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标准规范_第1页
电气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标准规范_第2页
电气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标准规范_第3页
电气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标准规范_第4页
电气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标准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气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使高压配电装置(简称配电装置)设计,实施中国技术经济政策,做到安全可靠、技术优异、经济合理和维修方便,制订本规范。第1.0.2条本规范适适用于新建和扩建3~110KV配电装置工程设计。第1.0.3条配电装置设计应依据电力负荷性质及容量,环境条件和运行、安装维修等要求,合理地选择设备和制订部署方案,应采取行之有效新技术、新设备、新部署和新材料。第1.0.4条配电装置设计应依据工程特点、规模和发展计划,做到远、近期结合,以近期为主,并合适考虑扩建可能。第1.0.5条配电装置设计必需坚持节省用地标准。第1.0.6条配电装置设计除应实施本规范要求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第二章通常要求第2.0.1条配电装置部署和导体、电器、架构选择,应满足在当地环境条件下正常运行、安装维修、短路和过电压状态要求。第2.0.2条配电装置各回路相序宜一致,并应有相色标志。第2.0.3条电压为63KV及110KV配电装置,每段母线上宜装设接地刀闸或接地器,对断路器两侧隔离开关断路器侧和线路隔离开关线路侧,宜装设接地刀闸。

屋内配电装置间隔内硬导体及接地线上,应留有接触面和连接端子。第2.0.4条屋内、外配电装置隔离开关和对应断路器和接地刀闸之间应装设闭锁装置。屋内配电装置尚应设置预防误入带电间隔闭锁装置。第2.0.5条充油电气设备部署,应满足在带电时观察油位、油温安全和方便要求;并宜便于抽取油样。第三章环境条件第3.0.1条屋外配电装置中电气设备和绝缘子,应依据污秽程度采取对应外绝缘标准及其它防尘、防腐方法,并应便于清扫。第3.0.2条选择裸导体和电器环境温度应符合表3.0.2要求。选择裸导体和电器环境温度表3.0.2类别安装场所环境温度(℃)最高最低裸导体屋外最热月平均最高温度

屋内该处通风设计温度

电器屋外年最高温度年最低温度屋内电抗器该处通风设计最高排风温度

屋内其它位置该处通风设计温度

注:①年最高(或最低)温度为十二个月中所测得最高(或最低)温度多年平均值。②最热月平均最高温度为最热月每日最高温度月平均值,取多年平均值。③选择屋内裸导体及其它电器环境温度,若该处无通风设计温度资料时,可取最热月平均最高温度加5℃。第3.0.3条选择导体和电器相对湿度,应采取当地湿度最高月份平均相对湿度。在湿热带地域应采取湿热带型电器产品。在亚湿热带地域可采取一般电器产品,但应依据当地运行经验采取防护方法。第3.0.4条周围环境温度低于电气设备、仪表和继电器最低许可温度时,应装设加热装置或采取保温方法。在积雪、覆冰严重地域,应采取预防冰雪引发事故方法。隔离开关破冰厚度,不应小于设计最大覆冰厚度。第3.0.5条设计配电装置及选择导体和电器时最大风速,可采取离地10m高,30年一遇10min平均最大风速。设计最大风速超出35m/s地域,在屋外配电装置部署中,宜采取降低电气设备安装高度、加强设备和基础固定等方法。第3.0.6条配电装置抗震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要求。第3.0.7条海拔超出1000m地域,配电装置应选择适适用于该海拔高度电器和电瓷产品,其外部绝缘冲击和工频试验电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相关要求。第3.0.8条电压为110KV电器及金具,在1.1倍最高工作相电压下,晴天夜晚不应出现可见电晕。110KV导体电晕临界电压应大于导体安装处最高工作电压。第3.0.9条对部署在居民区和工业区内配电装置,其噪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要求。

第四章导体和电器第4.0.1条设计所选择电器许可最高工作电压不得低于该回路最高运行电压。设计所选择导体和电器,其长久许可电流不得小于该回路最大连续工作电流;对屋外导体和电器尚应计及日照对其载流量影响。第4.0.2条配电装置母线和引线不宜采取铜导体。第4.0.3条配电装置绝缘水平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力装置过电压保护设计规范》要求。第4.0.4条验算导体和电器动稳定、热稳定和电器开断电流所用短路电流,应按设计计划容量计算,并应考虑电力系统远景发展计划。确定短路电流时,应按可能发生最大短路电流正常接线方法计算。第4.0.5条验算导体和电器用短路电流,应按下列情况进行计算:一、除计算短路电流衰减时间常数外,元件电阻可略去不计。二、在电气连接网络中应计及含有反馈作用异步电动机影响和电容赔偿装置放电电流影响。第4.0.6条导体和电器动稳定、热稳定和电器短路开断电流,可按三相短路验算,当单相、两相接地短路较三相短路严重时,应按严重情况验算。第4.0.7条验算导体短路热效应计算时间,宜采取主保护动作时间加对应断路器全分闸时间,当主保护有死区时,应采取对该死区起作用后备保护动作时间,并应采取对应短路电流值。验算电器时宜采取后备保护动作时间加对应断路器全分闸时间。第4.0.8条用熔断器保护电压互感器回路,可不验算动稳定和热稳定。用高压限流熔断器保护导体和电器,可依据限流熔断器特征验算其动稳定和热稳定。第4.0.9条校核断路器断流能力,宜取断路器实际开断时间短路电流作为校验条件。装有自动重合闸装置断路器,应计及重合闸对额定开断电流影响。第4.0.10条用于切合并联赔偿电容器组断路器,应选择开断性能优良断路器。第4.0.11条裸导体正常最高工作温度不应大于+70℃,在计及日照影响时,钢芯铝线及管形导体不宜大于+80℃。当裸导体接触面处有镀(搪)锡可靠覆盖层时,其最高工作温度可提升到+85℃。第4.0.12条验算短路热稳定时,裸导体最高许可温度,对硬铝及铝锰合金可取+200℃,硬铜可取+300℃,短路前导体温度应采取额定负荷下工作温度。第4.0.13条在按回路正常工作电流选择裸导体截面时,导体长久许可载流量,应按所在地域海拔高度及环境温度进行修正。裸导体长久许可载流量及其修正系数可按附录一和附录二实施。导体采取多导体结构时,应计及邻近效应和热屏蔽对载流量影响。第4.0.14条发电厂3~20KV屋外支柱绝缘子和穿墙套管,可采取高一级电压产品。3~6KV屋外支柱绝缘子和穿墙套管,亦可采取提升两级电压产品。第4.0.15条在正常运行和短路时,电器引线最大作用力不应大于电器端子许可荷载。屋外配电装置导体、套管、绝缘子和金具,应依据当地气象条件和不一样受力状态进行力学计算。其安全系数不应小于表4.015要求。导体和绝缘子安全系数表4.0.15类别荷载长久作用时荷载短时作用时套管、支持绝缘子及其金具2.51.67悬式绝缘子及其金具5.33.3软导体42.5硬导体2.01.67注:①悬式绝缘子安全系数系对应于破坏荷载,若对应于1h机电试验荷载,其安全系数应分别为4和2.5。②硬导体安全系数系对应于破坏应力,若对应于屈服点应力,其安全系数应分别为1.6和1.4。第4.0.16条验算短路动稳定时,硬导体最大许可应力应符合表4.0.16要求。硬导体最大许可应力表4.0.16导体材料硬铝硬铜LF21型铝锰合金管最大许可应力(MPa)7014090关键回路硬导体应力计算,尚应计及动力效应影响。第4.0.17条导体和导体、导体和电器连接处,应有可靠连接接头。硬导体间连接宜采取焊接。需要断开接头及导体和电器端子连接处,应采取螺栓连接。不一样金属导体连接时,依据环境条件,应采取装设过渡接头等方法。第4.0.18条采取硬导体时,应按温度改变,不均匀沉降和振动等情况,在合适位置装设伸缩接头或采取防震方法。第五章配电装置部署第一节安全净距第5.1.1条屋外配电装置安全净距应符合表5.1.1要求,并应按图5.1.1-1、5.1.1-2和5.1.1-3校验。当电气设备外绝缘体最低部位距地面小于2.5m时,应装设固定遮栏。注:①110J系指中性点有效接地电网。②海拔超出1000m时,A值应进行修正。③本表所列各值不适适用于制造厂产品设计。第5.1.2条屋外配电装置使用软导线时,在不一样条件下,带电部分至接地部分和不一样相带电部分之间安全净距,应依据表5.1.2进行校验,并应采取其中最大数值。注:在气象条件恶劣如最大设计风速为35m/s及以上,和雷暴时风速较大地域,校验雷电过电压时安全净距,其计算风速采取15m/s。第5.1.3条屋内配电装置安全净距应符合表5.1.3要求,并应按图5.1.3-1和图5.1.3-2校验。当电气设备外绝缘体最低部位距地面小于2.3m时,应装设固定遮栏。注:①110J系指中性点有效接地电网。②当为板状遮栏时,其B2值可取A1+30mm。③通向屋外配电装置出线套管至屋外地面距离,不应小于表5.1.1中所列屋外部分之C值。④海拔超出1000m时,A值应进行修正。⑤本表所列各值不适适用于制造厂产品设计。第5.1.4条配电装置中相邻带电部分额定电压不一样时,应按高额定电压确定其安全净距。第5.1.5条屋外配电装置带电部分上面或下面,不应有照明、通信和信号线路架空跨越或穿过;屋内配电装置裸露带电部分上面不应有明敷照明或动力线路跨越。第二节型式选择第5.2.1条配电装置型式选择,应考虑所在地域地理情况及环境条件,经过技术经济比较,优先选择占地少配电装置型式,并宜符合下列要求:一、市区或污秽地域35~110KV配电装置宜采取屋内配电装置:二、大城市中心地域或其它环境尤其恶劣地域,110KV配电装置可采取SF6全封闭组合电器(简称GIS)。第5.2.2条GIS宜采取屋内部署。当GIS采取屋外部署时,应考虑气温、日温差、日照、冰雹及腐蚀等环境条件影响。第5.2.3条当采取管型母线配电装置时,管型母线选择单管结构,固定方法宜用支持式。支持式管型母线在无冰无风时挠度不应大于(0.5~1.0)D。注:D为管型母线直径。采取管型母线时,还应分别采取消除端部效应、微风震动及温差对支持绝缘子产生内应力等方法。第三节通道和围栏第5.3.1条配电装置部署,应便于设备操作、搬运、检修和试验。屋外配电装置应设置必需巡视小道及操作地坪。第5.3.2条配电装置室内多种通道最小宽度(净距)应符合表5.3.2要求。注:①通道宽度在建筑物墙柱部分突出处,许可缩小200mm。②手车式开关柜不需进行就地检修时,其通道宽度可合适减小。③固定式开关柜靠墙部署时,柜背离墙距离宜取50mm。④当采取35KV手车式开关柜时,柜后通道不宜小于1.0m。第5.3.3条屋内部署GIS应设置通道。其通道宽度应满足运输部件需要,但不宜小于1.5m。屋外部署GIS,其通道宽度应依据现场作业要求确定。第5.3.4条设置于屋内油浸变压器,其外廓和变压器室四壁最小净距应符合表5.3.4要求。油浸变压器外廓和变压器室四壁最小净距(mm)表5.3.4变压器容量(KVA)1000及以下1250及以上变压器和后壁、侧壁之间600800变压器和门之间8001000对于就地检修屋内油浸变压器,变压器室室内高度可按吊芯所需最小高度再加700mm,宽度可按变压器两侧各加800mm确定。第5.3.5条设置于屋内干式变压器,其外廓和四面墙壁净距不应小于0.6m,干式变压器之间距离不应小于1m,并应满足巡视维修要求。全封闭型干式变压器可不受上述距离限制。第5.3.6条厂区内屋外配电装置,其周围应设置围栏,高度不应小于1.5m。第5.3.7条配电装置中电气设备栅状遮栏高度,不应小于1.2m,栅状遮栏最低栏杆至地面净距,不应大于200mm。配电装置中电气设备网状遮栏高度,不应小于1.7m,网状遮拦网孔不应大于40mm×40mm。围栏门应装锁。第5.3.8条在安装有油断路器屋内间隔内除设置遮栏外,对就地操作油断路器及隔离开关,应在其操作机构处设置防护隔板,宽度应满足人员操作范围,高度不应小于1.9m。第5.3.9条屋外母线桥,当外物有可能落在母线上时,应依据具体情况采取防护方法。第四节防火和蓄油设施第5.4.1条3~35KV双母线部署屋内配电装置,母线和母线隔离开关之间宜装设耐火隔板。第5.4.2条当电压等级为3~35KV时,屋内断路器、油浸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宜装设在两侧有隔墙(板)间隔内;当电压等级为63~110KV时,屋内断路器、油浸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应装设在有防爆隔墙间隔内。总油量超出100kg屋内油浸电力变压器,宜装设在单独防爆间内,并应设置消防设施。第5.4.3条屋内单台电气设备总油量在100kg以上应设置贮油设施或挡油设施。挡油设施宜按容纳20%油量设计,并应有将事故油排至安全处设施,当事故油无法排至安全处时,应设置能容纳100%油量贮油设施。排油管内径选择应能立即将油排出,但不应小于100mm。第5.4.4条在防火要求较高场所,有条件时宜选择不燃或难燃变压器。在高层民用主体建筑中,设置在首层或地下层变压器不宜选择油浸变压器,设置在其它层变压器严禁选择油浸变压器。部署在高层民用主体建筑中配电装置,亦不宜采取含有可燃性能断路器。第5.4.5条屋外充油电气设备单个油箱油量在1000kg以上。应设置能容纳100%油量贮油池,或20%油量贮油池和挡油墙。设有容纳20%油量贮油池或挡油墙时,应有将油排到安全处所设施,且不应引发污染危害。当设置有油水分离总事故贮油池时,其容量不应小于最大一个油箱60%油量。贮油池和挡油墙长、宽尺寸,可按设备外廓尺寸每边对应大1m计算。贮油池四面,应高出地面100mm。贮油池内宜铺设厚度大于250mm卵石层,其卵石直径宜为50~80mm。第5.4.6条油重均为2500kg以上屋外油浸变压器之间无防火墙时,其最小防火净距应符合表5.4.6要求。油浸变压器最小防火净距表5.4.6电压等级(KV)最小防火净距(m)35及以下56361108第5.4.7条当屋外油浸变压器之间需设置防火墙时,防火墙高度不宜低于变压器油枕顶端高度,防火墙两端应分别大于变压器贮油池两侧各0.5m。第5.4.8条当火灾危险类别为丙、丁、戊类生产建筑物外墙距屋外油浸变压器外廓5m以内时,在变压器高度以上3m水平线以下及外廓两侧各加3m外墙范围内,不应有门、窗或通风孔。当建筑物外墙距变压器外廓为10m以内时,可在外墙上设防火门,并可在变压器高度以上设非燃烧性固定窗。注:3~10KV变压器油量在1000kg以下时,其外廓两侧可减为各加1.5m。第六章配电装置对建筑物及构筑物要求第6.0.1条配电装置室建筑,应符合下列要求:一、长度大于7m配电装置室,应有两个出口,并宜部署在配电装置室两端;长度大于60m时,宜增添一个出口;当配电装置室有楼层时,一个出口可设在通往屋外楼梯平台处。二、装配式配电装置母线分段处,宜设置有门洞隔墙。三、充油电气设备间门若开向不属配电装置范围建筑物内时,其门应为非燃烧体或难燃烧体实体门。四、配电装置室应设防火门,并应向外开启,防火门应装弹簧锁,严禁用门闩。相邻配电装置室之间如有门时,应能双向开启。五、配电装置室可开窗,但应采取预防雨、雪、小动物、风沙及污秽尘埃进入方法。配电装置室临街一面不宜装设窗户。六、配电装置室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配电装置室顶棚和内墙面应作处理。地(楼)面宜采取高标号水泥抹面并压光,GIS配电装置室亦可采取水磨石地面。七、配电装置室有楼层时,其楼层应设防水方法。八、配电装置室可按事故排烟要求,装设事故通风装置。GIS配电装置室应设通风、排风装置。九、配电装置室内通道应确保通畅无阻,不得设置门槛,并不应有和配电装置无关管道经过。第6.0.2条屋外配电装置架构荷载条件,应符合下列要求:一、计算用气象条件应按当地气象资料确定。二、架构宜依据实际受力条件(包含远景可能发生不利情况),分别按终端或中间架构设计。架构设计不考虑断线。三、架构设计应考虑运行、安装、检修、地震情况时四种荷载组合:运行情况:取30年一遇最大风(无冰、对应气温)、最低气温(无冰无风)及最严重覆冰(对应气温及风速)等三种情况及其对应导线及避雷线张力、自重等。安装情况:指导线及避雷线架设,此时应考虑梁上作用人和工具重2KN和对应风荷载、导线及避雷线张力、自重等。检修情况:依据实际检修方法需要,可考虑三相同时上人停电检修(每相导线绝缘子根部作用人和工具重为1KN)及单相跨中上人带电检修(人及工具重1.5KN)两种情况导线张力、对应风荷载及自重等;对挡距内无引下线情况可不考虑跨中上人。地震情况:考虑水平地震作用及对应风荷载(或对应冰荷载)、导线及避雷线张力、自重等,地震情况下结构抗力或设计强度均许可提升25%使用。第6.0.3条配电装置建、构筑物设计,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35~110KV变电所设计规范》要求。裸导体载流量在不一样海拔高度及环境温度下综合校正系数附表2.1导体最高许可温度(℃)适应范围海拔高度

(m)实际环境温度(℃)+20+25+30+35+40+45+50+70屋内矩形、槽形、管形导体和不计日照屋外软导线

1.051.000.940.830.810.740.67+80计及日照屋外软导线1000及以下1.051.000.950.890.830.760.691.010.960.910.850.79

30000.970.920.870.810.75

40000.930.890.840.770.71

计及日照时屋外管形导体1000及以下1.051.000.940.870.800.720.631.000.940.880.810.74

30000.950.900.840.760.69

40000.910.860.800.720.65

电气

35~110KV变电所设计规范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使变电所设计认真实施国家相关技术经济政策,符合安全可靠、技术优异和经济合理要求,制订本规范。第1.0.2条本规范适适用于电压为35~110kV,单台变压器容量为5000kVA及以上新建变电所设计。第1.0.3条变电所设计应依据工程5~发展计划进行,做到远、近期结合,以近期为主,正确处理近期建设和远期发展关系,合适考虑扩建可能。第1.0.4条变电所设计,必需从全局出发,统筹兼顾,根据负荷性质、用电容量、工程特点和地域供电条件,结合国情合理地确定设计方案。第1.0.5条变电所设计,必需坚持节省用地标准。第1.0.6条变电所设计除应实施本规范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第二章所址选择和所区部署第2.0.1条变电所所址选择,应依据下列要求,综合考虑确定:一、靠近负荷中心;二、节省用地,不占或少占耕地及经济效益高土地;三、和城镇或工矿企业计划相协调,便于架空和电缆线路引入和引出;四、交通运输方便;五、周围环境宜无显著污秽,如空气污秽时,所址宜设在受污源影响最小处;六、含有适宜地质、地形和地貌条件(比如避开断层、滑坡、塌陷区、溶洞地带、山区风口和有危岩或易发生滚石场所),所址宜避免选在相关键文物或开采后对变电全部影响矿藏地点,不然应取得相关部门同意;七、所址标高宜在50年一遇高水位之上,不然,所区应有可靠防洪方法或和地域(工业企业)防洪标准相一致,但仍应高于内涝水位;八、应考虑职员生活上方便及水源条件;九、应考虑变电所和周围环境、邻近设施相互影响。第2.0.2条变电所总平面部署应紧凑合理。第2.0.3条变电所宜设置不低于2.2m高实体围墙。城网变电所、工业企业变电所围墙高度及形式,应和周围环境相协调。第2.0.4条变电所内为满足消防要求关键道路宽度,应为3.5m。关键设备运输道路宽度可依据运输要求确定,并应含有回车条件。第2.0.5条变电所场地设计坡度,应依据设备部署、土质条件、排水方法和道路纵坡确定,宜为0.5%~2%,最小不应小于0.3%,局部最大坡度不宜大于6%,平行于母线方向坡度,应满足电气及结构部署要求。当利用路边明沟排水时,道路及明沟纵向坡度最小不宜小于0.5%,局部困难地段不应小于0.3%;最大不宜大于3%,局部困难地段不应大于6%。电缆沟及其它类似沟道沟底纵坡,不宜小于0.5%。第2.0.6条变电所内建筑物标高、基础埋深、路基和管线埋深,应相互配合;建筑物内地面标高,宜高出屋外地面0.3m;屋外电缆沟壁,宜高出地面0.1m。第2.0.7条多种地下管线之间和地下管线和建筑物、构筑物、道路之间最小净距,应满足安全、检修安装及工艺要求,并宜符合附录一和附录二要求。第2.0.8条变电所所区场地宜进行绿化。绿化计划应和周围环境相适应并严防绿化物影响电气安全运行。绿化宜分期、分批进行。第2.0.9条变电所排出污水必需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相关要求。

第三章电气部分第一节主变压器第3.1.1条主变压器台数和容量,应依据地域供电条件、负荷性质、用电容量和运行方法等条件综合考虑确定。第3.1.2条在有一、二级负荷变电所中宜装设两台主变压器,当技术经济比较合理时,可装设两台以上主变压器。如变电所可由中、低压侧电力网取得足够容量备用电源时,可装设一台主变压器。第3.1.3条装有两台及以上主变压器变电所,当断开一台时,其它主变压器容量不应小于60%全部负荷,并应确保用户一、二级负荷。第3.1.4条含有三种电压变电所,如经过主变压器各侧线圈功率均达成该变压器容量15%以上,主变压器宜采取三线圈变压器。第3.1.5条电力时尚改变大和电压偏移大变电所,如经计算一般变压器不能满足电力系统和用户对电压质量要求时,应采取有载调压变压器。第二节电气主接线第3.2.1条变电所主接线,应依据变电所在电力网中地位、出线回路数、设备特点及负荷性质等条件确定。并应满足供电可靠、运行灵活、操作检修方便、节省投资和便于扩建等要求。第3.2.2条当能满足运行要求时,变电所高压侧宜采取断路器较少或不用断路器接线。第3.2.3条35~110kV线路为两回及以下时,宜采取桥形、线路变压器组或线路分支接线。超出两回时,宜采取扩大桥形、单母线或分段单母线接线。35~63kV线路为8回及以上时,亦可采取双母线接线。110kV线路为6回及以上时,宜采取双母线接线。第3.2.4条在采取单母线、分段单母线或双母线35~110kV主接线中,当不许可停电检修断路器时,可设置旁路设施。当有旁路母线时,首先宜采取分段断路器或母联断路器兼作旁路断路器接线。当110kV线路为6回及以上,35~63kV线路为8回及以上时,可装设专用旁路断路器。主变压器35~110kV回路中止路器,有条件时亦可接入旁路母线。采取SF6断路器主接线不宜设旁路设施。第3.2.5条当变电所装有两台主变压器时,6~10kV侧宜采取分段单母线。线路为12回及以上时,亦可采取双母线。当不许可停电检修断路器时,可设置旁路设施。当6~35kV配电装置采取手车式高压开关柜时,不宜设置旁路设施。第3.2.6条当需限制变电所6~10kV线路短路电流时,可采取下列方法之一:一、变压器分列运行;二、采取高阻抗变压器;三、在变压器回路中装设电抗器。第3.2.7条接在母线上避雷器和电压互感器,可适用一组隔离开关。对接在变压器引出线上避雷器,不宜装设隔离开关。第三节所用电源和操作电源第3.3.1条在有两台及以上主变压器变电所中,宜装设两台容量相同可互为备用所用变压器。如能从变电所外引入一个可靠低压备用所用电源时,亦可装设一台所用变压器。当35kV变电所只有一回电源进线及一台主变压器时,可在电源进线断路器之前装设一台所用变压器。第3.3.2条变电所直流母线,宜采取单母线或分段单母线接线。采取分段单母线时,蓄电池应能切换至任一母线。第3.3.3条关键变电所操作电源,宜采取一组110V或220V固定铅酸蓄电池组或镉镍蓄电池组。作为充电、浮充电用硅整流装置宜适用一套。其它变电所操作电源,宜采取成套小容量镉镍电池装置或电容储能装置。第3.3.4条蓄电池组容量,应满足下列要求:一、全所事故停电1h放电容量:二、事故放电末期最大冲击负荷容量。小容量镉镍电池装置中镉镍电池容量,应满足分闸、信号和继电保护要求。第3.3.5条变电所宜设置固定检修电源。第四节控制室第3.4.1条控制室应在运行方便、电缆较短、朝向良好和便于观察屋外关键设备地方。第3.4.2条控制屏(台)排列部署,宜和配电装置间隔排列次序相对应。第3.4.3条控制室建筑,应按变电所计划容量在第一期工程中一次建成。第3.4.4条无人值班变电所控制室,应合适简化,面积应合适减小。第五节二次接线第3.5.1条变电所内下列元件,应在控制室内控制:一、主变压器;二、母线分段、旁路及母联断路器;三、63~110kV屋内外配电装置线路,35kV屋外配电装置线路。6~35kV屋内配电装置馈电线路,宜采取就地控制。第3.5.2条有些人值班变电所,宜装设能反复动作、延时自动解除,或手动解除音响中央事故信号和预告信号装置。驻所值班变电所,可装设简单事故信号和能反复动作预告信号装置。无人值班变电所,可装设当远动装置停用时转为变电所就地控制简单事故信号和预告信号。断路器控制回路,应有监视信号。第3.5.3条隔离开关和对应断路器和接地刀闸之间,应装设团锁装置。屋内配电装置,尚应装设预防误入带电间隔设施。闭锁联锁回路电源,应和继电保护、控制信号回路电源分开。第六节照明第3.6.1条变电所照明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要求。第3.6.2条在控制室、屋内配电装置室、蓄电池室及屋内关键通道等处,应装设事故照明。第3.6.3条照明设备安装位置,应便于维修。屋外配电装置照明,可利用配电装置构架装设照明器,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力装置过电压保护设计规范》要求。第3.6.4条在控制室关键监屏位置和屏前工作位置观察屏面时,不应有显著反射眩光和直接阳光。第3.6.5条铅酸蓄电池室内照明,应采取防爆型照明器,不应在蓄电池室内装设开关、熔断器和插座等可能产生火花电器。第3.6.6条电缆隧道内照明电压不应高于36V,如高于36V应采取预防触电安全方法。第七节并联电容器装置第3.7.1条自然功率因数未达成要求标准变电所,应装设并联电容器装置。其容量和分组宜依据就地赔偿、便于调整电压及不发生谐振标准进行配置。电容器装置宜装设在主变压器低压侧或关键负荷侧。第3.7.2条电容器装置接线,应使电容器组额定电压和接入电网运行电压相配合。电容器组绝缘水平,应和电网绝缘水平相配合。电容器装置宜采取中性点不接地星形或双星形接线。第3.7.3条电容器装置电器和导体长久许可电流,不应小于电容器组额定电流1.35倍。第3.7.4条电容器装置应装设单独控制、保护和放电等设备,并应设置单台电容器熔断器保护。第3.7.5条当装设电容器装置处高次谐波含量超出要求许可值或需要限制合闸涌流时,应在并联电容器组回路中设置串联电抗器。第3.7.6条电容器装置应依据环境条件、设备技术参数及当地实践经验,采取屋外、半露天或屋内部署。电容器组部署,应考虑维护和检修方便。第八节电缆敷设第3.8.1条所区内电缆,依据具体情况可敷设在地面槽沟、沟道、管道或隧道中,少数电缆亦可直埋。第3.8.2条电缆路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一、避免电缆受到多种损坏及腐蚀;二、避开计划中建筑工程需要挖掘施工地方;三、便于运行维修;四、电缆较短。第3.8.3条在电缆隧道或电缆沟内,通道宽度及电缆支架层间距离,应能满足敷设和更换电缆要求。第3.8.4条电缆外护层应依据敷设方法和环境条件选择。直埋电缆应采取铠装并有黄麻、聚乙烯或聚氯乙烯外护层电缆。在电缆隧道、电缆沟内和沿墙壁或楼板下敷设电缆,不应有黄麻外护层。第九节远动和通信第3.9.1条远动装置应依据审定调度自动化计划设计要求设置或预留位置。第3.9.2条遥信、遥测、遥控装置信息内容,应依据安全监控、经济调度和确保电能质量和节省投资要求确定。第3.9.3条无人值班变电所,宜装设遥信、遥测装置。需要时可装设遥控装置。第3.9.4条工业企业变电所,宜装设和该企业中央控制室联络相关信号。第3.9.5条远动通道宜采取载波或有线音频通道。第3.9.6条变电所应装设调度通信;工业企业变电所尚应装设和该企业内部通信;对关键变电所必需时可装设和当地电话局通信。第3.9.7条远动和通信设备应有可靠事故备用电源,其容量应满足电源中止1h使用要求。第十节屋内外配电装置第3.10.1条变电所屋内外配电装置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要求。第十节屋内外配电装置第3.10.1条变电所屋内外配电装置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要求。第十二节电测量仪表装置第3.12.1条变电所电测量仪表装置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力装置电测量仪表装置设计规范》要求。第十三节过电压保护第3.13.1条变电所过电压保护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力装置过电压保护设计规范》要求。第十四节接地第3.14.1条变电所接地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力装置接地设计规范》要求。第四章土建部分第一节通常要求第4.1.1条建筑物、构筑物及相关设施设计应统一计划、造型协调、便于生产及生活,所选择结构类型及材料品种应经过合理归并简化,以利备料、加工、施工及运行。变电所建筑设计还应和周围环境相协调。第4.1.2条建筑物、构筑物设计应考虑下列两种极限状态:一、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这种极限状态对应于结构或结构构件达成最大承载能力或不适于继续承载变形。要求在设计荷载作用下所产生结构效应应小于或等于结构抗力或设计强度。计算中所采取结构关键性系数ro,荷载分项系数r,可变荷载组合系数ψc及其它相关系数均按本规范相关要求采取,结构设计强度则应遵照相关现行国家标准采取。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这种极限状态对应于结构或结构构件达成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某项要求极限值。要求在标准荷载作用下所产生结构长久及短期效应,不宜超出附录三要求值。计算中所采取可变荷载组合系数ψc及准永久值系数ψq按本规范相关要求采取。第4.1.3条建筑物、构筑物安全等级,均应采取二级,对应结构关键性系数应为1.0。第4.1.4条屋外构筑物基础,当验算上拔或倾覆稳定性时,设计荷载所引发基础上拔力或倾覆弯矩应小于或等于基础抗拔力或抗倾覆弯矩除以表4.1.4稳定系数。当基础处于稳定地下水位以下时,应考虑浮力影响,此时基础容重取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容重减10kN/m3,土容重宜取10~11kN/m3。基础上拨或倾覆稳定系数表4.1.4计算方法荷载类型在长久荷载作用下在短期荷载作用下按考虑土抗力来验算倾覆或考虑锥形土体来验算上拔1.81.5仅考虑基础自重及阶梯以上土重来验算倾覆或上拔1.151.0注:短期荷载系指风荷载、地震作用和短路电动力三种,其它均为长久荷载。附录一地下管线之间最小水平净距地下管线之间最小水平净距(m)附表1.1管线名称压力水管自流水管热力管和管沟压缩空气管通信电缆电力电缆(直埋35kV及以下)事故排油管压力水管1.01.5-3.01.51.01.01.01.0自流水管1.5-3.0-1.51.51.01.01.0热力管和管沟1.51.5-1.52.02.01.0压缩空气管1.01.51.5-1.01.01.0通信电缆1.01.02.01.0-0.51.0电力电缆(直埋35kV及以下)1.01.02.01.00.5-1.0事故排油管1.01.01.01.01.01.0-注:①表列净距应自管或防护设施外缘算起。②当热力管和直埋电缆间不能保持2m净距时,应采取隔热方法。③同沟敷设管线间距,不应受本表要求限制。④压力水管和自流水管之间净距取决于压力水管管径,管径大于200mm应取3m,管径小于200mm,应取1.5m。⑤电缆之间净距,还应满足工艺部署要求。⑥如有充足依据,本表数字可酌量减小。

附录二地下管线相互交叉或和道路交叉最小垂直净距地下管线相互交叉和道路交叉最小垂直净距(m)附表2.1管线名称压力水管自流水管热力管压缩空气管通信电缆

(直埋)通信电缆

(穿管)电力电缆

(直埋35kV及以下)事故排油管明沟

(沟底)道路

(路面)压力水管0.150.150.150.150.50.150.50.250.50.8自流水管0.150.150.150.150.50.150.50.150.50.8热力管0.150.150.10.150.50.250.50.250.50.7压缩空气管0.150.150.150.10.50.250.50.250.50.7通信电缆(直埋)0.50.50.50.5---0.50.51.0通信电缆(穿管)0.150.150.250.25---0.250.51.0电力电缆(直埋

35kV及以下)0.50.50.50.5---0.50.51.0事故排油管0.250.150.250.250.50.250.50.250.51.0注:①表列净距应自管或防护设施外缘算起。②生活给水管和排水管交叉时,生活给水管应敷设在上面。③管沟和管线间最小垂直净距按本表要求采取,但穿越道路时最小垂直净距不限。④电缆之间净距应按工艺部署要求确定。⑤如有充足依据,本表数字可酌量减小。附录三挠度及裂缝限值挠度及裂缝限值注:①l及h分别为梁跨度及柱高度,架构h通常不包含避雷针。②各类设备支架挠度,尚应满足设备对支架提出专门要求。③对单根钢管或单根水泥杆独立避雷针,宜依据各地运行经验确定其挠度限值,本规范不作统一要求。④裂缝控制等级及混凝土拉应力程度系数α定义见《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附录四建筑物均布活荷载及相关系数建筑物均布活荷载及相关系数注:①适适用于屋内配电装置采取成套柜或采取空气断路器情况,对3、6、10、35、110kV配电装置开关不部署在楼面上情况,该楼面活荷载标准值可采取4.0kN/㎡。②屋内配电装置楼面活荷载,未包含操作荷载。③上表各楼面荷载也适适用于和楼面连通走道及楼梯,也适适用于运输设备必需经过阳台。④准永久值系数仅在计算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长久效应组合时使用。附录五砖抗震横墙最大间距砖抗震横墙最大间距(m)附表5.1楼(屋)盖类别7度8度9度现浇或有配筋现浇层装配整式钢筋混凝土181511装配式钢筋混凝土15117注:①对屋内配电装置楼,当设有不到顶间隔墙并在纵墙和间隔墙交接处一一设置到顶结构柱且每层均设置圈梁时,只要强度满足抗震要求,横墙最大间距可不受上表限制。②当主控制楼每层设置圈梁,四角及每榀屋架(或每根大梁)下均设置加强型结构柱且三者连成整体并强度满足抗震要求时,横墙最大间距可按上表放大30%~40%。加强型结构柱配筋由强度计算确定。③对单层或双层砖承重建筑,上表数字可参考使用。附录六多层砖承重建筑局部尺寸限值

多层砖承重建筑局部尺寸限值(m)附表6.1类别6~7度8度9度承重窗间墙最小宽度1.01.21.5承重外墙尽端至门窗洞边最小距离1.01.52.0非承重外墙尽端至门窗洞边最小距离1.01.01.0内墙阳角至门窗洞边最小距离1.01.52.0无锚固女儿墙最小大高度0.50.5-注:①对单层或双层砖承重建筑,上表数字可参考使用。②出入口及穿墙套管上面女儿墙应有锚固方法。附录七人字柱平面内、外压计算长度一、人字柱最大长细比应符合附表7.1要求。人定柱最大长细比(μ)二、人字柱平面内、外压杆计算长度应按下式计算:Ho=μH(附7.1)式中Ho——人字柱平面内、外压杆计算长度(m);μ——人字柱最大长细比;H——人字柱实际长度,按柱根部到柱上部铰点之间距离计(m)。附录八打拉线(条)柱平面内、外压杆计算长度一、打拉线(条)柱最大长细比应符合附表8.1要求。注:①上图中画为双侧打拉线(条),单侧拉线(条)也适用。②表中拉线(条)平面外μ仅适适用于各柱断面及刚度均相同情况。二、打拉线(条)柱平面内、外压杆计算长度应按本规范附录七中(附7.1)式确定。附录九变电所建筑物、构筑物最低耐火等级变电所建筑物、构筑物最低耐火等级附表9.1建、构筑物名称火灾危险性类别最低耐火等级主控制室、继电器室(包含蓄电池室)戊二级配电装置室每台设备油量60kg以上丙二级每台设备油量60kg及以下丁油浸变压器室丙

有可燃介质电容器室丙二级材料库、工具间(仅贮藏非燃料器材)戊三级电缆沟及电缆遂道用阻燃电缆戊二级用通常电缆丙注:主控制室、继电室戊类应含有预防电缆着火延燃安全方法。

附录十建筑物、构筑物及设备最小防火净距注:①如相邻两建筑物面对面外墙其较高一边为防火墙时,其防火净距可不限,但两座建筑物侧面门窗之间最小净距应大于5m。②耐火等级为一、二级建筑物,其面对变压器、可燃介质电容器等电器设备外墙材料及厚度符合防火墙要求且该墙在设备总高加3m及两侧各3m范围内不设门窗不开孔洞时,则该墙和设备之间防火净距可不受限制;如在上述范围内虽不开通常门窗但设有防火门时,则该墙和设备之间防火净距应等于或大于5m。③所内生活建筑和油浸变压器之间最小防火净距,应依据最大单台设油量及建筑物耐火等级确定:当油量为5~10t时为15m(对一、二级)或20m(对三级);当油量大于10t时为20m(对一、二级)或25m(对三级)。

条文说明第1.0.1条基础设计标准,但删去原规范第1.0.1条“电能质量合格”一项,因电能质量指标是指电压和频率。35—110kV电压许可改变范围为额定电压±5%,它决定于电力系统中无功功率平衡;频率许可偏差为±0.5c/s,决定于系统中有功功率平衡。要在变电所内调整是有困难,所以删去。第1.0.2条依据国家计委计标发(1985)46号文通知,本规范电压适用范围要求为35—110kV。单台变压器容量系参考原水电部(72)水电电字第125号文,要求为5000kVA及以上。第1.0.3条依据多年来电力建设方面经验教训,正确处理近期建设和远期发展相互关系是必需,目标是使设计变电所能取得最大综合经济效益。并补充了应依据工程5—发展计划进行设计。上述年限是指工程预定投产之日算起5~。并要合适考虑以后变电所在部署上有再扩建可能性。第1.0.4条本条强调建设标准应依据国情综合考虑需要和可能。标准既不过低,影响安全运行,又不过高,脱离经济实际。第1.0.5条本条强调变电所设计应实施国家节省用地政策。第二章所址选择和所区部署第2.0.1条

一、变电所靠近负荷中心是所址选择基础要求。有利于提升供电电压质量、降低输电线路投资和电能损耗。二、实施国家节省用地政策,尽可能降低征地费用及农业损失。三、本条文中增加了“电缆线路”内容,因市区建筑群稠密,架空线路走廊受到限制,变电所采取电缆进、出线逐步增多。四、所址应尽可能地选择在靠近铁路、公路和河流交通线周围,便于关键设备运输及对变电所管理。五、原规范要求“所址应设在污源上风侧”,但因为不少地方,其两个相反风向风频往往是靠近,所以,本条文改为“设在受污源影响最小处”。所址选择时,应对风玫瑰图作具体分析,依据当地域具体情况确定所址。六、原规范要求35kV变电所所址标高宜在50年一遇高水位之上,原部颁规程要求63kV,1lOkV变电所宜在百年一遇高水位之上。伴随500kV电网出现,63kV、1lOkV电网在系统中地位相对降低,本规范将1lOkV及以下变电所所址标高均改为50年一遇高水位之上。如50年一遇高水位之上仍难以满足时,可考虑和当地域、工业企业防洪标准相一致,但所址标高应高于内涝水位;也可采取将主建筑物地面及关键设备、端子箱和动力箱基础局部抬高方法,使发生内涝时不为积水淹浸。七、运行单位反应,有些郊区或远离城镇变电所值班人员上下班不方便;生活条件差,所以,所址应尽可能靠近邻近城镇或工矿企业现有或计划文教、卫生、商业网点等公用设施。另外,选址时应注意水源条件。八、周围环境对变电所不良影响关键指:污染,猛烈振动及易燃、易爆危险场所等对变电所影响。

变电所对邻近设施影响关键指:地电位升高、电磁感应、无线电干扰、噪音等对无线电收发讯台、飞机场、导航台、地面卫星站、通信设施和居民生活区等影响。第2.0.2条在满足电气安全、防火、防洪、排水等要求前提下,做到配电装置和楼层设置、地坪标高等合理部署,使占地面积小、场地利用率高、工程量小、投资省。第2.0.3条因人举手高度通常为2.3m以下,2.2m高已能阻止人翻越围墙。城网和企业变电所,可依据具体条件设置实体围墙或和周围环境协调花墙。有企业变电所,所在厂区已经有围墙防护,故可视具体情况设置围墙或围栅。第2.0.4条依据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消防车道宽度不应小于3.5m”,故改为3.5m。变电所内不需进消防车道路宽度则可合适减小。关键设备运输道路宽度(通常指主变压器运输道路),按主变运输和大修时用平板车或利用汽车吊作业要求确定。第2.0.5条本条文系依据过去工程实践经验确定。场地局部坡度过大,将使场地形成冲沟。道路局部坡度过大,将不利于行车、停车及日常运行。明沟和电缆沟沟底坡度太小时将引发淤积和排水不畅。

当采取连续进、出线门型架时,平行于母线方向场地如有坡度,将造成该连续架构各梁对地距离不等,并给电气和结构设计带来困难,故和母线平行方向场地应尽可能平整,需要坡度时,不宜太大。第2.0.6条为使建筑物不被积水淹浸及避免场地雨水倒灌电缆沟内,故要求了建筑物内外地面标高及屋外电缆沟壁和地面高差。第2.0.7条多种地下管线之间和地下管线和建筑物、道路之间最小净距,宜符介规范附录一、二要求,如在实际工程中确有困难,经过论证,在满足安全、检修和安装前提下;部分净距能够酌减。第2.0.8条所区场地绿化可美化环境,减小变电所辐射热。绿化分期、分批进行,关键是为了降低早期投资。第2.0.9条变电所内排出污水通常是指带油设备油坑内排出含油污水及蓄电池室排出含酸污水。依据不少变电所经验,含油污水能够经过带有油水分离设施总事故油池进行处堙,含酸污水通常排出量不多,可经过中和或稀释后排放。第三章电气部分第一节主变压器第3.1.2条在函调和对天津、沈阳、北京、武汉等地实地调查中了解到,变电所装设主变压器台数通常为1-3台不等,也有装设4台。其中2台主变压器占总数75%以上,其它以3台为多。选择2台主变压器含有较大灵活性和可靠性,变电所接线较简单。对有一、二级负荷变电所来说,应列为基础型式。但有些单位主张按3台主变压器设计,其理由是:

一、主变压器单台容量和变电所总容量全部能够降低,降低投资。对工企变电所来说,还可降低电业单位所需贴费。二、主变压器能够按变电所供电负荷、实际增加速度分期逐台安装,使变电所最经济方法运行。三、提升变电所供电可靠性和灵活性。但选择2台以上主变压器时,尚应计人增加断路器、控制保护设备、配电装置和场地扩大、年运行费用等原因。所以变电所主变压器台数应经技术经济比较,综合考虑确定。

本条由中、低压侧电力网取得足够容量备用电源系指能满足第3.1.3条容量要求备用电源。第3.1.3条原规范第3.0.2条要求:“装有2台及以上主变压器变电所中,当断开1台时,其它主变压器容量应能确保用户一级和二级负荷,但此时应计人变压器过负荷能力。”据调查,变压器实际运行负荷率(运行负荷和额定容量比值)在0.5-0.7之间,绝大多数变电所负荷率在50%左右,变电所一、二级负荷约占其全部负荷30%-80%。安装2台主变压器变电所约占变电所总数75%以上。当断开1台主变压器时,其它主变压器容量如按能确保100%全部负荷进行选择,则主变压器在正常运行时负荷率可按下式求得:(n-1)Se=nKSe

式中Se——单台主变压器容量;I

K——主变压器负荷率

n--主变压器安装台数。可见,当n=2时,负荷率X=0.5;n=3时,负荷率K=0.67。

一样,当断开1台主变压器时,其它主变压器容量如按计人变压器1.3倍过负荷能力后确保100%全部负荷进行选择,则可得:

n=2,K=0.65;

n=3,K=0.87。

分析说明,对安装有2台主变压器变电所,在上述两种情况下,主变压器在正常运行时负荷率为0.5—0.65;安装有3台主变压器时,其负荷率为0.67~0.87。对比实际调查负荷率,说明大多数变压器实际容量均大于按原规范要求容量,基础上靠近按断开1台时,其它主变压器能确保100%全部负荷选择容量。所以,很多单位认为原条文要求过低,伴随供电可靠性要求不停提升,原规范要求应予修订提升。不过,依据我们国情,对于大量中、小型变电所变压器,容量裕度不宜过大,不然将会大量增加基建投资。因为变压器容量选择是按设计年限末期(通常按近期5年考虑)估计最大负荷确定,负荷估计极难做到正确,通常均偏大。即使正确,也有很长一段时间处于轻负荷运行状态。因为电业部门对企业变电所收取贴费和按容量计算基础电费,每单位容量贴费可达变压器单位容量价格8~10倍,增大备用容量,就意味着贴费和基础电费大大增加和基础建设投资大量积压,企业难以承受。总而言之,考虑到本规范使用覆盖面范围较广,参考原水电部《变电所设计技术规程》第16条精神,本条对变压器容量要求给予合适提升。要求在断开1台时,其它主变压器容量应满足下列两个条件:

一、不应小于60%全部负荷;

二:、应确保用户一、二级负荷。

鉴于现在变压器产品容量是采取R10系列分级,逐层容量增大系数为1.259,所以,按确保60%全部负荷计算选择时,实际选定变压器容量可有约l~1.2倍增大,其实际容量可达全部负荷60%~72%。同时,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对不一样冷却方法变压器,要求了许可过负荷能力和对应时间。通常考虑变压器短时过负荷能力为1.3倍。因为1.3>1.259,故本条取消了原规范“应计人变压器过负荷能力”要求,也使变压器容量约增大一级。总而言之,按本条要求来确定变压器容量,对企业变电所和电力系统地域变电所全部是合适。第3.1.4条因本规范适用电压已由原35kV提升到110kV,有选择三线圈变压器可能,本条引用原水电部《变电所设计技术规程》第18条条文。第3.1.5条因为中国电力不足,缺电严重,电网电压波动较大。变压器有载调压是改善电压质量、降低电压波动有效手段。对电力系统,通常要求110kV及以下变电所最少采取一级有载调压变压器,所以城网变电所采取有载调压变压器较多。对企业变电所,有载调压变压器采取决定于负荷性质。如化工企业通常见电负荷比较平稳,供电质量能满足要求,极少采取有载调压变压器,但像钢铁厂等负荷波动较大企业,则采取有载调压变压器。有载调压变压器在价格上比一般变压器贵30%一40%,其检修工作量也比一般变压器增加1/3。所以,本条要求经计算在电压质量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采取有载调压变压器。第二节电气主接线第3.2.1条因为本规范适用电压已由原35kV提升到110kV,参考原《变电所设计技术规程》及实践经验,本条对电气主接线提出了基础要求和设计中应考虑关键条件。“便于扩建”是考虑变电所分期建设时,接线能较方便地从早期形式分期过渡到最终接线,使在一次和二次设备装置方面所需改动最小,降低扩建过程中所造成停电损失和可能发生事故。第3.2.2条、第3.2.3条依据运行经验,取消了原规范“采取熔断器或短路开关”相关条文。强调当采取桥形、线路变压器组或线路分支接线(即T接)等断路器较少或不用断路器接线时,应满足运行及继电保护要求。比如,采取线路变压器组接线时,主变压器应有可靠保护,如不用断路器时,可采取远方跳电源侧断路器方法;采取线路分支接线时,分支线须包含在线路继电保护范围之内,且线路分支接线应不使原来系统继电保护性能显著变坏。在线路数较多时采取双母线,其特点是便于系统中功率分配,母线事故后停电范围小恢复供电快,便于对母线及母线设备进行检修试验,对供电影响较小。所以,要求当35-63kV线路为8回及以上、110kV线路为6回及以上时,采取双母线接线。多数变电所实际情况也是如此。第3.2.4条设置旁路设施目标是为了降低在断路器检修时对用户供电影响。假如是双回路供电或负荷可由系统取得备用电源,许可停电检修断路器时,就无须设置旁路设施。分段断路器或母联断路器兼作旁路断路器之用,是从节省投资出发。但当检修线路断路器而占用分段断路器或母联断路器时,会使分段单母线变成单母线接线运行,或使双母线也变成单母线运行,降低了可靠性。所以,在线路数较多时,宜设置专用旁路断路器。主变压器35一110kV侧断路器接人旁路母线问题,不少供电单位认为主变回路中止路器一样有定时检修和试验需要,所以最好能接人。有些认为可依据网络具体条件,如许可在工厂假日负荷轻时停1台变压器或配合变压器本身检修时进行断路器检修就能够不接入。另外,主变压器断路器是否接人旁路母线,还有继电保护和配电装置部署等原因,故不作硬性要求。装有SF6断路器时,因断路器检修周期可长达5—甚至20年,所以能够不设旁路设施。第3.2.5条6—10kV主接线线路12回及以上用双母线,是依据生产单位运行经验,理由可参阅第3.2.3条条文说明。

6—10kV配电装置设置旁路设施理由是:

一、出线回路数较多,断路器停电检修机会就多;

二、多数线路系向用户单独供电,不许可停电;

三、如均为架空出线,雷雨季节跳闸次数多,增加了断路器检修次数。

如用手车式高压开关柜,在开关柜故障时能够用备用开关柜快速置换,停电时间很短,所以不宜再设旁路设施。只在供电可靠性要求尤其高,甚至手车置换时也不许可停电情况下才可考虑旁路。第3.2.6条变压器分列运行,限流效果显著,是现在广泛采取限流方法。高阻抗低损耗变压器多年来也逐步被采取,它能够简化配电装置结构。在变压器回路中装设电抗器或分裂电抗器用得极少。出线上装电抗器,投资最贵,且需造两层配电装置室,在变电所中应尽可能少用,故条文中略去。第三节所用电源和操作电源第3.3.1条所用变压器是供给变电所操作、照明及其它动力用电电源,应确保可靠供电。所以,变电所宜装设2台容量按全所计算负荷选择所用变压器,以确保相互切换和轮换检修。若可由所外引入1个可靠所用低压电源时,也可只设1台所用变压器,以节省投资。在只有1条电源进线35kV变电所中,为在主变压器停电后能够取得所用电源,所以,要求此种情况下,所用变压器应接在断路器电源侧。第3.3.2条依据变电所直流系统运行经验,采取单母线或分段单母线接线较为清楚可靠。现在生产经典直流屏或成套镉镍电池屏有这两种接线产品,可依据工程需要具体选择,第3.3.3条关键变电所设有较复杂继电保护装置,应提供不间断供电直流电源,铅酸蓄电池组或镉镍蓄电池组和硅整流装置组成电源装置可满足以上要求。蓄电池组容量是根据事故连续放电容量或最大冲击负荷选择。平时蓄电池组处于浮充电状态,当直流负荷忽然增大(断路器合闸或交流电停电)时,蓄电池组放电,以满足直流负荷需要。由此可见,铅酸蓄电池组或镉镍蓄电池组和硅整流组成电源装置是一个独立电源型式,它不受电力网影响。在变电所内发生任何事故时,甚至在交流电全部停电情况下,它也能确保直流系统中用电设备可靠而连续地工作。所以它是一个可靠电源型式,可作为关键变电所中直流操作电源。成套小容量镉镍电池装置或电容储能装置是镉镍电池或储能电容分闸、硅整流电源合闸装置,不是一个独立电源型式。它必需依靠交流电源才能完成合闸操作,可靠性较差,但因为它们有体积小、重量轻、使用维护方便、价格廉价等优点,所以适宜在通常变电所中采取。第3.3.4条在关键变电所中,全所事故停电时,为满足查找故障和切换电源需要,应对必需信号及事故照明提供确保一定时间所用电源,此时由蓄电池组供电。在事故放电末期,还应由蓄电池组提供合闸电源,以恢复交流供电。所以蓄电池组容量应按事故停电期间放电容量及事故放电末期最大冲击负荷确定。依据《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第11.4.4条要求,全厂停电事故时,厂用电停电时间为1h。考虑到变电所事故照明负荷较发电厂小得多,对容量影响较小,并和发电厂规程相配合,故变电所事故停电也按1h考虑。第3.3.5条变电所内宜设置固定检修电源,以方便检修、试验,提升工效。第四节控制室第3.4.1条本条对控制室位置提出了基础要求。控制室是整个变电所控制中心,是运行值班人职员作场所,又是全所电缆聚集中心,所以控制室应在便于运行维护、操作巡视和使用电缆最短地方,并应部署在朝阳房间,以取得良好采光和适宜温度。

第3.4.2条控制屏(台)排列次序和配电间隔次序尽可能对应。这么可便于值班人员回想,缩短判别和处理事故时间,降低误操作。第3.4.4条无人值班变电所控制室仅需考虑临时性巡回检验和检修人员工作需要,故面积可合适减小,建筑处理也可简化。第五节二次接线第3.5.1条依据生产单位运行经验,明确提出应在控制室内控制元件。6—35kv屋内配电装置馈电线路采取就地控制,关键因通常配电装置均采取成套开关柜。第3.5.2条能反复动作并能延时自动解除或手动解除音响中央事故信号和预告信号使用效果很好,受到运行人员欢迎,在有些人值班变电所中已得到广泛应用。所以,本规范增加了这方面要求。因为预告信号反复出现机会较多,如寻求接地时间较长,这期间内可能出现其它预告信号。所以,驻所值班变电所也可装设能反复动作预告信号。断路器控制回路监视信号,采取灯光监视或音响监视各有优缺点,各变电所习惯也不一样。所以,本规范不作硬性要求。第3.5.3条隔离开关和断路器、接地刀闸之间,应装设电气闭锁装置,以预防带负荷拉合隔离开关、带接地合闸及误拉合断路器,并增加了预防误人屋内有电间隔等联锁要求。闭锁联锁回路电源和继电保护、控制信号回路电源分开,关键是为满足安全可靠要求。第六节照明第3.6.1条现行《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对工业企业电气照明光源、照明方法及照明种类、照度、灯具、照明供电等全部有明确要求,所以变电所照明设计也应符合该标准基础要求。第3.6.2条参考原《变电所设计技术规程》,按实际情况合适扩大了应装设事故照明地点。因为事故照明方法直接和直流操作电源型式相关,故应配合本规范第3.3.3条要求选择。比如,装有铅酸蓄电池变电所,采取交流电源停电后自动切换至蓄电池组方法或采取工作照明兼作事故照明方法;装有大容量镉镍蓄电池组变电所,因镉镍蓄电池组许可短时冲击值较大,使镉镍蓄电池容量安时数小于铅酸蓄电池,为了降低事故时照明容量,可采取一部分工作照明兼作事故照明方法,另一部分则在事故处理需要时,手动投人事故照明方法;装有小容量镉镍蓄电池组变电所,在直流操作电源有余度情况下,除控制室内装设一盏工作照明兼作事故照明灯以外,其它可采取在事故处理时临时手动投入事故照明灯方法;在没有直流事故照明容量情况下,可装设少许自动切换应急灯作为事故照明;无人值班变电所通常不装设事故照明自动投切装置。第3.6.3条调查表明,照明灯具装于高压带电体上方情况及过于靠近带电体情况,在工程中时有发生,以致只有在高压停电时才能检修,殊为不便,故本规范条文强调“照明设备安装位置,应便于维修”。第3.6.4条依据运行值班人员反应,因为观察屏面所产生眩光和反射光直接影响运行操作,特作此要求。第3.6.5条依据工程实践经验,装有铅酸蓄电池室内,含有氢气成份,在有火花情况下,轻易引发着火、爆炸危险。现在,变电所内即使采取了防酸隔爆铅酸蓄电池组,但还缺乏含氢量分析研究数据,而且采取防爆灯具投资增加极少,故对于铅酸蓄电池室仍按防爆灯具考虑,且不应装设可能产生火花电器。第3.6.6条本条要求引自原《变电所设计技术规程》第54条。通常电缆隧道高度为1.9m左右,运行人员行走时易触到照明器,故要求电缆隧道内照明电压不高于安全电压36V。如高于36V,对于轻易被人触及灯具应采取在灯具外设罩、网等预防触电方法,并敷设灯具外壳用接地线。第七节并联电容器装置第3.7.1条功率因数标准应满足原国家经委1983年颁发《全国供用电规则》第4.3条要求:“高压供电工业用户和高压供电装有带负荷调整电压装置电力用户,功率因数为0.9以上,其它100kVA及以上电力用户功率因数为0.85以上,农业用电功率因数为0,8”。电容器装置宜装设在主变压器低压侧或关键负荷侧,这么能够取得很好无功赔偿效果,降低变压器及线路损耗,提升经济效益。当电容器装置容量较大时,为便于调整电压,能够分组配置。但电容器分组容量大小,应满足投切时系统电压调整许可变动范围和不发生谐振要求。第3.7.2条

一、电容器应和接人电网运行电压相配合以充足利用容量。因为电容器无功容量和施加电压平方和频率成正比(Qc=2πfcU2),通常系统频率改变很小。所以电容器端子上若施加是额定电压,则它输出亦为额定功率。假如降低电压运行,电容器无功输出将大大减扒影响无功赔偿效果。假如过电压运行,将大大增加无功出力造成过负荷,危害亦是很大。二、依据国家标准《并联电容器》第11条中要求:“电容器组绝缘水平应按拟接入系统绝缘水平来选择。电容器绝缘水平假如低寸:电力系统绝缘水平,则应采取和该电力系统绝缘水平相等外部绝缘将电容器对地绝缘起来”。比如拟设计接人10kV系统电容器组,应选择10kV绝缘水平电容器。现国产11/√3kV电容器就是供10kV系统采取不接地星形接线电容器组选择,电容器对地绝缘为1lkV级。这么可将电容器直接装设在接地构架上,电容器外壳连线应和金属构架连接,而构架接地线还应和变电所主接地网连接。三、据调查,电容器组接线方法以采取不接地星形或双星形为主。北京、上海供电局所属变电所通常采取双星形,华东地域骨从故障电流、涌流冲击。过电压水平、单台保护用熔断器性能要求方面对三角形和不接地星形接线进行了分析比较,认为三角形接线电容器组存在不少问题.北京供电局在三角形接线时,曾数次发生电容器膨胀、爆炸和失火事故,所以认为三角形接线不宜推广。三角形接线并联电容器组直接接于电网线电压上,任一合并联电容器内部串联元件发生贯穿性击穿或极间故障时,就形成相间短路,故障电流决定于两相短路时系统容量,比不接地星形接线故障电流大得多.因后者发生瞄穿性击穿时,工频故障电流仅为并联电容器组预定电流3倍,且不形成相间短路。国外对电压等级较高电力系统使用电容器组全部采取星形接线,只有在电压等级较低电力系统采取三角形接线。如,美国2.4kV及以下电容器组采取三角形,4.6kV及以上采取星形;日本6.6kY及以下采取三角形,llkV及以上全部用星形。相关三角形接线电容器组适用范围,比较集中意见是三角形接线只能用于35kV变电所10kV母线,相间短路容量小于等于30或50MVA,容量小于等于180或300kVar,电容器组。第3.7.3条电容器装置电器和导体忙期许可电流,不应小于135倍电容器组额定电流.是依据下面理由确定:

一、依据中国国家标准和IEC标准要求,在过电压友好波共同作用下,电容器应能在有效值为1.3Ied(Ied为电容器额定电流)稳定过电流下运行。二、日本、英国等国家要求,电容器最大许可工作电流为具额定电流1.35倍。

三、国家标准《并联电容器》第6.6条要求:“电容器实测电容和其额定值之差应不超出额定值-5%或+10%”。所以,对含有最大电容正偏差电容器,其电流许可值可达成电容器额定电流1.43倍。但厂家供给成批产品,总容量误差达不到十10%.故不能以1.43倍电容器组额定电流作为选择电器和导件依据。四,水电部标准《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技术规程》要求为1.35倍。综合上述理由,而且为了和水电部标准相一致.确定为电容器组电器和导体选择大于1.35倍电容器组额定电流。第3.7.4条为预防因为电容器故障而影响主设备供电.也为丁便于继电保护配合,所以电容器组成和其它设备控制、保护回路分开,单独设置。利用熔断器作电容器成组保护时,通常继电保护难于配合。成组保护用熔断器熔丝电流整定值较大,对于单台电容器故障反应迟钝或不能反应。且成组保护用熔断器熔断时,将使整组电容器退出。所以,为预防故障扩大且便于检验和隔离电容器组,应设置单台电容器熔断器保护。第3.7.5条本条要求了装设串联电抗器标准和串联电抗器作用.变电所中只装一组电容器组时,通常合闸涌流不大,所以能够不装串联电抗器.但在装有两组或两组以上电容器组并列运行时,为调整电网运行电压,有分别投切电容器组操作机会时,电容器组须装设限制涌流串联电抗器。华北电管局和天津电力局运行规程上全部有此要求,并要求应尽可能将两组电容器部署在母线两端。这是确保电容器安全运行应采取方法。在设置赔偿电容器时.应考虑限制谐波问题。当系统高次谐波含量超出要求时,应优先考虑在谐波源处采取限制方法。若母线上原有高次谐波含量在《电力系统谐波管理暂行要求》许可范围以内,而装设电容器装置后,容性阻抗会将原有高次谐波含量放大,使其超出了许可值,这时则应在电容器回路装设串联电抗器.以改变回路阻抗参数,限制谐波过分放大。当采取串联电抗器后,应注意由此而引发电容器端电压升高。第3.7.6条依据调查,电容器组部署形式有屋内、屋外和半露天(即屋外式上面加遮阳棚)。上悔,南京、大津、北京地域10kV电容器组基础上采取屋内部署,即把电容器放在室内中部,四面有维护通道:从地沟或墙壁侧面自然通风,风口设在夏季主导风向侧,以加大风量,在屋顶上设风帽(为预防飞鸟进入,加金属网),若自然通风不能满足要求,则装设机械排风。运行经验认为,电容器放在屋内比较清洁.套管不易闪络,夏天不受日晒,冬天不遭风雪,所以损坏率较低。但在东北沈阳地域,电容器通常装在屋外。认为通风散热好,套管受到雨水自然清洗不易发生污闪。缺点是轻易遭受小动物侵袭,必需有完善防护网保护;其次是油箱锈蚀要定时刷漆清扫。同在东北地域吉林和黑龙江,则认为电容器装在屋内,上盖不会积雪,不致引发套管闪络,以装在屋内为多。不过据东北电管局经验,还未发生过屋外电容器油箱顶盖积雪或太阳暴晒后造成套管损坏事故。总而言之,部署形式可依据各地运行经验和特点确定。第八节电缆敷设第3.8.1条依据实践经验,本条列举了变电所工程中通常常见多个电缆敷设方法。第3.8.2条参考原《变电所设计技术规程》及实践经验,本条要求了电缆路径选择部分基础更求。损坏及腐蚀是指机械性损坏,振动、化学作用、地下电流,水锈蚀、热影响,蜂蚁鼠危害等。第3.8.3条通常设计标准。第九节远动和通信第3.9.1条变电所远动装置是实现系统调度自动化基础,故应依据审定系统计划要求逐步实施。未实施变电所,设计时应顶留远动装置位置。第3.9.3条原《变电所设计技术规程》第86条要求:“无人值班变电所通常由地域调度所或基地变电所进行遥控、遥信、遥测或遥控、遥信.....”依据调查,因为遥控设备尚不够完善可靠,而且投资较大,故现在仅在对系统安全运行影响较小设备上采取,比如变电所电容器投切装置。为此,本规范对于遥控装置采取未作硬性要求,而应依据需要和设备具体情况确定。第3.9.4条运行要求。第3.9.5条通道通常有电力线载波、微波、特高频及有线音频等多个方法。参考原《变电所设计技术规程》,对35-110kV电压等级变电所,因为其信息量不大,现在中国使用通道多数是电力线载波和有线音频通道,故可依据具体情况比较确定。第3.9.6条通常地域变电所及无人值班变电所装设调度通信已可满足运行要求。工业企业变电所因需和该企业调度部门和企业内用电部门联络,故还应装设和该企业内部通信。关键变电所,调度通信通常超出一回,已经有备。如无备用或能较方便地装设和当地电话局通信,也可装设。第3.9.7条当变电所内一旦发生全所停电事故时,正需要利用通信、远动装置处理事故,若通信、远动装置失去电源,将延误事故处理而且会造成事故扩大,故要求设置可靠备用电源。通信、远动设备消耗功率全部不大,备用电源取得方法,宜依据变电所具体情况考虑。比如可采取从所内蓄电池组抽头取得直流及逆变取得交流方法.也可采取另设镉镍电池组作备用等方法。和本规范第3.3.4条协调统一,变电所所用电停电时间按lh考虑,故要求通信、远动装置事故备用电源容量也披1h校验。第四章土建部分第一节通常要求第4.1.1条一第4.1.3条依据《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要求,中国建筑结构应按极限状态设汁标准进行设计,据此本规范制订了相关极限设计条文。在采取极限设计方法时,本规范根据《建筑结构设汁统一标准》所要求总标准,再依据变电所实际情况确定了结构关键性系数及和荷载和荷载组合相关扦种系数;至于结构设计强度或材料设计应力,则应遵照《钢结构设计规范》、《混凝土结构设汁规范》和相关其它现行国家规范相关要求采取。按《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要求,建筑物。构筑物安全等级分一级、二级、三级。通常建筑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