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芯片公司人力资源风险管理范文_第1页
控制芯片公司人力资源风险管理范文_第2页
控制芯片公司人力资源风险管理范文_第3页
控制芯片公司人力资源风险管理范文_第4页
控制芯片公司人力资源风险管理范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控制芯片公司

人力资源风险管理

XXX有限公司

目录

一、人力资源风险管理过程...........................................3

二、人力资源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8

三、内部技术风险的特征............................................13

四、技术创新风险及其管理..........................................14

五、流程风险的识别和评估..........................................16

六、流程风险的应对................................................18

七、战略风险的识别................................................19

八、战略风险的应对................................................33

九、产业环境分析..................................................35

十、电源管理芯片市场..............................................36

H-一、必要性分析..................................................37

十二、项目基本情况................................................38

十三、项目风险分析................................................40

十四、项目风险对策................................................43

十五、SWOT分析说明..............................................45

发展规划分析.......................................................51

(一)公司发展规划.................................................51

1、公司未来发展战略................................................51

公司秉承"不断超越、追求完美、诚信为本、创新为魂”的经营理念,贯彻“安

全、现代、可靠、稳定”的核心价值观,为客户提供高性能、高品质、高技术

含量的产品和服务,致力于发展成为行业内领先的供应商。............51

一、人力资源风险管理过程

(一)风险识别

企业人力资源风险的识别可以从企业的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进行。

企业风险的识别过程包括感知风险和分析风险两个步骤,感知风险就

是通过调查,识别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的存在。如企业人力资源流失风

险的发生,可以从员工的年度辞职数量、员工辞职后企业不能正常运

作、客户的流失和商业秘密的泄露等中感知出来。

从企业外部进行就是利用外界的信息、人才市场行情动态、其他

企业已有的人力资源管理资料等进行分析,掌握社会人力资源的构成、

供求及变化状况,将企业的人力资源置于社会的大环境中考虑,以一

种系统论的观点来分析研究本企业的人力资源状况,把握住人力资源

运行的时代特征。

从企业内部进行就是利用企业的历史资料,对企业的运作历史、

企业文化的演进、企业制度的变迁、企业绩效及企业人力资本的运动

特性等方面进行历史分析比较研究,发现企业人力资源活动规律,寻

找出人力资源风险因素。

(二)风险评估

识别出企业人力资源风险因素后,需要对这些因素进行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就是对识别的风险做进一步的分析及量度,以便采取有针对

性的风险应对措施,从而将公司的损失减至最低或将损失控制在可接

受的范围。其主要的步骤为以下几点。

(1)根据风险识别的条目有针对性地进行调研。

(2)根据调研结果和经验,预测发生的可能性,并用百分比表示

发生可能性的程度。

(3)根据风险程度排定优先队列。风险评估通常是以重要性排序,

可从损失的可能程度和损失概率两个方面进行评估。

常用的风险识别与评估方法,如专家意见法,蒙特卡罗法、外推

法、风险价值法、多层次模糊分析法等均可用于人力资源风险的识别

与评估。

(三)风险应对

对常用的风险应对策略在人力资源风险管理运用中需关注的问题

分述如下。

1、风险降低

风险降低策略的途径一是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二是降低

风险事件的损失程度。降低风险事件发生可能性的措施,包括以下几

点。

(1)进行企业文化的宣导,培养企业凝聚力。

(2)系统性地对员工加强后续培训,减少员工工作上的障碍,并

提高员工胜任能力。

(3)强化身体锻炼,增强身体素质,定期对企业从业人员进行体

检,做到有病早发现早治疗。

(4)加强对员工的考核,以发现员工工作的优点和不足,激励员

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员工的素质,改善组织的效率,考核的结果也

为员工今后的薪酬、培训、晋升、换岗等利益提供依据。

(5)科学合理地采取激励约束机制,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

并减少人力资源流失的可能性。例如,采取经济刺激措施(工资和/或

利润分享),明确管理责任和分散决策,或生活方式的利益(给关键

员工所需要的尊敬和鼓励,或给他们喜欢的生活方式等)等。

降低风险事件的损失程度的措施,包括以下两点。

(1)为企业关键岗位储备人才,使关键岗位人员一旦出现意外或

辞职行为,企业可以在短期内很快复原,从而减小损失程度。

(2)合同约束。对于员工流失风险有些企业在合同中规定人员流

出后,在若干时期内不能与客户合作,或者不得从事与本企业竞争的

业务活动等用以减少风险损失。

2、风险回避

人力资源风险可能源自人力资源本身的特点或人力资源的管理过

程,实际并不可能完全回避。因而,此类策略的采取需在考虑风险损

失的大小及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基础上,考虑对那些预计损失较大,

发生可能性也较高的风险采取此类措施。

还需关注的是,在回避某项人力资源风险时,常常会引入另一项

风险。因此,人力资源风险管理需要综合考虑其影响。例如,企业去

各大院校招聘大学应届毕业生,这不仅有利于企业知识的更新,而且

能够带来积极的企业文化与价值观,通过适当的引导,能使员工与企

业发展的目标有效的结合。然而,与此同时,应届毕业生工作经验不

足的问题,是否能融入到企业现有的工作团队中的问题,都有可能产

生新的风险。

3、风险分担

人力资源风险分担可考虑以下措施。

(1)人力资本租借。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本租借时,明确约定所租

借的人员在正常的工作条件下,被租借人医疗费用、人身意外等均由

其原雇佣方负责。但必须注意的是企业在与自身所雇的人员签订风险

转移合约时要考虑到国家和地方所制定的有关法律法规,以免转移了

人力资源风险却又产生了新的法律风险。

(2)人力资源外包。前文已述及相关概念。在此方面的典型案例

有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华为公司)的人力资源外包策略。华为

公司是中国一家大型民营企业,比较早开始进行人力资源外包。华为

公司最初将其物业管理这一块外包给了戴德梁行。当戴德梁行接手华

为在龙岗区坂田基地的物业管理之后,不但通过内在的挖掘潜力与自

身管理能力的提升,大大降低了原来由华为公司自己操作物业的各项

人力资源管理费用,而且还极大地提升了物业管理的品质。又如,对

招聘IPQC这一品质管理岗位的工作人员而言,若华为公司自己招聘,

必须要按华为公司的平均工资水平来支付劳务成本。于是,华为公司

将此类人力资源聘用外包给鹏劳人力资源管理公司,结果按照市场上

通行的工资水平(不到华为公司工资水平的一半),招聘到所需的人

员来从事该岗位的工作。并且,从事该岗位的人员是由鹏劳公司来管

理。这样一来,还使华为公司规避了因人员不满而引起劳资纠纷的可

能性。

(3)保险策略。企业还可以结合保险的险种和自己企业人力资源

风险状况选择哪些风险购买保险。例如,对于企业职工可能患的重大

伤残或重大疾病可以通过购买保险来防范,于是将相关风险转移到保

险公司。

4、风险接受

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源风险领域及风险大小的企业,对于员工一般

的常见病或轻微工伤可采取风险接受策略,而对于员工重大疾病的风

险则可采取疾病保险或其他策略。对于员工流失风险,对于一般员工

(素质要求不高,且容易从人力市场获取)的流失风险采取风险接受

策略。

二、人力资源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

人力资源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人力资源管理制度风险

人力资源管理相关制度包括:员工手册、岗位管理、人员招聘录

用、劳动合同管理、定期考核、新员工岗前培训或新员工见习、员工

培训、奖惩、薪酬分配、职业安全与劳动保护、社会保障等。这些制

度如果设计不合理,或缺少必要的内容,则可能给企业带来重要损失。

例如,如果企业与员工之间聘用与被聘关系过于简单和不规范,为员

工流动打开了方便之门。又如,薪酬体系的不合理,培训体制的缺失,

考评制度的不公正等,诸如此类种种制度的弊端都隐藏着风险的种子。

(二)招聘风险

在招聘中,由于求职者与企业之间关于求职者能力认知的信息不

对称,从而导致企业招聘面临着两种逆选择风险:一是错误地接受了

本来不适合企业的求职者;二是错误地拒绝了本来适合于企业的求职

者。这两种情形,或者会给企业增加费用,或者使企业丧失机会。

不仅如此,招聘风险还可能进一步影响到人力资源的其他相关风

险。例如,招聘了品行不合格的员工,为道德风险的产生埋下了祸根;

招聘身体状况不佳的员工,为健康风险的发生留下了后遗症;招聘爱

跳槽的员工,为员工流失风险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三)员工流失风险

此部分风险尤其需要关注关键员工流失问题。从企业的角度,关

键岗位人员流失可能给企业带来很大损失。包括增加该岗位的人工成

本,重新招聘和培训;在某些情况下,还可能引起工作进度的拖延,

甚至造成组织的瘫痪,或者造成企业赖以生存的商业机密的泄露。

除此之外,流失的员工到一个竞争对手那里,可能损害到本企业

的业务和与客户的关系。流失的员工可能挖走顾客或进一步带走其他

关键员工,或者设立一个与公司竞争的公司。

员工流失风险可分为显性流失和隐性流失。当员工对现行工作不

满,或者在一些企业中,因各种原因使其员工看不到企业未来的发展

方向或者缺乏安全感时,可能对企业前景产生错误的估计,结果人心

涣散,辞职情况频繁。这种事实上的失去,即是显性流失;而当员工

只是在心里产生不满,并没有选择离开,而是采取消极怠工,甚至为

其他组织服务的方式继续留在原工作岗位上,这种情形即为隐性流失。

这种隐性流失如果不能为企业所发现,企业不仅需要继续为之支付人

力成本,还可能为之承担经营上的损失,因而它的破坏性可能比显性

流失更大。

(四)道德风险

员工会否因道德问题使得企业产生不必要的损失,是企业必须关

注的问题。商业贿赂或欺骗消费者的行为可能严重影响企业的声誉。

企业应当设立一定的道德标准或行事准则,明确个人责任,使员工警

惕不道德的做法。这样的道德标准或行事准则,其内容应当包括以下

几点。

(1)与收取和给予贿赂、雇金、礼物和招待相关的政策。

(2)报告道德败坏事件的程序。其程序应当保证让通风报信者不

被人打击报复。

(3)对于顾客、竞争对手、供货商、其他员工和公众的违法或不

道德活动的处罚等。

(五)渎职风险

从员工本身来看,员工本身的不胜任是产生渎职风险的重要原因

之一。然而,在一个企业中,引发员工隐性渎职的原因很多,既可能

有企业文化环境等因素,也可能是管理者本身的问题。渎职风险分为

显性渎职和隐性渎职。显性渎职造成的损失是易见的,企业可采取合

同约束,并诉诸于法律。

从企业文化环境来看,如果员工对先进管理理念仿其表却未谙其

里,则可能发生隐性渎职。如果员工的行为举止及氛围并未得到根本

改变,其结果导致员工并未真正执行先进的管理经验,就是一种隐性

渎职。

(六)专业能力风险

企业可能缺乏教育培训或让员工事业发展的机会。这往往表现在

企业整体知识水平落后,与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形势脱节,从而使企

业的知识能力无力支撑企业的长期发展。该风险往往在知识更新速度

较快的高科技行业企业中表现最为明显。

专业能力风险还包括管理层缺乏领导魄力或经营管理常识问题。

有的企业的人事选拔制度遵循等级模式,即提升到某一级别的管理者

必须在下一级职位中任职达到一定的年限,逐层向上提升,并将选拔

范围放到最小的圈子,最后的结果是大部分的领导职位由不能胜任的

人所担任。

(七)团队合作风险

组织内团队的密切合作是企业顺利实现经营目标的必要条件,而

企业完成经营目标又是企业人力资源投资最终产生经济效益的前提,

因此,团队合作状态关系到企业人力资源投资的最终收回。如果员工

之间不能建立协调关系,会影响组织效率、效果从而带来团队合作风

险。

(A)人力资源外包风险

人力资源外包,是企业通过与外部的人力资源管理业务承包商签

订合同,由外包公司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服务,而企业支

付给外包公司酬金的一种交易形式。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风险因素主

要包括以下几点。

(1)法律方面。人力资源外包需要完善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其具体

运作。如果缺乏相关的制度规范,则可能蕴藏较大的法律风险。

(2)内部员工管理方面的风险。一方面,将人力资源外包,可能

需要对现有员工的调整,例如辞退,被换岗,或者被取消或减少训练

机会。如果处理不当,会影响其他在岗或转岗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

而对企业造成负面的影响。另一方面,人力资源外包,还难以培养员

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增加了道德风险和团队合作风险。

(3)选择外包服务商的风险。在对外包服务商的选择中,企业冒

着很大的决策风险,外包合作中的冲突或失败不仅会极大地影响企业

的正常经营,而且会影响企业的市场地位。外包服务商的选择通常是

为了降低运营成本、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但如果合作不当,无疑

会导致企业的严重损失。

(4)企业商业信息安全的风险。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些业务内容对

企业来说很可能是商业秘密;当企业把这些业务外包时,就意味着外

包服务商掌握了企业的这些商业秘密。这些机密一旦泄露给竞争对手,

可能对企业造成极其不利的影响。

三、内部技术风险的特征

1、内部技术风险是一种可以管理的风险

无论是哪一类技术风险,如果管理得当,都能将其限制在可容忍

的范围之内。例如,技术创新风险。为了保持企业在技术上的领先地

位,企业需要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技术开发。如果开发不成功,

则不仅使相关的投入成了损失,而且使企业在经营上处于困境。为此,

企业必须加强对其的风险管理。比如,在对信息系统投资前,进行可

行性评估,充分权衡其投入产出;在信息系统使用过程中,加强组织

管理,树立风险意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防范和控制风险损失的发生

和发展,使受控的技术创新活动向预期目标发展。

2、内部技术风险是一种动态风险

内部技术的开发或运用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所有的过程都

是有目的、有组织地进行,每个阶段都包含有分析、评价、决策和实

施等符合逻辑的理性行为。不同阶段呈现不同的风险特征。由此决定

了技术风险管理过程会受到许多可变因素以及事先难以估测的不确定

性因素的作用和影响。这些因素的影响使技术风险管理的结果具有不

确定性。因而需要针对不同特征的风险进行系统性的考虑,使风险处

于受监测状态,以减少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降低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

四、技术创新风险及其管理

技术的先进性是一个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技术创新风险是指企业

在经营过程中由于所拥有的专有技术方面的因素的不确定性导致经营

失败的可能性。

1、技术创新风险存在的主要领域技术创新风险可能存在于以下领

域。

(1)技术的先进性。企业所拥有的技术是否具有独特优势,是否

已被市场所淘汰。

(2)技术的可靠性。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无故障地发挥其

特定功能的概率。

(3)技术的合规性。本企业所拥有或使用的技术,与国家产业政

策方向是否一致,技术与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是否相符合。

(4)技术的市场可接受性。一项技术是否为使用者接受,决定了

其市场前景。

2、技术创新风险的来源

(1)技术领先地位的不确定性。对大多数企业而言,均很难一直

保持在同行业同领域中的领先地位。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发

展迅速,这种时效性越来越短。如果企业失去技术领先的地位,其高

收益将降低或失去,从而增加企业的风险。

影响技术领先地位的因素可进一步分为三方面原因。其一,技术

本身的特点。如果技术与产品或服务直接相关,即技术凝结于产品的

性能结构或服务方式中,随着投入市场,可能被其他企业所模仿。如

果仅存在于企业内部,则可能继续保持领先地位。此外,技术本身的

先进程度也会影响到竞争对手的模仿能力,如果具有较大的先进性,

则竞争对手需要更长的时间来模仿。其二,外部环境的影响。如果竞

争对手实力较强,则可能短期内取代本企业的技术优势,反之,则需

较长时间。法律保障制度的完善程度也会影响到被模仿的可能性。其

三,企业自身保密工作的有效性。在技术开发,生产或销售过程中,

如果十分重视技术保密工作,可以减少技术资产被窃取的危险,从而

维护技术优势。

(2)社会环境的变化。外界变化对企业技术收益的实现可能产生

很大的影响。例如,市场对技术的接受程度,技术会否过于超前以至

于不被顾客所接受,法律法规的变化等。一个极端的例子是,如果美

国食品药物管理局规定禁止出售任何形式的基因食品和药品,那么将

会直接影响到从事基因药物和食品研制企业的经营。又如,不符合汽

车尾气排放标准的汽车,可能无法在市场上出售。

五、流程风险的识别和评估

可用于流程风险分析的方法很多,本书介绍4种适用于流程风险

分析与评估的方法:风险清单识别法、流程图法、风险矩阵评估法和

内部威胁分析法。

(一)风险清单识别法

风险清单识别法是指根据事先设计好的清单(或表格,问卷),

根据了解的情况或请相关人员逐一回答或补充清单所列示的内容。这

样的清单应详细列示企业经营流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因素。由于

强调完整性,所以清单可能会很长。风险管理者根据风险清单的填写

内容,构建特定企业风险管理的框架,并据以评估特定企业特定流程

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寻找可供改进的途径。

(二)流程图法

流程图是指用表示有一定含义的符号和图形来反映一个单位或组

织的内部业务在该组织内部有序流动的图表。它可以用来描述系统内

各单位、人员之间业务关系、作业顺序以及管理信息的流向。流程图

有不同的画法。绘制良好的业务流程图,可以直观地表现某项业务在

单位或组织内部执行的情况。一张流程图的核心内容可由3部分构成。

(1)流程目标。流程目标是对业务流程所要达到目的的明确阐述。

(2)流程活动。流程活动反映了在流程中为达到流程目标而采取

的个别行动和步骤。业务流程中的业务活动种类繁多,包括决策制定、

信息收集、信息处理和沟通、流程监控及改进实施行为等。大多数业

务流程包含很多活动,而这些活动又由更具体的步骤构成。

(3)业务流程中的信息流。也就是在业务进行的过程中,何种信

息以何种形式在内部流动,或者传递到单位外部。

(三)风险矩阵评估法

风险矩阵评估法是评估运营风险的常见办法。它是采用风险矩阵

分析表,对影响风险的因素进行识别的一种结构性方法。通过风险矩

阵对流程风险的潜在影响进行评估,是一种操作简单且将定性分析与

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可以将风险清晰、直观地显示出来,识别出

哪一种风险的影响最为关键,同时风险矩阵还可以对整体风险给出综

合评价。

基于风险矩阵的流程风险评估方法体系主要由风险矩阵设计、风

险等级的确定、风险因素重要性排序、指标重要性权重的确定、总体

风险水平评价等内容组成。

(四)内部威胁分析法

内部威胁分析的目的是评价流程风险对组织的影响。它可分为4

个关键步骤。

(1)识别流程风险源。

(2)确定流程控制所涉及的控制活动。流程控制指企业管理层设

计的用于处理各种流程风险的控制活动。需要关注的是,虽然一种控

制活动可能降低多种风险,但是流程控制活动往往倾向于关注流程中

的某一特定风险。

(3)设计评价指标体系。企业可以设计评价指标体系作为评价流

程风险是否构成直接威胁的基础。这首先需要确定应当监控哪些评价

指标,然后将这些指标与特定风险联系起来,并判断这些风险是否可

能产生负面影响。

(4)评估流程风险。该工作可分为以下3步。

①评估风险造成负面影响的可能性及影响程度。

②评价指标和风险分析相结合。

③识别高风险领域。

六、流程风险的应对

流程风险涉及企业内部业务流程的各个环节,且具有明显的向后

传递性。为控制流程风险,企业一般可采取以下应对措施。

(1)获取高级管理层的支持。流程风险的控制,往往涉及组织机

构的职责划分,作业方式的变动,只有取得高级管理层的支持与参与,

才可真正地发挥效应。

(2)以战略为导向,把企业流程风险管理与企业战略有机结合起

来,以减少流程管理的盲目性,并以战略愿景鼓舞员工进行流程风险

控制的信心。

(3)流程风险管理与企业业务拓展、生产活动密切相关,其最终

目标必须面向顾客和市场。

(4)在对业务流程的风险进行深入剖析的情况下,对各个具体风

险领域按其严重程度进行排序,并选择时机和环节,对其加强精细化

管理或进行流程再造。

(5)控制流程风险所涉及的流程改进一般应采用渐进式、分阶段

推进的办法。

(6)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将自动化控制与人工控制相结

合。

(7)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

(8)在流程风险控制中设置风险管理与预警管理机制,对风险进

行预警预控。

七、战略风险的识别

企业战略的形成,经历确定愿景及使命、制定战略目标、进行战

略分析、选择战略方案和实施战略方案几个阶段,战略风险正是从这

一战略管理过程中派生出来的。在这一过程中,每个阶段的战略任务

不同,呈现出的战略风险也是不同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企业战略风险

的整体。

(一)企业在确定愿景及使命时的风险识别

确定企业愿景及使命时的风险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不清楚自己经营的领域,企业的业务是什么?企业管理

者往往是以产品来定义自己的企业而不是以客户需求定义自己的企业,

从而给企业经营带来巨大风险。

(2)企业不清楚自己的使命是什么?因而企业愿景就不能激发员

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创造力。

(3)企业不能清楚地描绘出未来发展前景是什么?因而不能凝聚

人心,吸引人才,对员工也不能形成重大挑战。

(4)企业的愿景不是基于未来客户需求,目标市场,针对企业自

己经营中存在的问题来拟定的,不具有一般性和普遍性,而中国目前

许多企业的愿景都是口号,内容空洞,形式主义严重。

(二)制定企业战略目标的风险识别

合理的战略目标是基于企业未来3〜5年的市场分析、行业分析、

企业发展方向等问题进行认真分析的基础上,经过各种战略目标方案

比较得出的。战略目标是企业安排工作的基础,它决定了企业的架构,

必须采取的关键行动及对人员的任务分配。因此战略目标既是设计组

织架构和业务流程的基础,又是设计各个业务单元和各个部门经理工

作的基础。战略目标由8个关键领域组成:市场、创新、人力组织、

财务资源、实物资产、生产力、社会责任和最后所必备的利润。他在

评估一个企业的运营时对这些目标的需要进行了解释。Drucker表示一

项业务首要的是能产生顾客,因此需要有一个市场目标。企业必须能

进行创新,否则将会被竞争者淘汰,因此需要有一个创新目标。所有

的业务依赖于三项生产要素:人力资源、货币资源和实物资源,因而

必须要有这些资源的供应、使用和开发的目标。这些资源必须被有效

使用,如果企业想要存活下去,这些资源的生产力必须提高,这就导

致了生产力目标。业务是存在于社会与社区中的,因而必须对业务所

导致的环境影响负责。Drucker由此争论道,企业必须要有关于社会责

任方面的目标。最后,他说企业还须树立利润目标一否则任何其他目

标都达不到。所有这些目标都将产生成本,招致损失,只有靠业务所

产生的利润来弥补。与这些目标相联系,隐含着五个主要的风险领域:

①这些目标与公司战略结合不紧密;②这些目标未能覆盖到公司的关

键业务领域;③这些目标不精确;④在达到这些目标时,缺乏相应的

管理经验;⑤与这些目标相联系的初始风险评估过于肤浅。

(三)企业战略分析的风险识别

战略分析是企业制定战略的第一步。企业通过对内外部环境的分

析得出一系列战略依据和条件假设,再根据这些依据和假设制定出战

略方案。因此,战略家能否全面、系统、准确地获取内外部环境信息,

从中选择和确定对企业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关键因素并洞悉这些关键因

素之间的关系,形成正确合理的战略假设,关系着后续的战略选择和

战略实施。如果企业战略领导者在战略分析阶段忽略了某些关键因素

或是对战略的边界条件做出了错误的判断,就会产生战略假设风险。

以20世纪80年代美国汽车业为例,日本车在美国市场的占有率由

1978年的12%上升至1981年的22%,1980年和1981年两年间,美国

汽车制造商共蒙受了大约35亿美元的损失,究其原因,主要是美国汽

车制造商对顾客需求的判断出现失误,当许多顾客的需求已经转向简

便、经济型的交通工具时,美国汽车制造商还在坚持超大型汽车的设

计,这是一种典型的战略假设风险,其结果使相当数量的美国汽车企

业最终无法摆脱破产倒闭的命运。

(四)企业战略选择的风险识别

战略选择是指在战略分析的基础上从战略假设条件决定的多种可

供选择的战略方案中挑选和确定最终实施方案的过程,战略选择过程

也就是战略决策过程。企业选择不同的战略会表现出不同的风险特性,

下面将对各种战略的风险特性逐一进行说明。

1、企业竞争战略的风险识别

(1)成本领先战略可以使企业具有成本优势,但同时也使企业投

资较大,退出壁垒增高,导致企业高层管理者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于

降低成本,而忽视企业外界环境的变化,给企业带来风险。

(2)由于科学技术发展很快,在行业内出现了新的成本更低的竞

争对手,因而对原有企业形成威胁。

(3)由于高层领导注意力集中于降低成本,而忽视企业的安全及

环境保护,出现了员工伤亡及环境污染,受到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处罚

或停产,形成企业风险。

(4)实施产品差异化战略要用较好的原材料,成本会提高,若成

本上升超过了产品差异化所取得的利润,企业将面临亏损。

(5)顾客对差异化战略所支付的额外费用是有一定极限的,若超

过了顾客支付的极限,顾客就转而去购买成本领先战略的产品,这会

对实施差异化战略的企业形成威胁。

(6)实施产品差异化战略,其产品市场占有率不高,也会对企业

经营形成威胁。

(7)集中战略的风险在于这种战略对环境适应能力差,经营风险

较大。

(8)当市场发生变化,市场上出现新的替代产品时,集中战略的

产品需求量下降,企业受到严重冲击。

(9)当消费者偏好发生变化,消费观念更新,社会环境的变化及

其他原因造成目标细分市场的替代,导致市场结构性变化,则集中战

略优势消失,形成企业的风险。

2、企业多元化战略的风险识别

(1)企业实施多元化战略,使高层管理者在各业务领域间的协调

工作大大复杂化,精力分散,使管理效率降低,反而使企业绩效降低,

形成企业的风险。

(2)企业进入新的业务领域,面临缺乏经验,缺乏必要的人才和

技术资源,还要克服进入壁垒,使企业面临新的风险。

(3)企业实施多元化战略,分散了企业资源,使主业得不到充足

的资源支持而陷入困境,造成企业风险。

(4)企业多元化战略对管理者素质要求较高,企业多元化往往是

以企业管理者的经营能力来决定的,而主要不是由其他客观因素来决

定的。企业管理者经营能力不高,企业又实施多元化战略,造成企业

风险。

(5)企业对多元化战略分散经营风险的作用不能估计过高,国内

外大量学者研究结果显示,企业多元化战略与企业绩效没有必然的内

在联系。

3、企业纵向一体化战略的风险识别

(1)纵向一体化会提高企业在行业中的投资,从而增加商业风险。

(2)纵向一体化所付出的代价有时比向外部购买还要昂贵,同时

也降低了企业满足客户需求的灵活性,这会给企业带来风险。

(3)纵向一体化会出现在价值链各阶段生产能力的不平衡,造成

企业经营的被动,使企业面临风险。

4、企业集团的风险识别

(1)我国大型企业集团母公司多数为国有独资公司或国有控股公

司,目前母公司还担负着政府社会职能,造成母公司现代企业制度建

设相对滞后,母子公司体制冲突严重,使企业集团面临风险。

(2)集团内部结构调整不完善,子公司之间或母子公司之间存在

同业竞争,集团群体优势难以发挥,集团内成本中心想成为利润中心,

利润中心想成为投资中心,母子公司不能一体化运作,企业集团内部

重组任务繁重,使企业集团面临风险。

(3)受地方政府或部门干预,我国大型企业集团有计划经济体制

的惯性,行政手段管理的影响较深,企业集团内部资源缺乏整合,母

子关系不顺,非市场原则的关联交易严重,纠纷不断,使企业集团面

临风险。

(4)企业集团法人治理结构尚未规范,母公司决策指令得不到贯

彻,子公司滥用权力各自为战,相互之间联系差,不能密切合作。

(5)企业集团信息化水平不高,因而管理效率低,机制不灵活,

对市场反应不灵敏,决策速度缓慢。

5、企业跨国经营战略的风险识别

(1)企业跨国经营区位选择方面,如何在地理上分布企业价值链,

是集中分布,还是分散在世界各地,均会给企业带来不同的风险。

(2)跨国经营应当考虑目标国家的环境因素、市场因素、生产因

素、金融因素等,其所承担的风险远比国内市场大得多,需作认真的

风险分析。

(3)根据企业内部条件及外部环境决定企业目标市场进入方式,

在商品出口、技术转让、合同安排、直接投资等各种进入方式均有不

同的风险也需作认真分析。

(4)我国企业跨国经营中存在着企业规模小,经营能力薄弱,跨

国经营和国家的地区分布不合理等现象,都使经营风险增大。

(5)我国企业跨国经营中信息不灵,缺乏对国际市场了解,经营

决策失误,缺乏具有跨国经营素质的人才,国有企业机制及体制限制,

都给跨国经营造成风险。

6、企业并购的风险识别

(1)并购后不能很好地进行企业整合的风险。企业在通过并购战

略进入一个新的经营领域时,并购行为的结束只是成功的一半,并购

后的整合状况将最终决定并购战略的实施是否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企

业完成并购后面临着战略、组织、制度、业务和文化等多方面的整合。

其中,企业文化的整合是最困难的。企业文化是否能够完善地融为一

体影响着企业运营的各个方面。

(2)并购目标选择不当的风险。企业在并购前,或者没有认真地

分析目标企业的潜在成本和效益,过于草率地并购,结果无法对被并

购企业进行合理的管理;或者对协同效应估计过高,并购后预期的协

同效应并没有发生,结果遭到失败。

(3)支付过高的并购费用的风险。当企业想以收购股票的方式并

购目标企业时,对方往往会抬高股票价格,尤其是在被收购企业拒绝

收购时,会为收购方设置种种障碍,导致收购代价增加。另外,企业

在采用竞标的方式进行并购时,也往往要支付高于标的物的价格才能

成功。这种高代价并购会增加企业的财务负担,使企业的并购风险加

大。

7、企业战略联盟的风险识别

实践表明,企业战略联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组织。据统计,令人

不满意的战略联盟占总战略联盟的40%〜70%。这是由于联盟各方利益

结构不对称,竞争条件不同,联盟在各企业战略中所起的作用不同,

各方对联盟投入的资源不平衡,各方的企业文化不同,各方对联盟的

期望不同,各方加入联盟的目的不同等原因,使企业战略联盟存在较

大风险。

8、企业稳定型战略的风险识别

(1)企业若长期采用稳定型战略,企业发展速度缓慢,而当今企

业外部环境变化十分迅速,企业仍维持原来的战略是十分危险的。

(2)从稳定型战略向其他战略过渡需打破原来的资源分配的平衡,

为此需要较长的时间,而此时企业领导往往把眼光集中于企业内部管

理模式及组织机构调整,也容易忽视外部环境变化,这都是稳定型战

略的风险。

9、企业紧缩型战略的风险识别

(1)企业若采用紧缩型战略,企业会陷入消极状态,职工士气低

落,这种状态本身就威胁到企业的生存,更加剧了企业经营的困难,

风险极大。

(2)企业经营者在做出放弃或分离某些经营单位决策时,若决策

者犹豫不决,优柔寡断,该放弃和分离的不能及时地放弃和分离,则

有可能会把整个公司自身拖垮,以致使整个公司倒闭破产,风险极大。

以上简述了各种类型战略主要的风险所在,具体到企业战略选择

的时候,可能还会面临下面一些风险。

(1)现行战略已渗透到企业组织中,企业高层管理者在作战略选

择时受过去战略的影响较大,这种对现行战略的继承性及惯性有其优

点,但如果现行战略有重大缺陷或企业外部环境已发生很大变化,而

企业高层管理者仍沿用原有战略而持续不改,将会给企业带来较大风

险。

(2)企业领导人的价值观及对风险态度不同对战略选择影响极大。

甘冒风险,对风险持乐观态度的决策者会选择风险较大,收益也较大

的战略方案,相反就会选择风险较小,收益也较小的方案。在某种程

度上来讲,企业风险受企业领导人价值观影响很大。

(3)企业战略选择往往是一个协商的过程,在战略决策过程中,

政治行为会对战略选择施加各种影响,同时战略选择也是企业内部各

方面人事关系及政治权力“博奔”或“妥协”的结果,而并不完全是

理性分析的结果。如果企业最高领导人因迁就企业内部人事关系及政

治权力和利益平衡,采用较为平稳的战略方案,而错过大发展的良机,

这也会给企业带来极大风险。

(4)有些战略决策必须要在某个时限前作出,由于时间紧迫,来

不及对战略作全面的评价分析,因此这种战略方案由于考虑欠周全,

会给企业带来风险。

(5)一个好的战略,如果出台的时机不当,也会给企业带来麻烦,

甚至会带来灾难性后果。

(6)由国有企业领导人任期制所决定,企业高层管理者只关心企

业近期绩效,因此就会选择短期见效的战略方案,而不会或较少考虑

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方案,这也会给企业带来风险。

(7)如果企业高层领导选择的是一种对竞争对手形成挑战的进攻

型战略,则可能会引起竞争对手强烈的反击,而企业又没有充分的准

备来应对这种反击,会造成企业较大风险。

(五)企业战略实施的风险识别

战略方案确定后,企业要整合实现战略目标所需要的各种资源、

能力和其他条件,如果企业已有的组织结构、资源、能力和文化无法

支持企业战略目标的实施,就会导致“战略错位风险”。成功的企业

战略实施需要战略目标与实施条件之间的高度匹配,具体表现在以下

几个方面。

(1)当企业制定了很好的战略,但执行很差,使企业处于艰难境

地,而一旦出现这种情况,管理人员的第一个反应往往是从战略本身

去找问题,而不是从执行中找问题,结果是重新修订出来的战略,仍

然执行很差,最终使战略收效甚微,甚至以失败告终,企业风险很大。

(2)当企业没有能制定出好的战略,但企业却执行得很好,这里

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企业在战略执行过程中,发现了原有战略的

不足之处,采取各种措施弥补了原有战略的缺陷,避免了某些失误,

挽回了一部分损失;另一种情况是企业认真地执行了这一不良战略,

加速了企业的失败,企业风险很大。

(3)当企业没有能制定出好的战略,而企业也没有很好地执行,

也会使企业遭到损失,企业风险也不小。

(4)企业战略的实施要求企业各个部门分工合作,才能贯彻执行,

但每个职能部门或子公司都有其本位利益,这种本位利益与企业整体

利益会有一些矛盾和冲突,有时也是不可避免的,若企业的这种矛盾

冲突不可妥协、调解,则企业战略目标将无法实现,企业面临风险。

(5)企业战略的实施要在企业高层领导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下

进行,企业每个部门要接受上一级的命令和指挥,但在企业实际工作

中,由于企业缺少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机制,实际工作中却经常违背

这一原则,使企业战略不能取得应有效果,甚至失败,这是企业的风

险。

(6)企业战略的实施应当贯彻权变的原则,企业处于千变万化的

不确定的外部环境中,要求企业具有预见能力、应变能力,若企业外

界已经发生环境变化,而企业反应迟钝,没有应变能力,将使企业面

临风险。

(7)企业战略实施有5种模式:指挥型、变革型、合作型、文化

型、增长型。实际上在战略实施中应当是这5种模式的综合,有哪一

方面工作没有做好,都会使企业战略实施蒙受损失。

(8)企业战略实施过程中要完成8个方面管理任务:①要建立与

战略相匹配的组织机构;②对关键价值链的资源投入;③制定实施战

略的政策程序,建立战略计划;④提高价值链各环节的运作水平;⑤

建立信息系统;⑥建立业绩管理及薪酬激励体系;⑦建立与战略相吻

合的企业文化;⑧发挥领导作用,不断提高战略实施水平。上述8项

任务完成不好均不可能很好地实现战略,也会给企业带来损失。

(9)在企业战略实施过程中,希望把各种资源分配到最能支持战

略获得成功的部门去,但实践中常会遇到一些影响资源分配因素,如

资源保护机制,个人价值偏好,互惠的政治交易,战略的不确定性和

不完整性等,因此企业战略与实际资源分配严重脱节,不能保证战略

的贯彻执行,给企业带来损失。

(10)在战略实施过程中企业组织机构必须与战略相匹配,但原

有组织机构往往会制约着新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因此有时新战略的制

定和实施在某种程度上要迁就企业原有的组织机构,这给企业发展带

来损失。

(11)在战略实施过程中企业文化必须与战略相匹配,要实施一

个新的战略,企业战略要素要发生很大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又与企业

原有文化不一致,因此就必须建立新的企业文化。改变原有企业文化

难度相当大,原有企业文化持续时间越久,企业规模越大,原有企业

文化越深入人心,企业文化变革越困难。甚至要做出人事变动,以实

现企业文化的变革,而这其中潜伏着企业危机。

以上只是给出了一个战略风险的评估框架,对战略风险进行评估

的这些方面目前还只是定性的,很难有定量的方法来对战略风险进行

评估。

八、战略风险的应对

为了减少战略风险发生的概率,降低其损失程度并有效地对风险

加以利用,依据风险的性质和战略风险的管理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种

战略风险应对策略。

1、风险回避

回避战略风险是以放弃或拒绝承担风险作为控制方法来回避损失

的可能性。回避战略风险是最消极的风险应对策略,通过回避战略风

险源,进而避免战略风险可能性。风险回避的使用有其局限性,在回

避风险的同时,也失去了市场机会。

2、风险降低

降低策略即通过减少战略风险发生的机会或削弱损失的严重性以

控制战略风险损失。战略风险回避策略和战略风险减弱策略的区别在

于,战略风险减弱策略不消除战略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而战略风险回

避策略则使战略风险发生的损失可能性为零。

3、风险分担

战略风险转移是指企业以付出一定的经济成本(如保险费、盈利

机会、担保费和利息等),采取某种方式(如:参加保险、信用担保、

租赁经营、套期交易、票据贴现等)将风险损失转嫁他人承担,以避

免战略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风险给企业带来灾难性损失。转移战略风险

的基本方式包括保险转移与非保险转移。与战略风险回避和减弱策略

不同的是,战略风险的非保险转移不是通过回避抛弃的方式中止与存

在的战略风险的联系,而是将存在的战略风险的后果转移到其他地方。

4、风险接受

如果企业有足够的战略资源承受该风险损失时,可以采取风险自

担和风险自保自行消化风险损失。战略风险自留策略与战略风险减弱

策略不同之处在于,战略风险自留策略是在战略风险发生之后处理其

风险,而战略风险减弱策略是在风险发生前采取措施,以改变风险事

件发生的概率和影响程度。风险自担就是直接将损失摊入成本或费用,

或冲减利润。风险自保就是企业预留一笔风险金或随着生产经营的进

行,有计划计提风险基金,如呆账损失、大修理基金等,这适用于损

失较小的风险。

企业因承受风险能力不同以及面临战略风险的差异,依据上述战

略风险管理策略而选用合适的战略风险应对技术,主要有4种,即:

多元化风险管理、各种形式的合约、金融衍生工具、实物期权。在选

择战略风险应对技术时,一般是将好几种战略风险应对技术组合起来

以确保收益/成本下的边际利益最大化。

九、产业环境分析

辽宁省位于东北地区南部,界于北纬38°43'至43°26',东经

18°53'至125°46'之间,南濒黄海、渤海二海,西南与河北接壤,西

北与内蒙古毗连,东北与吉林为邻,东南以鸭绿江为界与朝鲜隔江相

望,总面积14.86万平方公里。辽宁省地势大致为自北向南,自东西

两侧向中部倾斜,山地丘陵分列东西两厢,向中部平原下降,呈马蹄

形向渤海倾斜,由山地、丘陵、平原构成;地跨辽河、浑河、大凌河、

太子河、绕阳河、鸭绿江六大水系,属温带季风气候。新石器时代,

在这里居住的除汉族的先人外,还有东胡、肃慎等民族的先人。辽宁

是大清王朝的发祥地,努尔哈赤在此统一东北各族诸部,建立了后金

政权,皇太极继承汗位,改国号为大清,建立了清王朝。新中国成立

后,辽宁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为新中国贡献”1000多个全国第一”,

被誉为“共和国长子”、“辽老大”。辽宁省共辖14个地级市,共有

59个市辖区、16个县级市、17个县,8个自治县。2019年,辽宁省地

区生产总值24909.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5%。

十、电源管理芯片市场

电源管理芯片对保障电路系统的功能实现和稳定运行具有至关重

要的作用,是电子设备不可或缺的核心组件之一。电源管理芯片的下

游应用场景广泛,已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工业控制、家

用电器、移动通信、新能源等领域,与人民生活和工业生产息息相关。

据ICInsights的数据,2020年电源管理芯片的出货量位居所有芯片品

类出货量第一名。

随着家用电器、3c产品等电子产品在全世界范围的广泛应用和工

业4.0、物联网、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等下游市场的蓬勃发展,近年

来全球电源管理芯片市场呈现不断增长态势。2016年至2021年,全球

电源管理芯片的市场规模从198亿美元逐年增长至370亿美元,年均

复合增长率达到了13.32%;2022年至2023年,全球电源管理芯片的

市场规模仍将保持稳步增长的趋势,至2023年将进一步增长至447亿

美元。

十一、必要性分析

1、现有产能已无法满足公司业务发展需求

作为行业的领先企业,公司已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和较高的市场

知名度,产品销售形势良好,产销率超过100%。预计未来几年公司的

销售规模仍将保持快速增长。

随着业务发展,公司现有厂房、设备资源已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

市场需求。公司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强化管理等手段,不断挖掘产能

潜力,但仍难以从根本上缓解产能不足问题。通过本次项目的建设,

公司将有效克服产能不足对公司发展的制约,为公司把握市场机遇奠

定基础。

2、公司产品结构升级的需要

随着制造业智能化、自动化产业升级,公司产品的性能也需要不

断优化升级。公司只有以技术创新和市场开发为驱动,不断研发新产

品,提升产品精密化程度,将产品质量水平提升到同类产品的领先水

准,提高生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契合关键零部件国产化的需求,才

能在与国外企业的竞争中获得优势,保持公司在领域的国内领先地位。

十二、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投资人

XXX有限公司

(二)建设地点

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以最终选址方案为准)。

(三)项目选址

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以最终选址方案为准),占地面积约

86.00亩。

(四)项目实施进度

本期项目建设期限规划24个月。

(五)投资估算

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

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46425.67万元,其中:建设投资36297.23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8.18%;建设期利息798.20万元,占项目总投

资的1.72%;流动资金9330.2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0.10%。

(六)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46425.67万元,根据资金筹措方案,xxx有限公司计

划自筹资金(资本金)30135.83万元。

根据谨慎财务测算,本期工程项目申请银行借款总额16289.84万

yG©

(七)经济评价

1、项目达产年预期营业收入(SP):89700.00万元。

2、年综合总成本费用(TC):68231.02万元。

3、项目达产年净利润(NP):15726.20万元。

4、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25.61%o

5、全部投资回收期(Pt):5.53年(含建设期24个月)。

6、达产年盈亏平衡点(BEP):30327.51万元(产值)。

(A)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

1占地面积m257333.00约86.00亩

1.1总建筑面积m2119987.19容积率2.09

1.2基底面积m236119.79建筑系数63.00%

1.3投资强度万元/亩417.03

2总投资万元46425.67

2.1建设投资万元36297.23

2.1.1工程费用万元32520.99

2.1.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万元2987.43

2.1.3预备费万元788.81

2.2建设期利息万元798.20

2.3流动资金万元9330.24

3资金筹措万元46425.67

3.1自筹资金万元30135.83

3.2银行贷款万元16289.84

4营业收入万元89700.00正常运营年份

5总成本费用万元68231.02

6利润总额万元20968.27

7净利润万元15726.20

8所得税万元5242.07

9增值税万元4172.51

10税金及附加万元500.71

11纳税总额万元9915.29

12工业增加值万元32674.76

13盈亏平衡点万元30327.51产值

14回收期年5.53含建设期24个月

15财务内部收益率25.61%所得税后

16财务净现值万元29552.16所得税后

十三、项目风险分析

(一)政策风险分析

项目所处区域其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投资环境较好,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政局稳定,法律法规日臻完善,因此,该项目政

策风险较小。

(二)市场风险分析

该项目虽然暂时拥有领先的竞争地位和优势,但仍需密切关注市

场,加快产品产业化进程并尽早达到规模化生产,确保性价比优势,

真正占据国内较大比例市场份额,同时力争出口。因此,产业化进程

的速度与质量是本项目必须迎接的挑战与风险。虽然今后几年该项目

应用产品需求将会持续一波增长趋势,但目前剧烈的市场竞争局面使

得本项目存在一定的市场风险。

(三)技术风险分析

技术风险的规避措施是采用先进的生产管理理念、先进的制造工

艺技术、完善的质量检测体系,使产品达到国内外领先水平。要进一

步加大技术开发的投入,积极研究吸收国际先进技术,完善并固化加

工制造工艺,挖掘自身潜力,打造自己核心竞争力。

目前技术飞速发展,设备更新和产品技术升级换代迅速。要使产

品和技术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就要不断加大科研开发投入,加强

科研开发力量,致力技术创造,保持技术领先。同时,重视人才竞争,

学习国外人才资料管理先进经验,形成积极进取的企业文化,建立吸

引和稳定人才的内部激励和约束机制。

(四)产品风险分析

该项目的几种产品都是比较成熟的产品,但仍要根据市场不断改

进。

(五)价格风险分析

本项目产品的市场定价均比目前市场价要低,但随着竞争对手的

增加,不可避免地会遭遇到最终的价格竞争,面临调低售价的压力;

同时,市场原材料价格的波动也将直接影响产品成本,对产品价格带

来不确定影响。因此,应从形成规模化生产、降低生产成本、加强内

部管理、改进生产工艺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实施品牌计划生产方面

采取措施,削减产品价格风险。

(六)经营管理风险分析

项目面临的经营风险主要是指企业运营不当造成大量存货、营运

资金短缺、产品生产安排失调等问题。对于经营管理风险,建议企业

吸引人才加快机制及科技创新,尽快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全面提

高管理人员和广大职工的素质,制定严格的成本控制措施和责任制;

稳定原料供应渠道;加速新品种的开发,及时根据形势调节产业结构,

提高产品质量;完善产、供、销网络管理系统,积极开拓市场渠道,

抢占市场先机;避免行业风险,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高素质的人才

(包括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对公司的发展至关重要。

(七)财务及融资风险分析

财务金融风险主要是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本项目资金由企业自

筹解决,只要确保资金迅速到位、回收和资金的合理使用,加强资金

的使用管理,项目财务金融风险很小。本项目由于企业已经完成了资

金前期自筹,加上良好的银行信用等级,因此,项目投融资风险很小。

(A)经济风险分析

从盈亏平衡点和售价降低对内部收益率的影响看,项目的抗风险

能力较强,但还需要企业不断加强内部管理,保持技术先进性,大力

研发新产品,提高市场占有率,只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才是企业各

方面水平的综合反映,才能最终避免项目的经济风险。

十四、项目风险对策

(一)加强项目建设及运营管理

本项目的建设采用招标方式选择工程设计承包商,在保证建设质

量的同时,努力降低建设投资和设备采购成本。项目建设按照国家有

关规定,招标选择项目监理,确保项目的建设质量、建设工期和降低

项目造价。建成投入运营后,加强管理降低生产成本,构成较大的价

格变动空间,以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二)采取多元化融资方式

选择多种筹集建设资金的渠道,紧紧抓住国家鼓励和支持行业发

展的大好机遇,积极争取政府资金的支持和吸收社会其他资金投入,

尽可能的降低债务投资的比例,从而从根本上降低偿债压力和风险。

(三)政策风险对策

为应对所得税优惠、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的风险,公司一方面应抓

住时机,加大力度实现销售和收入,加快回收投资。另一方面要注意

控制成本和技术研发,保持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四)市场风险对策

1、加强市场开拓。加强市场开发,建立有效的市场开拓网络和体

制,采取必要的宣传和市场开拓措施,扩大市场占有率,降低产品成

本,以高质量和低成本占领市场。通过以上措施扩大和稳定市场份额,

抵御市场变化带来的风险。

2、加大产品宣传力度,创新营销手段和方式,开拓新兴市场,建

立独立、主动、可控的销售渠道和销售网络,建立高素质的销售队伍。

企业计划通过产品宣传、博览会、网络、媒体等形式,向顾客宣传、

展示公司产品,吸引客户推动产品销售,逐步扩大客户群,以降低市

场风险因素的影响。

(五)技术风险对策

公司将加大对技术研发高投入。项目运营过程中将进一步引进高

素质的专业人才,建立高水平的技术研发中心,提供先进的研发条件,

加强产学研合作和国内外专家的学术交流,紧跟世界行业的前沿信息,

不断开发掌握新工艺、应用新技术、发展新产品,注重自主创新和自

主知识产权管理,不断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以化解各种技术风险

和未来技术壁垒的冲击。

(六)资金风险对策

密切关注汇率变化,利用各种金融工具防范汇率风险。签订产品

外销合同时尽量选择人民币作为支付货币,或者选择币值相对稳定的

外币作为支付货币。

十五、SWOT分析说明

(一)优势分析(S)

1、自主研发优势

公司在各个细分领域深入研究的同时,通过整合各平台优势,构

建全产品系列,并不断进行产品结构升级,顺应行业一体化、集成创

新的发展趋势。通过多年积累,公司产品性能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公司多年来坚持技术创新,不断改进和优化产品性能,实现产品

结构升级。公司结合国内市场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不断升级技术,充

分体现了公司的持续创新能力。

在不断开发新产品的过程中,公司已有多项产品均为国内领先水

平。在注重新产品、新技术研发的同时,公司还十分重视自主知识产

权的保护。

2、工艺和质量控制优势

公司进口大量设备和检测设备,有效提高了精度、生产效率,为

产品研发与确保产品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公司是行业内较

早通过IS09001质量体系认证的企业之一,公司产品根据市场及客户

需要通过了产品认证,表明公司产品不仅满足国内高端客户的要求,

而且部分产品能够与国际标准接轨,能够跻身于国际市场竞争中。在

日常生产中,公司严格按照质量体系管理要求,不断完善产品的研发、

生产、检验、客户服务等流程,保证公司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3、产品种类齐全优势

公司不仅能满足客户对标准化产品的需求,而且能根据客户的个

性化要求,定制生产规格、型号不同的产品。公司齐全的产品系列,

完备的产品结构,能够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对公司来说,实现了

对具有多种产品需求客户的资源共享,拓展了销售渠道,增加了客户

粘性。

公司产品价格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有较强性价比优势,在国内市

场起到了逐步替代进口产品的作用O

4、营销网络及服务优势

根据公司产品服务的特点、客户分布的地域特点,公司营销覆盖

了华南、华东、华北及东北等下游客户较为集中的区域,并在欧美、

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初步建立经销商网络,及时了解客户需求,

为客户提供贴身服务,达到快速响应的效果。

公司拥有一支行业经验丰富的销售团队,在各区域配备销售人员,

建立从市场调研、产品推广、客户管理、销售管理到客户服务的多维

度销售网络体系。公司的服务覆盖产品服务整个生命周期,公司多名

销售人员具有研发背景,可引导客户的技术需求并为其提供解决方案,

为客户提供及时、深入的专业技术服务与支持。

公司与经销商互利共赢,结成了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公司经

销网络较为稳定,有利于深耕行业和区域市场,带动经销商共同成长。

(二)劣势分析(W)

1、资本实力不足

公司发展主要依赖于自有资金和银行贷款,公司产能建设、研发

投入及日常营运资金需求较大,目前的信贷模式难以满足公司的资金

需求,制约公司发展。尤其面对国外主要竞争对手的资本实力,以及

智能制造产业升级需求,公司需要拓宽融资渠道,进一步提高技术水

平、优化产品结构,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2、产能瓶颈制约

公司产品核心技术国内领先,产品质量获得客户高度认可,但未

来随着业务规模扩大、产品质量和性能不断提升,订单逐年增加,公

司现有产能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面对未来逐年上升的产

品需求量,产能成为制约公司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可能会削弱公司

未来在国内外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三)机会分析(0)

1、长期的技术积累为项目的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目前,公司已具备产品大批量生产的技术条件,并已获得了下游

客户的普遍认可,为项目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国家政策支持国内产业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规范产业发展。在国

家政策的助推下,本产业已成为我国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战略性新兴

产业,伴随着提质增效等长效机制政策的引导,本产业将进入持续健

康发展的快车道,项目产品亦随之快速升级发展。

(四)威胁分析(T)

1、市场竞争风险

本行业下游客户对产品的质量与稳定性要求较高,因此对于行业

新进入者存在一定技术、品牌和质量控制及销售渠道壁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