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_第1页
福建省漳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_第2页
福建省漳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_第3页
福建省漳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_第4页
福建省漳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漳州市20232024学年(上)期末高中教学质量检测高一语文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3小题,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一粒种子的初心与梦想张烁大德曰生你可知,一粒袁隆平教授培育的杂交水稻种子,让我国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你可知,仅仅20多株被西方“植物猎人”引进的我国野生猕猴桃枝条,撑起了新西兰经济的支柱产业?你可知,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收集有全世界最多的豆科植物种子,一旦全球变暖,英国将占据粮食作物的基因优势?“一个基因可以拯救一个国家,一粒种子可以造福万千苍生。”钟扬总把这句话挂在嘴边。作为中国植物学家,钟扬立誓,要为祖国守护植物基因宝库;作为对人类负责的植物学家,他立誓,要在生物多样性不断遭到破坏的当下,为人类建一艘种子的“诺亚方舟”。自此,钟扬背起足有三四十斤重的双肩包,带着学生开启了为国家收集种子的征程。16年来,钟扬和学生们走过了青藏高原的山山水水,艰苦跋涉50多万公里,累计收集了上千种植物的4000多万颗种子,近西藏植物的1/5。他的理想,是在未来10年间,收集西藏植物的1/3以上……党员本色经年累月的高原工作,让钟扬的身体频发警报。医生给他规定了3条“铁律”:一是戒酒,二是吃药,三是绝不可再去西藏。离开ICU刚半年,他又进藏了。很多人不解,他连命都不要了,到底想要什么?钟扬,他仿佛对一些人们热衷追逐的事从不在乎,又仿佛对一些人们不可理解的事格外执拗。研究植物一辈子,万千植物中,钟扬最爱高原植物,它们在艰苦环境中深深扎根,顽强绽放……他曾深情写下这样的诗句:世上多少玲珑的花儿,出没于雕梁画栋;唯有那孤傲的藏波罗花,在高山砾石间绽放。这是高原植物的品格,也是钟扬,这个有着26年党龄的共产党员的人生追求。先生之风“教师是我最在意的身份。”钟扬说,“每个学生都是一颗宝贵的种子,全心浇灌就会开出希望之花。”这些年,除了为国家收集植物种子,钟扬倾注了大量心血培育最心爱的种子——学生们。初始援藏,钟扬想为青藏高原盘点植物“家底”。漫长科考道路上,他慢慢意识到,这片神奇的土地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位生物学家,更需要一位教育工作者,“将科学研究的种子播撒在藏族学生心中,也许会对未来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事实上,钟扬的视野从没离开过下一代。多年来,钟扬以巨大热情投入科普教育中,出版了3本科普著作和6本科普译著,每年主讲三十场科普讲座。钟扬,是有口皆碑的明星科普专家。高原永生2017年9月25日凌晨5时许,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在为民族地区干部授课返程途中,钟扬遭遇车祸、生命定格在了53岁。这就是那个像守护生命一样守护祖国植物基因库,在青藏高原跋山涉水50多万公里,数次攀登至海拔6000多米,收集了4000多万颗种子,打响了“植物保卫战”的人吗?这就是那个不顾高血压、心脏肥大,坚持16年援藏,让“西藏大学”生态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的人吗?钟扬那带着湖南味的普通话依然回荡耳边:“任何生命都有其结束的一天,但我毫不畏惧,因为我的学生会将科学探索之路延续,而我们采集的种子,也许会在几百年后的某一天生根发芽,到那时,不知会完成多少人的梦想。”(摘编自《人民日报》2018年03月26日,有删改)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为植物学家,钟扬对植物基因的重要性有深刻的认识,十几年来他和学生们在青藏高原上收集了上千种植物的种子。B.在万千植物中,钟扬最爱高原植物尤其是绽放在高山砾石间的藏波罗花,因而在身体不许可的情况下仍坚持进入西藏。C.钟扬是有口皆碑的明星科普专家,但他最在意的身份是教师,一生为了培育最心爱的种子——学生们,倾注了大量心血。D.钟扬扎根艰苦环境坚持援藏16年,让“西藏大学”生态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为西藏地区的学科建设作出重要贡献。2.下列对材料艺术特色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头连续使用反问句,以三个事例从不同角度强调植物基因的重要性。B.文中陈述钟扬遭遇车祸去世的有关情况,是为了让人们记住这场灾难。C.行文中多次引用钟扬的原话,表现了他的内心世界,使内容真实可信。D.本文和课文《“探界者”钟扬》都采用纲领式的小标题写法,条理清晰。3.“一粒种子的初心与梦想”有什么含义?文章以之为题有什么作用?(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5小题,共2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从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节选自《荷塘月色》)4.下列对文中相关语句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中,“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表达作者沉浸在美好的荷香月色中,感到彻底的超脱和自由。B.“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用渺茫的歌声形容荷香,用听觉来写嗅觉,烘托出环境的幽雅与宁静。C.“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脉脉”原指默默地用眼神来表情传意,这里用来写叶下流水无声,想象水“脉脉”有情,言有尽而意无穷。D.“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一句中,以“静静地”修饰“泻”,表现月光如流水一般缓缓倾泻,景象幽静幽美。5.请简要分析选文第三段荷塘景物的特点,并指出写作中把荷塘与月色结合起来的效果。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战士孙犁那年冬天,我住在一个叫石桥的小村子。村子前面有一条河,搭上了一个草桥。天气好的时候,从桥上走过,常看见有些村妇淘菜;有些军队上的小鬼,打破冰层捉小沙鱼,手冻得像胡萝卜,还是兴高采烈地喊着。这个冬季,我有几次是通过这个小桥,到河对岸镇上,去买猪肉吃。掌柜是一个残疾军人,打伤了右臂和左腿。这铺子,是他和几个残疾弟兄合股开的合作社。第一次,我向他买了一个腰花和一块猪肝。他摆荡着左腿,用左手给我切好了。当我称赞他的肉有味道和干净的时候,他透露聪明地笑着,两排洁白的牙齿,一个嘴角往上翘起来。第二次我去,是一个雪天,我多烫了一壶小酒。这天,多了一个伙计:伤了胯骨,两条腿都软了。三个人围着火谈起来。伙计不爱说话。我们说起和他没有关系的话来,他就只是笑笑。有时也插进一两句,就像新开刃的刀子一样。谈到他们受伤,掌柜望着伙计说:“还是他把我背到担架上去的,我们是一班,我是他的班长。那次追击敌人,我们拼命追,指导员喊,叫防御着身子,我们只是追,不肯放走一个敌人!”“那样有意思的生活不会有了。”伙计说了一句,用力吹着火,火照进他的眼,眼珠好像浮在火里。掌柜还是笑着,对伙计说:“又来了,”他转过头来对我,“他沉不住气哩,同志。那时,我倒下了,他把我往后背了几十步,又赶上去,被最后的一个敌人打穿了胯。他直到现在,还想再干干呢!”伙计干脆地说:“怨我们的医道不行么!”“怎样?”我问他。“不能换上一副胯骨吗,如能那样,我今天还在队伍里。难道我能剥一辈子猪吗?”“小心你的眼!”掌柜停止了笑,对伙计警戒着,使我吃了一惊。“他整天焦躁不能上火线,眼睛已经有毛病了。”我安慰他说,人民和国家记着他的功劳,打走敌人,我们有好日子过。“什么好的生活比得上冲锋陷阵呢?”他沉默了。第三次我去,正赶上他两个要去赶集,我已经是熟人了,掌柜的对伏在锅上的一个女人说:“照顾这位同志吃吧。新出锅的,对不起,我不照应了。”女人多话,有些泼。她对我说,她是掌柜的老婆,掌柜的从一百里以外的家里把她接来,她有些抱怨,说他不中用,得她来帮忙。我对她讲,她丈夫的伤,是天下最大的光荣记号,她应该好好帮他做事。这都是一年前的事了。第四次我去,是今年冬季战斗结束以后。一天黄昏,我又去看他们,他们却搬走了,遇见一个村干部,他和我说起了那个伙计,他说:“那才算个战士!反‘扫荡’开始了,我们的队伍已经准备在附近作战,我派了人去抬他们,因为他们不能上山过岭。那个伙计不走,他对去抬他的民兵们说:你们不配合子弟兵作战吗?民兵们说:配合呀!他大声喊:好!那你们抬我到山头上去吧,我要指挥你们!民兵们都劝他,说不能因为抬一个残废的人耽误几个有战斗力的,他对民兵们讲:你们不知道我吗?我可以指挥你们!我可以打枪,也可以扔手榴弹,我只是不会跑罢了。民兵们拗他不过,就真的带好一切武器,把他抬到敌人过路的山头上去。你看,结果就打了一个漂亮的伏击战。”临别他说:“你要找他们,到城南庄去吧,他们的肉铺比以前红火多了!”一九四一年于平山(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头描写村妇淘菜、小战士捉鱼的场景,展示了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B.小说中伤残战士的性格鲜明,如做过班长的掌柜处事沉稳又从容淡定。C.掌柜老婆的抱怨和“我”对他的肯定形成对比,表现了掌柜的生活状态。D.“战士”的故事以“村干部”讲述结尾,增加叙述视角,使形象更丰满。7.小说是如何具体塑造“伙计”这一形象?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8.小说以“我”作为故事叙述者,这样处理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节选自白居易《琵琶行·并序》)材料二:白居易,字乐天,幼聪慧绝人,襟怀宏放。年十五六时,袖文一编,投著作郎顾况。况能文,后进文章无可意者。览居易文,不觉迎门礼遇。贞元十四年,始以进士就试,礼部侍郎高郢擢升甲科,吏部判入等,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元年四月,宪宗策试制举人,应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策入第四等,授周至县尉、集贤校理。居易文辞富艳,尤精于诗笔。自雠校至结绶畿甸,所著歌诗数十百篇,皆意存讽赋,箴时之病补政之缺而士君子多之而往往流闻禁中。章武皇帝纳谏思理,渴闻谠言,二年十一月,召入翰林为学士。三年五月,拜左拾遗,居易自以逢好文之主,非次拔擢,欲以生平所贮,仰酬恩造。拜命之日,献疏言事。居易与河南元稹相善,同年登制举,交情隆厚。稹自监察御史谪为江陵府士曹掾,翰林学士李绛、崔群上前面论稹无罪,居易累疏切谏。疏入不报。六年四月,丁母陈夫人之丧,退居下邽。九年冬,入朝,授太子左赞善大夫。十年七月,盗杀宰相武元衡,居易首上疏论其冤,急请捕贼以雪国耻。宰相以宫官非谏职,不当先谏官言事。会有素恶居易者,掎摭居易。执政方恶其言事,奏贬为江表刺史。诏出,中书舍人王涯上疏论之,言居易所犯状迹,不宜治郡,追诏授江州司马。(节选自《旧唐书·白居易传》)9.材料二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箴A时之病B补C政之缺D而士君子多E之F而往往G流闻H禁中。10.下列对材料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元和,唐宪宗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B.为,指创作,与《劝学》“冰,水为之”中的“为”词义不同。C.面,指当面,与“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中的“面”意思相同。D.雪,指洗刷,与现代汉语成语“报仇雪恨”中的“雪”词义不同。1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琵琶女的经历引发白居易的感慨,于是他就写下了这一首《琵琶行》。B.白居易自幼聪明过人,十五六岁时创作的文章就得到名士顾况的赞许。C.白居易被破格提拔,决心用平生所学报答皇上,拜谢时就上疏论政事。D.元稹被贬到江陵时,白居易曾多次上疏劝谏,但每一次都被皇上驳回。12.把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2)览居易文,不觉迎门礼遇。13.白居易本被贬为江表刺史,后来为什么改为江州司马?(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起首四句抒写离开官场后感想,反映诗人个性与其既往人生道路的矛盾。B.诗人以“羁鸟”“池鱼”比喻自己官场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喜爱。C.“狗吠”“鸡鸣”的场景描写,运用以动衬静的手法,表现乡村的喧闹嘈杂。D.诗人以白描手法描绘方宅、草屋、榆柳等乡村风物,突出田园生活的恬静。15.请简要分析“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中“暧暧”“依依”叠字的表达效果。(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劝学》中以雕刻为喻,强调学习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浩浩长江,总能引发诗人的慨叹,如杜甫《登高》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萧瑟的景物来表达壮志难酬的感慨之情和悲凉心境。(3)《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述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东下时的军容之盛。三、语言文字应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今年的暑期档电影《长安三万里》收获空前热度,故事背景设定在安史之乱后数年。吐蕃大军入侵西南,剑南西川节度使高适交战不利,退守泸水关,长安______。朝廷对按兵不动的高适起了戒心,派来监军太监询问。高适向对方讲述了自己与诗人李白数十年的交往,一幅描述大唐由盛转衰的历史画卷就此展开。有热心的观众总结,《长安三万里》中一共出现了48首诗,《将进酒》《侠客行》《燕歌行》等名篇都在其中。这些______在中国人血脉中的诗句,只要一念出来,便如招魂般唤起我们内心最深的激情。然而,若要进一步了解唐诗,便不能仅仅停留在既有的文字和记忆层面的感受上。以“诗”这一发展的体裁为主要脉络,从诗学内部的视角才能读出独特的唐诗。李白的浪漫情怀如何在他的诗作中得到______的表达?杜甫的“沉郁顿挫”在诗里具体又是怎样体现的?唐一代的璀璨群星们究竟各自散发着怎样的光芒?在电影中,诗人不再仅仅是诗人,或困蹙、或悲泣、或显达、或死难,李白、王维、杜甫、高适、王昌龄等人都以各自的方式进入观众的______中。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A.危在旦夕流淌淋漓尽致视野B.危在旦夕流通淋漓尽致眼界C.岌岌可危流通酣畅淋漓眼界D.岌岌可危流淌酣畅淋漓视野18.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以“诗”这一体裁的发展为主要脉络,才能从诗学内部的视角读出唐诗的独特之处。B.以“诗”这一发展的体裁为主要脉络,从诗学内部的视角才能读出唐诗的独特之处。C.以“诗”这一体裁的发展为主要脉络,从诗学内部的视角才能读出唐诗的独特之处。D.以“诗”这一发展的体裁为主要脉络,才能从诗学内部的视角读出唐诗的独特之处。19.文中画横线的部分可以改写成“他们困蹙、悲泣、显达、死难的状态”,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欣赏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画作,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不加任何修饰的脸、眼睛和神韵。这表明,在那时的人们看来,①。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