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去乙酰毛花苷药代动力学特点、正确选用药物、临床应用建议、用药剂量、用药方法、用药注意事项及过量与毒性反应处理_第1页
临床去乙酰毛花苷药代动力学特点、正确选用药物、临床应用建议、用药剂量、用药方法、用药注意事项及过量与毒性反应处理_第2页
临床去乙酰毛花苷药代动力学特点、正确选用药物、临床应用建议、用药剂量、用药方法、用药注意事项及过量与毒性反应处理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临床去乙酰毛花苷药代动力学特点、正确选用药物、临床应用建议、用药剂量、用药方法、用药注意事项及过量与毒性反应处理药代动力学特点西地兰口服吸收率很低,一般只用于静脉注射,注射后10min起效,于0.5~2h即可达作用高峰,半衰期33~36h,作用维持1~2天,完全消失3~6天。主要由肾脏排泄。西地兰作用快而蓄积性小,多为临时使用,治疗量与中毒量之间的差距大于其他洋地黄类强心苷。正确选用药物西地兰可用于心力衰竭,由于作用快,适用于急性心功能不全或慢性心功能不全急性加重的患者。还可用于心律失常,控制伴快速心室率的心房颤动、心房扑动患者的心室率,但对终止室上性心动过速起效慢,已少用。西地兰经过肝脏羟化,肝功能不全患者不宜使用,会减弱其药效,可选用不经肝脏代谢的地高辛。西地兰经肾脏排泄,肾功能不全患者不宜使用,会增加蓄积中毒风险。西地兰可通过胎盘,故妊娠后期母体用量可能增加,分娩后6周须减量。本品可排入乳汁,哺乳期妇女应用须权衡利弊。临床应用建议洋地黄类药物可改善心衰患者的症状,降低慢性HFrEF患者的住院风险,可用于控制房颤患者的心室率,急性心衰合并快速房颤时可首选静脉洋地黄类药物控制心室率(主要为西地兰注射液)。掌握用药剂量及用药方法给药方式:静脉注射(缓慢推注,有因快速推注导致死亡的病例)

溶媒:5%葡萄糖注射液

成人用法用量:

未口服洋地黄者,首剂:

5%GS20mL+

西地兰0.4~0.6mg(1~1.5支)缓慢推注10min,注意监测心率;

若无效可再次静注,间隔2~4h:

5%GS20mL+

西地兰0.2~0.4mg(0.5~1支)缓慢推注10min,注意监测心率。

以上重复2~3次,总量不超过1~1.6mg(2.5~4支),病情稳定后,可改为口服地高辛维持。

小儿常用量:

按下列剂量分2~3次间隔3~4h给予。

根据体重计算。早产儿和足月新生儿或肾功能减退、心肌炎患儿,肌内或静脉注射按体重0.022mg/㎏,2周~3岁,按体重0.025mg/㎏。

静脉注射获满意疗效后,可改用地高辛常用维持量以保持疗效。用药注意事项用药期间应注意随访检查血压,心率及心律,心电图,电解质钾、钙、镁等,肾功能等。禁与钙注射剂合用。因为钙离子与洋地黄类均有抑制心肌细胞膜Na+-K+-ATP酶的作用,两者有协同作用,钙剂能增加洋地黄的毒性。

低钾、低镁、高钙者慎用,易引起洋地黄中毒。

急性心梗后24h内、严重心肌缺血、重症心肌炎伴严重心肌损伤的疾病早期应尽量避免使用。

疑有洋地黄中毒时,应作地高辛血药浓度测定。过量及毒性反应的处理①过量时,由于蓄积性小,一般于停药后1~2天中毒表现可以消退。②轻度中毒者,停用本品及利尿治疗,如有低钾血症而肾功能尚好,可给予钾盐。

③伴有快速性心律失常者,用苯妥英钠或利多卡因。

④缓慢性心律失常者可用阿托品。

⑤心动过缓或完全房室传导阻滞有发生阿斯综合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