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重庆市北岸区重点达标名校中考押题化学预测卷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重庆市北岸区重点达标名校中考押题化学预测卷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重庆市北岸区重点达标名校中考押题化学预测卷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重庆市北岸区重点达标名校中考押题化学预测卷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重庆市北岸区重点达标名校中考押题化学预测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重庆市北岸区重点达标名校中考押题化学预测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生产过程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高梁酿造食醋 B.焚烧垃圾发电C.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D.石墨制成人造金刚石2.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紫色石蕊能使酸变成红色 B.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银白色的固体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 D.盛放浓盐酸的瓶子打开瓶盖后能看到白雾3.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A.有氧气参加的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氧化反应一定有氧气参与B.阳离子是带正电的粒子,带正电的粒子一定是阳离子C.活泼金属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的一定是活泼金属D.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4.如图下列所示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对玻璃片呼气 B.蜡烛燃烧C.湿衣晾干 D.灯泡通电发光5.把一定质量的锌粉放入Cu(NO3)2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体产生。下列对于滤渣的说法正确是A.只有Cu B.只有ZnC.一定有Zn和Cu D.一定有Cu,可能有Zn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石油属于可再生资源 B.开发核能和核废料不需要特殊处理C.卫生导航系统主要靠超声波来传递信息 D.手机既能发射电磁波也能接收电磁波7.下列涉及的化学观点,其说法不正确的是()A.微粒观:春天百花盛开香气袭人,“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B.辩证观:氯化铵与草木灰均能促进植物生长,但二者混合施用会降低肥效C.结构观: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溶夜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其溶液中含有相同的OH﹣D.变化观:自来水厂通过沉降过滤、杀菌等方法生产自来水,这些净水方法均属于化学变化8.狗不理包子是天津地方特色美食,其食材瘦肉中富含的营养素为()A.糖类 B.维生素 C.油脂 D.蛋白质9.某品牌自行车的下列部件中,所用材料属于合成材料的是A.刹车器——铝合金B.轴承——陶瓷C.轮胎——合成橡胶D.车架——钛合金10.一定质量的锌、铁分别和等量的盐酸反应,产生氢气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t1时,产生氢气的质量锌比铁大B.t1时,产生氢气的速率锌比铁大C.t2时,参加反应锌的质量与铁相同D.t2时,锌、铁消耗的盐酸质量相同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同学们兴趣的重要手段,结合下列实验,回答问题。为加深对燃烧条件的认识,进一步了解灭火的原理。某同学进行了探究实验:如图1所示:将同样大小的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放在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可以观察到________先燃烧,可以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金属活动性的实验,如图2所示:a试管丙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b同学们经讨论后认为该方案可以优化,________试管的实验是多余的。同学经讨论得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c去掉多余的实验,同学们将另两只试管中反应后的物质倒入同一大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过滤,得到不溶物和滤液,并对不溶物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烧杯中不溶物的成分是什么?向过滤得到的不溶物中加稀硫酸,若有气泡产生,则不溶物中一定含有_______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黄曲霉毒素(化学式为C17H12O6)广泛存在于变质的花生、玉米和谷物等农产品中,具有强致癌性。(1)黄曲霉毒素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

(2)黄曲霉毒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根据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图中A点的含义是_____,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与_____(填“甲”或“乙”)相似。小明同学用甲物质进行以下实验(如图2):①实验过程中,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②若甲在溶于水时会有热量放出,在向B中溶液再加入30g甲固体的过程中,除了感受到温度的变化,还会看到的现象是_____。③现利用E配500g10%的甲溶液,需用到的仪器有:烧杯、_____。A托盘天平(带砝码盒)B药匙C玻璃棒D漏斗E铁架台F量筒G胶头滴管。14.二氧化硅(SiO2)和二氧化碳性质相似。玻璃(含二氧化硅)瓶身经抛光处理,不易反应,而瓶口和玻璃塞上的磨砂将二氧化硅裸露出来。二氧化硅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硅酸钠(Na2SiO3),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常温下,硅酸(H2SiO3)和硅酸钠均为白色固体;硅酸钠有很强的粘合性,可溶于水,溶液呈碱性;硅酸钠与盐酸发生复分解反应有沉淀生成,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镁条在空气中久置表面会变黑。某小组同学设计并进行实验,探究镁条变黑的条件。【查阅资料】常温下,亚硫酸钠(Na2SO3)可与O2发生化合反应。【猜想与假设】常温下,镁条变黑可能与O2、CO2、水蒸气有关。【进行实验】通过控制与镁条接触的物质,利用右图装置(镁条长度为3cm,试管容积为20mL),分别进行下列5个实验,并持续观察20天。编号主要实验操作实验现象1先充满用NaOH浓溶液洗涤过的空气再加入2mL浓硫酸镁条始终无明显变化2加入2mLNaOH浓溶液镁条始终无明显变化3先加入2mL浓硫酸再通入约4mLCO2镁条始终无明显变化4先加入4mL饱和Na2SO3溶液再充满CO2镁条始终无明显变化5先加入2mL蒸馏水再通入约4mLCO2镁条第3天开始变黑至第20天全部变黑【解释与结论】实验1和2中,NaOH浓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实验1的目的是____________。实验3中,试管内的气体主要含有CO2、__________。得出“镁条变黑一定与CO2有关”结论,依据的两个实验是___________(填编号)。由上述实验可推知,镁条变黑的条件是___________。【反思与评价】在猜想与假设时,同学们认为镁条变黑与N2无关,其理由是__________。欲进一步证明镁条表面的黑色物质中含有碳酸盐,所需要的试剂是__________。【定量分析】小陆同学取了实验室存放较久的1克镁条和20克稀硫酸(足量)放入一支质量为30克的试管中,看到产生较多气泡,等没有气泡后精确称量,得到试管和内容物总质量为50.92克,小陆同学认为此反应产生的全部为氢气。试帮小陆同学计算这1克镁条中还含有多少镁?__________同学们经过讨论一致认为在操作和称量准确的情况下,实际含有的镁要小于计算结果。请你分析可以有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在师生联谊晚会上,化学老师表演了“吹气生火”的魔术。用棉花将一种淡黄色的固体包裹其中,将一根长玻璃管插入棉花团中吹气,稍后棉花团剧烈燃烧起来。同学们为了揭开这个魔术的秘密,进行了如下探究。(相关信息)①淡黄色固体成分是过氧化钠(Na2O2),②吹出的气体主要成分有氮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和少量氧气,③过氧化钠与氮气不反应,过氧化钠常温下不与氧气反应。(提出猜想)同学们发现残留固体呈白色,对该固体成分进行猜想:猜想Ⅰ:固体成分是Na2CO3,CO2参加反应;猜想Ⅱ:固体成分是NaOH,H2O参加反应;猜想Ⅲ:固体成分是Na2CO3和NaOH,CO2和H2O均参加反应。(实验探究)同学们在老师带领下用足量且潮湿的CO2气体通入过氧化钠粉末中,充分反应后,取白色固体于试管中配成溶液,设计实验对猜想进行验证。方法Ⅰ:蘸取少量溶液滴到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比较,pH大于7,甲同学认为固体是NaOH,其他同学认为他的结论不正确,同学们的理由是_____。方法Ⅱ:乙同学先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产生现象,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然后向上层清液中加入___溶液,看到溶液呈红色,验证了猜想Ⅲ是正确的。(拓展延伸)根据探究所获得的知识,丙同学认为用过氧化钠做“滴水生火”的魔术,从燃烧的要素考虑,要使魔术成功必须控制_____的用量。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C【解析】

A、高梁酿造食醋,有新物质产生,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B、焚烧垃圾发电,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C、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正确;D、石墨制成人造金刚石,碳原子排列方式发生改变,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C。2、D【解析】

A、酸能使紫色石蕊能变成红色,故A错误;B、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黑色的固体,故B错误;C、描述实验现象不能出现产物名称,应该描述为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放热,生成白色固体,故C错误;D、浓盐酸易挥发,瓶口易形成盐酸小液滴,所以盛放浓盐酸的瓶子打开瓶盖后能看到白雾,故D正确;故选D。【点睛】描述实验现象不能出现产物。3、D【解析】

A、有氧气参加的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但氧化反应不一定有氧气参与;故选项错误;B、阳离子是带正电的粒子,带正电的粒子不一定是阳离子,例如质子;故选项错误;C、活泼金属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的不一定是活泼金属,例如碳酸钙与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故选项错误;D、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故选项正确;故选:D。4、B【解析】试题分析:蜡烛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B.考点:物质的变化5、C【解析】

由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可知,将锌粉放入Cu(NO3)2溶液中,锌能置换出铜,生成了硫酸锌;由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体产生,说明了锌有剩余,溶液中无Cu(NO3)2。A、只有Cu,不符合题意;B、只有Zn,不符合题意;C、一定有Zn和Cu,符合题意;D、一定有Cu,可能有Zn,不符合题意。故选C。6、D【解析】

A.石油、煤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资源,错误;

B.核电站的核废料仍然具有放射性,必须进行专门的处理,错误;

C.卫生导航系统主要靠电磁波来传递信息,错误;

D.手机既能发射电磁波也能接收电磁波,正确。故选D。7、D【解析】

A、分子在不断运动,因此会花香四溢,香气袭人,选项A正确;B、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呈碱性,铵态氮肥能和碱性肥料发生反应生成氨气,降低肥效,选项B正确;C、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溶液中都含有氢氧根离子,故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选项B正确;D、沉降过滤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杀菌消毒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D不正确。故选D。8、D【解析】

瘦肉中富含蛋白质,而不是糖类、维生素、油脂,故D。9、C【解析】

有机合成材料主要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橡胶轮胎是由合成橡胶制成的,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故选:C。10、C【解析】t1min时,锌与盐酸反应曲线上点的纵坐标位置更高,说明此时锌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较铁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氢气多,由时横坐标表示时间,所以也表示0~tmin这段时间内,锌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氢气较铁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氢气多,所以也表明锌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较铁与盐酸反应更快;t2min时,两条曲线相交,且此后保持水来,说明锌与盐酸的反应、铁与盐酸的反应均已完全,且产生氢气的质量相同,由于氢气中的氢元素来源于盐酸提供的氢元素,所以产生等质量的氢气,也就说明参加反应的盐酸质量相同。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1)乒乓球碎片先燃烧温度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2)a、Mg+CuSO4==MgSO4+Cub、丙Mg>Fe>Cuc、铜铁(或CuFe)【解析】试题分析:(1)由于乒乓球碎片的着火点比滤纸碎片的着火点要低,故加热铜片的中部,可以观察到乒乓球碎片先燃烧;可以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2)a、试管丙中是将镁粉降入到硫酸铜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CuSO4==MgSO4+Cub、经讨论后,甲实验可证明镁的活动性强于铁,乙实验可证明铁的活动性强于铜,故该方案可以优化,丙试管的实验是多余的;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Mg>Fe>Cuc、向过滤得到的不溶物中加稀硫酸,若有气泡产生,说明一定含有排在氢前面的金属,即至少含有铁,而铜是肯定存在,因为在两试管溶液倒在一起之前,就已经生成了铜,故不溶物中一定含有铜铁(或CuFe)考点:燃烧条件的探究,金属活动性的探究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1∶865.4%【解析】

解:(1)黄曲霉毒素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2):(16×6)=1:8;(2)黄曲霉毒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乙C、E固体先溶解后又析出一部分CFG【解析】

(1)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A点的含义是: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所以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与乙相似;(2)①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甲的溶解度等于65g,可知该温度下100g水中做多溶解65g该物质,则50gB最多溶解32.5g的甲,所以B能溶得到的是不饱和溶液;再加入30g甲不能全部溶解,又溶解了12.5g,所以C饱和;升温到t2℃时甲的溶解度为90g,说明100g水中在此温度下可溶解90克甲,则50g水中最多溶解45g,共加了50g甲物质,所得溶液D仍为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溶解度降低所得溶液E是t1℃时甲的饱和溶液,溶解了32.5g;综上分析可知:C、E均是t1℃时甲的饱和溶液,溶解的溶质质量相等,溶剂的质量也相等,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②甲在溶于水时会有热量放出,所以在向B中溶液再加入30g甲固体的过程中,除了感受到温度的变化,其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又会溶解一部分,温度降低又有固体析出;③利用溶液E配制500g10%的甲溶液,需用到的仪器有:烧杯、量取液体用的量筒、定容的胶头滴管、搅拌用的玻璃棒,故选:CFG。【点睛】本题考查了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应用,了解交点的含义、会比较物质的溶解度大小、据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情况确定提纯的方法是解答问题的关键。14、SiO2+2NaOH=Na2SiO3+H2ONa2SiO3+2HCl=2NaCl+H2SiO3↓【解析】

二氧化硅(SiO2)和二氧化碳性质相似。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则二氧化硅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硅酸钠(Na2SiO3)和水,其化学方程式为SiO2+2NaOH=Na2SiO3+H2O;常温下,硅酸(H2SiO3)和硅酸钠均为白色固体;硅酸钠有很强的粘合性,可溶于水,溶液呈碱性;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硅酸钠与盐酸发生复分解反应有沉淀生成,其化学方程式为Na2SiO3+2HCl=2NaCl+H2SiO3↓。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2NaOH+CO2===Na2CO3+H2O验证氧气与镁条变黑的关系氧气,氮气2,5镁与氧气,水,二氧化碳接触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稀盐酸和石灰水0.96克氢气中混有二氧化碳,水蒸汽等【解析】(1)实验1和2中,NaOH浓溶液的作用是2NaOH+CO2===Na2CO3+H2O。(2)实验1的目的是验证只有氧气,没有二氧化碳和水时镁条是否会变黑。(3)实验3中,试管内的气体主要含有CO2、氧气,氮气。(4)得出“镁条变黑一定与CO2有关”结论,依据的两个实验是2,5,两者比较其它条件相同,只有二氧化碳的情况不同,且有二氧化碳的变黑,没有二氧化碳的不变黑,故证明镁条与二氧化碳有关。(5)由上述实验可推知,镁条变黑的条件是镁与氧气,水,二氧化碳接触。(6).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通常不发生化学反应,所以在猜想与假设时,可认为镁条变黑与N2无关(7).验证碳酸盐的方法是:将样品中加入适量稀盐酸,如果生成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样品中有碳酸盐。(8).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所以生成氢气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