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清姜路中学2024届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1页
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清姜路中学2024届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2页
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清姜路中学2024届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3页
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清姜路中学2024届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4页
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清姜路中学2024届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清姜路中学2024届中考三模化学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在FeO、Fe2O3和CaCO3的混合物中,已知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6%,则CaCO3的质量分数可能是:A.10% B.30% C.25% D.35%2.如图为Na2Cr2O7、Na2SO4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60℃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Na2Cr2O7大于Na2SO4B.20℃时,Na2Cr2O7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80%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面增大D.30℃时,将210gNa2Cr2O7饱和溶液降温到10℃,析出150gNa2Cr2O73.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稀有气体做电光源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活性炭做吸附剂D.氧气用于气焊4.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错误的是()A.稀释浓硫酸 B.滴加液体C.检验氧气 D.称氢氧化钠固体5.“关爱生命,注意安全,拥抱健康”是永恒的主题。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如果发现火险,火势较大,应拨打119火警电话并采取必要的自救措施B.使用含氟牙膏可以防治氟斑牙和氟骨病C.元素周期表中的各种元素都是人体所必需的D.人体缺少维生素A会患坏血病6.用右图所示的密闭实验装置,能够使气球先膨胀,过一段时间又恢复到原状的一组固体和液体是()A.固体:硝酸铵;液体:水 B.固体:生石灰;液体:水C.固体:碳酸钠;液体:稀盐酸 D.固体:氯化钠;液体:水7.茶叶中含有茶氨酸(C7H14O3N2,又称谷氨酰乙胺),它有降低血压提高记忆力、保护神经细胞、减肥等效果。下列有关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茶氨酸是由C、H、O、N四种原子构成的B.茶氨酸不属于氧化物C.茶氨酸中质量分数最小的元素是氮元素D.茶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74g8.下列是我省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过程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安庆黄梅戏 B.徽州石头雕刻C.界首彩陶烧制 D.凤阳花鼓灯9.关于物质的分离除杂、鉴别制取的方案中不正确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分离氯化钾和二氧化锰溶解,过滤后分别干燥和蒸发结晶B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滴入适量氢氧化钙溶液后过滤C鉴别真假黄金(铜锌合金)取样在酒精灯上灼烧D制取双氧水将足量氧气通入水中A.A B.B C.C D.D10.下列4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是ABCD向盛有二氧化锰的烧杯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引燃密闭集气瓶中的木炭向盛有一定量碳酸钙粉末的烧杯中加入稀盐酸向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的生石灰A.A B.B C.C D.D11.下列实验方案设计合理的是A.用灼烧法鉴别涤纶线与羊毛线B.测定溶液的pH时,需预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润湿C.制备Cu(OH)2固体:用CuO与适量NaOH溶液混合D.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氯化氢气体,可通过氢氧化钠溶液洗气12.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同种元素的微粒质子数相同,所以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属于同种元素B.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所以有单质和化合物参与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C.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所以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酸性D.碳酸盐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所以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13.下列物质间的转化:①C→Cu②Cu→Cu(OH)2③Ca(OH)2→CaCl2④NaNO3→Na2CO3⑤Ba(OH)2→NaOH,可以通过一步反应完成的是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③⑤ D.②④⑤14.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许多成语中蕴含着物理变化、化学变化。下列成语中蕴含化学变化的是()A.水滴石穿 B.火烧赤壁 C.刻舟求剑 D.积土成山15.加油站必须贴的标志是()A. B. C. 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回答下列问题。(1)两个氮原子可表示为__________。(2)食盐水中所含粒子的符号__________。(3)写出“3CH4”中“4”的含义_________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下图中,①是钠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是三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试回答下列问题:钠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A、B、C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_______(写字母编号)。A和B两种粒子的________________相同,所以它们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中它们容易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C所表示的粒子的符号为________。18.(8分)某同学称取10g碳酸钙粉末,如图所示进行实验。(1)计算10g碳酸钙完全分解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_____(2)加热一段时间后欲停止实验,应先_____。(3)对加热后的剩余固体A进行实验,过程如右图所示。滤液B的溶质是_____;步骤III中生成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剩余固体A的成分是_____。(4)不使用酚酞试液和稀盐酸也可以确定剩余固体A的成分,写出方法、结论及依据_____。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化学小组的同学学习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三组实验:实验时观察到:实验一和实验一中分别_____和_____的现象,由此证明,两组物质之间均能发生化学反应。同学们照可行方案进行实验后,最终确定实验三中氢氧化钠和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为了科学处理废液,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实验一废液过滤后,将滤液倒入实验一的废液缸中,观察到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产生。由此可知实验一废液中的溶质为_____,实验二废液中的溶质为_____。将实验三的废液继续倒入废液缸中,无明显现象。将废液缸中固液混合物分离后,取滤液对其溶质的组成成分进行如下探究:最终滤液中含有什么离子?小海的猜想:含Na+、Cl﹣、SO42﹣;小韬的猜想:含Na+、Cl﹣、SO42﹣、CO32﹣;小海同学为了验证溶液中溶质的组成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得出结论:自己猜想成立,小韬的猜想成立。请对小海同学由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给予评价_____。小韬同学继续实验:取小海同学实验后的废液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后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观察到白色沉淀部分溶解,有气泡产生。得出结论:小海的猜想不成立,自己猜想成立。请对小韬同学由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给予评价_____。由上述实验探究过程可以得出,在确定溶液中可能存在的离子时,在选择试剂时需注意的问题是_____,进行实验现象与结论分析时应注意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C【解析】

假设混合物共100g,极端假设。设混合物只有FeO和CaCO3,则含Fe56g,则与Fe结合的O应该是16g,余下的28g是CaCO3;同理若为Fe2O3和CaCO3的混合物,则含Fe56g,与Fe结合的O应该是24g,应该含CaCO3的质量为20g,所以碳酸钙含量介于20g和28g之间。则CaCO3的质量分数20%---28%之间。故选C。2、A【解析】

A、由图像可知:60℃时,Na2Cr2O7的溶解度大于Na2SO4;故选项正确;B、20℃时,Na2Cr2O7的溶解度为80g,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故选项错误;C、硫酸钠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度先变大,再变小;故选项错误;D、30℃时,Na2Cr2O7的溶解度为90g,将210gNa2Cr2O7饱和溶中溶质质量=,溶剂质量=210g-99.46g=110.54g,降温到10℃,Na2Cr2O7的溶解度为60g,则110.54g水中最多溶解溶质质量为=,析出Na2Cr2O7质量为99.46g-60.324g=39.136g;故选项错误;故选:A。3、D【解析】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常见的化学性质有可燃性、助燃性、还原性、氧化性、毒性。【详解】A、稀有气体通电后发出有颜色的光,这种性质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B、干冰升华的过程会使周围环境的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凝结成小水滴,所以干冰能用于人工降雨,但这个过程属于物理变化,利用的是干冰的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用作吸附剂,吸附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D、氧气具有助燃性,能支持物质燃烧,因此氧气可用于气焊,助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故选D。4、B【解析】

A、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烧瓶用玻璃棒引流),并不断搅拌,使稀释产生的热量及时散出,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使用胶头滴管时,应垂直悬空,不要伸入容器内,故B不正确,符合题意;C、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保证带火星部分与气体完全接触),若木条复燃,则气体是氧气,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氢氧化钠时,因氢氧化钠易潮解,正确的操作方法是将放在烧杯内再称量,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5、A【解析】

A、发现火险或遭遇火灾时可拨打119火警电话,身陷火灾现场,根据具体情况合理自救,故说法正确;B、含氟牙膏可以防治人体缺氟而导致的龋齿,氟斑牙和氟骨病是氟过量引起的,故说法错误;C、人体中的常量元素主要有:氧、碳、氢、氮、钙、磷、钾、硫、钠、氯、镁;微量元素主要有:铁、钴、铜、锌、铬、锰、钼、氟、碘、硒,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有一百多种,不是人体都需要,故说法错误;D、人体缺少维生素A会患夜盲症,故说法错误;故选:A。6、B【解析】

刚开始时能够使气球膨胀,说明密闭容器内的压强增大,可以是反应产生了气体,也可以是反应或物质溶于水放热,使密闭容器中的气体受热膨胀,压强增大,但由于过一段时间又恢复到原状,说明应该是放热,随着时间的推移,热量散失了。【详解】A、硝酸铵溶于水是吸热的,温度降低,不符合题意;B、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同时放出大量的热,符合题意;C、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气球先膨胀,但是一段时间后不会恢复原状,不符合题意;D、氯化钠溶于水无明显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B7、B【解析】

A、茶氨酸分子是由C、H、O、N四种原子构成的,A选项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B、氧化物指的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茶氨酸由C、H、O、N四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B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C、茶氨酸中C、H、O、N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质量分数最小的元素是氢元素,C选项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D、茶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为“1”,通常省略不写,“g”是质量的单位,D选项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式的含义、根据化学式计算相对分子质量,根据化学式计算各元素的质量比,氧化物的含义,从化学式入手,宏观方面描述物质由元素组成,微观方面描述物质由微粒构成,不能混淆在一起;注意在描述相对分子质量时,不能与质量混淆;在进行相关计算时按照计算原则进行计算。8、C【解析】

A、安庆黄梅戏只是演戏,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徽州石头雕刻只是雕刻成不同形状,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C、界首彩陶烧制过程中包含着物质与氧气发生的氧化反应,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D、凤阳花鼓灯是用鼓做灯,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9、D【解析】

A.氯化钾溶于水而二氧化锰不溶于水,溶解后过滤,将滤渣干燥得到二氧化锰,将滤液蒸发结晶得到氯化钾,故正确。B.氢氧化钠中混有少量碳酸钠,滴入适量氢氧化钙溶液后,氢氧化钙溶液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氧化钠和碳酸钙沉淀,过滤,得到氢氧化钠溶液,故正确。C.假黄金(铜锌合金),加热后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黑色的氧化铜,而真黄金在加热的情况下不与氧气反应,可以鉴别,故正确。D.氧气不易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将足量氧气通入水中不能得到双氧水,故错误。【点睛】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10、D【解析】试题分析:向盛有二氧化锰的烧杯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反应会一直进行,不会停止,所以A错误,引燃密闭集气瓶中的木炭质量不会改变,因为质量守恒定律,所以B错误,向盛有一定量碳酸钙粉末的烧杯中加入稀盐酸,反应结束,但是其中的水不会变少,所以氧元素还一定含有,不会到零,所以C错误。故选D.考点:催化剂的性质质量守恒定律11、A【解析】

A.用灼烧法鉴别涤纶线与羊毛线,有烧焦羽毛气味的为羊毛,反之为涤纶,选项正确;B.测定溶液的pH时,如预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润湿,会导致酸性变弱,测得pH偏大,选项错误;C.制备Cu(OH)2固体:用硫酸铜或氯化铜等含铜的可溶性盐与适量NaOH溶液混合,氧化铜和氢氧化钠不反应,选项错误;D.二氧化碳和氯化氢都与氢氧化钠反应,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氯化氢气体,不可通过氢氧化钠溶液洗气,选项错误。故选A。【点睛】鉴别题要做到同一操作下或与同一物质反应时,现象要不同。除杂的原则:只除杂,不引杂。即所加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想要的主要成分反应,同时不能引入新的杂质。12、C【解析】

A、同种元素的微粒质子数相同,但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如水分子和氖原子,故选项推理错误。

B、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但有单质和化合物参与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如甲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选项推理错误。

C、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酸性,故选项推理正确。

D、碳酸盐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但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碳酸盐,也可能是活泼金属等,故选项推理错误。

故选:C。13、C【解析】

①碳和氧化铜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②铜无法直接转化为氢氧化铜;③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④硝酸钠是可溶性的盐,不能转化为碳酸钠;⑤氢氧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①③⑤能一步反应;故选C。14、B【解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A.水滴石穿,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B.火烧赤壁,有新的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C.刻舟求剑,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D.积土成山,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故选B。15、B【解析】

可燃性的气体与氧气或空气混合后遇到明火或温度达到着火点易发生爆炸,加油站内的空气中混有可燃的汽油蒸气,要防止引燃混合气体发生爆炸,故要严禁烟火。A、图中标志为注意危险标志,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图中标志为严禁烟火标志,符合加油站环境要求,此选项符合题意;C、图中标志为剧毒品标志,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图中标志为禁止左拐弯标志,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2NNa+、C1-和H2O每个甲烷分子中含有4个氢原子【解析】

(1)两个氮原子可表示为2N;

(2)食盐水中所含粒子:水分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的钠离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的氯离子,可以表示为H2O、Na+、Cl-;

(3)“3CH4”中“4”的含义:每个甲烷分子含有4个氢原子。

故填:2N;H2O、Na+、Cl-;每个甲烷分子含有4个氢原子。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22.99BC最外层电子数得到Cl-【解析】(1)由钠元素的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可知钠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由钠元素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11,表示原子序数为11;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则钠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1;(2)根据决定元素种类的是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因为BC的核内质子数相同,所以BC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3)由图示可知A、B两者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是7,所以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中都容易得到电子;(4)C表示的粒子表示氯离子,符号为:Cl−。18、0.1mol将导管从石灰水中取出Ca(OH)2CaCO3+2HCl=CaCl2+H2O+CO2↑CaO、CaCO3称量剩余固体A的质量m,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若m为10g,剩余固体A成分为CaCO3;若5.6g<m<10g,则为CaO、CaCO3;若m为5.6g剩余固体是氧化钙(合理即可)【解析】

碳酸钙高温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详解】(1)设10g碳酸钙完全分解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故10g碳酸钙完全分解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2)加热一段时间后欲停止实验,为防止水倒吸,应先将导管从石灰水中取出。(3)对加热后的剩余固体A进行实验,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滤液B滴加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说明溶液显碱性,故滤液B的溶质是氢氧化钙(Ca(OH)2);步骤III中生成气体的反应是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滤液B的溶质是氢氧化钙,剩余固体A加入水,生成滤液B和白色固体C,碳酸钙不溶于水,说明A中含有碳酸钙和氧化钙,故剩余固体A的成分是氧化钙和碳酸钙(CaO、CaCO3)。(4)不使用酚酞试液和稀盐酸也可以确定剩余固体A的成分的过程:称量剩余固体A的质量m,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若m为10g,剩余固体A成分为CaCO3;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