪遗传和营养优势才能充分发挥。冬春季节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变化大,由于仔猪发育不完善,新生仔猪组织器官和机能尚未发育完全,皮下脂肪薄,被毛稀少,抗寒能力弱,环境适应能力较差,环境依赖度比成年猪大,对环境要求也高。重点是提高猪舍的温度。猪舍要堵塞风洞,勤换垫草,保持干燥,最好在产圈内一角修建保温室,顶端悬吊150-250瓦红外线灯泡,灯泡距床面40-50厘米,随着仔猪长大,加高灯泡距床面的距离。猪只大多数时间趴窝在圈舍地面,地面传导散热造成的热量损失很大,寒冷气候增加垫草,可以大大降低猪只的热量损失。20-30厘米厚垫草保温效果相当于舍内温度提高5℃-8℃。要保持垫草干燥,垫草潮湿及时更换。对于湿度不大的地区,可用稻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