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机构破产清算程序_第1页
金融机构破产清算程序_第2页
金融机构破产清算程序_第3页
金融机构破产清算程序_第4页
金融机构破产清算程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金融机构破产清算程序第一部分破产申请的提出及受理 2第二部分管理人指定与债权申报 4第三部分重整计划的制定与表决 6第四部分重整计划的执行与监督 9第五部分注销登记与债务清偿 12第六部分清算财产的处置与分配 16第七部分破产清算程序的争议解决 18第八部分破产清算程序的法律后果 20

第一部分破产申请的提出及受理关键词关键要点破产申请的提出

1.破产申请的主体:可以是债务人自己提出,也可以是由债权人或其他利害关系人提出。

2.破产申请的形式:破产申请应当以书面形式提出,并附具相关证明材料。

3.破产申请的受理:法院在收到破产申请后,应当及时审查,并决定是否受理。

破产申请的受理

1.受理条件: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债务人有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的明显迹象;

(2)债权人已向债务人发出书面催告,但债务人仍未履行债务;

(3)债务人已自行向人民法院提出破产申请。

2.受理程序: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应当及时发出公告,并指定管理人负责破产财产的管理和清算工作。

3.破产宣告:法院在审查债务人的财务状况和债权债务情况后,应当对债务人是否破产作出宣告。《金融机构破产清算程序》破产申请的提出及受理

一、破产申请的提出

(一)提出主体

1.债务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三条的规定,债务人是指依法设立的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联营企业、股份制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等)、其他经济组织和具有偿债能力的自然人,因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依法向人民法院提出破产申请的单位和个人。

在金融机构破产清算中,符合上述条件的金融机构可以作为破产申请人提出破产申请。

2.债权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二十八条的规定,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对债务人的破产清算申请。债权人提出破产申请,应当向人民法院提交下列材料:

(1)债权人主体资格证明材料;

(2)债权凭证;

(3)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的证明材料;

(4)债务人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明显缺乏清偿能力的证明材料;

(5)人民法院规定的其他材料。

二、破产申请的受理

(一)受理条件

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债务人符合破产申请的主体资格;

2.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明显缺乏清偿能力;

3.债务人提出了合法的破产申请;

4.债权人提出了合法的破产申请,且债权人所持有的债权合法有效;

5.人民法院认为受理破产申请符合法律规定。

(二)受理程序

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应当在十五日内审查破产申请是否符合受理条件。审查合格的,应当在受理破产申请之日起十五日内裁定宣告债务人破产;审查不合格的,应当在十五日内裁定驳回破产申请。

人民法院宣告债务人破产后,应当指定清算组,负责债务人的破产清算工作。清算组应当在三个月内编制破产财产分配方案,报人民法院审查批准。人民法院审查批准破产财产分配方案后,清算组应当按照破产财产分配方案分配破产财产。

破产清算程序终结后,人民法院应当裁定宣告债务人破产清算程序终结,并注销债务人的法人资格。第二部分管理人指定与债权申报关键词关键要点【管理人指定】:

1.管理人指定程序:

-债权人会议提议,法院或其他有权机构指定,管理人必须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并独立于破产实体。

-管理人的主要职责:接管破产实体的所有资产,审查和评估破产实体的财务状况,拟定破产清算方案,向债权人分配清算所得。

-管理人的报酬和费用:由破产财产或清算所得中支付,其金额应合理,并经有权机构批准。

2.管理人的权利和义务:

-调查权:管理人有权调查破产实体的财务状况,获取相关文件和信息,必要时可申请法院或其他有权机构的支持。

-处分权:管理人可以处分破产实体的资产,包括出售、出租、抵押或其他方式,但必须合理合法,并经有权机构批准。

-代表权:管理人可以代表破产实体参加诉讼、仲裁等法律程序,同时可以以破产实体的名义提起诉讼或仲裁。

3.管理人的责任:

-保管责任:管理人对破产财产负有保管责任,必须采取合理的措施保护破产财产免受损失和损害。

-赔偿责任:管理人因故意或重大过失造成破产财产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忠实义务:管理人必须对破产实体和债权人忠实,按照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履行职责,不得滥用职权或谋取私利。

【债权申报】:

一、管理人指定

1.管理人资格

(1)律师、会计师、审计师、具有金融从业资格的人员;

(2)具有履行清算职责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且未因违法犯罪行为受过刑事处罚或行政处罚;

(3)未担任其他金融机构的管理人。

2.管理人指定程序

(1)由人民法院指定;

(2)由债权人会议指定;

(3)由监管部门指定。

二、债权申报

1.债权申报期限

(1)自破产清算程序开始之日起30日内;

(2)债权人逾期申报,经清算组同意,可以延期申报;

(3)债权人未在申报期限内申报,其债权不得参加清偿。

2.债权申报方式

(1)书面申报:债权人应当向清算组提交债权申报表及相关证明材料;

(2)电子申报:债权人可以通过清算组指定的电子平台提交债权申报表及相关证明材料。

3.债权申报内容

(1)债权人的姓名或名称、住所或所在地;

(2)债权的种类、数额、计算方法及形成依据;

(3)债权的担保情况;

(4)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其他约定。

4.债权核查

(1)清算组应当对债权申报表及相关证明材料进行核查;

(2)清算组有权要求债权人提供其他必要的证明材料;

(3)债权人拒绝提供必要证明材料的,其债权可能不被承认。

5.债权确认

(1)清算组应当根据债权核查结果,对债权进行确认;

(2)清算组应当将债权确认结果通知债权人;

(3)债权人对债权确认结果有异议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第三部分重整计划的制定与表决重整计划的制定与表决

#重整计划的制定

重整计划是债务人及其债权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破产法》的规定,共同制定并经债权人会议通过的,旨在恢复债务人清偿能力,解决债务纠纷的方案。重整计划的制定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过程,通常涉及以下步骤:

1.债务人提出重整计划草案

债务人应当在收到受理破产申请通知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交重整计划草案。重整计划草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债务人继续经营的方案;

*债务人债务清偿的方案;

*债务人资产处置的方案;

*债务人管理人员的安排。

2.债权人会议审议重整计划草案

债务人提交重整计划草案后,人民法院应当召集债权人会议审议重整计划草案。债权人会议应当对重整计划草案进行讨论,并提出修改意见。

3.债务人修改重整计划草案

债务人应当根据债权人会议的讨论情况,修改重整计划草案。

4.债权人会议表决重整计划草案

债务人修改重整计划草案后,应当再次提交债权人会议表决。债权人会议表决重整计划草案,应当经出席会议的债权人所持表决权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

#重整计划的表决

重整计划经债权人会议表决通过后,即具有法律效力。重整计划的表决程序如下:

1.债权人会议表决重整计划草案

债务人修改重整计划草案后,应当再次提交债权人会议表决。债权人会议表决重整计划草案,应当经出席会议的债权人所持表决权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

2.人民法院确认重整计划

重整计划经债权人会议表决通过后,债务人应当向人民法院申请确认重整计划。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债务人的申请后15日内,对重整计划进行审查。人民法院审查重整计划,应当重点审查以下内容:

*重整计划是否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重整计划是否公平、合理;

*重整计划是否可行。

人民法院审查重整计划后,应当作出是否确认重整计划的裁定。人民法院确认重整计划的裁定,对债务人、债权人和其他利害关系人均具有法律约束力。

#重整计划的执行

重整计划确认后,债务人应当按照重整计划执行重整程序。重整程序包括以下内容:

1.债务人继续经营

债务人应当按照重整计划继续经营,并按照重整计划的规定处置资产,清偿债务。

2.债务人债务清偿

债务人应当按照重整计划的规定,清偿债务。债务人清偿债务的方式包括:

*以现金清偿;

*以实物清偿;

*以股权清偿;

*以其他方式清偿。

3.债务人资产处置

债务人应当按照重整计划的规定,处置资产。债务人处置资产的方式包括:

*出售资产;

*拍卖资产;

*抵押资产;

*其他方式处置资产。

4.债务人管理人员的安排

债务人应当按照重整计划的规定,安排管理人员。债务人管理人员应当按照重整计划的要求,管理债务人的经营活动,并按照重整计划的规定,处置债务人的资产,清偿债务。第四部分重整计划的执行与监督关键词关键要点【重整计划的执行与监督】:

1.重整计划执行的内容包括:债务重组、资产处置、人员安置、业务重整等。债务重组主要包括债务延期、债务减免、债务转股等方式。资产处置主要包括资产变卖、资产出租、资产抵押等方式。人员安置主要包括员工辞退、员工调岗、员工培训等方式。业务重整主要包括业务转型、业务拓展、业务创新等方式。

2.重整计划执行的原则包括:合法性原则、公平性原则、可行性原则、效率性原则。合法性原则要求重整计划的执行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公平性原则要求重整计划的执行必须对债权人、股东和职工等利益相关者一视同仁,不得损害任何一方的合法权益。可行性原则要求重整计划的执行必须具有可操作性,能够切实解决金融机构的经营困难。效率性原则要求重整计划的执行必须及时、高效,最大限度地减少金融机构的损失。

3.重整计划执行的监督主要包括:司法监督、行政监督和社会监督。司法监督是指人民法院对重整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确保重整计划的执行合法、公平、公正。行政监督是指金融监管部门对重整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确保重整计划的执行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不损害金融机构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社会监督是指社会公众对重整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确保重整计划的执行符合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原则。

【破产财产的清理变价】:

一、重整计划的执行

1、重整计划的具体执行

重整计划经债权人会议决议通过后,法院应根据重整计划的内容,指定有关部门或人员对重整计划进行执行。执行重整计划的具体内容包括:

(1)对债务进行清偿:根据重整计划的规定,债务人应按照规定的清偿方式、清偿期限及清偿比例对债务进行清偿。

(2)对债权进行转换:根据重整计划的规定,部分债权可转换为股票、债券或其他权益性资产。

(3)对企业进行重组:根据重整计划的规定,对企业的组织结构、经营业务、财务状况等进行重组。

(4)对资产进行处置:根据重整计划的规定,对企业的资产进行处置,包括出售、抵押、拍卖等。

(5)对人员进行安置:根据重整计划的规定,对企业的员工进行安置,包括解雇、调动、培训等。

2、重整计划执行中的常见问题

在重整计划的执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常见的问题,例如:

(1)债务人缺乏履行能力:如果债务人缺乏履行能力,则可能无法按照重整计划的规定进行清偿或重组,导致重整计划无法顺利执行。

(2)债权人对重整计划不满:如果债权人对重整计划不满,则可能提起诉讼或其他法律程序,导致重整计划的执行受到阻碍。

(3)市场环境发生变化:如果市场环境发生变化,导致重整计划的执行条件发生变化,则可能需要对重整计划进行调整或修改。

二、重整计划的监督

1、重整计划监督的必要性

重整计划的监督是确保重整计划得到有效执行的必要保证。通过监督,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重整计划执行中的问题,防止出现违规或舞弊行为,维护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合法权益。

2、重整计划监督的内容

重整计划监督的内容包括:

(1)监督重整计划的执行情况:包括监督债务人是否按照重整计划的规定进行清偿、重组、处置资产、安置人员等。

(2)监督重整计划执行过程中是否有违规或舞弊行为:包括监督是否有损害债权人或债务人合法权益的行为,是否有转移资产、隐匿债务、虚报财务数据等行为。

(3)监督重整计划执行过程中是否有重大变化:包括监督市场环境是否有变化,债务人的经营状况是否有变化,债务人的债务情况是否有变化等。

3、重整计划监督的程序

重整计划监督的程序主要包括:

(1)建立重整计划监督机构:法院应指定专门的机构或人员负责重整计划的监督工作。

(2)制定重整计划监督方案:监督机构应根据重整计划的内容和监督的重点,制定重整计划监督方案。

(3)开展重整计划监督工作:监督机构应按照监督方案,对重整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4)处理监督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监督机构在监督过程中发现问题后,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包括责令债务人改正违规行为,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等。

4、重整计划监督的法律责任

如果重整计划监督机构在监督过程中发现重整计划执行中存在违规或舞弊行为,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包括责令债务人改正违规行为,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等。如果重整计划监督机构在监督过程中存在失职行为,导致重整计划无法顺利执行,则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第五部分注销登记与债务清偿关键词关键要点注销登记

1.法定注销登记:当金融机构被依法宣告破产后,应在规定时间内办理注销登记,以终止其法律主体资格。

2.登记机构与流程:金融机构注销登记由登记机关负责办理,具体流程包括提交申请、核实材料、发放注销证明等。

3.注销登记的法律意义:注销登记是金融机构破产程序的终结环节,标志着该机构作为法律主体的彻底消亡。

债务清偿

1.债务清偿原则:金融机构破产清算时,应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对债权人进行清偿。

2.清偿顺序:一般按照破产法规定的优先顺序清偿债务,包括破产费用、职工工资、社保费用等。

3.清偿方式:清偿债务的方式可以是现金清偿、资产变现清偿、债务重组等。注销登记与债务清偿

注销登记与债务清偿作为金融机构破产清算程序的重要环节,标志着金融机构破产清算工作基本完成,其应有权责关系开始转化为清算组的权责关系,为金融机构破产清算的最终了结打下基础。

#一、注销登记的类型

金融机构破产清算程序中,注销登记分为两种类型:

1.企业法人注销登记

企业法人注销登记是指金融机构在破产清算程序中,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向登记机关申请注销企业法人登记的行为。企业法人注销登记通常由清算组负责办理,清算组应当在清算结束之日起15日内向登记机关申请注销登记。登记机关在收到清算组的申请后,应当对其进行核查,并于10日内作出是否准予注销登记的决定。如果登记机关准予注销登记,则金融机构的企业法人资格即被注销。

2.营业执照注销登记

营业执照注销登记是指金融机构在破产清算程序中,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向登记机关申请注销营业执照的行为。营业执照注销登记通常由清算组负责办理,清算组应当在清算结束之日起15日内向登记机关申请注销营业执照。登记机关在收到清算组的申请后,应当对其进行核查,并于10日内作出是否准予注销营业执照的决定。如果登记机关准予注销营业执照,则金融机构的营业执照即被注销。

#二、债务清偿

金融机构在破产清算过程中,应当清偿其所欠债务。债务清偿的顺序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七十一条的规定执行。

1.清偿费用

清偿费用是指在金融机构破产清算程序中所发生的费用,包括清算组的报酬、律师费、会计费、评估费、公告费、保管费、诉讼费等。这些费用应当优先于其他债务予以清偿。

2.职工工资

职工工资是指金融机构在破产清算前欠付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福利待遇等。职工工资应当在清偿费用之后予以清偿。

3.社会保险费

社会保险费是指金融机构在破产清算前欠缴的社会保险费,包括养老保险费、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应当在职工工资之后予以清偿。

4.税款

税款是指金融机构在破产清算前欠缴的税款,包括企业所得税、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等。税款应当在社会保险费之后予以清偿。

5.普通债权

普通债权是指金融机构在破产清算前欠付的除上述债务以外的其他债务,包括银行贷款、民间借贷、商业信用等。普通债权应当在税款之后予以清偿。

6.次级债务

次级债务是指金融机构在破产清算前发行的次级债券、可转债等债务工具。次级债务应当在普通债权之后予以清偿。

7.股本

股本是指金融机构在破产清算前发行的股票所代表的股东权益。股本应当在次级债务之后予以清偿。

#三、注意要点

1.金融机构在破产清算过程中,应当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注销登记和债务清偿。

2.金融机构在进行注销登记时,应当及时向登记机关提交有关材料,并配合登记机关的核查工作。

3.金融机构在进行债务清偿时,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七十一条的规定,对不同的债务类别进行清偿。

4.金融机构在进行注销登记和债务清偿过程中,应当及时向债权人公告有关事项,并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第六部分清算财产的处置与分配关键词关键要点【清算财产的处置方式】:

1.通过清算事务所进行处理:清算事务所作为清算组的执行机构,负责清算财产的处置工作,包括评估、变现、分配等。

2.由清算组直接处理:在清算组认为适当的情况下,可以自行处理清算财产,而不委托清算事务所。

3.通过第三方机构进行处理:清算组可以委托拍卖行、评估机构、律师等第三方机构来协助处理清算财产。

【清算财产的评估】:

清算财产的处置与分配

#一、清算财产的处理原则

清算财产的处理应遵循以下原则:

1.公平原则:清算财产的处理应公平对待所有债权人,防止个别债权人获得不当利益。

2.效率原则:清算财产的处理应尽可能提高效率,避免不必要的时间和资源浪费。

3.保值原则:清算财产的处理应尽可能保全清算财产的价值,避免清算财产的损失。

#二、清算财产的处置方式

清算财产的处置方式主要包括:

1.公开拍卖:公开拍卖是清算财产处置最常见的方式,通过公开竞价的方式确定清算财产的买受人。

2.私下协商:私下协商是指清算人和债权人或其他利害关系人通过协商的方式确定清算财产的买受人。

3.法院强制执行:法院强制执行是指清算人通过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的方式将清算财产变现。

#三、清算财产的分配顺序

清算财产的分配顺序主要包括:

1.清算费用:清算费用是指清算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包括清算人员的报酬、清算财产的保管费用、清算财产的变现费用等。

2.优先债权:优先债权是指法律或合同规定享有优先受偿权的债权,包括抵押债权、质押债权、留置权等。

3.普通债权:普通债权是指不享有优先受偿权的债权,包括一般借款、应付账款等。

4.剩余财产:剩余财产是指在支付清算费用、优先债权和普通债权后剩余的财产。剩余财产按照股东的出资比例进行分配。

#四、清算财产分配的具体程序

清算财产分配的具体程序如下:

1.清算人编制分配方案:清算人根据清算财产的实际情况,编制清算财产分配方案,并报送债权人会议审议。

2.债权人会议审议分配方案:债权人会议对清算财产分配方案进行审议,并表决通过。

3.清算人按照分配方案分配清算财产:清算人按照债权人会议通过的分配方案,将清算财产分配给债权人和股东。

#五、清算财产分配的法律责任

如果清算人在清算财产分配过程中,存在违法行为,则可能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1.民事责任:清算人对债权人和股东承担民事责任,包括赔偿损失、支付利息、承担违约责任等。

2.行政责任:清算人对监管部门承担行政责任,包括罚款、吊销执照、禁止从事清算业务等。

3.刑事责任:清算人如果存在贪污、挪用清算财产等犯罪行为,则可能承担刑事责任。第七部分破产清算程序的争议解决关键词关键要点【破产清算程序中的争议解决机制】:

1.破产清算程序中争议解决的重要性:破产清算程序中通常涉及大量债权人和债务人,各方利益错综复杂,容易产生争议。有效的争议解决机制对于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确保破产清算程序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2.破产清算程序中常见的争议类型:破产清算程序中常见的争议类型包括债权确认争议、财产处置争议、破产债务人的责任追究等。

3.破产清算程序中的争议解决方式:破产清算程序中的争议解决方式主要包括协商谈判、调解、仲裁和诉讼。其中,协商谈判和调解是常见的争议解决方式,能够快速、高效地解决争议,避免诉讼的繁琐和高昂成本。

【破产清算程序中的争议解决原则】:

破产清算程序的争议解决

一、争议解决的原则

1、合法性原则:争议解决必须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

2、公平性原则:争议解决应当遵循公平正义原则,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3、公正性原则:争议解决应当秉持公正、客观的态度,不偏袒任何一方。

4、效率性原则:争议解决应当高效、及时,避免拖延,确保破产清算程序的顺利进行。

5、保密性原则:争议解决应当尊重隐私,保护当事人的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

二、争议解决的方式

1、协商解决: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协商的方式解决,协商一致的,应当达成书面协议,并在破产清算程序中执行。

2、调解解决:当事人也可以通过调解的方式解决争议。调解成功后,应当达成调解协议,并经人民法院确认后生效。

3、诉讼解决:协商调解不成,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人民法院依法审理并作出裁判。

4、仲裁解决:当事人也可以选择仲裁的方式解决争议,但必须有仲裁协议。仲裁裁决一经作出,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

三、争议解决的程序

1、协商解决

当事人协商解决争议,应当自争议发生之日起30日内达成一致。协商不成,应当在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或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2、调解解决

当事人申请调解的,应当向人民法院提交调解申请书。人民法院收到申请书后,应当在5日内决定是否受理。受理的,应当在15日内组织当事人进行调解。调解成功后,应当制作调解协议,并经人民法院确认后生效。调解不成的,应当在10日内裁定驳回申请。

3、诉讼解决

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在7日内决定是否受理。受理的,应当在15日内立案。立案后,人民法院应当在3个月内审理案件并作出判决。

4、仲裁解决

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应当向仲裁机构提交仲裁申请书。仲裁机构收到申请书后,应当在10日内决定是否受理。受理的,应当在30日内组织当事人进行仲裁。仲裁裁决一经作出,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

四、争议解决的法律责任

当事人违反破产清算程序的争议解决规定,导致破产清算程序无法正常进行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法律责任主要包括:

1、行政处罚:对当事人违反破产清算程序的争议解决规定,行政机关可以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警告、罚款、责令改正等行政处罚。

2、民事赔偿:当事人违反破产清算程序的争议解决规定,给其他当事人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