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F1016-2020计量器具型式评价大纲编写导则_第1页
JJF1016-2020计量器具型式评价大纲编写导则_第2页
JJF1016-2020计量器具型式评价大纲编写导则_第3页
JJF1016-2020计量器具型式评价大纲编写导则_第4页
JJF1016-2020计量器具型式评价大纲编写导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计量器具型式评价大纲编写导则 本规范由全国法制计量管理计量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1范围……………2引用文件…………………错误!未定义书签。3术语及定义………………错误!未定义书签。4总则………………………错误!未定义书签。5型式评价大纲的构成……………………错误!未定义书签。6型式评价大纲各组成部分的内容………………………错误!未定义书签。6.1封面………………………错误!未定义书签。6.2扉页……………6.3目录………………………错误!未定义书签。6.4引言…………………6.5范围………………………错误!未定义书签。6.6引用文件…………………错误!未定义书签。6.7名词术语…………………错误!未定义书签。6.8概述………………………错误!未定义书签。6.9法制管理要求……………错误!未定义书签。6.10计量要求6.11通用技术要求……………错误!未定义书签。6.12型式评价项目表…………………………错误!未定义书签。6.13提供样机的数量及样机的使用方式……………………错误!未定义书签。6.14试验评价项目的试验顺序………………错误!未定义书签。6.15评价方法、条件、数据处理和合格判据………………错误!未定义书签。6.16型式评价的合格判据……………………错误!未定义书签。6.17型式评价记录格式………………………错误!未定义书签。7编辑细则…………………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A型式评价记录参考格式………………错误!未定义书签。计量器具型式评价大纲编写导则本导则适用于编写计量器具型式评价大纲。JJF1002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编写规则JJF1051计量器具命名与分类编码JJF1094测量仪器特性评定GB/T17799.1GB/T17799.2电磁兼容通用标准居住、商业和轻工业环境的抗扰度试验电磁兼容通用标准工业环境中的抗扰度试验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3术语及定义JJF1001《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中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积极采用国际建议、国际标准及国际文件;——各项技术指标应有依据,依据包括国家计量技术规范、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试验方法应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文字表述结构严谨、层次分明、用词准确;——所用术语、符号、代号等前后应一致并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公式、表格、图样应正确,采用的数据应注意是否涉及知识产权。5型式评价大纲的构成型式评价大纲的构成和编写顺序如下:——引用文件;——法制管理要求;——计量要求;——通用技术要求;——型式评价项目表;——提供样机的数量及样机的使用方式;——试验评价项目的试验顺序——评价方法、条件、数据处理和合格判据;——附录A;型式评价记录格式。6型式评价大纲各组成部分的内容6.1封面封面内容包括型式评价大纲的名称(中英文)、编号、发布(批准)的单位及实施的日期。型式评价大纲名称中计量器具的名称一般应是《实施强制管理的计量器具目录》或6.2扉页扉页包括归口单位、起草单位、起草人的信息等。6.3目录目录应列出章、第一层次的条和附录的编号、标题及所在页码。标题与页码之间用虚引言不编号,应包括如下内容:大纲编制所依据的规则;采用国际建议、国际文件、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技术标准的程度或情况。如对大纲进行修订,还应包括如下内容:大纲替代的全部或部分其他文件的说明;给出被替代的大纲或其他文件的编号和名称;列出与前一版本相比的主要技术变化。6.5范围必要时还要明确写出不适用的计量器具。6.6引用文件应列出引用文件的名称和编号。引用文件一般包括:国家计量技术规范、国家标准、国际建议、国际文件、国际标准、行业标准等。引用文件应是后文提到的文件,在后文引用时表达的方式一般为“应按照XXXX……(仅写编号,不写中文名称)或应依据XXXX……(仅写编号,不写中文名称)”。在后文中未引用的文件不得列入。最后要加注“注: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6.7名词术语国家名词术语技术规范中的名词术语在大纲中使用较多、比较重要的可以将国家名词术语技术规范中的定义原文转抄过来以便于应用。国家名词术语技术规范中尚无规定的、不定义会引起歧义的名词术语要在大纲中给出定义或者说明。6.8概述6.8.1计量器具工作原理的描述该部分简要叙述该计量器具的测量原理、构造和应用场合。传感器、变换器和显示装置为分体的应描述其连接方式或通讯方式。6.8.2关键零部件及材料的描述该部分指明哪些是影响计量性能的关键零部件和材料,并将关键零部件和材料以表格的形式列出。关键零部件和材料表序号名称主要性能指标备注6.8.3系列产品的描述该部分应规定该计量器具系列的划分办法。在确定办法时应考虑下列因素:b)结构、外观;e)根据该计量器具生产、使用情况的其他因素。6.9法制管理要求6.9.1计量单位如果计量器具测量或显示多个量,应分别做出规定。6.9.2外部结构对不允许使用者自行调整的部位,应采用封闭式结构设计或者留有加盖封印的位置,该结构应设计成封印可更换的形式,并规定出封印的位置和数量。6.9.3标志给出计量器具铭牌应明示的内容,如计量性能、工作的环境条件、生产企业的相关信息等。对安装不当会影响准确度、安全等性能的计量器具,应有安装说明的标志。6.9.4防欺骗措施必要时应在结构设计上提出防欺骗的防护措施要求。6.9.5其他必须符合其他有关法制管理的要求。6.10计量要求6.10.1计量指标依据JJF1094,并参照国家计量技术规范提出该计量器具各项计量性能的具体要求。分辨力、灵敏度、响应时间、重复性、稳定性。还可以包括标尺间隔、标尺长度、标尺间距、标尺分度等。6.10.2计量数据根据计量器具的具体情况,可以对计量数据的保存或查询(复现)提出要求,计量数据的保存以数据安全为原则,应考虑数据真实、不易被篡改等。6.10.3通讯协议条件具备时,为便于计量器具的检定可以考虑制定检定用计量数据传输协议。6.11通用技术要求在这一部分中应参考有关产品标准并根据计量器具的工作场合、环境条件等提出相应的技术要求,技术要求应使其:——计量性能在使用中能保持相对稳定;——测量结果可靠、简单和明确;——尽可能消除可能出现的欺骗行为;通用技术要求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6.11.1外观及结构应提出计量器具应显示或指示的内容、显示或指示的形式。对数字显示方式的应规定小数点前后的位数、显示的时间等、显示数字的尺寸(宽、高)。对指示方式的应规定标尺间隔、标尺长度、标尺间距、标尺分度等要求。器具支架和外壳机械方面的适用性:必要时应对器具外壳适用性提出要求。6.11.2功能性要求该部分应参考有关产品标准对该计量器具提出最基本的功能要求。提出的功能要求应侧重于计量数据的正确生产、完整保存、安全传输。随着技术的发展不断会有新技术应用到计量器具上,对于成熟的、有使用经验的技术可以列入计量器具的功能要求,提要求时要兼顾传统产品的实际情况,新技术带来的功能可以采用下列的方式来描述“XXXX计量器具6.11.3环境适应性在制定环境适应性要求时一定要根据大多数计量器具的工作环境来制定,其指标要恰当,要求要合理且可评价。环境适应性要求一般有两种规定的方式:a)计量器具应在XXXX环境中工作正常;b)计量器具应在XXXX环境中功能正常。注:正常工作是指计量性能的各项指标符合要求,各项功能均能实现。在模拟环境中可以进行所有项目评价的采用a)种描述方式,对于在某些模拟环境中无法进行计量性能评价的采用b)种描述方式。在各项环境适应性要求中首先应规定a)或b)。6.11.3.1气候环境应规定计量器具在不同气候环境条件下的适应性。气候环境条件包括:温度、湿度、盐雾、霉菌、空气腐蚀、生物损害、太阳辐射等。对于仅在船舶、海边等有盐雾环境下工作的计量器具应提出盐雾适应性要求。霉菌、空气腐蚀、生物损害适应性要求的提出应是针对仅仅工作在上述环境中的计量对于有可能在露天工作的计量器具应提出太阳辐射及IP防护等级的要求。6.11.3.2机械环境应规定计量器具在不同机械环境条件下的适应性(为施加了额定条件后的计量性能和功能的适应性)。机械环境条件包括:振动、冲击、碰撞、跌落等。对于工作环境有可能存在振动、冲击源,且可能影响到计量性能的计量器具应提出振对于便携式、移动式计量器具应提出碰撞、跌落适应性要求。6.11.3.3电磁环境(抗扰度)使用低压公用电网、低压公用电网与设备之间的专用直流电源或非工业用的非公用低压电力配电系统供电的计量器具,应进行电磁兼容抗扰度(EMS)试验。计量器具在有相关的专用产品或产品类电磁兼容抗扰度标准的情况下,按照其电磁兼容抗扰度标准要求来制定。在没有相关的专用产品或产品类电磁兼容抗扰度标准的情况下,应按照GB/T17799.1提出要求。连接到工业电网和在工业环境中工作的计量器具在确定试验强度等级方面应按照对电磁兼容抗扰度(EMS)提出的要求共分为两个方面,首先是试验结果的可接受的现试验结果的可接受现象共分为三类,要选定其中之一作为该计量器具在电磁兼容抗扰度试验时可以接受的现象,三类现象为;a)在规定的限值内性能正常;b)功能或性能暂时丧失或降低,但在骚扰停止后能自行恢复,不需要操作者干预,c)功能或性能暂时丧失或降低,但需操作者干预才能恢复,且数据不丢失;注:对于在电磁兼容环境下无法评价计量性能的计量器具应考虑用模拟的方法评价计量性能或不评价6.11.3.4电源环境使用低压公用电网、低压公用电网与设备之间的专用直流电源或非工业用的非公用低压电力配电系统供电的计量器具,应进行电源环境适应性试验。试验应包括在电源电压和频率不同组合变化情况下的计量性能或功能试验。6.11.4稳定性参照相关的产品标准或计量技术规范提出稳定性试验的要求,该试验的目的是经一定时间或经一定累积量的运行后确定该计量器具计量性能的变化量。应明确规定出计量性能的允许变化量。运行时间或累积量的确定应考虑该计量器具在检定周期内的工作情况并参照相关的产品标准。应要求在运行期间不得对样机进行任何调整或改动。6.12型式评价项目表根据法制管理要求、计量要求和通用技术要求编制计量器具型式评价的项目表。型式评价项目表应包括所有的观察项目和试验项目。序号型式评价项目技术要求评价方式评价方法表中:技术要求--填写对应型式评价项目要求的章、条、款编号评价方式--填写观察或试验评价方法--填写对应型式评价项目评价方法的章、条、款编号6.13提供样机的数量及样机的使用方式6.13.1提供样机的数量6.13.1.1对于非系列产品的,提供一至三台样机。6.13.1.2对于系列产品,应考虑系列产品的测量对象、准确度、测量区间等,选择有代表性的产品,并参考下面的原则确定提供样机的数量;a)准确度相同,测量区间不同的系列产品在选取样机时应包括测量区间上下限的产品。每种产品提供一至三台样机。b)准确度不同,测量区间和结构相同的系列产品在选取样机时应包括各准确度等级的产品。每种产品提供一至三台样机。6.13.2样机的使用方式应对样机的使用方式作出规定,原则上,所有试验项目应在同一台(或几台,如有要求)样机上进行,且不得在型式评价期间或试验中对样机进行调整(型式评价大纲有要求可以规定在单独的样机上进行稳定性或具有破坏性的试验项目。6.14试验评价项目的试验顺序根据计量器具的具体情况可以制定试验评价项目的试验顺序。6.15评价方法、条件、数据处理和合格判据该部分应对所有的法制管理要求、计量要求和通用技术要求规定出评价的方法、评价时的环境条件、试验数据的处理方法及合格判据做出规定。评价方法分为观察评价和试验6.15.1观察项目的评价用目测的方式进行观察项目的评价,观察项目应是法制管理要求、通用技术要求中的部分项目。功能性要求除在参考条件下进行观察外在环境适应性试验时也应进行观察,并分别6.15.2试验项目的评价用试验验证的方式进行试验项目的评价,试验项目应是计量要求、通用技术要求中的6.15.2.1计量性能的试验计量性能的试验应分别在参考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