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电子技术》课件-三极管_第1页
《电工电子技术》课件-三极管_第2页
《电工电子技术》课件-三极管_第3页
《电工电子技术》课件-三极管_第4页
《电工电子技术》课件-三极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工电子技术》2三极管1复习:1、普通二极管特性2、特殊二极管(稳压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光电二极管)1三极管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分类按频率分有高频管、低频管按功率分有小、中、大功率管按材料分有硅管、锗管按结构分有NPN型和PNP型三极管的不同封装形式金属封装塑料封装大功率管中功率管

半导体三极管的结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它有两种类型:NPN型和PNP型。两种类型的三极管发射结(Je)

集电结(Jc)

基极,用B或b表示(Base)

发射极,用E或e表示(Emitter);集电极,用C或c表示(Collector)。

发射区集电区基区三极管符号三极管的结构NPN型三极管图符号ecbPNP型三极管图符号ecb注意:图中箭头方向为发射极电流的方向以NPN型三极管为例讨论三极管中的两个PN结cNNPebbec表面看三极管若实现放大,必须从三极管内部结构和外部所加电源的极性来保证。不具备放大作用1、放大条件2、三极管的电流分配关系及放大作用

结构特点:•

发射区的掺杂浓度最高;•

集电区掺杂浓度低于发射区,且面积大;•

基区很薄,一般在几个微米至几十个微米,且掺杂浓度最低。管芯结构剖面图(1)内部条件:①发射区高掺杂②基区做得很薄。通常只有几微米到几十微米,而且掺杂较少③集电结面积大(2)外部条件:①发射结必须加正向电压(正偏)②集电结必须加反向电压(反偏)条件becRcRb2、三极管中载流子运动过程IEIB

1.发射发射区的电子越过发射结扩散到基区,基区的空穴扩散到发射区—形成发射极电流

IE

(基区多子数目较少,空穴电流可忽略)。

2.复合和扩散电子到达基区,少数与空穴复合形成基极电流IBN,复合掉的空穴由VBB

补充。多数电子在基区继续扩散,到达集电结的一侧。三极管中载流子的运动becIEIBRcRb

3.收集集电结反偏,有利于收集基区扩散过来的电子而形成集电极电流

ICN。其能量来自外接电源VCC

。IC

另外,集电区和基区的少子在外电场的作用下将进行漂移运动而形成反向饱和电流,用ICBO表示。ICBO三极管中载流子的运动晶体管芯结构剖面图e发射极集电区N基区P发射区Nb基极c集电极晶体管实现电流放大作用的内部结构条件(1)发射区掺杂浓度很高,以便有足够的载流子供“发射”。(2)为减少载流子在基区的复合机会,基区做得很薄,一般为几个微米,且掺杂浓度极低。(3)集电区体积较大,且为了顺利收集边缘载流子,掺杂浓度界于发射极和基极之间。可见,双极型三极管并非是两个PN结的简单组合,而是利用一定的掺杂工艺制作而成。因此,绝不能用两个二极管来代替,使用时也决不允许把发射极和集电极接反。晶体管实现电流放大作用的外部条件(1)发射结必须“正向偏置”,以利于发射区电子的扩散,扩散电流即发射极电流ie,扩散电子的少数与基区空穴复合,形成基极电流ib,多数继续向集电结边缘扩散。(2)集电结必须“反向偏置”,以利于收集扩散到集电结边缘的多数扩散电子,收集到集电区的电子形成集电极电流ic。(1)放大的偏置条件: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2)NPN管具有放大作用时的电位关系:UC>UB>UE;PNP管:UC<UB<UE

晶体管的电流分配关系动画演示

为电流放大倍数。三极管的电流分配及放大关系式为:

IE=IB+IC

IC=βIBBCEBCEIBICIEIBICIENPNPNPIE=(1+β)IB一组三极管电流关系典型数据1.

任何一列电流关系符合IE=IB+IC,IB<IC<IE,IC

IE。2.

当IB有微小变化时,

IC

较大。说明三极管具有电流放大作用3.

在表的第一列数据中,IE=0

时,IC=0.001mA=ICBO,ICBO称为反向饱和电流4.在表的第二列数据中,

IB=0时,IC=0.01mA=ICEO,称为穿透电流IB/mA-0.00100.010.020.030.040.05IC/mA0.0010.101.012.023.044.065.06IE/mA00.101.022.043.074.105.11

(a)NPN型三极管;(b)PNP型三极管

三极管的电流分配关系NPN和PNP两种三极管具有相同的电流特性:交流放大性能,用β表示,即:直流放大性能,即:可知:常用:由上表可知:两个电流放大性能参数由上表可知:两个电流概念

(1)反向饱和电流(ICBO):当IE=0时,即发射极开路,IC=一IB。集电结加反偏电压,引起少子的定向运动,形成一个由集电区流向基区的电流。(3)穿透电流(ICEO):基极开路,IC=IE≠0,此电流称为集电极-发射极的穿透电流,用ICEO表示。结论由于发射结处正偏,发射区的多数载流子自由电子将不断扩散到基区,并不断从电源补充进电子,形成发射极电流IE。3、回顾与总结1.发射区向基区扩散电子的过程由于基区很薄,且多数载流子浓度又很低,所以从发射极扩散过来的电子只有很少一部分和基区的空穴相复合形成基极电流IB,剩下的绝大部分电子则都扩散到了集电结边缘。2.电子在基区的扩散和复合过程集电结由于反偏,可将从发射区扩散到基区并到达集电区边缘的电子拉入集电区,从而形成较大的集电极电流IC。3.集电区收集电子的过程只要符合三极管发射区高掺杂、基区掺杂浓度很低,集电区的掺杂浓度介于发射区和基区之间,且基区做得很薄的内部条件,再加上晶体管的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的外部条件,三极管就具有了放大电流的能力。知识点:(1)内部条件:①发射区高掺杂②基区做得很薄。通常只有几微米到几十微米,而且掺杂较少③集电结面积大(2)外部条件:①发射结必须加正向电压(正偏)②集电结必须加反向电压(反偏)三极管的电流分配及放大关系式为:

IE=IB+IC

IC=βIBBCEIBICIENPNBCEIBICIEPNP条件结论

《电工电子技术》2三极管2复习:(1)内部条件:①发射区高掺杂②基区做得很薄。通常只有几微米到几十微米,而且掺杂较少③集电结面积大(2)外部条件:①发射结必须加正向电压(正偏)②集电结必须加反向电压(反偏)三极管的电流分配及放大关系式为:

IE=IB+IC

IC=βIBBCEIBICIENPNBCEIBICIEPNP条件结论三极管的特性曲线所谓伏安特性曲线是指各极电压与电流之间的关系曲线,是三极管内部载流子运动的外部表现。从工程应用角度来看,外部特性更为重要。(1)输入特性曲线以常用的共射极放大电路为例说明(UCE为常数时,IB和UBE之间的关系)UCE=0VUBE

/VIB

/A0UCE=0VUBBUCCRC++RB令UBB从0开始增加IBIE=IBUBE令UCC为0UCE=0时的输入特性曲线UCE为0时UCE=0.5VUCE=0VUBE

/VIB

/A0UBBUCCRC++RB令UBB重新从0开始增加IBICUBE增大UCC让UCE=0.5VUCE=1VUCE=0.5VUCE=0.5V的特性曲线继续增大UCC让UCE=1V令UBB重新从0开始增加UCE=1VUCE=1V的特性曲线继续增大UCC使UCE=1V以上的多个值,结果发现:之后的所有输入特性几乎都与UCE=1V的特性相同,曲线基本不再变化。实用中三极管的UCE值一般都超过1V,所以其输入特性通常采用UCE=1V时的曲线。从特性曲线可看出,双极型三极管的输入特性与二极管的正向特性非常相似。UCE>1V的特性曲线(2)输出特性曲线先把IB调到某一固定值保持不变。当IB不变时,输出回路中的电流IC与管子输出端电压UCE之间的关系曲线称为输出特性。然后调节UCC使UCE从0增大,观察毫安表中IC的变化并记录下来。UCEUBBUCCRC++RBICIBUBEmA

AIE根据记录可给出IC随UCE变化的伏安特性曲线,此曲线就是晶体管的输出特性曲线。IBUCE/VIC

/mA0UBBUCCRC++RBICIBUBEmA

AIE再调节IB1至另一稍小的固定值上保持不变。仍然调节UCC使UCE从0增大,继续观察毫安表中IC的变化并记录下来。UCE根据电压、电流的记录值可绘出另一条IC随UCE变化的伏安特性曲线,此曲线较前面的稍低些。UCE/VIC

/mA0IBIB1IB2IB3IB=0如此不断重复上述过程,我们即可得到不同基极电流IB对应相应IC、UCE数值的一组输出特性曲线。输出曲线开始部分很陡,说明IC随UCE的增加而急剧增大。当UCE增至一定数值时(一般大于1V),输出特性曲线变得平坦,表明IC基本上不再随UCE而变化。当IB一定时,从发射区扩散到基区的电子数大致一定。当UCE超过1V以后,这些电子的绝大部分被拉入集电区而形成集电极电流IC

。之后即使UCE继续增大,集电极电流IC也不会再有明显的增加,具有恒流特性。UCE/VIC

/mA020AIB=040A60AIB=100A80A43211.52.3当IB增大时,相应IC也增大,输出特性曲线上移,且IC增大的幅度比对应IB大得多。这一点正是晶体管的电流放大作用。从输出特性曲线可求出三极管的电流放大系数β。ΔIB=40AΔIC

由此可得:微小的基极电流IB可以控制较大的集电极电流IC,故双极型三极管属于电流控制器件。

UCE/VIC

/mA020AIB=040A60AIB=100A80A43211.52.3输出特性曲线上一般可分为三个区:饱和区。当发射结和集电结均为正向偏置时,三极管处于饱和状态。此时集电极电流IC与基极电流IB之间不再成比例关系,IB的变化对IC的影响很小。截止区。当基极电流IB等于0时,晶体管处于截止状态。实际上当发射结电压处在正向死区范围时,晶体管就已经截止,为让其可靠截止,常使UBE小于和等于零。放大区晶体管工作在放大状态时,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在放大区,集电极电流与基极电流之间成β倍的数量关系,即晶体管在放大区时具有电流放大作用。输出特性三个区域的特点:(1)放大区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IC=IB

。对NPN型的三极管,有电位关系:UC>UB>UE;有发射结电压UBE≈0.7V;对PNP型锗三极管,有UBE≈0.2V,UC<UB<UE。(2)饱和区

发射结正偏,集电结正偏,即UCEUBE

IB>IC,UCE的值很小;称此时的电压UCE为三极管的饱和压降,用UCES表示。一般硅三极管的UCES约为0.3V,锗三极管的UCES约为0.1V;三极管的集电极和发射极近似短接,三极管类似于一个开关导通。(3)截止区UBE<死区电压,IB=0,IC=ICEO0,三极管的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电阻很大,三极管相当于一个开关断开

三极管作为开关使用时,通常工作在截止和饱和导通状态;作为放大元件使用时,一般要工作在放大状态。

晶体管的发射极和集电极是不能互换使用的。因为发射区和集电区的掺杂质浓度差别较大,如果把两个极互换使用,则严重影响晶体管的电流放大能力,甚至造成放大能力丧失。晶体管的发射极和集电极能否互换使用?为什么?

晶体管在输出特性曲线的饱和区工作时,UCE<UBE,集电结也处于正偏,这时内电场被大大削弱,因此极不利于集电区收集从发射区到达集电结边缘的电子,这种情况下,集电极电流IC与基极电流IB不再是β倍的关系,因此,晶体管的电流放大能力大大下降。晶体管在输出特性曲线的饱和区工作时,其电流放大系数是否也等于β?为什么晶体管基区掺杂质浓度小?而且还要做得很薄?学习与讨论

为了使发射区扩散电子的绝大多数无法在基区和空穴复合,由于基区掺杂深度很低且很薄,因此只能有极小一部分扩散电子与基区空穴相复合形成基极电流,剩余大部分扩散电子继续向集电结扩散,由于集成电结反偏,这些集结到集电结边缘的自由电子被集电极收集后形成集电极电流。

直流参数:、、ICBO、ICEOc-e间击穿电压最大集电极电流最大集电极耗散功率,PCM=iCuCE安全工作区

交流参数:β、α、fT(使β=1的信号频率)

极限参数:ICM、PCM、U(BR)CEO晶体管的主要参数总结:1、三极管的输入、输出曲线2、输出特性三个区域的特点3、三极管的开关应用4、晶体管的主要参数

《电工电子技术》2三极管3复习:1、三极管的输入、输出曲线2、输出特性三个区域的特点3、三极管的开关应用4、三极管的主要参数例3AX81表示为PNP型锗材料,低频小功率管三极管1、型号的意义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第五部分3A:PNP型锗材料B:NPN型锗材料C:PNP型硅材料D:NPN型硅材料E:化合物材料X:低频小功率管G:高频小功率管D:低频大功率管A:高频大功率管K:开关管T:闸流管J:结型场效应管O:MOS场效应管U:光电管序号规格(可缺)2、判别三极管的管型和管脚

(1)根据三极管外壳上的型号,初判其类型(2)根据三极管的外形特点,初判其管脚

典型三极管的管脚排列图

①判断基极B和管子类型(3)用万用表判别三极管的管脚及管型。

n

选择指针式万用表“R×100或R×1K”挡,调零。n

用黑表笔接一管脚(假定其为B极),红表笔分别接另外两管脚,测得两个电阻值。(3)如一个阻值为无穷大,另一个为小数值,则黑表棒假定的B极错误,需重新假定直致找到为止。(1)如二个阻值均为无穷大,则管子为PNP管,则黑表笔接触的为B极,假定正确。(2)如二个阻值均为小数值,则管子为NPN管,则黑表笔接触的为B极,假定正确。判别三种情况:具有“β或hFE”挡的万用表测量(如MF47)下图测电流的放大系数将万用表置于“hFE”挡,如图所示将三极管插入测量插座(基极插入b孔,另两管脚随意插入),记下β读数。再将另两管脚对调后插入,也记下β读数。两次测量中,β读数大的那一次管脚插入是正确的。测量时需注意NPN管和PNP管应插入各自相应的插座。

测电流的放大系数②识别集电极c和发射极e常利用测量三极管的电流放大系数β来判别。

没有“β或hFE”挡的万用表测量(如MF30)将万用表置于“R×1K”挡(以NPN管为例),红表笔接基极以外另一管脚,左手拇指与中指将黑表笔与基极以外的另一管脚捏在一起,同时用左手食指触摸余下的管脚,这时表针应向右摆动。将基极以外的两管脚对调后再测一次。两次测量中,表针摆动幅度较大的那一次,黑表笔所接为集电极,红表笔所接为发射极。表针摆动幅度越大,说明被测三极管的β值越大。(如图所示)

MF30测量电流放大系数4)判断管子的材料根据硅管的发射结正向压降大于锗管的正向压降的特点,来判断其材料。一般常温下,锗管正向压降为0.2~0.3V,硅管的正向压降为0.6~0.7V。根据图2.14电路进行测量,由电压表的读数大小确定是硅管还是锗管。判断硅管和锗管的电路[例1]:三极管工作状态的判断测量某硅材料NPN型BJT(双极型晶体管,三极管)各电极对地的电压值如下,试判别管子工作在什么区域?(1)

VC=6VVB=0.7VVE=0V(2)VC=6VVB=3.6VVE=4V(3)VC=3.6VVB=4VVE=3.4V正偏反偏反偏集电结正偏正偏反偏发射结饱和放大截止解:对NPN管而言,放大时VC

>VB

>VE

对PNP管而言,放大时VC

<VB

<VE

所以(1)放大区UBE>0,UBC<0(2)截止区UBE<0,UBC<0(3)饱和区UBE>0,UBC>0或者

UCE<UBE

此时UBE>0,UBC<0此时UBE<0,UBC<0此时UBE>0,UBC>0例2:用直流电压表测得放大电路中晶体管T1各电极的对地电位分别为V1=+10V,V2=0V,V3=+0.7V,如图(a)所示,T2管各电极电位V1=+0V,V2=-0.3V,V3=-5V,如图(b)所示,试判断T1和T2各是何类型、何材料的管子,x、y、z各是何电极?

2

3

21T131T1

(a)(b)解:工作在放大区的NPN型晶体管应满足VC>VB>VE

,PNP型晶体管应满足VC<VB<VE,因此分析时,先找出三电极的最高或最低电位,确定为集电极,而电位差为导通电压的就是发射极和基极。根据发射极和基极的电位差值判断管子的材质。(1)在图(a)中,3与2的电压为0.7V,可确定为硅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