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估项目背景及需求分析_第1页
环境影响评估项目背景及需求分析_第2页
环境影响评估项目背景及需求分析_第3页
环境影响评估项目背景及需求分析_第4页
环境影响评估项目背景及需求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项目背景 1第二节项目现状 18第三节项目概况 21第四节对项目的理解及需求分析 30一、工作内容及要求 30二、技术要求 31三、服务要求 31第一节项目背景环境是指围绕着人群的空间及其可以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总体。其中自然因素的总体称为自然环境,社会因素的总体称为社会环境。环境影响是指开发行为可能引起的环境条件的改变或新的环境条件的形成。环境影响可能是有害的,也可能是有利的。环境影响评估,别名又称为环境影响评价,其可定义为预测\t"/item/%E7%8E%AF%E5%A2%83%E5%BD%B1%E5%93%8D%E8%AF%84%E4%BC%B0/_blank"项目开发环境后果的过程。环境影响评估旨在评价和表达\t"/item/%E7%8E%AF%E5%A2%83%E5%BD%B1%E5%93%8D%E8%AF%84%E4%BC%B0/_blank"决策过程中任何可用方法对环境的影响,是确保人员在环境条件下生存的重要方法。是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t"/item/%E7%8E%AF%E5%A2%83%E5%BD%B1%E5%93%8D%E8%AF%84%E4%BC%B0/_blank"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是在资源开发利用和工程设计中,对有关项目在建设和投产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进行预测和评估,并进行各种替代方案的比较,提出各种减缓措施,把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的活动。目的是在保证国民经济不断增长的前提下,控制和减少新建和扩建工程对环境的污染。近年来,人们的环保意识日益提升,环境保护与环境治理已经越来越受到各国人民的重视,国家相关部门也针对环境保护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意见。环境影响评估作为我国环境保护体系的核心组成,实现了对生态环境的提前预警,对于增强环境保护效能,减少环境保护工作的盲目性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实施环境影响评估,改变了过去只重视眼前的、直接的经济效益的发展模式,把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统一起来,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进行环境影响评估的过程,也就是认识生态环境和人类经济活动的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过程。一、环境影响评估相关概述(一)项目环境影响评估的概念自然环境的唯一性决定了项目建设与运行必须建立在不影响环境的基础上,因此在进行项目环境影响评估时必须首先界定清楚环境影响评估工作中的一些基本概念。这主要涉及:1.环境与环境问题。这里的环境概念是指自然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自然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环境既是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又是经济发展的制约条件,人类在进行经济建设中,必须处理好项目和环境的关系。环境问题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项目排放的废物超过环境的净化能力,造成了环境污染;另一类是项目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不当或过度,造成资源的枯竭和环境的破坏。2.环境影响及环境影响分类环境影响是指项目导致的环境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对人类社会的效应。环境影响概念包括项目对环境的作用和环境对项目或社会的反作用两个层次。环境影响有多种分类,最常见的有:(1)按影响来源的分类这可分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直接影响是由于项目而对人类社会或环境造成的直接影响,由直接影响诱发的其他后续结果为间接影响。(2)按影响效果分类这可分为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这是一种从受影响的环境将产生的损失或收益的角度进行分类的方法。(3)按影响程度分类这可分为可恢复影响和不可恢复影响,前者指项目造成的环境影响可逐步恢复并达到以前的局面的情况,后者指项目造成环境影响不可能恢复的情况。3.项目环境影响评估的含义所谓项目环境评估或项目环境影响评估即是在项目实施之前,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项目可能给环境带来的影响,然后做出全面的科学的定量预测,最终利用各种项目环境影响分析的结果指导项目的决策与实施的工作。项目环境影响分析是项综合性很强的技术工作,它需要预测项目对大气、水质、生物、土壤等环境要素的影响,分析各种环境要素变化给人类带来的好处或对人类造成的危害,估算消除这些危害所需的代价,并就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做出综合的分析。(二)项目环境影响评估的意义和作用项目的各方面决策都离不开对于项目环境影响的评估。具体地说,项目环境影响评估的意义和作用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它有助于建设项目选址和布局的合理性项目环境影响评估就是要从建设项目所在国家或地区的整体出发,考察建设项目的不同选址和布局对国家和区域整体的不同影响,并进行多方案的比较和取舍,然后选择最有利的方案,以保证建设项目选址和布局的合理性。2.它有利于提出和实施环境保护措施一般来说,项目的开发建设和生产活动都会给环境带来一定的污染与破坏,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项目环境影响评估要针对具体项目的建设和生产活动,综合考虑对项目环境污染治理设施的技术、经济和环境论证,从而得到相对最合理的环境保护对策和措施。3.它为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导向项目环境影响评估可以通过分析掌握一个地区的资源、环境和社会承受能力等状况,从而对该地区发展方向、发展规模、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等作出科学的决策和规划,以指导该地区的区域经济活动,最终实现国家或地区的可持续发展。4.它会促进项目相关环境科学技术的发展项目环境影响评估涉及到自然和社会科学的广泛领域,包括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技术开发。项目环境影响评估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必然会对相关环境科学技术提出挑战,进而推动相关环境科学技术的发展。(三)项目环境影响评估的内容和原则1.项目影响环境评估的内容总体而言,我国项目环境影响评估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项目的地理和规模评估这包括对项目影响到的国家和地区地质、地貌、大气、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植物、动物等的识别和影响规模的总体分析。(2)项目自然环境影响评估包括对于地质、地貌、大气、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植物、动物等影响的具体评估。这种评估中应该特别说明,哪些项目环境影响是可以恢复的,哪些项目环境影响是不可以恢复的。(3)项目的自然环境影响的经济评估这包括对于各种自然环境有利和不利影响的经济评价,着重应该做项目近期的及长远的自然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4)项目环境影响的全面评价这包括采取定的综合评估模型,对未来项目环境影响的经济、技术、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进行定性的、半定量的或定量的评估。(5)提出项目应采取的环保或补救措施这也包括提出项目可能采取的代替方案。2.项目环境影响评估的原则在进行项目环境影响评估的工作过程中,必须遵循一些基本原则,这些是指导项目环境影响评估工作的根本原则。(1)目的性与主导性原则在项目环境影响评估中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性,并根据它去确定项目环境影响评估的内容和任务。我国项目环境评估的根本目的是充分保护国民生存环境的健康、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在项目环境影响评估中必须抓住项目建设和运行可能引起的主要环境问题去进行评估,因为针对不同的项目人们没有办法按穷尽的方式去评估项目对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只能评估有主导作用的项目环境影响因素和方面,这就是所谓的主导性原则。(2)整体性与相关性原则在项目环境影响评估中应该注重项目对其所在区域的自然生态环境系统的整体影响。在分别就项目对各环境要素的影响预测与分析之后,还应该着重分析项目对环境的综合影响,从而正确全面地分析项目对整个区域环境的整体影响,以便对各种建议或替代方案进行比较和选择,并作出科学的决策。在项目环境影响评估中应考虑项目影响的自然生态环境系统各要素之间的联系,通过研究各要素之间关系的性质、联系方式及其紧密程度去判别项目环境影响的传递性,然后根据它们的相关性去研究整个项目对于环境系统的逐层、逐级的影响及其传递方式、速度及强度等。(3)均衡性与动态性原则在项目环境影响评估中一定要在重视整体效应和相关性的同时,还要充分注意各子系统的特性和对各子系统的影响评估工作的相对均衡。在项目环境影响评估中,项目环境影响的预测、分析和综合评估等都应该体现这种均衡性的原则。项目对于环境的影响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所以项目的环境评估必须贯彻动态性的原则。在项目环境影响评估中必须研究环境的历史,项目不同方案在不同阶段对于环境的影响大小和特征,并充分预测和分析和项目不同阶段对于环境的直接和间接影响、短期和长期影响,最终能够科学地、动态的评估项目对于环境的影响。(4)随机性与风险性原则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估是一个动态复杂多变的随机系统。在项目的实施和运行过程中可能发生各种各样的随机事件,而这些随机事件可能会带来严重的环境危害后果,因此为了避免严重的项目环境危害事件的形成和产生,人们必须根据项目的客观实际,分析和预测项目各项活动可能发生的对于环境造成危害及其可能性。由于存在上述项目环境影响和危害的随机性,所以项目环境评估必要开展项目环境影响的风险评估研究。这涉及到对于项目各种活动(或叫事件)可能发生的环境危害的分析,这类环境危害的严重程度、发生概率、影响范围、补救措施等方面的全面分析与评估,从而给出一个项目对于环境影响的风险性分析和评价。(5)社会经济性与公众参与原则项目环境影响评估必须从系统性和整体性上对项目环境影响的经济价值进行分析和评估,并且根据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对项目环境影响作出合理科学的经济价值判断。这就要求在对于项目环境影响信息的处理和表达上除了要使用物理数据之外,更主要的应该解释和说明这些数据的社会经济含义。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估还必须坚持公众参与的原则。这要求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估过程和内容都要公开和透明,项目的全体相关利益主体和公众都有权了解项目环境影响的相关信息。特别是对于环境有重大影响的项目,必须建立社会公众磋商制度,以确保项目环境影响评估的公众参与原则。(二)项目环境影响评估的程序以下列出了环境影响分析的重要步骤及关键点:1.确定范围此程序有助于确定环境影响评估的范围,并在详细研究前识别环境影响评估的关键问题。确定范围是开放且需要合作,应在项目规划的早期阶段予以实施。规划机构可通过确定范围迅速识别主要问题。2.基线研究基线研究是进行环境影响评估的重要参考点。“基线”指提议项目地区的社会、经济及生态的总体背景信息。以下为收集基线数据的两个主要目的:(1)根据预测变化对环境因素的状态和趋势予以说明,可对重要性进行比较和评价;(2)通过监控提供发现实际变化的方法。3.预测及评估影响涵盖并考虑影响的预测和不确定性,并对影响预测方法进行比较。预测应基于可用的项目环境基线数据,可通过定量项甚至定性项予以表达4.限制简要说明限制方法的概念、目的及类型和预防不利影响。限制包含三种主要方法,作用各不相同:预防:针对不利影响的最有效方法,是比试图通过特殊限制措施缓解不利影响更好的方法。减小:如果无法预防不利影响,则应采取可减小不利影响的方法;补救:当不利影响无法预防或减小时,则需通过修正或补偿措施进行补救。5.监控监控是环境影响评估最重要的问题,需对监控原则、类型及制度予以说明,还涉及检查正在进行的开发是否符合规划要求。监控有3种类型:基线监控、影响监控及合规监控。监控应持久化并长期实施。中断监控可能会使项目影响评价不够精确。(三)环境影响评估的标准对项目环境影响评估而言必须要有一定的依据,这就是所谓的项目环境影响评估的环境标准。1.环境标准的概念和作用这涉及到如下几个方面的概念和作用。(1)环境标准的概念它是为了保护人群健康和促进生态良性循环,在综合考虑自然环境特征、科学技术水平和经济条件的基础上,由国家按照法律和法规制定和批准的对环境结构和状态要求等方面的相关规范。环境标准是开展项目环境影响评估的基本依据。(2)环境标准在项目环境影响评估中的作用人们只有遵照环境标准才能做出对于项目环境影响的定量化分析、比较和评估才能正确地判断项自所在区域的环境质量好坏,从而才能够控制项目所处环境的质量,开展项目环境影响的综合治理。2.环境标准体系按照环境标准的性质、功能和内在联系可以对环境标准进行必要的分级和分类,从而构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即环境标准体系。我国目前的环境标准体系分为两级和七种类别,并且还被划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两大类。现就我国主要的环境标准分述如下:(1)环境质量标准环境质量标准是指在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对各种环境介质(如大气、水、土壤等)中的有害物质和因素所规定的容许量和要求。环境质量标准主要包括天气质量标准、水质质量标准、环境噪声及土壤、生物质量标准等。它是衡量环境是否受到污染的尺度,它也是有关部门进行环境管理和制定污染排放标准的依据。环境质量标准又分为国家和地方标准两级。其中,国家环境质量标准是由国家按照环境要素和污染因素规定的环境质量标准,它适用于全国范围。地方环境质量标准是地方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对某些标准的更严格的要求,是对国家标准的补充、完善和具体化。(2)污染物排放标准这是根据国家和地方环境质量要求,结合环境特点和社会、经济、技术条件,对污染源排入环境的有害物质和产生的有害因素所做的控制标准,或者说是排入环境的污染物和产生的有害因素的允许限值或排放量(浓度)。污染物排放标准按污染物的状态可分为气态污染物排放标准、液态污染物排放标准、固态污染物排放标准及物理污染控制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也分为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两级。(3)环境基础标准与环境方法标准环境基础标准是指在环境保护工作范围内对具有指导意义的有关名词语符号、指南、导则等所作的统一的规定。环境方法标准是环境保护工作中以实验、分析、抽样、统计、计算等方法为对象而制定的标准,它是制定和执行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和实现统一管理的基础。(4)环境标准样品标准和环保仪器设备标准这是对环境标准样品必须达到的各种要求所做的正式规定。这是环境保护工作中用来标定区器、验证测量方法、进行量值传递或质量控制的标准材料或物质,所以它相当于是“标准的标准”。(5)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凡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条例和标准化方法上规定的强制执行的标准为强制性标准:而凡是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条例和标准化方法上未做硬性规定而不强制执行的标准都属于推荐性标准。总之,环境质量标准是制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主要依据;污染物排放标准是实现环境质量标准的主要手段和措施;环境基础标准是环境标准体系中的指导性标准,是制定其他各种环境标准的总则、程序和方法:而环境方法标准、环境标准样品标准和环保仪器设备标准是制定、执行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的重要技术根据和方法。这些标准之间的关系是既互相联系,又互相制约,共同能够形成一个体系的关系。二、环境影响评估的发展历程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估的建立和发展是吸收国外的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国情逐步完善发展的。(一)国外环境影响评估发展与现状环境影响评估自1970年在美国出现以来,目前世界上已经有多个国家建立了自己的环境影响评估规范。由于各国的政治制度、经济水平、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差异,相应的环境影响评估规范的特色也不尽相同。在一些国家,环境影响评估的对象、范围、程序、方法等方面都有许多变化。1.评估的范围由单纯考虑对自然因素的影响发展到对社会和经济影响在内的全面环境影响,出现了一些新的环境影响评估形式,如环境风险评估、视觉影响评估。社会影响评估等等2.评估的方法由各种单一的方法发展到以适应性方法为代表的综合性方法,并且广泛地应用了计算机模拟和系统控制理论,从而更加客观地反映了客观现实情况,提高了评估的科学性。3.各种评估规范有点互相融合,表现出灵活性与强制性的统一,法律形式的评估规范增加了规定的弹性,政策形势的评估规范的强制性得到了加强。(二)我国环境影响评估的发展历程1973年8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标志着我国环保事业的开始,国民环保意识在这个时候有了初步的观念。这个会议初步孕育了我国环境影响评估的思想体系,其会议上的“全面规划、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的观念为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估思想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我国1973年首先提出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1979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规定:在进行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时,必须提出环境影响的报告书。这种制度有桥根据区域环境特征、即根据气象、地理、水文和生态等条件,对工业区、居民区、公用设备和绿化地带等作出环境影响评价,以便为全面规划、合理布局、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提供科学依据。按照上述法律,国家计划、经济和环境管理部门把环境影响评价定为开发和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目前正面临着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从国情出发,中国正在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大规模的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2003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以下简称(环评法)正式颁布实施。自(环评法)颁布实施以来,为了更好地促进规划环评的有效实施,国家环境保护部先后在配套法规的制定、技术的准备及人才的培养等方面做了不懈的努力。为了保障理论和实践进一步有效结合,2006年国家环部在内蒙古自治区、大连市和武汉市等第1批试点地区进行了规划环评,取得了成功经验。此后,又陆续批准江苏省、湖北省、宁波市、芜湖市、广州市为规划环评试点省份和城市,河北省、山东省、吉林省、上海市、天津市、杭州市等许多省市也相继配套出台了多项地方性规章制度,有力推动了规划环评的实施。从国家到地方,规划环评工作已经逐渐开展。(二)在理论研究方面国内许多学者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理论、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学体系等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虽然国内学者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在国内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在我国尚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所以目前我国尚无通用成熟的技术、方法、评价指标及体系等。特别是当前应用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方法普遍详细度不够、不确定性强、还停留在传统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上,而且缺乏在决策中体现环境评价结果的方法,这些缺陷导致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准确性差、预测结果不理想、减缓措施制定得不够详细,使得环境评价结论缺乏应有的说服力。预测结果不理想、减缓措施制定得不够详细,使得环境评价结论缺乏应有的说服力。规划环评是政府综合决策科学性的重要前提保障,是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工具和手段。然而,规划环评的实施过程中也确实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影响了规划环评的有效性。尤其是我国目前正在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此时认清影响我国规划环评有效性的驱动力,识别出实施过程中的症结所在,为提高规划环评有效性提出科学的建议和意见,最终确保规划环评能够真正为规划保驾护航,为中国的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三、对环境评估工作的分析(一)评估工作的评估对象自然环境。作为人类生存环境中最重要也是最复杂的评估区域,自然环境的评估工作一定要全面落实。不仅要包括水源质量、空气质量、植被覆盖面积、绿化程度,还要对偏远地区如荒漠、戈壁、高原、峡谷地区的环境脆弱程度进行有效的数据采集和分析,要做到对整体自然环境的宏观把握。地球生物。凡是地球上所有的生命体都应当是评估工作重要的一部分。动物、植物等各种形式的生命体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自然环境,它们同人类一样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对于那些珍稀或者濒临灭绝的动植物更要做好保护和录工作。说到底,地球上所有生命都是同呼吸、共生存的命运共同体,只有和谐共处,才能促进地球环境的平衡。人类环境。这里的人类环境主要指人类的日常生活生产以及出行娱乐的场所。在高度现代化的今天,高楼林立,道路宽阔,各种大型商场和游乐园出现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因此我们要格外注意对现代建筑物和道路等设施的评估,它们的确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但我们也要考虑其环境影响,如建筑物材料是否环保、用电用水是否符合指标、装修材料是否安全绿色,这些都需要全面认真的评价。(二)环境评估工作的开展作为对环境整体分析和研究的重要工作,环境评估工作需要长期地认真开展,它不仅涉及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意识形态领域,更对整个社会、人类的行为有着重要的研究。下面,我将从以下几方面谈论评价工作的开展:实事求是,讲究方式方法。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地貌特殊,这便导致了我国不同地区的环境差异,所以,在进行环境的评估工作时,不仅要注意对监测数据的参考,更重要的是进行实地的考察和检测。对一些偏远地区的特殊地理环境的评估工作,一定要落实到实践,单靠一些数据是无法说明问题的。同时,在评估过程中,对于出现的问题和现象要及时记录,本着公平、公正、客观的执法态度,进行评估。认真负责,以严谨态度进行环评。由于当前我国环境问题的复杂性,所以环境执法和检测部门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压力。因此在工作时,一定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和工作能力的提升,尤其是那些基层的环境检测员,要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绝不能因为小恩小惠而在评估过程中有所动摇,要本着对政府、对国家、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客观地进行评估工作。注重过程,全面考虑效益。在环境评估的过程中,对于各类企业的实际生产状况进行详细、准确的记录,同时,对于各个地区的环境现状全面调查和分析。一方面要认真分析企业给环境造成的影响,另一方面也要妥善考虑其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争取在评估过程中形成对其综合效益的合理评价,却不能以偏概全,也不能大事化小。统筹全局,同其他环保工作协调进行。一般来说,各项环保工作的开展都是长期的,所以在进行环境工程评估工作时,难免会同其他的工作产生冲突,这是,要妥善同当地环保部门或者上级主管单位进行协调,以免影响工作顺利进行。第二节项目现状一、环境影响评估取得的成绩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完善,中国对于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估工作已经相对成熟,管理制度和运作模式已经被社会各界广泛认同和接受,在执行方面已基本有障碍。通过环境影响评估工作,有效地杜绝了设备工艺落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项目的问题。对于同意建设的项目,通过环境影响评估,进一步加强了环境保护措施,最大程度地减轻了环境影响。规划环评取得明显进展。目前,规划环评在中国还处于探索和积累经验阶段,环境保护部拟在两年内完成四批国家规划环评试点工作。内蒙古、大连、武汉等地作为全国试点单位,已经先后开展了针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规划等的环评工作,为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建议。经过大力宣传,全国已有多个省市先后出台了规划环评地方性法规;我国规划环评的法律地位将大大提高,介入国家宏观决策的作用将明显增强。二、我国环境影响评估发展中的问题(一)时间滞后,信息接收不及时在进行环境影响评估的时候由于该研究项目所处的环境质量状况、污染等背景资料没有进行实时更新,在进行调查和数据分析的时候就容易出现纰漏。(二)指导性不强在建设项目开展的时候,由于开发商在施工时要求速度,使得在环境影响评估中提出的措施没能够落实到位,使其指导实践性不强。并且许多的地方城市的功能区域没有合理划分,让环境影响评估的合理布局思想没能得到落实(三)由于一些项目的评估质量不高,常常带来不应有的纠纷或损失,使提高评估质量成为改进环境影响评估工作的关键环节。三、我国环境影响评估的发展方向(一)发展清洁生产战略,积极推进循环经济环境影响评估对环境保护起着预防作用,这项工作的开展是让经济和环境在发展上达到和谐的有效途径。在最近几年我国的钢铁、电解铝和水泥的产量达到了世界第一,但是在这一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高污染、高消耗和低产出的问题,让环境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我国现阶段的环境影响评估应该注意在生产阶段的污染控制问题,发展清洁生产的战略,将清洁生产这一工作也纳入到环境影响评估体系中,推动我国的经济可持续发展,调整产业结构。(二)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的公众参与机制强调公众的参与是环境影响评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项目的建设工程中将公众的意见和要求进行及时地反馈解决,能更有效地分析出影响项目建设的因素,为环境影响评估策略的提出提供参考依据。在今后环境影响评估中必须要完善公众参与机制,加强公众的参与度,调动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并且在了解公众的看法,吸取公众的建议和意见中起到和公众关系发展的和谐性,在集思广益中为维护公众的切身利益找到依据,使公众对项目建设环保措施的实施起到监督作用,并赋予法律保证。(三)推进生态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估生态型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估将是环境影响评价未来几年发展的重点。尤其是流域开发中的生态问题,既包括移民问题,又存在生态风险问题。目前,国内的许多学者在这方面已经做了相关方面的一些研究工作。总而言之,随着我国的不断发展,对环境保护事业的关注也提到日程,环境影响评估事业在这种社会的广泛关注中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环境影响评估规范建设和思想发展,能够保证人类的生存空间,并且能让我国的经济朝着可持续的道路发展,所以要严格落实环境保护的各项措施。相信在我国的建设下,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估事业一定能得到更加稳健和快速地发展,实现节能减排、保障生态环境,促进我国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第三节项目概况(备注:根据项目实际情况编写)一、项目基本情况1.项目名称:2.项目地点:3.行业类别:4.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二、区域概况XX区域是国家或区域政府根据其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通过行政手段划出一块区域,聚集各种生产要素,在一定空间范围内进行科学整合,提高工业化集约强度,突出产业特色,优化功能布局。XX区域是产业升级的主要载体和推进城市化的重要抓手,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但是,在建设过程中也会成为环境问题最为突出的区域之一。XX市XX工业园于XX年经省乡镇企业局、省建设厅、省国土资源厅批准设立,XX年XX月经省政府审核同意,并报国务院备案予以保留,纳入省管工业园行列,为XX市唯一设立在乡镇的工业园区,园区规划面积XX公顷。目前,该园已有和在建的特钢生产、模具加工企业十二家,协议总投资额达XX亿元。XX年底,经过充分的市场调查、分析和论证,工业园编制了《XX市XX特钢模具装备制造特色工业园十一五规划》,将特钢生产、模具加工、装备制造作为园区招商引资和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充分利用国家实施“中部战略崛起”、和“XX被国务院列为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城市”这些历史性机遇,发挥XX丰富的矿产资源、优秀的人才资源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实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和产业对接,聚集产业群,形成产业链提高产业关联度,实现产业延伸和资源升值,努力将XX工业园打造成为XX乃至XX特钢模具装备制造特色工业园。与此同时,新一轮《XX市XX镇总体规划(修编)XX—XX年》的编制工作已经完成,并经XX市人民政府批准开始实施。为有效地指导园区内项目建设和管理,调整和优化工业园用地功能结构,XX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受XX工业园管委会委托,在《XX市XX特钢模具装备制造特色工业园十一五规划》和《XX市XX镇总体规划(修编)2005—2020年》的基础上,于XX年XX月编制完成了《XX工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为进一步完善《XX市XX镇总体规划(修编)XX—XX年》,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正确把握工业园发展规模、产业结构、空间布局以及高效配置基础设施,协调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从决策源头控制环境污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规定。本项目主要是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对工业园区及周围环境进行了详尽的实地勘查和污染源调查工作;收集、核实XX市、XX市及XX镇的相关规划资料和环境基础数据;紧紧围绕地区的发展优势和环境制约因素,结合专家咨询,进行来规划的协调性分析和环境影响识别工作;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的有关要求,编制《XX工业园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二、区域规划概述与分析(一)规划概述1.规划指导思想:以镇域体系规划为依据,以“可持续发展”为立足点,结合园区特点,发挥资源优势,注重生态环境,确定合理容量和开发强度。营造良好的园区环境,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达到高度的统一。2.规划原则:遵循科学的发展观,综合分析工业园的现状与发展前景,高起点编制本规划;体现出“一先”、“二同步”。“一先”即基础服务设施建设先行,“二同步”即园区生态环境建设与园区项目建设同步;环境综合治理达标与项目投产同步;体现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滚动开发,协调发展的思路;体现因地制宜,具有科学性、超前性、现实性、可操作性相结合的思想。3.规划目标:将XX工业园规划建设成功能布局合理、配套设施齐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高度统一的具有特钢模具装备制造特色的现代化生态型工业园;为XX镇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个新的增长点;为XX镇经济快速、健康、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强劲活力,成为解决“三农”问题,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新途径;成为XX市乃至XX地区乡镇工业园建设的示范园。4.规划范围:本次规划的工业园区位于XX市XX镇镇区西南部,距镇区中心约2.5km。规划范围为:东起XX村,南至XX村,西至XX,北至XX,规划区总面积XX公顷。5.规划布局:根据《XX市XX镇总体规划(修编)XX—XX年》确定的城镇发展目标,结合规划区自然条件和产业发展需要,建设布局合理、设施齐全、环境优美、功能协调的现代化工业园。形成“一心”(工业园区研发、服务中心)、“三轴”(南北发展主轴、东西发展主轴、南北发展次轴)“四区”(特钢模具材料生产区、特钢模具加工区、特钢模具装备制造区、特钢模具交易区)的规划结构。详见下表。XX工业园规划结构一览表序号规划结构备注1“一心”即工业园区研发、服务中心。规划在园区东北入口处布置工业园区研发、服务中心,集行政管理、金融商贸、科研开发、产品展示等多功能于一体。2“三轴”即三条发展轴。以XX大道为轴线,形成南北发展主轴,以XX路为轴线,形成东西发展主轴,以XX路为轴线,形成南北发展次轴。3“四区”根据产业发展分析和工业园区分期建设需要,形成园区西南部特钢模具材料生产区,东南部特钢模具加工区,西北部特钢模具装备制造区,东北部特钢模具交易区。6.土地利用规划:根据XX工业园承担的城镇功能、产业发展定位及园区用地开发顺序和项目投资、用地性质等情况分析,本次规划用地布局上尽量体现其功能作用的要求和对环境的适应,同时满足环境景观、交通运输等方面的要求。规划园区主要形成四大功能区:即研发、服务区、市场交易区、工业区、集中仓储区。XX工业园用地构成及布局见下表。XX工业园用地构成一览表序号用地代码用地名称面积(ha)比例(%)合计7.分期建设规划:根据园区建设现状和空间发展时序,结合相关意向项目的开发,考虑滚动开发的需要和现状条件,进行近、远期建设项目的安排,规划分建成区和一、二期建设。(1)建成区:目前园区建设主要依托XX路两侧,以XX钢铁、远成钢铁等为主的XX家企业已建成投产,对已建成的企业应严格按各相关规范、规定,逐步完善达标。(2)一期:按照园区现有条件,选择基础设施条件、开发条件较好的地段,主要依托XX大道和南戴公路两侧,安排符合用地性质的有意向或即将落户的项目快速形成园区规模,对需安排项目用地内的农村居民点进行搬迁安置。(3)二期:按园区确定的空间发展序列,完善园区道路网及市政基础服务设施建设,加快园区内余下农村居民点的搬迁安置,加强园区生态环境建设,完成规划区各项发展目标。该规划还包括:土地利用分项布局规划;管线综合规划(给水管、雨水管、污水管、电力线、综合电信线和燃气管等);专项工程规划(给排水工程规划,电力、电讯工程规划、燃气工程规划、绿地系统及景观规划、环保措施与综合防灾规划等)。(二)规划的符合性和有利因素分析规划与市、区“总规”的符合性表现以下方面:1.符合“资源枯竭城市”经济背景下市镇、发展的要求;2.符合XX市相关政策和XX市园区产业集群发展的策略。3.其他有利因素:(1)工业区与XX镇区及其他环境敏感区保持了适当的距离(2)规划的实施可改善部分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控制风险隐患区间(3)区域经济、综合实力优势(4)交通区位优势(5)资源优势(三)相关规划对该规划的制约性及不利因素分析1.XX工业园属于中部片区,是生态脆弱区。随着工业园的开发建设以及配套的XX镇外环线、垃圾填埋场等工程的建设,工业园区将逐步改变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由原来的农业人工生态逐步转向城市生态或者纯粹的工业生态,建设过程中如管理不善,还将加剧区域的水土流失,还可能导致生态功能和结构的退化,对物种多样性、异质程度、相对同质和生物量都会造成大幅度降低,区域环境连通程度变差,抵御生态风险的能力降低。2.XX镇重视生态和人居环境、对工业园的污染控制提出了较高的要求。XX镇的城镇建设目标是“绿色、富裕、和谐”,其中“绿色”居于建设目标的首位,可以看出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工业园的开发建设和工业企业的生产不仅占用土地,改变地表结构,而且其排放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均会对本地区生态环境以及周边一定范围内的居民生活环境造成明显影响。特别废气污染物影响范围广,其中含有的特异因子会在空气中扩散到很远的地方,并为植物所吸收,通过生态链传递到动物和人。废水排入沟渠,在岸边形成一定范围的污染带,压迫了水生生物的生存空间,改变了近岸水生生物的群落结构;固体废物的堆放占用耕地,还会通过渗沥把有毒有害的物质传递到土壤,经过植物、动物的生态链传递给居民。3.资源紧张,工业园的建设将加剧这一矛盾。目前,XX市社会经济的发展主要依赖外部矿产资源。能源消费结构主要以煤炭为主,原油消费为辅,电力消费比重不断攀升,需要通过区外输入才能满足XX市生产和生活电力需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