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总复习《压强》专项测试题(带答案)_第1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压强》专项测试题(带答案)_第2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压强》专项测试题(带答案)_第3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压强》专项测试题(带答案)_第4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压强》专项测试题(带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中考物理总复习《压强》专项测试题(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12小题)1.滑雪运动包含了很多物理知识,如图是小明正在滑雪的场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明受到的重力与滑雪板对小明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小明对滑雪板的压力与小明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C.小明用滑雪杆撑地加速滑行,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小明利用滑雪板可以在雪面上飞驰而不陷入雪中,是滑雪板增大了雪面的受力面积,从面减小了小明对雪面的压力2.关于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菜刀的刀刃薄,这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 B.龙卷风能将屋顶掀起是由于屋外空气流速大、压强小 C.珠穆朗玛峰顶的大气压强比庆阳市地面的大气压强大 D.高压锅利用增大气压的方式降低锅内液体的沸点3.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m﹣V图象如图所示。如果分别用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制成等高的实心圆柱体A、B,且把两圆柱体并排竖直放在水平地面上,则圆柱体A、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是()A.pA:pB=1:1 B.pA:pB=4:1 C.pA:pB=8:1 D.pA:pB=2:14.如图甲所示是一种简易的喷水壶,喷水壶的结构如图乙所示。导管与喷嘴相连,上下推拉压柄给壶内充气后,按压按柄可以使水从喷嘴喷出。下列有关解释正确的是()A.按柄处的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力 B.手柄做的较宽大是为了增大压力 C.喷壶是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原理工作的 D.壶中水逐渐减少壶底受到水的压强随之减小5.关于下面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如图甲,A管中水面上升,是因为流体在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B.如图乙,将竖直玻璃管倾斜,玻璃管内水银柱的长度不变 C.如图丙,将自制的气压计从山下移到山顶,细管内的水柱下降 D.如图丁,盆景中的水位能保持一定高度,是利用了连通器原理6.电影《飞驰人生2》影片中出现许多汽车飞驰的画面,以下观点中正确的是()A.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相对驾驶员是运动的 B.汽车在赛道高速行驶时,汽车对地面的压强变大 C.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整车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整车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假如汽车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的力全部消失时,它将慢慢停止运动7.如图,复兴号高铁车厢里的座椅靠背充满人文关怀,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靠背贴合人体曲线,可减小靠背对乘客的压强 B.高铁启动时,靠背的作用是防止乘客前倾 C.高铁进站时,靠背的作用是防止乘客后仰 D.乘客对靠背的压力与靠背对乘客的推力是一对平衡力8.“远离野外冰域,预防坠冰溺水”,如图所示,当发现冰面有裂痕,一定要保持镇定。下面有关这一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A.冬天水结冰是凝固现象 B.站在冰面上听到冰面的破裂声是通过空气传到人耳的 C.标准大气压下,冰面下与冰接触的那部分水的温度为0摄氏度 D.发现冰面有裂痕时,匍匐爬离是增大了对冰面的压强9.如图是我国自主研发的C919大型商用客机。下列关于客机的相关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A.客机宽大的轮子,减小了客机着陆时对地面的压力 B.客机在高空受到的大气压强比在地面受到的大气压强要大 C.飞机在跑道上滑行时,飞机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飞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客机升空是利用了“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的原理10.小明穿上滑雪板后发现他在雪地上留下的痕迹变浅了,下列现象中与滑雪板的目的相同的是()A.水果刀刀刃很薄 B.扁担较宽 C.压路机的碾子很重 D.盲道上有凸起11.如图所示,复兴号高铁车厢里的座椅靠背充满人文关怀,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靠背贴合人体曲线,可减小靠背对乘客的压强 B.高铁启动时,靠背的作用是防止乘客前倾 C.高铁进站时,靠背的作用是防止乘客后仰 D.靠背贴合人体曲线,可增大靠背对乘客的压力12.如图是小明在家自制的简易气压计,下列选项中能使玻璃管内水柱明显上升的是()A.将简易气压计从山顶移至山底 B.将简易气压计从操场东移至操场西 C.对着玻璃管向瓶内吹气后 D.对着玻璃管向瓶外吸气后二.填空题(共8小题)13.如图所示,甲杯内有一冰块,冰对杯底的压强为p冰;冰对杯底的压力为F压,冰融化成水倒入乙杯,水对杯底的压强为p水,水对杯底的压力为F水,不计蒸发和倒入乙杯水的质量损失,p水p冰;F水F压(两空均填“<”,“>”,“=”)14.如图水壶的壶嘴与壶身组成一个器,因此两处的水面相平。假如沿图中箭头方向使劲吹气,壶嘴内的水面将(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15.按要求填空。(1)如图1所示物体的长度为cm。(2)如图2工人师傅砌墙时,当观察到重锤线与外墙侧棱时可知墙壁是竖直的。(3)如图3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中,是通过比较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16.如图甲所示的杯子叫做毕达哥拉斯杯,杯内液面的高度超过中央管柱的高度时,液体就会从杯底流出。该杯子的内部结构如图乙所示,管柱与杯体构成一个。液体通过管柱从杯底流出时,杯内液体的压强(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杯底液体的压强。17.我国三峡船闸是根据的原理制成的,如图所示,轮船要去下游,则此时应打开阀门(选填A或B)。18.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你知道吗,厨房中也包含着很多物理知识。厨房地面一般铺上防滑瓷砖,是为了摩擦(选填“增大”或“减小”),将菜刀磨得锋利,是为了减小受力面积,压强(选填“增大”或“减小”)。19.暑假期间,小王的父母带他到成都欢乐谷游玩,他乘坐过山车在环形跑道上高速行驶时感觉到“天旋地转”,他选取的参照物是(选填“过山车”或“地面”)。过山车靠近地面时会掀起地上的落叶,这是因为气体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20.如图所示,第19届杭州亚运会的吉祥物“莲莲”放置在水平面上,对水平面的压强为1.5×103Pa,其两只脚与水平面接触的总面积为200cm2,则该吉祥物所受的重力大小为N。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21.小强利用U形管压强计和装有水的大烧杯来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1)图甲所示的压强计,需观察U形管两侧液面是否相平,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请简述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实验中通过U形管内两侧液面反映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2)检查完装置气密性后,在图乙实验中,保持探头在水中的深度不变,改变其方向,发现U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由此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在同种液体的相同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3)小强将图乙中的探头浸没在水中的深度逐渐加深,可以初步得出结论:液体压强与深度有关,液体密度一定时,深度越深,液体压强,因此拦河大坝要做成(选填“上窄下宽”或“上宽下窄”)的形状;(4)小强保持图乙中探头的位置不变,并将一杯浓盐水倒入烧杯中搅匀后,实验情形如图丙所示。比较乙、丙两次实验,小强得出结论:在同一高度处,液体的密度越大,其内部的压强越大,你认为他的结论(选填“正确”或“不正确”),原因是。22.如图所示,小明想用塑料瓶、泡沫和金属块等器材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1)本实验是通过观察泡沫的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2)通过比较两次实验,说明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3)若将图甲的泡沫块换成金属块,如图丁所示,则塑料瓶对两个物体压强的大小关系为p甲p丁。(选填“>”“<”或“=”)四.计算题(共1小题)23.如图所示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四轮长航程极地漫游机器人,科考队员在南极附近遥控机器人,若机器人质量为500kg,每条履带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1m2,求:(1)机器人受到的重力。(2)若南极某处冰面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为2×104Pa,该机器人能顺利通过该冰面吗?(通过计算说明)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2小题)1.滑雪运动包含了很多物理知识,如图是小明正在滑雪的场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明受到的重力与滑雪板对小明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小明对滑雪板的压力与小明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C.小明用滑雪杆撑地加速滑行,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小明利用滑雪板可以在雪面上飞驰而不陷入雪中,是滑雪板增大了雪面的受力面积,从面减小了小明对雪面的压力【考点】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和应用;力的作用效果;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辨别.【专题】运动和力;分析、综合能力.【答案】C【分析】(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必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不同物体上;(2)二力平衡的条件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3)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4)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解答】解:A、小明受到的重力与滑雪板对小明的支持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不是相互作用力,故A错误;B、小明对滑雪板的压力与小明受到的重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C、小明用滑雪杆撑地加速滑行,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C正确;D、滑雪板增大了雪面的受力面积,而压力等于人和滑雪板的总重,是不变的,减小了对雪面压强,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以及压强和力的作用效果,属于中档题。2.关于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菜刀的刀刃薄,这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 B.龙卷风能将屋顶掀起是由于屋外空气流速大、压强小 C.珠穆朗玛峰顶的大气压强比庆阳市地面的大气压强大 D.高压锅利用增大气压的方式降低锅内液体的沸点【考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和应用;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专题】压强、液体的压强;气体的压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应用能力.【答案】B【分析】(1)增大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2)流体的压强跟流速有关,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3)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4)液体沸点与液体上方空气压强有关,气压增大,沸点越高。【解答】解:A、菜刀的刀刃薄,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A错误;B、屋顶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屋内空气流速小、压强大,所以屋顶受到向上的大气压力差,把屋顶掀起,故B正确;C、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珠穆朗玛峰顶的大气压强比庆阳市地面的大气压强小,故C错误;D、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升高而升高,高压锅能很快煮熟饭菜,是由于增大了锅内的压强,从而提高水的沸点,故D错误。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增大压强的方法、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但总体难度不大,掌握基础知识即可正确解题。3.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m﹣V图象如图所示。如果分别用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制成等高的实心圆柱体A、B,且把两圆柱体并排竖直放在水平地面上,则圆柱体A、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是()A.pA:pB=1:1 B.pA:pB=4:1 C.pA:pB=8:1 D.pA:pB=2:1【考点】压强的计算.【专题】压强、液体的压强;应用能力.【答案】C【分析】(1)根据图象读出任意一组质量和体积,利用密度公式求出两物质的密度,进一步求出它们的密度之比;(2)圆柱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ρgh,据此求出等高的实心圆柱体A、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解答】解:(1)由图可知,当V甲=1cm3时m甲=8g,当m乙=4g时V乙=4cm3,则ρ甲===8g/cm3,ρ乙===1g/cm3则==;(2)圆柱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ρgh所以,等高的实心圆柱体A、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和压强公式的综合应用,解题关键是根据图象得出两物质的密度之比和推出规则形状物体对水平地面压强的表达式p=ρgh的应用。4.如图甲所示是一种简易的喷水壶,喷水壶的结构如图乙所示。导管与喷嘴相连,上下推拉压柄给壶内充气后,按压按柄可以使水从喷嘴喷出。下列有关解释正确的是()A.按柄处的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力 B.手柄做的较宽大是为了增大压力 C.喷壶是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原理工作的 D.壶中水逐渐减少壶底受到水的压强随之减小【考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和应用;液体压强的概念和特点.【专题】压强、液体的压强;分析、综合能力.【答案】D【分析】(1)增大摩擦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2)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强。(3)喷壶利用内部压强大于大气压喷射水;(4)根据p=ρgh分析水的压强变化。【解答】解:A.按柄处的花纹是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故A错误;B.手柄做的较宽大是压力一定,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故B错误;C.利用内部压强大于大气压喷射水,不是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原理工作的,故C错误;D.壶中水逐渐减少,深度减小,根据p=ρgh知,壶底受到水的压强随之减小,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增大摩擦、减小压强、液体与气体的压强,属于中档题。5.关于下面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如图甲,A管中水面上升,是因为流体在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B.如图乙,将竖直玻璃管倾斜,玻璃管内水银柱的长度不变 C.如图丙,将自制的气压计从山下移到山顶,细管内的水柱下降 D.如图丁,盆景中的水位能保持一定高度,是利用了连通器原理【考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连通器原理;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专题】定性思想;气体的压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理解能力.【答案】A【分析】(1)流体的压强跟流体的流速有关,流速越大,压强越小;(2)托里拆利管内是真空,在托里拆利实验中,外界大气压不变,则管内水银柱的高度不变,当管倾斜时,水银柱的长度变长;(3)大气压强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当内外压强差增大时,管内水柱的高度增大;(4)连通器的原理是两个开口的容器底部相通,当液体不流动时,两侧的液面位于同一水平面。【解答】解:A、A管中水面上升,是因为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故A正确;B、在托里拆利实验中,水银柱的高度是指管内水银面到水银槽中水银面的垂直高度,这一高度的大小是由外界大气压决定的,因此在大气压不变的情况下,玻璃管倾斜,水银柱高度不变,但水银柱长度会变长,故B错误;C、把水气压计从山下带到山上,瓶内空气的压强不变,而外界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此时在瓶内气压的作用下会有一部分水被压入玻璃管,因此管内水柱会升高,故C错误;D、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大气压可以支持约10.3m高的水柱。瓶中水面能高于盆内水面不会流出来,正是因为盆景中的水与大气相通,是大气压支持着瓶内的水不会流出来,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大气压强的测量、大气压强跟高度的关系及其应用,属于综合题。6.电影《飞驰人生2》影片中出现许多汽车飞驰的画面,以下观点中正确的是()A.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相对驾驶员是运动的 B.汽车在赛道高速行驶时,汽车对地面的压强变大 C.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整车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整车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假如汽车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的力全部消失时,它将慢慢停止运动【考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辨别;力与运动的关系.【专题】应用题;运动和力;气体的压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应用能力.【答案】C【分析】(1)判断物体运动还是静止,就是看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2)小汽车的造型为流线型,行驶时上方气体比下方气体流速大。根据“流速越大,压强越小”的原理得出压力的大小,然后利用p=可得出结论。(3)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4)物体在不受力的作用时,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解答】解:A、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选择驾驶员为参照物,汽车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是静止的,故A错误;B、小汽车外型是流线型,当小汽车在水平路面高速行驶时,汽车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下方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汽车在向上的压强差下产生向上的升力,汽车对路面的压力减小,受力面积不变,根据p=可知,高速行驶时汽车对地面的压强会减小,故B错误;C、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整车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整车的支持力,分别作用在地面和汽车上,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C正确;D.假如汽车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的力全部消失,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知,汽车将以此时的速度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相互作用力、以及力与运动关系的应用和理解,有一定综合性。7.如图,复兴号高铁车厢里的座椅靠背充满人文关怀,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靠背贴合人体曲线,可减小靠背对乘客的压强 B.高铁启动时,靠背的作用是防止乘客前倾 C.高铁进站时,靠背的作用是防止乘客后仰 D.乘客对靠背的压力与靠背对乘客的推力是一对平衡力【考点】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和应用;惯性与惯性现象;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辨别.【专题】应用题;运动和力;压强、液体的压强;应用能力.【答案】A【分析】(1)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2)(3)惯性是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不变的性质;(4)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一个物体上。【解答】解:A、靠背贴合人体曲线,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可减小靠背对乘客的压强,故A正确;B、当高铁突然启动时,人由于惯性会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会向后仰,靠背可起到保护作用,故B错误;C、当高铁进站时,需要减速,人由于惯性会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会向前倾,安全带可起到保护作用,故C错误;D、乘客对靠背的压力与靠背对乘客的推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不是平衡力,故D错误。故选:A。【点评】知道惯性的概念、减小压强的办法、二力平衡的条件是解题的关键,难度不大。8.“远离野外冰域,预防坠冰溺水”,如图所示,当发现冰面有裂痕,一定要保持镇定。下面有关这一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A.冬天水结冰是凝固现象 B.站在冰面上听到冰面的破裂声是通过空气传到人耳的 C.标准大气压下,冰面下与冰接触的那部分水的温度为0摄氏度 D.发现冰面有裂痕时,匍匐爬离是增大了对冰面的压强【考点】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和应用;声音的传播条件;凝固与凝固放热的特点;密度与温度的关系.【专题】应用题;声现象;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应用能力.【答案】D【分析】(1)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气体、液体和固体都能够传播声音;(3)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凝固点是0℃;(4)压力不变时,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解答】解:A、冬天水面结冰,是液态变成固态,是凝固现象,故A正确;B、站在冰面上听到冰面的破裂声是通过空气传到人耳的,故B正确;C、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凝固点是0℃,所以冰面下与冰接触的那部分水的温度为0摄氏度,故C正确;D、匍匐爬离时增大了身体与冰面的接触面积,是在压力不变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减小压强的方法、声音的传播、凝固现象等知识的理解和应用,难度不大。9.如图是我国自主研发的C919大型商用客机。下列关于客机的相关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A.客机宽大的轮子,减小了客机着陆时对地面的压力 B.客机在高空受到的大气压强比在地面受到的大气压强要大 C.飞机在跑道上滑行时,飞机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飞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客机升空是利用了“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的原理【考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辨别;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和应用;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专题】应用题;气体的压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应用能力.【答案】D【分析】(1)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2)大气压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3)平衡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4)流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解答】解:A、客机宽大的轮子,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客机对地面的压强,故A错误;B、大气压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所以客机在高空所受的大气压强,比地面附近的大气压强小,故B错误;C、飞机在跑道上滑行时,飞机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飞机的支持力是作用在不同物体上的两个力,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D、客机机翼表面制作成“上凸下平”制造形状,利用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即空气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使上方空气流速快,压强小,下方空气流速慢,压强大,从而产生升力,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流体流速与压强的关系、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减小压强的方法,是一道综合题目,但总体难度不大,掌握基础知识即可正确解题。10.小明穿上滑雪板后发现他在雪地上留下的痕迹变浅了,下列现象中与滑雪板的目的相同的是()A.水果刀刀刃很薄 B.扁担较宽 C.压路机的碾子很重 D.盲道上有凸起【考点】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和应用.【专题】应用题;压强、液体的压强;应用能力.【答案】B【分析】增大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解答】解:滑雪运动员的滑雪板做得宽大,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对雪地的压强。A、水果刀刀刃很薄,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A不符合题意;B、扁担较宽,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B符合题意;C、压路机的碾子很重,在受力面积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故C不符合题意;D、盲道上有凸起,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平时学习物理知识时要多联系生活实际、多举例、多解释,提高利用所学物理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11.如图所示,复兴号高铁车厢里的座椅靠背充满人文关怀,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靠背贴合人体曲线,可减小靠背对乘客的压强 B.高铁启动时,靠背的作用是防止乘客前倾 C.高铁进站时,靠背的作用是防止乘客后仰 D.靠背贴合人体曲线,可增大靠背对乘客的压力【考点】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和应用;惯性与惯性现象.【专题】运动和力;压强、液体的压强;应用能力.【答案】A【分析】(1)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2)惯性是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不变的性质。【解答】解:AD.靠背贴合人体曲线,增大了人体与靠背的接触面积,由可知,可以减小靠背对乘客的压强,并不能增大靠背对乘客的压力,故A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B.高铁启动时,乘客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因此乘客会后仰,靠背的作用是防止乘客后仰,故B不符合题意;C.高铁进站时,乘客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因此乘客会前倾,保险带的作用是防止乘客前倾,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知道惯性的概念、减小压强的办法是解题的关键,难度不大。12.如图是小明在家自制的简易气压计,下列选项中能使玻璃管内水柱明显上升的是()A.将简易气压计从山顶移至山底 B.将简易气压计从操场东移至操场西 C.对着玻璃管向瓶内吹气后 D.对着玻璃管向瓶外吸气后【考点】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专题】气体的压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理解能力.【答案】C【分析】玻璃管中的水柱高度的变化受到瓶内和瓶外大气压的作用,当瓶外的气压变大时,水柱的高度变小。【解答】解:A.将简易气压计从山顶移至山底,大气压变大,瓶内的气压不变,所以水柱应降低,故A错误;B.将简易气压计从操场东移至操场西,大气压不变,瓶内的气压不变,所以水柱应不变,故B错误;C.对着玻璃管向瓶内吹气后,大气压不变,瓶内的气压变大,所以水柱应上升,故C正确;D.对着玻璃管向瓶外吸气后,大气压不变,瓶内的气压减小,所以水柱应降低,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会判断瓶内外大气压的变化对水柱高度影响,难度较大。二.填空题(共8小题)13.如图所示,甲杯内有一冰块,冰对杯底的压强为p冰;冰对杯底的压力为F压,冰融化成水倒入乙杯,水对杯底的压强为p水,水对杯底的压力为F水,不计蒸发和倒入乙杯水的质量损失,p水<p冰;F水=F压(两空均填“<”,“>”,“=”)【考点】液体压强的比较大小;压力.【专题】应用题;压强、液体的压强;应用能力.【答案】<;=【分析】不论是冰还是水,在此题中,压力都等于重力;利用压强的定义式p=判断出压强的大小变化。【解答】解:冰对容器底的压力等于冰的重力,即F压=G冰;冰熔化成水后,质量不变,重力不变,又因为是柱形容器,所以水对容器底的压力等于水的重力,即F水=G水=G冰,故F水=F压;由于压力不变,化成水后,水对容器底的受力面积变大,由p=可知,压强变小,即p水<p冰。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压力、压强知识的理解、公式的应用;深入理解压力与重力的关系是解决此题的关键。14.如图水壶的壶嘴与壶身组成一个连通器,因此两处的水面相平。假如沿图中箭头方向使劲吹气,壶嘴内的水面将上升(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考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连通器原理.【专题】气体的压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应用能力.【答案】连通;上升。【分析】上端开口、下部连通的容器称为连通器;流体的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解答】解:茶壶的壶嘴和壶身构成了一个连通器,当里面的水不流动时,壶嘴和壶身内的水面保持相平。在壶嘴上方吹气,管上方气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壶内空气的压强不变,壶内空气的压强大于壶嘴内大气压强,壶嘴内的水面将上升。故答案为:连通;上升。【点评】该题考查了连通器的特点和流速与压强的关系,属于基本基础题目,难度不大。15.按要求填空。(1)如图1所示物体的长度为3.40cm。(2)如图2工人师傅砌墙时,当观察到重锤线与外墙侧棱平行时可知墙壁是竖直的。(3)如图3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中,是通过比较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考点】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用刻度尺测量长度;重力的方向.【专题】定性思想;压强、液体的压强;理解能力.【答案】(1)3.40;(2)平行;(3)海绵的凹陷程度。【分析】(1)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要观察是否从0刻度线量起,起始端没从0开始,要以某一刻度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前面的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2)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3)本实验将压力的作用效果转换到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利用了转换法。【解答】解:(1)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0刻度线对齐,右侧与3.40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3.40cm;(2)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重锤线也是竖直向下的,故当观察到重锤线与外墙侧棱平行时可知墙壁是竖直的。(3)实验中是通过比较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大小,这种科学探究方法是转换法。故答案为:(1)3.40;(2)平行;(3)海绵的凹陷程度。【点评】本题考查刻度尺的读数、重力的方向以及转换法的应用,是基础性题目。16.如图甲所示的杯子叫做毕达哥拉斯杯,杯内液面的高度超过中央管柱的高度时,液体就会从杯底流出。该杯子的内部结构如图乙所示,管柱与杯体构成一个连通器。液体通过管柱从杯底流出时,杯内液体的压强大于(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杯底液体的压强。【考点】连通器原理;液体压强的概念和特点.【专题】定性思想;压强、液体的压强;理解能力.【答案】连通器;大于。【分析】(1)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连通器内的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就是相平的;(2)根据公式p=ρgh判断液体的压强大小。【解答】解:(1)管柱与杯体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构成了一个连通器;(2)由公式p=ρgh,流动时,杯底的深度大,压强大。故答案为:连通器;大于。【点评】本题考查连通器以及液体压强的特点,难度不大。17.我国三峡船闸是根据连通器的原理制成的,如图所示,轮船要去下游,则此时应打开阀门A(选填A或B)。【考点】连通器原理.【专题】定性思想;压强、液体的压强;理解能力.【答案】连通器;A。【分析】上端开口,底部相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当所装同一种液体静止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是相平的。【解答】解:(1)三峡船闸是世界上最大的人造连通器。轮船要去下游,上游阀门A打开,下游阀门B关闭,此时闸室和上游水道的上端开口、底部相连通,构成连通器。故答案为:连通器;A。【点评】本题考查连通器的有关知识,难度不大。18.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你知道吗,厨房中也包含着很多物理知识。厨房地面一般铺上防滑瓷砖,是为了增大摩擦(选填“增大”或“减小”),将菜刀磨得锋利,是为了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选填“增大”或“减小”)。【考点】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和应用;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专题】应用题;压强、液体的压强;应用能力.【答案】增大;增大【分析】增大摩擦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增大压力;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解答】解:厨房地面一般铺上防滑瓷砖,即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增大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了摩擦力;将菜刀磨得锋利,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答案为:增大;增大。【点评】本题考查增大摩擦和增大压强的方法,平时学习物理知识时要多联系生活实际、多举例、多解释,提高利用所学物理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19.暑假期间,小王的父母带他到成都欢乐谷游玩,他乘坐过山车在环形跑道上高速行驶时感觉到“天旋地转”,他选取的参照物是过山车(选填“过山车”或“地面”)。过山车靠近地面时会掀起地上的落叶,这是因为气体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考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参照物及其选择.【专题】定性思想;气体的压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理解能力.【答案】过山车;小。【分析】(1)“天旋地转”说明小王感觉到天、地是运动的,因此看它们相对于哪些物体的位置发生了改变即可;(2)要掌握流体压强与流速之间的关系,知道流体的流动速度越快,则压强越小。【解答】解:“天”和“地”相对于过山车、小王或其他乘客,位置都在发生改变,因此,这些都可被选作参照物;过山车靠近地面时,使空气流动速度加快,所以压强减小,小于其它地方的压强,所以会掀起地上的落叶。故答案为:过山车;小。【点评】本题考查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及对参照物的选择,以及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难度不大。20.如图所示,第19届杭州亚运会的吉祥物“莲莲”放置在水平面上,对水平面的压强为1.5×103Pa,其两只脚与水平面接触的总面积为200cm2,则该吉祥物所受的重力大小为30N。【考点】压强的计算.【专题】压强、液体的压强;应用能力.【答案】该吉祥物所受重力的大小为30N。【分析】吉祥物对地面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根据F=pS求出对地面的压力。【解答】解:吉祥物对地面的压力:F=pS=1.5×103kg/m3×2×10﹣2m3=30N吉祥物的重力:G=F=30N答:该吉祥物所受重力的大小为30N。【点评】本题考查了重力和压强的计算,关键是知道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21.小强利用U形管压强计和装有水的大烧杯来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1)图甲所示的压强计,需观察U形管两侧液面是否相平,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请简述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用手指轻轻按探头的橡皮膜,若U形管两侧液面有高度差,则装置气密性良好;实验中通过U形管内两侧液面液面高度差反映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2)检查完装置气密性后,在图乙实验中,保持探头在水中的深度不变,改变其方向,发现U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不变,由此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在同种液体的相同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3)小强将图乙中的探头浸没在水中的深度逐渐加深,可以初步得出结论:液体压强与深度有关,液体密度一定时,深度越深,液体压强越大,因此拦河大坝要做成上窄下宽(选填“上窄下宽”或“上宽下窄”)的形状;(4)小强保持图乙中探头的位置不变,并将一杯浓盐水倒入烧杯中搅匀后,实验情形如图丙所示。比较乙、丙两次实验,小强得出结论:在同一高度处,液体的密度越大,其内部的压强越大,你认为他的结论不正确(选填“正确”或“不正确”),原因是没有控制探头所处液体的深度不变。【考点】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专题】实验题;压强、液体的压强;应用能力.【答案】(1)用手指轻轻按探头的橡皮膜,若U形管两侧液面有高度差,则装置气密性良好;液面高度差;(2)不变;相等;(3)越大;上窄下宽;(4)不正确;没有控制探头所处液体的深度不变。【分析】(1)压强计使用前要检查气密性,轻压压强计金属盒的橡皮膜,U形管中的液面高度都没变化,说明压强计漏气,若液面高度升降明显,则装置不漏气;(2)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是通过液体压强计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来判断的,高度差越大说明此时的液体压强越大,采用了转换法;液体压强与液体的深度和密度有关,研究与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时,要控制另外一个因素不变;(3)同一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大而变大;(4)研究液体压强与密度的关系,要控制液体的深度相同。小强保持图乙中探头的位置不变,并将一杯浓盐水倒入烧杯中搅匀后,则液体的深度变大了,结合控制变量法分析。【解答】解:(1)图甲所示的压强计,需观察U形管两侧液面是否相平,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请简述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用手指轻轻按探头的橡皮膜,若U形管两侧液面有高度差,则装置气密性良好;否则,装置气密性差;实验中通过U形管内液面高度差反映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2)在图乙实验中,保持探头在水中的深度不变,改变其方向,发现U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不变,根据转换法可知产生的压强相同,由此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在同种液体的相同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3)小强将图乙中的探头浸没在水中的深度逐渐加深,可以初步得出结论:液体压强与深度有关,液体密度一定时,深度越深,液体压强越大,因此拦河大坝要做成上窄下宽的形状;(4)研究液体压强与密度的关系,要控制液体的深度相同。小强保持图乙中探头的位置不变,并将一杯浓盐水倒入烧杯中搅匀后,则液体的深度变大了,他的结论不正确,原因是:没有控制探头所处液体的深度不变。故答案为:(1)用手指轻轻按探头的橡皮膜,若U形管两侧液面有高度差,则装置气密性良好;液面高度差;(2)不变;相等;(3)越大;上窄下宽;(4)不正确;没有控制探头所处液体的深度不变。【点评】本题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主要考查装置气密性的检查、转换法、控制变量法的运用。22.如图所示,小明想用塑料瓶、泡沫和金属块等器材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1)本实验是通过观察泡沫凹陷程度的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2)通过比较甲、乙两次实验,说明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3)若将图甲的泡沫块换成金属块,如图丁所示,则塑料瓶对两个物体压强的大小关系为p甲=p丁。(选填“>”“<”或“=”)【考点】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专题】实验题;压强、液体的压强;实验基本能力.【答案】(1)凹陷程度;(2)甲、乙;(3)=。【分析】(1)根据转换法,该实验是通过泡沫塑料的凹陷程度来显示压力的作用效果;(2)由甲、乙两图所示实验知,压力相同,乙中受力面积小,泡沫的凹陷程度更明显,可得出结论;(3)因为受压材料不同,所以不能用凹陷程度来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要根据p=可知在两种情况中小桌产生的压强的大小关系.【解答】解:(1)实验中,通过泡沫塑料的凹陷程度来显示压力的作用效果,这种研究方法是转换法;(2)由甲、乙两图所示实验知,压力相同,乙中受力面积小,泡沫的凹陷程度更明显,可得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3)若将图甲的泡沫块换成金属块,由p=可知塑料瓶对受压面的压力和受力面积相同,则两个物体压强的大小也相同,即p甲=p丁。故答案为:(1)凹陷程度;(2)甲、乙;(3)=。【点评】本题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主要考查控制变量法及转换法的应用和压强公式的运用,体现了对过程和方法的考查。四.计算题(共1小题)23.如图所示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四轮长航程极地漫游机器人,科考队员在南极附近遥控机器人,若机器人质量为500kg,每条履带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1m2,求:(1)机器人受到的重力。(2)若南极某处冰面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为2×104Pa,该机器人能顺利通过该冰面吗?(通过计算说明)【考点】压强的计算;重力的计算.【专题】计算题;重力、弹力、摩擦力;压强、液体的压强.【答案】(1)机器人的重力为5000N;(2)该机器人能顺利通过该冰面。【分析】(1)已知机器人的质量可求得其重力,机器人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等于本身的重力;(2)机器人对冰面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受力面积为四条履带的总面积,根据公式p=求机器人对冰面的压强,与冰面能承受的压强比较可知能否通过。【解答】解(1)机器人的重力:G=mg=500kg×10N/kg=5000N;(2)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机器人对冰面的压强:p机器====1.25×104Pa;因p机器<p冰所以机器人可以顺利通过。答:(1)机器人的重力为5000N;(2)该机器人能顺利通过该冰面。【点评】本题考查了重力和压强的计算,关键是知道在水平地面上压力等于物体重,最容易出错的是受力面积的计算(四轮与冰面的接触的面积)。

考点卡片1.凝固与凝固放热的特点【知识点的认识】(1)凝固:物质从液体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2)凝固规律①晶体凝固规律:晶体凝固时要不断放热,但温度保持在凝固点不变。②非晶体凝固规律:非晶体凝固时,随着物质不断放热,温度不断下降。(3)晶体凝固条件:晶体要凝固,首先温度要达到晶体的凝固点,其次晶体还要不断放出热量。【命题方向】判断生活中物态的变化属于凝固,液体凝固的条件,是吸热还是放热是中考的命题热点。例1:下列关于四季景象的描述中,属于凝固现象的是()A.春天,雨笼山峦B.夏天,雾绕群峰C.秋天,霜打枝头D.冬天,冰封谷底分析:凝固是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液化是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凝华是由气态变为固态的过程。解:A、雨是有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属于液化。故A错误;B、雾是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属于液化。故B错误;C、霜是由气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属于凝华。故C错误;D、冰是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属于凝固。故D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凝固、液化和凝华的概念,凝固是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液化是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凝华是由气态变为固态的过程。例2:2008年1月,我国南方出现了旱见的冻雨、雪灾,造成了巨大损失。冻雨是一种过冷却水滴(温度低于0℃),它落到温度更低的物体上时,就可能立刻冻结成外表光滑而透明的冰层。这里所说的冻结是一种凝固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冻结过程中要放出热量。分析:物体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凝固要放热。根据凝固和凝固放热的知识来作答。解:冷却水滴落到温度更低的物体上,就会由液态的水变为固态的冰层,这是凝固现象,凝固的过程要放热。故答案为:凝固;放出。点评:此题考查的是生活中的凝固现象,是一道热学基础题。【解题方法点拨】在判断是否是凝固时一定要根据定义,熟记凝固的条件及放热时的特点。2.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知识点的认识】(1)沸点是指物体由液态转化为气态的温度;(2)液体的沸点跟气压有关,气压增大,沸点升高;气压减小,沸点降低.但液体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3)理由:液体在挥发的时候产生蒸气压,当蒸气压(饱和蒸气压)等于外界的压力时,液体就会沸腾,此时的温度就是液体的沸点.(3)当外界的压力增大时,必须升高温度才能使蒸气压增大以等于外界压力,达到沸腾.当外界压力降低时,温度比较低的时候就能够使蒸气压等于外界压力,达到沸腾.【命题方向】利用气压对沸点的影响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例如高压锅煮食物熟得快等问题都是命题重点.例1:成都的蔬菜加工企业为了避免蔬菜在长途运输、贮藏等环节中腐烂变质及高温杀菌时对蔬菜营养成分的破坏,常常对蔬菜进行真空脱水,使之成为脱水蔬菜.从物理学的角度看,真空脱水的原理是()A.真空环境的温度极低,可使蔬菜中的水分迅速凝固并升华,从而实现脱水B.真空环境的温度很高,可使蔬菜中的水分迅速汽化,从而实现脱水C.真空环境的空气密度很小,可迅速提高蔬菜中水分子的运动速度,从而实现脱水D.真空环境的气压很小,因而大大降低了水的沸点,使蔬菜中的水分迅速汽化,从而实现脱水分析:液体表面的气压增大、沸点升高,气压减小、沸点降低,据此分析判断.解:真空环境,气压很小,这样大大降低了水的沸点,使蔬菜中的水分迅速沸腾(汽化),从而实现脱水,使蔬菜成为脱水蔬菜.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液体沸点与气压的关系,记住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是本题的关系.例2:用高压锅烹煮食物能节约燃料并且节省时间,是因为()A.锅内气压大,液体沸点高B.锅内气压大,液体沸点低C.锅内气压小,液体沸点高D.锅内气压小,液体沸点低分析:用高压锅烹煮食物能节约燃料并且节省时间是因为高压锅内温度高,而高压锅内温度高是因为气压高而使得沸点高造成的.解:根据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气压高沸点高;又因高压锅内气压是大的,所以B、C、D错误,故A正确.故选A.点评:要解答本题需要知道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又要知道高压锅内气压是高的.【解题方法点拨】要理解熟记气压与沸点的关系.3.密度与温度的关系【知识点的认识】(1)在大气压一定的情况下,一般来说物质的密度是随着温度升高而变小,但是水的密度上升到4摄氏度时密度最大而后随着温度上升而减小。水还随着温度的降低变成固态冰时密度反而会减小,所以水是个特殊的例子。(2)温度与密度的关系:温度能够改变物质的密度。在我们常见的物质中,气体的热胀冷缩最为显著,它的密度受温度的影响也最大;一般固体、液体的热胀冷缩不像气体那样显著,因而密度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小。【命题方向】密度在高温下会怎样变化,密度与温度在生活中的应用,水在各温度下密度的变化等都是中考的命题方向。例1:如图所示,点燃蜡烛会使它上方的扇叶旋转起来。这是因为蜡烛的火焰使附近空气的温度升高,体积膨胀,空气的密度变小,所以热空气上升(填“上升”或“下降”)形成气流,气流流过扇叶时,带动扇叶转起来。分析:(1)密度大小的影响因素:物质的种类、温度、气压、状态。(2)一般情况下,物质不同,密度不同。(3)在相同条件下,温度越高,体积变大,密度变小(0﹣﹣4℃的水除外)。(4)在相同条件下,针对气体来讲,气压越高,体积越小,密度越大。(5)在相同条件下,固态的密度>液态的密度>气态的密度(水除外)解:点燃蜡烛上方的空气,吸收热量,温度升高,体积膨胀,密度变小,密度小的热空气上升,形成对流,吹动扇叶转动。故答案为:小;上升。点评:(1)气体的密度受压强的影响比较大。(2)液体和固体物质的影响因素主要是物质的种类。例2:某同学利用一定量的水,研究水的体积和温度的关系,并根据实验数据作出V﹣t图象,如图所示。请根据此图象回答以下问题:(1)图象中AB段反映的物理现象是在0﹣4℃内,水的体积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2)BC段反映的物理现象是4℃以上,水的体积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3)在北方寒冷的冬天,湖面上结了厚厚一层冰,而鱼却能在湖底自由地生活。请你估计一下,湖底的温度约为4℃。分析:运用图象法解答问题的一般步骤是:(1)明确图象中横纵坐标表示的物理量分别是什么;(2)注意认清横坐标和纵坐标上各表示的最小分格的数值大小和单位;(3)明确图象所表示的物理意义;(4)根据图象对题目提出的问题作出判断,得到结论。解:(1)图象的横轴是温度,纵轴是体积,所以该图象是体积随温度变化的图象。从点A到点B,温度从0℃﹣4℃,逐渐升高,而水的体积在减小。所以AB段反映的物理现象是:在0﹣4℃内,水的体积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2)从点B到点C,温度从4℃开始逐渐升高,同时体积也在增大。所以BC段反映的物理现象是:4℃以上时,水的体积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3)从图来看,水温在4℃时体积最小,由于物体的质量与温度无关,那么由ρ=m/v可知:此时水的密度最大。密度大的水会向下沉,所以湖底的水温是4℃。故答案为:(1)在0﹣4℃时,水的体积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2)4℃以上时,水的体积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3)4。点评:温度能够改变物质的密度,本题中的图象虽然反映的是体积随温度变化情况,其实反映的是密度随温度变化情况。事实表明,4℃的水的密度最大。温度高于4℃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水的密度越来越小;温度低于4℃时,随着温度的降低,水的密度也越来越小。水凝固成冰时体积变大,密度变小。人们把水的这个特性叫做水的反常膨胀。【解题方法点拨】气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温度高的气体密度小,易上升;温度低的气体密度大,易下降。4.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知识点的认识】(1)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米尺,激光测距等.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米(m),比米大的单位有千米(km),比米小的单位有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纳米(nm)等,长度测量的准确程度是由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刻度尺上两条相邻刻线间的距离)决定的,测量的实际要求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会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包括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2)测量长度的几种特殊方法:①积累取平均值法:利用测多求少的方法来间接地测量.如:测量一张纸的厚度、细铁丝的直径等.(h=(其中h是每张纸的厚度,n是纸张数目,注意不是书的页码数,纸张数目=,H是n页书总厚度)②滚轮法:测较长曲线的长度时,可先测出一个轮子的周长.当轮子沿着曲线从一端滚到另一端时,记下轮子滚动的圈数.长度=周长×圈数.如:测量操场的周长.③化曲为直法:测量一段较短曲线的长,可用一根没有弹性或弹性不大的柔软棉线一端放在曲线的一端处,逐步沿着曲线放置,让它与曲线完全重合,在棉线上做出终点记号.用刻度尺量出两点间的距离,即为曲线的长度.④组合法:有些长度很难直接测量,如球的直径,圆锥体的高度等,这时可以使用辅助器材配合测量.【命题方向】测量长度的工具是什么,测量长度选择什么合适的工具,一般物体及特殊物体长度的测量都是命题方向.例1:在学校“运用物理技术破案”趣味游戏活动中,小明根据“通常情况下,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这一常识,可知留如图中脚印的“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约为()A.1.65mB.1.75mC.1.85mD.1.95m分析:由图读出脚印的长度,根据“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这一常识计算身高.解:“犯罪嫌疑人”的脚印的长度约为:25.10cm;“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约为:25.10cm×7=175.70cm=1.7570m;由此分析可知选项B是正确的;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长度的测量和计算,属于基础知识.例2:要想比较准确的量出地图上两点间铁路的长度,比较好的办法是()A.用直尺直接去测量B.用准确度较高的直尺直接去测量C.不能测量D.用弹性不大的软棉线跟曲线重合,拉直后测出线的长度分析:由于地图上铁路线是一条弯弯曲曲的曲线,不是一条直线,所以我们不能用刻度尺去直接测量铁路线的长度,所以我们就需要用特殊的方法﹣“化曲为直”法来进行测量.测出地图上两点间铁路线长度以后,用长度乘以比例尺就是铁路线的实际长度.解:找一段棉线与地图上的铁路线逐段重合,记下起点和终点的位置,拉直后用刻度尺测出长度,乘以比例尺就是铁路线的长度,所以选项A、B、C不符合要求.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特殊测量方法的了解.长度的测量分精确测量和估测等两大类,在测量时遵循比较准确且简单易行的测量原则.【解题方法点拨】知道测量长度的工具,熟记刻度尺的使用,在刻度尺的选择要注意联系实际.5.参照物及其选择【知识点的认识】(1)参照物:要描述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先选定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选定的标准物体叫参照物.(2)参照物的选择: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既可以选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也可以选运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可本着便于研究的原则,选取合适的参照物,如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通常选取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作为参照物.被研究的物体本身不能选作参照物,因为以此研究对象为参照物,研究对象永远都是静止的.(3)参照物概念的理解:参照物的选定是为了研究机械运动中物体的运动或静止的.所选定的参照物是一个假定不动的物体,有了它作比较再看被研究的物体跟参照物之间的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就比较方便了.因此,参照物一旦被选定,我们就假定该物体是静止的.(4)参照物的判断方法:方法指南:①要明确研究对象;②明确物体的运动情况;③如果研究对象是运动的,哪个物体相对于它的位置发生了改变,哪个物体就是参照物;如果研究对象是静止的,哪个物体相对它的位置没有改变,哪个物体就是参照物.【命题方向】参照物的选取是中考的必考知识点.例1:在平直轨道上行驶的火车中,放在车厢内的小桌上苹果相对于下列哪个物体是运动的()A.这列火车的机车B.坐在车厢椅子上的乘客C.从旁边走过的列车员D.关着的车门分析:在研究机械运动时,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相对于哪一个物体在运动,就要看这个物体相对于哪个物体位置发生变化.解:A、放在车厢内的小桌上苹果相对于这列火车的机车,位置是固定的,即处于静止状态.不符合题意;B、放在车厢内的小桌上苹果相对于坐在车厢椅子上的乘客,位置是固定的,即处于静止状态.不符合题意;C、放在车厢内的小桌上苹果相对于从旁边走过的列车员,位置是变化的,即处于运动状态.符合题意;D、放在车厢内的小桌上苹果相对于关着的车门,位置是固定的,即处于静止状态.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选择的参照物,参照物不同,物体运动状态也不一样.例2:诗句“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仰,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船和山.分析:本题中研究的分别是山和船的运动状态,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解:以船为参照物,山和船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山是运动的,所以“看山恰似走来迎”;以山为参照物,船与山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船是运动的,所以“是船行”.故答案为:船;山.点评: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因此,解答中要抓住“参照物”这个中心,认真分析,灵活处理.【解题方法点拨】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视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例如:在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状态时,通常选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在研究行驶的车辆上的物体的运动时,可以选车厢为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能是被研究物体本身,否则,研究对象永远是静止的,是没有意义的.6.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知识点的认识】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静止;也就是说一个物体相对于其它一个物体可以是静止的,但一定会出现相对于其它一些物体是运动的情况,而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是运动的,它可能相对于其它物体都是运动的,一个物体一定可以找到一个及一个以上的物体与之有相对运动,但不一定可以找到一个与之静止的物体。因为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所以描述物体的运动必须选定参照物,事先不选定参照物,就无法对物体的运动状态做出判断。【命题方向】判断物体的是运动还是静止是中考必考内容。例1:“神舟飞船”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后,遨游太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神舟飞船”相对于“天宫一号”是运动的B.“神舟飞船”和“天宫一号”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C.“神舟飞船”和“天宫一号”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D.“神舟飞船”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天宫一号”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分析: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就看它与参照物的相对位置是否变化。解:A、“天宫一号”和“神舟飞船”对接后,“神舟飞船”与“天宫一号'飞行器一起运动,相对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神舟飞船”相对于“天宫一号”飞行器来说是静止的。BCD、“神舟飞船”和“天宫一号”相对于地球的位置在不断发生变化,所以“神舟飞船”和“天宫一号”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故BD错误,C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确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例2:甲、乙两辆汽车行驶在平直的公路上,甲车上的乘客看乙车在向北运动。乙车上的乘客看到甲车和树木都向南运动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乙车可能都向南运动B.甲乙两车可能都向北运动C.甲车向北运动乙车向南运动D.甲车一定在向南运动,乙车向北运动分析: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一定是相对参照物而言,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的运动情况会不一样。解:(1)乙车上的乘客看到路边的树木向南运动,说明乙车向北运动;(2)甲车上的乘客看到乙车向北运动,此时有三种可能:一是甲车静止不动;二是向南运动;三是也向北运动,但速度比乙车慢。故选B。点评:解决此类问题时首先抓住以地面、树木或建筑物为参照物判断出其中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再根据它们之间的关系逐个分析,考查了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解题方法点拨】(1)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2)如果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相同,则以其中任何一个物体为参照物,另一个物体都是静止的,我们就说这两个物体“相对静止”7.力的作用效果【知识点的认识】(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①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一是指物体运动速度大小发生了改变.如物体从快到慢、从慢到快、从静止到运动和从运动到静止都是速度大小在改变;二是指物体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如左转弯、右转弯等都是说明其运动方向在改变;三是指物体运动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同时发生了改变.②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并不是说物体只要受力,其运动状态就一定要改变,“可以”不是“一定”.(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用手拉弹簧使弹簧变长了;揉面时,面团形状不断变化;刀片能划破纸等,都表面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命题方向】生活中力的作用效果的现象有哪些,判断其是改变运动状态还是形状都是中考的命题方向例1:下列过程中,有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他三个不同类,它是()A.把橡皮泥捏成不同造型B.进站的火车受阻力缓缓停下C.苹果受重力竖直下落D.用力把铅球推出分析;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速度大小的改变和运动方向的改变.解:A、把橡皮泥捏成不同造型,橡皮泥的形状发生变化,所以选项A属于力改变物体的形状;B、进站的火车受阻力缓缓停下,速度在减小,所以选项B属于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C、苹果受重力竖直下落,苹果在重力作用下,速度越来越快,所以选项C属于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D、用力把铅球推出,铅球在重力作用下,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都在发生改变,所以选项D属于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力的作用效果,力的这两个作用效果有明显的不同,比较容易辨别.例2:下列事例中,在力的作用下使物体的形状发生变化的是()A.紧急刹车B.骑自行车加速前进C.做直线运动的足球,碰到球员后,运动方向发生改变D.两手用力扳竹条,使其弯曲分析: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物体的形变包括:形状的变化和体积的变化.解:A、紧急刹车时,刹车皮和轮胎内圈之间的摩擦力使轮胎由运动变为静止,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B、骑自行车加速运动,对自行车施加的作用力改变了自行车的运动速度,速度的改变是运动状态改变的一种;C、运动方向的改变就是运动状态改变的一种;D、两手对竹条的作用力是竹条的形状变弯了.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是一道基础题.【解题方法点拨】(1)一个物体只要发生了运动状态的改变或形状的改变,这个物体一定受到力的作用.(2)一个物体若受到了力的作用,则物体要么改变了形状,要么改变了运动状态,要么两者都发生了改变,要根据题意判断是哪一种情况,不能盲目地下结论.8.重力的计算【知识点的认识】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公式G=mg,其中G表示重力,单位是N;m表示质量,单位是kg;g取9.8N/kg,粗略计算时,可取g=10N/kg.【命题方向】中考命题方向:(1)公式的表述:重力大小跟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不能反过来表述:物体的质量跟重力大小成正比.(2)直接利用公式进行重力、质量的计算.(3)由质量计算出重力或直接计算重力做功或克服重力做功.(4)与力的合成或平衡力结合出题.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G=mg”表明: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B.“m=”表明:物体的质量跟它的重力成正比C.“g=”表明:g值大小等于物体受的重力跟它质量的比值,且是一个恒定的值D.上述说法都正确分析:理解重力公式及其变形的物理意义;对各个选项逐一分析.解:A、公式G=mg表示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正确;B、物体的质量是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与重力没有关系,故B错误;C、g在地球上不同的位置,大小不同,所以不能说是一个恒定的值,故C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重力、质量、g的含义,关键是明白他们所表示的物理意义.例2:甲、乙两人受到的重力之比是5:4,甲的质量是60kg,则乙的质量和重力分别是()A.48kg,470.4NB.470.4kg,470.4NC.48kg,48ND.75kg,735N分析:重力大小跟质量的关系是: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知道甲、乙两人受到的重力之比,从而可以计算甲、乙两人的质量之比,又知道甲的质量,可求乙的质量,再利用公式G=mg计算乙的重力.解: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甲、乙两人受到的重力之比是5:4∴甲、乙两人的质量之比是5:4又∵m甲=60kg∴==从而可知,m乙=48kg∴乙的重力为:G乙=m乙g=48kg×9.8N/kg=470.4N.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重力公式的应用,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而且比值是个定值,等于9.8N/kg.【解题方法点拨】理解公式的含义,注意知识点之间的联系.9.重力的方向【知识点的认识】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竖直向下是指和物体所在处水平面垂直向下的方向,应注意“竖直向下”与“垂直向下”是有区别的,“垂直向下”是指垂直于某个平面向下,如图所示;重力的方向不受其他作用力的影响,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命题方向】用重力的方向去理解常见的生活现象,重力方向的使用都是中考常见的命题方法例1:体育课中,被推出的铅球落地后沿水平地面向前滚动(如图),图中能正确表示铅球所受重力的方向的是()A.B.C.D.分析: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作用点在重心.解:重力的作用点在重心,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方向是竖直向下.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重力的示意图的作法.不管物体怎样运动,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例2:如图所示,为水平仪放置于某桌面上时的情形,则该桌面()A.右面高,左面低B.左面高,右面低C.左右相平,前高后低D.左右相平,前低后高分析:水平仪的制作原理是利用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解:通过图可以看出,垂线偏右,所以左面高,右面低,A、C、D均不符合题意,只有B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重锤线也是利用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原理.【解题方法点拨】理解重力方向的特点,多与生活向联系有关重力方向的题目,记住重力的方向.10.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知识点的认识】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1)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如汽车轮胎做上花纹;(2)增大压力,如骑自行车捏闸的力越大,摩擦力越大;(3)变滚动为滑动,如汽车急刹车时车只滑不滚;(4)变湿摩擦为干摩擦.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1)使接触面变光滑;(2)减小压力;(3)用滚动代替滑动;(4)使接触面分离;(5)变干摩擦为湿摩擦.【知识拓展】①加润滑油,可以在摩擦面间形成一层油膜,使摩擦面不接触,运动部件只在油膜上滑过,大大减小了摩擦;②利用压缩气体在摩擦面间形成一层气垫,使摩擦面脱离接触,可以使摩擦变得更小,如气垫船;③利用磁悬浮使摩擦面脱离,可以大大减小摩擦,如磁悬浮列车.【命题方向】怎样增大摩擦力或减小摩擦力,生活中的现象使用的是增大还是减少摩擦都是命题方向.例1:下列做法属于减小摩擦的是()A.冬天,在结冰的马路上撒一些细沙以方便路人的行走B.在生锈的自行车轴上滴一些油,骑车就会感觉轻松一些C.当汽车后轮陷入泥坑打滑时,司机会就近寻找石块等物垫在车轮下D.体操运动员进行双杠表演前,在手上涂抹滑石粉以防止人从杠上滑落分析:(1)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2)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3)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使接触面脱离,用滚动代替滑动.解:A、冬天,在结冰的马路上撒一些细沙以方便路人的行走,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不符合题意.B、在生锈的自行车轴上滴一些油,使接触面脱离,减小摩擦力,骑车就会感觉轻松一些.符合题意.C、当汽车后轮陷入泥坑打滑时,司机会就近寻找石块等物垫在车轮下,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不符合题意.D、体操运动员进行双杠表演前,在手上涂抹滑石粉以防止人从杠上滑落,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1)掌握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2)能用摩擦力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例2: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摩擦的是()A.B.C.D.旅行箱下装有小轮在轴承中加滚珠给车轮的轴中加润滑油轮胎上制有花纹分析: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两个因素减小摩擦的方法有:减小压力、使接触面变光滑即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变滑动为滚动、加润滑油、使两接触面分开.增大摩擦的方法有: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据此分析判断.解:A、轮胎上制有花纹,增大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了摩擦,符合题意;B、轴承中装有滚珠,是将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是减小摩擦的一种方法,不符合题意;C、给车轮的轴中加润滑油,使两接触面分开,减小摩擦,不符合题意;D、旅行箱下面的小轮可以变滑动为滚动,即减小了摩擦力,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增大、减小摩擦的现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学习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用所学物理知识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作出解释,这样才能做到举一反三,活学活用.【解题方法点拨】解答此类题目时,分析操作前后的摩擦力变化即可.例如,锁生锈不好开时,将少量食用油注入锁孔就易开了,起初开锁难说明摩擦力大;操作后,开锁容易说明摩擦力减小.前后对比说明注入食油使摩擦力减小了,或者,直接分析操作符合增大或减小摩擦的哪一项,这需要我们熟练应用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与途径.11.惯性与惯性现象【知识点的认识】(1)惯性是一切物体的固有属性,无论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无论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