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宽松货币政策在各国的退出情况_第1页
量宽松货币政策在各国的退出情况_第2页
量宽松货币政策在各国的退出情况_第3页
量宽松货币政策在各国的退出情况_第4页
量宽松货币政策在各国的退出情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在各国的退出情况11077019金融专硕陈尾虹编辑ppt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在各国的退出情况

目录一、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二、量化宽松的退出分析三、量化宽松在各国的退出战略四、退出危机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结论

编辑ppt一、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与一般宽松的货币政策相互对应的,其实施的前提是短期名义利率接近或等于零,手段包括由央行向银行体系主动注入超额资金,借助大量印钞或者购买政府、企业的各类商业票据和债券等方式,目的在于扩展央行资产负债表规模,进一步增加货币供给,降低中长期市场利率,避免通货紧缩预期加剧,以促进信贷市场恢复,防止经济持续恶化。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编辑ppt一、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一般是在短期名义利率接近或等于零的情况下实施的。通过三种机制发挥其效应:(1)资产配置再平衡(RebalanceEffect)

(2)预期或告示效应(SignalingEffect)

(3)时间轴效应(Time-lagEffect)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效应编辑ppt二、量化宽松的退出分析根据货币主义的观点,从长期来看,所有的通货膨胀都是一种货币现象。通货膨胀压力有3个来源:超宽松的货币政策,过度刺激投资和消费;银行体系过剩的流动性;新的通胀预期。随着经济的复苏,为了避免通货膨胀,在特殊时期实施超宽松货币政策必须退出。从超宽的货币政策退出,不仅仅是为了防止通货膨胀,还可以保金融市场稳定。伴随着复苏,开始定义一种战略至关重要。

1、退出的原因分析编辑ppt二、量化宽松的退出分析2009年以来,各国救市计划效果开始显现。日本、德国、法国等主要发达国家GDP在连续4个季度下降后,于2009年二季度开始实现了连续两个季度的增长,经济开始逐步复苏。美国经济在结束了连续4个季度的衰退后也从2009年第三季度开始恢复增长(见图1)。从经济领先指标来看,美国咨商局公布的经济领先指数自2009年3月触底后一路攀升,lO月末达到103.8,超过美国212月陷入经济衰退前的水平。欧元区经济领先指标在9月末达到100.62。也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见图2)。2、退出的背景分析编辑ppt退出的背景分析编辑ppt退出的背景分析编辑ppt三、量化宽松在各国的退出概况

2009年8月以色列首次加息开始,10月6目,澳大利亚央定将基准利率提高25个基点至3.25%,成为G20中第一家升息央行。10月27日,印度央行宣布上调金融机构法定流动性比率,开始收紧非常规货币政策。28日,挪威央行决定将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至1.50%,拉开了欧洲加息的大幕。欧洲央行、瑞士央行以及英国央行宣布,将收紧向金融体系注入流动性的步伐,宏观经济政策有退出的迹象。11月1日,日本央行一致投票决定将利率维持在0.1%不变,同时,央行还于同年12月份停止资产购买方案,迈出了退出经济刺激政策的策略的第一步。11月3日和12月1日,澳大利亚央行又连续加息两次使基准利率提高至3.75%,令全球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在2010年退出的预期增强。编辑ppt三、量化宽松在各国的退出概况(一)美联储的退出战略美国逐渐缓慢的退出

2009年8月12日的FOMC声明:美联储将在10月底前完成3000亿美元国债收购额度后国债收购措施将不再继续。美国财政部宣布将缩小其通过美联储的借贷规模,并进一步将政府的借贷水平缩减到法定的限额之下。财政部将把所谓的“辅助性融资工具”从2000亿美元调低到150亿美元。

2009年9月18日,美国财政部如期结束针对货币市场基金的救助计划;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于9月23日表示,美国经济在经历严重衰退后正在复苏,决定放缓购买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步伐,并将从2010年初开始削减短期资金的规模。

编辑ppt美联储的退出战略

2009年9月24日,美联储麾下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FOMC)宣布,维持0-0.25%的基准利率区间不变。美联储在为期两天会议后发布的声明中指出:经济活动已开始加速,金融市场状况有所改善。美联储还宣布,将收购12500亿房贷抵押债券和2000亿房利美、房地美信用债券收购计划的期限由今年12月延长至2010年第一季度。此次会议延续美联储的策略,逐渐而缓慢地退出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美联储在2010年2月10日公布了退市蓝图,大方向是先抽走金融市场资金之后再加息。美联储将考虑用逆向回购协议、上调贴现率抽走银行体系额外资金;之后的退市措施还包括:美联储出售在金融海啸期间向银行购买的抵押担保证券、国库票据及债券;在2010年3月底停止总值1.25万亿美元抵押担保证券及1750亿美元房利美、房地美及吉利美(Ginnae)担保债券的购买计划;最后一步才是上调联邦基金利率。编辑ppt美联储的退出战略

2、

自2009年第四季度开始,随着金融市场的渐稳,相关的短期融资工具已经在逐步地减少使用。市场平稳过渡措施部分紧急融资工具到期自动关闭。如表1、2所示2009年8月,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宣布为了使市场平稳过渡,逐步放缓购买国债的步伐。2009年9月,公开市场委员会对机构证券和机构抵押支持证券的购买作出了类似的陈述。2009年10月完成了对公布数额国债的购买。2009年11月,美联储宣布对机构债券购买的总额度是1750亿美元,比之前宣布的少一些。1、紧急融资工具的退出编辑ppt美联储量的退出策略编辑ppt美联储的退出策略编辑ppt美联储的退出战略

贴现率是美联储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2010年2月18日,美联储宣布将商业银行贴现率由0.5%上调至0.75%,这是美联储3年来首次调高贴现率。随着美国经济和金融市场形势出现好转,金融机构的准备金已非常充裕,上调贴现率将增加商业银行运用商业票据进行融资的成本,有助于抑制可能出现的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的过度膨胀。同时,根据历史数据来看,贴现率一般比联邦基金利率高出1个百分点,上调贴现率也使其与联邦基金利率的利差趋于正常化。3、正常化窗口贴现率与基准利率利差编辑ppt美联储的退出战略1首先,伯南克通过加强与市场的沟通,重申美联储对控制通货膨胀的承诺.表明控制通货膨胀的强烈意愿。2其次,经济体系自身存在的退出机制能够自动地发挥作用。3最后,美联储还完善退出机制,做好回收流动性和控制通胀的操作性和技术性准备。伯南克在今年年初的一次演讲中.阐述了美联储量化宽松的退出策略,认为美联储已做好了退出的准备编辑ppt

(二)欧元区的退出战略1、中央银行以固定利率为银行提供充足的流动性。

这些措施有内在的退出机制,由于这些操作事先都规定好了到期日,在时机成熟时,只需要通过传统的再融资操作替代这些措施就行。2、扩大抵押担保资产的范围。

欧洲央行已经明确指出,扩大抵押品范围是暂时的,该项措施会在2010年12月终止。3、将业务操作时间延长。该项措施会自动淘汰。4、提供外币流动性。

这个措施已经开始退出,欧洲央行宣布,由于对该项业务需求不足,决定停止提供外币流动性

5、直接购买有抵押的银行担保债券。

由于这些债券并不影响货币政策执行情况,没有必要采取专门措施处置这些债券。因此,欧洲央行可能持有这些债券直至到期,让其规模逐渐萎缩。当然,也可以逐步地抛售。

编辑ppt欧元区的退出战略

在提高再融资利率之前,欧洲央行可轻推货币市场利率上升,有4个直接和间接的措施可供选择。1234将存款利率调整至再融资利率附近通过反向再融资操作紧缩货币市场的流动性发行欧洲央行债务凭证全部或者部分取消以固定利率提供流动性的计划。编辑ppt三、量化宽松在各国的退出概况(三)中国的退出战略1、退出的市场迹象2009年8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了2009年第2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其中的一个亮点,就是首次提及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问题。

2009年10月以来,人民币利率互换的报价几乎以每天5个基点的速度持续上升,显示出加息预期。2010年5、6月份以来,由于受银行资金面紧张影响,央票二级市场收益率不断上行,央票一、二级市场利率持续出现倒挂。截至11月26日,3月、1年和3年央票发行利率分别低于二级市场111个基点、68个基点和75个基点。编辑ppt2011年1月20日,央行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2011年7月7日起,央行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相应调整。(见表3、图3)2011年8月16日央行发行50亿元1年期央票,并于当期同时进行290亿元28天正回购操作。同时,一年期央票收益率较上期上升8.58个基点至3.584%,市场加息预期升级。2011年10月18日,以价格招标方式发行了2011年第七十九期央行票据,并进行了总额900亿元的正回购操作。

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基准利率进行公开市场操作2、当前的退出状况编辑ppt中国的退出战略次数调整时间调整内容公布后股市表现172011年7月7日央行年内第3次加息,7月7日起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0.25%,5年期以上贷款利率已达7.05%。

162011年4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1年4月6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及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相应调整。6日沪指涨1.14%152011年2月8日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相应调整。9日沪指跌0.89%142010年12月26日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相应调整。27日沪指跌1.9%132010年10月20日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10月20日大盘微涨0.07%

122008年12月22日12月23日起,下调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各0.27个百分点23日大盘跌4.55%表3央行近年利率调整表编辑ppt中国的退出战略图3编辑ppt中国的退出战略3、中国的退出战略

我国央行的货币政策退出机制和动态微调思路可谓更加明晰,主要集中以下四点:(1)退出时机和力度

针对宽松货币政策和超额信贷造成的流动性过剩,央行货币政策的执行力度和方式要求越来越高,既要保证经济持续复苏的货币供给,又要避免通胀预期和通胀压力强化,防止资产泡沫化,因此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时机和力度成为考验我国货币当局智慧的“艺术”。(2)退出工具的选择央行货币政策微调的政策预期效果,应该是保证在经济复苏时既可以较快地回收大量流动性,又不会使信贷市场发生较大波动。同时,除逐步缩小应对危机的数量型工具规模、适时运用常规工具外,也可以考虑创新其它工具;在未来货币政策趋势上,是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引导货币信贷适度增长,创新货币政策工具,调节市场资金供求。编辑ppt中国的退出战略(3)政策的协调性通过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的搭配协调,通过市场化手段进行结构性调整,通过优化信贷结构,加快经济结构和产业调整、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和产能过剩行业。(4)世界经济协同性通过与国际合作,提高货币政策执行效果。这次全球性发达国家产生的金融危机对世界各国经济的冲击,使世界各国,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周期协同性升高,随着全球经济的恢复,各国货币和财政刺激“退出策略”执行的同步性也在加强。编辑ppt四、退出危机及对我国的政策建议

如果通货膨胀风险过早到来,这将会中断美国和中国经济的复苏。滞涨的局面可能再现。1234如果美联储的退出机制不够完善,退出时机不够及时、力度不到位,通胀可能会通过贸易传递到世界各国目前除美国外,英日欧也迈入数量宽松时代。如果这四大经济体都没有及时收回流动性,那么待经济复苏时,世界将变成流动性泛滥的海洋。最后,美元长期贬值的趋势使我国巨额的外汇储备依然面临着很大风险,如果美国长期国债价格暴跌,我国外汇储备将面临巨幅缩水。1、退出危机编辑ppt《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测中国经济2011年、2012两年的增速将分别达到9.6%和9.5%。

编辑ppt对我国的政策建议2、对我国的政策建议1.中国宽松的货币政策不可能长期持续下去,退出是必然的,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我国经济已经出现了企稳回升的态势,随着经济的复苏,信贷扩张带动的投资、消费增长会推动将来国内物价上涨。同时,由于全球主要国家都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大宗商品的价格上升很快,加大我国输入性通货膨胀的风险。另一方面,宽松的信贷政策加上境外热钱的流人,导致我国资产价格上涨压力非常大。如果任由这几方面发展,将来必然出现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因此,货币政策的调整和退出是必然的。

2.注重和财政政策退出的协调。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编辑ppt对我国的政策建议3.货币政策退出不是简单地恢复到危机以前的状态,而是要把货币政策退出与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相结合起来。要以扩大内需特别是增加居民消费需求为重点,以稳步推进城镇化为依托,优化产业结构,努力使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4.退出的基本原则应该尽早制定,保持政策的透明度,及时与公众进行沟通。我国可以借鉴欧美的经验,尽早着手宽松货币政策退出的各项准备。由于经济发展高度的不确定性,退出政策会随时调整,退出战略一定程度的模糊是不可避免的。在制定退出战略时,可以不宣布明确的时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